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位关系的记录PPT课件
合集下载
牙合架与颌位关系ppt课件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口腔医生技师对牙合架的要求
希望牙合架能够稳定准确可靠地重现
患者个体上颌牙列对于颞下颌关节的空间结构关系 患者个体下颌牙列对于上颌牙列的各种位置关系(正中,侧方,前伸颌位 关系) 患者个体下颌运动特征 ( 在各种位置关系之间移动的全过程 )
咬合问题的提出
闭口咬合时,下颌相对于上颌的生理性基准位置 在此基准位置,上下牙列的接触关系(静态分布) 下颌生理性运动(前伸运动,侧方运动)时,上下牙列 运动时的接触关系(接触点的动态移行) 研究上述下颌生理运动及静态和动态牙合接触关系 的规律,并抽象为一定的数学关系,使之能在机械结 构上重现 设计模仿颅颌结构的机械装置(牙合架),将颌骨牙列 的形态(模型)和功能(铰链轴位置,髁导,切导等参 数)转移到机械装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MPP的解剖特征
定位基础:颞肌、翼外肌上头、咬 肌收缩力与下颌骨的重力平衡 下颌骨的位置:ICP下方1~4mm
垂直距离:下颌在MPP时鼻底到颏下点的距离 息止牙合间隙(free way space):在MPP时,存在于上、下牙列间前大 后小的楔形间 隙,切牙区约1~4mm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如何找到“ICP”?
当上下颌做正中咬合时:
• MPP作为ICP的垂直向的参考颌位,可以由垂直距离与息止牙合间隙
颌位记录
颌位记录(1)求得正确的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首先教患者后退下颌到正中关系位。
然后在鼻底和颊底处各画一标志点,嘱患者头部直立,面部肌放松,用垂直距离测量尺或双足规测量息止颌位时两标志点间的距离,将此数减2~3mm,即可得到义齿在正中(牙合)位时的垂直距离。
然后,在已制作好的上颌(牙合)堤平面上涂以液状石蜡,放人口内就位。
再将刚烤软的下颌蜡堤固定于下颌基托上,立即放人口内就位,嘱患者舌尖舔上(牙合)托后缘处的蜡球同时闭合下颌或作吞咽咬合,亦可结合轻推下颌颊部向后的方法使下颌后退并咬合至预定的垂直距离。
垂直距离确定后,从口内取出下颌(牙合)托并修去(牙合)堤边缘突起的多余蜡,使(牙合)堤成一平面。
(2)校对垂直距离①观察面部外形是否匀称和谐、面上下部距离是否协调。
②观察息止颌位时上下(牙合)堤间,有无息止(牙合)间隙及其大小。
如上下(牙合)堤间保持有23mm的息止(牙合)间隙,表明垂直距离正确。
(3)校对正中(牙合)关系①检查颞肌的收缩程度。
②可用双手的示指或小指,放人患者的外耳道前壁,当咬合时,如手指感觉髁突有明显的动度,即表明位置正确。
(4)刻画标志线:校对垂直距离和正中(牙合)关系之后,将上下(牙合)托戴人口中并咬在正中(牙合)位,以蜡刀刻画标志线于上下(牙合)堤的唇面上,标志线可用来选择人工牙的大小和指示人工牙的排列位置。
标志线有中线、口角线及唇高低线。
①中线:参照整个面形,确定中线并刻画在(牙合)堤前部的唇面中央,代表面部正中矢状面的位置,为上下中切牙近中接触点的位置标志。
②口角线:上下唇轻轻闭合时,刻画出口角处的左右2条纵线。
此纵线垂直于(牙合)平面。
③上下唇线:称唇高线和唇低线,也称为笑线。
为微笑时,在上下(牙合)堤上所刻划出的上唇下缘和下唇上缘的位置弧线。
颌位关系的记录知识讲解
1、牙合托的制作 2、确定颌位关系 3、核对颌位关系 4、划标志线 5、固定颌位关系
2、确定颌位关系
方法:
(1)确定下牙合堤高度的同时取得正中关系位记录 (2)先修改预制下牙合托的高度,然后取得正中关
系记录 (3)确定垂直距离后,用哥特式弓描记法确定正中
关系
预制上下牙合堤高度,下牙合堤略低
将烤软的蜡片贴附于下牙合托上
1、牙合托的制作
(1)蜡基托的制作:
• 画边缘线 • 烤软蜡片 • 做蜡基托 • 埋入增力丝 • 完成基托
(2)牙合堤的制作:
1、牙合托的制作
(1)蜡基托的制作:
• 画边缘线 • 烤软蜡片 • 做蜡基托 • 埋入增力丝 • 完成基托
(2)牙合堤的制作:
• 蜡条烫在基托上
(三)确定颌位关系的操作 步骤
颌位关系
• 正中关系:Centric relation, CR,当下颌髁 突位于关节凹居中偏后,而周围组织不受限 的生理后位时,上下颌间的关系称为正中关 系。
• 正中牙合位:Centric occlusio:天然牙存在 时,当上下牙列接触在一起,前牙呈正常覆 牙合覆盖,后牙呈尖窝交错接触关系,此时 上下颌关系为最广泛接触位,亦称正中牙合 位。
上下牙合托引入口中,吞咽咬合结合轻推下颌
咬合到合适的垂直距离
将蜡刀插入下牙合堤,检查上下牙合堤是否咬紧
(三)确定颌位关系的操 作步骤
1、牙合托的制作 2、确定颌位关系 3、核对颌位关系 4、划标志线 5、固定颌位关系
3、核对颌位记录
(1)检查垂直距离 (2)检查正中关系
(三)确定颌位关系的操 作步骤
1、牙合托的制作 2、确定颌位关系 3、核对颌位关系 4、划标志线 5、固定颌位关系
2、确定颌位关系
方法:
(1)确定下牙合堤高度的同时取得正中关系位记录 (2)先修改预制下牙合托的高度,然后取得正中关
系记录 (3)确定垂直距离后,用哥特式弓描记法确定正中
关系
预制上下牙合堤高度,下牙合堤略低
将烤软的蜡片贴附于下牙合托上
1、牙合托的制作
(1)蜡基托的制作:
• 画边缘线 • 烤软蜡片 • 做蜡基托 • 埋入增力丝 • 完成基托
(2)牙合堤的制作:
1、牙合托的制作
(1)蜡基托的制作:
• 画边缘线 • 烤软蜡片 • 做蜡基托 • 埋入增力丝 • 完成基托
(2)牙合堤的制作:
• 蜡条烫在基托上
(三)确定颌位关系的操作 步骤
颌位关系
• 正中关系:Centric relation, CR,当下颌髁 突位于关节凹居中偏后,而周围组织不受限 的生理后位时,上下颌间的关系称为正中关 系。
• 正中牙合位:Centric occlusio:天然牙存在 时,当上下牙列接触在一起,前牙呈正常覆 牙合覆盖,后牙呈尖窝交错接触关系,此时 上下颌关系为最广泛接触位,亦称正中牙合 位。
上下牙合托引入口中,吞咽咬合结合轻推下颌
咬合到合适的垂直距离
将蜡刀插入下牙合堤,检查上下牙合堤是否咬紧
(三)确定颌位关系的操 作步骤
1、牙合托的制作 2、确定颌位关系 3、核对颌位关系 4、划标志线 5、固定颌位关系
3、核对颌位记录
(1)检查垂直距离 (2)检查正中关系
(三)确定颌位关系的操 作步骤
1、牙合托的制作 2、确定颌位关系 3、核对颌位关系 4、划标志线 5、固定颌位关系
颌位关系的转移课件
行为矫治
对于不良习惯导致的颌位关系异常,可以通过行为矫治来改善。行为矫治包括改变不良姿 势、调整睡眠姿势等。
颌位关系转移治疗的注意事项
治疗前评估
在制定治疗方案前,需要对患者的颌 位关系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最适 合的治疗方法。
治疗中配合
治疗后维护
在治疗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 进行维护和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的 持久性。同时,也需要保持口腔卫生 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颌位关系的重要性
颌位关系是口腔健康的基础,正常的 颌位关系有助于维护牙齿排列整齐, 保持牙周组织的健康,预防牙病。
颌位关系对咀嚼效率、颞下颌关节健 康、面部美观等方面也有重要影响。
颌位关系的分类
根据下颌相对于颅骨的前后位置 关系,颌位关系可分为前伸颌、
正常颌和后缩颌。
根据下颌左右偏斜的程度,颌位 关系可分为对称颌和不对称颌。
度。
颌位关系转移的非手术治疗
矫治器治疗
对于轻度的颌位关系异常,或者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患者,非手术治疗通常是首选。矫治 器治疗包括功能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矫治器进行治 疗。
肌肉训练
对于由于肌肉功能异常导致的颌位关系异常,可以通过肌肉训练来改善。肌肉训练可以通 过口内锻炼、咀嚼肌按摩等方式进行。
防颌位关系转移。
定期复查与调整
矫正过程中定期复查,及时发 现并调整颌位关系的变化,确 保矫正效果稳定。
正确的口腔习惯
引导患者养成正确的口腔习惯 ,如正确的咀嚼方式、舌位和 唇形等,以控制颌位关系转移 。
肌肉训练
针对肌肉功能异常的患者,进 行针对性的肌肉训练,以改善
颌位关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对于不良习惯导致的颌位关系异常,可以通过行为矫治来改善。行为矫治包括改变不良姿 势、调整睡眠姿势等。
颌位关系转移治疗的注意事项
治疗前评估
在制定治疗方案前,需要对患者的颌 位关系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最适 合的治疗方法。
治疗中配合
治疗后维护
在治疗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 进行维护和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的 持久性。同时,也需要保持口腔卫生 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颌位关系的重要性
颌位关系是口腔健康的基础,正常的 颌位关系有助于维护牙齿排列整齐, 保持牙周组织的健康,预防牙病。
颌位关系对咀嚼效率、颞下颌关节健 康、面部美观等方面也有重要影响。
颌位关系的分类
根据下颌相对于颅骨的前后位置 关系,颌位关系可分为前伸颌、
正常颌和后缩颌。
根据下颌左右偏斜的程度,颌位 关系可分为对称颌和不对称颌。
度。
颌位关系转移的非手术治疗
矫治器治疗
对于轻度的颌位关系异常,或者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患者,非手术治疗通常是首选。矫治 器治疗包括功能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矫治器进行治 疗。
肌肉训练
对于由于肌肉功能异常导致的颌位关系异常,可以通过肌肉训练来改善。肌肉训练可以通 过口内锻炼、咀嚼肌按摩等方式进行。
防颌位关系转移。
定期复查与调整
矫正过程中定期复查,及时发 现并调整颌位关系的变化,确 保矫正效果稳定。
正确的口腔习惯
引导患者养成正确的口腔习惯 ,如正确的咀嚼方式、舌位和 唇形等,以控制颌位关系转移 。
肌肉训练
针对肌肉功能异常的患者,进 行针对性的肌肉训练,以改善
颌位关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颌位关系的记录
为何要重建正中关系?
天然牙缺失后,正中牙合位丧失,下颌没有牙列的 支持和牙尖的锁结,会在各个位置移动,常见下 颌前伸和面下1/3距离变短。
上下颌关系唯一稳定的参考位是正中关系位。
二、颌位关系记录的 内容
(一)垂直颌位关系
(二)水平颌位关系
二、颌位关系记录的 内容
(一)垂直颌位关系
1、概念
2、确定垂直颌位关系的方法
画边缘线 烤软蜡片 做蜡基托 埋入增力丝 完成基托
(2)牙合堤的制作:
蜡条烫在基托上
(三)确定颌位关系的操作 步骤
1、牙合托的制作 2、确定颌位关系 3、核对颌位关系 4、划标志线 5、固定颌位关系
2、确定颌位关系
方法:
(1)确定下牙合堤高度的同时取得正中关系位记录 (2)先修改预制下牙合托的高度,然后取得正中关系记 录 (3)确定垂直距离后,用哥特式弓描记法确定正中关系
(三)确定颌位关系的操 作步骤 1、牙合托的制作
2、确定颌位关系
3、核对颌位关系
4、划标志线
5、固定颌位关系
5、固定颌位关系
即将上下牙合堤烫在一起 注意勿烫伤口腔粘膜
(2)牙合堤的制作:
蜡条烫在基托上
1、牙合托的制作
(1)蜡基托的制作:
画边缘线 烤软蜡片 做蜡基托 埋入增力丝 完成基托
(2)牙合堤的制作:
蜡条烫在基托上
1、牙合托的制作
(1)蜡基托的制作:
画边缘线 烤软蜡片 做蜡基托 埋入增力丝 完成基托
(2)牙合堤的制作:
蜡条烫在基托上
1、牙合托的制作
(1)蜡基托的制作:
1、牙合托的制作
(1)蜡基托的制作:
画边缘线 烤软蜡片 做蜡基托 埋入增力丝 完成基托
第3节--颌位PPT课件
在正常的垂直距离下,颌面部诸肌的张力适度, 表情自然,能发挥最大咀嚼功能。
颌间距离:在牙尖交错位时,上下颌牙所占据 的高度。
.
16
四.下颌三个基本位置的关系
2~3mm
.
17
五、前伸牙合颌位与侧牙合颌位
(一)前伸牙合颌位 定义:下颌在保持上下牙接触的同时向前运
动,运动过程中下颌所有的位置均称为前伸 牙合颌位。 下颌向前运动到上下前牙切缘相对时的位置, 称为对刃颌位。
是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
此时,下颌与上颌之间的关系称正中关系(骨 对骨的关系);上下颌牙的接触关系称正中关 系牙合(牙对牙的关系)。
前、后牙接触关系?
从该位置开始,下颌可以做侧向运动
.
8
(二)后退位形成机制
1.髁突后方关节窝内为软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 使髁突向后移动具有可能性。
2.颞下颌关节韧带具有一定的可让性,它对髁突向后运动 有一定缓冲和限定作用,设想,如果该结构不是韧带, 而是骨性结构,那么这种硬组织结构是不能允许髁突 向后方移动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是颞下颌韧带 (主要是水平部)决定了下颌能够向后方移动,故有 人将下颌的后退接触位称为韧带位。
.
25
息止牙合间隙在前牙切嵴间应为
A 3mm~4mm B 4mm~5mm C 大小不一定 D 1mm~2mm E 2mm~3mm
.
26
颌间距离是指
A 在牙尖交错位时,上下颌牙所占据的距离 B 在牙尖交错位时,上颌牙所占据的距离 C 在牙尖交错位时,下颌牙所占据的距离 D 下颌后退接触位时,上下颌牙所占据的距离 E 下颌姿势位时,上下颌牙所占据的距离
工作侧的咬合接触有两种形式: 尖牙保护牙合(尖牙牙合)——青壮年多见 组牙功能牙合(组牙牙合)
颌间距离:在牙尖交错位时,上下颌牙所占据 的高度。
.
16
四.下颌三个基本位置的关系
2~3mm
.
17
五、前伸牙合颌位与侧牙合颌位
(一)前伸牙合颌位 定义:下颌在保持上下牙接触的同时向前运
动,运动过程中下颌所有的位置均称为前伸 牙合颌位。 下颌向前运动到上下前牙切缘相对时的位置, 称为对刃颌位。
是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
此时,下颌与上颌之间的关系称正中关系(骨 对骨的关系);上下颌牙的接触关系称正中关 系牙合(牙对牙的关系)。
前、后牙接触关系?
从该位置开始,下颌可以做侧向运动
.
8
(二)后退位形成机制
1.髁突后方关节窝内为软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 使髁突向后移动具有可能性。
2.颞下颌关节韧带具有一定的可让性,它对髁突向后运动 有一定缓冲和限定作用,设想,如果该结构不是韧带, 而是骨性结构,那么这种硬组织结构是不能允许髁突 向后方移动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是颞下颌韧带 (主要是水平部)决定了下颌能够向后方移动,故有 人将下颌的后退接触位称为韧带位。
.
25
息止牙合间隙在前牙切嵴间应为
A 3mm~4mm B 4mm~5mm C 大小不一定 D 1mm~2mm E 2mm~3mm
.
26
颌间距离是指
A 在牙尖交错位时,上下颌牙所占据的距离 B 在牙尖交错位时,上颌牙所占据的距离 C 在牙尖交错位时,下颌牙所占据的距离 D 下颌后退接触位时,上下颌牙所占据的距离 E 下颌姿势位时,上下颌牙所占据的距离
工作侧的咬合接触有两种形式: 尖牙保护牙合(尖牙牙合)——青壮年多见 组牙功能牙合(组牙牙合)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
THANKS
感谢观看
医生应遵循标准的操 作流程和规范,以确 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医生应在记录前对患 者的颌位关系进行评 估和分析,以便能够 准确记录。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的应
04
用
诊断与治疗计划的制定
01 确定颌位关系
通过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医生可以了解患者 的颌位情况,为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02 制定治疗目标
01 医生应具备丰富的全口义齿制作经验,能够准确 判断颌位关系,并熟练掌握记录方法。
02 医生应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能够准确、稳定地 完成记录工作,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02 医生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应对 不同患者的需求和情况。
记录的准确性
医生应使用高精度的 测量仪器和工具,以 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患者的颌位关 系和其他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 个性化的全口义齿修复方案,满 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患者自我记录与管理的可能性
移动应用和可穿戴设备
随着移动应用和可穿戴设备的发展, 患者可以方便地使用移动应用进行自 我颌位关系的记录和管理,提高记录 的便捷性和实时性。
在线咨询和远程诊断
通过在线咨询和远程诊断,患者可以 在家中方便地与医生进行沟通,获取 专业的颌位关系分析和修复建议,提 高治疗的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的注
03
意事项
患者的配合
患者应保持自然放松状态,不要过度紧张或做特 01 殊动作,以免影响记录的准确性。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张 02 口、闭口等动作,以便医生能够准确记录颌位关
系。
患者应避免在记录期间说话或进行其他动作,以 03 免影响记录的稳定性。
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关系记录ppt课件
68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69
70
55
口腔粘膜的性质
粘膜的厚度适宜,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则基托组织面与粘膜易于密合,边缘也 易于获得良好封闭,有利于义齿固位.
56
基托的边缘
在不妨碍周围组织正常活动的情况下, 基托边缘应尽量伸展,并与移形粘膜皱 襞保持紧密接触.
57
唾液的质和量
粘稠度高,流动性小,可加强义齿的固 位.
58
影响全口义齿稳定的有关因素
31
舌下腺
32
下颌隆突
33
下颌舌骨嵴
34
舌侧翼缘区
35
磨牙后垫
36
垂直向:下和第一磨牙的合面应与磨 牙后垫的1/2等高。
前后向:下颌第二磨牙应位于磨牙后 垫前缘。
颊舌向:磨牙后垫颊面、舌面与下颌 尖牙的近中面形成一个三角 形,系和后牙的舌尖应位于 此三角形内
37
上颌无牙颌的解剖标志
38
39
下颌无牙颌的解剖标志
40
41
第三节 无牙颌组织结构特点 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
42
无牙颌的功能分区
1. 主承托区 2. 副承托区 3. 缓冲区 4. 边缘封闭区 5. 后堤区
43
主承托区
垂直于合理受力方向的区域 包括:后牙区牙槽嵴顶、腭部穹隆区、 颊棚区等区域
44
副承托区
于合力受力方向成角度的区域 包括:上下前牙区牙槽嵴顶、上下颌牙 槽嵴顶的唇、颊和舌腭侧(不包括硬区)
长期型全口义齿 即刻型全口义齿 过渡性全口义齿
65
按义齿结构和支持形式
粘膜支持式全口义齿 混合支持式全口义齿 根支持式全口义齿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69
70
55
口腔粘膜的性质
粘膜的厚度适宜,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则基托组织面与粘膜易于密合,边缘也 易于获得良好封闭,有利于义齿固位.
56
基托的边缘
在不妨碍周围组织正常活动的情况下, 基托边缘应尽量伸展,并与移形粘膜皱 襞保持紧密接触.
57
唾液的质和量
粘稠度高,流动性小,可加强义齿的固 位.
58
影响全口义齿稳定的有关因素
31
舌下腺
32
下颌隆突
33
下颌舌骨嵴
34
舌侧翼缘区
35
磨牙后垫
36
垂直向:下和第一磨牙的合面应与磨 牙后垫的1/2等高。
前后向:下颌第二磨牙应位于磨牙后 垫前缘。
颊舌向:磨牙后垫颊面、舌面与下颌 尖牙的近中面形成一个三角 形,系和后牙的舌尖应位于 此三角形内
37
上颌无牙颌的解剖标志
38
39
下颌无牙颌的解剖标志
40
41
第三节 无牙颌组织结构特点 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
42
无牙颌的功能分区
1. 主承托区 2. 副承托区 3. 缓冲区 4. 边缘封闭区 5. 后堤区
43
主承托区
垂直于合理受力方向的区域 包括:后牙区牙槽嵴顶、腭部穹隆区、 颊棚区等区域
44
副承托区
于合力受力方向成角度的区域 包括:上下前牙区牙槽嵴顶、上下颌牙 槽嵴顶的唇、颊和舌腭侧(不包括硬区)
长期型全口义齿 即刻型全口义齿 过渡性全口义齿
65
按义齿结构和支持形式
粘膜支持式全口义齿 混合支持式全口义齿 根支持式全口义齿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
目录
•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概述 •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的细节 •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的注意事项 •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的应用 •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的未来发展
01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概 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是指通过 测量和记录患者的颌位关系,为 全口义齿制作提供精确的颌位参 考。
准确性
确保记录的准确性是全口义齿颌位关 系记录的首要原则。在记录过程中, 应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和可靠的记录 方法,以减少误差。
定期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记录工具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应与技师 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技师能够准确理 解记录内容。
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记录的内容应全面、完整,能够反映患者的颌位 关系情况。在记录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牙列情况和面部特 征,确保记录内容详尽、完整。
义齿制作与调整
制作过程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是义齿制作的 重要依据,技师根据此记录制作出符 合患者颌位关系的义齿。
调整优化
在义齿初戴或使用过程中,医生可以 根据患者的反馈和颌位关系记录进行 调整优化,提高义齿的舒适度和功能 。
患者教育
了解颌位关系
定期复查
通过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患者可 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颌位情况,有助 于提高对治疗的认知度和配合度。
详细描述
前伸颌位的记录是为了确保义齿在患者进行前伸咬合动作时仍能保持良好的咬合 关系。这一步骤通常通过让患者进行前伸咬合动作并观察和测量上下颌牙齿间的 距离来完成。
侧向颌位的记录
总结词
侧向颌位是指患者进行侧方咬合时上下颌牙齿间的关系,对 于全口义齿的修复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为了确保义齿在侧方咬合时能够提供足够的咬合力和稳定性 ,需要准确记录侧向颌位。这一步骤通常通过让患者进行侧 方咬合动作并观察和测量上下颌牙齿间的关系来完成。
目录
•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概述 •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的细节 •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的注意事项 •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的应用 •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的未来发展
01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概 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是指通过 测量和记录患者的颌位关系,为 全口义齿制作提供精确的颌位参 考。
准确性
确保记录的准确性是全口义齿颌位关 系记录的首要原则。在记录过程中, 应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和可靠的记录 方法,以减少误差。
定期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记录工具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应与技师 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技师能够准确理 解记录内容。
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记录的内容应全面、完整,能够反映患者的颌位 关系情况。在记录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牙列情况和面部特 征,确保记录内容详尽、完整。
义齿制作与调整
制作过程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是义齿制作的 重要依据,技师根据此记录制作出符 合患者颌位关系的义齿。
调整优化
在义齿初戴或使用过程中,医生可以 根据患者的反馈和颌位关系记录进行 调整优化,提高义齿的舒适度和功能 。
患者教育
了解颌位关系
定期复查
通过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患者可 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颌位情况,有助 于提高对治疗的认知度和配合度。
详细描述
前伸颌位的记录是为了确保义齿在患者进行前伸咬合动作时仍能保持良好的咬合 关系。这一步骤通常通过让患者进行前伸咬合动作并观察和测量上下颌牙齿间的 距离来完成。
侧向颌位的记录
总结词
侧向颌位是指患者进行侧方咬合时上下颌牙齿间的关系,对 于全口义齿的修复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为了确保义齿在侧方咬合时能够提供足够的咬合力和稳定性 ,需要准确记录侧向颌位。这一步骤通常通过让患者进行侧 方咬合动作并观察和测量上下颌牙齿间的关系来完成。
颌位与下颌运动第1-5节颌位.ppt
上下牙尖窝交错、最大面积接触,咬合接触最 密切和最广泛的牙合 。属牙与牙的接触关系。
ICP
复习:牙尖交错牙合与正中 (centric occlusion,CO) 问题:ICO时下颌骨的位置?
在正中? 不在正中?
答:ICO绝大多数下颌骨位置都处于正 中!故ICO可称为CO
ICP
1. 牙尖交错位的其他概念
髁 状
牙列正中、肌功能正常--ICP正常
突
冠
状
面
观
观察牙列中线、下颌运动、下颌 骨位置的关系。
牙列中线、或ICO不在正中 ---ICP正常(红)或异常(蓝)
ICP
2. 牙尖交错位的变化 ICP在人的一生中是相对稳定, 但也是逐渐变化的
ICP
乳牙初萌下颌开始探索其生理位置。
乳牙萌出前: 有牙合型? 有颌位? 答:有颌位,但不是ICP
功能整体: 牙合 咀嚼肌 TMJ 神经系统等
下颌骨的三种基本位置:
颌位
牙尖交错位 后退接触位
考察
姿势位
重复性 髁状突位置 牙合 型 临床意义
第一节 牙尖交错位
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 ICP): 牙尖窝交错最大面积接触时下颌的位置。
ICP
复习:
牙尖交错 牙合(intercuspal occlusion, ICO):
ICP
替牙牙合期发生变化 恒牙牙合 经生理性磨耗又起变化,ICP随之变化 这些变化是在较长时间内缓慢进行着。
ICP
3. ICP决定了下颌的运动型 ICP依ICO而存在,一生变化 但相对稳定
ICP
通过牙的接触,由牙周、颞下颌关节及咀 嚼肌等本体感觉,为神经肌肉所记忆,反 复重复而加强,逐渐形成个体特定的下颌 运动型(开闭口),也叫记忆型。
ICP
复习:牙尖交错牙合与正中 (centric occlusion,CO) 问题:ICO时下颌骨的位置?
在正中? 不在正中?
答:ICO绝大多数下颌骨位置都处于正 中!故ICO可称为CO
ICP
1. 牙尖交错位的其他概念
髁 状
牙列正中、肌功能正常--ICP正常
突
冠
状
面
观
观察牙列中线、下颌运动、下颌 骨位置的关系。
牙列中线、或ICO不在正中 ---ICP正常(红)或异常(蓝)
ICP
2. 牙尖交错位的变化 ICP在人的一生中是相对稳定, 但也是逐渐变化的
ICP
乳牙初萌下颌开始探索其生理位置。
乳牙萌出前: 有牙合型? 有颌位? 答:有颌位,但不是ICP
功能整体: 牙合 咀嚼肌 TMJ 神经系统等
下颌骨的三种基本位置:
颌位
牙尖交错位 后退接触位
考察
姿势位
重复性 髁状突位置 牙合 型 临床意义
第一节 牙尖交错位
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 ICP): 牙尖窝交错最大面积接触时下颌的位置。
ICP
复习:
牙尖交错 牙合(intercuspal occlusion, ICO):
ICP
替牙牙合期发生变化 恒牙牙合 经生理性磨耗又起变化,ICP随之变化 这些变化是在较长时间内缓慢进行着。
ICP
3. ICP决定了下颌的运动型 ICP依ICO而存在,一生变化 但相对稳定
ICP
通过牙的接触,由牙周、颞下颌关节及咀 嚼肌等本体感觉,为神经肌肉所记忆,反 复重复而加强,逐渐形成个体特定的下颌 运动型(开闭口),也叫记忆型。
无牙颌的颌位记录81页PPT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Hale Waihona Puke 谢谢!无牙颌的颌位记录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颌位关系的记录PPT课件
56
全可调牙合架
Arcon型牙合架( Artex AR )
Non-Arcon型牙合架(Artex TR )57
2、Hanau式牙合架
为半可调牙合架,是国际通用的用于全 口义齿制作的牙合架,国内多用于试验室。
58
59
牙合架各部件对应的人体器官
上颌体
上颌骨
下颌体
下颌骨
侧柱
下颌升支
髁球、髁槽
髁突、关节凹
19
1、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
(2)直接咬合法(checkbite) • 卷舌后舔法 • 吞咽咬合法(临床常用) • 后牙咬合法
20
1、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
(3)肌监控仪法(Myo-monitor)
• 肌监控仪放出微量直流电,作用于三叉神经运 动支,使咀嚼肌有节律地收缩,可使肌解除疲 劳和紧张,处于自然状况.
• 切导盘面为水平位
• 固定两侧前伸髁导斜度螺丝
• 髁球紧贴髁槽前壁
• 扭紧固定正中锁
• 侧方髁导斜度定于15度
63
2、标记髁突点
髁突点位于耳屏 向外毗方向13mm
64
3、固定牙合叉
• 加热后插入上牙合堤 • 离牙合平面平面约2mm • 内叉起辅助固位作用,只需
插入牙合堤少许 • 牙合叉平面与牙合平面平行 • 牙合叉柄上的刻沟对准中线
16
3、垂直距离不正确的影响
(2)距离过小
似未待义齿
鼻唇沟深
颏部前突
髁突压迫外耳道
息止颌距离过大
肌紧张度过小
咀嚼效率低
17
二、颌位关系记录的 内容
(一)垂直颌位关系
(二)水平颌位关系
1、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
2、水平颌位关系的校正
全可调牙合架
Arcon型牙合架( Artex AR )
Non-Arcon型牙合架(Artex TR )57
2、Hanau式牙合架
为半可调牙合架,是国际通用的用于全 口义齿制作的牙合架,国内多用于试验室。
58
59
牙合架各部件对应的人体器官
上颌体
上颌骨
下颌体
下颌骨
侧柱
下颌升支
髁球、髁槽
髁突、关节凹
19
1、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
(2)直接咬合法(checkbite) • 卷舌后舔法 • 吞咽咬合法(临床常用) • 后牙咬合法
20
1、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
(3)肌监控仪法(Myo-monitor)
• 肌监控仪放出微量直流电,作用于三叉神经运 动支,使咀嚼肌有节律地收缩,可使肌解除疲 劳和紧张,处于自然状况.
• 切导盘面为水平位
• 固定两侧前伸髁导斜度螺丝
• 髁球紧贴髁槽前壁
• 扭紧固定正中锁
• 侧方髁导斜度定于15度
63
2、标记髁突点
髁突点位于耳屏 向外毗方向13mm
64
3、固定牙合叉
• 加热后插入上牙合堤 • 离牙合平面平面约2mm • 内叉起辅助固位作用,只需
插入牙合堤少许 • 牙合叉平面与牙合平面平行 • 牙合叉柄上的刻沟对准中线
16
3、垂直距离不正确的影响
(2)距离过小
似未待义齿
鼻唇沟深
颏部前突
髁突压迫外耳道
息止颌距离过大
肌紧张度过小
咀嚼效率低
17
二、颌位关系记录的 内容
(一)垂直颌位关系
(二)水平颌位关系
1、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
2、水平颌位关系的校正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 PPT
(1)哥特式弓(Gothic arch)描记法 口外描记法 口内描记法(常用)
是最客观的观察下颌后退程度的方法。
方法
(1.2) 哥 特 式 弓 口 内 描 记 法
方法
托 描记针
描记板
哥特式弓在 口内的情况
正中关系位
哥特式弓形运动轨迹
(2)直接咬合法(checkbite)
下颌后退并直接咬合在一起的方法。 由于无牙颌患者下颌有习惯性前伸,
(2)垂直距离恢复过低 • 面下1/3距离减小,口角下垂,显苍老 • • 咀嚼无力,咀嚼功能降低
(三)水平颌位关系(正中关系)
1.定义
• 水平颌位:是指下颌对上颌的水平位置关系。 • 确定水平颌位关系即确定正中关系位。
2.确定正中关系位的方法
• 主要有三种: (1)哥特式弓描记法 (2)直接咬合法 (3)肌监控仪法
方法
威利斯垂直测量尺(Willis bite gauge)
方法Leabharlann 方法方法3.建立正确垂直距离的重要性
上下颌垂直距离恢复正确,能够使面 部形态、表情协调自然,颌面部各组织 器官都处在生理和谐的状态下,咀嚼系 统能发挥最大的功能效果,全口义齿才 能正确地行使功能。
4.垂直距离不正确的影响
(1)垂直距离恢复过高 • 面下1/3距离增大,肌张力大,易疲劳 • • 义齿不稳定,咀嚼效能下降 • 加速牙槽嵴吸收
• 扪测颞肌张力检测 • 扪测髁突动度 • 面形观察
方法
中线 上唇线
口角线 下唇线
中线、口角线、 唇高线和唇低线 (微笑线)
丰满度 唇面方向 垂直距离 正中关系位
(四)小结
(一)几个概念
• 颌位关系、颌位关系记录
• 垂直颌位关系(垂直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下颌关系为最广泛接触位,亦称正中牙合
.
6
位。
为何要重建正中关系?
• 天然牙缺失后,正中牙合位丧失,下颌没有牙 列的支持和牙尖的锁结,会在各个位置移动, 常见下颌前伸和面下1/3距离变短。
• 上下颌关系唯一稳定的参考位是正中关系位。
.
7
二、颌位关系记录的 内容
(一)垂直颌位关系
(二)水平颌位关系
(1)中线:
参考唇系带,唇 珠,仁中,眉点 等。易偏斜,因 为医生多在右前 方。
.
39
(三)确定颌位关系的操 作步骤
1、牙合托的制作
2、确定颌位关系
3、核对颌位关系
4、划标志线
5、固定颌位关系
.
40
3、核对颌位记录
(1)检查垂直距离 (2)检查正中关系
.
41
(三)确定颌位关系的操 作步骤
1、牙合托的制作
2、确定颌位关系
3、核对颌位关系
4、划标志线
5、固定颌位关系
.
42
4、画标志线
.
5
颌位关系
• 正中关系:Centric relation, CR,当下颌髁 突位于关节凹居中偏后,而周围组织不受限 的生理后位时,上下颌间的关系称为正中关 系。
• 正中牙合位:Centric occlusio:天然牙存在
时,当上下关系,此时
(1)息止颌位法
(2)参考面中1/3 距离法
(3)面部外形观 垂直察距距离法离=瞳孔至口裂的
.
13
(一)垂直颌位关系
2 确定垂直距离的 方法:
(1)息止颌位法
(2)参考面中1/3 距离法
(3)面部外形观
适察用法于临床经验丰
富者
.
14
(一)垂直颌位关系
3、垂直距离不正确的影响
(1)垂直距离过大
(2)垂直距离过小
.
8
二、颌位关系记录的 内容
(一)垂直颌位关系
1、概念
2、确定垂直颌位关系的方法
3、垂直颌位关系不正确的影响
(二)水平颌位关系
.
9
(一)垂直颌位关系
概念
• 确定垂直颌位关系即确定垂直距离
• 垂直距离(vertical dimension)为天然牙列呈
正中牙合时,鼻底至颏底的距离,也就是面下
.
10
(2)先修改预制下牙合托的高度,然后取得正中关 系记录
(3)确定垂直距离后,用哥特式弓描记法确定正中
关系
.
34
预制上下牙合堤高度,下牙合堤略低
.
35
将烤软的蜡片贴附于下牙合托上
.
36
上下牙合托引入口中,吞咽咬合结合轻推下颌
.
37
咬合到合适的垂直距离
.
38
将蜡刀插入下牙合堤,检查上下牙合堤是否咬紧
.
31
1、牙合托的制作
(1)蜡基托的制作:
• 画边缘线
• 烤软蜡片
• 做蜡基托
• 埋入增力丝
• 完成基托
(2)牙合堤的制作:
.
32
• 蜡条烫在基托上
(三)确定颌位关系的操作 步骤
1、牙合托的制作
2、确定颌位关系
3、核对颌位关系
4、划标志线
5、固定颌位关系
.
33
2、确定颌位关系
方法:
(1)确定下牙合堤高度的同时取得正中关系位记录
(一)垂直颌位关系
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
• 息止颌位法
• 参考面中1/3距离法
• 面部外形观察法
.
11
(一)垂直颌位关系
2 确定垂直距离的 方法:
(1)息止颌位法
(2)参考面中1/3 距离法
(3)面部外形观
垂直察距离法=息止颌位垂直
距离-息止颌间隙
.
12
(一)垂直颌位关系
2 确定垂直距离的 方法:
• 完成基托
(2)牙合堤的制作: .
29
1、牙合托的制作
(1)蜡基托的制作:
• 画边缘线
• 烤软蜡片
• 做蜡基托
• 埋入增力丝
• 完成基托
(2)牙合堤的制作:
• 蜡条烫在基托上
.
30
1、牙合托的制作
(1)蜡基托的制作:
• 画边缘线
• 烤软蜡片
• 做蜡基托
• 埋入增力丝
• 完成基托
(2)牙合堤的制作:
基托 牙合堤
.
3
• 牙合托的分
牙合托
• 牙合托的组 成:
• 牙合托的分 类:
❖ 暂基托
蜡基托
自凝塑料基
.
4
一、概念
颌位关系的记录是指用牙合托来确定并记
录患者面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
颌关节凹生理后位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
以便在这个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上,用全
口义齿来重建无牙颌患者的正中牙合关系。
颌位关系的记录
一、颌位关系记录的概念
二、颌位关系记录的内容
三、颌位关系记录的步骤
.
1
一、概念
颌位关系的记录是指用牙合托来确定并记
录患者面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
颌关节凹生理后位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
以便在这个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上,用全
口义齿来重建无牙颌患者的正中牙合关系。
.
2
牙合托
• 牙合托的组 成:
(二)水平颌位关系
1、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
2、水平颌位关系的校正
.
18
1、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
(1)哥特式弓(Gothic arch)描绘法
.
19
1、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
(2)直接咬合法(checkbite) • 卷舌后舔法 • 吞咽咬合法(临床常用) • 后牙咬合法
.
20
1、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
(3)肌监控仪法(Myo-monitor)
• 肌监控仪放出微量直流电,作用于三叉神经运 动支,使咀嚼肌有节律地收缩,可使肌解除疲 劳和紧张,处于自然状况.
• 多用于科研
.
21
2、水平颌位关系的校正
(1)划线后反复咬合法
(2)扪颞肌法
(3)扪髁突动度法
.
22
(1)划线后反复咬合法
观察发复咬合过程中,标志线是否能对齐。
.
15
3、垂直距离不正确的影响
(1)距离过大
猴子脸
颏唇沟变浅
上下唇张开
关节受力过大
肌肉易疲劳
牙槽嵴处受压
咀嚼效率低
说话时义齿碰撞
.
16
3、垂直距离不正确的影响
(2)距离过小
似未待义齿
鼻唇沟深
颏部前突
髁突压迫外耳道
息止颌距离过大
肌紧张度过小
咀嚼效率低
.
17
二、颌位关系记录的 内容
(一)垂直颌位关系
• 烤软蜡片
• 做蜡基托
• 埋入增力丝
• 完成基托
(2)牙合堤的制作:
.
27
1、牙合托的制作
(1)蜡基托的制作:
• 画边缘线
• 烤软蜡片
• 做蜡基托
• 埋入增力丝
• 完成基托
(2)牙合堤的制作:
• 蜡条烫在基托上
.
28
1、牙合托的制作
(1)蜡基托的制作:
• 画边缘线
• 烤软蜡片
• 做蜡基托
• 埋入增力丝
.
23
(2)扪颞肌法
感觉咬合时双侧颞肌是否等量收缩
.
24
(3)扪髁突动度法
小拇指放入患者外耳道,比较双侧髁突向后撞 击的力量是否相等
.
25
三、确定颌位关系的操作步 骤
1、牙合托的制作
2、确定颌位关系
3、核对颌位关系
4、划标志线
5、固定颌位关. 系
26
1、牙合托的制作
(1)蜡基托的制作:
• 画边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