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语选读》之《克己复礼》课件 语文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之《克己复礼》课件 语文版共64页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之《克己复礼》课件 语文版共64页
高中语文《论பைடு நூலகம்选读》之《克己复礼》 课件 语文版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二克己复礼课件-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共40张PPT)

二克己复礼课件-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共40张PPT)


“鉴”,借鉴 文采丰富的样子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完美
本章孔子赞美周朝礼仪制度的完备。孔了对夏商周的礼仪
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 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有沿袭。周的礼仪礼乐制度,以夏 后、殷商两代文化为镜子,有传承、有损益、有超越,使周代 数百年文化粲然大备,繁荣昌盛。
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
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
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
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
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
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动宾结构,宾语前性格? ✓ 孔子为什么强调正名的重要性?
✓ 直率 冲动 粗鲁
✓ 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经崩坏,政权已经 下移,到了“陪臣执国命”的地步。当时的现实(实)已不符合 西周的制度(名)。孔子认为这些“实”的变化是不应该的,他 要用“名(周礼)”去纠正已经或正在改变的“实”。
孔子认为当时的天下的无道是不正常的,不会长久,天下最终必然 归于有道。历史的事实告诉人们:诸侯、大夫、家臣执掌国政的传代 数之所以递减,其原因就是执政方式不合“理”。由此,执政者就不 能有效地教化民众、调节内部关系,因而政权的基础自然薄弱了。孔 子向人们预示春秋时期历史演变的趋势。

治理国政 动宾结构,宾语前置,先做什么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什么
对天子礼的僭越
举出一个具体的例子——礼乐崩坏
背景:
春秋时代的一个显著现象就是下层政治势力对上层支配集团迫切 要求超越和取代的心理,业已成为一种氛围、气候。诸侯独立、大夫 专政、陪臣执国命等现象出现,君臣父子兄弟之义、行、慈、孝、爱 等伦理规范毁坏。周礼作为社会秩序主要表现形式虽未在政治舞台上 完全消失,但“礼崩乐坏”的局面已是不争的事实,以精神价值为本, 崇仁贵义的时代将结束,由此而导致追求物质价值、以“利”为上的 牟取物质利益时代的到来。

论语《克己复礼》ppt课件

论语《克己复礼》ppt课件
论语《克己复礼》ppt课件
2024/1/25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5
• 引言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克己复礼思想内涵 • 孔子及其弟子形象分析 • 《克己复礼》篇章与其他篇章联系 • 跨文化对比与启示
2
2024/1/25
01
引言
3
论语简介
2024/1/25
01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体现 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15
孔子形象塑造及特点
温和而威严
孔子被描绘为一位既有威严又不失温 和的长者,他的言行举止都充满了智 慧和尊重。
博学多才
注重礼仪
孔子非常注重礼仪,认为礼仪是维护 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他 的言行举止都体现了对礼仪的尊重和 践行。
孔子被尊称为“万世师表”,他精通 六艺,对诗、书、礼、乐等都有深入 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23
中西方文化中自律观念比较
中方自律观念
强调内在修养和自我管理,注重个人 品德和道德规范的遵守,倡导克己奉 公、自律自省的精神。
西方自律观念
注重个人自由和独立,强调自我实现 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同时也重视社会 规范和法律法规的遵守。
2024/1/25
24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比较
中方礼仪文化
注重尊卑有序、长幼有别,强调礼节、礼貌和面子,重视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和 谐。
包容性。
2024/1/25
17
孔子与弟子关系探讨
2024/1/25
亦师亦友
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关系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孔子不仅传授知识给弟子们,还关心他们的生 活和互启发、相互促进。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在弟子们的传承和发扬 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而弟子们的提问和质疑也促使孔子不断思考和完善自己的学说。

二 克己复礼 课件-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二 克己复礼 课件-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 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 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 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安:意动,以为安。
之:代词
旨:美味,指滋味甘美的食物
甘/乐/安:形作动,感到甘甜;感到快乐;感
到安适
免:离开 于:从
反面说理,论述孝与礼的关系。孔子对宰我表示 不满,因为他将心安的标准下移,不当安而敢安, 是对礼乐精神的抛弃。
(17.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 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云:助词,表强调 云:说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 仁,如乐何?”
而:表假设,如果 如……何:对……怎么样
孔子为什么说子路“野哉”?
1、孔子主张“非礼勿言”,子路出语不恭,不 符合礼。 2、孔子认为“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应该存而不论,子路没有 做到。 3、孔子认为管理国家要从“正名”入手,子路 对“正名”不以为然。”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 得而食诸?”
色:侍奉父母时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态度
弟子:即子弟,指年轻人
服:承担,承受 先生:年长者
曾:竟然
是:这
论述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态度最难。孔 子认为只有“养”而没有“爱”的“孝”不是 真“孝”。“养”只是孝心的一种表现,但不 是“孝”的至高境界。
什么是真正的孝?
真正的孝应该是源自心底的敬爱,应该是 晚辈对父母的发自内心的情感或行为。 “孝”,不仅要从形式上按“礼”的原则 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 父母。

语文版语文选修第2课《克己复礼》ppt课件2

语文版语文选修第2课《克己复礼》ppt课件2

周公的名字叫周公旦,历史上通称
周公,他哥哥是周武王,兄弟俩非常 相爱、非常和睦。周武王在生病时, 周公写了一篇祈祷文在神明面前,在 太王、王季、文王的灵位面前起誓, 周公说:“舍掉我的寿命,把我的寿 命给我的兄长,让他能继续安定天下 吧!”读完祈祷文,周公就将这一卷 祈祷文放在祭祀祖宗的太庙里面。心 诚则灵!周武王的身体果然好了。 《中庸》说:“至诚如神。”真理之 论也!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宋儒说“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 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有 什么不同?
孔子讲君臣父子的关系有其两面性,不但 对臣下提出要求,而且对君主也有制约,即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而宋儒的说 法把君臣关系片面化,只讲臣下的义务,不 讲君主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 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
• 仁——践行礼乐的前提和基础
为仁之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 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 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 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
孝者,礼之始也。 ——《左传》
夫孝,德之本也。 ——《孝经》
何为孝?
孝,子承老也。——《说文解字》 善事父母曰孝。——《尔雅》
造字本义:通过献玉的隆重仪式向神灵表示虔敬。
礼物 礼仪
礼意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17.11)
玉帛,礼器,礼之所用; 钟鼓,乐器,乐之所用。 玉帛钟鼓,礼乐之末(形式)也。 不能遗其本专事其末,忘其内而徒求其外。
4.如何“克己复礼”?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 不仁,如乐何?”
鹦鹉能言,始终是飞鸟;猩猩会说话, 也始终属于禽兽。现在作为人而不受 礼的规范,即使能说话,不也合了禽 兽的心态么?只是禽兽无礼,才会有 父子共妻。所以,圣人兴起时,才制 定礼教化人们,使人们有礼,从而懂 得把自己与禽兽区别开来。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克己复礼》精品PPT课件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克己复礼》精品PPT课件
周礼的内涵
(2)要“正名” (纠正与礼乐制度相违背的各种名分)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 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 吾得而食诸?”
周礼的内涵
(3)要有秩序,各守本分
孔子理想中的社会秩序—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的最高境界, 这实际就是周礼所规定的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 和以贵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
颜渊死,颜路(1)请子之车以为之椁(2)。子曰:“才不才, 亦各言其子也。鲤(3)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以吾从大夫之后(4),不可徒行也。” 【注释】 (1)颜路:颜渊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45年。 (2)椁:音guǒ,古人所用棺材,内为棺,外为椁。 (3)鲤:孔子的儿子,字伯鲁,死时50岁,孔子70岁。 (4)从大夫之后:跟随在大夫们的后面,意即当过大夫。孔子 在鲁国曾任司寇,是大夫一级的官员。
孔子提倡要各守本分,不但 对臣子提出了制约,而且对 君主也有制约;而宋儒则把 君权绝对化了,只讲臣子的 义务,不讲君主的责任。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 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 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周礼的内涵
(4)孝悌是仁之本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பைடு நூலகம்有事,弟子服 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病死了, 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 成王才十三岁,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 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 是代理天子的职权。这个时候,有一些别有用心人就 开始散播谣言,说周公想篡位。周公听到这样的谣言 之后,为了不让他的侄儿为难,自己就辞职到山东去 居住了。

《〈论语〉选读》之《克己复礼》课件

《〈论语〉选读》之《克己复礼》课件

如何将克己复礼的思想应用于现代生活
个人层面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自 我约束和修养,遵循社会公德和 道德规范,尊重他人权利和感受。
家庭层面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以身作则, 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社会层面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应该积极参与 公益事业,关注弱势群体,推动社 会公平正义,同时遵守法律法规, 维护社会秩序。
克己复礼在生活中的实践
个人修养方面
01
自我约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自我约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避免
做出过激的举动。通过克己复礼的修养,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成
为一个更加成熟和理性的人。
02
谦虚低调
克己复礼强调谦虚低调的品质,不骄傲自大,不自以为是。在与人交往
中,我们应该保持谦逊的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WENKU
REPORTING
https://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2023-2026
ONE
KEEP VIEW
《〈论语〉选读》之 《克己复礼》课件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WENKU
REPORTING
https://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克己复礼》的原文与解释 • 克己复礼的含义与思想 • 克己复礼在生活中的实践 • 总结与思考

语文:《克己复礼》课件(8)(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语文:《克己复礼》课件(8)(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克己复礼:
克,约束,克制。 复,回归。 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 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主要指周礼)
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 而现实又“礼崩乐坏”。 礼崩乐坏:古代的规则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孔子要恢复的是周礼
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 仪节。其特征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 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 惯统治法规(“仪制”)。作为原始礼仪,它们的原 型本有其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远古氏族 正是通过这种原始礼仪活动,将其群体组织起来、团 结起来,按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来进行生产和生 活,以维系整个社会的生存和活动。因之这套“礼仪” 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它相 当于后世的法律。到了殷、周,这套作为习惯法的 “礼仪”就逐渐变为替氏族统治服务的专利品了。政 统与血统的密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周代统治制度的 突出特点。
探究:克已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吗? 克已复礼是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而回 归于礼,其目的和基础是“仁”;“明天理, 灭人欲”则是将克已复礼赶向了极端,无视 人的存在,是无“仁”可言的。
倒装句析例: 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强调了程度之“甚”和时间之“久”, 反映了孔子对礼制失落的悲凉心情,体现 了孔子对西周礼制的无限思慕。
;
/
熔炼炉
svc70svt
乡人永铭记,造福乡人永铭记!若我丹心感动天,多磨难,佑我爹爹尚活在人间;若我丹心感动天,再艰辛,佑我兄妹 创业有明天;若我丹心感动天,十年后,佑我父子殊途同日归家园;若我丹心感动天,待他日,佑我爹爹的梦想早日圆! 演唱到这里,耿正兄妹三人的情感,已经不知不觉地完全融入到了词曲之中:往日与爹爹在一起的开心、快乐、艰辛与 磨难;失去爹爹后的痛苦、挣扎,思念和奋发全都交织在了一起他们不知道自己身在演唱台上,看不见眼前的众人,忘 记了赌约酒店内外的众人也忘记了鼓掌与喝彩,一起随着他们的感动而感动,随着他们的悲伤而悲伤!已经忘记一切的 耿正,随着自己心中悲喜情怀的迸发,兴手拉出的乐曲更加激昂!耿直奋力敲击的竹板声更加响亮,耿英演唱的歌声更 加高亢荡气回肠一曲唱,只为铭志告苍天;只要三寸气还在,我兄妹三人哪,不实现遗愿誓不甘,不实现遗愿我们誓不 甘!我们告苍天啊,告大地,各位仁人贤士啊,请听我言:景德镇胸襟开阔海纳四方人,让我们一起共创瓷都更繁荣, 让我们共创瓷都啊,更繁荣!激昂的二胡声、有力的竹板声、喷发的演唱声,在同一时刻戛然而止!大厅内外一片寂静, 所有的人鸦雀无声,完全沉寂其中少顷,那位在当地特别德高望重的,作为证人的老先生首先激动地站起来,眼含热泪 大声叫好并拼命鼓掌!沉醉的众人终于被惊醒了,雷鸣一般的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耿正兄妹三人一起走上前台,并排 向全场深深鞠躬更响亮的掌声和欢呼声一浪刚落,一浪又起阔佬及其狐朋狗友们的嚣张气焰彻底熄灭了!良久,掌声和 欢呼声终于渐渐平息了。酒店老板眼含热泪走上演唱台,对耿正兄妹三人深深鞠躬,激动得有点儿语无伦次:“谢,谢 了,多,多谢,谢谢你们啊!你们挽救了酒店,也给我上了一课。我代表酒店里所有的伙计们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啦!” 说完了,再次连连鞠躬。耿正兄妹三人赶快还礼。耿正说:“也谢谢您,谢谢那位老先生,谢谢在场的各位!我们都上 了一课,我们都上了一课啊!”再看看那个适才还蛮横无比的阔佬,此时已经是霜打的茄子了。他明知,即使自己再强 词夺理,狐朋狗友们再以势压人,也已经不可能扭转眼下的局面了,只好站起来装模作样地对演唱台上的酒店老板拱拱 手,嗓子干巴地说一声:“老板,得罪了!”看到全场人对自己的这一举动并无一点儿反应,他又对耿正兄妹三人拱拱 手,说:“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我吴某和弟兄们得罪了,也见教了!区区九十两纹银的小费,请三位笑纳!”等一 等,看全场人依然没有反应,他又转身向一直端坐在一旁的老者拱拱手,说:“三日之内,我定将‘景德镇第一酒店’ 的烫金牌匾亲自带人挂在酒店的门楼上!”此时,讥笑声和口哨声东一串西

克己复礼(上课用)高中语文课件

克己复礼(上课用)高中语文课件

为什么要克己复礼? • 12.1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
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 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第三,礼对仁又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请用礼仁一体的原理解释“孝”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 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019宁波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6分) (1)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 乎?” (《论语·为政》) (2)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 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3)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 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人间世》)
克己复礼
孔子的礼治主张
词句考问
• 7.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这里的 “梦见周公”什么意思?
• 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P7注释①) • 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什么意思? • 这是孔子对当时社会“礼崩乐坏”、名实不符的现象发出
的感叹。(P8注释②)
礼仁一体
会的根本,他教育儿子孔鲤“ 不学礼,无以立 ”。(2分) (2)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4分)
答案(2)①以诗歌来感发意志,以礼的精神规范自己的行为,最后在音乐的教育熏陶 下实现最高人格的养成。 ②诗书礼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兴”“立”“成”是儒家思想中关 于一个人学习发展的过程规律,是一个人从初始立身到教化影响他人的过程。

论语选读之克己复礼ppt1 语文版

论语选读之克己复礼ppt1 语文版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 宋·朱熹
这首诗包含了一个什么样的哲理?
(人的修养到一定的程度就能达到“自在行”的境界,孔子的“克己复 礼为仁”也是这个意思。)
《论语》选读之
克己复礼
浙江省台州市实验中学 毕 加
bijiehua
基础知识归纳整理:
重要字音:
探究四: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 灭人欲”,这样理解您认为正确吗?
宋儒们解释为“灭人欲”,这其实是曲解了孔子的 说法。孔子是主张心性自由的,他承认“食色性 也”,宣扬“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就充分显示出孔子在对待人欲问题上的观点。“克 己”其实是约束自己的意思,也可以广泛地理解为 自我的净化与修养。总之,约束、培养、调整自我 以使言行符合“礼”,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并 不是要“存天理,灭人欲”,相反是要追求“人欲” 与“天理”、人与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平衡协调与和 谐统一。
孔子所赞扬的是由尧、舜、禹一脉相承直至商、周 的礼之中符合孔子仁的标准的那一部分礼。在这个 标准之下,孔子赞扬尧,“大哉,尧之为君也,巍 巍乎!”;赞扬舜、禹,“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 也,而不与焉。”;赞扬“三分天下有其二”,仍 然“以服事殷”的周“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赞扬 握发吐脯、宽裕谦德的周公“才美”;赞扬“三以 天下让”的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在这里, 孔子赞扬的是习俗延续、社会简单、人心淳朴、秩 序稳定、较少的利益争夺,而不是周礼表面上的躯 壳。孔子自己不也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 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关于“仁”的论述:
(12.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 未达。
(12.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也讱。"曰∶"其言也讱 ,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克己复礼》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克己复礼》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评析】 孔子说:“予不得视犹子也”,这句话旳 意思是,不能像看待自己亲生旳儿子那样 ,按照礼旳要求,对他予以安葬。他旳学 生仍隆重地埋葬了颜渊,孔子说,这不是 自己旳过失,而是学生们做旳。这仍是表 白孔子遵从礼旳原则,虽然是在厚葬颜渊 旳问题上,仍是如此。
探究:宋代儒学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 人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是子纲”, 这和孔子旳原意有什么不同?
德政 礼治
《论语》选读之
克己( )通“鉴” 八佾舞于庭( ) 觚不觚( ) 旧谷既没 ( ) 阙如也() 先生馔,曾是觉得孝乎( )( ) 三年之丧 ( ) 期能够矣( ) 而好犯上者,鲜矣( )( )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颜渊死,颜路(1)请子之车觉得之椁(2)。子曰:“才不才, 亦各言其子也。鲤(3)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觉得之椁。 以吾从大夫之后(4),不可徒行也。” 【注释】 (1)颜路:颜渊旳爸爸,也是孔子旳学生,生于公元前545年。 (2)椁:音guǒ,古人所用棺材,内为棺,外为椁。 (3)鲤:孔子旳儿子,字伯鲁,死时50岁,孔子70岁。 (4)从大夫之后:跟随在大夫们旳背面,意即当过大夫。孔子 在鲁国曾任司寇,是大夫一级旳官员。
礼——推崇周礼 孔子旳政治偶像是制定周礼旳周公
吾衰也甚矣 吾不复梦见周公久矣 ——主谓倒装
强调了程度之“甚”和时间之“久”,反 应了孔子对礼制失落旳悲凉心情,体现了孔子 对西周礼制旳无限思慕。
孔子要恢复旳是周礼
钱穆先生:“孔子为中国儒学老式之 大宗,而孔子平生为学,其最所尊仰者, 实为周公。
周公是中国古代旳“圣人”之一,孔 子自称他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 旳道统,担负着光大古代文化旳重担。这 句话,表白了孔子对周公旳崇敬和怀念, 也反应了他对周礼旳崇敬和拥护。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之克己复礼》PPT2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之克己复礼》PPT2

例证 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
勿内。”曾皙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 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 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 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 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蒸蒸之孝。今参 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 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 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 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 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 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 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 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 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 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 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鲁迅
对于“人肉疗疾”一说,李时 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没有附录 任何相应的药方,表示出他对此所 持的彻底的否定态度,李时珍写道: “始作方者,不仁甚矣,其无后 乎?”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己复礼
《论语》选读
释题:克己复礼
• 克,约束,克制;复,回归; 礼,用以区别 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 (主要指周礼) • 这里说的“礼”,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 行的各种礼仪规范,而学习各种礼仪,正是 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 在这里强调的,不仅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 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 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要做到这“四勿”,就必须 “克己”,也就是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 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 我们常说的“战胜自我”。
3· 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本章内容是崇古(推崇周礼)。 【评析】 孔子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历 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 有沿袭。遵从周礼,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但这不是绝对 的。在前面的篇章里,孔子就提出对夏、商、周的礼仪制 度都应有所损益。
本章内容是秩序。 【评析】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 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 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 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 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 的。
• 觚 【gū】 〈名〉 饮酒器和礼器。盛 行于商周时期,作 用相当于酒杯。造 型为圆形细长身, 喇叭形大口,侈口, 细腰,圈足外撇。 抓身下腹部常有一 段凸起,于近圈足 处用两段靡棱作为 装饰。
不然的话,上司不像个上司,下级不像个下级, 父亲不像个 父亲,儿子不像个儿子。教师去卖布, 文盲来教书,屠夫来治病, 医生去杀猪;或者, “党政工青妇,一起来出书”,工农商学兵,都 去 做生意。那岂不会乱套了吗?
• 曾几何时,我们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的一套非 常陈腐,尤其是在70年代的“批 孔”运动中,简直觉得是一套维 护封建等级制 度的反动理论,应该批倒批臭再踏上一只脚, 叫它 永世不得翻身。现在看来其实不然,它里 面所包含的社会学、政 治学内容实在是很深刻、 很有道理的。所谓“甘做革命螺丝钉”的 精神, 不也就是做什么就要像什么的精神吗?
•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 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 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 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 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 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 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 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 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 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
提问: 1、孔子为什么要提出复周礼?(《五年高考》P192) 2、周礼的内容是什么?(《五年高考》P192)
7· 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本章内容是崇古(推崇周礼)。
【评析】 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称他继承了 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 重任。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 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
• 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 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 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 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 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 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 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 度。
6· 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要义:要严守秩序,不可僭(jiàn)越。
• 所谓“八佾舞”,就是舞蹈者列成八排,每 排八人,共八八六十四人,边歌边舞。这是 周天子祭祀时用的规格最高的舞蹈。因为鲁 国对周王朝的项献最大,所以周天子特许鲁 国祭祀时可享受天子待遇,使用八佾之舞。 其他诸侯用六佾,六八四十八人;大夫用四 佾,四八三十二人。如果超越了这一规格, 便是违规。从中体现出来的不仅是虚荣,不 仅是自高自大,而且暗示出越位的贪心,意 味着心术不正。
背诵句子 12·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 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6· 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 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13· 3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 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 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 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 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 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要义:推崇周礼
• 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 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 反映出孔子对周礼的梦寐以求、无 限思慕,也反映出孔子在年老体衰和 四处碰壁后的悲凉心情,体现了孔 子的感叹之深。
3· 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也!” 本章内容是秩序。 【评析】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 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 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 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 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 本态度。 提问: 孔子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秩序?(《五年高考》 P192) 成语: 是可忍,孰不可忍:表示绝不容忍。
本章内容是孝悌。 【评析】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 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悌 为前提,孝悌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悌, 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悌推 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 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 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 个道理。
本章内容是道(主张政治有道)。 【评析】 “天下无道”指什么?孔子这里讲,一是周天子的大 权落入诸侯手中,二是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 那种时代去,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
13· 3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 “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 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 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错 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 无所苟而已矣。”
孔子理想中的社会秩序是什么?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秩序的最高境界,这实际就 是周礼所规定的奴隶主贵族 等级制度和以贵族血缘关系 为纽带的宗法制。
1·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 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觚,乡饮酒之爵 也。一曰觞受 三升者谓之 觚。——《说 文》 注:“爵一升,觚 二升,觯三升,角 四升,散五升。”
16· 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 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 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 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修辞手法
•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 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 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 顶真,顶针修辞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即某 段文字由若干短句组成,每一句的最后 一个字(词)与下一句开头的一个字 (词)相同,这种修辞方法叫做顶针。 • 例:我们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战之能胜。
• • • • • • • • •
本课具体的思想内容: 克己:12· 1 崇古:3· 14、7· 5 秩序:3· 1、6· 25、12、11 道:16· 2 正名:13· 3 孝悌:1· 2、2· 8 报恩:17· 21 崇乐尚仁:17· 11、3· 3
三、章节梳理 12·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 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 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特殊句式
• 子将奚先 • 奚其正 宾语前置 • 野哉,由也 • 有是哉,子之迂也 主谓倒装
12· 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 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本章内容是秩序。 【评析】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 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 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 这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本章内容是克己。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 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 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 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 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 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 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 一句话概括,就是君臣父子,各就各位。也就是《大学》 里 面所说的“知其所止”,《中庸》里面所说的“君 子素其位而行”。 所以,这段话其实还是借用蔡志忠 先生的那几句话来翻译最为生 动而传神: “自己是什么就做什么;是西瓜就做西瓜,是冬瓜 就做冬瓜 是苹果就做苹果;冬瓜不必羡慕西瓜,西瓜 也不必嫉妒苹果。” (《禅学季刊》)第七期) • 蔡先生是漫画家,所以说得幽默。其实,这段话不过是 说,只 要人人安分守己,本色当行,做自己应做的事, 尽自己应尽的一 份职责、义务,社会也就相安无事, 正常发展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