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建构_杜洁

合集下载

周晓虹:西方社会学的理论架构和基本范式

周晓虹:西方社会学的理论架构和基本范式

周晓虹:西方社会学的理论构架和基本范式众所周知,在社会学以往1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无数的社会学家提出了难以计数的有关人性和社会秩序时各种假设。

正是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相互对立和冲天的理论流派和观点。

我们甚至可以说,社会学的历史,起码是萨基所说的社会学思想史,是一部理论流派蜂拥迭出的历史。

1974年,社会学家曼奈尔就针对这种现象指出:“在社会学理论较为高深的领域里,不仅不存在一种公认的范式,而且社会学家们时常还表现得并不渴望去追求这样一种范式。

在有关社会学思想史的教科书中,以往时代如那些大思想家们被划分为彼此争斗不息的一个个流派。

......时至今日,各种新兴的社会学派别(哪怕它们还只是一些居于少数派地位的派别)还会不时冒将出来,指责对手的研究途径毫无可取之处,而自己获得了对社会学问题的最终解决之道。

”1为了更好地把握各种假设不同、观点各异的社会学理论,长期以来人们就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划分这些相互对立的观点和理论。

纵观以往出版的各类有关社会学理论或历史的著作,我们能够发现,按时间的先后,人们划分社会学理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学派也纳”方法。

这是较早开始在社会学领域内流行的一种分类方法,也是一种相对较为外在的分类方法,它的分类依据是社会学家在阐释人性和社会秩序及相关问题时所持观点的相近性。

早在1928年,俄裔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就在《当代社会学理论》一书中,将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学理论划分为机械论学派、地理学派、生物学学派、生物-社会学派、生物-心理学学派、社会学学派、心理学派和心理-社会学学派等诸种。

1960年,马丁代尔在《社会学理论的性质和类型》一书中,将此前流行的全部社会学理论分为实证主义的有机论、冲突理论、形式学派、社会行为主义和社会学功能主义五大学派;直到1986年,因为确信在社会学领域中,“没有任何理论在严密性、精确性和确定性上足够充分,以构造一个抽象概念和定律的范式……如果非要用这个概念,那么社会学充其量也不过处在前范式阶段”2,乔纳森·H.特纳也依旧采取的是我们所称的“学派归纳”方法,他将社会学领域的理论流派分为功能理论、冲突理论、交换理论、互动理论以及结构理论。

试析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诞生与建构

试析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诞生与建构

试析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诞生与建构论文摘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把妇女视为被动的受害者到具有主体性的能动者、从男女二元对立到多元的性别观、从自人中心到后殖民女性主义等等的发展阶段,由此可见,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不断的创新、挑战、质疑与突破,这种批评理论所具有的生产力和思想活力,同时该理论也存在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如对女性语言、女性风格的探讨尚无定论,对文本意识形态的强调使之缺乏美学分析等等。

论文关键词:女性主义;性别歧视;受害者;主体地位20世纪是文学批评理论百花齐放、竞相争艳的世纪,新的文论思潮和流派层出不穷,呈现出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局面,其批评方法、内容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正如当代美国文学批评家乔纳森·卡勒所指出的:当代文论的特征是绝对的、单一的权威和权力中心已不复存在,文学批评者以多元化为指导思想,推翻传统上一贯主张的批评角度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重新评估历史的经验和价值观念,重新认识知识传播过程中的政治运作问题。

女性主义理论就是当代文学批评理论潮流中影响最为广泛、最有活力的思潮之一,其产生、发展的根源是西方妇女运动。

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把西方妇女运动划分为三个阶段(或三次浪潮):第一阶段“自由女权主义”阶段,强调女性作为平等的参与者加入既定社会秩序的权力,在“普遍化”的背景下考虑女性问题;第二阶段“差异女权主义”(或激进女性主义)阶段,强调女性内在固有的积极性,摒弃社会秩序,主张建立一种女性能够摆脱男性影响而生存的社团或群体;第三阶段则是在后现代背景下形成的当代女性主义理论,把“平等”与“差异”、“男/女”对立的二分法作为强制的形而上学范畴,女权主义的目标必定致力于发展一个超越男女性别对立的社会。

第一次浪潮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与法国大革命和美国废奴运动有关,为妇女争取与男性平等的工作权、选举权、教育权等自由权利。

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女权主义”(fei—nis)一词,女权主义意味着妇女解放,是一种男女平等的信念和意识形态,最早出现在法国,后传人英美,逐渐流行,“五四”时期传到中国,20世纪60年,随着妇女运动向语言、文化、文学方向的倾斜,国内目前学界多把英文feinis译为本“女性主义”,从性别研究两性权益关系及其多元化的意义。

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思潮评析

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思潮评析

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思潮评析女性主义思潮在世纪西方社会的发展与演变,反映了人类社会对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认知和追求。

本文将从关键词和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对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思潮进行评析。

关键词:女性主义、平等、权益、社会变革、创新性、先进性女性主义是指以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在世纪西方社会,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与发展,源于人们对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反思和对女性地位的。

女性主义追求的是一种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的社会状态,它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女性主义思想在西方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个阶段。

从最初的性别平等观念,到女性参政、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权利争取,再到后来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崛起,这一系列演变过程都表明了女性主义思想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演变,受到了家庭制度、宗教文化、政治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特点在于其创新性和先进性。

这一思潮突破了传统社会的性别观念,提出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方式,为女性争取更多的权益和机会。

例如,后现代女性主义强调女性的多元身份和差异性,反对将女性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这种思想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女性主义思潮还推动了社会观念的变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对于当代社会,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启示在于: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从政策、法律、教育等多方面入手,切实保障女性的权益和机会;应该鼓励更多的女性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发挥她们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的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积极推动男女平等和女性权益的落实,例如在教育领域进一步扩大性别平等意识的教育,提高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参与度;在就业领域,应该建立健全的政策和法规,消除性别歧视,为女性提供更多的职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思潮是西方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推动了社会的性别平等观念的进步,还为女性的权益争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未来,我们应该继续深化对女性主义思潮的研究和实践,以推动一个更加平等和公正的社会进步和发展。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ppt课件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ppt课件

15
(一)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代表人物和著作:
1、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为女权辩护》 (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2、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女性的屈从地位》 3、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 《女性的神话》(The Feminine Mystique,1963)
10
“第三波女性主义”(THE THIRD-WAVE)



理论特征:第三波女权主义思潮显著特征是强调文化权利,为 女性争取文化上的平等。受到反本质主义的影响,人们拒绝为 女权主义第三次思潮下一个标准的定义。莱斯丽·黑伍德和詹妮 弗·朱瑞克认为女权主义第三次思潮既包括年轻的女权主义者这 一代,还包括正在出现的女权主义运动新形式。 继承:女权主义第三波思潮对第二波思潮也存在继承关系,虽 然两次女权主义之间存在文化和政治上的差异,但第三波思潮 女权主义者认为她们的工作建立在第二波思潮的原则基础之上: “第三波思潮中包含第二波思潮所倡导的一些重要因素,这些 因素体现在第二波思潮对资本主义权力结构的批判上,但同时 也批判了对这些权力结构的承认和利用所产生的危险后果。可 以肯定,女权主义第三波思潮接受了第二波思潮的一些重要理 论,尤其是斯皮瓦克的“劣势人群”理论和巴特勒与西苏等人 对本质主义的性别和种族规范的解构理论”。
16
(二)激进主义女性主义
代表人物和著作: 杰曼•格里尔(Germaine Greer):《女太监》 (The Female Eunuch) 凯特•米利特(Kate Millett):《性政治》 (Sexual Politics) 玛丽•戴莉(Mary Daly):《妇女生态》(Gyn Ecology)

杜建:巴赫金思想与20世纪西方文论

杜建:巴赫金思想与20世纪西方文论

巴赫金思想与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杜建巴赫金思想仿似二十世纪的一本大百科全书,他对后来学术的影响的范围是不能够用某一既定学科和学术流派来完全涵盖的,可以说巴赫金的哲学思想、文艺学研究以及他的文学批评实践是涉及整个人文学科的。

巴赫金的思想是和二十世纪西方思想史的“语言学转向”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他并没有成为这股大潮的助推器,巴赫金的角色更像一名具有先见之明的掌舵者,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并建构自己的思想。

本文所谈的主要包括巴赫金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解释学、接受美学、符号学和精神分析的影响。

巴赫金思想与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对话在专着《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中,巴赫金对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进行过细致的分析和批评:语言和言语、能指和所指、共时和历时等这几对索绪尔所区分的着名语言学概念术语,巴赫金认为这些概念的辨析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误区,即只注重对语言系统内部结构和规律的共时性研究,而对语言的社会历史性却十分忽视。

因此巴赫金将索绪尔的语言学归为“抽象客观主义”,他并不是彻底反对索绪尔语言学将规律一致的语言内部结构作为研究客体,他反对的是不关心社会关系和具体话语的抽象封闭的纯语言学研究。

在巴赫金看来,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符号,而并非索绪尔认为的语言是固定结构中的价值中立性元素,语言时时刻刻都在与社会和历史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语言的存在状态只能是“对话的”,是特定社会关系中每个个体的具体话语,语言也只能在与他者发生关系时产生出意义来。

由于实际的社会语境和言语主体的复杂性,话语的意义总是以“多重音”的面貌出现的。

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对俄国形式主义影响深远,所以俄国形式主义也将其研究重心置入文学的语言结构以及由之生成的文学形式上面去。

巴赫金对俄国形式主义的对象性选择是持肯定态度的,形式主义者一开始就将诗歌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用自己的方法建立了自己关于诗歌的理论体系。

此外,形式主义对此前所盛行的只强调艺术的外部研究而忽视内部研究的“观念化方法”是一个挑战,它将艺术的材料、语言、形式、结构、体裁等因素作为研究的重点对象,开创了文学研究上的科学化路径,无疑巴赫金是赞赏形式主义者们的创新精神的,“新的东西在其发展的早期,即最富创造性的阶段上,向来是表现为片面的极端的形式。

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观点

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观点

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解放思想及对当代女性的启示研究绪论1、女性受压迫问题的提出和意义2、基本概念的界定3、国内女性主义研究的现状第一章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女性解放的理论1.1人类解放意境中的妇女解放1.2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1.3阶级压迫是妇女受压迫的实质1.4妇女解放的途径分析第二章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主要代表思想2.1朱丽叶·米切尔:四种结构分析2.2艾里斯·杨:性别分工分析2.3阿莉森·贾格尔:异化分析第三章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价值及其对当代女性的启示3.1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价值3.2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对当代女性的启示绪论一、女性受压迫问题的提出和意义女性受压迫的问题由来已久,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到今天依然是俯拾皆是。

马克思认为,在任何社会,妇女的解放是天然的尺度。

性别的差异和不平等的问题不仅是妇女运动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到被异化了的男性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所以有‘妇女观’,所有种种关于女人的理论,都是因为,女人从来没有和男人平等地共享这个界。

”1所谓的女性问题是伴随着资本主义一同到来的,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

然而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女性受压迫这个问题才被提了出来。

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发生在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以争取妇女参政权、受教育权和就业权等基本人权为中心;第二次高潮发生在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60、70年代,最早兴于美国。

在有关性别歧视的起源、性质及解决方式等问题上,出现了以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和激进女权主义为代表的三家之说;第三次高潮发生在20世纪80至90年代,这一时期西方女权主义的主要特点是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多元化倾向。

原有的女权主义理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由于受后现代主义话语理论影响,女权主义理论更强调女性经验的复杂性及建立女性话语的必要性。

对女性受压迫问题的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对女性的意义,这是不言而喻的,妇女运动和女权主义者的初衷无疑问是获得女性自身的解放。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理论对我国女性解放问题的启示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理论对我国女性解放问题的启示

经济问题是影 响女性社会地位 的一个关键 问题, 解决女 性受压迫的经济 问题,使女性获得经济独立 。如果 女人有 了 独 立 性 质 的 职 业 , 便会 有 了独 立 的人 格 和 独 立 的经 济 。 胡适 指出 “ 没 有 经 济 权 力和 经济 能力 而要 作 女子 运 动 , 实是 舍 弃 之外;阶级根源 在于 阶级社会形成 的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 了本源 ” 女性的职业选择和晋升中存在 “ 玻璃天花板效应”, 压 迫。作为 社会主义 的中国,废除 了私有制和阶级压迫 ,具 些障碍像一块玻璃天花板 一样是“ 看 不见 的, 然而却是使少 有解 决女性问题 的更有利 的条件 ,善于利用这些天然的优势 数 民族和女性无法登上 公司阶梯上层 的不可逾越 的障碍一一 并结合我 国的具体实 际探索一条女性解放的可行道路 。 不管他 们的资格或成就如何 ”,阻碍女性 的职业选择和晋 升 到 更 高 的 职 位上 。 实现 女性 的经 济 独 立 就 必 须 改 善 女 性 的 1 女性主体意识 的觉醒 玻璃天花板效应 ”。 两性 的特质差异不是生物学上的先天生成,而 是社会文 职业 状况 ,打 破 职 业 选 择 和 晋 升 中 的 “ 第一、 传统家庭劳动社会化 , 把 女 性 从 家庭 中解 放 出 来 。 化 意义上 的社会建构 ,女性对社会建构的角色的接 受构成 自 身受压迫的一个因素 ,所 以女性获得彻底的解放首先需要女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 域的划分把 女性禁锢在家庭 中从 事没有报 而这 些工作是 没有报酬 的, 性主体 意识的觉醒,对 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不受社会 固有 酬的家务劳动和孩子的教养 工作 , 的 女 性 角 色 的束 缚 。对 女性 的偏 见 不 仅 存 在 在 男 性 群体 中 问 女性没有闲暇的时间从事社 会工作获得报酬 ,造成 女性对 丈 夫的经济依赖。传 统意义上 的妻子和母亲角色要求 女性承担 时也存在 于女性 自身中,但往往她们 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 目 前我国女性的思想解放有 了明显 的提高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 家 务 劳 动 和 对 孩 子 的 教 化 , 要把 女性 从 家 庭 中解 放 出来 需要 会地位 调查 资料 显示 7 成 以上 的女性对性别歧视现象有 明确 这 两 项 劳 动社 会化 。家 政 服 务 行 业 的兴 起 正 好 适 应 这 两 项 劳 认 识 ,但 一 些观 念 还 没有 根 本 改 变 过 来 ,认 同 “ 男 人应 该 以 动的社会化,女性有闲暇的时间进入 劳动力 市场 ,可以获得 社会 为主, 女人应该 以家庭为主 ” 的传统观念的女性 占 5 4 . 8 % 。 经济 来源 支撑 起其社会地位 ,妻子和 丈夫 的工 资共 同为 家政 8 5 . ’ 2 % 的女性对 自己的家庭地位表示 比较满意和很满意。 女性 服务付费,妻 子的收入 也为家庭发展做贡献 ,不仅提 高了妻 自身都没有 充分认识到其社会和家庭地位的问题 自然对 女性 子 的经 济 地 位 ,而 且 有 利 于 女性 更 加 自信 ,促 进 女 性 主 体 意 识的觉醒。2 0 1 1年孝感市妇联做 的一项 调查 显示 4 9 % 的家庭 解放运动是不利 的。 聘 用 过 家 政 服 务 员 , 6 8 % 的 家 庭认 为 有 必要 聘 用 家政 服 务员。 些 女 性在 遭 受 到不 公正 待 遇 时 选 择 沉 默 , 缺 乏用 法 律 武器维护 自身权 益的意识 ,这种做法更助长了那些对女性不 家政 市场 的 发 展是 改善 女性 地 位 的一 大进 步 , 虽然 家 政 服 务 公 正对 待 的 行为 。 D A T A S E A ( 勺海 市场 研 究 公 司 ) 采 用 配 额 抽 样 的提供者一般 为女性,但这 是一种付 费劳动,提供 这项服务 的方法抽查 北京市 2 0 0 名居 民,调查他们对性骚扰 问题 的态 的女性能够 获得 一定的报酬 用于 改善其经济地位 。虽然 一种 不 可 否 认 的 情 况 是 家政 服 务 者 大 部 分 都 是 学 历 比较 低 的女 性 , 度 , 调 查 结 果 显示 4 8 % 的人 因羞 于 启 齿而 保 持 沉 默 ,而 遭 遇 劳 动 也 比较 琐 碎 , 收 入 不及 男性 ,但 我 国 的现 实情 况 是 存 在 性骚扰 的女性 7 8 % 的害怕或不信任他人,或造成性格转变不 大批这样低 学历 ,在 劳动 力市场竞 争比较弱 的女性。家政 愿 与他人交往 。促进女性意识 的觉醒需要国家和 女性 自身的 服务市场对改善这部分女性劳动力具有重 要作 用,同时也对 共 同努 力,首先 ,国家 需要加强法律和思想宣传。在 一些偏 远地 区,女性受教育水平低 ,更需要加大宣传 力度 ,可 以借 那些高收入 女性有益处 ,她们节 省了家务 劳动 的时间和精力 助 一些 活动开展法制宣传 日,提供免费的法律 咨询 、法律讲 用 于 职 业 活 动 , 为 家庭 和社 会创 造 价 值 。 第二 、改善 女性 的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 。女性由于生理 座等业务 。现代媒体和传播技术 以其快速 和广泛 的影响力成 原 因 在 工 作 中 需 要 受 到 一 些 特殊 保 护 , 如 完 善 企 业 职 工 生 育 为 促进 女性 自我 意识不可或缺 的技术因素,传 播社会上 一些 保险计划和产假制度 。 我国虽然实施了生育保险和产假制度 , 典型的、积极 的女性形象可 以为其他女性树立榜样 。其 次, 但 远 未 达 到 全 覆 盖 , 大 部 分 女 性 被 排 除 在 外 。女 性 的 工 资 待 需要 广 大 女性 群 体 提 高 学 习 ,扩 大 眼 界 , 从 内 心激 起 改善 自 己社 会 地 位 的决 心 。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妇 女 权 益保 障法 》规 遇 不 如 男 性 既 有制 度 和 习 俗 方 面 的 原 因 ,也 有 女 性 的 职 业 技 定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必须履行保障适龄女性儿童少年接受 能 技 术 方 面 的 原 因 ,在 制 定 男 女 同 工 同 酬 的 同时 还 需 提 高 女 性职工的职业能力。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创新机制 ,在转移 义务教 育的义务 。一个人 的受教育水平显著影 响其 世界观 、 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直接提高一个人的认知水平 ,接 受教 农 村 女 性 剩 余 劳 动 力 方 面 开 创 了 一 条 新 路 , 建 立 新 型 农 村 妇 女就业制度 , 首先改变 女性的就业 观念 , 鼓励 女性 自立 自强 。 育到一定阶段就会对女性 自身状况有更理性和深刻 的认 识。 . 6万 女 性 解 放 的 目的 是 实 现 男 女 平 等 而 不 是转 而达 到对 男性 加强对女性的职业和技能培训,培养农村女性劳动力 7 的控制与支配 ,而不能陷入到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形 而上 学的 人 ,带动妇女从事刺绣、地毯、草编、彩灯装配 、工 艺品加 半壁江 泥 潭 ,不 能 完 全 用 男 性 的 行 为 规 范 来 要 求 女 性 , 男 女在 生理 工 、电子原件装配等工作 ,不仅撑起 了宿豫经济 的 “ 上 的差别是客观存在 的。一些激进女权主义者把所 有的男人 山 ” ,而 且 增 强 了女 性 的 经 济 独 立 ,在 提 高 女 性 社 会 地 位 上 当成敌人 ,把父权制 的影响扩大化 了,在促使女性意识觉醒 迈 出了一大步 。其次 ,加强职业和技能培训 ,女性之 间互帮 的 同时要防止这些极端思想发挥不应有的作用。女性 i h我意 互助 。职业技术和技能的提高可 以提高女性在劳动力 市场 上 识 的觉醒不再是相对男权的女权,而是女性对 自我角色的认 与 男性 的竞争能力 ,减少女性职业选择 的障碍 。美国研究妇 可 ,不 是 抹 杀 自身 的 女 性 特 征 而 是 利 用 这 些特 征 实 现 自我价 女 问题 的学 者 斯 坦 斯 通 过 对 那 些 取 得 成 就 的 女性 的研 究 发 现 种 “ 蜂 后 综 合 征 ”现 象 ,那 些 女 上 司更 愿 意 帮 助 她 们 的 男 值。 下 属 ,而 非 女 性 下 属 。这 种 取 得 成 就 的 女性 看 不 起 、 贬低 同 2经济独立 ,减少对男性 的经济依赖 类的 “ 蜂后综合征 ”现象对女性 的职业发展产 生不利影响 。

女性主义理论1

女性主义理论1
生态女性主义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 第三世界的女性主义 解释存在主义的女性主义
Part.05
女性主义视角 下的污名现象
丽江女孩被打事件
职场拒绝女性事件
公交车咸猪手事件 男星出轨门事件
二胎的议论
Part.05
女性主义理论对 社会工作的影响
女性主义者要求在社会工作理论中,添加从女性角度考虑问题 的思想内容,避免在社会工作中,男性心理不适用于女性服务 对象的状况发生。女性主义还要求在社会工作中,保持男女平 等,不用一味的强调女性的弱势,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维护 社会的公平性。
首先要承认并支持女性的力量。每个女性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和能力,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女 性社会工作就是要让女性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发掘自己的人生 价值,提高女性的维权意识,维护女性群体的尊严。
支持女性在心理和生活上的独立,享受自身特有的权力,准确 了解自身的能力,并积极采取行动,决定自己想要的生活。
理解性保护女性隐私。在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处理的事件中,大多是 有关于家庭和工作。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社会服务者要严格 保护好服务对象的隐私,确保不会因为服务工作的疏忽为服务对象 带来更大的伤害。保证不向第三方透漏任何有关服务对象的信息, 防止服务对象被陌生人骚扰。
注重干预技巧。细腻缓慢,采用引导方式让女性的思维走向正确的 方向,主动进行维权。
「 女性主义 」 视角理论


Contents

中 西国 方女 女性 性主 主义 义的
女 性 主 义 的

性 主 义 流 派
污 名 现 象
性 主 义 对 社 会 工 作 的 影 响
Part.01
西方女性主义 起源发展

女性主体意识与当代女大学生自身发展【开题报告】

女性主体意识与当代女大学生自身发展【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社会工作女性主体意识与当代女大学生自身发展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一)选题背景古往今来,女性都是被社会所忽略的,被看做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几千年传统文化思想(如“男主外,女主内”、“女性永远处于第二性的位置”“男性的主导与女性的依附是最理想的性别关系的基本形式”……),造成女性一定程度上的自卑、自弃、软弱、被动、依附、退缩的消极人格特点,而这些人格使女性对自我发展以及与自我发展有关的权利、作用、地位和应负的责任等缺乏明确的意识。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调查,“重庆教育学院学生部和大学生心理联合会调查了600多名女生,在回收的41l份有效问卷中,52%女生回答需要依靠别人,48%女生表示惧怕失败,43%学生认为在没人提示下,感到自己既无才能又缺乏吸引力,43%的人不喜欢竞争环境,48%的学生承认经常压抑自己”。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前女大学生的依赖心理、缺乏自信和丧失主体意识,这种心理直接影响着她们自身素质的发展以及社会价值的体现。

然而,当前的社会又是发展的社会,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才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

作为知识女性中最年轻、最富有朝气的女大学生,担负着举足轻重的责任。

虽然,当今的女大学生大多积极上进,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充满理想又崇尚现实。

而且随着现代意识的加强,女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正在逐渐的明显起来。

但是生活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女大学生,始终彷徨在现代女性意识与传统女性意识之间,不知如何塑造自己,处于极度困惑之中。

同时,时代的发展,使社会进入多元化(其中包括社会组织的多元化、生活方式多元化、思想意识多元化等)状态,竟争的激烈和社会的多元化,对女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女大学生在社会定位上,要把个体价值发展和社会进步利益融为一体。

女大学生必须根除“客体”意识、“第二性”意识、和“依赖”意识。

因此,当代的女大学生必须用女性主义来武装她们意识形态领域和自身能力,迎接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研究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研究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研究内容摘要: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文学批评领域的重要组成局部,自诞生之日起已经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是在这一领域第一次确定了性别范畴,以其独特的视角对文学作品发展女性主义解读。

由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颠覆性等方面的特点,是在文学批评领域占据着不可无视的位置,为此,本文就围绕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范式为主,在此根底上进行相关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希望可以更明确这一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历史的开展轨迹之中,起初是以男权为主的社会,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反对歧视女性,使女性获得应有权利和社会地位的女权运动得以展开,这一项运动从萌芽兴起,开展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由于政治与文学之间是具有紧密相连的关系,在政治领域开展的女权运动,也反射到文学领域,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繁荣就是典型的代表。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从女权主义立场出发,重新审视文学传统、文学历史和文学作品等,针对其中不尊重女性、贬低女性等方面进行批评活动,在经历了开展之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现了在文学批评中确立性别范畴、在办法论中从语言到话语的转变、研究中心从文本到关注读者转型等多个方面,为后续的开展奠定根底。

任何理论在提出开始是不完善的,需要经过岁月的洗礼而不断完善化开展,比方说,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就是经历了质疑、挑战、创新与突破之后,得到了更好的开展。

为此,这一章节主要探讨的内容就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几大转变,以此来更明确这一方面的内容。

1.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确立了性别范畴在西方文学理论中,是重点强调种族、性别、阶级这三大差别范畴的,其中性别研究作为最具有历史渊源的差别事实,在很长一段的开展过程中,人们对于这一方面的认识呈现片面、经验式等方面的特点,同时在生物本质主义的影响下而忽略了理论的思考维度,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开展,促使性别研究拥有了理论的思考维度,在对传统性别意识进行清理的根底上揭示了其文化塑造的秘诀。

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蒋欣欣摘 要: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但其主要的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质疑、修正和补充。

本文以妇女受压迫的原因、对阶级分析的批判、性别分工、家务劳动和异化等关键词为主阐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主要内容,着重探讨该派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之间的承继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妇女受压迫的原因;对阶级分析的批判;性别分工;家务劳动;异化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04)08-127-04作 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四川,成都, 610064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的一大流派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Marxist Feminism),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第二次妇女运动浪潮。

女性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本质的差异,即女性主义理论以性属和性行为而非意识形态结构中的物质条件为关注的焦点,而马克思主义则是关于人类的性质和人类社会的哲学、经济和信仰的体系。

然而,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继者出于对全人类的关注,将研究的触角伸向背负深重压迫的妇女,并指出“在任何社会中,妇女的解放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①于是,一些女性主义者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结合,即使是“不幸的婚姻”,才能最终解放妇女。

正如朱丽叶・米切尔(Juliet Mitchell)所说,旨在推翻阶级社会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必须与旨在消灭性/社会性别制度的女性主义革命相结合。

②由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内容宽泛博大,本文就该派争议颇多的问题进行论述,如妇女受压迫的原因、对阶级分析的批判、性别分工、家务劳动和异化。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该派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之间的承继关系。

一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界定对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界定,国内外学界观点不一,尤其是该派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区别更为模糊。

有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在女性主义讨论中不完全是指引经据典地研究马克思或恩格斯关于女性解放的观点,经常用来泛指任何持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结构影响女性的理论的学派,还可能包括对马克思、恩格斯妇女思想的批判。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综述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综述

MOUNTAIN FLOWERS并不是所有的女性写作都是女权主义的,但许多女性主义文本反映了女权主义所关注的问题。

在文学批评界,传统的文学批评因为倾向于以男性经验为基础进行普遍性的阐述而受到攻击。

传统批评方式认为文学经典作品表达永恒不变的真理,而这种真理不受性别等世俗问题的影响。

女权主义者则认为,这种批评方法拒绝承认经典文学作品常常推崇男性价值观和利益,从而使得男性偏见制度化和机构化,女性主义者因此必须提高女性对于性压迫这一事实的觉悟。

这一时期的开拓性文学批评作品《性政治》选用了男性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性政治分析的依据,披露了在文学这种父权意识文化产物中的性别偏见和性暴力,解构了经典文学作品中被贬损的女性角色塑造。

女权主义者力图通过提倡对于文学中女性形象的重新评价来唤醒人们对于女性价值的再认识。

第二次浪潮中早期的女权主义者在揭露文学作品中父权偏见的同时,还努力挖掘和定义女性自己的文学传统,包括寻找和再版那些被湮没被遗忘的女性作家及作品,以及对于女性生活、创造力、风格、体裁、主题、形象等性质的重新定义。

随着性别意识的不断加深,女权主义者大力提倡一种抵抗性阅读,其目的在于揭露女性是如何被迫去认同文本中压迫女性的性别偏见的,并且培养一种真正从女性视角进行阅读、拒绝与自己的压迫者合作的女性读者。

这种观点在朱迪丝・菲特利(Judith Fetterley)的作品《抗拒性读者》(The Resisting Reader,1976)中得到极为充分的表达。

女性主义质询在人类社会中,妇女为什么总是扮演从属于男性的角色。

它关注在历史中妇女的生活是怎样变化的,探讨女性的经验与男性的有什么不同,不管是作为一种实质性的本体论或者心理差异的结果,还是作为历史印迹和社会结构的结果。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女性创作的文学是怎样表达或表现女性生活与体验的特点的。

它也研究男性主宰的法则,以了解男性是怎样运用文化来推进他们对女性的主宰的。

从总体上讲,女性主义有一个漫长的政治史,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至少在英美发展成了一种实质性的力量。

浅谈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的产生与发展

浅谈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的产生与发展

摘要: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女性文学作品进行解析的一种批评方法。

女性主义学者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重建文学史的大厦,阐发对女性文本隐喻与象征理解上的共性与亲密关系,标志着女性学者性别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她们颇具特色的思维习惯与不同的责任关注,显示了女性主义批评的学术创新活力与理论先锋激情。

探讨西方文论对女性主义批评兴起的影响,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促进当代文学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一、女性主义批评的产生与发展在2O世纪60、70年代的欧洲。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开始兴起。

同时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高潮展开而来。

女权主义文论是一种文学批评,是为争夺自己的性别权利而向男权中心决裂的女权政治运动。

正如美国女诗人艾德里娜·里奇所言:没有日益发展的女权主义(政治)运动,女权主义(诗学)学术运动就难以迈出第一步。

女权政治运动产生了女性主义,并推动其不断发展。

被誉为女性主义批评的奠基作——英国批评家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于1929年由霍格斯出版社出版,该书中指责男性将女性作为次等公民是其基本观点。

并强调妇女应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1949年,堪称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经典——《第二性》诞生,其作者为法国作家波伏娃,由伽里马尔出版社出版。

《第二性》一文认为由男性控制的家庭社会是法国乃至西方社会的普遍现象,女性只是“第二性”,而女性要想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就必须打破这种家庭统治框架,并将男性作为“他者”。

此外,在该书中对男性作家歪曲女性形象作出了一些批评,为女性主义批评实践开创了先例。

更重要的是女性开始意识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妇女们所处的的真正境况。

这十分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而在世界人口中,女性约占总人口的一半,她们主体意识的觉醒。

努力争取真正作为人的权利。

这意味着开启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时期。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从侧重点和方法的区别上看,可分为英、法、美三大流派。

对于杜拉斯作品中女性主义的解读

对于杜拉斯作品中女性主义的解读

对于杜拉斯作品中女性主义的解读“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

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从两部作品中去解读我心中的杜拉斯,解读杜拉斯作品中永不摒弃的女性主义。

我其实并不算了解女性主义,从这位美人身上,我感受到的是无法复制与模仿的魅力,这种魅力带着不被世俗所认可的桀骜不驯,带着直白的欲望如海浪一般席卷。

她本身就是女性主义的代表,她的生活方式,她的思想她的选择。

她曾说如果我不是一个作家,会是一个妓女。

作为传统文化影响下长大的我来说,尽管思想已经越来越开放,然而仍然是不敢与之苟同。

她一生中有过许多男人,而且就我认为,在后期,她对于男人的占有到达了一种病态的程度。

她生命中最后一个男人不到三十岁,并且杜拉斯非常控制他的自由与思想。

然而这种有些偏执的思想到了文学那里,就是一种很难得的灵感。

女性主义的表现重要的具体形式就是欲望,在举世瞩目的《情人》这部小说之中,她大胆率性地以最接近于本能的形式来展现这种欲望.探寻人的情感世界,达到了相当高的心灵深度。

她用充满了破坏性的。

无规范、无理性的,感性的语言书写女性的身体欲望。

如此大胆的描述:“我在这声音、声音流动之中爱抚着他的肉体。

大海汇集成为无限,远远退去,又急急卷回,如此往复不已。

我求他再来一次,再来再来。

”这种打乱了男性话语秩序的语言就是女性的诗意的写作。

女性在文学史上几乎一直是作为被动者存在着的,她们被言说、被定义,却无法表达自己。

因此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写作是一种存在性‘发言’。

女性只有自己写自己,才能深切把握自己.将自己从被逐出的历史当中恢复地位”所以在杜拉斯的作品中,基本是站在女性立场上观望的,女性是善良,感性,勇敢,率真的代名词。

试论西方叙事学理论演变与吴尔夫小说中的女性主义立场

试论西方叙事学理论演变与吴尔夫小说中的女性主义立场

[论文关键词]女性主义叙事学;叙述者;叙事权威;弗吉尼亚·吴尔夫[论文摘要]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代表人物之一苏珊·兰瑟关于叙事权威的理论来解读弗吉尼亚·吴尔夫的经典小说《到灯塔去》可以看到,吴尔夫在小说的公开叙事层构建了一个“自我消抹”的叙述者形象,而在隐蔽叙事层,却勾勒出一个无处不在的叙述者形象。

通过分析探讨小说的叙述者在隐蔽叙事层的所作所为,可以证明《到灯塔去》的叙述者就好比是19世纪经典现实主义小说所推崇的那种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上帝”,这样一个“上帝”型叙述者依靠和分享了男性作家的叙事权威,而吴尔夫本人对叙事权威的追求和依赖决定了她缘何可以在现代派和女权主义运动中树立自己的双重地位。

《到灯塔去》是现代派小说家和女权运动先驱弗吉尼亚·吴尔夫的经典作品。

自1927年问世以来,广受评论家和读者的青睐与追捧。

不难发现中外评论家对小说的研究是多角度、多方位的,但迄今为止鲜有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而本文则试图从这些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并得出新的结论。

一西方经典叙事学上承俄国形式主义,中经英美新批评,下接法国结构主义,旨在建构叙事语法或诗学,聚焦于被叙述的故事,对叙事作品的构成成分、结构关系和运作规律等展开研究,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起源于妇女解放运动的女性主义摇旗呐喊,伊莱恩·肖沃尔特认为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早期为女性形象批评,反思传统文本中的“厌女症”,揭示菲勒斯中心主义;中期建构妇女文学史,并纳入黑人和同性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近期向理论建构纵深发展,反思以男性文学为基础的传统文学理论,提出建设“女性美学”(female aesthetics)设想。

其中,法国学派受拉康、福柯、德里达的影响,关注语言、再现、心理和哲学问题,如克里斯蒂娃、西苏、伊利格瑞提出女性书写(ecriture feminine)和女性行为批评(gynesis)的理论;英美学派关注主题、母题和人物等传统批评观念,重在社会历史研究。

20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文论概述

20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文论概述

THE SILK ROAD20世纪的西方文论中,女性主义占据重要地位。

自结构批评后的西方文论尤其是影响较大的批评流派,女性主义者都有涉足,而且成为重要力量,令任何批评家都不得不刮目相看。

西方女性主义的产生既有社会历史原因,也因受到精神分析、结构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激发,不可避免地沾染了浓重的政治倾向,表现出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和实践特征。

它是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中的女性解放运动的理论操作,与女性争取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的要求密切相关。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女性主义文论出色地表现了矛盾、交流和论争,呈现出不断创新的潮流。

它挑战、颠覆、拓展的不仅是其他理论,而且也有其自己内部的种种立场和问题。

一女性主义运动的开创期,女性运动和女性争取选举权的运动是其至关重要的内容,这与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新女性主义的部分内容是不同的。

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女性主义强调的是女性作为女人不同的物质性,产生了由女性立场和身份形成的道德团结和体现女性的新知识,即从心理分析、语言和社会理论出发对性别建构和差异所作的讨论。

而早期的女性主义批评更多是对女性关注问题的一种反映,还不是一种自我完满的理论话语。

这一时期有两个重要人物:弗吉尼亚·伍尔夫和西蒙·德·波芙娃。

伍尔夫是当代女性主义论争开创之母,她宣布了许多后来的女性主义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在其论著《自己的一间屋子》中提出了父权制这一概念,概括与抨击无处不在的性别歧视所造成的男女不平等现象。

正是在父权制的心理暗示下,女性气质被规定为“驯顺、依赖、内向”等,伍尔夫通过对比,揭示了文学文本中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与现实中女性处境的对立,表现出一种以妇女为主体的历史观。

与父权制相关的另一概念就是“双性同体”,即认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是男性的力量,一个是女性的力量……最正常、最适宜的情况就是在这两个力量在一起和谐的生活的时候”。

在伍尔夫看来,两性融合是突破性别对立的传统思维方式,从根本上消除两性之间二元对立状态达到性别超越境界的必由之路。

社会性别_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_刘霓

社会性别_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_刘霓

女性研究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刘 霓 提 要 社会性别这一概念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时期。

几十年来,作为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个中心概念,它在探索妇女受压迫的原因、不平等性别关系的形成以及推动妇女的思想解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这一概念也不断受到来自女性主义内部与外部的批评与质疑,受到各种新的思潮的挑战与影响。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主义 唯物主义 后现代主义一、什么是社会性别社会性别在英文中是“gender”,这个词的词义本身为“性”,英文词典中,它的第一解释是指语言学中名词和代词的词性。

然而“gender”这个词作为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所具有的含义就绝不仅仅是这么简单了。

在2000年出版的由洛兰・科德主编的《女性主义理论百科全书》中,有关社会性别的词条中谈到:在普通字典的定义中所遗漏的正是社会性别———基于生物学的性别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对于女性主义思想的意义。

①而在另一本在此前出版的工具书,即由索尼娅・安德马赫尔等人主编的《女性主义理论词汇汇编》中,对社会性别是这样解释的:在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初期,女性主义者采用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托勒(1968)所提出的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划分方法,将性别差别的社会文化意义从其生物学基础上区分出来。

②除了这些工具书中的解释之外,在美国女性主义学者坎达斯・韦斯特和唐・H.奇默尔曼撰写的文章《行动着的社会性别》中还可以找到一种更为浅显易懂的解释。

她们讲到:在讲授相关课程中,我们告诉学生,性别(sex)是由生物学所描述的东西:如人体、荷尔蒙和生理学等,而社会性别(gender)是一种获得的地位,这一地位是通过心理、文化和社会手段构建的。

③总之,性别,作为生物的构成,指的是与生俱来的男女生物属性,而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构成物,是通过社会实践的作用发展而成的女性和男性之间的角色、行为、思想和感情特征方面的差别。

二、社会性别概念在女性主义理论中的确立 在60年代末,社会性别概念与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至少从那时开始,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而是被作为一个分析类别,用来解释女性气质的社会构成,并从社会性别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分析男性权力和男性特权得以维持的原因,并进而成为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中心概念。

女性意识、宏大叙事与性别建构

女性意识、宏大叙事与性别建构

文化文/郭冰茹女性意识、宏大叙事与性别建构性别视角遮蔽了女性写作的丰富性在20世纪中国小说史的框架中讨论女性写作问题,自然离不开女性主义理论对女性意识的开掘、推动和梳理。

乐黛云从三方面来定义女性意识:“从社会阶级结构看女性所受的压迫及其反抗压迫的觉醒;以女性生理特点研究女性自我,如周期、生育、受孕等特殊经验;以男性为参照,了解女性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独特处境,从女性角度探讨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文化以外的女性创造的‘边缘文化’及其所包含的非主流的世界观,感觉方式和叙事方法。

”因此,在“女性意识”的观照下,“女人”被发现、被解读、被重视;也正是在“女性意识”的观照下,女性文本独立于现代文学史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凸显。

冰心、庐隐、丁玲、萧红是较早进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女作家。

文学史家看重的是冰心的“问题小说”对“五四”时期家庭、教育乃至社会人生等诸多问题的思考;庐隐对一面背负着几千年的传统负荷,一面渴望追求人生意义和“自我发展”的“五四”青年们的生动写照;丁玲对“五四”退潮后小资阶级内心幻灭的刻画以及这一代知识分子从个人主义走向集体主义的过程;萧红笔下“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等等。

然而,有了“女性意识”的参照,冰心借助男性口吻对女性的描述“显而易见地包含着某种屈服于秩序的意味”;庐隐小说中女学生们徘徊在父亲的门与丈夫的门之间饱受“情智激战”的煎熬,永远都只是“娜拉的瞬间”;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被视为追求个性解放,肯定女性自身欲望的女性主义经典文本;萧红的《生死场》从女性的种种身体经验去透视生、死以及民族存亡的宏大主题;至于张爱玲,则是在“重写文学史”的学术清理工作中“浮出历史地表”,并受到了持续的关注。

她杂糅古典白话的语言形式、细腻的心理描写、对世事人情的体察和揭示以及从女性主义角度来解读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注都成为常论常新的话题。

与此同时,在“女性意识”的烛照中,越来越多的女作家开始“浮出历史地表”,成为我们现在熟知的女作家,比如石评梅、苏雪林、袁昌英、凌淑华、白薇、苏青,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nyang Teachers College第21卷 第1期 2001年1月(Philos.&Soc.Sci.Edit.)V ol.21No.1Jan.2001·妇女研究·论西方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建构杜 洁(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北京100730)摘 要:分析西方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方法及框架,对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代表人物理论进行评述,探讨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

关键词:西方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父权制;社会性别制度;性别分工中图分类号:D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01)01-0051-06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是西方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从欧美开始的第二波妇女运动浪潮。

它对当时和其后的妇女运动乃至整个社会变革都产生了深远的的影响。

探讨西方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以下简称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框架,可以使我们认识它的哲学基础及体系,也可以对我们在新时期发展中国的妇女理论提供启示。

一、西方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西方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和20世纪60年代西方激进女性主义。

它批判地吸取了马克思主义和激进女性主义的理论观点,并着力于两种理论的结合,以建构一个能全方位解释妇女受压迫和指导妇女运动的理论体系。

一方面,受当时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认为没有一种像马克思阶级压迫理论那样具有解释力的理论能跨越文化、贯穿历史地说明妇女的受压迫问题[1]。

她们深受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的影响[2],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性别分工、异化、阶级分析等基本概念,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去分析父权制、家庭、性关系、性别分工、社会性别体制等问题,认为它们都有一定的物质基础,都是特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例如,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从恩格斯两个生产的理论中受到启发,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论证了再生产本质上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上层建筑产生一定的影响[3]。

另一方面,她们强调人类生活两大领域的辩证关系,反对把两者割裂开来。

她们认为生产中包含再生产,再生产中包含生产,两者互相渗透,一方的变化可以引发另一方的变化[1]。

同时,她们充分意识到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在解释妇女所受特殊压迫问题上的局限,认为它不能解释缠足、贞操等对妇女侮辱的陋习问题;不能解释性骚扰和对妇女的暴力问题;不能解释妇女的劳动贮备军和蓄水池的边缘位置问题;不能解释为什么在消灭阶级后及妇女大量地进入公共劳动后她们并没有获得如恩格斯所预期的那种解放等问题[1]。

总之,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迫切地感到需要在阶级分析的同时进行性别分析,以弥补阶级分析的局限。

在二波妇女运动浪潮中,其他流派的女性主义,如激进女性主义及心理分析女性主义等,为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提供了弥补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局限的理论视角。

与马克思主义不同,激进女性主义和心理分析女性主义把妇女受压迫看作是超越历史、跨越文化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

她们对父权制、性、妇女受压迫的心理及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源的论述,给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以极大的启示。

激进女性主义把父权制看作是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中各个方面(政治的、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心理的等等)的男性对女性的统治。

米丽特(Kate Millett)以恢弘的笔触在《性政治》(Sex ual Politics)收稿日期:2000-10-20作者简介:杜 洁(1964-),女,北京人,助理研究员,哲学硕士(北京大学)、社会性别与发展硕士(英国SUSSEX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要从事社会性别与发展的研究。

·51·第21卷 第1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月中,通过对纳粹德国、弗洛伊德心理学等问题的分析,展示了父权制在政治及意识形态领域的相互呼应,说明了社会变革若不触动心理层面就不能消灭父权制。

心理分析女性主义更是强调父权制的意识形态普遍存在于人们的心理,并分析了这种心理的形成过程。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接受了上述女性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并对其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改造。

首先,她们认为激进女性主义的父权制概念过于抽象和宽泛,忽略了阶级、种族、民族、文化等因素。

如,她们把阴蒂切除等同于强奸,事实上在肯尼亚的阴蒂切除习俗与在美国发生的强奸案有不同的含义。

而心理分析女性主义则泛化了某些心理特征,如前俄狄浦斯及俄狄浦斯阶段(Pre-Oedipus and Oedipus Stages),忽略了这种心理并不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存在的这一事实[4]。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应同时从社会生产关系及性别分工的历史这两方面分析父权制,在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揭示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总之,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指出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中的性别盲点,同时也指出了激进女性主义的历史盲点[5],认为综合马克思主义与激进女性主义理论是建构完整的、具有凝聚力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第一步[6]。

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和其他流派的女性主义理论,用性别分析和阶级分析的方法,论证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同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按照佟·若丝玛瑞[4]的分类,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在论述父权制和资本主义问题上分为二元论和一元论的观点。

1.资本主义和父权制:二元的体系持有二元论观点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认为,父权制和资本主义既是两个分别独立的体系,又相互作用,所以,应分别剖析这两个体系并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代表人物有朱丽叶·米切尔(Juliet Mitchell)、海迪·哈特曼(Heidi I Ha rtma nn)等。

然而,在她们的论述中,围绕着父权制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如两者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又有不同的看法。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混杂的二元论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二元论理论的创始人首推朱丽叶·米切尔(Juliet Mitchell)。

她的二元论是由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the eco nomic mode of capitalism)和父权制的意识形态模式(the ideo logica l mode of patriarchy)[3]组成的。

在这个体系中,资本主义是物质的,即经济的,父权制是精神的,即意识形态的、心理的。

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倍倍尔、列宁对妇女所受压迫的论述都“突出地强调了经济的因素,强调了她对私有制的依附”,妇女运动理论奠基人波伏瓦的论述则是进化论似的,没能超越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7]。

因此,要想走出理论的死胡同就应创建一个新的结构。

生产和再生产、儿童的社会化及性是这个特定结构的四大要素。

米切尔认为“不能将妇女地位的四大因素分开来考虑:它们形成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的结构。

”[8](P37)“只有改变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上述四大结构,妇女才能真正获得解放。

如果改变其中一个结构,则会被另一个结构的加强抵消掉,结果只是改变了剥削的形式。

”[8](P31)米切尔分析了仅仅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如工业化、就业、参政、婚姻自主等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解放妇女。

恩格斯曾经说过:“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而要达到这一点,又要求个体家庭不再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9](P152)“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的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

而这只有依靠现代化大工业才能办到。

现代化大工业不仅容许大量的妇女劳动,而且是真正要求这样的劳动,并且它还越来越要把私人的家务劳动融化在公共的事业中。

”(5:152)米切尔认为这是一种“盲目的乐观情绪”,事实上,如果不在再生产和儿童社会化等问题上有所突破,妇女参加社会劳动不但没有获得真正解放,而且还忍受着双重负担的压力。

另一方面,“工业化和自动化技术为妇女的解放提供了前提——但仅仅是前提而已。

工业化的出现在西方或东方都远远没有解放妇女,这一点再清楚不过的了。

”[8](P18)因为自动化可能导致不断增加的结构上的失业,而妇女最容易被作为牺牲品被排除于生产以外。

米切尔确信父权制是一种深深根植于人类心理的歧视妇女的社会意识形态。

她在《心理分析与女权主义》这部著作中指出:在父权制社会中,阉割情绪(Castratio n)和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 mplex es)在本质上是十分牢固的,妇女是“阳物崇拜”(Phallic Sy mbo l)的直接受害者。

从这一点看,妇女无论生活在何时何地,无论贫富、黑白、美丑,都有相同的身份和地位:她们在文明社会中总是“第二性”·52·杜 洁:论西方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建构的[7]。

因此,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所主张的社会改革及争取男女平等权利可以在表面上改变妇女的状况,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妇女压迫的心理根源;激进女性主义主张把生育技术的改变作为妇女解放的核心也是不可行的,因为生物方法不能解放心理问题。

同样,传统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强调通过经济革命摧毁资本主义秩序而达到男女平等也是不充分的。

米切尔特别引用了毛泽东与斯诺的谈话来证明经济革命并不必然带来男女平等。

毛泽东说:尽管实行了合作化生产、法律的平等权利、孩子的社会照顾等等,中国人并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改变歧视妇女的态度[7](P415-416)。

因此,米切尔认为,父权制的意识在每个人的心理深处存在。

要改变歧视妇女的态度,就必须进行一场与经济革命相当的心理革命。

米切尔的二元论思想拓宽了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对妇女受压迫根源的认识,把性、再生产、社会化摆在与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从心理上分析了父权制结构,在把激进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相结合上作了大胆尝试。

但是,她的父权制(精神)与资本主义(物质)的二元对立却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她所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2)唯物主义的二元论海迪·哈特曼与米切尔一样也是一位二元论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家。

但她认为米切尔将父权制理解为意识形态是错误的,父权制是在物质王国中而不是在意识形态中运转。

父权制有各种具体形态,它的物质基础是性别分工。

她在《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的不幸婚姻》中将父权制定义为“一系列具有物质基础的男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通过等级制在男人中造成相互依赖和团结,使他们对妇女的统治成为可能。

”[5](P14)男人通过父权制妇女获得重要的经济资源并控制妇女的生育劳动。

父权统治具有各种具体的形态,例如,它可以表现为妇女取悦于丈夫或情人,以使他不离开她和她的孩子;或表现为女职员怕被解雇而忍受老板的性骚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