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 文言文翻译

合集下载

文言文二轮复习之翻译

文言文二轮复习之翻译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_我__曾__经__整__天__地__思__考__,__却__不__如__片__刻__工__夫__学__的__东__西__多__。______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_有__学__问__有__修__养__的__人__本__性__同__一__般__人__没___有__差__别__,__只__是__善__于__借_ _助__外__物__罢__了__。____________
1.命题材料:从内容上说,文言文段主要是记叙人物的 生平事迹,较少涉及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从表达方式来说, 以叙述为主,偶或有一点议论。文言阅读材料为人物传记已 延续多年,但也应注意命题具有稳中求变,也应适当关注游 记等散文。
2.命题要点:主要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的文言虚词, 句式主要运用常见的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 装句、疑问句等。
(三)《游褒禅山记》重点句子翻译: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_因__为__它__是__在__华__山__的__南__面__而__这__样__称__呼__它__。________________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_我__也__后__悔__自__己__跟__随__他__们__而__不__能__够__尽__情__享__受__游__览__的__乐__趣__。__
(一)《寡人之于国也》重点句子翻译: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_河__内__遇__到__饥__荒__,__就__把__那__里__的__百__姓__迁___移__到__河__东__去__,__把__河__东_ _的__粮__食__转__移__到__河__内__。______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_咚__咚__地__敲__着__战__鼓__,__两__军__的__兵__器__已__经__开___始__接__触__,__抛__弃__铠__甲_ , _拖__着__兵__器__逃__跑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复习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重点实词翻译(伐、掠、诬、逆、治)课件14张

高考语文复习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重点实词翻译(伐、掠、诬、逆、治)课件14张


迎接
迎战,抵抗
迎受,接受
叛逆
违背,触犯
揣测
预先
逆战:迎战
楚庄王伐郑,郑伯
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 入于渤海
——《史记·河渠书》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 以意逆志
之欢,不可。
【用自己的想法去
——《廉颇蔺相如列传》 揣度别人的心思。】
肉袒牵羊以逆 ——苏轼《留侯论》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指南录后序》
文言实词词语推断法
字形分析法(形声、会意) 通假推断法(同音、近音、形近) 结构观察法 (相反、相近) 邻词分析法(同义复词、偏义复词) 成分分析法(语法) 知识迁移法(成语、怀疑人欺诈
5.治
《朋党论》:
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欧阳修在庆历四年(1044)向宋仁宗
也。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上的一篇奏章,目的是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这篇文章起
(节选自《朋党论》) 笔不凡,开篇提出:君子无党,小人有党的观点。
(节选自《朋党论》)
①用此:因此。用,介词,表示原因,因为 ②厌:通“餍”,满足 ③治:治理得好,安定太平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 ④可以:可以用来
译文: 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原因就在于善良之士虽多却不感到满足。国家兴盛、衰亡、安定、祸乱的旧
迹,做君王的可以用来作为借鉴。
(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治理得好, 安定太平
整治,备办
惩治,治罪
研究
治理,管理
营造,修建
医治
明于治乱, 娴于辞令。 ——《屈原列传》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 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 综合训练5不分版本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 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 综合训练5不分版本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章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综合训练5不分版本综合训练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19分)熊概...,丰城人。

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

永乐九年进士。

授御史。

十六年..,字元节擢广西按察使。

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

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

〞已而果然。

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

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

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

成祖亦知其诬罔。

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

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

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

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

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

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

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

于是奸宄帖息。

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

概以廉价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

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

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

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

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

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

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

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

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职,兼署.刑部。

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

赐祭,给舟归其丧。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1.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B.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C.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D.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答案 D2.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熊概,字元节〞,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高考文言文二轮复习专题之小语段翻译(含题答案及文段翻译)

高考文言文二轮复习专题之小语段翻译(含题答案及文段翻译)

高考文言文二轮复习专题之小语段翻译(含题答案及文段翻译)第一篇:高考文言文二轮复习专题之小语段翻译(含题答案及文段翻译)2017届文言文阅读二轮复习专题之小语段翻译翻译下列各段文言文中加线的句子:1.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 ①衣我以其衣②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③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2.于是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胜数。

及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取,朝臣莫不称力而去,惟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

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朝贵服其清廉。

①朝臣莫不称力而去②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3.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

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故假人者遂有天下。

无丑不能,无恶不知。

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

虽桀纣犹有可畏而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①假人之长以补其短②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4.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

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

”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

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将奈何?”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犹取之内皁而着之外皁也。

君奚患焉?①假道于虞以伐虢②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③必不吾受也④君奚患焉5.郦生说齐王曰:“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授上党之兵,下井陉,诛成安君,破北魏,举三十二城。

此蚩尤之兵也,非人之力也,天之福也。

今已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太行之阪,距蜚狐之口。

天下后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汉王,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

不下汉王,危亡可立而待也。

”田广以为然,乃听郦生。

罢历下兵守战备,与郦生日纵酒。

高考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优秀课件PPT _

高考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优秀课件PPT _


8.全 诗 三 章 , 每章 四句, 全是重 章叠句 ,仅仅 只变换 了少数 几个动 词,其 余一概 不变, 反复地 表达劳 动的过 程,劳 动成果 的由少 至多也 就表达 出来, 充满了 劳动的 欢欣, 洋溢着 劳动的 热情。

❖ 就是替换法。用现代汉语相应的词语去替 换原文的词语,把古义词语换成现代汉语 词,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典例分析
❖ 1、、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 2、、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1 、“公”应该用“罗公或罗提督”替换, “持”换成“拿着” 2 、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

❖ 就是保留法。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一些国 名、地名、年号、谥号、官职等专有名词时, 完全可以不翻译。这些名词有其固定特殊的 指称意义,现代汉语难以表达。强行翻译, 难免画蛇添足。

2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 某一侧 面。虽 然比一 般的特 写涉及 的范围 大得多 ,但属 于集中 于一事 、一个 侧面的 写法。 真正写 一时一 事的人 物通讯 ,也很 常见。

3.寻 找 诗 词 中 的标 志性语 言。如 在以时 空为序 的诗词 中要注 意寻找 表示时 空转换 的词语 ,句子 ;写景 抒情或 托物言 志的诗 词中要 注意末 尾卒章 显志的 抒情议 论句。
❖ 1、夫战,勇气也 ❖ 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3、其母从旁诟骂,夺其剑而逐之 ❖ 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5、谨庠序之教

❖ 就是增补法。古汉语常见主语、谓语、宾 语及介词等成分省略的现象,如果我们翻 译时该补不补,整句话的意思就不能清晰 连贯。
典例分析
❖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2、今以钟磬置水中 ❖ 3、竖子不足与谋。

文言文翻译二轮

文言文翻译二轮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恶衣恶食者,未之有也。

”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译文(二轮):孔子言:“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之良师。

选取其善者而跟随,对于不善者则加以改正。

”孔子又言:“学习之后,时常温习,岂不令人愉悦?远方有友人来,岂不令人欢欣?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这不正是君子的风度吗?”孔子又言:“温习旧知,能够发现新意,这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又言:“君子不局限于一种才能。

”孔子又言:“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先让工具锋利。

”孔子又言:“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孔子又言:“了解某事的人,不如喜欢某事的人;喜欢某事的人,不如以某事为乐的人。

”孔子又言:“教育没有阶级之分。

”孔子又言:“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道理;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道理。

”孔子又言:“早晨听到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无怨无悔。

”孔子又言:“士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嫌弃粗衣劣食的,是未曾有过的。

”孔子又言:“君子的德行如同风,小人的德行如同草。

草受到风的吹拂,必然会倒下。

”以上文言文经过二次翻译,力求保留原文的韵味和意义,同时对现代汉语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以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文言文句子翻译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文言文句子翻译

专练9: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一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杨沛字孔渠,冯翊万年人也。

初平中,为公府令史,以牒除为新郑长。

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余以补不足,如此积得千余斛,藏在小仓。

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余人皆无粮。

过新郑,沛谒见,乃皆进干椹。

太祖甚喜。

及太祖辅政,迁沛为长社令。

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

(选自《三国志》)(1)牒()除()会()将()谒()及()(2)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余以补不足。

(3)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

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袁公可立字礼卿。

公以英年成进士,理苏郡报最,召入西台,抗疏归。

二十六载,仗钺治登莱军。

及在登莱,方元宵宴客,有传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谋叛者,诸监司怖甚。

公徐命小队阿殿过沈帅,问曰:“李性忠固公所用人,令何状?”沈帅百口保其无他。

公曰:“吾固知其无他,但且令释兵柄安坐耳。

”于是公之整暇再见之矣。

公既用,久踬复起。

当事者冀其少艾,公自谓老当愈辣。

一日,请权贵祗候乾清门,出声无律,公引咫尺之义折之。

虽无所匡挽,而义形之意再见之矣。

凡公精神著于为司李、御史时,即不跻台辅,其精神亦有以自见。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1)抗疏()归()仗钺()治()徐()过()固()百口()祗()折()匡挽()再见()著()跻()见()(2)公曰:“吾固知其无他,但且令释兵柄安坐耳。

”于是公之整暇再见之矣。

(3)公既用,久踬复起。

当事者冀其少艾,公自谓老当愈辣。

1.(1)牒(簿册)、除(被任命官职)、会(恰逢)、将(率领)、谒(拜见)、及(等到)(2)兴平末年,百姓多饥饿穷困,杨沛督促百姓多蓄积干椹,并进行检查,凡蓄积有多余的干椹交给官府来补充(官仓)的不足。

关键词:课(督促)益(增加)畜(积蓄)阅(检查、察看)(3)黄初年间,儒雅之士都能得到升迁和重用,而杨沛本来就是凭借做事能力强被重用,这时他竟然只以议郎一类的闲职赋闲在里巷中。

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 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 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与翻译文言文阅读与翻译(一) (时间:50分钟分值:5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檀道济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

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

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

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二年,武帝北伐,道济为前锋,所至望风降服,径进洛阳。

议者谓所获俘囚,应悉戮以为京观。

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

”皆释而遣之。

于是中原感悦,归者甚众。

长安平,以为琅邪内史。

元嘉八年,到彦之②侵魏,已平河南,复失之。

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北略地,转战至济上。

魏军盛,遂克滑台。

道济时与魏军三十余战多捷,军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

时人降魏者具说粮食已罄,于是士卒忧惧,莫有固志。

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

及旦,魏军谓资粮有馀,故不复追,以降者妄,斩以徇。

时道济兵寡弱,军中大惧。

道济乃命军士悉甲,身白服乘舆,徐出外围。

魏军惧有伏,不敢逼,乃归。

道济虽不克定河南,全军而反,雄名大振。

魏甚惮之,图之以禳鬼③。

还,进位司空,镇寻阳④。

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

时人或目之曰:“安知非司马仲达⑤也。

”文帝寝疾累年,屡经危殆,领军刘湛贪执朝政,虑道济为异说,又彭城王义康亦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复可制。

十二年,上疾笃,会魏军南伐,召道济入朝。

其妻向氏曰:“夫高世之勋,道家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

”及至,上已间。

十三年春,将遣还镇,下渚未发,有似鹪鸟集船悲鸣。

会上疾动,义康矫诏召入祖道,收付廷尉,及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司徒从事中郎粲、太子舍人混、征北主簿承伯、秘书郎中尊等八人并诛。

时人歌曰:“可怜白浮鸠,枉杀檀江州。

”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魏人闻之,皆曰“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

自是频岁南伐,有饮马长江之志。

文帝问殷景仁曰:“谁可继道济?”答曰:“道济以累有战功,故致威名,余但未任耳。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精品课件(文言文翻译)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精品课件(文言文翻译)

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文肓文翻译原则及方法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彩断下列創子觀译的正除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2、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

《西门豹治邺》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3.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苏武传》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5、但坐观罗敷。

译成:只是坐下来看了一会罗敷。

6、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 知时有利不利也。

(2002年北京题)译成: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他更加贫穷潦倒,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

7、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9、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2002年上海题)译成:王烈派人寻找,就是那个原先偷牛的人啊。

10、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司马光《赤壁之战》)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11、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13、卒以为将。

(1999年上海题)译成:终于朝廷任命纪律严明的孙子为将军。

1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15、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2002 年上海题)译成:大概将要死于此,虽然知道他的贤能,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传扬呢?16、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题)译成:大概是李将军的称谓吧?17、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

(2003年春季安徽题)译成:吴良想登记农民以前当过兵的,老百姓十分恐慌。

18、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高三二轮文言文翻译复习:(学生)第二课时文言文翻译12页

高三二轮文言文翻译复习:(学生)第二课时文言文翻译12页

⾼三⼆轮⽂⾔⽂翻译复习:(学⽣)第⼆课时⽂⾔⽂翻译12页⼆轮复习之⽂⾔⽂翻译第⼆课时强化语境意识,提升翻译精准度任务情境⽂⾔语句翻译是⽂⾔⽂阅读的重头戏。

考⽣在这⽅⾯⼀直很困惑、很苦恼,训练了这么长时间,也做了很多⽂⾔语句翻译的题⽬,但就是拿不了⾼分。

这其中固然有积累不够、不厚的因素,但更与考⽣在翻译时不好的习惯或者意识有关:总是把⽬光集中在题上,别的内容⼀概不看。

这样做很不好,因为任何⼀句话都不是孤⽴存在的,⽽是与前后内容有⼀定的联系。

这就要求考⽣有语境意识,⽽且必须强化语境意识,只有把要求翻译的句⼦放在原⽂中,联系前后内容,才能保证翻译得⼼应⼿,从⽽提⾼翻译的精准度。

⾃主检测,⾃我诊断1.阅读下⾯的⽂段,翻译⽂中画横线的句⼦。

张策,字少逸,敦煌⼈。

唐⼴明末,⼤盗犯阙,策遂返初服,奉⽗母逃难,君⼦多之。

王⾏瑜帅邠州,辟为观察⽀使,带⽔曹员外郎,赐绯。

及⾏瑜反,太原节度使李克⽤奉诏讨伐,⾏瑜败死,邠州平。

策与婢肩舆其亲,南出邠境,属边寨积雪,为⾏者所哀。

太祖闻⽽嘉之,奏为郑滑⽀使。

(节选⾃《旧五代史·张策传》,有删改)(1)⼤盗犯阙,策遂返初服,奉⽗母逃难,君⼦多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策与婢肩舆其亲,南出邠境,属边寨积雪,为⾏者所哀。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阅读下⾯的⽂段,翻译⽂中画横线的句⼦。

杜纮字君章,起进⼠,为永年令。

神宗闻其材,⽤为⼤理详断官、检详枢密刑房,修《武经要略》。

以职事对,帝翌⽇语宰相,嘉其论奏明⽩,未果⽤。

知郓州。

尝有揭帜城隅,著妖⾔其上,期为变,州民皆震。

俄⽽草场⽩昼⽕,盖所揭⼀事也,民⼜益恐。

或请⼤索城中,纮笑⽈:“奸计正在是,冀因吾胶扰⽽发,奈何堕其术中?彼⽆能为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二轮复习总体构想】对一轮复习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加以解决。

注重翻译规律的把握。

注重培养学生的“采分点”意识。

【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增强学生“采分点”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切实掌握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2.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切实掌握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2.注意培养学生“采分点”意识,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

3.注意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译难词难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一轮复习检测1.学生独立翻译下列句子(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检测没有标志的被动句)(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检测固定结构、句式、古今异义、偏义复词)(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检测通假、活用)(4)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检测委婉说法的翻译)(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检测修辞的翻译、词类活用)(6)贾谊,洛阳人也。

年十八,①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②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③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

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子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汉书·贾谊传》)(检测重点诗词“属”、状语后置、古今异义“秀才”、省略句、虚词“焉”)2、小组内互批、讨论。

3、小组推荐同学展示,其他组补充完善。

教师适时点拨。

二、师生共同回忆文言文翻译的一些要求、方法、技巧。

(1)翻译的要求信。

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也就是不“走样”。

达。

译文要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雅。

译文要尽量做到美一些,能表现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

就中学生而言,第三点是较高的要求,高考也暂不会对此作要求,但前两点是必须做到的。

(2)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逐字逐句落实到译文中去,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尽可能保持一致。

所谓“意译”,就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与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

多年来,高考翻译题均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确实难以直译的情况下才酌情采用意译。

(3)翻译的方法留: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③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删:①句首发语词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换:①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②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

调: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对象是文言文中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

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

包括主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宾省略、介词省略等。

贯:指文言句中带修辞的(常见的有比喻、互文、借代、婉说等手法)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4)翻译的步骤审——审清采分点(关键词语、语法现象)。

↓切——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连——将解释出来的词连缀成句。

↓誊——清晰整洁地誊写到答卷上。

三、同学们翻译中常见问题(一)错译。

主要表现在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运用方面。

1.译错词义。

混淆实词的古今意义和词类活用规律,忽视多义词的义项选择,不熟悉词的通假现象,缺乏古代文化常识,都会导致错译实词。

例如:沛公军霸上译成:沛公刘邦的军队在霸上这里的“军”字已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作“驻军”讲。

2.混淆虚实。

不了解或不熟悉常用虚词的用法,导致错译虚词。

例如:特与婴儿戏耳。

译:特地同小孩玩耳朵“特”是副词,在此作“不过”讲,不能译为“特地”;“耳”是语气词,表限止语气,可译为“而已”、“罢了”,不能误作实词,错译为“耳朵”;这里“特”、“耳”连用,构成固定句式“特……耳”,可译为“不过是……罢了”。

因此,“特与婴儿戏耳”,应译为“(我)不过是跟孩子开个玩笑罢了。

”(二)漏译1.省略成分不增补。

省略句的省略成分,必须补出却没有补译出来。

例如:触草木,尽死。

译为:蛇触及草木,全死了2.该译词语被“遗忘”。

原文中本该译出的词语,保留未译。

例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译成:假如我不干这捕蛇的差事,那么早就病了。

这里就漏译了“病”字。

如果把这个“病”字译出,原文后一分句译成“那么早就困苦不堪了”,这样处理,译文就完整、准确了。

(三)硬译1.照搬注释不变通。

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成:猪牛羊、珠玉、丝绸,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做到诚实可信。

这里的“牺牲”,是指猪、牛、羊祭祀用品2.倒装句式不调整。

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

译成:寻找一个人可以派他去回复秦国的。

忽视了原句定语后置的特点,未调整原句的语序就硬译。

(四)赘译翻译游离原文,任意发挥,译而无据。

例如:秦人开关延敌。

译成:秦国人大摆空城计,打开关门想引诱敌军进城。

这里的所谓“大摆空城计”等,就游离原文太远了。

翻译一定要紧贴原文。

四、精讲1、采分点——关键词语、重要语法现象A.积累性的:重要实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常用虚词固定结构B.规律性的: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2、如何推断句中重点文言实词第一,造字分析法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我们能够从汉字的字形来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

如《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苦时说:“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能否理解该句的关键是对“怠”字的掌握程度。

据造字法我们可知,“怠”是个形声字,从心台声。

其形旁“心”,本义为心脏。

从“心”的字的含义大多与人的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及人的道德品质有关。

知道了这些。

再联系“手指不可屈伸”一语和“弗”等词语,可推断出这里“怠”的含义是由本义“怠慢、轻慢”引申出来“懈怠”的意思。

第二,语法分析法即审察该实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确定其词性,以此来推断其意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例如:(2000年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

“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

第三,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屈原列传》)。

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

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再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原列传》)。

“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

“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第四,联想推断法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

如果平时熟读课文,并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实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根据课文中类似的例句来解释有关实词的含义,找到正确答案的可能性也就非常大。

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第五,邻字帮助法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

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

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第六,成语对应法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拔”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抽出、拔出,二是高出、超出,其义项可分别见于成语“拔苗助长”、“出类拔萃”。

“攻取”义是由“拔出”义作了引申而来的,古时攻城必拔敌方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再考虑上下文的语境,也可推断解释为“被攻取”是正确的。

五、课堂练习(一)练习1 . 阅读下文,翻译画线句子。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

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公固辞。

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

”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

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

”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

”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

皆阳应曰:“诺。

”公屡促之,必如约。

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

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记王忠肃公翱事》作者:崔铣)2 . 阅读下文,翻译画线句子。

齐王厚送女,欲妻屠牛吐。

屠牛吐辞以疾。

其友曰:“子终死腥臭之肆而已乎,何谓辞之?”吐应之曰:“其女丑。

”其友曰:“子何以知之?”吐曰:“以吾屠知之。

”其友曰:“何谓也?”吐曰:“吾肉善,如量而去苦少耳。

吾肉不善,虽以他附益之,尚犹贾不售。

今厚送之,子丑故耳。

”其友后见之,果丑。

(韩婴《韩氏外传》卷九)(二)展示,评价六、课堂总结七、课下作业八、授课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