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观测天气16测量气温教案1苏教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16.测量气温 教案1
16.测量气温【教学目标】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
科学知识:1.通过讨论,认识到气温作为天气要素的重要性。
2.学习使用气温计,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
3.阅读资料,了解百叶箱的用途。
科学探究:1.学习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2.测量气温,发现不同情况下气温的差异性。
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测量并比较向阳和背阴处气温的差异。
2.通过百叶箱的设计,理解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能解释并举例说明气温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并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做出及时调整。
2.懂得工具的使用能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教学重点】学习使用气温计,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会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发现不同情况下气温的差异性。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演示用气温计,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气温计模型,学生用气温计,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在二年级我们学习了《关心天气》,说说你对“气温”都有哪些了解?2.提问:平时你在哪些情况下听说过“气温”?3.小结揭题:气温是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气温通常用气温计来测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测量气温》。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生活,提出“气温”的话题,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二、学习使用气温计(一)认识气温计结构1.出示气温计,谈话:这就是气温计,又叫寒暑表。
请你观察气温计,说说气温计可以分成几部分来认识?2.小结:气温计一般可分为三部分,由液泡、液柱和刻度组成。
(PPT出示)3.提问:你知道气温的单位是什么吗?4.谈话:气温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PPT出示)5.提醒学生:正确使用气温计,用手握气温计外壳两边,手不能触摸液泡。
气温计是一个非常容易破损的玻璃仪器,一定要小心拿放,尤其要避免气温计碰到坚硬的物体或掉落到地上,如果气温计破碎,务必要告诉老师来处理。
新苏教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6测量气温
新苏教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16测量气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苏教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6课《测量气温》。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气温的概念,掌握气温测量的基本方法,学习如何使用温度计,并解读温度计上的数据。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涉及章节:气温的测量与记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气温的概念,掌握气温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温度计并正确读取数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关注气候变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温的测量方法,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及数据读取。
教学重点:掌握气温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气温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温度计、黑板、粉笔、教学PPT。
学具:每组一个温度计,记录用的纸张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温度计,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气温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气温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讲解气温的测量方法,重点强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演示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解读数据。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观察温度计的变化,学习读取数据。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合作(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使用温度计测量周围环境的气温,并记录数据。
各组汇报测量结果,全班讨论气温变化的规律。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评价与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16 测量气温2. 内容:气温的概念气温的测量方法温度计的使用与数据读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使用温度计,测量家里的气温,并记录下来。
观察一天内气温的变化,画出气温变化曲线图。
2. 答案:学生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填写。
气温变化曲线图可根据实际情况绘制。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观测天气》教案
第五单元观测天气16.测量气温【课标对应】(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地球上大气、水、土壤、岩石的基本状况;初步认识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灾害。
[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科学态度]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
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测量气温》,本节课聚焦气温这一气象要素,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四个部分展开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知道气温是空气温度的简称,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学习使用气温计,使学生掌握用工具测量气温的方法,通过反复训练,掌握摄氏温标的读法和写法;第二部分;知道准确的气温有什么用,再针对教材给出的四个准确的气温值,列出应对之举,感受了解准确的气温有什么用,理解测量气温的重要性;第三部分:通过在不同的地方测量气温,发现不同情况下气温的差异性,知道气温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太阳辐射、地面质地等。
即在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不一定相同。
因此,气象部门制定了测量气温的统一标准,气温计要放置在百叶箱中;第四部分,通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百叶箱的用途。
了解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测定空气温度和湿度仪器的木箱,是气象站和观测站最醒目的标志之一。
【学情分析】学生对天气现象有粗浅的认识;通过天气预报对天气变化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能意识到天气变化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但对气温这个司空见惯,每时每刻都在身边影响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概念往往忽视。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6.测量气温 苏教版
16.测量气温【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气温通常用气温计来测量。
2.认识气温计,能正确读、写温度。
3. 认识到气温作为天气要素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1.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通过测量气温,发现不同情况下气温的差异性。
科学态度:1.培养学生有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有标准化的科学测量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发现气温对生活的重要影响,更好的了解气温变化,就能更好的过好自己生活。
【教学重点】气温计的用法。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百叶箱的设计,理解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百叶箱,视频。
学生材料:气温计,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大家今天穿的衣服是谁帮你决定的?2.生:妈妈爸爸。
3.师:那你知道爸爸妈妈是根据什么来准备你们穿的衣服吗?4.生:温度。
5.师:温度不光光可以影响到我们穿衣,温度对天气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它是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测量气温。
[设计意图:通过询问学生穿衣的准备,拉近学生与气温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学习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用工具测量)1.师:你有什么好办法测量出今天的气温?2.生:用工具。
3.师:对,要使用气温计这个工具来测量!(一)认识气温计的构造1.师:(展台展示气温计)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支气温计。
请仔细观察,告诉我气温计有哪几个部分组成?2.生:有数字和刻度。
3.师:你能指一指吗?(生上台指。
)4.师:我们把它叫做刻度。
5.师:还有什么?你来!6.生:红红的东西。
7.师:是液柱,它在哪里跑?8.生:那儿。
9.师:哪儿?你可以上来给我指一指吗?(生上台指。
)10.师:这个是玻璃管。
红色液体是从哪里跑出来的?你知道,你说!11.生,从最底下的玻璃泡跑出来。
12.师:你能来指一指吗?(生上台指。
)13.师:这个,我们叫做装有红色液体的玻璃泡,它可以感受温度,周围的温度升高了,里面的液柱会往上跑。
科学 苏教版三下16课《测量气温》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16课《测量气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观测天气》整体呈现分-总的形式。
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对几种天气的要素由定性观察转向定量测量,来描述天气变化和气候特征。
本课为本单元的第一课,通过观测数、分析、归纳数据来总结天气变化的规律。
本课聚焦气温这一气象要素,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四个部分展开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学习使用气温计;第二部分,认识准确的气温的作用和重要性;第三部分,通过在不同的地方测量气温,发现不同情况下气温具有差异性;第四部分,了解百叶箱的结构和用途。
二、学情分析在低年级通过学习《关心天气》,学生经历了观察、定性描述天气的变化,对于气温的认识处在感官感受和语言描述阶段。
学习利用工具测量和采集利用数据说明和描述天气情况是学生发展的目标所在也是本课的核心和重点。
气温计的使用方法以及对数据的连续测量、数据分析对于三年级学生有些难度,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示范、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方法落实这一目标。
他们乐于尝试,对于使用工具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对于采集数据的严谨性容易忽略,教师要充分地指导和引导,在测量过程中捕捉正、反的示例,深刻地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实证意识,提升严谨的科学态度。
帮助学生树立精确地从天气的角度来观察生活的意识,从而认识天气对生活的重要影响。
三、学习目标1. 认识气温计的结构,学会使用气温计,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知道同一时间段,不同地点的气温可能不同;认识百叶箱设计的原理。
2. 能够测量并比较向阳、背阴等地点的气温,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意识、有方法地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提取有效的信息;3. 认识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严谨的科学态度;乐于与同伴合作和分享。
4.体会使用工具可以使观察更准确,生活更加便捷。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用气温计测量气温。
难点:通过实际测量气温,发现不同情况下气温有差异。
五、教学准备学生:气温计,记录单等。
教师:ppt,百叶箱等。
【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6.测量气温教案教学设计
③学习零上温度读数的方法,气温计模型上显示10℃、23℃,学会看整十的刻度和数格数的方法。带着学生一起梳理零上读数的方法——零上温度,从零开始往上数。结合抽拉气温计模型的练习,让学生来抽拉。小组每人一次抽拉的机会,请两个学生上来演示抽拉。
五、拓展
拓展:百叶箱的其他制作原理,如颜色的选择,开门的朝向等。
[设计意图:百叶箱的制作原理很多,在本课教学中主要是要指出百叶箱箱底要离地1.5米,要安放草坪上,箱内要保持阴凉的原因,其他原因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外去查阅资料或者实验去探究,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板书设计】
16.测量气温
【课后反思】
附件:
1.测量气温
【教材分析】
本单元借助工具观测气温、降雨量、风向和风力等气象要素,采用定量的方式描述天气与气候特征。能够解释并举例说明天气、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做出及时调整。说明台风、洪涝、干旱等天气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观测获取相关的气象数据,据此分析、发现常用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本课是单元第一课,要使学生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知道气温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能在分组实验中测量出气温的不同,在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探究百叶箱的制作原理。
【解析】【解答】轻、表皮蜡质不沾水,内有气室的种子可以借助水里传播,如莲蓬、椰子的种子是利用水流传播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射传播,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蒲公英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莲蓬、椰子的种子是利用水流传播的;苍耳的种子是利用动物传播的。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测量气温》教学设计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测量气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测量气温》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气温的概念,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气温的定义、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气温的测量和记录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气温的概念对他们来说可能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
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过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气温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气温的概念,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难点:气温的测量和记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温的测量方法。
2.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操作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温度计、记录、PPT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温度计,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气温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气温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测量气温?2.呈现(5分钟)教师讲解气温的定义,展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测量气温。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温度计测量教室内的气温。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你们测量了教室内的气温,那么你们能告诉我教室内的气温是多少吗?让学生回答并解释测量结果。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地方需要测量气温?让学生发挥想象,思考气温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气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6《测量气温》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6《测量气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6《测量气温》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课。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气温,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以实际生活中的气温测量为背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气温测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于气温测量的方法和相关知识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耐心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气温测量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气温测量的方法,能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气温测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明白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温测量的方法,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2.教学难点: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气温测量数据的处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温度计模型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天气播报引入气温的概念,激发学生对气温测量的兴趣。
2.讲解演示:讲解气温测量的方法,示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气温测量,记录数据。
4.数据分析:讨论气温测量数据,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
5.总结提升:总结气温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6《测量气温》一、气温的概念1.定义: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
2.单位:摄氏度(℃)二、气温测量方法1.工具:温度计2.正确使用温度计:观察量程、分度值,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视线与液面相平。
三、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气温测量,记录数据。
2.分析数据,发现并解决问题。
新苏教科学三年级下册精品教案16测量气温
新苏教科学三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16测量气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苏教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6课《测量气温》。
具体内容涉及气温概念、气温测量重要性、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以及记录气温数据方法。
本节课重点是掌握温度计使用和气温读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气温概念,解气温对生活影响。
2. 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能独立测量并记录气温。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温度计,准确读取气温。
教学重点:气温概念,温度计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演示板、气温数据记录表。
2. 学具:每组一个温度计、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出示气温数据记录表,引导学生观察一天内气温变化。
提问:气温是什?它对我们生活有什影响?2. 教学气温概念解释气温定义,指出气温对人们生活、动植物生长等方面影响。
演示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3. 例题讲解展示温度计,讲解温度计刻度、读数方法等。
演示如何正确读取温度计上气温数据。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气温测量实践,让学生亲自操作温度计,记录气温数据。
引导学生观察气温变化,分析气温与时间、地点等因素关系。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共同分析测量过程中遇到问题及解决办法。
强调正确使用温度计和准确读取气温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16测量气温2. 内容:气温定义、影响温度计使用方法气温数据记录与读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一天内校园内气温变化,记录气温数据。
分析气温变化原因,与同学们分享观察心得。
2. 答案:学生需提交气温记录表,表中包括时间、地点、气温等数据。
观察心得:描述气温变化规律,分析变化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气温概念、温度计使用方法,但部分学生在读取气温数据时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以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解更多气象知识。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气温观测、气象预报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测量气温》优秀教案
16.测量气温【教材分析】本课是《观测天气》单元的第一课。
要求学生掌握气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习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知道气温有什么用。
聚焦部分,首先明确这节课的主题是测量气温。
探索部分,学习气温计的使用方法;使用气温计到校园各个地点测量气温。
研讨部分,探讨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来测量气温;通过课堂同一时间、各个地点气温情况的测量情况,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拓展部分,通过阅读资料,了解百叶箱的用途,理解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气温是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
气温的测定是在认识气温计,练习了气温计的读数后进行的。
学会使用气温计测量不同时刻的气温,能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每天的气温都在发生变化。
在同一时间里,室内和室外的温度不同,室外不同地方的温度也不同;同一地点,一天中的温度也在不断变化。
要研究气温的变化,首先要明确平时所说的气温是在什么环境下测定的。
通过阅读资料,了解百叶箱的用途,理解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
科学知识:1.通过讨论,认识到气温作为天气要素的重要性。
2.学习使用气温计,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
3.阅读资料,了解百叶箱的用途。
科学探究:1.学习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2.测量气温,发现不同情况下气温的差异性。
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测量并比较向阳和背阴处气温的差异。
2.通过百叶箱的设计,理解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能解释并举例说明气温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并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做出及时调整。
2.懂得工具的使用能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教学重点】学习使用气温计,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会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发现不同情况下气温的差异性。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演示用气温计,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气温计模型,学生用气温计,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在二年级我们学习了《关心天气》,说说你对“气温”都有哪些了解?2.提问:平时你在哪些情况下听说过“气温”?3.小结揭题:气温是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气温通常用气温计来测量。
2024年新苏教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6测量气温
2024年新苏教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16测量气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苏教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6课“测量气温”。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气温的概念,掌握气温的测量工具——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学会读取和记录气温数据,并能简单分析气温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气温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读取和记录气温数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气温变化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读取。
教学重点:气温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变化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演示用气温数据表、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每组一个温度计、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气温变化,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对生活的影响。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气温的概念、测量工具——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3. 例题讲解(5分钟)通过示例,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解读数据。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气温测量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数据分析(10分钟)学生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气温变化。
教师点评学生实践操作,强调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7.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5分钟)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变化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测量气温2. 内容:气温的概念温度计的结构与使用方法气温变化记录与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记录一周内每天的气温变化,并分析其变化规律。
2.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记录表格,包含日期、时间、气温等信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气象预报,了解更多的气象知识,提高生活品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读取2. 气温变化记录与分析3. 实践操作中的指导与反馈4. 作业设计中的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读取1.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温度计前,确保温度计完好无损,避免摔落或碰撞。
南京市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观测天气》教学设计
南京市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观测天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观测天气》的内容包括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天气预报的阅读、天气图的识别、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等。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测和记录天气的能力,以及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对天气有一定的认识和感知。
但在具体观测天气、阅读天气预报和天气图、记录天气变化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此外,学生对于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实际应用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天气的基本知识,学会阅读天气预报和天气图,能够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天气现象,培养学生的观测和记录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天气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天气的基本知识、天气预报的阅读、天气图的识别、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2.难点:天气预报和天气图的实际应用,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天气预报和天气图的样本、天气现象的图片和视频、观测天气的工具等。
2.教学环境:教室或户外观测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天气现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激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介绍天气的基本知识,讲解天气预报和天气图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天气的表示和传递方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户外观测,使用工具记录天气变化,培养学生的观测和记录能力。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观测结果,讨论天气现象的变化和规律,加深学生对天气的理解。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6测量气温教案
16测量气温.【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测量气温》,本节课是学生熟悉的“温度”学生学习使用气温计,气温计的正确读写、准确的气温有什么作用、认识百叶箱及百叶箱的作用等几个部分组成,不但了解了科学概念,还帮助学生认识并正确使用气温计,同时也渗透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学情分析】气温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如何正确的测量气温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难度,所以本节课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认识气温计,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来理解准确的气温有什么用?通过到教室外面的操场、阳光下背阴处的调查,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气温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
2.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3.知道准确的气温对生活的作用。
4.知道同一天不同的地点的气温也是有差别的。
科学探究:1.定时观察、测量并记录校园不同地点一天的气温变化。
2.团结合作地开展气温的观测活动。
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不同地方的气温。
2.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与同学合作讨论百叶箱为什么会有这些要求。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工具的使用可以提高测量气温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温度。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气温计测量气温。
【教学准备】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1-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气温计,气温记录表、百叶箱。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图片出示:人在冬天和夏天两张不同的图片。
1、师:看到这些图片,有什么不同?师:今天来学校的时候同学们感觉天气情况怎么样?生?冷2.师:在生活中,气温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测量气温”。
(板书:测量气温)3.师:测量气温用什么工具呢,如何来测量呢?生:气温计。
师: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设计意图:谈话导入,通过不同的景观对比,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冷和热,引发学生测量气温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将冷热与气温高低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16《测量气温》教案设计
16.测量气温【教材分析】本单元《观测天气》整体呈现分-总的形式。
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对几种天气的要素由定性观察转向定量测量,来描述天气变化和气候特征。
本课为本单元的第一课,通过观测数、分析、归纳数据来总结天气变化的规律。
课标中的相关内容要求: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
●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利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可测量的量,描述天气。
本课聚焦气温这一气象要素,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四个部分展开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学习使用气温计;第二部分,认识准确的气温的作用和重要性;第三部分,通过在不同的地方测量气温,发现不同情况下气温具有差异性;第四部分,了解百叶箱的结构和用途。
【学情分析】在低年级通过学习《关心天气》,学生经历了观察、定性描述天气的变化,对于气温的认识处在感官感受和语言描述阶段。
学习利用工具测量和采集利用数据说明和描述天气情况是学生发展的目标所在也是本课的核心和重点。
气温计的使用方法以及对数据的连续测量、数据分析对于三年级学生有些难度,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示范、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方法落实这一目标。
他们乐于尝试,对于使用工具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对于采集数据的严谨性容易忽略,教师要充分地指导和引导,在测量过程中捕捉正、反的示例,深刻地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实证意识,提升严谨的科学态度。
帮助学生树立精确地从天气的角度来观察生活的意识,从而认识天气对生活的重要影响。
【教学目标】1. 认识气温计的结构,学会使用气温计,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知道同一时间段,不同地点的气温可能不同;认识百叶箱设计的原理。
2. 能够测量并比较向阳、背阴等地点的气温,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意识、有方法地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提取有效的信息;3. 认识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严谨的科学态度;乐于与同伴合作和分享。
4.体会使用工具可以使观察更准确,生活更加便捷。
【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用气温计测量气温。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6《测量气温》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6《测量气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测量气温》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6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气温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温度计,并能够正确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气温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对于气温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气温的测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气温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温度计,并能够正确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到气温的变化,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气温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温度计,并能够正确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2.难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气温的概念、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气温的变化。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测量气温的体会和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温度计、实验器材、课件。
2.学具:温度计、实验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气温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气温的变化,激发学生对气温测量的兴趣。
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通过课件展示温度计的使用步骤。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气温。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拓展(5分钟)学生讨论:气温的变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新苏教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6测量气温
新苏教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16测量气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苏教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6课,主题为“测量气温”。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温度计及其使用方法,学习读取摄氏度数值,了解气温对生活的影响,以及进行简单的气温记录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能够正确读取摄氏度数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测量气温,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气温记录和分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关注,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温度计读取气温数值。
教学重点: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进行气温的测量和记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温度计、黑板、粉笔、气温记录表。
学具:学生用温度计、记录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温度计,询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个工具,它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温度计的用途和重要性。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温度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气温对生活的影响。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并强调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示范如何读取温度计上的摄氏度数值。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取温度计数值,加深理解。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个温度计,进行实际测量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5. 气温记录与分析学生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气温记录表上,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师选取几组数据,带领学生分析气温变化规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测量气温2. 内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摄氏度数值的读取气温记录与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并记录一天的气温变化。
答案:学生需在一天内定时测量气温,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天气变化,进行长期的气温观测,了解气温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 读取摄氏度数值的准确性。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6、测量气温 教案
第五单元观测天气16、测量气温教学目标:1、知道气温是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气温通常用气温计来测量。
2、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人们知道准确的气温有什么作用。
3、了解同时在不同的地方测量气温,测得的数据是不一样的原因,知道国家气象局规定的测量气温的标准是什么。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气温是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气温通常用气温计来测量,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测量气温。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正确测量气温的方法,并学会测量气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气温计等等。
预习要求: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气温,查阅资料,初步了解有关气温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本第43页的一首诗:我向风儿问好:你好!你从哪里来?风儿呼呼刮过:你猜!你猜!我向雨儿问好:你好!你下得有多大?雨儿滴滴嗒嗒:你猜!你猜!⋯⋯可我猜不出,该怎么办?学生自由读一读这首小诗,初步了解这首小诗的内容。
2、教师引导:同学们,这首小诗写的是大自然的气象。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研究天气方面的知识。
板书:第五单元观测天气3、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探究气温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16、测量气温二、了解气温教师引导:同学们,气温是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平时气象员们都用气温计来测量气温。
示气温计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气温计。
教师讲解:同学们,在气温计上,有两个数值,c表示摄氏温度,f表示华氏温度。
平时,我们一般使用摄氏温度。
气温计的正确读写教师引导:同学们,平时看到气温计,我们怎样读出气温计上的气温数据呢?出示课本44页上面的两幅气温计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试着读一读这两个气温计上的温度。
气温计上的温度我们会读了,那么又该怎样去书写呢?出示课本44页有关“气温计的正确读写”这段文字,引导学生读一读,进一步了解气温计的正确读写。
练习出示几组气温数字,引导学生读一读,进一步巩固温度的正确读写。
30℃ -5℃ 0℃ 35℃ 7℃ -20℃教师引导:同学们,平时我们都非常关心温度,大家想一想,我们知道准确的温度有什么作用呢?出示课本44页下面4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在这4种情况下,我们知道准确的温度有什么作用?预设:图1:知道明天降温8摄氏度,就可以及时添加衣服,防止着凉。
16.测量气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观察并记录气温的变化。
5.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对气温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处理。
6.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同学一起进行气温的测量和数据的收集。
学情分析
1. 学生层次:本节课面向的是2023-2024学年三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气温这一概念有一定的生活认知,但缺乏系统的科学理解。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测量方法,对实验操作有一定的了解,但气温测量涉及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强调“测量气温”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测量气温”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测量气温”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测量气温”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测量气温”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d. 在课堂互动环节,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e. 在团队合作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乐趣。
学具准备
Xxx
《16.测量气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16.测量气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16.测量气温》
2.教学年级和班级:科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14周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学习者分析
-学生可以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思考气温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支持学生的学习。
-学生可以将拓展学习的心得和体会分享给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科学探究活动或项目,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反思与总结
回顾今天的课堂,我意识到在教授气温测量这一课时,我采用了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验和小组讨论来掌握知识。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具体来说,学生将能够:
-解释气温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使用温度计进行准确的气温测量,并记录数据。
-分析气温数据,识别气温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应用气温测量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参与小组讨论,提出创新的气温测量改进方向。
-撰写关于气温测量的短文或报告,巩固学习效果。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6测量气温教案
16测量气温.【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测量气温》,本节课是学生熟悉的“温度”学生学习使用气温计,气温计的正确读写、准确的气温有什么作用、认识百叶箱及百叶箱的作用等几个部分组成,不但了解了科学概念,还帮助学生认识并正确使用气温计,同时也渗透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学情分析】气温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如何正确的测量气温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难度,所以本节课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认识气温计,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来理解准确的气温有什么用?通过到教室外面的操场、阳光下背阴处的调查,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气温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
2.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3.知道准确的气温对生活的作用。
4.知道同一天不同的地点的气温也是有差别的。
科学探究:1.定时观察、测量并记录校园不同地点一天的气温变化。
2.团结合作地开展气温的观测活动。
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不同地方的气温。
2.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与同学合作讨论百叶箱为什么会有这些要求。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工具的使用可以提高测量气温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温度。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气温计测量气温。
【教学准备】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1-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气温计,气温记录表、百叶箱。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图片出示:人在冬天和夏天两张不同的图片。
1、师:看到这些图片,有什么不同?师:今天来学校的时候同学们感觉天气情况怎么样?生?冷2.师:在生活中,气温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测量气温”。
(板书:测量气温)3.师:测量气温用什么工具呢,如何来测量呢?生:气温计。
师: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设计意图:谈话导入,通过不同的景观对比,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冷和热,引发学生测量气温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将冷热与气温高低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测量气温
【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讨论,认识到气温作为天气要素的重要性。
2.学习使用气温计,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
3.阅读资料,了解百叶箱的用途。
科学探究:
1.学习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2.测量气温,发现不同情况下气温的差异性。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测量并比较向阳和背阴处气温的差异。
2.通过百叶箱的设计,理解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能解释并举例说明气温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并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做出及时调整。
2.懂得工具的使用能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教学重点】
学习使用气温计,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会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发现不同情况下气温的差异性。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演示用气温计,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气温计模型,学生用气温计,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二年级我们学习了《关心天气》,说说你对“气温”都有哪些了解?
2.提问:平时你在哪些情况下听说过“气温”?
3.小结揭题:气温是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气温通常用气温计来测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测量气温》。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生活,提出“气温”的话题,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
二、学习使用气温计
(一)认识气温计结构
1.出示气温计,谈话:这就是气温计,又叫寒暑表。
请你观察气温计,说说气温计可以分成几部分来认识?
2.小结:气温计一般可分为三部分,由液泡、液柱和刻度组成。
(PPT出示)
3.提问:你知道气温的单位是什么吗?
4.谈话:气温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PPT出示)
5.提醒学生:正确使用气温计,用手握气温计外壳两边,手不能触摸液泡。
气温计是一个非常容易破损的玻璃仪器,一定要小心拿放,尤其要避免气温计碰到坚硬的物体或掉落到地上,如果气温计破碎,务必要告诉老师来处理。
(二)认识气温计读数
1.出示气温计,思考:我们已经认识了气温计的结构,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呢?要怎么读呢?
2.请一位同学上来读一读今天的气温。
说说读数的方法。
3.交流:气温计上最低气温是多少?最高气温是多少?每一大格被分成几小格?一大格和一小格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4.气温计在读数时有什么方法呢?PPT出示使用气温计的方法:
零刻度,读数起;
向上数,摄氏几;
向下数,零下几。
5.PPT出示三幅气温计的示数图(零上温度一幅、零摄氏度一幅、零下温度一幅),让学生分别表示读作、写作,并在记录单上写一写。
6.分发气温计模型,要求组内的一位同学用模型表示出5℃、37℃、0℃、-5℃、-37℃。
另一位同学帮忙检查是否表示正确,而后再交换任务,用气温计模型表示出更多的温度。
7.观看视频“为什么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直观感知气温计,认识气温计的读数。
]
三、创设情境,小组讨论知道准确气温有什么用
1.提问:你知道气温对于生活有哪些影响?
2.学生回答。
3.谈话:气温会影响我们的衣食住行,有时知道准确的气温会更有利于我们的生活。
一起来看以下场景,说说你知道了准确气温有什么作用?
4.场景一(衣):现在的气温还是比较舒适的,可天气预报明天又要降温8℃左右了,我们需要做什么?为什么?(气象上需要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场景二(行):最近几天连续下雨,气温持续降低,天气预报报道明天的气温都到0℃以下了,我们需要做什么?为什么?(0℃以下有冰冻)
场景三(住):这么冷的天,我们需要开空调了,预设的温度应该是多少呢?为什么?(国际标准组织(ISO)有一个推荐值,夏天23℃—26℃,冬天20℃—24℃。
在中国,《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要求是,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不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供暖温度不高于20℃。
)
场景四(食):在炎热的夏天,气温达到了38℃,我们需要做什么?为什么?(气象上需要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同时这个温度对于人体来说也已无法通过排汗确保正常体温,需要补充水分,以防体内电解质紊乱。
)
5.教师小结:通过以上讨论学习,我们知道了更多的生活知识和科学原理,原来在生活中知道准确的气温还有这么多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气象科学上相关特定气温的意义,切身体验知道准确气温的作用。
]
四、不同地点实地测量气温
1.谈话:同学们的读数就是今天的气温吗?我们应该如何测量今天的气温呢?
2.提问:在同一时间段,不同地点测量得到的气温一样吗?你们小组想在学校哪个地点测量气温?(小组意愿与教师指定相结合)
3.谈话:我们马上要到教室外测量气温了,外出测量还要注意什么?
4.待学生交流回答后,教师再出示温馨提醒:
各小组在指定的地点测量气温;
尽量轻声,不打扰其他班级上课;
小组合作,人人都参与测量、读数;
按照测量方法规范测量,及时记录;
完成后快速安静地回到教室。
5.明确要求后,以小组为单位到指定地点进行测量。
6.测试完毕,回到教室,谈话:请各组汇报数据,观察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
7.学生回答。
8.总结并过渡:我们在同一时刻去室外不同地点测量气温,各组的测量数据有一些差异,说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气温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通过实地测量,让学生直观感知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气温是不同的。
]
五、认识百叶箱,理解标准化测量
1.谈话:既然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气温是不同的,究竟以哪个地方的气温为准呢?天气预报中的气温又是在哪里测的呢?
2.观看视频新闻《测量气温有讲究》。
3.谈话:通过视频,你知道气温计是放置在哪里测量气温的?(百叶箱)你在生活中见过百叶箱吗?它是什么样的?
4.谈话:结合视频,阅读资料,说说百叶箱的放置需要符合哪些条件?为什么?
5.师生共同交流,理解标准化测量。
6.课堂总结,观看视频《气温的测量》。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途径认识百叶箱的用途,更好地理解标准化测量。
]
【板书设计】
16.测量气温
气温计(寒暑表)
百叶箱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