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席勒_美育书简_看审美自由_纪念席勒诞辰250周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6期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 o .6 2009(总第94期)

J OURNAL OF F UZ HOU UNI VERSI TY (Ph il osophy and Soci al Sciences)

Ser i a lNo .94

收稿日期:2009-08-10

作者简介:赖爱清,女,福建南平人,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讲师,硕士。

从席勒5美育书简6看审美自由

)))纪念席勒诞辰250周年

赖爱清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厦门 361002)

摘 要:克服异化,追求自由是美学的永恒主题,席勒在5美育书简6里主张通过/游戏0把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结

合,通过/活的形象0抵达美的自由,通过审美教育弥合人性分裂,实现人性的和谐与自由。席勒的人本主义美育思想在提倡/以人为本0、/和谐社会0、/人的全面自由发展0的今天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席勒洞察到的人性异化现象在当代依然存在,我们应该大力普及席勒的美育思想,提倡审美生存。

关键词:美;美育;自由;异化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321(2009)06-0084-05

人的本真状态应该是人性的自由,但人的现实状态却常常是人性的异化和分裂。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中;庄子追寻天地大美,逍遥游于万物之间,却置身穷闾厄巷,困窘织

履。如何克服分裂和异化,返回人性的和谐自由,是中外美学永恒的主题。天才的席勒早在两百多年前的5美育书简6里,就深入探讨了这个难题。席勒试图以艺术和审美洗涤人类灵魂,为我们找到人性和谐的自由。今年的11月10日是席勒诞辰250周年的日子,在缅怀伟人的同时,重新审视他的美育思想、并为今天的审美教育提供借鉴,具有新的时代意义。

席勒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5美育书简6(又译5审美教育书简6)中,他提出了美学的核心命题:/美是自由的形式0。/自由是一种理性的观念,而美的特性与自由在现象上是同一的,使事物表现出自由的那种客观属性赋予事物以美。0[1]

席勒同时还提出美感就是/自由的快感0。席勒毕生都在寻找通向自由的道路,歌德说:/贯穿席勒全部作品的是自由这个理想。0海涅也说:/席勒为伟大的革命思想而写作,他摧毁了精神上的巴士

底狱,建造着自由的庙堂。0席勒反抗专制暴政的思想和追求自由的献身精神,贯穿他全部的作品。席勒给自由一种新的解释:自由不是政治权力的自由行使,而是精神的解放和完美人格的形成。

诗人兼哲学家的职责,促使席勒走上了寻求人性统一,实现人类自由的漫漫长路。席勒的所有作品和美学理论,都是针对现实提出自己的看法,只不过他的看法和主张是改良主义的,他认为达到自由的途径不是政治经济的革命而是审美教育,至少是须先有审美教育,才有政治经济改革的条件,这就是5美育书简6的主题思想。

18世纪的德国,政治上四分五裂,经济上也远远落后于英国法国,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个时代在政治和社会方面是可耻的,但在德国文学方面却是伟大的。1750年左右,德国所有的伟大思想家)))诗人歌德和席勒,哲学家康德和费希特都诞生了,这个时代的每一部杰作都渗透了反抗当时整个德国社会的叛逆的精神。0[2]

席勒用他的诗歌和戏剧热情呼唤自由民主的到来,曾因此被新生的法兰西共和国授予荣誉公民,但法国大革命后雅各宾专政以及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等一系

#

84#

列暴力事件的发生,使席勒对法国大革命从歌颂转向反对,他认为人性的完美和自由通过革命手段是不能实现的,席勒希望找到一条既能让人民获得自由,又能避免像法国大革命那样流血牺牲的道路,于是他到康德的哲学里为德国寻找出路,发表于1795年的5美育书简6就是基于这样目的的一个探索。

一、人性的分裂与异化

席勒在书简的开头就探讨/美育0的现实意义,他说:/这个题目不仅关系到这个时代的鉴赏力,而且更关系到这个时代的需求。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0 [3]虽然我们今天看来,美育根本解决不了现实中的政治问题,但在促成人性的和谐发展方面,却有深刻的意义。席勒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0的概念,因此5美育书简6被视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0,席勒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0[4]这句话可以说是西方美学史上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0的最完整准确的定义,席勒把美放在与真、善相统一的体系里讨论,使审美教育与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在逻辑上区别开来,智育求真,德育求善,美育求美。席勒主张通过审美教育改变人性分裂的状态,重塑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完美人格,使人由审美的自由王国进入政治的自由王国。席勒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批判启蒙理性的弊端,弘扬人的感性本质,揭示现代社会人性的分裂和异化,把美和审美作为人的生存范畴来理解。席勒认为,正因为审美活动是自由的,所以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

美育是席勒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开出的药方,那么,当时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呢?/现在,国家与教会,法律与道德习俗都分裂开来了;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彼此脱节了,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只好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碎片。他耳朵里听到的永远只是他推动的那个齿轮发出的单调乏味的嘈杂声,他永远不能发展他本质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印在他的天性上,而是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他的专门知识的标志。0[5]席勒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造成的职业化分工使人性扭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敏锐地看到社会分工使人沦为职业化的奴隶,个人丧失了全面发展的可能,这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处在萌芽之初的18世纪德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席勒分析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揭示出两种/异化0现象:一方面由于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完整的人异化成了文明的/碎片0;另一方面由于复杂化的国家机构使各等级和职业更严格地区分开,人性的内在联系被割断,一种致命的冲突把处于和谐状态的人的力量分裂了。现代性的分裂与异化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分裂和异化,因此现代人是片面发展的人,是以牺牲人性的整体和谐来确保某种技能的进步的。但是席勒又客观地指出,这种异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道路,劳动分工虽然对个体没有好处,但是要达到人类的整体进步就只能如此,要发展人的多方面的能力,除了使这些能力相互对立外别无他法。但是否就应该为人类的整体进步牺牲个体的自由呢?当然不是,席勒提出补救的方法就是审美教育,美的自由可以弥合人性的异化和分裂。虽然席勒没有使用后来黑格尔和马克思所使用的/异化0一词,却鲜明地反映了/异化0的思想,因此,西方学者大都认为席勒是较早有预见性地提出/异化0问题的伟大思想家,并认为他的异化思想是黑格尔和青年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渊源。

马克思继承并发展了席勒的思想并在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6里系统地阐述了/异化0理论。不同的是席勒把社会的病根诊断为人心的腐化,他开出的方子是审美教育;马克思则把社会的病源诊断为私有制,他开出的方子是消灭私有制。5手稿6里揭示了这种异化现象:/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型;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0[6]马克思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指出正是异化劳动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私有制又反过来加剧了人的异化,马克思还指出了消灭异化的方法:/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因此,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有,是对一切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

#

8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