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一节 冷热环境与运动[1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15章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第15章知识点整理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2.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1)水中: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游动)(2)陆地:主要靠附肢的活动进行运动,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1)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2)行走:如猫、够、大象、马。
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也能奔跑)。
3)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3)空中:飞行为主,滑翔是省力的运动方式,鼓翼飞行是基本方式。
一般情况下,鸟类在飞行时交替使用鼓翼飞行与滑翔等。
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3.水中动物: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
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
(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的摆动)4、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2.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骨的形态有: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4.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5.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
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6.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由水、无机盐和有机物三部分组成。
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使骨坚硬;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使骨有韧性。
(1)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有较强的抗压能力;(2)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一生容纳红骨髓),红色。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课时)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一、学习内容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本课的基础知识和重点,主要知识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学习热力环流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而不是太阳辐射,才能正确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不同表现形式。
热力环流是本课时的关键部分,祈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学习基础,所以可以通过这部分的内容的学习来衡量学生掌握大气运动的程度。
二、学习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天气和气候”的初步知识,在必修1第一章已掌握了太阳辐射的有关知识,对本课题有一定的生活体验,而且具备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为本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但学生仍局限于感性认识,无法自主实现地理规律原理与个人经验的结合,对概念、理论的归纳能力较弱,以此,教师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给予辅助,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新知识的构建。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选择性吸收;理解地面辐射是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
2、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3、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且能够用事实介绍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绘制大气的受热示意图、热力环流的模式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热力环流的使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3、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大气对地球的保温作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对大气运动的学习,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而建立科学的自然观及正确的环境观。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1、大气的受热过程。
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1、大气的保温作用。
2、热力环流的原理;五.教学策略: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实验法。
六.教学环境设计: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学习了行星地球,知道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5章第1节动物的运动方式(共43张PPT)
他的例子呢
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1.爬行 2.行走 3.奔跑 4.跳跃
依靠肌肉收缩
爬行
蜈蚣
蚰蜒
爬 行 --依靠肌肉收缩或者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 的身体推向前进。如蜗牛、蜈蚣、蛇、 鳄。
1、水母、乌贼的倒退运动与火箭升空的原理有相似之吗?
PK
火箭正是靠着燃料推力产生的反作用力而冲上云霄 的。火箭升空的根本原理是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燃气, 燃气喷发时做反冲运动,作用力很大,作用时间短,从而 使火箭获得很大的速度,进而飞入太空.
虾、龟的游泳
依靠游泳足(附肢)划水向前运动,尾肢能 变化游泳的上下方向。 海龟在游泳时,它们的鳍状肢体形成水翼。
蛙的游泳
蛙在水中时是利用后肢的划动游泳,后 肢趾间的蹼划水时增加对水的推力。
鱼的结 构与运 动方式 相适应
①身体呈纺锤型——减少水的阻力 ②胸鳍、腹鳍——维持平衡 ③躯干与尾部的摆动——产生动力 ④尾鳍——控制方向 ⑤侧线——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思考:鱼的游泳与带有桨和橹的木船在水中的运 动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1.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 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 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以下对应关系
中,不正确的选项是D( )
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 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 —潜水艇 C.乌贼等动物的倒退运动——火箭 D.青蛙的游泳——人的蛙泳
P9思考与练习2
讨论
• 鸟类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
绒羽
正羽
鸟类的消化系统
15章动物的运动知识点(全)
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生活环境大体分为水、陆、空,不同环境的动物,运动方式表现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二、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游泳为主1、漂浮运动(非主动运动):水母、海蜇2、倒退运动(生物能动能):水母、乌贼、鱿鱼、扇贝应用:火箭升空3、游泳: ①附肢划水:虾(还能爬行)、海龟②纤毛:草履虫③趾间的蹼:蛙、鹅、鸭、天鹅、野鸭④鳍:鱼(身体呈纺锤形---减小阻力)4、鱼在水中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躯干和尾部的肌肉收缩,除此还有鳍的摆动和鳃的喷水三、动物在陆地的运动----爬行、行走、奔跑、跳跃1、爬行:靠肌肉收缩或者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举例:*蛇,肌肉收缩拉动鳞片脱离地面,使得身体向前*蜗牛,蜈蚣、蚰蜒、马陆有多对步足区别:蚯蚓是蠕动,因为没有骨骼2、行走: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向前举例:猫、狗、大象、马区别:人是完全依靠两条腿平衡走路的动物3、奔跑:行走加快时,在某一瞬间四肢都会离开地面,身体腾空举例:狗、豹、鸵鸟4、跳跃:依靠后肢的弹跳,使身体腾空运动举例:青蛙、袋鼠、山雀5、常见森林动物--猴子---攀援蝗虫运动方式:爬行、跳跃、飞行四、动物在空中的运动-----飞行1、飞行方式1)滑翔:能够朝向一定的方向飞行、能够双翅伸展不动、身体从某一高处向前下方飘行、省力滑翔机是一种没有动力装置的飞行器2)鼓翼飞行: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起飞时:展翅并加速鼓翼降落时:减慢振翅和收翅,并伸出双脚着地2、飞行器官:①鸟-----翼②昆虫----翅③蝙蝠-----翼膜.翼手3、能飞行的特点:身体流线型--减少阻力、发达的胸肌--提供动力、前肢特化成翼4、会飞的都是鸟(❌)如:昆虫、蝙蝠鸟都会飞(❌)如:企鹅、鸵鸟五、动物运动的意义1.获取食物、2.逃避敌害和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3.完成求偶和交配、4.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物种进化,有利于健康(❌)5.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6.扩大了生存空间,增加了利用资源的机会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1.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8年级上册第15章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精品习题课件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针对弱点 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
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 泳就学打洞,小花猫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听完仙鹤的话,小兔子高呼万岁,小花猫就一下子跳到小狗的 背上,兴高采烈地让小狗带着它兜风。
(1)小狗、小花猫和小兔子相同的运动方式是___奔__跑_____;小龟、野
(2)用放大镜观察蜗牛运动后在玻璃板上留下的物质。这些物质对 蜗牛的运动有__促__进____作用。 (3)分别将蜗牛放在一张粗糙的硬纸板上和透明的玻璃板上,观察 蜗牛的运动。比较蜗牛在硬纸板上和玻璃板上运动的速度。这里设 计的变量是___接__触__面__的__光__滑__程__度__________,预测出实验的结果是 ___蜗__牛__在__粗__糙__的__硬__纸__板__上__的__运__动__速__度__快________________。
二、非选择题 7. (资料分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 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 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花猫等。 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 花猫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 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嘎嘎!”
无机物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动物运动的方式
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 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 的能力。
运动生理学第十五章环境与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第十五章环境与运动测试题及答案总计: 6 大题,36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特点是:A.涉及面广、且易感性无差异B.低计量、长时间作用C.限呼吸途径进入人体D.见于健康状况不良者2.初上高原进行亚极量运动时,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变化是:A.肺通气量减少B.心率减少C.心输出量增加D.摄氧量增加3.下列有关自主性体温调节机制的叙述中,错误的选项是:A.通过调节体内的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的平衡,以维持体温的稳定B.由体温的自身调节系统来实现C.其中的调节方式类似恒温器的调节D.包括人行为性的体温调节,如人为采取的保温和降温措施等4.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应选择的适宜环境是:A.污染较小的环境B.污染较重的环境C.无大气污染的环境D.有无污染的环境均可5.大气中的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危害最严重的是:A.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协同作用B.二次污染物作用C.二次污染物和生成的臭氧共同作用D.一次污染物作用6.人体各部位的温度并不相同,哪一部位的温度最接近体内温度:A.口腔B.腋窝C.直肠D.皮肤7.正常人体直肠、口腔和腋窝的温度关系是:A.直肠>口腔>腋窝B.直肠>腋窝>口腔C.口腔>腋窝>直肠D.腋窝<直肠<口腔8.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是:A.传导B.蒸发C.对流D.辐射9.在高原,引起人体机能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缺氧B.低气压C.低气温D.生物节律的改变10.在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皮肤温度和体内温度时,身体散热的重要方式是:A.传导B.对流C.辐射D.蒸发二、填空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1.生物节律的构成包括两方面,一是(),二是()。
12.低温可反射性地引起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使机体的摄氧量()。
13.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化学污染物主要有()和()。
14.在热环境下运动可能出现热造成的危害,包括()、()、热衰竭和中暑等热疾病。
17 冷、热环境与运动
《人体生理学》
《人体生理学》
(二)散热过程的四种方式:
①辐射:辐射散热指机体以红外线形式将热
传给外界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 ②传导:传导散热指人体与体温低的物体直 接接触,热传递给冷物体的散热方式。 ③对流:对流散热指体热借助于空气的流动 而散发到体外的方式。 ④蒸发:蒸发散热指体热通过体内水分转化 为气体而散发于周围环境的散热方式。
《人体生理学》
对热负荷的生理学反应 机体深部 皮肤血管舒张
热负荷
下丘脑
皮肤
《人体生理学》
出汗
二、热习服
热服习指机体对热环境耐受力提高的
适应性生理变化。 即使在常温下进行训练(主要是耐力 性训练),也能提高身体的耐热性。 运动员必须在热环境中训练,才能更 好的获得热习服。炎热环境加运动的 方法对热习服更有效。
《人体生理学》
高温环境下适应性生理变化(1)
机 出 制 汗 适应性变化 · 工作时出汗较早(即出汗的温度阈降低) · 汗液在体表的分布较为均匀 · 提高出汗的速度 · 汗液中含盐量下降 · 降低基础代谢 · 降低定量运动时的氧 · 降低安静时和工作时体表和体内深处的 温度 · 身体对高温的耐受力增长 · 快而表浅的呼吸形式减少
上、下肢运动期间的机体温度
《人体生理学》
运动对体温的影响
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机体深部温度呈正相
关关系,体温可从安静时的37°C上升 到39°C。 中距离跑后腋下温度可升高至37-38°C, 长距离跑后上升到38.5°C,超长距离 跑后可升至40°C。 长期系统的运动训练,可使体温调节过 程得到改善。 盛夏和严冬环境中锻炼,有利于增强体 质和提高运动成绩。
《人体生理学》
[复习思考题]
北师大版初二生物上册第15章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参考教案
北师大版初二生物上册第15章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要紧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4、观看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看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二、课前预备1、各种动物运动的相关图片2、各种动物运动的相关视频资料3、火箭、滑翔机等模型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重点: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五、教学难点:如何明白得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如何明白得运动的意义六、教学教程:引入:多数动物能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一方面查找和摄取食物,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栖息场所;另一方面有效地躲避天敌的危害。
因此,动物的运动对动物自身生存和繁育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动物的栖息环境多种多样,它们的运动方式是否一样呢?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能够分为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板书)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如:水母、乌贼的倒退运动;草履虫靠纤毛游泳;蛙和鸭靠蹼游泳等(板书)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活动〗观看几种动物的运动在农村,假如跟在水牛的后面,看水牛慢步前进,可发觉它后脚往前踩的地点,总是前脚的脚印。
在草原上,你骑在马背上能体验骏马飞奔带来的愉悦和刺激。
在都市中,你能够去水族馆观赏海豚和鱼类的游泳,或者去动物园观赏猛兽的闲逛闲游……课堂上我们如何样观看动物的运动呢?【活动目标】1.学会观看几种动物的运动;2.初步判定动物的运动方式;3.认识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材料器具】相关的动物运动的视频资料、饲养或捕捉的蜗牛、玻璃板、线、直尺、墨水等。
【方法步骤】1.观看蜗牛的运动(1)把一只蜗牛放在透亮的玻璃板上,将玻璃板举起或竖起,观看蜗牛运动时足部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的情形。
(2)在足部肌肉上滴一小滴墨水,观看足部肌肉收缩的动向会更清晰。
(3)观看蜗牛运动后在玻璃板上留下的痕迹,想一想这种物质有什么作用?(4)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蜗牛运动的方式()。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共12张PPT)
冰块
探究:假设A、B、C三地温度不一致,那么三地的大 气将如何运动?
C′
高 低压 空
A′ 高压
B′ 低压
近 地
高压
面C
冷却
低压
A 受热
高压
B 冷却
热力环流过程
热力环流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大气水平运动 (高压指向低压)
同一水平面 产生气压差异
高气压
B
冷
低气压
高气压
A
C
热冷
大气垂直运动 地面冷热不均
城市热岛环流
(一) 看不见来摸不到, 不香不臭没味道。 动物植物全靠它, 人没有它活不了。
(二) 看不见来摸不到, 四面八方到处跑。 跑过江河水生波, 穿过森林树呼啸。
空气
风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天长中学 张玉洁
已知:物体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 长越短,反之则越强。
1、太阳跟地球的温度,哪个更高? 太阳
2、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哪个是短波辐射, 哪个是长波辐射?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反射 射
地
云层
面 吸
收
吸收
地面增温
大
射向宇宙空间
气
辐
射 大气层
大气保温
大
气
逆
辐
射
பைடு நூலகம்地面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 昼夜温差一般在500C左右
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原理?
B 冷郊A区
高压
市热区
初中生物北师大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目录八年级生物第15章第1节 2
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方式预习提示1.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2.水母可以靠身体的在海洋中运动,也可以靠的伸缩而运动。
3.绝大多数动物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一方面,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另一方面有效地躲避。
4.水母可以靠身体的在海洋中运动,也可以靠的缩伸而运动。
5.举例说明水生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6.举例说明陆地上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7.举例说明空中飞行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教学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不同环境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
教学用具1.各种动物运动的相关图片;2.各种动物运动的相关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伴随着形象生动的一首“蜗牛与黄鹂鸟”Flash 动画片的欣赏,我们师生共同揭开了本节课的序幕。
师:蜗牛与黄鹂鸟不能同一个时间到树上吃葡萄,说明了什么呢?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不一样。
师:动物的奥秘有许许多多,同学们大多通过观看动物世界来更多的了解动物,今天让我们再次通过简短精彩的动物世界片头的欣赏来走进动物世界,了解一下动物都有哪些运动方式,这些运动方式有什么重要性。
预习新课学生针对预习提示进行自主学习预习检测1.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2.水母可以靠身体的在海洋中运动,也可以靠的伸缩而运动。
合作探究(播放动物世界录象或图片)师:同学们对动物的运动方式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自己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或搜集到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方面的信息,开始我们的信息交流活动。
(看课件上问题)生:(准备发言)生1:我给大家讲讲蛇是怎样爬行的?蛇腹部有鳞片……生2:谁知道哪种鱼能上树?是弹涂鱼,它的胸鳍可以左右靠拢,……生3:我知道蜗牛是怎样运动的,它是以足部肌肉深长的部分固定在物体表面,组的其余部分伸展而前进,运动时…生4:…………(学生们的信息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各种各样动物的运动方式被他们描述的淋漓尽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冷伤害及其预防
▪ 1. 常见的冷伤害 ▪ 冻结性、非冻结性 ▪ 2. 冷伤害的处理 ▪ 1)迅速脱离低温环境 ▪ 2)快速复温 ▪ 3. 冷伤害的预防 ▪ 注意身体锻炼 ▪ 注意保暖 ▪ 保持鞋袜干燥 ▪ 抗寒锻炼
(三)人体对冷环境的适应
▪ 1、代谢型服习 ▪ 基础代谢率增加 ▪ 2、绝热型服习 ▪ 体表血管收缩、皮下脂肪增多 ▪ 3、冬眠型服习 ▪ 体温调定点下调
三、热环境与运动
1. 运动热应激及其生理学问题 ▪ 热应激:机体对热环境发生全身性、综合性的生理反应。 ▪ 运动热应激:是热应激、运动应激和心理应激的综合反应。 ▪ 运动热应激的生理学问题 ▪ 1)脑温 ▪ 脑细胞工作能力下降 ▪ 2)肌温 ▪ 肌细胞酶活性下降,肌肉工作能力下降 ▪ 有氧代谢比例下降,无氧代谢比例增高 ▪ 3)脱水 ▪ 水和电解质的丢失,运动能力下降
第一节 冷热环境与运动
一、体温的调节
▪ 正常体温: ▪ 腋下温度36~37 ℃ ▪ 口腔温度36.3~37.2 ℃ ▪ 直肠温度37.3-37.5℃ ▪ 体温的日波动: ▪ 凌晨2~6点最低,下午2~5最高,搏动<1℃
2.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 体温恒定=产热与散热平衡 ▪ 1)产热过程
安静时,主要由内脏器官产热(肝) 运动时,肌肉成为主要产热器官 ▪ 2)散热过程 ▪ 传导: ▪ 对流: ▪ 辐射:环境温度低于体表温度时 ▪ 蒸发: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
2. 热伤害及其预防
▪ 1)脱水 ▪ 轻度脱水就可以影响运动能力 ▪ 2)热痉挛 ▪ 脱水、无机盐丢失-肌肉痉挛 ▪ 3)热衰竭 ▪ 头昏眼花、呼吸减弱、低血压、心率快、呕吐等。体质差和对热
环境不适应的人易发。 ▪ 3)中暑 ▪ 威胁生命的热紊乱,体温调节装置失控。体温>40℃,停止出汗,
脉搏和呼吸加快,高血压,意识障碍。 ▪ 治疗:降温
(二)体温调节
▪ 生理性体温调节、行为性体温调节 ▪ 1)温度感受器
外周温度感受器:皮肤 中枢温度感受器:脊髓、脑干、下丘脑 ▪ 2)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产热中枢:下丘脑后部 散热中枢:下丘脑前部 ▪ 体温调定点:位于下丘脑视前区。
▪ 发烧是体温调定点暂时性上调。
二、冷环境与运动(自学)
▪ (一)运动与冷应激 ▪ 冷应激:机体在冷环境下发生的急性反应 ▪ 表现:寒战、皮下血管收缩
3. 人体对热环境的适应
▪ 热服习:在热环境下持续训练,可逐步提高人体克服热疲 劳和中暑的能力,这一过程成为热服习。
▪ 1)热适应的效果 ▪ 排汗功能增强、由汗液丢失的矿物质减少 ▪ 2)热服习的产生 ▪ 一般在热环境中训练5~10天就可以接近机体的热服习。
第一节 冷热环境与运动
第15章 环境与运动
Environment and Exercise
主讲:王松涛 华南师范大学
带着问题去学习
▪ 第一节 冷热环境与运动 ▪ 如何在热环境中运动? ▪ 第二节 水环境与运动 ▪ 冬泳的健身价值? ▪ 第三节 高原环境与运动 ▪ 高原环境对机体有什么影响? ▪ 第四节 大气环境与运动 ▪ 如何既运动健身又不受空气污染的影响? ▪ 第五节 生物节律与运动 ▪ 如何调节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