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塞上曲》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塞上曲二首戴叔伦的诗原文赏析汇总1篇
塞上曲二首戴叔伦的诗原文赏析汇总1篇塞上曲二首戴叔伦的诗原文赏析 1塞上曲二首戴叔伦的诗原文赏析塞上曲二首唐代戴叔伦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评析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少有被同选的,多是选了第二首。
至于为什么,不妨将这两首__说完后再做分析。
(一)中提到了个娄敬。
这娄敬是汉初时人。
他最早一个劝说后来的高帝刘邦建都长安,占得地利之优,因此被赐以刘姓,且封为建信侯。
后称之为刘敬。
汉初那个时候匈奴兵强,他曾提出和亲之策,并迁徙原六国贵族后代及豪强大族十万余人充实关中(今东西横贯陕西、北经西安的渭河流域地区),以增实力。
历史对其当时的这个举措是肯定的。
但此诗对这个故事是持否定态度的。
该诗先在上一联赞颂了武力靖边、匈奴归降的一剑横行之功,而后是讽刺汉高祖刘邦诈夸娄敬的和亲之策,卑下地将汉之公主嫁与匈奴王单于。
搞清了这是一首和亲靖边的讽刺诗,也就弄清了为何屡屡被漏选。
原来人们对边事的处置天然的存有尚武意识,也天然的鄙视和亲靖边,似乎那是一种掉大价的举动。
(二)则较之(一)浅明了许多,只是里面也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
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候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__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
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__还是不够彻底__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是了。
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好的,义无返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总觉得不是那么太近人情。
知道了这个典故,全诗也就没啥费解的了。
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
而后就是方才说过的那个典故__不回玉门关了,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
我以为,戴诗同前人述志慷慨的边塞诗风一体同出,大都是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至于时代特征的分析、判断及有关主张,则稍嫌抽象,倘如不将上诗注为唐中期的戴诗,而随便说成为别个时代的,也是很难提出疑问来的。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原文、赏析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出自唐代戴叔伦的《塞上曲二首·其二》原文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
年轻时师事萧颖士。
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
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
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
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
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创作背景:赏析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
这是第二首。
这首较之第一首《塞上曲·军门频纳受降书》浅明了许多,里面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
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侯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
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就是了。
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好的,义无反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却不是那么近人情。
知道了这个典故,全诗意思迎刃而解。
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
而后就是上文说过的典故——不回玉门关了,要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
戴诗同前人述志慷慨的边塞诗风一体同出,大都是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至于时代特征的分析、判断及有关主张,则稍嫌抽象,倘如不将上诗注为唐中期的戴诗,而随便说成为别个时代的,也是很难提出疑问来的。
塞上曲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6篇)
塞上曲原文翻译及赏析塞上曲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6篇)塞上曲原文翻译及赏析1塞上曲胡风略地烧连山,碎叶孤城未下关。
山头烽子声声叫,知是将军夜猎还。
鉴赏首句写塞外大风掠地而过,将烧山的猎火吹得火势熊熊,从塞上曲·胡风略地烧连山这座山头连到那座山头。
一方面显示了打猎场面的壮阔,另一方面也揭露边将沉湎于狩猎的情况。
次句接着写由于打猎之故,碎叶城城门大开,防守疏漏。
碎叶城在今中亚细亚伊塞克湖西北,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唐时属安西大都护府。
“孤城”二字暗示碎叶城处在边防最前沿,孤立无援,形势严峻,对于能否扼守住边关,防止外敌之侵入,举足轻重,边将却骄奢轻敌,城门洞开地出猎而去,其危殆之势无异于引一发而垂千钧。
诗人的焦虑和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三、四两句写在守卫烽火台的戍卒的阵阵欢呼声中,将军猎归,大获猎物。
“烽子”,据《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唐凡烽候之所,有烽帅、烽副;烽子,盖守烽之卒,候望紧急而举烽者也。
”如今“烽子”不去守望敌情、举燃烽火,而去守候猎物、举燃猎火;不去呼报敌情紧急,而去欢呼猎罢归来,讥讽之意显而易见。
此诗写边将夜猎的'场面,虽然背景壮阔,显得有声有色,但并不是为了歌颂,而是寄寓诗人对边防松弛的忧虑和对边将玩忽职守的警告。
塞上曲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翻译译文及注释译文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注释⑴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
⑵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⑶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查看全文...赏析鉴赏“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
戴叔伦写的塞上曲的意思
《塞上曲》是由唐代戴叔伦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塞上曲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译文】: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戴叔伦生于732年,字幼公,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诗人。
戴叔伦出生在一个隐士家庭,他的祖父戴修誉和父亲戴昚用,都是终生隐居不仕的士人。
戴叔伦年少时拜著名的学者萧颖士为师,他博闻强记,聪慧过人,“诸子百家过目不忘”,是萧门弟子中出类拔萃的学生。
戴叔伦当时身处的唐代,持续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削弱了唐王朝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吐蕃、回纥统治者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多次派兵骚扰,致使战乱不息,生灵涂炭。
在这种背景下,戴叔伦便写了《塞上曲》,它对于驰骋疆场的将士们是歌颂,也是勉励。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的这首《塞上曲》是一首充满爱国激情的诗篇。
诗的第一句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汉军在阴山的浩大声势,漫山遍野,旗帜翻飞,万千将士严阵以待。
第二句写将士们彻底消灭敌人的决心和气魄,反映了他们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全歼敌人的愿望。
诗的后两句与后汉书的一句诗文有关,在班固的《后汉书•班超传》中,曾有“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之句。
用但愿生在玉门关外来体现玉门关外环境的艰苦。
在戴叔伦的这首《塞上曲》中,后两句就是反用班超“但愿生入玉门关”之意,写出了将士们强烈的报国志愿。
为了祖国的统一,我们不惜此身,愿杀敌立功,报效祖国,甚至不必活着返回玉门关。
塞上原文、翻译、赏析(15篇)
塞上原文、翻译、赏析(15篇)塞上原文、翻译、赏析(15篇)塞上原文、翻译、赏析1原文: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译文胡人吹起羌笛响在戍楼之间,戍楼之上景象萧条月光幽闲。
借问悠悠的落梅乐曲有几首?长风万里吹拂一夜洒满关山。
注释王七:指诗人王之涣。
玉门关:地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即小方盘城。
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
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萧条:寂寞冷落;凋零。
海:一作“明”。
闲:这里有清幽之意。
借问:犹询问。
落梅:指笛曲《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
凡几:共计多少。
从风:随风。
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赏析:高适的诗有一种苍劲之感,充满了边塞情怀。
这与他在边关生活过,心中充满保家卫国的思绪有关。
但这首诗展示了他的另一种风格,与其他写边塞生活的诗不太相同。
汪中《述学·内篇》说诗文里数目字有“实数”和“虚数”之分,近世学者进而谈到诗中颜色字亦有“实色”与“虚色”之分。
高适在这首诗中写景就有“虚景”与“实景”之分,他用明快、秀丽的基调,丰富奇妙的想象,实现了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使这首边塞诗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此诗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月光下的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在荒漠塞外与故乡春色的鲜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缕缕乡思。
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
全诗开篇就呈现出一作边塞题材诗歌中少有的平和氛围,这主要是通过前两句的实景描写表现的。
在笛声和月色中,边塞一片祥和,弥漫着一种柔和明朗的氛围。
下面两句写的是虚景。
在这里,诗人写到了”落梅“,即古代笛子曲《梅花落》。
在茫茫的宁静夜色中,《梅花落》曲子借着风传满关山,构成一种深远的意境。
愿得此身长报国全诗及译文
愿得此身长报国全诗及译文
“愿得此身长报国”出自唐代戴叔伦的《塞上曲二首·其二》。
全诗文如下:
《塞上曲二首·其二》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译文:
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扩展知识】
简析:
《塞上曲二首·其二》是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直陈胸臆,歌颂守土抗敌的英雄行动,抒发以身报国的壮志豪情。
诗的前两句是对边防将士抗敌守土行动的热情礼赞;后两句则从个体上描写唐军的誓言与决心。
全诗洋溢着豪迈博大的爱国热情,格调高亢,气魄宏大,呈现出雄浑的诗境,其用典信手拈来,自然朴素,与真挚的爱国情感相得益彰。
创作背景:
这组诗可能是唐代宗大历五年(770)春后戴叔伦居长安时所作。
唐代自安史之乱后,国力衰减,边疆少数民族统治者见有机可乘,便频繁发动对唐朝的入侵。
中唐代宗、德宗年间,这种侵扰更加猖獗。
因此,不少有志之士主张痛击侵略者,誓死报国。
这组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此诗为其中之一。
塞上曲二首其二的翻译赏析.doc
塞上曲二首其二的翻译赏析《塞上曲二首其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戴叔伦。
其古诗全文如下: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翻译】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赏析】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少有被同选的,多是选了第二首。
至于为什么,不妨将这两首统一说完后再做分析。
(一)中提到了个娄敬。
这娄敬是汉初时人。
他最早一个劝说后来的高帝刘邦建都长安,占得地利之优,因此被赐以刘姓,且封为建信侯。
后称之为刘敬。
汉初那个时候匈奴兵强,他曾提出和亲之策,并迁徙原六国贵族后代及豪强大族十万余人充实关中(今东西横贯陕西、北经西安的渭河流域地区),以增实力。
历史对其当时的这个举措是肯定的。
但此诗对这个故事是持否定态度的。
该诗先在上一联赞颂了武力靖边、匈奴归降的一剑横行之功,而后是讽刺汉高祖刘邦诈夸娄敬的和亲之策,卑下地将汉之公主嫁与匈奴王单于。
搞清了这是一首和亲靖边的讽刺诗,也就弄清了为何屡屡被漏选。
原来人们对边事的处置天然的存有尚武意识,也天然的鄙视和亲靖边,似乎那是一种掉大价的举动。
(二)则较之(一)浅明了许多,只是里面也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
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候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
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是了。
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好的,义无返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总觉得不是那么太近人情。
知道了这个典故,全诗也就没啥费解的了。
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
而后就是方才说过的那个典故---不回玉门关了,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
戴叔伦《塞上曲》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戴叔伦《塞上曲》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戴叔伦《塞上曲》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本文是关于戴叔伦《塞上曲》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感谢您的阅读!【原文】:塞上曲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注释】: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时通西域的要道。
【翻译】: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赏析】: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
这是第二首。
这首较之第一首《塞上曲?军门频纳受降书》浅明了许多,里面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
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侯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
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就是了。
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好的,义无反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却不是那么近人情。
知道了这个典故,全诗意思迎刃而解。
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
而后就是上文说过的典故――不回玉门关了,要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
【阅读训练】:(1)这首诗的前两句表现的是什么内容?(2)定远候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用此典故有何用意?【参考答案】(1)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表现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高歌猛进,写得非常有气势。
(2)诗人在最后一句中用班超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而得国家安宁,表达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雄健壮烈。
戴诗同前人述志慷慨的边塞诗风一体同出,大都是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至于时代特征的分析、判断及有关主张,则稍嫌抽象,倘如不将上诗注为唐中期的戴诗,而随便说成为别个时代的,也是很难提出疑问来的。
塞上曲 注释译文鉴赏
塞上曲王昌龄
蝉鸣空山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释:
萧关: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
幽并:幽州和并州。
今为河北、山西和陕西各一部分。
紫骝:骏马名。
●译文:
秋蝉在空旷的桑林里鸣叫,八月萧关道征人分外寂寥。
出塞又入塞天色一片荒寒,触目所见处处是枯黄芦草。
从来幽州并州征戍的勇士,都和那尘土黄沙共同衰老。
劝君莫像那恃勇的游侠儿,只知道夸耀自己紫骝马好。
●鉴赏:
本诗是王昌龄边塞诗之一。
塞上曲二首其二的翻译赏析
塞上曲二首其二的翻译赏析塞上曲二首其二的翻译赏析《塞上曲二首其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戴叔伦。
其古诗全文如下: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翻译】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赏析】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少有被同选的,多是选了第二首。
至于为什么,不妨将这两首统一说完后再做分析。
(一)中提到了个娄敬。
这娄敬是汉初时人。
他最早一个劝说后来的高帝刘邦建都长安,占得地利之优,因此被赐以刘姓,且封为建信侯。
后称之为刘敬。
汉初那个时候匈奴兵强,他曾提出和亲之策,并迁徙原六国贵族后代及豪强大族十万余人充实关中(今东西横贯陕西、北经西安的渭河流域地区),以增实力。
历史对其当时的`这个举措是肯定的。
但此诗对这个故事是持否定态度的。
该诗先在上一联赞颂了武力靖边、匈奴归降的一剑横行之功,而后是讽刺汉高祖刘邦诈夸娄敬的和亲之策,卑下地将汉之公主嫁与匈奴王单于。
搞清了这是一首和亲靖边的讽刺诗,也就弄清了为何屡屡被漏选。
原来人们对边事的处置天然的存有尚武意识,也天然的鄙视和亲靖边,似乎那是一种掉大价的举动。
(二)则较之(一)浅明了许多,只是里面也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
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候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
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是了。
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好的,义无返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总觉得不是那么太近人情。
知道了这个典故,全诗也就没啥费解的了。
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
而后就是方才说过的那个典故---不回玉门关了,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
塞上曲原文及赏析
塞上曲原文及赏析原文:塞上曲唐代:李白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译文由于大汉无灭匈奴之计策,至使匈奴进犯至渭桥。
离长安不远的五原,就驻扎着胡人骄悍的兵马。
将士们受命西征,大军横行于阴山之侧。
攻下了盛产胭脂的燕支山,使胡人惊叹:失我燕支山,使我妇立无颜色!汉兵转战万里,大获全胜。
回渡黄河,凯旋收兵。
从此休兵,胡汉人民都乐其太平。
茫茫瀚海,沙浪寂寂,萧条万里,和平安静。
注释大汉句:谓中原汉族政权对付匈奴实在没有办法。
大汉:汉朝,实指唐朝。
中策:中等之策。
《汉书·匈奴传》:“严允谏曰:‘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焉。
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
后世三家周、贵、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
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
当周宣王时,猃狁内侵,至于泾阳,命将征之,尽境而还。
其视戎狄之侵,譬犹蚊虻之螫,驱之而已。
故天下标明,是称中策。
汉武帝选符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二十余年,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
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
疆界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足为无策。
’”匈奴句:意谓匈奴侵略军已逼近长安。
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七月,突厥颉利可汗自率十万余骑进寇武功,京师戒严。
癸末,颉利至于渭水便桥之北,太宗率大臣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驰至渭水,与颉利隔河而语,责其负约,后众军皆至,军威大盛,太宗独与颉利临水对话。
颉利请和,引兵而退。
见《旧唐书·突厌传》。
此即写此事。
渭桥,汉唐时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
五原:唐郡名,在今陕西定边县一带。
史称颉利曾建牙于五原之北,常骚扰唐边境。
西极:汉唐时之长安以西的疆域。
阴山:在今内蒙古境内,东西走向,横亘二千余里。
燕支二句:燕支,亦作焉支。
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
塞上曲·其二原文及赏析
塞上曲·其二原文及赏析塞上曲二首·其二戴叔伦〔唐代〕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简析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
这是第二首。
这首较之第一首《塞上曲·军门频纳受降书》浅明了许多,里面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
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侯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
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就是了。
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好的,义无反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却不是那么近人情。
知道了这个典故,全诗意思迎刃而解。
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
而后就是上文说过的典故——不回玉门关了,要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
戴诗同前人述志慷慨的边塞诗风一体同出,大都是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至于时代特征的.分析、判断及有关主张,则稍嫌抽象,倘如不将上诗注为唐中期的戴诗,而随便说成为别个时代的,也是很难提出疑问来的。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
年轻时师事萧颖士。
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
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
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
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
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塞上曲二首·其二原文及赏析】。
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1塞上曲·其一原文: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译文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注释⑴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
⑵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⑶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⑷共:作“向”。
⑸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
⑹矜:自夸。
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赏析:“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
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
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
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
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让人看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塞上曲·汉家旌帜满阴山
【塞上曲·汉家旌帜满阴山】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
古诗大全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译文
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
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
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赏析
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
这是第二首。
这首较之第一首《塞上曲·军门频纳受降书》浅明了许多,里面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
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侯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
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就是了。
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好的,义无反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却不是那么近人情。
知道了这个典故,全诗意思迎刃而解。
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
而后就是上文说过的典故——不回玉门关了,要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
戴诗同前人述志慷慨的'边塞诗风一体同出,大都是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至于时代特征的分析、判断及有关主张,则稍嫌抽象,倘如不将上诗注为唐中期的戴诗,而随便说成为别个时代的,也是很难提出疑问来的。
《塞上曲》译文注释与鉴赏
《塞上曲》译文注释与鉴赏此诗声声实在,句句真情。
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迅猛阔大的气势,又充溢着边塞秋景萧煞悲凉之意,表达出诗人对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平定匈奴离叛的祝颂之意,也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塞上曲唐代:李白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赏析“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此诗一开篇借用汉武帝历史典故、借汉喻唐的修辞手法,以铺叙方式描绘出一幅大汉无中策、匈奴侵犯入境的景致,加倍形容战况非常危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无中策”、“犯渭桥”起烘托气氛之意,点明题旨,升华主题,为下文作铺垫。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紧扣上文,主要介绍战况相当危急,战事一触即发,讲述匈奴驻扎离长安不远的五原,以“秋草绿”“一何骄”突显匈奴趁草茂马壮之时侵犯中原,直逼都城长安。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描绘一幅战将们受命西征、报家为国的壮丽景致,明写汉军战将西征,横行阴山,实则写贞观三、四年间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出征平定突厥离叛之事。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借用汉使骠骑将军的典故,写汉军征途所向无前,恃勇锐冲锋出战,大败匈奴军,让匈奴人叫苦连天,暗寓出诗人歌颂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平定突厥离叛的煌煌武功,与此同时,以借古鉴今为警戒,提醒唐玄宗要重视边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讲述汉军渡黄河、临瀚海、战胜休兵后,胡汉人民处处平安无事,突显出战争残酷与和平民安的鲜明对比,抒发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描绘出一幅平息匈奴侵犯、百姓安乐如瀚海无波的景致,而“萧条”、“清”、“寂”、“无波”点染出边塞秋景,字里间处处充溢着萧煞悲凉之意,起到照应上文,着重渲染出诗题“塞”,渲染气氛,制造声势。
“犯渭桥”、”“征西极”、“乐事多”,是全诗的脉络。
此诗声声实在,句句真情。
塞上曲·其二原文及赏析
塞上曲·其二原文及赏析塞上曲二首·其二原文及赏析塞上曲二首·其二戴叔伦〔唐代〕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简析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
这是第二首。
这首较之第一首《塞上曲·军门频纳受降书》浅明了许多,里面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
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侯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
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就是了。
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好的,义无反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却不是那么近人情。
知道了这个典故,全诗意思迎刃而解。
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
而后就是上文说过的典故——不回玉门关了,要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
戴诗同前人述志慷慨的边塞诗风一体同出,大都是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至于时代特征的分析、判断及有关主张,则稍嫌抽象,倘如不将上诗注为唐中期的戴诗,而随便说成为别个时代的,也是很难提出疑问来的。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
年轻时师事萧颖士。
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
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
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
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
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塞上曲戴叔伦阅读答案
塞上曲戴叔伦阅读答案《塞上曲》是一首清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长诗,诗篇主要讲述了蒙古族英雄木华黎和其子刘伯温抗击外族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和人民幸福的故事情节。
这首诗的牢固爱国主义意识、正义感和战斗精神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并成为了中国文化经典之一。
1. 塞上曲的艺术价值戴叔伦的《塞上曲》是一首传统文化中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歌,不仅在诗歌的形式上充分展现了诗人在语言、修辞的技巧方面的功底,而且在诗歌的主题和情感的表达上也体现出了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文情怀。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1 诗歌的形式《塞上曲》长达七百多字,却结构紧凑,不流于唠叨。
它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仗、寓言、押韵等,形式多样,却没有张扬;语言优美,意境高妙。
例如: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嫩叶成。
欸日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一段描写的是孤独寂静的心情,循序渐进,向激情和腐朽靠近。
通过这种比拟和默契的排比手法,运用了形象想象、心理暗示等手法,使整首诗歌形成了优美而独特的感染力。
1.2 爱国主义情感诗人在拟写《塞上曲》的时候,融入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
纵观全篇,无不倾诉着他对民族团结、对中华大地的重视和热爱;他写道:当年万户侯,曷为出师表?将军何辞骑宝马,晉升太子少师他乡遇故知。
不念緜緜竹林,风雨凄凄。
这段话充满了对民族复兴的热爱与期望,诗人借此描绘了一个英勇的节度使,他对抗敌人并维护国家利益。
人民群众通过诗歌感受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对民族伟大复兴的热望。
1.3 正义感和斗志《塞上曲》也是一首崇高的赞歌,散发着正义与斗志的气息。
它讴歌了一个群体,一个国家,更是一个时代的奋斗和壮举。
它告诉我们:我们要奋斗,我们要勇敢,我们要充满斗志,要坚持到底,要爱自己的祖国、人民和家。
诗人写道:壮志凌云气吞虹,五千仞岳只垂头。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些句子充分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正义感和斗志,他要在艰苦环境的苦难中坚持到底,要在风雨和日益迅猛的信息化潮流中逆流才能为祖国、为民族、为人类创造出一个更加繁荣昌盛、和平美好的未来。
愿得此身长报国阅读理解
愿得此身长报国阅读理解
“愿得此身长报国”出自戴叔伦的《塞上曲》。
《塞上曲》
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
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注释】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时通西域的要道。
【题目】
(1)这首诗的前两句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2)定远候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用此典故有何用意?
【答案】
(1)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表现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高歌猛进,写得非常有气势。
(2)诗人在最后一句中用班超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而得国家安宁,表达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雄健壮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叔伦《塞上曲》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
练附答案
导读:【原文】:
塞上曲
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
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注释】:
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时通西域的要道。
【翻译】:
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赏析】:
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
这是第二首。
这首较之第一首《塞上曲・军门频纳受降书》浅明了许多,里面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
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侯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
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
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就是了。
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好的,义无反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却不是那么近人情。
知道了这个典故,全诗意思迎刃而解。
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
而后就是上文说过的典故――不回玉门关了,要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
【阅读训练】:
(1)这首诗的前两句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2)定远候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用此典故有何用意?
【参考答案】
(1)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表现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高歌猛进,写得非常有气势。
(2)诗人在最后一句中用班超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而得国家安宁,表达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雄健壮烈。
戴诗同前人述志慷慨的边塞诗风一体同出,大都是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至于时代特征的分析、判断及有关主张,则稍嫌抽象,倘如不将上诗注为唐中期的戴诗,而随便说成为别个时代的,也是很难提出疑问来的。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