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3. 理解会计的职能和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5. 会计的职能6.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

3. 讲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4. 讲解会计等式,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5. 讲解会计的职能。

6. 讲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5. 会计的职能6.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章节二: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掌握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3. 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教学内容:1.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2. 账户的设置和管理3.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账户的设置和管理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1. 引入: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3. 讲解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4. 讲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板书设计:1.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2. 账户的设置和管理3.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章节三:会计分录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3. 理解会计分录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3. 会计分录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

2.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编制会计分录,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基础会计》完整版优质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版优质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版优质教学教案一、个人简介经济管理学院二、课程要求会计学科体系简介“会计”这个词,早在我国西周时代(约在公元前1 100年到770年之间)就已经出现。

但是,会计作为一种专业知识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过是最近一、二百年的事。

会计学的分支:从应用范围上看,可分为:1.宏观会计学反映和监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情况。

2.微观会计学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或组织的经济活动情况。

微观会计学,按照其所服务主体的性质,可以分为:1.预算会计(也叫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反映和监督政府的财政收支以及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活动。

2.企业会计(也叫营利组织会计)反映和监督企业经济活动情况。

企业会计,按照其服务对象,可以分为:1.管理会计提供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关于未来的经济信息。

2.财务会计提供为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服务的、关于过去的经济信息。

财务会计,按照其所应用的行业,可以分为:工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交通运输企业会计、农业企业会计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等等。

会计学基础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章总论(绪论)一、会计的含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

二、会计的职能(一)基本职能:1. 核算2. 监督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证(二)其他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三、会计对象特定主体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四、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五、会计基本假设1. 会计主体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2. 持续经营3. 会计分期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4.货币计量记账本位币六、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八、会计核算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第二章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是会计工作的具体对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使学生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

3、帮助学生熟悉会计凭证、账簿的种类和用途。

4、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简单的账务处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会计要素的分类和特点。

(2)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2、难点(1)理解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

(2)正确编制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3、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企业经营场景,如一家小型商店的日常收支,引出会计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1)讲解会计的定义,强调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旨在提供财务信息。

(2)阐述会计的基本职能,即核算和监督。

核算包括记录、计算和报告经济业务;监督则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3)明确会计的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3、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1)详细介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举例说明每个要素的含义和特点,如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如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

(2)解释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恒等关系。

(3)讲解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常见的会计科目。

4、会计凭证(1)介绍会计凭证的种类,如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2)展示各种原始凭证的样式,如发票、收据、支票等,并讲解其填制要求。

(3)重点讲解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和审核要点。

5、账簿(1)介绍账簿的种类,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

(2)讲解账簿的登记方法和规则,包括如何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及如何进行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

6、借贷记账法(1)讲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知识。

(2)让学生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

(3)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运用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企业经济业务的核算。

(2)具备初步的会计分析和决策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

(2)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的理解和运用。

(2)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3)会计凭证、账簿的填制和登记。

2、教学难点(1)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和记账规则。

(2)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会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系统的了解。

2、案例教学法引入实际企业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加深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实践教学法安排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训,如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一些会计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选择一本适合学生水平、内容全面、案例丰富的基础会计教材。

2、教学课件制作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3、实训资料准备会计模拟实训所需的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

4、在线学习资源推荐相关的在线课程、学习网站和会计软件,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面。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经济业务案例,如购物发票、工资条等,引出会计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作用解释会计的概念,强调其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讨论会计的基本职能和目标。

1.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介绍会计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

解释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1.3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解释会计科目的概念和分类。

讨论会计账户的设置和使用。

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2.1 记账方法与记账凭证介绍记账方法,如借贷记账法。

解释记账凭证的编制和应用。

2.2 会计账簿与账户记录讨论会计账簿的种类和作用。

解释账户记录的方法和规则。

2.3 试算平衡与账务处理程序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

讨论账务处理程序的步骤和方法。

第三章:账户式会计报表3.1 资产负债表解释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和作用。

介绍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3.2 利润表解释利润表的定义和作用。

介绍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3.3 现金流量表解释现金流量表的定义和作用。

介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第四章:会计循环与会计分期4.1 会计循环解释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步骤。

强调会计循环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

4.2 会计分期解释会计分期的概念和目的。

讨论会计分期的方法和原则。

4.3 会计期末调整介绍会计期末调整的概念和原因。

解释会计期末调整的具体操作。

第五章: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5.1 会计政策解释会计政策的概念和作用。

讨论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

5.2 会计估计解释会计估计的概念和作用。

讨论会计估计的方法和原则。

5.3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介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等。

强调会计信息质量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

第六章:财务报表分析6.1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解释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和目的。

讨论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指标和工具。

6.2 偿债能力分析介绍偿债能力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计算并分析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等指标。

6.3 运营能力分析解释运营能力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计算并分析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基础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3.掌握会计分录的基本方法和核算原则。

4.可以正确运用会计方法和原则进行会计核算。

5.能够根据会计凭证和账户资料进行会计分析和决策。

二、教学内容:1.会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3.会计的分录方法和核算原则。

4.会计的凭证处理和账务处理。

5.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三、教学过程:1.会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30分钟)a.介绍会计的发展历程和作用。

b.解释会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c.讨论会计的目的和职责。

2.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30分钟)a.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b.讲解会计等式和资产负债表。

c.解释会计的核算原则和稽核原则。

3.会计的分录方法和核算原则(40分钟)a.讲解会计分录的基本方法和规则。

b.介绍会计的核算原则和手账核算。

c.演示会计的日记账和分类账的编制方法。

4.会计的凭证处理和账务处理(40分钟)a.讲解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

b.解释会计凭证的填制规则和会计科目的概念。

c.示范会计的账簿管理和账务处理。

5.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40分钟)a.介绍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b.讲解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和解读。

c.详细解释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和分析。

四、教学评价:1.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案例进行会计分录的练习。

2.作业检查:批改学生的练习题和作业。

3.考试评分:进行闭卷考试,评分并给出合理的反馈。

五、教学资源:1.教材:《基础会计教程》。

2.案例:根据实际生活中的财务数据制作一份练习题。

3.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投影仪。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并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原则.通过讲解和示范,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会计方法和原则进行会计核算,并能够根据会计凭证和账户资料进行会计分析和决策。

整堂课的教学过程紧凑而有序,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际案例的操作,使学生对会计的内容和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理解会计软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5.2 教学内容
会计软件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会计软件的选型与实施
会计软件的日常账务处理操作
会计软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5.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会计软件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会计软件的操作练习
5.4 教学评估
课堂讨论:学生回答会计软件相关问题
实践报告:学生完成会计软件的操作练习
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学会使用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成本核算
理解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8.2 教学内容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材料成本、劳动成本和制造费用的计算
产品成本计算和成本核算的方法
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8.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本计算和核算实例
3.1 教学目标
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结构
理解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方法
3.2 教学内容
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内容
利润表的编制和内容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内容
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方法
3.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案例分析法: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实例
重点和难点解析
第六章:账户体系与会计科目
账户体系的构成和作用: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的概念及其在会计记录中的运用。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命名原则:掌握会计科目按性质分类的方法,理解会计科目命名的一般原则。
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运用:熟悉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理解其在会计记录中的应用。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

3. 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4. 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定义、目的和职能。

2. 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3. 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4. 会计科目:科目的概念、分类和设置。

5. 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分录、会计账簿、财务报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要素、等式和科目。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会计案例,让学生理解会计核算程序。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实际操作会计分录、账簿和报表的编制。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基础会计教材或其他相关参考书籍。

2.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会计案例供学生分析。

3. 会计软件:准备会计软件或会计模拟系统供学生操作。

4. 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白板、黑板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引起学生对会计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会计的定义、目的和职能,让学生理解会计的重要性。

3. 讲解会计要素:介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的概念和分类。

4. 讲解会计等式:解释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原则。

5. 讲解会计科目:介绍科目的概念、分类和设置,让学生理解会计的分类方法。

6.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会计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实践操作:让学生实际操作会计分录、账簿和报表的编制。

8.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 总结和复习: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供学生复习巩固。

10. 反馈和评估: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

3. 介绍会计的基本要素。

4. 推导和解释会计等式。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章节二: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掌握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教学内容:1. 会计科目的分类2. 会计科目的作用3. 账户的设置4. 账户的管理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

2. 介绍会计科目的作用。

3. 讲解账户的设置。

4. 讲解账户的管理。

板书设计:1. 会计科目的分类2. 会计科目的作用3. 账户的设置4. 账户的管理章节三:会计记账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

2. 了解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审核。

教学内容:1. 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借贷记账法2. 会计凭证的编制3. 会计凭证的审核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借贷记账法。

2. 讲解会计凭证的编制。

3. 讲解会计凭证的审核。

板书设计:1. 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借贷记账法2. 会计凭证的编制3. 会计凭证的审核章节四:会计账簿与财务报表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2. 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教学内容:1. 会计账簿的设置2. 会计账簿的登记3. 财务报表的编制4. 财务报表的分析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账簿的设置。

2. 讲解会计账簿的登记。

3. 讲解财务报表的编制。

4. 讲解财务报表的分析。

板书设计:1. 会计账簿的设置2. 会计账簿的登记3. 财务报表的编制4. 财务报表的分析章节五: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解释会计的概念和作用强调会计在企业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1.2 会计基本假设和原则介绍会计的基本假设(如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解释会计原则(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等)1.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介绍会计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解释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2.1 会计科目和账户介绍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和作用解释会计科目体系及其分类2.2 记账方法和记账规则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则强调记账规则和会计分录的重要性2.3 会计凭证和账簿解释会计凭证的概念和作用介绍账簿的种类和记录方法第三章:财务报表编制3.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解释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作用介绍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3.2 利润表的编制解释利润表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3.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解释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介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第四章:会计循环和会计核算4.1 会计循环的流程解释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流程强调会计循环中各个环节的重要性4.2 会计核算的方法和程序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解释会计核算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4.3 会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解释会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介绍如何解读会计报表并提取相关信息第五章:会计软件和会计信息化5.1 会计软件的概念和作用解释会计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强调会计软件在现代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5.2 会计软件的使用和操作介绍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解释如何使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5.3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介绍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和发展趋势强调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和挑战第六章:账户分类与会计分录6.1 账户的分类详述不同类型的账户及其特点解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账户的区别6.2 会计分录讲解会计分录的概念和重要性演示如何编制简单和复杂的会计分录6.3 会计分录的试算平衡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作用展示如何通过试算平衡检查会计分录的准确性第七章:会计估计与会计政策7.1 会计估计解释会计估计的概念和必要性讨论常见的会计估计及其处理方法7.2 会计政策阐述会计政策的概念和选择的重要性列举常见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7.3 会计变更与差错更正介绍会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概念解释如何处理会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第八章:账户体系与会计科目8.1 账户体系结构解析账户体系的构成和层级关系强调主要账户在账户体系中的作用8.2 常用会计科目列举和解释企业常用的重要会计科目探讨会计科目如何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8.3 账户的开设与使用讲解账户开设的原则和方法演示如何通过账户记录和分析经济业务第九章:财务报表分析9.1 财务比率分析介绍财务比率分析的目的和常用比率展示如何计算和解读财务比率9.2 趋势分析与预测解释趋势分析的概念和应用演示如何利用趋势分析进行财务预测9.3 现金流量分析强调现金流量分析的重要性讲解如何通过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第十章:会计伦理与内部控制10.1 会计伦理探讨会计职业伦理的标准和原则分析会计伦理冲突和解决方法10.2 内部控制解释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的讲解内部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实施方法10.3 会计信息质量保障强调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讨论如何通过内部控制和会计准则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第十一章:存货与成本计算11.1 存货的分类与计价解释存货的概念和分类讲解存货的计价方法和原则11.2 存货的核算与控制探讨存货的核算方法和程序分析存货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方法11.3 成本计算与管理介绍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强调成本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第十二章:固定资产与折旧12.1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解释固定资产的概念和确认条件讲解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和折旧基础12.2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介绍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演示如何计算各种折旧方法的折旧额12.3 固定资产的核算与处置探讨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和程序分析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影响第十三章:应收账款与坏账处理13.1 应收账款的管理解释应收账款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应收账款的确认和计量方法13.2 坏账损失的估计与处理探讨坏账损失的估计方法和程序分析坏账处理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13.3 应收账款的核算与收款介绍应收账款的核算方法和程序强调收款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第十四章: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14.1 税务会计的基础知识解释税务会计的概念和特点讲解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4.2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介绍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程序强调所得税申报和缴纳的重要性14.3 税务筹划的原则与方法探讨税务筹划的概念和原则介绍税务筹划的常用方法和技巧第十五章:会计期末结算与财务报告15.1 会计期末结算的程序与方法解释会计期末结算的概念和程序讲解期末结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5.2 财务报告的编制与披露介绍财务报告的概念和编制过程强调财务报告的披露要求和分析方法15.3 财务报告的审计与评价解释财务报告审计的概念和目的分析审计对财务报告可靠性和企业信誉的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涵盖了基础会计教学的各个方面,从会计的定义、基本假设和原则,到会计记录方法、财务报表编制,再到会计循环、会计软件和会计信息化等。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作用解释会计的概念强调会计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和目标1.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介绍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解释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演示会计等式的应用和重要性1.3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解释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概念举例说明会计科目的分类演示会计账户的设置和使用方法板书设计:会计的定义与作用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2.1 借贷记账法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规则解释借方和贷方的概念演示借贷记账法的应用示例2.2 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解释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组成部分演示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作用板书设计:借贷记账法原理和规则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第三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3.1 会计凭证的编制与审核解释会计凭证的概念和作用演示会计凭证的编制方法强调会计凭证的审核和保管的重要性3.2 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解释会计账簿的概念和分类演示会计账簿的设置方法介绍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和规则板书设计:会计凭证的编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第四章:财务报表与会计分析4.1 财务报表的概念与作用解释财务报表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要求强调财务报表在决策中的作用4.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解释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结构演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强调资产负债表的分析与应用板书设计:财务报表的概念与作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第五章:会计循环与会计政策5.1 会计循环的过程与步骤解释会计循环的概念和过程介绍会计循环中的各个步骤:凭证、账簿、报表等强调会计循环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5.2 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解释会计政策的概念和作用介绍会计政策的选择原则和影响因素演示会计政策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板书设计:会计循环的过程与步骤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第六章:会计准则与会计估计6.1 会计准则的概念与作用解释会计准则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强调会计准则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作用6.2 会计估计的原则和方法解释会计估计的概念和必要性介绍会计估计的原则和方法演示会计估计在会计处理中的应用板书设计:会计准则的概念与作用会计估计的原则和方法第七章:长期资产与负债7.1 长期资产的分类与计价解释长期资产的概念和分类介绍长期资产的计价方法和原则强调长期资产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7.2 长期负债的分类与计价解释长期负债的概念和分类介绍长期负债的计价方法和原则强调长期负债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板书设计:长期资产的分类与计价长期负债的分类与计价第八章:所有者权益与利润分配8.1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变动解释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构成介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原因和处理方法强调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8.2 利润分配的原则与程序解释利润分配的概念和原则介绍利润分配的程序和方法强调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板书设计: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变动利润分配的原则与程序第九章:审计与内部控制9.1 审计的概念与作用解释审计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审计的类型和程序强调审计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作用9.2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作用解释内部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演示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方法板书设计:审计的概念与作用内部控制的概念与作用第十章:会计信息化与会计职业道德10.1 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与发展解释会计信息化的定义和发展趋势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类型和应用强调会计信息化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中的作用10.2 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要求解释会计职业道德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强调会计职业道德在职业行为中的作用板书设计: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与发展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会计的定义与作用: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和目标,以及会计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基础会计》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理解会计对象的概念、企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掌握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分类和六要素之间的关系。

为今后学习会计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

二、教学方法演绎法,由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具体化为会计六要素,再到会计要素项目。

图示法,划图表示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三、重点难点重点:1、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

2、企业的资金运动。

3、会计六要素的划分。

4、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分类、要素之间的关系。

难点:1、企业的资金运动2、会计六要素的划分四、课时安排2次课(4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1、资金运动图的挂图2、多媒体六、教学步骤第一次课(一)明确目标本节讲授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企业的资金运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二)教学过程1、复习上次的内容2、提问(1)会计有哪些基本职能?(2)会计的目标是什么?(3)会计的概念3、由会计的概念、职能导入本次课的内容——会计的对象4、适合高校经管类专科(高职)专业教材使用。

5、通过企业资金运动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和分析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

6、要求学生自己绘制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情况图。

7、分析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图,并引出会计六要素。

8、从会计的方法论重点分析六要素是如何划分的,强调会计问题的两点论。

(三)总结扩展本次课学习了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企业的会计对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并由企业的会计对象引出企业会计的六要素。

让学生思考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与企业资金运动的不同,并要求查阅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基础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学会编制日记账、总分类账和试算平衡表;3.掌握会计核算的具体步骤和方法;4.理解会计的基本报表及其意义。

二、教学内容1.会计的定义及基本原理;2.会计的记录方法;3.会计凭证的编制;4.日记账的编制;5.总分类账的编制;6.试算平衡表的编制;7.会计的核算方法;8.资产负债表的编制;9.利润表的编制。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会计概念,如家庭的财务管理和商店的销售收入,引发学生对会计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会计的定义及基本原理展示会计的定义,并解释会计基本原理,包括货币计量原则、实物计量原则、持续经营原则和会计期间原则。

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讲解会计的记录方法介绍会计的记录方法,包括借贷记账法和账户分录法。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使用这两种方法进行会计记录。

4.讲解会计凭证的编制解释会计凭证的定义和作用,并详细讲解凭证的编制要点。

以买入货物为例,展示如何编制会计凭证。

5.讲解日记账的编制介绍日记账的含义和作用,并演示如何根据会计凭证编制日记账。

讲解记账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

6.讲解总分类账的编制解释总分类账的定义和作用,并展示如何将日记账中的分录汇总到总分类账中。

讲解分类账的基本格式和记录方法。

7.讲解试算平衡表的编制介绍试算平衡表的定义和作用,并演示如何根据总分类账编制试算平衡表。

解释试算平衡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8.讲解会计的核算方法讲解会计的核算方法,包括库存核算、摊销核算和计提提成核算。

以实际案例演示每种核算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关键要点。

9.讲解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解释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和作用,并展示如何根据核算结果编制资产负债表。

讲解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10.讲解利润表的编制介绍利润表的定义和作用,并演示如何根据核算结果编制利润表。

解释利润表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11.总结和提问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问学生对会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3. 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教学步骤:1. 引入会计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会计的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介绍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章节二:会计记录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

2. 学会使用会计科目和账户。

3. 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内容:1.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2. 会计科目和账户3.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教学步骤:1. 介绍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如凭证、账簿和报表。

2. 讲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3. 解释借贷记账法的原理,通过实例演示其应用。

板书设计:1.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2. 会计科目和账户3.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章节三: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教学目标:1. 学会编制会计分录。

2. 理解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

3. 掌握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

教学内容:1. 会计分录的编制2. 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3.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区分借方和贷方。

2. 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解释其重要性。

3. 演示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通过实例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1. 会计分录的编制2. 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3.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章节四:资产的核算教学目标:1. 掌握资产的分类和特点。

2. 学会使用账户对资产进行核算。

3. 理解资产的计量和披露。

教学内容:1. 资产的分类和特点2. 账户的设置和使用3. 资产的计量和披露教学步骤:1. 介绍资产的分类和特点,如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2. 讲解账户的设置和使用方法,区分借方和贷方。

《基础会计》授课教案(标准)

《基础会计》授课教案(标准)

《基础会计》授课教案(标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和账户体系。

3. 培养学生分析会计信息的能力,提高财务决策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与职能2. 会计目标与会计准则3. 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4. 账户体系与会计分录5. 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目标,会计核算方法,账户体系,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2. 教学难点:会计分录的编制,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核算方法。

2. 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财务报表的编制。

3. 采用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问题,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引出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

2. 讲解会计目标与会计准则,让学生了解会计工作的标准和规范。

3. 教授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

4. 讲解账户体系,使学生了解各种账户的性质和用途。

5. 教授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让学生学会通过财务报表进行企业分析。

六、课堂互动1. 提问:让学生回答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讨论:分组讨论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财务报表的编制。

3. 案例分析:分组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选择一个企业,分析其财务报表,提高财务分析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报表编制的掌握情况。

3.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评价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九、教学资源1. 教材:《基础会计》2. 案例资料:企业财务报表和相关会计资料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和财务报表十、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与职能2. 第3-4课时:讲解会计目标与会计准则3. 第5-6课时:教授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4. 第7-8课时:讲解账户体系5. 第9-10课时:教授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6. 课后:布置相关作业,进行课堂问答和教学评价。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基础会计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基础会计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基础会计教案1一、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会计账簿的概念、分类方法、及登记方法。

2、熟练掌握错账的更正方法,以及结账和对账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方法。

三、教学难点:错账的更正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相结合。

五、教具准备:各种账簿、凭证。

六、教学时数:四课时,理论课2课时、实验课2课时。

(总48课时之19—22课时)第一、二课时会计账簿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账簿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账簿的启用和登记规则3、熟悉日记账、分类账和备查账的设置4、掌握各种账簿的登记方法5、掌握错账查找和更正的方法6、掌握对账和结账的方法二、教学重点:各种账簿的登记方法三、教学难点:错账的查找和更正方法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首先,请大家看账簿的登记,然后进行讲解。

二、教学内容:1、账簿概述2、账簿使用规则3、账簿的设置和登记4、错账的更正方法5、对账和结账新课讲授:一、会计账簿的概念会计账簿是由一定格式的帐页组成,并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序时地、充分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方法之一,是整个会计工作的中心。

二、会计账簿的作用1、账簿记录可以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

2、账簿记录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

3、账簿记录是重要的经济档案。

4、账簿记录可以为经济监督提供依据。

三、会计账簿的分类⒈会计账簿按用途分类:分类账簿、序时账簿、备查账簿①序时账簿: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先后顺序逐笔逐日连续登记的账簿。

目前,我国企业等单位设置的日记账一般有: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②分类账:分类账簿是对各项经济业务按照他所涉及的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分类账簿按其提供的核算资料的详细程度不同,又可分为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两种。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会计的基本计算方法和会计核算流程,能够熟练编制各种账务凭证和财务报表,并能够分析和解读财务报表。

二、教学内容1.会计基本概念1.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1.2 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1.3 会计要素及其关系2. 会计核算2.1 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2.2 会计凭证和凭证的种类2.3 会计账簿和账簿的种类3. 会计核算方法3.1 记账原则和方法3.2 会计核算流程和过程4. 财务报表分析4.1 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方法4.2 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和技巧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际运用能力。

1. 理论讲授在讲授会计基本概念和原则、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报表分析等方面,采用教师授课和学生课堂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讲课内容生动有趣,适时引入实战案例,力求让学生理解知识点。

2. 实践操作本课程将分为多个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模拟编制各种账务凭证和财务报表,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3. 案例分析在本课程结束时,将设置几个财务报表分析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财务数据,掌握财务分析方法和技巧,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主要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考试评估相结合的方法。

1. 学生自评学生将在课程结束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

2. 教师评价教师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操作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进行评价,以及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评价。

3. 考试评估为了全面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本课程将设置期末考试,考试内容将包括会计基本概念、会计核算方法、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等方面的知识点。

五、教学资源本课程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课堂讲义和资料2.实践操作指导书和练习册3.案例分析资料和练习题4.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六、教学实施计划本课程设计为24课时,每周上课2课时,共计12周。

基础会计教案(5篇)

基础会计教案(5篇)

基础会计教案(5篇)基础会计教案(5篇)基础会计教案范文第1篇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校;基础会计1基础会计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基础会计课程是讨论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和编制财务报告的一门应用性管理学科,它是高等财经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1]。

通过开设基础会计课程,使同学理解会计核算原理,系统把握企业会计处理的方法,培育同学具有较强的会计处理、分析、推断的力量。

在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基础会计属于核心课程。

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尚未得到广泛推广。

而基础会计作为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的有用性专业课程,承载着培育适应时展要求、具有较高实践力量的高级特地人才的重任。

但是,“老师讲,同学听;老师考,同学背”的刻板的教学方式仍旧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不利于会计专业人才力量的培育。

因此,如何结合基础会计专业教学实践,汲取国内外优秀案例教学的阅历,推动案例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值得高校同仁深化争论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主要通过重现或者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景,让同学身临其境,通过分析和争论来开展学习的教学方式,主要用在法学、管理学等学科,如今在临床医学教学中也有广泛应用。

教学中既可以采纳比较和分析,讨论各类胜利的和失败的管理阅历,从中提取出某些普遍性的管理原理或管理结论,也可以让同学独立思索或借鉴他人的成果来开拓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专业学问。

案例教学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月,由美国哈佛商学院首次采纳,当时是运用一种很特殊的案例形式的教学,这些案例来源于商业管理的真实大事或情景,通过这样方式,提高了同学参加课堂争论的主动性,实施之后,教学效果良好[2]。

始终到了上世纪八十年月,案例教学法才被教育界所重视,美国卡内基小组在1986年公开出版的《预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老师》著作中,高度赞扬了案例教学法在培育课程方面的价值,充分确定其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的价值和成效。

会计基础教案模板格式(4篇)

会计基础教案模板格式(4篇)

会计基础教案模板格式(4篇)基础会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的结构特点2.基本能运用“借” “贷”记账符号确定会计分录教学内容:高教版的《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第二课时,借贷记账法的运用——确定会计分录教学重点:“借” “贷”记账符-号的使用,会计分录的概念及确定会计分录教学难点:运用借贷记账法确定会计分录教学方法:讲授法、讲练结合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多媒体出示复习题)(5分钟)1.用“借” “贷”填空。

(1)资产和成本费用类账户的增加应记入该账户的_____方;(2)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的增加应记入该账户的____方;(3)资产和成本费用类账户的减少应记入该账户的_____方;(4)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的减少应记入该账户的_____方。

2.请指出下面经济业务中金额发生增加或减少的会计科目,并指明应借或应贷的方向:某食品加工企业购入50000元的农副产品,用于加工食品,货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该经济业务使企业________增加了,应记入该账户的____方。

同时,使企业________减少了,应记入该账户____ 方。

企业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为了准确及时将经济业务登记到相应的账户中去都需要先确定会计分录。

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借贷记账法的运用¬¬¬¬¬¬¬¬——确定会计分录(板书)二。

讲授新课(31分钟)1.会计分录的概念(3分钟)(1)师讲述:所谓会计分录,就是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规则,确定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2)生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

(3)全班汇报交流。

(账户名称,应借、应贷,金额)2.会计分录的要素(3分钟)师:简单地说会计分录一种反映经济业务的记录。

反映经济业务的三个方面:(1)经济业务涉及哪些账户,即账户名称;(2)经济业务涉及的账户是增还是减,即增减方向;(3)经济业务涉及账户增加金额是多少,即金额。

基础会计教案完整版

基础会计教案完整版

基础会计教课方案完好版【篇一:基础会计教课方案模板(带内容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涵义、职能和目标第二节会计对象1、认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2、认识会计的一般对象3、掌握会计的涵义、职能和特色教材及配套习题组织教课: 5 分钟导入新课: 10 分钟讲解新课: 65 分钟小结及部署思虑题:10 分钟教课要点:会计的特色及职能教课方法:讲解式、启迪式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涵义、职能和目标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萌芽(符号记录)1、早期生产出于生产、生活需要,在生产以外以“结绳记事”、“刻契记数”、“垒石计数”等方式附加地把收入、支出记录下来。

2、生产发展节余产品出现,记录与计量的内容增加,生产者忙于生产,记录与计量活动与生产分别,出现了独立的簿记人员(二)会计的产生(书契反应)1、会计一词的由来议论纷纷,此中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会计”一词在我国发源极早,并与一件历史性大事相关。

相传夏代时,各地方官员在大禹的带领下,治水工作获得开天辟地的业绩,为了计功封爵开好一启迪学生自己说讲故事2、官厅会计西周时代,设有特意核算官方财赋进出的官职——司会,对财务进出采纳“月计岁会”的方法,亦即,每个月零星筹算为“计”,一年总筹算为“会”,二者合在一同即成“会计”,并按期向统治者报告。

到了西汉,出现了“计簿”或“簿书”的账册,并使用“入”、“出”作为记账符号。

(三)单式簿记到了宋朝,出现了“四柱清册”结算法。

“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其基本关系为:旧管 +新收 =开除 +实在。

它代表了单式记账方法的最高成就。

(四)复式簿记明末清初,会计结算方式有了打破性进展,出现了“龙门账”,它把所有账目划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财富)”、“该(各项欠债)”四类,采纳“进-缴=存-该”的均衡公式计算盈亏,分别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两表计算结果完好符合,实现了双轨计算盈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篇一: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在非会计专业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为后续专业课程及其他经济类专业课程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于《基础会计》学习的需求非常明确:为专业服务,学习《基础会计》的目的是“懂会计”,而不是“做会计”。

对他们而言,不是要成为会计岗位上从事记账、算账、报账的专门会计人员,而是要了解会计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抉择,立足于通过“懂会计”达到为其专业服务的目的。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分为10章。

第一章总论主要介绍会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目标、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和一般会计原则;第二章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主要介绍会计对象的具体含义、会计恒等式、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及其结构,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重点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和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第四章会计凭证主要介绍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的填制及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第五章复式记账与会计凭证的应用讲述的是工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中主要业务的核算以及财务成果的核算;第六章会计账簿介绍了账簿的种类、登记,对账、结账及错帐更正的规则;第七章财产清查主要介绍了财产清查的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帐务处理;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主要介绍了财务会计报表的内容、资产负责表和利润表的结构原理、基本编制过程;第九章账务处理程序主要讲述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核算步骤;第十章会计工作组织介绍了我国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职责权限及基本素质要求、会计从业资格及其管理、会计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会计法规体系等内容。

按照各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把十二章内容分为六个单元:第一章绪论为第一单元,主要阐述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内容和特点、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的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章为第二单元,主要阐述会计要素的划分及其相互间的数量关系——会计等式,这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因为后面的许多会计核算原理与方法(账户结构、复式记账法、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等)都是建立在会计要素的划分及会计等式基础上的。

第三章为第三单元,其中的复式记账原理是本课程的方法基础。

第四章会计凭证、第六章会计帐簿、第七章财产清查、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共同构成第四单元,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会计核算过程的四个主要环节,同时也是四种主要方法。

第五章为第五单元,主要是以工业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的常见经济业务为例,介绍会计核算基本方法的运用。

第九章账务处理程序和第十章会计工作组织为第六单元,这一单元是两个专题,分别介绍了主要的账务处理程序,和会计机构设置、人员要求及会计法规体系等问题。

由于本课程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因此要求学生学习本课程时既要牢记基本概念,又要理解基本原理,更要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具体要求详见本课程教学大纲。

四、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1.本课程的文字教材:《新编基础会计》,曲洪山、禹阿平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2.教学参考书:《新编基础会计实训》,禹阿平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基础会计学》,吴良海、张素云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中级财务会计学》,葛家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电子邮箱:jiong0002@;联系电话:3397811五、教学过程指导面对这些从未接触过公司、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学生,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理解公司、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基础上的各种会计概念和会计原理,并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从会计的角度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而目前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基本沿用会计专业的模式,分章节逐一的介绍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等内容。

即使教师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将这些内容都讲授完,但由于学生事前事后均没有相应的课程来进行消化和巩固,这些教学内容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的知识点都是彼此孤立的、支离破碎的,从而无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与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

非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现实条件导致的有限教学资源的配置,与现有的《基础会计》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在当前教学状况下无法解决。

要达到《基础会计》的教学要求,对于非会计专业而言增加课时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必须将有限的教学资源配置得更合理。

其结论就是必须要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该简化的一定要下决心简化,该强化的一定要化大力气强化,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概念。

(一)强调课程内容的简约化和结构化《基础会计》是会计理论的基础部分,介绍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复式记账的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以及链接这些方法的会计循环程序,它是一门会计知识的入门课程且操作性较强。

根据《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及特点,同时为了使得《基础会计》的教学满足高职教育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改善目前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我们将《基础会计》的课程内容分为两大模块。

第一模块为会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第二模块为业务操作。

即在教学中完成对会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授后,就以工业企业为例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核算流程,带领学生进行工业企业经济业务的实训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初步认识每一阶段主要业务的特点和运用复式记账法进行处理。

将会计基础理论之后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及会计核算程序等的教学内容完全融入到会计实训的业务操作中去。

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得到精简,逻辑结构简化,避免学生对繁杂的抽象的各种概念的死记硬背。

(二)加强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与整体性按照上述两大模块的思路,会计基础理论之后的教学,应不分章节,完全综合起来,主线围绕会计核算程序来讲述、练习,即教师首先必须准备一套单步骤的某工业企业一个月的原始凭证(复印件或自制均可);然后教师根据上述工业企业经济业务的多少确定每个学生应配备的记账凭证、日记账、明细账(包括三栏金额明细账、多栏式明细账、数量金额式明细账、生产成本明细账、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等)、总账、科目汇总表、报表(这些凭证、账页及报表均与实际完全相符);最后组织学生从建账(设置账户)开始,进行会计核算程序每一环节的练习,在练习时随时强调目前所处的环节,并在每次练习结束后结合教材总结性讲述与本次练习有关的概念内容等。

这样,教学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单调的说教,而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的体系,学生在学完《基础会计》之后,头脑中就有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程序,也理解了各环节的关系,在实践中建立起会计核算与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体概念,同时在这种综合的实训中,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三)结合专业特点,补充相关内容不同专业对基础会计教学的需求各有侧重。

其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符合各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专设相关章节,以满足其需要。

所以对于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总课时中留出8——10课时的时间,让任课教师针对不同专业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如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相应增加会计规范如会计法、会计准则等相关内容。

(四)考核方法:1、考核方式:闭卷笔试2、成绩组成:试卷80%+平时成绩20%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实训作业完成情况为准。

撰写人:制定日期:年月日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审定日期:年月日系主任审核签字:审定日期:年月日篇二: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基础会计》课程是财经管理类各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它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核算的基本经济业务、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主要涉及会计概述、账户、复式记账及其运用、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等内容。

它既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又可以使学生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经济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该课程帮助学生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的概念、要素、等式,会计的核算和会计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学习会计的目的是通过对经济活动的记录、计量、报告,提供经济管理所需的会计信息,以此参与经济决策,目的是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熟练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基本技术,为学习会计专业其他后续课程打下扎实基础。

为此,《基础会计》应以“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为中心,在基本理论基础上,将会计假设、会计确认、计量、会计要素等贯穿全部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理论教学。

共分8个章节。

第一章总论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特点,职能和作用、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和会计计量的属性以及会计核算的方法;第二章重点讲到了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和账户,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账户的结构和分类,复式记账法以及平行登记;第三章借贷记账法即是对复式记账法的进一步细分,利用制造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对筹资、供应、生产、销售、利润几个环节的核算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四章会计凭证主要介绍会计凭证的种类、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的填制及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第五章会计账簿介绍了账簿的种类、登记,对账和结账,以及在出现错账时几种常见的错帐更正方法;第六章财产清查主要介绍了财产清查的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帐务处理;第七章财务会计报告主要介绍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常见的几种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分类、结构和基本编制过程;第八章账务处理程序主要讲述几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核算步骤。

第二部分为实践教学。

首先,在授课过程中穿插四次操作训练,即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对账和结账,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

其次,在学期末安排一周30个学时的综合实训课程,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的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1.本课程的文字教材:《基础会计》自编教材2.教学参考书:《新编基础会计实训》,禹阿平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基础会计学》,吴良海、张素云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中级财务会计学》,葛家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电子邮箱:;联系电话:五、教学过程指导面对这些从未接触过会计以及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学生,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理解会计的各种概念和相关原理,清晰地了解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发展过程,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