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与碘酒要点

合集下载

碘酒与淀粉要点

碘酒与淀粉要点

科学:碘酒与淀粉设计意图:科学小实验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因为幼儿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获得丰富的知识,也体验到动手操作的乐趣,我利用孩子对事物充满好奇与探索的欲望,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碘酒遇到淀粉会变成紫色。

2、培养幼儿思维的发散性,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活动重点:幼儿知道碘酒遇到淀粉会变色。

活动难点:幼儿认识碘酒和淀粉。

活动准备:碘酒、淀粉、盐、针管、盘子、饼干、面条、卷纸、卡纸、土豆、苹果、米饭、记录表活动过程:一、认识碘酒小朋友你们的爸爸、爷爷在家喝酒吗?(幼儿回答)。

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特殊的酒叫碘酒,这种酒是不能喝的,你知道这种酒有什么用吗?(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小结:这种酒是医药用酒,当小朋友皮肤擦破时用来消毒的。

(学习词语消毒)小朋友看碘酒是什么颜色的?(幼儿回答棕色)二、认识淀粉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认识了碘酒,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样东西,看这是什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看一看。

幼儿用手摸,说出自己的感觉。

(滑滑的)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个别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刚才有小朋友说是面粉,有小朋友说糯米粉,还有小朋友说……,老师告诉小朋友它是淀粉,我们吃的馒头里面就有淀粉,吃起来甜甜的。

小朋友这叫什么?(淀粉)。

三、做实验,出示一杯清水、淀粉和淀粉1、将碘酒滴入清水中,看看有什么变化,幼儿讲述(碘酒的颜色变淡了)2、再将淀粉放入杯中小朋友刚才都知道把碘酒滴入清水中碘酒的颜色变淡了,那老师把淀粉放入刚才这杯水中,你觉得会有什么变化?(幼儿自由讲述,会变淡、会变成白色……)3、教师操作,幼儿观察,幼儿讲述变化后的结果。

(紫色的)教师小结:哦,原来把淀粉放入杯中,这杯水呀就变成了紫色。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当碘酒遇到淀粉的时候就会变成紫色。

(巩固碘酒遇到淀粉会变成紫色)你们说神奇吗?(神奇)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动手尝试一下呢?四、幼儿做实验,填写记录表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苹果、面条、卷纸、米饭、……还有一张记录表,请小朋友动手试一试,看看哪些东西与碘酒相遇时会变成紫色并在记录表上画“√”。

碘酒和淀粉现象

碘酒和淀粉现象

碘酒和淀粉相遇后,会出现一种特殊的现象:淀粉会变成蓝色。

这是因为碘酒中的碘分子与淀粉分子发生了反应,导致淀粉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这种反应在化学上被称为“碘-淀粉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除了碘酒,其他含有碘的物质,如碘水、碘片等,也能与淀粉发生类似的反应,使淀粉变成蓝色。

这种反应不仅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

例如,在烹饪中,我们可以使用碘酒来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从而判断食物是否煮熟或者是否含有足够的营养成分。

值得注意的是,碘-淀粉反应是一种可逆反应,也就是说,当反应条件改变时,淀粉会重新变回原来的颜色。

例如,如果将已经变成蓝色的淀粉加热,蓝色会逐渐消失,最终变回原来的白色。

这是因为加热会使淀粉分子和碘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从而使反应逆转。

淀粉遇碘酒实验报告

淀粉遇碘酒实验报告

1. 了解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原理。

2. 掌握淀粉遇碘酒变蓝实验的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现象。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淀粉分子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其中直链淀粉能与碘分子形成络合物,使淀粉呈现蓝色。

碘酒是一种含有碘和酒精的溶液,碘分子在碘酒中呈自由状态。

当碘酒与淀粉接触时,碘分子会进入淀粉分子的螺旋结构中,形成蓝色的络合物。

三、实验材料1. 淀粉:马铃薯、玉米等富含淀粉的食材。

2. 碘酒:市面上购买的碘酒。

3. 玻璃片:用于滴加碘酒和观察实验现象。

4. 试管:用于盛放淀粉和碘酒。

5. 滴管:用于滴加碘酒。

6. 水浴锅:用于加热淀粉溶液。

四、实验步骤1. 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薄片。

2. 将玉米洗净,去皮,切成薄片。

3. 分别将马铃薯片和玉米片放入两个试管中。

4. 向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使淀粉溶解。

5. 将试管放入水浴锅中加热,使淀粉溶液煮沸。

6. 待淀粉溶液冷却后,用滴管分别向两个试管中滴加几滴碘酒。

7.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结果。

1. 马铃薯片遇碘酒变蓝。

2. 玉米片遇碘酒变蓝。

六、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和玉米中都含有淀粉,当它们与碘酒接触时,淀粉分子与碘分子形成络合物,使淀粉呈现蓝色。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加热淀粉溶液的目的是使淀粉充分溶解,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2. 实验过程中,滴加碘酒的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 实验结果说明,淀粉遇碘酒变蓝是淀粉的特有性质,可用于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八、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验证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现象,加深了我们对淀粉性质的认识。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淀粉遇碘酒变蓝实验的操作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淀粉与碘酒反应的原理要点

淀粉与碘酒反应的原理要点

淀粉与碘酒反应的原理
淀粉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淀粉与碘酒反应的本质是生成了一种包合物(碘分子被包在了淀粉分子的螺旋结构中了),这种新的物质改变了吸收光的性能而变了色。

天然的淀粉组成成分可以分为两类: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直链淀粉约占10%—30%,分子量较小,在50000左右,可溶于热水(70℃—80℃)形成胶体溶液。

直链淀粉与碘酒作用显蓝色,但较短的直链则呈现红色、棕色或黄色等不同的颜色支链淀粉约占70%—90%,分子量比直链淀粉大得多,在60000左右,不溶于水,支链淀粉与碘酒作用显紫色或紫红色所以,淀粉遇碘酒究竟显什么颜色,取决于该淀粉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

有的豆类几乎全是直链淀粉,遇碘酒显蓝色;糯米中几乎全是支链淀粉,遇碘酒显紫色;玉米、马铃薯分别含有27%、20%的直链淀粉,所以马铃薯遇碘酒所显的颜色比玉米遇碘酒所显的颜色要略深。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个特性能够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过程与方法1、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2、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三、教学难点: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个特性能够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四、教学准备:每组米饭、淀粉、碘酒、滴管、棉签、勺子和几种常见的食物。

五、教学过程:教师给大家玩一个魔术,把碘酒溶液迅速喷射在用淀粉液写的“淀粉”的贴纸上,白纸上出现了“淀粉”这两个字。

二、寻找淀粉活动:1.学生理解碘酒,观察碘酒的颜色,说说碘酒的作用,并用碘酒对手指消毒。

2.米饭弄脏了分发实验用米饭,学生通过用涂碘酒的手指抓米饭的活动中,观察米饭的变化,得出结论,并猜测米饭为什么脏了。

(板书:米饭+碘——紫色) 3.会变味的米饭(1)品尝一口米饭,马上说说米饭的味道。

(2)咀嚼大约1--2分钟,米饭中出现了什么味道?(3)思考:米饭是甜的吗?米饭出现了甜味,说明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4)你认为出现甜味与什么原因相关?假如学生提到了唾液的作用,教师要肯定下来;假如学生认为是咀嚼时,把米饭、白面包中的糖分挤出来了,那么能够再做一个实验实行验证:把一些米饭放人杯子中反复挤压或捣碎,就像米饭在口腔中咀嚼一样,1^-2分钟之后,拿出来尝味道。

假如甜了,说明米饭中本身就有糖分;假如不甜,说明米饭产生出甜味,还需要唾液的作用。

4.提出新问题米饭里出现了淡淡的甜味,到底是什么物质在起作用呢?(板书:淀粉)三、理解淀粉:1.说说淀粉2.观察淀粉的外观特点,描绘手摸淀粉时的感受。

四、淀粉的踪迹:1.滴一滴碘酒在淀粉上,观察淀粉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用碘酒来鉴别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是寻找淀粉踪迹的另一个活动。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演示实验教案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演示实验教案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演示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米饭的基本性质2. 淀粉的检测方法3. 碘酒的变化演示实验4. 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5. 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基本性质,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淀粉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实验现象。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米饭、碘酒、滴管、玻璃片、酒精灯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报告单等。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基本性质,掌握淀粉的检测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米饭的基本性质2. 淀粉的检测方法3. 碘酒的变化演示实验4. 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5. 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基本性质,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淀粉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实验现象。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米饭、碘酒、滴管、玻璃片、酒精灯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报告单等。

第一章:米饭的基本性质1.1 介绍米饭的来源和成分1.2 讲解米饭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3 分析米饭的烹饪过程对其性质的影响第二章:淀粉的检测方法2.1 介绍淀粉的基本性质2.2 讲解淀粉的检测方法:碘液法2.3 分析碘液法检测淀粉的原理及操作步骤第三章:碘酒的变化演示实验3.1 演示碘酒与米饭的反应3.2 解释碘酒与米饭反应的原理3.3 分析实验现象及结论第四章: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4.1 讲解实验操作步骤4.2 强调实验注意事项4.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第五章: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5.1 学生观察实验结果5.2 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一致性5.3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六、淀粉的分子结构与特性6.1 介绍淀粉的分子结构6.2 讲解淀粉的溶解性、热稳定性和粘度等特性6.3 分析淀粉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七、碘酒的制备与性质7.1 介绍碘酒的制备方法7.2 讲解碘酒的化学成分和性质7.3 分析碘酒在实验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八、实验拓展:淀粉与碘酒在其他物质上的反应8.1 引导学生思考淀粉与碘酒在其他物质上的反应可能性8.2 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淀粉与碘酒在其他物质上的反应九、实验评价与反思9.2 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9.3 强调实验评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下次实验中改进十、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0.3 提醒学生关注淀粉和碘酒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米饭的基本性质补充和说明: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米饭的质地、颜色、气味等物理性质,以及烹饪过程中淀粉的变化等化学性质。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米饭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以及淀粉遇到碘酒的化学反应。

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碘酒在检测淀粉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米饭中淀粉的含量和性质。

2. 碘酒的制备和性质。

3. 淀粉与碘酒的反应原理。

4.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5. 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淀粉与碘酒的反应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对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淀粉与碘酒反应的原理。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新鲜米饭、碘酒、滴管、玻璃棒、实验皿等。

2. 实验试剂:碘化钾溶液、葡萄糖溶液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验桌、实验架等。

教案剩余部分(六、七、八、九、十)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有关淀粉和碘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米饭中淀粉的含量和性质,介绍碘酒的制备和性质。

3. 讲解淀粉与碘酒的反应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碘酒在检测淀粉方面的应用。

4. 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淀粉与碘酒的反应,并交流各自的思路。

5. 实验操作:每组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事项。

6. 观察与分析: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实验结果。

7. 成果分享:实验结束后,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8.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米饭放入实验皿中。

2. 用滴管滴入适量的碘酒,观察米饭的颜色变化。

3. 加入少量碘化钾溶液,观察米饭的颜色变化。

4. 对比不同组的实验结果,分析淀粉与碘酒反应的规律。

碘伏与淀粉的科学原理

碘伏与淀粉的科学原理

碘伏与淀粉的科学原理
碘伏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淀粉的方法,它的科学原理是基于碘和淀粉之间的化学反应。

碘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水溶液中会呈现蓝色。

而淀粉是一种多糖类化合物,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许多葡萄糖单元。

当淀粉溶液中存在碘时,碘会进入淀粉的分子结构中,形成碘化物。

淀粉分子结构中的葡萄糖单元中的羟基能够与碘发生氢键作用,形成淀粉-碘复合物。

这种复合物的形成会导致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从蓝色变为紫黑色。

由于这种颜色变化明显且可观察,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溶液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淀粉。

总而言之,碘伏与淀粉的科学原理是基于碘化物和淀粉之间的化学反应,通过检测溶液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淀粉的存在。

淀粉遇到碘酒变蓝原理

淀粉遇到碘酒变蓝原理

淀粉遇到碘酒变蓝原理
嘿,这淀粉遇到碘酒变蓝的事儿啊,可有意思了。

有一回啊,我在厨房瞎捣鼓。

看到有淀粉,还有碘酒。

我就想,这俩玩意儿放一起会咋样呢?我就倒了点淀粉在碗里,然后滴了几滴碘酒。

哇哦,一下子就变蓝了。

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得不行。

我就开始琢磨这是为啥呢。

后来我查了一下,才知道啊,原来淀粉是个调皮的小家伙。

它里面有一种叫淀粉分子的东西。

这碘酒呢,也有它的小脾气。

当碘酒碰到淀粉的时候,它们就像两个好朋友见面一样,一下子就发生了反应。

淀粉分子就和碘酒里的碘结合在一起,然后就变成了蓝色。

我觉得这可太神奇了。

我又试了好几次,每次看到那蓝色,我都觉得好有趣。

我还叫来了我的小伙伴,给他们表演这个小魔术。

他们都惊呆了,觉得我好厉害。

哈哈。

这淀粉遇到碘酒变蓝的原理啊,虽然有点复杂,但是真的很有趣。

以后我要是再看到淀粉和碘酒,肯定还会玩一玩这个小魔术。

哈哈。

碘酒和淀粉的反应

碘酒和淀粉的反应

碘酒和淀粉的反应淀粉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淀粉与碘酒反应的本质是生成了一种色合物(碘分子被包在了淀粉分子的螺旋结构中了),这种新的物质改变了吸收光的性能而变了色。

淀粉跟碘生成的色合物的颜色跟直链淀粉的聚合度或支链淀粉直链部分的平均聚合度有关。

直链淀粉的聚合度是200^-980,此时色合物是蓝色的,支链较多的支链淀粉的直链部分的平均聚合度为20^-28,此时形成的色合物呈紫色,糊精的聚合度较低,显棕红色或红色。

铁钉生锈实验化学家们证明: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上几年也不生锈。

然而光有水也不会使铁生锈。

人们曾试验过,把一块铁放在煮沸过的、密闭的蒸馏水瓶里,铁也不生锈。

只有当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里,才会使铁生锈。

铁生锈的对比实验:将4根洁净的铁钉分别放人4支试管中,向第一支试管中加人少量自来水,使铁钉的一部分浸人水中,另一部分暴露在空气中;向第二支试管中加人自来水,使铁钉全部浸人水中;向第三支试管中加满冷却的沸水,塞紧橡皮塞;向第四支试管中加人少量生石灰或无水氯化钙固体,塞紧橡皮塞。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我们会观察到:第一支试管内铁钉生锈速度最快,锈蚀情况也最严重,几天后铁钉露在空气中的部分,表面形成一层红褐色的锈。

第二支试管中,铁钉生锈速度慢,程度小。

第三支试管和第四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

为什么第一支试管内铁钉生锈最严重因为钢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含有少量的碳,在潮湿的空气中由于受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的作用,表面很容易生成铁锈,铁锈疏松多孔,因而使内层的铁继续被腐蚀,出现层层脱落现象。

第二支试管内铁与水中氧气作用,由于溶在水中的氧气少,所以生锈速度慢。

而第三支试管中几乎没有氧气,煮沸水的过程中将溶在水中的少量氧气几乎全部除掉了,所以铁钉不会生锈。

第四支试管中有氧气,但几乎无水,生石灰或无水氯化钙固体将空气中的水分除去了,在室温下铁与氧气是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

醋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式为CH3COOH小苏打是碳酸氢钠(NaHCO3),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水不能与酸反应,所以无明显变化。

碘酒与淀粉化学反应

碘酒与淀粉化学反应

碘酒与淀粉化学反应
碘酒与淀粉的化学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实验现象,用于检测淀粉或者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具体反应过程如下:
1. 将碘酒滴到淀粉溶液或者淀粉质食品上,溶液或食品表面会呈现出紫黑色。

2. 这是因为淀粉分子中含有许多α-D-葡萄糖单元,这些单元都是以α-1,4-糖苷键连接成为一条支链状的多糖分子。

碘酒中的碘原子能够与淀粉分子中的α-D-葡萄糖单元发生作用,形成含有碘的复合物。

3. 这种复合物的外观为紫黑色,是由于复合物的结构和电子云密度的改变,导致复合物吸收可见光的波长发生变化。

而淀粉以外的其他物质,如蛋白质、葡萄糖等,则不会产生这种反应。

4. 检测淀粉或者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时,可以通过观察碘酒与淀粉反应后的颜色变化来判断。

总之,碘酒与淀粉的化学反应是一种可靠的检测淀粉的方法,也为我们的生活和科学实验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淀粉碘酒变色实验原理

淀粉碘酒变色实验原理

淀粉碘酒变色实验原理
这主要取决于淀粉本身的结构。

淀粉是白色无定形粉末,由直链淀粉(占10—30%)和支链淀粉(占70—90%)组成。

直链淀粉能溶于热水而不呈糊状,支链淀粉不溶于水,热水与之作用则膨胀而成糊状。

其中溶于水中的直链淀粉,呈弯曲形式,并借分子内氢键卷曲成螺旋状。

这时加入碘酒,其中碘分子便钻入螺旋当中空隙,并借助范得华力与直链淀粉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络合物。

这种络合物能比较均匀地吸收除蓝光以外的其它可见光(波长范围为400—750钠米),从而使淀粉变为深蓝色。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直链淀粉的重复单元是平均六个葡萄糖构成一个螺旋圈,碘分子进入其内,糖的羟基成为电子供体,碘分子成为电子受体,形成络合物。

这种络合物表观上就呈现蓝黑色。

当逐步对淀粉进行水解时这种重复单元越来越少,所以颜色会逐渐变成紫红色到红色,当小于六个时不能构成螺旋圈时就呈现无色。

同样的解释适用于直链淀粉,因为支链比较短,形成的螺旋圈较直链的少,所以呈现红色或者浅红色。

淀粉沉淀实验报告

淀粉沉淀实验报告

淀粉沉淀实验报告淀粉沉淀实验是一种通过化学方法检测淀粉存在与否的实验。

淀粉是一种常见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是植物的主要能量储存物质。

淀粉可以被酶类分解为葡萄糖,并通过细胞呼吸释放出能量。

为了进行淀粉沉淀实验,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试剂:1. 淀粉溶液:将适量的淀粉粉末加入足够的水中,搅拌均匀,得到一个均匀的淀粉溶液。

2. 碘液:可以购买市售的碘酒制作,也可以用溶液稀释的碘酒制作。

3. 烧杯或试管:用于容纳淀粉溶液和碘液。

实验步骤如下:1. 取一定量的淀粉溶液倒入烧杯或试管中。

2. 加入适量的碘液。

注意,碘液要滴加,直到混合液有显著的颜色变化为止。

通常情况下,淀粉沉淀和碘液之间会出现蓝黑色的反应。

3. 观察混合液的颜色变化。

如果混合液变为蓝黑色,则说明淀粉在溶液中沉淀下来了,证明淀粉存在于溶液中。

如果混合液继续保持原来的颜色,则说明淀粉没有沉淀下来,证明溶液中没有淀粉。

4. 实验完成后,可以倒掉混合液并冲洗实验器皿,注意使用废弃液的正确处理方法。

根据淀粉沉淀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判断某种食物或某个物质中是否含有淀粉。

淀粉是一种能够提供能量的碳水化合物,在食物中的含量也很高。

因此,淀粉沉淀实验在食品质量监测、化学教学实验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淀粉沉淀实验只能初步判断淀粉的存在与否,并不能定量检测淀粉的含量。

如果需要准确测定淀粉的含量,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方法,如硫酸加热分解法、盐酸水解法等。

总结起来,淀粉沉淀实验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方法,可以初步判断食物或物质中是否存在淀粉。

通过观察混合液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得到初步的结论。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淀粉沉淀实验并不能定量检测淀粉的含量,如果需要准确的测定结果,还需要使用其他的方法。

大班科学教案《实验淀粉遇到碘酒》

大班科学教案《实验淀粉遇到碘酒》

大班科学教案《实验淀粉遇到碘酒》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了解淀粉与碘酒的发生反应,探究淀粉遇到碘酒后会发生
的现象,进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实验材料
•碘酒
•滴管
•测量杯
•茶匙
•小玻璃杯
•蘸棒
•水
三、实验步骤
1.将小玻璃杯放在台子上,加入少量的淀粉粉末。

2.用滴管滴入适量的水,搅拌淀粉粉末,使其完全溶解。

3.加入少量的碘酒。

4.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

四、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需由教师指导完成。

2.碘酒为有毒化学品,不能接触皮肤或食入。

3.操作时注意安全,避免产生危险事故。

五、实验结果
在淀粉粉末溶解于水中后,加入一定量的碘酒,可以看到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

淀粉会和碘酒发生反应,形成蓝黑色的复合物,而溶液变成深蓝色或黑色。

六、实验分析
淀粉和碘酒的反应可以看做一种物理吸附,淀粉中的糖基和碘酒中的离子产生
氢键,从而形成一个复合物。

由于碘酒溶液的量较少,所以只能与在淀粉粉末溶解后,部分的淀粉分子形成复合物,故出现的溶液颜色较浓。

七、实验扩展
除了淀粉和碘酒,还有许多化学试剂能够产生特殊的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和
探究。

例如:硫酸与蔗糖、氧气与火柴、苯酚与氯化铁等。

八、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可以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淀粉与碘酒的特殊反应。

同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吸附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兴趣。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当碘酒遇上淀粉》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当碘酒遇上淀粉》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当碘酒遇上淀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碘酒与淀粉的化学反应,理解其原理和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思考、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积极参与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1. 理解并解释碘酒与淀粉的反应原理。

2. 运用实验方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碘酒、淀粉水溶液。

2. 实验器材:试管、滴管、火柴。

3. 幻灯片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碘酒和淀粉的特点和应用。

例如:“你们在家里有没有听说过碘酒,它有什么作用?”“淀粉有哪些用途?”等二、探究(10分钟)1. 演示实验教师将少量淀粉水溶液装入试管中,再滴加少量碘酒。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颜色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反应。

2. 实验探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实验,每个小组准备一份淀粉水溶液和一小瓶碘酒。

让学生依次添加片刻,在观察与记录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讨论并得出结论。

3. 总结与解释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和结论,并询问学生对于实验结果的解释。

教师可以解释淀粉与碘酒之间的化学反应原理。

三、拓展与延伸(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碘酒与淀粉之间的反应是否是一种永久性的变化,能否恢复原状?以及如何进行验证和解释。

四、归纳与概括(5分钟)学生归纳和总结碘酒与淀粉的反应规律,并学会用科学的语言解释实验现象。

五、实践应用(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碘酒和淀粉的应用领域,并展示相关实践应用案例,鼓励学生发言和分享。

教学反思:1. 整体而言,本节课以实验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针对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和解释,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和参与度较高,他们积极思考,解答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关实验现象的疑惑。

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激发学生继续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欲望。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2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2
寻乌实验小学
谢春燕
一、会变味的米饭
用筷子夹取少许的米 饭,要注意节约粮食
哦!实验结束后,筷
子放中间。
思考:
1米饭刚入口时是什么味道? 2咀嚼1分钟后又是什么味道? 给大家2分钟时间,能完成了吗?
科学实验中有很多的观察方法,但 是在不确定所观察物品是否安全和 卫生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用嘴巴去 尝。
二、研究淀粉的变化
注意点:
1.用滴管吸取碘酒,滴
1-2滴碘酒与物体上,胶
滴管
头滴管的管尖不要接触
到食物。
管尖
2.滴管使用完毕之后,要放回到碘酒瓶中。
1.米饭、馒头中都富含有淀粉
2.唾液中有种物质叫唾液淀粉酶。
3.当以淀粉为主的米饭、馒头在咀嚼过程中与唾
液充分接触,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一种有
甜味的物质。
4.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变成蓝色,这蓝色的物质是一 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黄瓜
芋艿
冰糖
苹果
枣子番薯检验这些食物中是否 Nhomakorabea有淀粉。
在含有淀粉的食物上打“√”
食物名称
预 黄 冰 芋 苹 枣 瓜 糖 艿 果 子
含有淀粉的物质 测 验 证
番 薯

馒头淀粉和碘酒

馒头淀粉和碘酒

1、检测前要先进行预测。 2、把碘酒滴在食物样品的切口上。 3、注意滴管的使用方法。 4、实验完毕整理好实验材料,填写 好实验记录。
1、把馒头放入口中,立刻感受一下馒 头的味道。 2、慢慢的咀嚼一两分钟,再来细细的 品味馒头的味道。
在我们的咀嚼中,唾液和馒头充分 混合,唾液中淀粉酶使馒头中的淀粉发 生水解生成了麦芽糖。
六年级科学下、滴碘酒时滴管不要直接接触馒头。 2、检测时滴一两滴碘酒即可 。 3、滴管用完后及时放回原处。
1、馒头遇到碘酒颜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2、哪些食物遇到碘酒后颜色还会发生变化呢?
3、馒头遇到什么物质还会发生变化呢?
科学家研究发现:
馒头中
主要含有一种叫淀粉 的营养物质。
化学变化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当碘酒遇上淀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当碘酒遇上淀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当碘酒遇上淀粉》一、教学目标1.了解淀粉与碘酒反应的原理。

2.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淀粉与碘酒反应的现象及原理。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淀粉与碘酒反应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土豆、面粉、碘酒、滴管、白纸、保鲜膜。

2.辅助材料:剪刀、尺子、记号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土豆,引导幼儿观察土豆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提问:你们知道土豆里有什么吗?(二)讲解淀粉1.教师讲解淀粉的来源和作用,让幼儿了解淀粉是一种碳水化合物。

2.教师演示如何用面粉制成淀粉。

(三)实验观察1.教师将土豆切成小块,用滴管吸取碘酒滴在土豆上。

2.引导幼儿观察土豆块的变化,并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四)实验操作1.教师分发实验材料,每组一个土豆、面粉、碘酒、滴管、白纸、保鲜膜。

2.教师讲解实验步骤:a.将土豆切成小块。

b.用滴管吸取碘酒,滴在土豆上。

c.观察土豆块的变化。

d.将面粉撒在白纸上,用滴管吸取碘酒滴在面粉上。

e.观察面粉的变化。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实验。

(五)交流讨论1.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结果,讨论淀粉与碘酒反应的原因。

(六)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保鲜膜,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保鲜膜制作淀粉碘酒试纸?2.教师演示制作过程,并指导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出示不同食物,让幼儿用淀粉碘酒试纸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教师强调淀粉与碘酒反应的原理,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1.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寻找含有淀粉的食物,用淀粉碘酒试纸进行检测。

2.家长与幼儿一起探讨淀粉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了淀粉与碘酒反应的原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交流,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实验淀粉遇到碘酒》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实验淀粉遇到碘酒》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实验淀粉遇到碘酒》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淀粉的性质;
2.了解碘酒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3.学习通过实验方法来观察化学反应;
4.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二、教学内容
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是淀粉遇到碘酒后的化学反应。

三、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
1.淀粉溶液(50%);
2.碘酒(0.5%);
3.试管;
4.滴管。

知识准备
1.淀粉是一类形态特别的多糖,是植物重要的储藏物质之一;
2.碘酒在医学上被用于杀菌,也可以用作化学试剂;
3.淀粉遇到碘酒会发生蓝色化学反应。

四、教学步骤
1. 教师介绍
1.向学生介绍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2.向学生讲解淀粉的性质以及碘酒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2. 分发材料
由教师分发试管和滴管。

3. 实验操作
1.将淀粉溶液倒入试管中;
2.用滴管滴加少量碘酒于淀粉溶液中。

4. 观察结果
观察淀粉溶液是否发生蓝色化学反应。

5. 实验总结
1.学生们通过实验方法了解淀粉和碘酒的性质,并观察化学
反应。

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探讨化学反应的机制;
2.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实验内容。

五、实验注意事项
1.碘酒有毒,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2.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台的干净整洁,以避免其他物质
的干扰;
3.在实验后要及时清理试管和滴管。

六、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结果,以及提问等方式来检测学生对本次实验的掌握情况,包括对淀粉和碘酒的性质是否了解,以及是否能够在实验中观察化学反应。

碘酒遇到淀粉实验报告(3篇)

碘酒遇到淀粉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探究碘酒与淀粉的反应现象;2. 了解碘酒与淀粉反应的原理;3.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一种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由葡萄糖单元组成。

碘酒是一种含有碘的溶液,主要用于消毒。

当碘酒与淀粉接触时,碘分子会嵌入淀粉分子的螺旋结构中,形成包合物。

这种包合物会改变对光的吸收性能,使淀粉呈现出蓝色。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淀粉、碘酒、蒸馏水、试管、滴管、试管架;2. 实验仪器:酒精灯、烧杯、玻璃棒。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淀粉溶液:取一定量的淀粉,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制成淀粉溶液;2. 配制碘酒溶液:取一定量的碘酒,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制成碘酒溶液;3. 进行实验:将淀粉溶液和碘酒溶液分别加入两个试管中,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4. 分析结果:比较两种溶液的颜色变化,分析碘酒与淀粉的反应原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在加入碘酒溶液的试管中,淀粉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2. 实验分析:淀粉分子在碘酒溶液的作用下,形成了包合物。

这种包合物改变了淀粉对光的吸收性能,导致淀粉溶液呈现出蓝色。

六、实验结论1. 碘酒与淀粉反应时,会形成包合物,使淀粉溶液呈现出蓝色;2. 实验结果符合实验原理,验证了碘酒与淀粉反应的原理。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碘酒与淀粉反应的颜色变化,分析反应原理;2. 实验操作要规范,避免污染实验材料;3. 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重复性,但可能受到实验条件的影响。

八、实验拓展1. 研究不同浓度碘酒对淀粉反应的影响;2. 探究其他化合物与淀粉的反应现象;3. 学习包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九、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碘酒与淀粉的反应现象,了解了碘酒与淀粉反应的原理。

实验过程中,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同时,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重复性,但可能受到实验条件的影响。

在今后的实验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实验技能。

第2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碘酒与淀粉的反应原理;2. 观察并记录碘酒与淀粉反应的现象;3. 探讨影响碘酒与淀粉反应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你们的米怎样了?
生齐:颜色变了。变成紫色的了。
师:为什么?你用右手捡出来的5粒米什么颜色?
生齐:白色。
师:用左手捡出来的5粒米什么颜色?
生齐:紫色。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消过毒了。
师:刚才我们把左手用碘酒消过毒后酒精挥发了,手上剩下的是什么生:碘。
师:为什么变成紫色了呢?
生:因为碘沾到了米上面。
师:你认为是碘碰上米饭变பைடு நூலகம்了紫色。如果我说,你没把左手涂抹干净,把米饭弄脏了,你怎么办呢?你有方法证明不是因为手脏,而是因为碘酒碰上米饭才变色的吗?
生:拿个棉签沾点碘酒,往米饭上一碰,米饭就变成紫色了。
师:你碰给大家看看。(这个学生照着演示了)哦,拿棉签往米饭上一碰,变紫色了。哦真是这样,看来不是我们的手把米饭弄脏的,对不对?生齐:对。
师:现在每个同学用滴管滴一滴到米饭上。
师:怎么样了
生:全变紫黑色了。
师: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
生:碘酒碰到米饭会变紫色
板书:米饭十碘紫色
师:现在我们得到一个结论,谁还能提出问题?
生:为什么米饭碰上碘会变成紫黑色的?
生:其他东西加碘会不会变成紫黑色?
师:同学们想知道吗?
生齐:想!
师:请看屏幕:小研究碘酒碰到米饭之外的物体会不会变色。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是不是要把结论修改一下。怎么修改呢?
生:淮山加碘变成紫黑色。
师:红薯、小馒头加碘也变成紫黑色我们是不是把每一个都写出来呢?你们觉得麻烦不麻烦?能不能简单一点写出来让大家一看都明白?
生:在米饭后面加上省略号。
师:省略表示什么?
生:表示还有许多东西遇碘会变色。
师:谁还有更好的说法?
生:有很多东西遇到碘会变成紫黑色。
要求:1每人拿出一个小碗,把里面的东西放到桌子上。
2用滴管或棉签分别往上滴碘酒
3仔细观察注意变化
每只碗里有淮山、白萝卜、小馒头、黄瓜、红薯干、冰糖等米饭之外的别的东西。活动开始。
师:有结果了吗?
生:有
师:请看这6样物品哪几样是变色的。
生:淮山、小馒头和红薯干变成黑色的了。其它没有变色。
师:我们在变色的物体名称上打上对勾,除了这些物体外还有许多物体遇碘会变色我们用省略号表示,不变色的打叉,同样不变色的也有许多,我们同样也用省略号表示,用两个圆圈把他们圈起来。一个圈表示遇到碘变色的物体,一个圈表示遇到碘不变色的物体。
《淀粉与碘酒》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教学准备:
学生:4名学生1个小组,围实验桌而坐。实验桌上的物品有:装碘酒的磨口瓶1只,烧杯1只,滴管4支,塑料膜5张,棉签4根,。塑料筐1个塑料碗4只,装有淮山干、红薯干、包菜、小馒头、白萝卜、冰糖块。
教师:课件、碘酒,烧杯,滴管、棉签、小点心、白菜叶、熟鸡蛋、淀粉、清水。
教学过程: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出示一个装有碘酒的磨口瓶)请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了一只小瓶。看着这个瓶子,你能提出几个问题?
生: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生:里面的东西有什么用?
生:里面的东西是什么颜色的?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三个问题。请看屏幕:瓶子里装的是什么?瓶里装的东西有什么用?瓶里装的东西是什么样的?现在每个小组桌子上都有个一样的瓶子,请各小组自己设法解决这三个问题。注意,所有的小瓶子里都装着相同的东西,所有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可以使用。活动开始。(小组活动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把滴管放到烧杯里,把瓶盖盖好。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生:消毒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用过
生:感冒打针时用过。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碘酒的作用是消毒的。
板书:消毒。
师:那么碘酒是什么样的呢?
生:红的或棕色与红茶很相似。
生:棕黄色。
师: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下面请组长把瓶子里的碘酒象我这样打开瓶盖倒一半到烧杯里,然后把瓶盖盖好。然后小组同学看看。闻闻。(小组活动)师:谁来说一下碘酒是什么颜色的?
师:碘酒是酒精里面加一点碘制成的。现在酒精蒸发了,干了,剩下来的就是碘这种东西了。
师:同学们都涂好了。接下来老师请你们做一件事。每个小组有一杯米饭,请组长把米饭扣到桌子中间的塑料膜上。其它同学先用右手捡出其中的5粒米粒,放到你面前的塑料膜上摆整齐。然后再用这只消过毒的左手再捡5粒放在塑料膜上摆整齐。有两个要求,第一,米粒要排放整齐;第二,别把米粒弄脏了。好了,开始。
师:谁还能再简单一些?有些东西遇到碘会变成紫色,有些东西遇到碘不会变色,我们应该怎么说?
生:米饭等有些东西碰到碘会变成紫黑色。
师:我们可以把有些东西说成„„
生:有的物品。
生:有的物体。
师:哦,非常棒!我们可以说成有的物体加碘变成紫黑色。
板书:有的物体+碘紫黑色
师:现在我们得到两个结论了,还有问题吗?如果再有问题我们还可以继续研究下去。
生:为什么有的物体加碘变色有的不变色,怎样分辨呢?
师:这个问题提的好?也就是说为什么有的物体遇碘会变成紫黑色,是里面的什么东西遇碘变成紫黑色呢?
象淮山、小馒头、红薯干,遇到碘会变成紫黑色,说明它们有一种共同的物质,这个物质碰到碘会变成„„
生齐:紫黑色。
师:也就是说它们都有一种共同的物体。那么这个物体是什么呢?好像有的同学已经知道了。
生:是碘酒。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见过。
生:我们也认为是碘酒,是通过闻知道的。
师:还有吗?
生:我们是通过看标签知道的。
师: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种方法知道瓶子里装的是什么。比如:看标签、闻一闻或吸一点出来看看是什么物体。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里面装的是什么?生齐答:碘酒。
板书:碘酒
师:第一个问题解决了,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瓶子里装的东西有什么用?
生:好像是淀粉。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从淮山、小馒头、红薯干、米饭来看它们都是含有淀粉的物质。师:你原来就知道淀粉遇到碘会变色吗?
生:是棕黄色的。
师:你闻了没有。
生;有点酒的味道。
师:碘酒有特殊的味道。
板书:味道、棕黄色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观察知道了瓶子里装的东西是碘酒,是可以消毒的。下面同学们看我的手干净吗?
生:干净。
师:我的手再干净也会有„„
生齐说:细菌。
师:好,请先看我做。用右手拿棉签沾碘酒涂到左手上,把上面的细菌杀干净。下面请同学们也像我这样用右手把左手的拇指、食指、指背、指肚,全部都涂抹上碘酒把上面的细菌全部杀死,彻底地消毒。然后把棉签放在烧杯里。看清楚了吗。好开始吧。(学生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