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疗学总论磁共振成像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磁共振成像基本知识PPT课件
波谱成像(Spectroscopic Imaging):通过分析组 织中的化学成分来提供分子层面的信息,有助于肿瘤 和代谢性疾病的诊断。
靶向成像(Targeted Imaging):通过使用特异性 标记的分子探针,对特定分子或细胞进行成像,为个 性化医疗和精准诊断提供了可能。
04 磁共振成像应用
医学诊断
成本与普及
磁共振成像设备成本较高,限制了其 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普及。未来需要降 低设备成本,提高可及性。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I):利用组织磁敏感性 的差异进行成像,能够显示脑部微出血、铁沉积等病理变化。
分子成像技术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 CEST):利用特定频率的射频 脉冲来检测组织中特定化学物质的变化,对肿瘤和炎 症等疾病的诊断具有潜在价值。
。
快速扫描技术
研究更快的扫描序列和算法,缩短 成像时间,提高检查效率,减轻患 者长时间处于扫描腔内的压力。
多模态成像融合
结合磁共振成像与其他影像技术( 如CT、PET等),实现多模态成像 融合,提供更全面的医学影像信息 。
新应用活动和功能连接,深入 了解神经系统和认知科学领域。
磁共振成像的优势与局限性
高软组织分辨率
MRI对软组织结构有高分辨率,能够清晰显示脑、关节、肌 肉等组织的细微结构。
无骨伪影干扰
MRI不受骨骼的影响,能够清晰显示周围软组织的结构。
磁共振成像的优势与局限性
01
02
03
检查时间长
由于MRI需要采集大量数 据,检查时间相对较长。
金属植入物限制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论ppt课件
33
34
多层面容积再现(MPVR)
35
多层面容积再现(MPVR)
36
37
容积再现(VR)
38
39
CT仿真内镜成像(CTVE)
40
41
CT诊断的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 头颈部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内分泌系统
形态成像 功能性成像 急诊医学
42
颅脑
43
医学影像诊断-总论
Diagnostic medical imaging
1
内容
序言 成像技术特点和临床应用 成像技术和方法的比较与综合应用 影像诊断原则和报告书写 《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方法
2
diagnostic medical imaging -范畴
放射诊断diagnostic radiology,DR 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US 核素显像٧-scitigraphy 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once imaging,MRI 正电子发射成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9
--共性
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 了解人体解剖及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 化 判断有无疾患或疾病程度
活体视诊(隔着肚皮看内涵)
10
-进展的基础
综合性影像诊断 分子影像学 数字化影像管理 医学影像诊断的价值与地位
11
学习影像诊断学的要点
诊断的主要依据或信息来源是图像 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分析、归纳与综合 而做出诊断 不同成像技术具有不同的优势与不足 影像诊断是根据图像做出的推断,不是 病理诊断
影像诊断学总论PPT课件
.
21
CT的检查技术
1,平扫:颅脑(脑血管疾病、意外、脑 外伤、 先天性畸形)
脊柱(椎间盘疾病)
2,增强扫描:如肝脏出现肿块作增强扫描,可 见大部分(正常组织)供血由门脉系统,少部 分由肝动脉(肿瘤部分)
病灶先于其他部分出现高密度则为肿瘤, 如海绵状血管瘤等。
3,造影扫描:胆道、椎管
.
22
德国SIEMENS公司SOMAT. OM PLUS 4型CT扫描机 23
适用:心脏大血管,颅脑中的血管
.
24
美国GE OEC 9800 C. 型臂血管造影机
25
MRI (核磁共振检查)
原理:
先加一个强磁场,再加一个特定的 射频脉冲,使带一个质子的氢离子进入 高能状态,当停止磁场与脉冲后。H+会 恢复原来状态。
.
26
纵向弛豫时间(T1) :加射频脉冲后,由纵向变 横向的时间和停止脉冲后,由横向变纵向的时间。
---------------摄片的基础
4, 电离效应:
X线无论通过何物,均会使其产生电离
检查空气电离情况------检查防护措施
对人体细胞中的水产生电离作用
---------------放射治疗学的基础
.
5
X线的成像原理
不同密度:穿透后X线剩余量多 屏-- 亮 胶片-- 黑
不同厚度:穿透后X线剩余量少 屏-- 暗 胶片-- 白
东芝Ultimax型多功能数字化胃肠机
.
17
SIEMENS MAMMOMAT NOVA3000乳腺钼靶X线机
.
18
CT总论
CT:Computed tomography 计算机体层成像 1969年研制成功 1972年公布于世 英国 Hounsfied
第一章_医学影像诊断学课件总论
第一节 不同成像技术的特点 和临床应用
不同成像技术的特点 和临床应用
• 影像诊断的主要依据或信息的来源是图像。 各种成像技术所获得的图像,不论是X线、 超声、CT或MRI,绝大多数都是以由白到 黑不同灰度的影像来显示。不同成像技术 的成像原理并不相同,其图像上的灰度所 反映的组织结构或表示的意义亦就有所不 同
不同成像技术的成像基础
• X线与CT:依据组织间的密度差异,黑、 白灰度所反映的是对X线吸收值的不同 MRI: 依据组织间的弛豫时间差异,黑、白灰度 所映的是代表弛豫时间长短的信号强度 超 声:依据不同组织所具有的声阻抗和衰减 的声学特性,黑、白灰度代表的是回声的 弱与强
X线图像的特点(1)
• X线图像由自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组成, 属于灰度成像 • 这种灰度成像是通过密度及其变化来反映 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和病理状态
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比较 及综合应用(3)
• 作为一名影像诊断学医师不但需要熟悉和 掌握各种疾病在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 中的异常表现和诊断要点,而且还要了解 和比较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的各自优 势和限度,明确它们的适应范围、诊断能 力和价值
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比较(1)
• 对于不同系统和解剖部位,各种成像技术 的适用范围和诊断效果有很大的差异。由 于各种成像技术的成像原理和图像特点不 同,而且各个系统和解剖部位的组织类型 亦不相同,因此在影像学检查时,应有针 对性的选用显示疾病效果好、诊断价值高 的成像技术
MRI图像的特点(6)
• 在常规SE序列T1WI或T2WI上叠加预饱和 脂肪抑制技术,可使脂肪组织呈低信号表 现,而保留其它组织的T1或T2对比
MRI图像的特点(7)
• 直接多方位成像也是MRI检查的一个特点。 和常规CT通常获取的轴位断层图像以及通 过后处理得到的重组图像不同,MRI检查可 以直接获得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以及任 何方位的倾斜断层图像
最全的医学成像原理磁共振成像PPT课件
第26页/共81页
• (三)横向驰豫 • 1.横向驰豫机制 • MXY 的形成是由于射频脉冲激发后,自旋质子处于激发态并在XY 平面继续绕Z
轴进动,其相位趋于一致而叠加形成宏观磁化矢量。在磁场中,每个自旋都受到 静磁场B0 和临近自旋磁矩产生的局部磁场的影响。 • (三)横向驰豫 • 1.横向驰豫机制 MXY 的形成是由于射频脉冲激发后,自旋质子处于激发态并在 XY 平面继续绕Z 轴进动,其相位趋于一致而叠加形成宏观磁化矢量。在磁场中, 每个自旋都受到静磁场B0 和临近自旋磁矩产生的局部磁场的影响。
第29页/共81页
• 2.横向驰豫时间 90°RF 脉冲关闭后,在XY 平面内的MXY 以T2速率特征进行 驰豫,呈指数衰减曲线形式,如下图所示。
第30页/共81页
• T2驰豫过程符合: • 式中:MXY(t)为t 时刻的横向磁化矢量值,M0为平衡态的磁化矢量值,t 为
驰豫时间,T2 为驰豫时间常数。 • 上式中当t=T2时,MXY=M0e-1=37% M0,即MXY 衰减至最大值的37%时所
• 1.空间分辨力低 与X 线摄影、CT 等成像技术相比,MR 图像的空间分辨 力较低。
• 2.成像速度慢 不利于为危重病人及不合作病人的检查。 • 3.禁忌证多 装有心脏起搏器、动脉瘤夹、金属假肢等病人不宜进行MRI
检查。 • 4.不能进行定量分析 因MRI 不能对成像参数值进行有效测定,所以不能
第19页/共81页
第20页/共81页
二、自旋质子弛豫
• (一)驰豫的概念 • 驰豫(relaxation):是指自旋质子
的能级由激发态恢复到它们稳定态 (平衡态)的过程。 • 驰豫过程包含着同步发生但彼此独立 的两个过程:①纵向驰豫 (longitudinal relaxation);②横 向驰豫(transverse relaxation)
• (三)横向驰豫 • 1.横向驰豫机制 • MXY 的形成是由于射频脉冲激发后,自旋质子处于激发态并在XY 平面继续绕Z
轴进动,其相位趋于一致而叠加形成宏观磁化矢量。在磁场中,每个自旋都受到 静磁场B0 和临近自旋磁矩产生的局部磁场的影响。 • (三)横向驰豫 • 1.横向驰豫机制 MXY 的形成是由于射频脉冲激发后,自旋质子处于激发态并在 XY 平面继续绕Z 轴进动,其相位趋于一致而叠加形成宏观磁化矢量。在磁场中, 每个自旋都受到静磁场B0 和临近自旋磁矩产生的局部磁场的影响。
第29页/共81页
• 2.横向驰豫时间 90°RF 脉冲关闭后,在XY 平面内的MXY 以T2速率特征进行 驰豫,呈指数衰减曲线形式,如下图所示。
第30页/共81页
• T2驰豫过程符合: • 式中:MXY(t)为t 时刻的横向磁化矢量值,M0为平衡态的磁化矢量值,t 为
驰豫时间,T2 为驰豫时间常数。 • 上式中当t=T2时,MXY=M0e-1=37% M0,即MXY 衰减至最大值的37%时所
• 1.空间分辨力低 与X 线摄影、CT 等成像技术相比,MR 图像的空间分辨 力较低。
• 2.成像速度慢 不利于为危重病人及不合作病人的检查。 • 3.禁忌证多 装有心脏起搏器、动脉瘤夹、金属假肢等病人不宜进行MRI
检查。 • 4.不能进行定量分析 因MRI 不能对成像参数值进行有效测定,所以不能
第19页/共81页
第20页/共81页
二、自旋质子弛豫
• (一)驰豫的概念 • 驰豫(relaxation):是指自旋质子
的能级由激发态恢复到它们稳定态 (平衡态)的过程。 • 驰豫过程包含着同步发生但彼此独立 的两个过程:①纵向驰豫 (longitudinal relaxation);②横 向驰豫(transverse relaxation)
【医学ppt课件】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学
1 纵隔病变: 2 大血管病变:动脉瘤;夹层动脉瘤 3 心脏病变:先天性畸形;心肌病;缺血
性心脏病 4 胸壁病变: 5 部分肺内病变:CT定性有困难者
第三章 胸部病变MR诊断
第一节 胸部MRI检查基本情况
三;正常胸部MR表现
第四章 消化系统MRI诊断
第一节 概 述
一 消化系统病变MRI 应用价值
梯度磁场(Gy Gx Gz) 交变磁场(RF) 中心空制系统—计算机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决定成像因素 1 组织内质子密度 2 T1值 3 T2值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信号强度与成像因素的关系 与组织内质子密度成正比 与T1值成反比 与T2值成正比
第一章 总 论
假牙、发夹等),并更换检查服。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MR诊断
第一节 MRI检查方法
1 患者准备:去除一切金属异物 2 体位;仰卧 3 扫描方法: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 4 扫描序列:T1WI / T2WI / MRA 5 增强扫描;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MR诊断
第二节 正常MR表现
正常颅脑MR表现
第四章 消化系统MRI诊断
第一节 概 述
三 正常腹部MRI表现
1 肝实质:T1WI均匀等信号,略高于脾脏; T2WI均匀低信号,明显低于脾脏
2 肝内血管:条状或点状无信号,分布均匀,走行 规则
3 胆管:不显示 4 胆囊:T2WI呈均匀高信号;T1WI信号强度与内
部成分有关,可为低.等.高信号 5 胰腺: T1WI均匀中等信号,与肝脏相近
第一章 总 论
第五节 临床应用
二: 禁忌征
1 带有心脏起搏器者 2 危重患者需要抢救者 3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4 体内有磁性金属异物者 5 怀孕三个月以内之孕妇 6 幽前准备
性心脏病 4 胸壁病变: 5 部分肺内病变:CT定性有困难者
第三章 胸部病变MR诊断
第一节 胸部MRI检查基本情况
三;正常胸部MR表现
第四章 消化系统MRI诊断
第一节 概 述
一 消化系统病变MRI 应用价值
梯度磁场(Gy Gx Gz) 交变磁场(RF) 中心空制系统—计算机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决定成像因素 1 组织内质子密度 2 T1值 3 T2值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信号强度与成像因素的关系 与组织内质子密度成正比 与T1值成反比 与T2值成正比
第一章 总 论
假牙、发夹等),并更换检查服。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MR诊断
第一节 MRI检查方法
1 患者准备:去除一切金属异物 2 体位;仰卧 3 扫描方法: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 4 扫描序列:T1WI / T2WI / MRA 5 增强扫描;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MR诊断
第二节 正常MR表现
正常颅脑MR表现
第四章 消化系统MRI诊断
第一节 概 述
三 正常腹部MRI表现
1 肝实质:T1WI均匀等信号,略高于脾脏; T2WI均匀低信号,明显低于脾脏
2 肝内血管:条状或点状无信号,分布均匀,走行 规则
3 胆管:不显示 4 胆囊:T2WI呈均匀高信号;T1WI信号强度与内
部成分有关,可为低.等.高信号 5 胰腺: T1WI均匀中等信号,与肝脏相近
第一章 总 论
第五节 临床应用
二: 禁忌征
1 带有心脏起搏器者 2 危重患者需要抢救者 3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4 体内有磁性金属异物者 5 怀孕三个月以内之孕妇 6 幽前准备
医学影像学PPT课件
其中约1%的能量转换成X 线。
X线的特性
物理效应
穿透性 荧光效应
X线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 透视检查的基础
化学效应 生物效应
感光效应
X线成像的基础
电离
生物细胞受抑制、 效应
损伤、坏死
放射防护学和放射治疗学的基础
形成X线影响的三个必备基本条件:
1.X线要具备一定的穿透力。 2.被穿透的组织结构必须存在密度和厚 度的差异,从而导致穿透物质后剩余X线量 的差别。 3.有差别的剩余X线量,仍为不可见的, 必须经过载体显像的过程才能获得黑白对比、 层次差异的X线影像。
量差,目前已较少应用。
位于左侧小脑前下动脉分支的小动脉瘤
动脉注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IADSA)
方法:经选择性动脉插管注入 造影剂(股动脉或肱动脉) 优点:密度、对比分辨率高。
对比剂应用剂量少。
临床应用: • 全身各部位血管性病变的诊 断。 • 介入治疗。 • 肿瘤的经血管化疗栓塞。
右肺上、中、下叶动脉狭窄
256排螺旋CT 320排螺旋CT
……
CT发展简史
一、CT基本摄影
CT摄影
获取层面数字化信息—各个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 —获取CT灰阶图像
(一)体素和像素
CT图像是假定将人体某一部位有一定厚度的层面分成按矩阵排列 的若干个小的立方体,即基本单元,以一个CT值综合代表每个单元的 物质密度,这些小单元即称为体素。与体素相对应,一幅CT图像是由 许多按矩阵排列的小单元组成,这些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被称为像素。
伦琴夫人的手部X线片
人体组织结构有密度、厚度的差别是影像对比的 基础,是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
二、 X线设备与X线成像性能
(一)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 , CR) :使用可记录并由激光读出X线影像信息的成像板(IP)作为
X线的特性
物理效应
穿透性 荧光效应
X线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 透视检查的基础
化学效应 生物效应
感光效应
X线成像的基础
电离
生物细胞受抑制、 效应
损伤、坏死
放射防护学和放射治疗学的基础
形成X线影响的三个必备基本条件:
1.X线要具备一定的穿透力。 2.被穿透的组织结构必须存在密度和厚 度的差异,从而导致穿透物质后剩余X线量 的差别。 3.有差别的剩余X线量,仍为不可见的, 必须经过载体显像的过程才能获得黑白对比、 层次差异的X线影像。
量差,目前已较少应用。
位于左侧小脑前下动脉分支的小动脉瘤
动脉注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IADSA)
方法:经选择性动脉插管注入 造影剂(股动脉或肱动脉) 优点:密度、对比分辨率高。
对比剂应用剂量少。
临床应用: • 全身各部位血管性病变的诊 断。 • 介入治疗。 • 肿瘤的经血管化疗栓塞。
右肺上、中、下叶动脉狭窄
256排螺旋CT 320排螺旋CT
……
CT发展简史
一、CT基本摄影
CT摄影
获取层面数字化信息—各个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 —获取CT灰阶图像
(一)体素和像素
CT图像是假定将人体某一部位有一定厚度的层面分成按矩阵排列 的若干个小的立方体,即基本单元,以一个CT值综合代表每个单元的 物质密度,这些小单元即称为体素。与体素相对应,一幅CT图像是由 许多按矩阵排列的小单元组成,这些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被称为像素。
伦琴夫人的手部X线片
人体组织结构有密度、厚度的差别是影像对比的 基础,是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
二、 X线设备与X线成像性能
(一)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 , CR) :使用可记录并由激光读出X线影像信息的成像板(IP)作为
医学影像学总论课件
医学影像组学技术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尽管医学影像组学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仍面临技术、数据和标准化等方面的挑战 。未来,需要进一步改进技术算法,加强数据共享和标准化建设,以推动医学影像组学技 术的广泛应用。
医学影像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01 02
医学影像在精准医疗中的重要性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医学影像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医 学影像可提供患者的全面信息,为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 依据。
介绍X线的产生、穿透和衰减等基本 原理以及X线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
CT成像原理及特点
详细描述CT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各种 扫描技术,包括平扫、增强扫描等 。
MRI成像原理及特点
介绍MRI的基本原理和各种扫描技 术,包括SE、TE等脉冲序列以及T1 、T2加权图像等。
其他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简要介绍超声、核医学等其他医学 影像检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医学影像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与融合
未来,医学影像技术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例如,将人工智能、深度 学习等技术与医学影像技术结合,开发更高效、精确的分析和诊断算法。
多模态成像与融合
多模态成像技术是指将多种成像方式(如MRI、CT、PET等)融合在一起,以提供更全面 的医学影像信息。未来,多模态成像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研究。
医学影像组学技术概述
医学影像组学是一种分析医学影像数据的新兴技术,通过高通量分析,能够无创地评估肿 瘤的分子特征和生物标记物,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疗效评估提供了新 的手段。
医学影像组学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组学技术可通过对肿瘤的影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取肿瘤的形态学、功能性和 分子特征,从而实现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分型。
尽管医学影像组学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仍面临技术、数据和标准化等方面的挑战 。未来,需要进一步改进技术算法,加强数据共享和标准化建设,以推动医学影像组学技 术的广泛应用。
医学影像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01 02
医学影像在精准医疗中的重要性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医学影像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医 学影像可提供患者的全面信息,为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 依据。
介绍X线的产生、穿透和衰减等基本 原理以及X线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
CT成像原理及特点
详细描述CT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各种 扫描技术,包括平扫、增强扫描等 。
MRI成像原理及特点
介绍MRI的基本原理和各种扫描技 术,包括SE、TE等脉冲序列以及T1 、T2加权图像等。
其他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简要介绍超声、核医学等其他医学 影像检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医学影像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与融合
未来,医学影像技术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例如,将人工智能、深度 学习等技术与医学影像技术结合,开发更高效、精确的分析和诊断算法。
多模态成像与融合
多模态成像技术是指将多种成像方式(如MRI、CT、PET等)融合在一起,以提供更全面 的医学影像信息。未来,多模态成像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研究。
医学影像组学技术概述
医学影像组学是一种分析医学影像数据的新兴技术,通过高通量分析,能够无创地评估肿 瘤的分子特征和生物标记物,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疗效评估提供了新 的手段。
医学影像组学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组学技术可通过对肿瘤的影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取肿瘤的形态学、功能性和 分子特征,从而实现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分型。
《磁共振成像》课件
穿着要求
穿着舒适、无金属纽扣或拉链的衣 服进行检查。
检查中的安全问题
保持静止
在检查过程中,需要保持静止不动,以免影 响成像效果。
遵循医生指导
在检查过程中,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如保 持正常呼吸、不要憋气等。
观察身体反应
在检查过程中,需要观察身体是否有不适反 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避免携带电子设备
02
磁共振成像系统
磁体系统
01
磁体类型
磁体系统是磁共振成像的核心 部分,主要分为永磁型、超导
型和脉冲型三种类型。
02
磁场强度
磁场强度是衡量磁体性能的重 要指标,通常在0.5-3.0特斯拉
之间。
03
磁场均匀性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图像,磁场 的均匀性必须得到保证,通常
要求在±0.01ppm之内。
梯度系统
• 技术挑战: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技术需要更高的技术和资金投入,同时还需要解决磁场均匀性、信噪比和安全性等问题。
快速成像技术
总结词
快速成像技术能够缩短成像时间,提高成像效率 ,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发展趋势
随着快速成像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其应用范 围也将不断扩大,未来可能会成为磁共振成像技 术的主流之一。
02
详细描述
多模态成像技术是当前研究的 热点之一,它能够综合利用多 种成像模式的信息,如磁共振 成像、超声成像、X射线成像 等,从而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
的诊断结果。
03
发展趋势
多模态成像技术的应用范围将 不断扩大,未来可能会成为医
学影像技术的主流之一。
04
技术挑战
多模态成像技术需要解决不同 模态之间的兼容性和同步性问 题,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图
穿着舒适、无金属纽扣或拉链的衣 服进行检查。
检查中的安全问题
保持静止
在检查过程中,需要保持静止不动,以免影 响成像效果。
遵循医生指导
在检查过程中,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如保 持正常呼吸、不要憋气等。
观察身体反应
在检查过程中,需要观察身体是否有不适反 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避免携带电子设备
02
磁共振成像系统
磁体系统
01
磁体类型
磁体系统是磁共振成像的核心 部分,主要分为永磁型、超导
型和脉冲型三种类型。
02
磁场强度
磁场强度是衡量磁体性能的重 要指标,通常在0.5-3.0特斯拉
之间。
03
磁场均匀性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图像,磁场 的均匀性必须得到保证,通常
要求在±0.01ppm之内。
梯度系统
• 技术挑战: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技术需要更高的技术和资金投入,同时还需要解决磁场均匀性、信噪比和安全性等问题。
快速成像技术
总结词
快速成像技术能够缩短成像时间,提高成像效率 ,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发展趋势
随着快速成像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其应用范 围也将不断扩大,未来可能会成为磁共振成像技 术的主流之一。
02
详细描述
多模态成像技术是当前研究的 热点之一,它能够综合利用多 种成像模式的信息,如磁共振 成像、超声成像、X射线成像 等,从而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
的诊断结果。
03
发展趋势
多模态成像技术的应用范围将 不断扩大,未来可能会成为医
学影像技术的主流之一。
04
技术挑战
多模态成像技术需要解决不同 模态之间的兼容性和同步性问 题,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图
磁共振成像与临床应用(上岗培训一)课件
MRI定义:MRI属于生物磁(核
磁)自旋成像技术,是利用收集 磁共振现象所产生的信号而重建 图像的成像技术
பைடு நூலகம்
何为生物磁(核磁)呢?
(1)永磁:所有物质均具有不同
程度的磁性,某些物质有很强的
三
磁效应,其特点为在其周围自发
种
地产生强磁场。
磁
(2) 电磁:环形线圈里的电流,
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3)核磁——生物磁。
• ④几种有组织定性价值的MR信号:
T1高信号、T2高信号——脂肪 正铁血红蛋白 T1低信号、T2低信号——气体 钙化 骨皮质 等 T1低信号、T2高信号——水 如脑脊液 水肿带 等
⑤层面选择、层厚、信号准确位置
MR图象的层面选择以及信号来自何 处依赖于梯度磁场。为了对某一特定层面 进行检查,在外磁场上附加第二个磁场, 其场强依部位而不同,称之为梯度场。梯 度场由梯度线圈产生,用于改变原有的磁 场强度 ,场强不同,不同层面的质子相 应变化不同,因此,不移动病人就可以任 意层面成象。
核磁共振必须有三个条件和步骤。
(1)必须有一个巨大的磁体,这个磁体能产生一个 恒定不变的强大静磁场(B0)。将氢质子(即广泛 存在氢质子的人体)处于这个磁体的孔腔内。此前 人体众多的氢质子自旋运动产生的磁矩,在其自旋 轴的排列上并无一定规律。在大磁体的均匀强磁场 中,这些小磁矩的自旋轴将按磁力线的方向重新排 列,形成纵向磁化。这些处于纵向磁化的质子是下 一步射频脉冲激发作用的对象。
• 生物组织中的1H、13C、19F、31P均为奇 数核子。但现今MRI研究和使用最多的为 1H,这是因为1H占活体组织原子数量的 2/3,其中主要位于生物组织的水和脂肪 中。因1H只有一个质子,故1H的MRI图 像亦称为质子像。此即核磁——生物磁。
磁)自旋成像技术,是利用收集 磁共振现象所产生的信号而重建 图像的成像技术
பைடு நூலகம்
何为生物磁(核磁)呢?
(1)永磁:所有物质均具有不同
程度的磁性,某些物质有很强的
三
磁效应,其特点为在其周围自发
种
地产生强磁场。
磁
(2) 电磁:环形线圈里的电流,
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3)核磁——生物磁。
• ④几种有组织定性价值的MR信号:
T1高信号、T2高信号——脂肪 正铁血红蛋白 T1低信号、T2低信号——气体 钙化 骨皮质 等 T1低信号、T2高信号——水 如脑脊液 水肿带 等
⑤层面选择、层厚、信号准确位置
MR图象的层面选择以及信号来自何 处依赖于梯度磁场。为了对某一特定层面 进行检查,在外磁场上附加第二个磁场, 其场强依部位而不同,称之为梯度场。梯 度场由梯度线圈产生,用于改变原有的磁 场强度 ,场强不同,不同层面的质子相 应变化不同,因此,不移动病人就可以任 意层面成象。
核磁共振必须有三个条件和步骤。
(1)必须有一个巨大的磁体,这个磁体能产生一个 恒定不变的强大静磁场(B0)。将氢质子(即广泛 存在氢质子的人体)处于这个磁体的孔腔内。此前 人体众多的氢质子自旋运动产生的磁矩,在其自旋 轴的排列上并无一定规律。在大磁体的均匀强磁场 中,这些小磁矩的自旋轴将按磁力线的方向重新排 列,形成纵向磁化。这些处于纵向磁化的质子是下 一步射频脉冲激发作用的对象。
• 生物组织中的1H、13C、19F、31P均为奇 数核子。但现今MRI研究和使用最多的为 1H,这是因为1H占活体组织原子数量的 2/3,其中主要位于生物组织的水和脂肪 中。因1H只有一个质子,故1H的MRI图 像亦称为质子像。此即核磁——生物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