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13b19d7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a.png)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学生在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顺序计算、运算定律的应用、简便计算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于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也已经有所接触。
但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运算顺序、运算定律的应用等问题而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运算顺序,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运算定律的应用和简便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例子;2.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和演示运算过程;3.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做菜等,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问题。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如23 + 45 × 6。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定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解答。
教师讲解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强调运算顺序。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7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7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7084a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0.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和掌握整数的概念。
2.能灵活运用整数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
3.能解决有关整数的口算和应用问题。
4.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整数的概念。
2.整数的加、减、乘、除法及运算规则。
3.整数的口算和应用问题。
三、教学重点1.能正确灵活地运用整数的四则运算。
2.能解决有关整数的口算和应用问题。
四、教学难点1.整数的应用问题。
2.整数的小数和分数转换。
五、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发挥。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交流。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步骤1. 整数的概念1.提出问题,引入学习内容。
2.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生自己找出正数和负数的联系和区别。
3.教师补充讲解正数、负数和0的概念。
4.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如何表示正数和负数,完成“实物语言——数学语言——表示法”的转化。
2. 整数的加、减、乘、除法及运算规则1.教师讲解整数的加减乘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
2.练习一些简单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的基本技巧。
3.制定“0为加减法的中立元素”“两个同号数相加或相减,绝对值相加再决定符号”等运算规则。
4.练习一些混合运算的例题,培养学生对整数的加减乘除性质的理解,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3. 整数的口算和应用问题1.整数计算口算练习,巩固学生计算技能。
2.整数应用问题探究,从实际生活问题出发,探究整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整数的四则运算,内容繁琐,但基础知识较为简单,可以通过讲解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整数乘除法操作时会出现格式不规范的问题,导致结果不准确。
因此,在之后的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小细节,通过多练多做,培养起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学习态度。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03cd00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7.png)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3)第2课时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6)第3课时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9)(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进一步体会分析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过程,能列综合算式解决有关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前后联系如下: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是本套教材安排的整数混合运算的最后一个教学单元。
正确理解并掌握这部分内容,既是发展学生计算能力的需要,又是学习运算律(含简便运算),以及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
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会解决一些稍复杂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学生有条件主动把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迁移到三步混合运算中来。
教材根据这部分内容的特点,以两种形式安排教学线索。
一是通过创设需要用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联系数量关系理解相应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二是直接呈现相关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让学生通过类推,自主掌握相应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样,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2.把计算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
一方面,教材借助实际问题引入三步混合运算的学习,这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学习混合运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感受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感受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更好地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另一方面,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发展数学思考,也能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相关的解决问题策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混合运算的作用和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2be1a7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5.png)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反思1. 背景介绍《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整数的加、减、乘、除计算,以及这些运算的混合运用。
在本次教学中,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负责讲解这一章节的重点内容,设计教案,并进行教学实施。
2.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基本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整数的加、减、乘、除计算,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计算技能。
具体而言,本次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整数的概念,掌握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相反数的概念。
•掌握整数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法则,能够在计算中灵活运用。
•能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将适当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3. 教学过程3.1 教学准备在进行教学前,我先准备了一些与整数有关的教具和课件,包括整数棒、数字卡片、PPT等,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整数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3.2 教学导入首先我进行教学导入,从生活中简单的情境出发,引入整数的概念和基本操作方法。
比如,我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一些与负数有关的生活场景,比如温度计的正负数值、海拔上升和下降的正负表示等,让学生了解到负数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实际意义的概念。
之后,我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计数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整数解决这些问题。
3.3 教学重点在教学重点部分,我主要介绍整数的基本计算方法以及加减乘除的优先级问题。
我可以通过演示具体的计算过程、出示数字卡片和整数棒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整数的概念和计算规则。
在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方法之后,我会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和交互练习,加强学生对于整数加减乘除计算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4 教学延伸在教学延伸环节,我会利用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一些实际的计算和探究。
比如,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小问题,然后分别交给其他小组进行计算、比较和讨论,以便于加深学生对于整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四年级上册。四则混合运算
![四年级上册。四则混合运算](https://img.taocdn.com/s3/m/5e23ee4bb307e87101f69615.png)
48-96÷2
(2)75 ×24=1800 综合算式: 9000-75×24
9000 -1800=7200
3、脱式计算。
16 ×3 +18 ×6
458 -60 ×3 +2
80 ÷5 +76 ÷2
720 -42 ×2 ÷3
150 +120 ÷6 ×5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织金县 中寨乡 核桃小学 李红霞
一、复习
17 ×4 +20
=68 +20 =88 (90 -12) ÷3 =78 ÷3
=26
810 ÷(3 × 3) =810 ÷9 =90
244 -6 ×28 =244 -168 =76
例1
思考
用3副中国象棋的价钱加上4副围棋的价钱。
12 ×3=36(元)
练一练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
440 -200 ÷5 ×8
=440 -200 ÷40
110 -20 ×5 +25
=90 ×30
=440 -5
=435
=2700
改正:
440 0
110 -20 ×5 +25
=110 -100 +25 =10+25 =35
练习巩固
1、计算下面各题。
80÷2+76÷4 45-20×6÷5 = 45-120÷5 = 45-24 =21
=40+19
=59
28+84÷7-13
= 28+12 -13 =40-13 =27
25×30+25×20
= 750+ 25×20 = 750+ 500 =1250
2、把下面的分步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1500 -25 ×20 ÷100
四年级上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四年级上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https://img.taocdn.com/s3/m/c83bc62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6f.png)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板块一不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思考能力,增强策略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同题。
夯实基础例1一共要付多少元?【牛刀小试1】计算:150+120÷6×5点睛: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如果加号或减号两边同时有乘、除法,则乘、除法可同时计算。
2.正确计算三步混合运算的关键点: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一看:看清算式中含有哪几级运算;二想:想运算顺序,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算:认真计算;四查:检査是否算错,运算符号和数字是否抄错。
误区警示例2计算:380−100÷5×2【牛刀小试2】计算:260−20×5+25点睛:在同时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里,要先算第二级运算。
1. 计算。
23×4+61×6 24×12+91÷760+15×11-74 37+105÷5×32.选择。
(1)计算4500-500÷4×25时,要先算()。
A.减法 B.除法 C.乘法(2)下列运算顺序相同的一组算式是()。
A.98-37+46B.84-56÷8C.40÷8+57+48÷3 84-25÷5 40-8×53、改错。
(1)1500-25×20÷100=1500-500÷:100 改正:=1000÷100=10(2)98+2×39-150=100×39-150 改正:=3900-150=37504.小红买了2支钢笔,每支18元,买了1盒圆珠笔,1盒圆珠笔的价钱是1支钢笔的一半,小红一共花了多少元?5.将下面三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85173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b.png)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于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运算顺序混乱、运算法则不明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明确运算法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运算顺序的判断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
2.探索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索,发现运算规律。
3.练习教学法: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运算实例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解决。
3.练习题:准备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供学生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妈妈去超市买苹果和香蕉,苹果每千克3元,香蕉每千克2元,妈妈买了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尝试解答。
【苏教版】四年级上: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精品教学案(含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精品教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fb0b9f01f69e31423294ee.png)
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2.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3.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括号,能够熟练地进行混合运算的计算。
2.使学生会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
1.在整数混合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作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作第二级运算。
并且有如下规定,在只含同一级运算的算式中,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中,先进行第二级运算,后进行第一级运算;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先进行括号里面的运算,后进行括号外面的运算。
对于这些内容,通过前几册教材的教学,学生已有初步认识,这里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混合运算。
例1是两级运算,教学时,着重让学生说明,题中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例2是带有小括号,并且小括号里面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着重说明小括号里面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
在教学例3时,首先应该让学生认识中括号,再使学生明确:在带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在同时有中括号和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加深学生对一般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灵活的解题能力。
这单元所出现的应用题都是在以前学过的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里出现的三步应用题都比较容易,是在求两个数的和、差及倍数关系的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是相加、相减、相乘的两个数都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所给的条件先算出来。
应用题要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便于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答的方法,正确列出算式。
5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材第70页的内容及第71页练一练。
1.使学生初步掌握较典型的两级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重点: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b13f444e2bd960591c6776c.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知识点拨】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②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
2.四则混合运算方法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 混合运算顺序歌通览全题定方案,细看是否能简便;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只要依次算;异级出现仔细看,先乘除来后加减;遇到括号别慌张,先小后大依次算;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
【解题技巧】解答式题技巧(一)“看”。
“看”,就是先看一看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数。
会有几种运算符号;再看一看运算符号和数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
如405×(3076-2980)+2136÷89。
看的结果应是:①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小括号;④是一道带有小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
又如3.68×[1÷(2.1-2.09)]+0.6。
看的结果应是①含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中括号;④是一道带有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式题。
这是小学数学的计算题的答题技巧之一。
(二)“定”。
“定”,就是对题目整体观察后,确定运算顺序。
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
可采用画线标序的方法,如:405×(3076-2980)+2136÷89└──┬─┘①└─┬─┘└──┬──┘└──────┘③(三)“想”。
“想”,就是分析题中的数值特征和运算间的联系,联想到有关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然后进行运算。
如:405×(3076-2980)+2136÷89。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全单元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全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37702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f.png)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全单元教案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70-7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研究惯。
教学重点: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例图、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等。
教学程序:首备设计一、复引入1、计算:240×2+180.600-600÷4学生独立运算,指名板演。
2、提问:算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指名回答。
3、明确:当算式中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4、谈话: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混合运算。
(板书:不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出示情境图:很多同学都喜欢下棋,我们一起去看看XXX买棋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演例如题,指名说说图上的信息: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
象棋的单价是12元,围棋的单价是15元读问题:她一共要付多少元?这是一道购物的实际问题,遇到这类问题你马上会想到哪个基本数量关系式?复:单价×数量=总价2)学生尝试列式,并交换:分步列式:12×3=36元15×4=60元36+60=96元综合:12×3+15×4可能还有):(12+15)×(3+4)讲评:指着分步列式,让学生明确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比较两个综合算式,让学生说说下面的算式为什么是错的?它这样算出的结果表示什么?明确:要用象棋的单价乘象棋的数量等于象棋的总价,围棋的单价乘围棋的数量等于围棋的总价;分别算出两样棋的总价加起来就是一共要付的钱。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2f5d735453610661ed9f4f6.png)
四年级(上)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知识点拨】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②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
2.四则混合运算方法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 混合运算顺序歌通览全题定方案,细看是否能简便;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只要依次算;异级出现仔细看,先乘除来后加减;遇到括号别慌张,先小后大依次算;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
【解题技巧】解答式题技巧(一)“看”。
“看”,就是先看一看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数。
会有几种运算符号;再看一看运算符号和数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
如405×(3076-2980)+2136÷89。
看的结果应是:①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小括号;④是一道带有小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
又如3.68×[1÷(2.1-2.09)]+0.6。
看的结果应是①含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中括号;④是一道带有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式题。
这是小学数学的计算题的答题技巧之一。
(二)“定”。
“定”,就是对题目整体观察后,确定运算顺序。
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
可采用画线标序的方法,如:405×(3076-2980)+2136÷89└──┬─┘①└─┬─┘└──┬──┘②②└──────┘③(三)“想”。
“想”,就是分析题中的数值特征和运算间的联系,联想到有关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然后进行运算。
如:405×(3076-2980)+2136÷89。
这道题虽不存在简算问题,但括号部分与除法可同时计算,即同时算出3076-2980的差与2136÷89的商。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264bfa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e.png)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
本课时为第1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内容安排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回顾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再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对于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也已经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运算顺序混乱、运算符号混淆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运算顺序,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运算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运算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出现的运算顺序混乱、运算符号混淆等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理解并掌握运算顺序。
3.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
4.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5.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整数加减混合运算1.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再算减法2.运算规则:–加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减–减法:被减数减去减数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年级数学上册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https://img.taocdn.com/s3/m/5742931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2.png)
= 21
3.139减去234与6的商,所得的差乘24,积是多少?
(139-234÷6)×24
=(139-39)×24
=100×24
=2400
4.36与24的差除它们的和,商是多少?
(36+24)÷(36-24)
=60÷12
=5
六、解决问题。
1. 好又鲜水果商店运来一批苹果,如果每筐装25千克,要装60筐。现在每筐装30千克,可以装多少筐?
60×25÷30
= 1500÷30
= 50(筐) 答:可以装50筐。
2. 建筑队承包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70米,24天修完,实际每天修80米。可以提前几天修完?
24-70×24÷80
= 24-1680÷80
= 24-21
= 3(天) 答:可以提前3天。
3. 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四年级有96人参加,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四年级的2倍,六年级参加的人数比四、五年级的总和还多24人,六年级去参观的有多少人?
96×2+96+24
= 192+96+24
= 288+24
= 312(人)
答:六年级去参观的有312人。
4. 蔬菜市场运来西红柿和土豆各16箱,西红柿每箱15千克,土豆每箱10千克。一共运来多少千克蔬菜?
(15+10)×16
= 25×16
= 400(千克)
答:一共运来400千克蔬菜。
思考题:小明的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学科的平均成绩是96分。已知语文是94分,数学是98分,她的英语是多少分?
= 9300÷(9300-9270) =(576﹣500)÷4
= 9300÷30 = 76÷4
= 310 = 19
五、列式计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ad467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8.png)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本学期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混合运算的顺序、运算定律的应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于混合运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往往对于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2.运算定律的应用3.解决实际问题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教学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示例、运算定律的应用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2.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学道具:如计算器、小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题,引导学生思考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
例如:23 + 15 × 4,让学生尝试解答,并解释自己的思路。
2.呈现(1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运算顺序,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同时,给出实际问题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3.操练(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7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1课时(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7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1课时(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9ad4b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e.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1课时(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熟练运用整数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
3.了解整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及其相反数。
二、教学重点
1.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复杂运算中符号的改变。
三、教学难点
1.加减法时正数和负数相加的规则;
2.除法时商和余数的确定方法。
四、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2.图示教学法;
3.讨论引导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整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及其相反数
1.请学生画出数轴,并标出0、-1、1、-2、2等位置,帮助学生了解整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2.请学生画出表示反向的箭头,并标出-1、-2、-3等位置,帮助学生了解整数的相反数,以及相反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第二部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1.提供案例:计算(-5)+3×(-2)-4和3×(-2)-4+(-5),并让学生自己计算答案。
2.回答学生的问题:为什么计算过程中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数?为什么乘法要先算?为什么减法要比加法先算?
3.讲解符号的改变:正数和负数相加为正数,负数和正数相加为负数,两个负数相加为更小的负数。
4.提供练习题,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答案,并讲解自己的思路。
5.通过讨论,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六、教学评估
1.练习题测试;
2.课堂讨论成果;
3.学生对于整数的掌握程度。
七、家庭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
2.巩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混合运算顺序口诀
通览全题定方案,细看是否能简便;
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只要依次算;
异级出现仔细看,先乘除来后加减;
遇到括号别慌张,先小后大依次算;
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4. 加法和减法为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为第二级运算。
5.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算式里只含有第一级运算或第二级运算的叫做同级运算。
(4)[(125-25×5)+35 ]×60 (5)200÷10+120×11
(6)516-(320+320÷5)
【简便计算】 139+96+104+61 1201-38-162
9÷6×2
9000÷125÷8
87×102
125×15+125
(25+45)×4
(111+125)×8
25×32×125 73×48+73×52
[90-(360+240)÷60]×8
5×(15×12÷12×15)
256×44+44+44×43
690×80÷23+9000÷72
4.文字题: (1)12 与 36 的和减去 36 除以 12 的商,所得的差的 2 倍是多少?
(2)70 除 1720 减 25 与 24 的积,商是几?
(3)一个数扩大 8 倍加上 5 乘以 60 的积,和是 324,求这个数。
(3)75÷3÷5-32
(4)36÷4-12×5
题型二: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有括号的先( )再[ ],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1)20 524-1449÷(80-11)
(2)1200+800×(5-3)×5
(3)[1178-12×(84+5-96÷8)
(2)(42+38)÷(473-468) (3)100×[(48-15)÷5]
(4)28 乘以 42 与一个数的和,积是 1652,这个数是多少? (5)112 减去一个数的差除 900,商是 36,这个数是多少?
5. 应用题 (1)某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 310 吨,二月份生产 400 吨,三月份生产 490 吨化肥,平均每月生产化肥多少吨?
(2)一匹马每天吃 12 千克草, 照这样计算, 25 匹马, 一星期可吃多少千克草?(用两种方法计算)
题型三:列综合算式
将下面的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36×3=108 80-45=35 108+35=143
307-43=264 625÷25=25 264+25=289
98-75=23 23×3=69 5×69=345
1000-350=650 650÷65=10 15×10=150
题型四:文字题
1、24 除 480 的商的一半是多少?
海豚教育个性化简案
海豚教育个性化教案
学生姓名:
年级:
科目:
授课日期:
月
日 上课时间:
时
分 ------
时
分 合计: 小时
教学目标 重难点导航
1. 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觉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强化数学的规则意识和应用意识; 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发展数学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1. 理解和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简案:
整式的四则运算 知识点一: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 知识点二: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 知识点三: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授课教师评价: (今日学生课堂表 现符合共 项) (大写)
□ 准时上课:无迟到和早退现象 □ 今天所学知识点全部掌握:教师任意抽查一知识点,学生能完全掌握 □ 上课态度认真:上课期间认真听讲,无任何不配合老师的情况 □ 海豚作业完成达标:全部按时按量完成所布置的作业,无少做漏做现象
题型一: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1. 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1)37-25+46
(2)36×6÷9
2. 一个算式里,含有两级运算的叫做异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1)356-5×173
(2)675+252÷12
练习: (1)7-5×14+83
(2)26+8×5×3
【课堂训练】
1. 判断题:
(1)67×101=67×100+67 ( )
(2)43×100>43×99+1 ( )
(3)125×4+25×8=(125×8)+(25×4) ( )
(4)3 个 5 的积比 15 的 3 倍少 30
()
2. 改错: (1)29×20÷29×20
(2)(300+360 ÷6)-2×30
=580÷580
= ( 660 ÷
=1 (3)295+5×(400—300÷25)
=300×(100÷25)
6)—60 (4)=110100×÷[61020-120÷ (20—=1500)]
=300×4
=100×[0÷10]
=1200 3. 递等式计算 125+75×8-125÷25
=10×0
=0 25×6+(185-87÷3)
审核人签字: 学生签字: 教师签字:
备注:请交至行政前台处登记、存档保留,隔日无效 (可另附教案内页) 大写:壹 贰 叁 肆 签章:
整式的四则混合运算
【知识要点】
1.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 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
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②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
2. 四则混合运算方法
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
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2、120 减去 20 乘以 5 的积,差是多少?
3、120 减去 20 的差乘以 5,积是多少?
380+720=1100 1100÷11=100 2000-100=1900
51÷3=17 68÷17=4 35×4=140
4、88 加上 24 乘以 8 的积,所得的和再乘以 12,结果是多少?
5、12 个 35 减去一个数除以 8 的商,差是 380,这个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