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教案29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三个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二年级三个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三个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和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2、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灵活运算计算法则进行加减混合计算。

教学难点:

调换两个数的位置后,其结果仍然一样!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会正确的笔算三个数加减的混合计算。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28页例题中的图和文字,先看一看从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求现在有多少怎么列式子?(5分钟后比谁能准确地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三、先学

1、让学生在教师的自学指导下认真看课本,确保每位同学都在认真看书。

2、做一做

师: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老师找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做,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示,确保每位同学都在认真做题,并能发现其他学生的错误。

四、后教

师:发现错的同学可以上来更正。

找同学上去更正,更正后全班讨论为什么错,错在哪,教师更正。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六、当堂训练

1、先估计一下结果,再计算

73-39+46 43+27-50

42+50-66 96-80+35

2、公共汽车上原有38名乘客,到儿童活动中心有9名乘客下车,有12名乘客上车。现在汽车上还有多少名乘客?

3、你能用12、13、16、17四个数(每个数只用一次)编成一个加减混合算式吗?试试看。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初步理解并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能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实践巩固等学习活动,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培养与人合作,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加减混合式题的方法,能熟练地口算出得数。

教学难点:

会记忆第一步的计算得数。教学关键是理解算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和培养心记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分组进行比赛,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

1、复习准备

看算式,说说计算的顺序。

3+2+1=5+3+2=8-2-3=10-5-3=

(课件出示)师:这里有四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身上都带着一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丑小鸭们就会变成美丽的天鹅。谁来帮帮它们?

2、新课引入。

师:丑小鸭们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它们飞呀飞呀,飞到一个美丽的湖边,它们纷纷落入湖中尽情地嬉戏着。

三、探究新知

1、学习例1。

(1)教师电脑演示:(湖面上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天鹅。)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师:那应该怎样列式?板书:4+3

(2)教师操作屏幕,重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2只的场面。

二年级数学上《加减混合》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加减混合》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加减混合》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体会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在学生已有连加、连减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学会笔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迁移

课件出示: 60—24—16= 18+27+39=

1.学生独立练习。

2.学生汇报交流。说说连加、连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竖式计算的注意要点。

(二)情境感知

课件出示:公交车情境图

1.看情境图说信息。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3.学生汇报:

问题一: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要求这一问题得先知道什么条件)问题二:上去的人比下来的人多多少人?

4.揭示课题。

根据学生的问题,适时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探究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1.学生讨论问题一的解决方法。

2.尝试列式:67—25+28

3.汇报每步算式的意思。(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独立笔算。(教师巡查)

(1)分步笔算。

(2)简便写法。

5.引导学生说说笔算时的注意事项。(注意运算符号的变化)

6.引导学生探索问题一的其他解决方法。

例如:28—25+67,67+28—25等,若学生用67+(28—25)的算式来解决,教师应予以引导并鼓励,同时可以利用这一课堂生成资源自然的导入下一环节──探究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通用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根据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正确地列竖式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1.复习。

(1)用口算卡片进行口算练习。

7+4 12-3 18-9 30+15 44+6 35-10

10-5 9+6 7+7 47-20 58-18 40-30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38+25+18 76-29-35

学生完成后,请两名同学板演,教师订正如下:

教师提问:连加、连减的题目按什么顺序计算?

学生回答:连加、连减的题目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教学意图:通过复习,可以使学生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为运用迁移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2.新授。

(1)教学例3: 68-29+51=

①读题,说说这道题与刚才所做的复习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做如下回答:复习题是连加、连减,这道题是加减混合式题。

教师可向学生进一步说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②通过对连加、连减的学习,你能用学过的知识独立试做这道题吗?

学生独立试做,并请一名同学板演。

教师订正答案如下:68-29+51=90

教师向学生说明,像这样的加减混合式题也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也像连加、连减一样,可以用简便写法列竖式计算。

《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教案
-对复杂加减混合运算的列式和计算:针对多步骤、多数字参与的混合运算,指导学生如何列式和逐步计算。
-举例:计算“537+268-194+321-105”,指导学生如何分解步骤,逐个解决。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加减混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先加后减或先减后加的情况?”(如购物时先加商品价格,再减去优惠金额)。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加减混合的奥秘。
-生活中加减混合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加减混合运算的能力。
-举例:购物找零问题,理解总价、付款额和找零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
-加减混合运算的验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通过反向运算或重新计算来验证结果的方法。
-举例:学生完成计算后,鼓励他们用减法验证加法的结果,或用加法验证减法的结果。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加减混合》这一章节时,我发现学生们对加减运算的基本概念已经有了较好的掌握,但是在运算顺序和复杂混合运算的处理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在教学中,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但从教学效果来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可以进一步改进。
首先,关于运算顺序的教学,我应该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尝试和探索。例如,在讲解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时,我可以给出几个算式,让学生自己决定先算哪一部分,再讨论哪种顺序更合理。这样不仅能加深他们对运算顺序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年级加减混合教案

二年级加减混合教案

二年级加减混合教案

教案标题:二年级加减混合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解决二年级水平的加法和减法混合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1.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

3. 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白板、黑板笔、教学卡片、计算器等。

2. 教学素材:包含加法和减法混合题目的练习册或工作纸。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知

1. 利用教学卡片或白板上的加法和减法题目,向学生展示一些例子,并让学生回忆和复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加法和减法混合的问题。

Step 2: 讲解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规则

1. 解释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规则,例如:先计算加法,再计算减法。

2. 通过示例题目演示如何进行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

Step 3: 学生练习

1. 分发练习册或工作纸,让学生在纸上完成一些加法和减法混合题目。

2. 监督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Step 4: 检查和讲解答案

1. 请学生交换纸张,互相检查答案。

2. 逐个让学生上台解答题目,并解释解题思路和方法。

Step 5: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加减法混合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2. 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和讨论。

Step 6: 总结和反思

1. 总结所学的加减法混合运算规则和解题方法。

2.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考和经验。

《 加减混合》(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 加减混合》(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8课时加减混合·

教案

一、学情分析

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学生在进行竖式计算第二步时,因为看不见数字,计算往往容易产生错误。开始为了防止学生忘记口算的得数,可以让学生把得数写出来,再继续计算。但主要要加强听算练习,使学生在不看见数字的情况下,照样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二、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方法。

2.能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方法。【教学难点】

能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引入1:

师: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做一做下面的计算题。

1.列竖式计算。

36+28+17= 65-25-21=

(抽学生上黑板完成,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老师巡视)

核对答案,老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讲解或直接出示答案。

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加减混合运算。

出示例题:车上原来有67人,下来25人,又上去28人。现在有多少人?

师:你会列式计算吗?

(小组合作,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汇报结果)

学生汇报:

方法一:

生1:我是这样算的:原有人数-下车人数+上车人数=现有人数

列式:67-25+28

师:加减混合的算式怎样计算呢?

生: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师:请你试着算一算。

师:要列两个竖式,有没有简便写法?

生:有。(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

方法二:

生2:我是用原有人数+上车人数-下车人数=现有人数

师:请你列出算式,并列竖式计算。

列式:67+28-25

加减混合运算中班数学教案

加减混合运算中班数学教案

加减混合运算中班数学教案加减混合运算是数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了小学生的基本数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本篇文章将针对中班学生的数学教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 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2. 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3. 掌握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4. 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铅笔、橡皮擦。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口算题来进行导入,例如:

“小明有3块糖,他又买了5块糖,一共有多少块糖?”

2. 概念讲解(10分钟)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向学生详细介绍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意义。可以通过例子来说明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3. 运算技巧讲解(15分钟)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题目和示范,向学生讲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

规则和技巧。例如,先做加法后做减法,按照运算符的先后顺序进行

计算等。

4. 练习环节(30分钟)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给学生出示一些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

学生用铅笔和纸进行计算。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解题的同时,鼓励学生

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

5. 错题讲解(1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检查,将一些常见的错误和解题方法进

行讲解和纠正。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解答并给予适当

的指导。

6. 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和总结,强调加减混合运算的重

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

《加减混合》教案(精选11篇)

《加减混合》教案(精选11篇)

《加减混合》教案(精选11篇)

《加减混合》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交流、合作,体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计算导入

我听说我们班的学生个个都是计算小能手,大家敢不敢挑战两个计算题?计算:

26+35+11 65-21+18 在两位数运算的基础上,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你说我说,探究新知

1、出示数学信息

星期天妈妈带礼物去姥姥家,给姥爷买了一件上衣112元,一件下衣103元,给姥姥买了双鞋88元。

2、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1)买一件上衣和件下衣一共需要多少钱?(2)买一件上衣和一双鞋一共需要多少钱?(3)买两件下衣需要多少钱?(4)上衣比下衣便宜多少钱?

(5)姥姥的上衣比姥爷的裤子贵多少钱?(6)买衣服和鞋一共花了多少元?(板书)(7)衣服比鞋贵多少钱?(板书)

大家真善于思考,提了这么多的问题,今天我们着重解决这两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3、解决问题:买衣服和鞋一共花了多少元?

(1)认真思考,你可以列出什么算式?由复习导入,学生可以列出112+103+88 (2)你会解答吗?自己在本子上试一试,看能有哪些方法解决?(3)找学生展示他的算法。

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

多数学生可能会用两个竖式计算,如果学生出现一个竖式的,就直接指导;如果没有出现,教师主动介绍。

师: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用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2.教学例4。

师:同学们看这道加减混合运算的题,请你自己算一算,检查一下加减混合运算知识学得怎么样。

教师巡视,必要时提示: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做完后交流计算的结果。

三、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在有小括号的时候,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四、随堂作业

A类

在○里填上正确的数。

B类让老师来看看,你们小组能点亮几颗星。

给我自己评一评,看我能点亮几颗星。

整理完善导学案,记得用双色笔哦

二十以内加减混合教案

二十以内加减混合教案

二十以内加减混合教案

【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和运用二十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2.能够熟练计算二十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3.能够通过实际应用问题解决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卡片、计算器、小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开场导入:

1.教师用教学课件或小黑板上写出一道二十以内的加法运算,让学生心算并回答;

2.教师用教学卡片展示一道二十以内的减法运算,让学生心算并回答。

教学探究:

1.教师呈现一道二十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解释该运算的意义和应用场景;

2.请学生仔细阅读或听取问题,然后利用计算器或小黑板计算结果,并写下答案;

3.学生完成计算后,教师提醒学生将答案写在彩色粉笔上,互相检

查答案的正确性;

4.学生将答案告知教师,教师用教学课件或小黑板展示正确答案,

并解释运算过程;

5.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运算规律和技巧,并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学拓展:

1.教师出示一系列二十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问题,并引导

学生分析问题;

2.学生尝试解答问题并计算结果,可以选择用小黑板、计算器或心算;

3.学生完成计算后,教师让学生互相交流并比较答案,然后展示正

确答案;

4.教师带领全班一起讨论解题过程和方法,并巩固学生对加减混合

运算的理解。

教学巩固:

1.教师出示一组二十以内加减混合运算题目,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计算;

2.学生完成计算后,教师进行个别检查,纠正学生的错误,提供帮

助和指导;

3.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全班一起讨论并评价;

4.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二十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重要性和

应用价值。

《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的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2.掌握加减混合式题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教学挂图、小棒等。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安徒生有一篇美丽的童话《丑小鸭》,大家听说过吗?这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怎么样了呢?(最后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今天,让这个美丽的童话在我们身边变成现实吧!课件出示,这里有4只丑小鸭,每支丑小鸭都带有3道题,只要同学们都做对,丑小鸭就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同学们愿意帮助它们吗?师出示口算题:

(1)3+5= 5-2= 3+2+3=

(2)8-7= 7+2= 10-5-2=

(3)10-6= 5+4= 3+2+4=

(4)4+6= 8 -5= 7-2-3=

计算后先让学生说一说计算3+2+3和10-5-2两题时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他们着重说一说在3+2+3的计算中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加,在10-5-2的计算中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减。

二、探究新知

师:多么美丽的白天鹅啊!有一天,丑小鸭,不,应该是白天鹅和它的几个姐妹飞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边。这个湖实在是太美了,蓝蓝的湖水平如镜,雪白的云朵映其中,一阵微风吹来湖面荡起波纹。湖边是碧绿的青草,色彩绚丽的小花。它们不禁被吸引住了,落入湖中尽情嬉戏,无忧无虑地游玩……(出示教学挂图)1.学习例1。

《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正确理解图意,提高收集、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

3.能够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的图意。

教学过程

一、回忆

计算下面两道题,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旧知

2+1+5= 9-3-2=

二、探究

(一)先加后减

新知

1.观察动画。

师:湖里有4只天鹅,接下来请你仔细观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还记得这

个小箭头表示什么意思吗?

教师引导学生从动态图到静态图,进一步理解图中小箭头表示两幅图是有关系

的,观察的时候要按照先后顺序来观察。先看左边这幅图再看右边这幅图。

2.提出问题。

师:你能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湖里现在有多少只天鹅?

3.画图解决问题。

你能画图来表示这道题的意思吗?自己试一试。

展示学生作品。

生1:先画4个圆圈表示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又画了3个圆圈表示飞来3只

天鹅,后来又飞走了2只,所以划去了2个圆圈。

生2:画了两幅连续的图来表示题意。

4.列式解决。

师:同学们的图都清晰的表示出了图意。你会列式吗?

生:4+3-2。

5.沟通图与算式之间的关系。

师:结合图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引导学生看图说出算式的意思:原来有4只,飞来3只,就是把这4只和3只合起来,然后又飞走2只,所以要去掉2只,算式就是 4+3-2。

6.明确计算顺序。

师:计算的时候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加减混合公开课教案

加减混合公开课教案

加减混合公开课教案

加减混合公开课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

《加减混合》这一课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5页及练习十二的第1、2题。

教材分析:

本课时在学生学习了计算10以内连加、连减的基础上学习加减混合,为今后学习2步应用题计算打下基础。从知识结构来看,学生在学习了连加、连减后,给加减混合做了铺垫,在学习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上不会太难,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加减混合静止图片的意义存在一定的难度。从心理特点来看,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在教学中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并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从而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材处理如下:

做成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思维,让美妙动听的故事提高学习的兴趣,并帮助学生对图面意思的理解。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爱玩好动,因此在教学中始终由白天鹅来牵线。这样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巩固所学知识。

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他们在编排上基本相同,因此在设计上体现“教—扶—放”的原则。例1是先加后减的混合计算,而且直观地反映了先加后减的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还表明计算顺序。例2先减后加,并且也是直观地反映了先减后加的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还表明计算顺序。并在例1的基础上,省去了计算的思考过程,让学生自己填写。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加减混合》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

2、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

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德育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25+28+36= 78-59-11=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笔算?

2、小华有4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后来用去了5支,他还有多少只?

小青有6支铅笔,用了4之后,他又买了2支,他现在有多少支铅笔?

学生列式后,说明这是加减混合运算。问:怎样计算?

二、自主探究:

出示主体图,学生说图意。提醒学生看清题中的信息。

小组讨论,列出算式。学情预测:67-25+28= 67+28-25

如何计算。先算什么?

学情预测:(1)分着列竖式。

(2)简便写法。

在用简便写法时要注意:不够减时,要退位;相加满10,要进位。

做一做:56+24-30=80 78-24+39=93

指名板演:5 6 7 8

+ 2 4 -2 4

8 0 5 4

+ 3 9

9 3

第一题为什么只写一个竖式?

三、拓展运用:

1、笔算下面各题。

45+35-48 24+15-29 65-43+19 54-28+19

2、比一比看谁先得到小红旗。

26 +43 -54 +48 -39

《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范文(精选6篇)

《加减混合运算》教案1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体会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在学生已有连加连减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理解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学会笔算。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竖式计算。

36+28+17=

65—25—21=

师:我们已经学过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连加、连减笔算有几种书写格式?哪种是简便写法?在计算过程中有口算的怎么办?

(二)、情境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过公交车吗?那你们坐过吗?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要遵守乘车规定,要有秩序的上下车。瞧,一辆公交车在南山站停了,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1、出示主题图,出示例3。

师:请仔细观察,看完后要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图意:车上原有67人,下车25人,又上车28人,现在有多少人?

3、呈现

4、师:你会列式吗?生:67—25+28

教师说明:像这样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运算,叫做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设计意图:复习迁移为学生架设了新旧知识的桥梁,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情景感知重视情境图的有效理解,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同时,注意解决问题需要充分的条件,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另外,问题二的提出为解题的另一种方法做好铺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先算出两根的长度之和,因为粘结的部分重叠的部分是2个0.7cm,再去掉2个0.7cm。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人教新课标
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1、掌握三个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新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并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根据整数连减法的经验,推想减法的性质对于小数减法同样适用。】
3.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0.38+0.26+2.6 5.7-0.81-1.2998.2+32.5-13.4
反馈时要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2)做一做第2题。
3.
答案:5.1-1.49-1.49=2.12(平方千米)
解析:先算出海洋的面积,再用海洋的面积减去陆地的面积。
4.淘淘把长13.5cm的纸条和10.55cm的纸条粘接成一条较长的纸条,重叠粘合处长0.7cm(如图),粘结后的纸条长多少厘米?
答案:13.5+10.55-0.7-0.7=22.65(cm)
7.2+3.58+0.87(用竖式计算)18.5-7.23+3.8
(二)课堂设计
1.复习导入
(1)口算
0.4+8.7=1.4-0.9=
4.5+3.6=7.1-3.5=
0.28+0.54=5-2.7=
4.9+5.31=90.4-5.4=
(2)下面的计算对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小数加减的口算和改错复习,培养学生学生熟练的计算能力。通过对整数混合运算的练习,用旧知引新知,为他们的学习指明方向,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人教新课标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6页例3及做一做。
例3教学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是继小数加减法运算的进一步学习。问题(1)教学的重点是小数连加的竖式计算,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强化算理。问题(2)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思路,让学生在计算、比较、推理的过程中发现减法的性质对于小数运算也同样适用,为后续学习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积累经验。
(二)核心能力
通过对不同算法的比较,经历猜想、验证、发现规律的过程,提高迁移类推的学习能力和运算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运用这个规律正确进行计算。提高迁移类推的能力。
2.通过对不同算法的比较,发现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对于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7.45+5.8+4.69
=13.25+4.69
=17.94(元)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预设:
生:我是按照整数连加的顺序计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师:是不是可以用这两种方法互相验算呢?(可以)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小数连加的竖式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把小数点对齐,强化算理,促进知识的迁移,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
预设:
生1:我认为可以用20连续减去这两本书的价钱。
20-6.45-8.3
=13.55-8.3
=5.25(元)
生2:
20-(6.45+8.3)
=20-14.75
=5.25(元)
师:看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进行验证吗?
引导学生根据整数连减的经验归纳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小数,就等于减去这两个小数的和。
(三)课时作业
1.填一填。
2.计算下面各题。
7.02+11.38+20.96 12.45-1.96-0.8
19.92+14.4-9.92 85.7-(15.3-4.8)
40-(2.75+0.86)9.5+4.85-6.13
答案:39.36 9.69 24.4 75.2 36.39 8Fra Baidu bibliotek22
解析:注意观察算式特点。如19.92+14.4-9.92,可以变成19.92-9.92+14.4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适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预设:
7.45+5.8+4.69=17.94(元)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这三个小数相加,写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预设:
生:相同的数位要对齐,小数点也要对齐,得数上的小数点一定要跟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师:这道题还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吗?
预设:
生:我是用脱式计算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并板书)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四)学习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
(五)学习难点
多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想一想: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小数加减呢?
(2)试一试:分别用竖式和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2.问题探究
课件出示:
(1)小刚买了下面3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同学们,你能从中了解什么信息?
预设:
生1:买了三本书,分别是少儿绘画7.45元,太空漫步5.8元,海洋世界4.69元。
生2:问题是小刚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要求小刚花了多少钱?应该怎样理解?
预设:
生:就是把买的3本书的价钱加起来。
师:我们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先列式计算,再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注意:交流输入小数的方法,强调小数点不要漏掉。
(3)解决问题。
把一根3m长的竹竿垂直放入水池中,竹竿入泥部分是0.27m,露出水面0.89m。水池中的水深多少米?
4.课堂小结
同学们,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强调:连加时可以列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时一定要把小数点对齐;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减法的性质对于小数运算同样适用。
课件出示
(2)小林买了两本书,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
师:你了解了哪些信息,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的?
预设:
生1:小林买了数学家的故事和神奇的大自然,付给售货员20元。
生2:数学家的故事6.45元,神奇的大自然8.3元。问题是应找回多少钱。
生3:我认为应找回多少钱的意思是小林还剩多少钱?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
教学难点运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你能先说出下面题目的运算顺序,再计算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