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阴谋与爱情》赏析
23《阴谋与爱情》读后感
《阴谋与爱情》:政治与爱情的纠葛《阴谋与爱情》是德国大剧作家席勒的代表作,首次亮相于1782年。
这部作品不仅被视为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性作品,而且曾经被恩格斯赞誉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在阅读这部戏剧的过程中,我深感其独特的魅力,同时也对其中所揭示的政治与爱情的纠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故事的主要线索围绕着宰相瓦尔特的儿子斐迪南与平民乐师米勒的女儿露易丝之间的爱情故事展开。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两个地位悬殊的年轻人如何相爱,并为了爱情而勇敢地反抗封建社会的束缚。
斐迪南的勇敢和坚定让我深感敬佩,他为了爱情不惜与整个封建社会对抗,这种对于爱情的执着和勇气让人动容。
然而,政治因素在故事中扮演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
宰相瓦尔特的家庭秘书伍尔牧为了谋取更大的权势,不惜牺牲斐迪南和露易丝的幸福。
这种政治阴谋和权力斗争不仅让故事更加扣人心弦,也让我们思考:在政治与爱情的冲突中,人们究竟应该如何选择?除了主线情节外,剧中的人物形象也刻画得非常成功。
斐迪南的侠肝义胆和对爱情的忠贞让我深受感动,但同时也暴露了他嫉妒多疑的一面。
露易丝的天真无邪和心地善良让人怜爱,但她的软弱和迷信也给坏人以可乘之机。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此外,剧中对于当时德国社会的黑暗面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耻和阴险卑鄙让人深感愤慨,而普通人民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也让人痛心。
这种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自由和幸福。
总的来说,《阴谋与爱情》是一部深刻揭示政治与爱情纠葛的作品。
通过这部戏剧,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两个年轻人为了爱情而勇敢地反抗封建社会的束缚,也可以思考在政治与爱情的冲突中人们应该如何选择。
同时,剧中对于当时德国社会的黑暗面的揭示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自由和幸福。
我相信,《阴谋与爱情》将会继续影响着世界各地的读者和观众,成为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德语戏剧《阴谋与爱情》中译本的比较分析
德语戏剧《阴谋与爱情》中译本的比较分析弗里德里希·席勒是德语历史上杰出的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
他是启蒙文学和“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尤其在戏剧创作方面,席勒造诣颇深。
他的戏剧在反对德国封建制度以及唤起民族觉醒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席勒戏剧代表名作之一的《阴谋与爱情》,反映了德国市民阶级和封建阶级之间的深刻矛盾。
该剧通过对一对来自不同阶层的年轻恋人由相爱到毁灭的悲惨故事揭示了德国青年反对封建制度,要求自由与平等的思想以及市民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弱点,同时也控诉了封建专制的无情和残暴。
全剧情节曲折、紧扣,而又不乏诗意,堪称德国经典戏剧中的经典。
作为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戏剧,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等各个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它是搬上舞台的文学,具有空间时间高度集中、人物语言形象生动、性格突出等诸多特点。
因此,戏剧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难。
好的戏剧译本不仅可以保留原剧作的精髓,并且在转化成译文后能够更好地满足译文读者和观众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因此,本论文将以席勒的戏剧名作《阴谋与爱情》为例,参照杨武能及章鹏高两位大师的中文译本,从多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比较。
本论文由此分为如下六个部分。
第一章是论文的引言部分,明确论文研究的目的。
第二章将阐述译本分析比较所依赖的各种翻译理论和方法,如归化异化、功能翻译法等。
在第三章中将对戏剧的发展、结构、特征等理论进行简单的综述。
之后的第四章是对剧作家席勒及其作品《阴谋与爱情》的简介。
第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也是论文的重点。
在这一部分中,论文将首先介绍杨武能和章鹏高两位译者和他们的翻译原则,然后对其中文译本进行比较和分析。
首先,从文学的风格和特点上进行比较,诸如语言的生动形象、流畅通顺和简洁明了;第二,对排比、比喻及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分析;第三,在句式方面,如从长句和关系从句的结构重组和翻译上来比较两个译本;之后论文将从词汇着手,在选词的准确性和谚语的应用方面分析译作;最后以读者和观众对剧本的接受为出发点,从减少戏剧演出中文化障碍的角度来比较两位的译本。
席勒《阴谋与爱情》赏析
阴谋与爱情(席勒)【思想意义】·它取材于德国现实,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
·剧中通过一对男女青年的不幸遭遇,揭露了德国封建等级制度的罪恶、政治的黑暗和统治阶级价值观、道德观的腐败,表达了市民阶级对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渴望,以及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愤怒抗争。
·在一般的爱情故事中引入尖锐的社会冲突,这就大大增强了作品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恩格斯称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人物形象分析】1.女主人公露伊丝是一个美丽、纯洁、善良的姑娘。
她对斐迪南的爱情完全出自于真挚的爱情。
她向往打破等级界限、“人就是人”的未来,认为到那时平民的美德与纯洁才显出其高贵。
露伊丝有一种独立自尊的精神。
她决不能忍受权贵的侮辱,但又缺乏积极主动的反叛精神。
当她感到阶级界限难以冲破、不幸的命运难以逃脱的时候,她宁肯做一个维护封建伦理关系的“女英雄”,而不采取反抗行动。
在她内心发生的义务与爱情的矛盾,实际上就是忍受与反抗的矛盾。
伍尔牧的诡计击中了她的致命伤。
她无力识别,无力抗争,被迫同意写假信、守誓言,造成了悲剧性的后果。
正如她自己所说:“对阴险的地狱屈服了。
”2.斐迪南,就社会地位来讲,属统治阶级;就其思想和行动来讲,却是贵族阶级的叛臣逆子。
他并不看重自己的地位和身份,相反,因为认识到贵族门第的徽号下掩藏着数不尽的罪恶,公然拒绝继承父亲那份“造孽的家当”。
他看到了平民的高尚和纯洁,因此热爱“天神似的完善”的露伊丝。
这种爱情是真诚的、平等的,鼓舞他以勇敢的行动跨越等级的鸿沟,抵制父权的威严,他说:“父权是一个强大的字眼,但是真正大到尽头的只有爱。
”在争取爱情的斗争中,他表现得比露伊丝更坦然,更坚定。
但斐迪南长期养尊处优,体会不到一个平民女子的苦衷和露伊丝与她父亲之间那种相依为命的关系,因而一当自认为崇高的感情受到打击时,就轻易地被敌人煽起了妒忌心,向敌人忏悔,毒死了情人。
斐迪南的形象反映了在资产阶级新思想冲击下,封建关系已开始崩溃,叛逆者从旧营垒中分化出来。
《阴谋与爱情》的人物形象分析
《阴谋与爱情》的人物形象分析作者:张晨来源:《群文天地》2013年第05期摘要:席勒的《阴谋与爱情》被恩格斯誉为“德国第一部具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席勒成功地刻画了两种来自截然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
一种是统治集团内部的人物形象,他们骄奢淫逸,专横跋扈、无恶不作;另一种是平民阶层的人物形象,在与统治集团的对抗中显现出他们不畏权势,正直坦白、独立不羁的人格品质。
还有一个特殊的人物形象斐迪南,出身贵族却厌恶贵族的种种恶习,是平民利益的代表。
作品在歌颂正面人物可贵品质的时候,反映了他们各自身上的缺陷,显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这促使人们进一步探讨革命的道路和方向。
关键词:阴谋;爱情;贵族;平民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大诗人、大剧作家和美学理论家,是德国文学史上“狂飙突进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青年时期的代表作,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品。
年轻的席勒,面对“一切都烂透了,动摇了,眼看就要坍塌了,简直没有一线好转的希望”,“甚至这个日耳曼民族连清除已经死亡了的制度的腐烂尸骸的力量都没有”的德国现实,激起了创作激情。
作品中席勒以他的叛逆精神和政治倾向性宣扬了市民阶级的道德观念控诉了封建贵族等级制度。
剧作中以露意丝为代表的平民阶层的独立、自尊和以宰相瓦尔特为首的统治集团的阴险狡诈、荒淫无耻构成了鲜明的对立。
本来拥有幸福美满爱情的露意丝和斐迪南最后却在瓦尔特、伍尔穆等人的阴谋下悲惨的离开人世。
席勒在赞扬新兴市民阶级美好品质的同时也控诉了以瓦尔特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恶行。
《阴谋与爱情》被恩格斯誉为“德国第一部具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阴谋与爱情》刻画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群。
一个是统治集团内部的人物形象,如瓦尔特、伍尔穆,他们骄奢淫逸,专横跋扈、无恶不作。
另一个是平民阶层的人物形象,如露意丝、米勒,在与统治集团的对抗中显现出他们不畏权势,正直坦白、独立不羁的人格品质。
《阴谋与爱情》读书心得
《阴谋与爱情》读书心得
《阴谋与爱情》是一部充满悬疑和浪漫的小说,作者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阴谋和爱情的世界。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与反派之间的斗争和爱情的纠葛,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故事情节紧凑,情节跌宕起伏,让人读得津津有味。
作者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和立体,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另外,小说中的阴谋和爱情也让人深思。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面对各种阴谋和爱情的考验,而在小说中,主人公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战胜了一切困难,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给了读者很大的启发和鼓舞。
总的来说,读完《阴谋与爱情》,我感觉收获颇丰。
作者对人性的描写深刻而真实,情节跌宕起伏,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悬疑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爱情的思考之作。
我相信,这部小说会给每个读者带来不同的感悟和启发。
席勒剧作《阴谋与爱情》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分析
Image Analysis of the Heroine of Schiller’s Kabale
and Liebe
作者: 周美华
作者机构: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德语系,上海,201418
出版物刊名: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页码: 123-125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6期
主题词:�阴谋与爱情》 路易丝·米勒 人物形象 市民阶级
摘要:德国文学家席勒在剧作《阴谋与爱情》中把女主人公路易丝刻画为聪明善良、敢爱敢恨、蔑视权贵、富有反抗精神,勇于担当家庭责任、严格恪守道德准则的美丽女性,典型地代表了十八世纪德国市民阶级的社会形象,既展现出对封建专制统治的不满和追求理想生活的阶级意识,又暴露出不敢与专制统治决裂的政治懦弱,造就了悲剧结局的命运必然性。
谈《阴谋与爱情》的多种矛盾冲突
谈《阴谋与爱情》的多种矛盾冲突作者:张凤飞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第5期张凤飞[郑州大学,郑州450000]摘要:《阴谋与爱情》是18世纪德国戏剧家席勒写的一部爱情悲剧。
在结构方面,该剧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席勒根据故事主题、人物性格展开了多种矛盾冲突的描写,其中以阶级矛盾为主,深刻尖锐地批判了当时德国封建社会的黑暗,歌颂了平民阶级自由的爱情和善良纯真的品质。
关键词:席勒《阴谋与爱情》矛盾平民阶级《阴谋与爱情》讲述了琴师女儿露易丝与宰相儿子斐迪南相爱,并在宫廷的勾心斗角中双双送命,揭露和鞭挞了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社会中虚伪、专横、残暴的现象。
恩格斯称之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作品”,文学史家弗朗茨·梅林则视之为市民阶级戏剧的顶峰。
①其实,男女恋人受到阻碍双双殉情的故事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不胜枚举,为什么《阴谋与爱情》经久不衰?因为其除了主题的深刻性,在艺术上也有着突出的魅力,那就是多种戏剧冲突的选择与安排。
冲突是人物性格在某具体情境中所遭受的两种普遍力量的分裂和对立。
只有在导致冲突的时候,情境才开始出现严肃性,不仅如此,人物性格的高度和深度也要借冲突来衡量。
②黑格尔在分析冲突论时,总结出三种冲突:一种是“自然所带来的疾病、罪孽和灾害”;一种是“起于家庭出身和阶级关系”;还有一种是起于“人的行动本身”,也就是说分别是人与环境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以及人与自己的冲突。
而在《阴谋与爱情》这部戏剧中,三种冲突同时涉及,转化为阶级之间的冲突,各阶级内部的冲突以及人物的内心冲突。
多条矛盾相互交织,唱响了这首爱情绝唱。
一、阶级之间的冲突《阴谋与爱情》中的人物有着真实的原型,它所表现的戏剧冲突,也有着真实的社会内容与历史内容,它来自现实,也反射现实。
席勒把对立阶级的爱情和由勾心斗角的阴谋而导致毁灭这两个故事巧妙地结合起来,就使得《阴谋与爱情》变成一部对腐朽专横的统治阶级的控诉和鞭挞的剧本,席勒的这一意图从处理“谁之罪”的问题上表现得十分显豁明朗。
阴谋与爱情
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1859年4月19日,伦敦)信中,针对拉萨尔在剧本的观念图解式,说:“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从马克思的原话中清楚可见,所谓“席勒式”主要是指在作品中缺少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只追求抽象的时代精神,以致人物变成了这种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我的观点:《阴谋与爱情》并没有像马克思所说的“席勒式”,至少没有完全是。
有人说:从露易丝这个角色来说,一个16岁的未经世事的女孩,在权威的压迫下,放弃了爱情,伤害了爱他的人,在她眼里,亲情显然比友情更加的重要。
可是为什么在面对宰相的压迫时那么的软弱,面对公爵夫人时却那么的勇敢,甚至出言不尽,这时就不怕连累自己的家人吗?所以露易丝的角色也转变的太快,从符合生活的角色一下子转变成作者心里理想的角色。
露伊斯表现出她对现实具有清醒认识。
在这些深刻地揭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对话里,露伊斯的性格已显露浓厚的悲剧色彩。
“你的父亲——我的一无所有。
”“一把短剑悬在你和我的头顶上!有人要拆散我们!”露伊斯惊心动魄地道出了他们的爱情将要成为悲剧的根由,她热恋着斐迪南,预感到斐迪南的父亲是他们的爱情的严重障碍。
然而,对于一个年仅16岁的女孩来说,她无法对抗宰相,无法维护自己的爱情。
她只是对宰相的权威给自己的爱情将会带来的影响而感到恐惧,而不是宰相本人。
从第二幕第六场,宰相与路易斯的对话便可以看出,路易斯对于宰相的权威是充满鄙夷,同时又对其不理解他们的爱情而感到深深的无奈。
她知道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无法使这个顽固的人接受她,再谈下去只会让他玷污了自己的爱情与市民少女的纯洁。
对于伍尔幕的威胁,他只能放弃爱情,妥协了自己。
因为,这位将亲情与市民少女的纯洁与尊严放在首位的人,爱情成了次要。
面对弥尔芙特,路易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勇气。
首先那是因为路易斯在乌尔姆的逼迫下,她已经决定放弃了费南迪,自己再也不可能和费南迪在一起了。
灵魂力量的体现——浅析《阴谋与爱情》的路易丝·米勒
文学评论·影视文学灵魂力量的体现——浅析《阴谋与爱情》的路易丝•米勒李金艳 中国人民大学摘 要:席勒的哲学思想受到了他学生时代的哲学教师雅各布•冯•亚伯很大的影响。
亚伯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提到并阐释了“灵魂力量(Seelenstärke)”这一词,席勒在戏剧《阴谋与爱情》中,也将“灵魂力量”这一特征赋予了女主人公路易丝•米勒。
路易丝在文中所做的三次决定中发生了激烈的心理冲突,“灵魂力量”在每一次心理冲突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本文通过亚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具体分析“灵魂力量”在女主人公三次决定中的展现过程及原因。
关键词:灵魂力量;勇敢;理智;忍耐[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147-02席勒的戏剧作品《阴谋与爱情》被评价为德国市民悲剧的高潮以及市民悲剧的转折点。
作品塑造了一个即使被家庭、社会所束缚,但仍然坚强、有着“灵魂力量”的女性角色,她的这些特质将她和同时代的其他女性角色区分开来。
剧本名原本按照女主人公路易丝•米勒的名字定为《路易丝•米勒》[1],由此可以看出席勒对这一角色的重视程度。
因此,对女主人露易丝•米勒的研究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第一部分介绍“灵魂力量”这个概念以及翻译情况;第二部分分析“灵魂力量”在路易丝•米勒身上的具体体现;最后一部分则试图探讨女主人公这一表现的原因。
一.灵魂力量雅各布•冯•亚伯是德国十八世纪的哲学家。
席勒在学生时代多次参与了亚伯的课程,因此他的哲学思想对席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在亚伯的《灵魂学说入门》中,他多次提到并且解释了“灵魂力量”这个概念。
亚伯认为,“灵魂力量”虽然是所谓“天才”的一种特质,但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拥有这一特点。
拥有“灵魂力量”意味着“学会在两种激烈对抗的感情状态中总是能选出更好的那一个。
”[3]他继续解释道,“灵魂力量”以理性为基础,让人摆脱非理性的享受欲望,同时也要求人承担这种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阴谋与爱情》读后感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的一部著名戏剧,它是德国文学史上“狂飙突进”运动中戏剧方面的杰作。
这部戏剧以美好爱情在险恶阴谋的破坏下毁灭
为主题,剧情复杂多变,令人大开眼界。
在戏剧中,主人公弗朗茨和索菲娅是一对相爱的年轻人,然而,由于社会阶层和家庭背景的限制,他们的爱情遭受到了重重阻碍。
最终,弗朗茨被陷害入狱,索菲娅被迫嫁给了别人。
虽然他们最终都死去了,但他们的爱情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通过这个故事,席勒揭示了人性中的善良和纯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
例如,社会对于个人自由和幸福的限制,人们对于爱情的追求和渴望等等。
这些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才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和和谐的社会。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戏剧中的人物形象。
席勒通过对于各个角色的刻画,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剧中的场景之中。
同时,这些人物形象也反映了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总的来说,读完《阴谋与爱情》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样性。
我们需要珍惜生命,同时也需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和生活方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公正和和谐的社会。
席勒《阴谋与爱情》斐迪南人物形象分析
文艺传媒摘要《阴谋与爱情》是德国文学家席勒的著名剧作。
在剧中,男主人公斐迪南·封·瓦尔特被刻画为对封建社会正面宣战,希望自由追求幸福的贵族青年形象。
既表现出忠诚平等等高尚品格,同时又具有缺乏道德的强烈自私。
关键词《阴谋与爱情》斐迪南人物形象Character Analysis of Ferdinand in Schiller's"Conspiracy and Love"//Liu Xiaomeng Abstract"Conspiracy and Love"is a famous drama of German writer Schiller.In the play,the hero Ferdinand is portrayed as a young noble image declaring war on feudal society and hoping to pursue happiness freely.He pursue loyalty and equality,but he is immoral and severely selfish.Key words"Conspiracy and Love";Ferdinand;character《阴谋与爱情》创作于德国狂飙突进时期,是席勒早年创作高峰时期的一部作品。
恩格斯称之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斐迪南·封·瓦尔特是这部作品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与市民少女露易丝·米勒的爱情构成了作品的主线。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斐迪南的形象特征,以期得到更完整的人物形象,达到深入理解《阴谋与爱情》的阅读目的。
1剧情介绍故事发生于18世纪分裂、落后的德国境内的某一个公国。
宰相的公子斐迪南,与城市乐师的女儿露易丝彼此相爱且决定结婚。
但这样的爱情为当时的传统门第观念所不容。
席勒剧作_阴谋与爱情_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分析
席勒剧作_阴谋与爱情_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分析
《阴谋与爱情》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席勒的代表作之一,该剧的女主人公艾玛在
其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外表形象、性格特点、命运轨迹等方面对艾玛
这一角色进行分析。
外表形象方面,艾玛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被描述为“黑发、雪肤、秀眉,真是一
位优美的姑娘”。
她的容貌给人的感觉是动人的、清新的,使得她一出场便吸引了众人的
注意。
性格特点方面,艾玛的性格十分独立,不喜欢被人支配和控制。
她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妥协也不妥协自己的信念。
此外,她还很有勇气,能够直面一切逆境和挑战,不屈
不挠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另外,艾玛的感情丰富而深刻。
她对爱情充满了美好的幻
想和憧憬,在与惠廷斯的交往中,她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真挚、纯粹、深刻的感情。
命运轨迹方面,艾玛的遭遇可以说是一场悲剧。
她原本是一个富有的绅士家庭的女儿,但因为家庭的问题,她不得不离开父母去独自生活。
然而,在她面临的一系列险恶局势中,她却没有失去勇气和希望,最终为自己争取到了幸福。
但是,当她已经取得了自己的幸福
之后,却被一系列的阴谋和误解所困扰,导致最终的悲剧结局。
总的来说,艾玛是一个自由、勇敢、真诚、感性的女性形象,她在席勒的剧作中扮演
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和深刻内涵的人物形象。
她的命运虽然悲惨,但她
的精神追求和无畏精神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浅析《阴谋与爱情》中人物的爱情婚姻观
浅析《阴谋与爱情》中人物的爱情婚姻观作者:孙雁超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8期摘要:《阴谋与爱情》是一部反映市民悲剧的世界名剧,被恩格斯誉为“第一部具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它描述了一对青年恋人间的悲惨爱情故事。
席勒借此表达了自己最真实的政治思想,也替广大市民阶级呐喊出了内心的呼声:抵抗专制,争取自由!关键词:阴谋;爱情;封建强权;市民悲剧[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8--01闻名于世的德国文学运动“狂飙突进”始于1769年,至1785年结束。
这一时期最为熟知的文学流派便是戏剧,弗里德里希•席勒是其中一位伟大的德语作家,他的许多作品都成为了德国戏剧舞台上的保留剧目,也在世界各地轮番上演。
《阴谋与爱情》创作之时,正是专制主义盛行之际。
一个人的命运是与生俱来的,工人的孩子将来必定会成为工人,贵族的子弟也一定会授勋封爵成为贵族。
所以,婚姻在不同的等级之间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
席勒本身也在宫廷里度过了一段时光,亲身经历了贵族阶层的糜烂生活,所以创作的悲剧作品也是取材于他的眼见耳闻。
一、不同人物对于爱情和婚姻的观点1. 斐迪南斐迪南是一位年轻的少校,读者可以意会到,这一定是个才华横溢、仪表堂堂的帅气小伙。
不顾严苛的社会等级制度,斐迪南爱上了平民家的姑娘露易丝,“我什么也不畏惧——什么也不害怕——只怕你的爱情有了限度。
我愿亲自守护着你,就像魔龙守护地下的宝藏——信赖我吧。
”从这坚定的语调中便能得知,他要保护心爱的姑娘不收任何伤害。
什么是幸福?在他的眼中,爱情便等同于幸福。
毫无疑问,斐迪南是愿意保守承诺并不断尝试,跳出这个专制主义的项圈去追寻自己的幸福。
然而遗憾的是,他那孩童般的幼稚性情,还是不能使他获取战胜封建主义的能力。
他始终是来自贵族家庭,骨子里带有的骄傲与自负使他情感冲动,一封假情书便能骗走他所有的自尊心,成了杀害爱人的凶手。
2.露易丝露易丝在剧中扮演了一个被动的苦难角色,她美丽、善良又淳朴,本能的仇恨“上流社会”,却意外地爱上了贵族青年,这两个不同阶级的年轻人渴望着自由和平等,当弥尔芙特夫人诱导她放弃斐迪南时,露易丝坚定的答道:“我不怕您报复,夫人!在臭名昭著的绞刑架上,可怜的女罪人将笑看世界末日到来——我的苦难已经如此深重,就连法律本身也不可能使它在增加半点”。
《阴谋与爱情》读后感
《阴谋与爱情》(Conspiracy and Love)是德国作家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的一部戏剧作品,首次公演于1782年。
这部作品讲述了18世纪初德国封建领主之间的政治阴谋和爱情故事,通过描绘主人公路易丝和瓦尔特伯爵的爱情以及他们在阴谋中的挣扎,探讨了个人情感与国家政治之间的冲突。
阅读《阴谋与爱情》,我被作品中对人性深刻的剖析和对政治斗争的生动描绘所吸引。
席勒通过路易丝和瓦尔特伯爵的形象,展现了他们在爱情与忠诚、道德与利益之间的挣扎。
他们的爱情故事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体验,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作品中对阴谋和政治斗争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
席勒通过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紧张的情节,揭示了政治权力背后的险恶和阴谋的普遍存在。
作品中的政治斗争不仅是对当时德国封建社会的批判,也是对人性弱点和权力腐蚀的深刻反思。
此外,《阴谋与爱情》中的对话和人物刻画也令人称赞。
席勒运用精妙的语言和对话,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他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细致入微,使得角色形象鲜明且立体。
席勒剧作《阴谋与爱情》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分析
席勒剧作《阴谋与爱情》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分析《阴谋与爱情》是德国著名文艺复兴时期的剧作家席勒所创作的作品。
该剧以两个家族之间的恩怨为主线,以阴谋和爱情为情节,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女主人公蕾莉雅是席勒的又一经典形象,她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是席勒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蕾莉雅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在席勒的描写下,她美丽、聪明、勇敢而坚强。
蕾莉雅的美丽和聪明,从某种程度上让她拥有了一种优越感和高傲心态。
她的出身让她一直生活在各种眼光的注视之下,这引起了她的反感。
但因为她聪明,她对周围的环境有着敏锐的感知,在形势危急的时候,她也能够迅速作出决策,不做被动的挣扎。
文艺复兴时期在欧洲掀起了人性解放的浪潮,也启发了蕾莉雅的自我解放。
她深爱着的费尔德林顿虽然是事实婚姻中的男人,但蕾莉雅并不因此而退却,而是勇敢地出桅杆开头面对这一切。
正是这种勇气和心态让她站在了当时的人性解放浪潮的风口浪尖上,成为当时女性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女性历史长河中,蕾莉雅无疑是一个马后炮。
对于当时而言,她的观念是太过激进的,这也让她逐渐变成了一个意志坚定的信奉者。
没有谁能够阻止她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一直走到底,她也从来没有想过要为别人而改变。
蕾莉雅的勇气也让她成为让男性们感到恐惧和排斥的对象。
尽管她极力为阴谋和打击直言不讳的家臣所辩护,但仍然不可避免地被人们视为一种恶劣的影响。
女性的自我解放引发了男性群体中的愤怒和恐惧,同时也使人们对她产生了更多怀疑和不理解。
然而,尽管人们对蕾莉雅充满了各种偏见和不信任,她仍坚定地走在自己的路上,保留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她最终在阴谋和爱情的角力中生存下来,留下了他人难忘的形象。
总的来说,席勒剧作《阴谋与爱情》中的女主人公蕾莉雅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性解放思潮的代表人物,她的形象充满了强烈的个性和创造力,其中丰富多彩的人格魅力是她的最大魅力所在。
蕾莉雅的形象也充分阐述了席勒对自由和平等的思考和追求,同时也暴露了历史时期的性别偏见和难以避免的人性矛盾,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历史性意义。
浅析《阴谋与爱情》产生悲剧的原因
浅析《阴谋与爱情》产生悲剧的原因作者:刘洪珍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02期摘要:席勒的《爱情与悲剧》讲述了裴迪南与露伊斯相恋的复杂过程,本应该得到幸福的两个人,既遭到平民米勒的反对,也遭到贵族宰相的破坏,在种种压力与迫害下,两人的结局不尽人意,非常悲惨,这是对封建家长的痛斥与等级制度的批判。
关键词:爱情;阴谋;悲剧;原因作者简介:刘洪珍(1995-),女,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02《爱情与阴谋》中把那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对敢爱敢恨、跨越出身与门第、执着追求爱情的裴迪南和露伊斯,他们冲破封建束缚,因为相爱勇敢地在一起,但是他们的爱情注定是一个悲剧。
是谁用两颗用情的心酿制了一杯生命的苦酒呢?是谁摧残了露伊斯的生命呢?又是谁把他们逼上爱情的绝路呢?是这个时代特征和物欲横流的社会造成了他们的悲剧。
一、从自身的角度探究两人的爱情根基就不稳定,小说中露伊斯对她和裴迪南的爱情就一开始就持着一种惶恐和不确定性,对他们的爱情并不是充满信心。
正如她自己所说“裴迪南你我头上悬着一把剑!他们一定会拆散我俩”,其实这把剑是她自己心上的一把利剑,确实是这把利剑最后把他们俩拆散了。
露伊斯作为一个恋爱中的女子对自己爱情不是抱着与相爱的人白头偕老的决心,而是对爱情处境一种深深的担忧,这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行为。
同时露伊斯的性格是懦弱的,当伍尔穆拿她父亲的生命逼迫她伪造情书时,她毫无抗争的向恶势力妥协了。
第二个方面裴迪南多疑的性格也是造成他们悲剧的主要原因,虽然他深深地爱着露伊斯,但是在父亲阴谋的设计下和旁人的引诱下,他进入了圈套。
当他拾到侍卫长在阅兵时故意留下的那封情书时,他突然变得不安和害怕,开始怀疑露伊斯是否真的会像那封信所言,以至于在露伊斯的家中多次逼问露伊斯事实是否属实,在最后绝望的时刻,把毒药倒进了他们喝的柠檬汁里面,两人双双死去。
论席勒的《阴谋与爱情》
作者: 安国梁
出版物刊名: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99-104页
主题词: 阴谋与爱情;席勒;米勒;剧本;悲剧;市民阶级;米尔;公爵;阶级对立;德国
摘要: <正> 舞台上躺着一对死了的情人:乐师米勒的女儿露伊斯,宰相瓦尔特的儿子斐迪南。
这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席勒的名剧《阴谋与爱情》的悲惨结局。
不幸的预感应验了,“天上艺术家的杰作”露伊斯毁灭了,“一朵鲜花凋谢了,枯萎了,踏碎了!” 是谁的罪恶之脚踏碎了这朵青春的小花?是谁的阴谋之手摧折了她那蓬勃的生命?是谁用年青人纯洁的血泪酿制了这一杯生命的苦酒?席勒那由斑斑血泪凝炼成的复仇之剑又要指。
悬念——冲突——谈席勒《阴谋与爱情》的写作技巧
悬念——冲突——谈席勒《阴谋与爱情》的写作技巧悬念——冲突——谈席勒《阴谋与爱情》的写作技巧《阴谋与爱情》是席勒青年时期的第三个剧本,5幕悲剧,1784年首演。
穷乐师米勒的独生女露易丝与宰相之子斐迪南热恋,宰相为攀附公爵,欲让儿子与公爵的情妇米尔佛特夫人结婚。
本性纯洁的米尔佛特夫人不忍拆散这对年轻恋人,远去他乡。
但公爵的决定已公告全国,斐迪南激烈抗议无济于事,宰相胁迫露易丝给卫队长写假情书,又将情书故意传入斐迪南手中。
斐迪南悲愤不已,找露易丝对质,不料露易丝竟承认确有其事。
她爱斐迪南,但无力逃出罪恶的陷阱。
斐迪南在绝望中往柠檬水中放了毒药让露易丝喝下去,露易丝临死前说出了宰相的阴谋,恰在此时,宰相赶到,斐迪南指责他逼自己的儿子杀死恋人,还将夺去儿子的生命,说罢将杯中剩余的毒液一饮而尽,这对纯洁的恋人双双死去。
这是一部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的戏剧,也可以说是一部平民的悲剧,它反映了十八世纪德国的阶级矛盾,明确地指出封建统治阶级各方面腐朽堕落和平民阶级的道德与尊严。
通过一对门第悬殊的年轻人由相恋而毁灭的悲惨故事,对荒淫无耻、阴险卑劣的封建统治者作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这个戏不仅写出了两个不同阶级的青年裴迪南与路易斯的爱情,而且通过他们的命运深刻揭示了两个阶级的本质。
恩格斯曾认为它的主要价值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致敏·考茨基》马恩选集第四卷)席勒本人也曾坦率的声明,“剧中事件发生于德国某一宫廷中”。
学者也曾断定,剧中许多人如宰相瓦尔特公爵的情妇米尔佛特夫人,宰相的秘书伍尔牧等,他们的原型是符腾堡公爵左右的真实人物。
因此,它在德国任何一个剧场的舞台上演出都是很受欢迎,激动人心的。
因为专横与暴力,狡诈的阴谋与合法的荒淫无耻,是当时德国所有宫廷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所以说它是一部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品,是德国第一部以明显的政治倾向宣扬市民阶级的道德观念,控诉封建贵族等级制度的戏剧。
《阴谋与爱情》席勒的读后感
《阴谋与爱情》是德国著名作家席勒的一部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成为了18世纪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之一。
在阅读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感震撼,对于人性、生活、社会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席勒通过描绘主人公瓦尔特的成长经历,展示了一个充满矛盾和挣扎的人
物形象。
瓦尔特是一个典型的青年知识分子,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
人生价值。
然而,在现实生活的磨砺和内心挣扎中,他逐渐认识到了生活
的艰辛和社会的不公。
最终,他选择了坚守自己的信仰和道义,勇敢地面
对困境,努力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席勒通过对瓦尔特的刻画,让我们看到
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社会形象,也让我们对生活和社会有了更加深刻
的认识。
在瓦尔特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对于知识分子的压迫和剥
削。
瓦尔特虽然拥有非凡的才华,但却受到了社会的冷漠和排斥。
这让我
们意识到,知识分子并非生活在象牙塔之中,而是需要面对现实生活的种
种困难和挑战。
同时,这也让我们对社会现实产生了质疑,思考如何在现
实生活中支持和关爱知识分子。
席勒通过瓦尔特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在小说中,我们
可以看到瓦尔特在不同阶段展现出的不同面貌:从最初的纯真少年,到后
来的坚持正义的勇士,再到最后的成熟智者,他的形象经历了巨大的变
化。
这种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现实生活的磨砺和内心挣扎中逐渐形
成的。
席勒通过对瓦尔特的刻画,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也让
我们对人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阴谋与爱情》读后感
读完《阴谋与爱情》,我的内心充满了震撼与感慨。
这部作品是德国作家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的杰作,它以戏剧的形式展现了人性中的善恶冲突,爱情与阴谋的交织。
作品中主要讲述了宰相瓦尔特的儿子斐迪南与平民乐师米勒的女儿露易丝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两个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本应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却因爱情而紧密相连。
然而,他们所身处的社会充满了阴谋与权力斗争,这使得他们的爱情之路充满了坎坷与未知。
席勒通过这部作品,成功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特别是上层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生活场景。
他描绘了人性的多面性,既有善良、纯洁的爱情,也有阴险、狡诈的阴谋。
这种现实主义的描绘方式,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
同时,《阴谋与爱情》中的戏剧冲突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作品中的冲突不仅有深厚的现实基础,而且代表人物也是有真实的生活原型。
这种冲突不仅使得剧情更加扣人心弦,也反映了人类普遍面临的爱情与权力的抉择。
总的来说,《阴谋与爱情》是一部深刻揭示人性与社会现实的杰作。
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爱情与阴谋的交织,以及人性中的善恶冲突。
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其鲜明的现实主义描绘方式,更在于其对人性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我相信,这部作品将会成为我思考人性与社会问题的重要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阴谋与爱情(席勒)
【思想意义】
·它取材于德国现实,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
·剧中通过一对男女青年的不幸遭遇,揭露了德国封建等级制度的罪恶、政治的黑暗和统治阶级价值观、道德观的腐败,表达了市民阶级对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渴望,以及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愤怒抗争。
·在一般的爱情故事中引入尖锐的社会冲突,这就大大增强了作品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恩格斯称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人物形象分析】
1.女主人公露伊丝是一个美丽、纯洁、善良的姑娘。
她对斐迪南的爱情完全出自于真挚的爱情。
她向往打破等级界限、“人就是人”的未来,认为到那时平民的美德与纯洁才显出其高贵。
露伊丝有一种独立自尊的精神。
她决不能忍受权贵的侮辱,但又缺乏积极主动的反叛精神。
当她感到阶级界限难以冲破、不幸的命运难以逃脱的时候,她宁肯做一个维护封建伦理关系的“女英雄”,而不采取反抗行动。
在她内心发生的义务与爱情的矛盾,实际上就是忍受与反抗的矛盾。
伍尔牧的诡计击中了她的致命伤。
她无力识别,无力抗争,被迫同意写假信、守誓言,造成了悲剧性的后果。
正如她自己所说:“对阴险的地狱屈服了。
”
2.斐迪南,就社会地位来讲,属统治阶级;就其思想和行动来讲,却是贵族阶级的叛臣逆子。
他并不看重自己的地位和身份,相反,因为认识到贵族门第的徽号下掩藏着数不尽的罪恶,公然拒绝继承父亲那份“造孽的家当”。
他看到了平民的高尚和纯洁,因此热爱“天神似的完善”的露伊丝。
这种爱情是真诚的、平等的,鼓舞他以勇敢的行动跨越等级的鸿沟,抵制父权的威严,他说:“父权是一个强大的字眼,但是真正大到尽头的只有爱。
”在争取爱情的斗争中,他表现得比露伊丝更坦然,更坚定。
但斐迪南长期养尊处优,体会不到一个平民女子的苦衷和露伊丝与她父亲之间那种相依为命的关系,因而一当自认为崇高的感情受到打击时,就轻易地被敌人煽起了妒忌心,向敌人忏悔,毒死了情人。
斐迪南的形象反映了在资产阶级新思想冲击下,封建关系已开始崩溃,叛逆者从旧营垒中分化出来。
但斐迪南的主观、偏激、妒忌也说明这个决心与旧传统决裂的贵族青年,仍不能完全消除旧阶级的烙印。
【艺术特色】
1.全部故事围绕阴谋与爱情展开,无论是政治阴谋还是爱情阴谋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政治,矛盾尖锐而集中。
(爱情等级制度政治权利
政治阴谋爱情悲剧)
2.在塑造人物上,写出了人物的复杂性。
露伊丝:对斐迪南的爱理想的牺牲
对父亲的爱现实的保全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