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思想变迁79页PPT
中国近现代思想演变

中国近现代思想的演变知识梳理1、地主阶级改革派: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
2、地主阶级的“洋务”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与科学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3、农民阶级的“平均”思想:“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绝对平均的小农社会。
具有空想性与落后性。
4、资产阶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①内容: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②代表: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
③特点: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④影响:维新思想成为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具有进步性和爱国性。
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思想①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②代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③影响: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6、资产阶级立宪派“实业救国”的思想: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同拯救国家结合起来。
局限:不摆脱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压迫,民资经济无法争取独立发展道路,因而难以实现。
7、资产阶级“民主科学”的思想:主张用资产阶级新文化改造封建旧文化,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矛头直指孔子代表德儒家思想。
彻底动摇封建正统思想,但对待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错误倾向8、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三民主义思想①内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民主义。
②影响: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9、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发展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A、条件⑴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知识分子队伍的形成;⑵外部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⑶直接原因: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⑷重要原因:以前各种救国救民方案的失败是中国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
B、传播过程(略)②毛泽东思想A、背景⑴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社会新生的生产力迅速增长,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⑵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⑷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国际条件。
中国近现代思想变迁

• 传统价值观权威渐形失落,与王权统一的儒学价值体 系日趋衰微,并不断遭到知识精英的怀疑和批判,成 为新思潮丛生的精神背景。
• 西学东渐与中西思想文化激烈碰撞和相互融合,中国 知识界对西学如饥似渴地吸纳,甚至兼收并蓄,或者 把西学视作洪水猛兽,激烈排拒,造成思想界诸说并 起、中西相争,因而思潮杂陈的局面。
-
(1)1840—1860:经世思潮和太平天国 农民革命思潮
(2)1860—1895:洋务思潮和早期维新 思潮
(3)1895—1903:戊戌维新思潮 (4)1903—1915:革命民主主义思潮 (5)1915—1919:新文化思潮
-
考点一 开眼看世界
背景
时间 主张
①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危机四伏,但依然做 着“天朝大国的迷梦”。②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崛起,加紧侵略中国。③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惊醒了中国的有识之士,他们萌发了向西方学 习的思想。
-
(1)1840—1860:经世思潮和太平天国 农民革命思潮
(2)1860—1895:洋务思潮和早期维新 思潮
(3)1895—1903:戊戌维新思潮 (4)1903—1915:革命民主主义思潮 (5)1915—1919:新文化思潮
-
• 近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近代中国 思想的复杂性。
近代中国思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

文化领域
03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思想解放的意义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播和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 想和干部上的准备,为中国革 命的胜利提供了思想基础。
04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经济影响
促进经济发展
思想解放引领下的改革政策有利 于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代中国思想近代中国思想 解放的潮流课件为标题创作
一份ppt模版
contents
目录
•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背景 •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 •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内容 •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反思
01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背景
政治背景
01
02
03
鸦片战争
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 思想界开始接触西方文化 。
5. 五四运动与“民主、科学”的思想
背景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 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优劣。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等
思想内容
提倡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等价值观念,批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 义,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03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内容
思想解放的背景
政治因素
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民族危机深重,民族矛
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经济因素
新经济因素的增长,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
文化因素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 的兴起。
思想解放的内涵
反对封建专制,追求 民主自由。
反对迷信盲从,提倡 科学民主。
反对盲目排外,主张 学习西方。
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与变化

90 多总结发生在学校周边的安全小故事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听课欲望。
因为课本上的一些故事,在新书发下来的时候就已经被学生们读透了,反复的学习只会让其感到无聊,而他们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则会表现得更为有兴。
比如在三年级下册的《马路不是游戏场》一课中,先将前段时间在学校运动会当中发生的事情讲给学生们。
“运动会的早晨,同学们都高兴的来到学校,可是一年级三班的一个男生却住了院,原因就是在过马路的时候一边拉着爷爷的手,一边玩玩具,在到了马路对面后发现玩具小车的车轮掉在马路中间,他便摆脱爷爷的手,飞快跑到马路上去捡玩具,结果被过往的电动车撞到把小腿撞伤了。
幸好只是电动车,幸好只是轻微骨折,若是大货车,后果将不堪设想。
”学生们在听了老师的安全小故事之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还有些同学开始列举自己知道的类似安全事故,学生们通过互相交流启发,加上老师的简单分析,获得了相应的安全知识,对生命也就更加珍惜了。
3.情景模拟,提高能力。
听课仅限于理论认知范围扩大,只有参与实践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能力。
平时在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表演当中,去特定情境当中体验真实情景当中的人物情绪,然后和他人交流分享。
例如《今天你安全吗》一课,课上让学生扮演和陌生人交往过程,一个学生扮演陌生人,一个扮演小学生。
小学生机制回应陌生人,引得老师学生哈哈大笑,如果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境,这节课的内容不自觉的就可能会派上用场了。
同样,再以《当危险发生的时候》为例,让学生模拟如何拨打119报警电话,报警以后在等待救援工作的时候用颜色鲜明的衣服挑在窗户外吸引行人注意力,尽快让消防员发现自己。
通过各种表演,这些可能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应变能力就能够转变成为学生自身的能力,也能够实现将课堂还给学生的目标,寓教于乐,让学生学习充满乐趣。
四、结语总而言之,《品德与社会》课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安全教育内容,且类型多种多样。
专题8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嬗变、理论成果及科技文教PPT文档72页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专题8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嬗变、理论成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果及科技文教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Hale Waihona Pu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