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习资料-统计实务 ⊙ o ⊙ )啊!

合集下载

统计实务和统计基础知识资料

统计实务和统计基础知识资料
A、180吨 B、24吨 C、5吨 D、36吨
17.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是(A).A.现金 B.运输设备 C.专利权 D.土地使用权
18.既表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又反映企业最终财务成果的是(B).
A.营业利润 B.利润总额 C.净利润 D.应付利润
19.下列项目中不计入事业单位经营税金及附加的是(B)。A.资源税 B.所得税 C.城市维护建设税D.营业税
20、某企业计划规定单位产品成本降低2%,实际降低7%,则其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D) A、102.3% B、94% C、140% D、94.9%
21、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7,则(A)
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高于乙数列 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甲数列
2、构成总体,必须同时具备(D) A、总体性、数量性与同质性B、总体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C、社会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D、同质性、大量性与差异性
3、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B) 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18、统计整理主要是对(C)的整理 A、历史统计资料 B、统计分析资料 C、原始调查资料 D、综合统计资料
19、静态数列,也称时点数列,是反映(A)
A、同一时间条件下总体内部的数据分布 B、同一时间条件下不同总体的数据分布
C、不同时间条件下总体的数量变化而形成的数量分布 D、不同时间条件下不同总体的数据分布
20.为避免从业人员的重复和遗漏,各单位在计算从业人员时,应遵循的统计原则是(B)。
A.谁使用谁统计 B.谁支付劳动报酬谁统计 C.谁录用谁统计 D.谁保管档案谁统计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复习资料)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复习资料)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复习资料)第一章总论1、什么是统计?统计是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

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发展起来的。

3、总体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亦称统计总体。

4、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

一个总体中包括的总体单位数如果是有限的,则称为有限总体;如果是无限的,则称为无限总体。

5、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总体是由总体单位构成的,但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有所不同。

6、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指标还可以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

7、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品质属性特征。

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8、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使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2).指标与数量表值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由于研究目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不同,有的指标可能会变成标志,有的数量标志也可能变成指标。

9、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别就成为变异。

标志按其总体单位的表现不同,分为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

不变标志是指对所有总体单位都有完全相同的具体表现的标志;变异标志是指在总体单位之间具有不同标志表现的标志。

变异标志有品质变异标志与数量变异标志之分。

10、总体的基本特征概括如下:(1).同质性。

即总体单位都必须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适量标志属性。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学习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学习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统计的相关概念一,统计的产生与发展统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一般认为统计包括统计实践活动和统计理论两大部分。

一般的,统计史学家把17世纪初的统计学称为称为古典统计学,把引入了概率论的统计学称为近现代统计学。

古典统计学又分为德国的国势学派和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近现代统计学又分为数理统计学派和社会统计学派。

这些统计学派构成了统计学历史的主体,各种不同学派中的科学观点及内容构成了现代统计学的基础。

二,统计的涵义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在不同的场合,统计一词可以有不同的涵义。

就目前而言,统计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指的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过程。

如,各级统计部门对其所属地区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等方面的数据资料进行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就是统计工作;某一社会机构或个人为了了解某方面的社会经济现象而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也属于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是在统计工作中取得的、反映社会现象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

如,国家统计局每隔一定时期向社会公布的有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资料、每年编印的《中国统计年鉴》等,都是统计资料。

统计资料的形式是多样的,具体表现为:统计图、统计表、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统计手册及统计分析报告等。

统计学,是指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统计学是统计工作成果的经验和理论概括,是研究统计工作规律和方法的科学,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和原则。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的联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统计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

对统计资料的需求支配着统计工作的展开,而统计工作的进程又直接影响着统计资料的数量与质量。

2011年高级统计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高级统计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高级统计师考试真题第一部分必答题第一题今年四月,XX县统计局对全县1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进行初步汇总,全县一季度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6亿元。

有关领导认为此数偏低,不符合该县的实际情况,要求县统计局对数据进行核实,调整,根据县领导的要求,县统计局对6家单位填报的(固定资产完成情况表)进行了改动,编造了7单位并为其填报了投资统计表,同时,县统计局主管副局长带队,到4家单位核实投资数据,并要求这几家单位比实际投资额分别多报了450万元、768万元、1154万元、3080万元,经此调整,全县上报1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49亿元。

请问:1、该县统计局的行为构成了哪种统计违法行为?2、对县统计局的违法行为,依法应如何处理?3、对该县统计局局长和主管副局长,应由哪个部门依法给予什么样的处理?【答案解析】第三十七条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一)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的;(二)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三)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的;(四)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的。

所谓自行修改统计资料,是指没有按照规定的权限、程序和要求,擅自修改统计资料的行为;编造虚假统计数据,是指没有事实根据,凭主观臆测捏造不真实的统计数据的行为。

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是指以强令、授意、胁迫等方式要求有关单位或令人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行政处罚的对象: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行政处分的对象: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员通报:可以适用于统计机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理规定》第三条地方、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领导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一)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二)强令、授意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有关机构人员拒报、虚报、瞒报或者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三)对拒绝、抵制篡改统计资料或者对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四)对揭发、检举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统计实务复习资料

统计实务复习资料

统计实务复习资料统计实务复习资料⼀、单选题1. 市场调查⾸先要解决的问题是A.确定调查⽅法B.选定调查对象C.明确调查⽬的D.解决调查费⽤2.下列调查中,属于消费者市场调查的是A.对某种拖拉机市场的调查B.对化肥市场的调查C.对钢材市场的调查D.对服装市场的调查3.某市规定2007年⼯业企业经济活动成果年报呈报时间是2008年1⽉31⽇,则调查期限为A. 1天B.1个⽉C.1年D.1年零1个⽉4.在访问法中,哪种⽅法获得信息量最⼤A.⾯谈调查B.邮寄调查C.电话调查 D.留置调查5.下列有关信息,可通过实验调查法获得的是A.国民收⼊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B.物价指数的变动对消费⾏为的影响C.股价对房价的影响D.改变包装对消费⾏为的影响6.经过他⼈收集、记录、整理所积累的各种数据和资料是A.⼀⼿资料 B.⼆⼿资料 C.内部资料 D.外部资料7.将市场调查分为全国性市场调查、地区性市场调查的标准是A.商品消费⽬的B.流通环节8.全国⼈⼝普查中,调查单位是A.全国总⼈⼝B.每⼀个⼈C.每⼀户 D.每⼀个基层单位的⼈9.对于邮寄调查法的优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成本低B.不受空间限制C.应⽤⼴泛 D.回收率⾼10.观察法的特点是A.花费时间短B.被调查者活动不受外在因素的⼲扰C.能了解消费⼼理变化D.不需丰富经验11. 市场调查⾸先要解决的问题是A.确定调查⽅法B.选定调查对象C.明确调查⽬的D.解决调查费⽤12.不定期进⾏的市场物价调查属于A.普查B.经常性调查C.⼀次性调查 D.全⾯调查13.⼈⼝普查规定统⼀的标准时间是为了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单位 D.登记的⽅便14.在访问调查法中,获得的信息量最⼩的⽅法是A.⾯谈调查B.邮寄调查15.下列哪种市场调查法不属于观察法 ?A.参加商品博览会B.商场安装摄像机记录顾客购物⾏为C.参加展销会D.询问商场营业员商品销售情况16. ⼀般来说市场调查的第⼀步是进⾏A. 因果关系调查B.描述性调查C.探索性调查 D.预测性调查17.市场调查按组织形式,分为A.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B.全⾯调查与⾮全⾯调查C.连续调查与⾮连续调查D.国内市场调查与国际市场调查18.在国有企业的设备普查中,每⼀个国有⼯业企业是A.调查对象B.调查项⽬C.填报单位 D.调查单位19.就⽅法本⾝来说,( )是介于⾯谈调查法和邮寄调查法之间的⼀种折衷⽅法。

2011学习资料-统计实务⊙o⊙)啊

2011学习资料-统计实务⊙o⊙)啊

10、执行会计制度:分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事业会计制度、行政会计制度和其他四种 情况。
11、机构类型:划分为企业、事业单位、机 关、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其他组 织机构。
12、产业活动单位数:指法人单位所拥有的 产业活动单位的个数。
13、从业人员数 :指在本单位工作并取得劳 动报酬的期末实有人员数。
特国家统计报表制度(P127)
1、周期性普查制度 (1)经济普查:每10年两次,逢3、8的年份实施。 (2)农业普查:每10年一次,逢6的年份实施。 (3)人口普查:每10年一次,逢0的年份实施。
2、经常性调查制度:现行30项 3、非经常性调查制度:《中国农村贫困监测统 计调查制度》(持续开展) (二)部门统计报表制度 (三)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2、全国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组 织结构使用的、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 (代码证书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
(二)行政区划代码:(两项国家标准)
由十二位有属性的数字组成。其中:县及县以 上6位;县以下6位。如:320102007002 32—江苏省;01—南京市;02—玄武区 ; 007—锁金村街道;002—锁一社区居委会。
三、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者(P131) (一)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原则; (二)统计调查报表的法定标识; (三)统计调查项目的监督。
四、什么是合法的统计报表?
合法的统计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标识:
1、表号 2、制表机关 3、批准机关/备案机关 4、批准文号/备案文号 5、有效期截止时间
没有经过各级统计局批准(备案)的或没 有标明法定标识的统计报表,均为非法报 表,一经发现将予以废止和严肃查处。
1、法人单位,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
(一)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 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统计实务(统计工作入门)

统计实务(统计工作入门)

统计基础部分第一章总论第一章本章学习概要:需要掌握的内容:1、总体与总体单位(提示:判别,把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2、指标和标志的概念(提示:判别)及两者区别3、总体的基本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4、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的概念(提示:会区别)第一节统计的涵义一、统计的概念、统计的三种涵义●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因此“搜集”即: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基础阶段)。

●在实际应用中,统计的涵义是指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二、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统计活动成果的关系。

●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发展起来的。

第二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一、总体与总体单位●总体是客观存在的,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是统计总体,简称总体。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总体单位●总体与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改变。

二、指标与标志●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标志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或者说,单位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的分类:按性质不同: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数量标志又分常量、变量变量又分连续变量、离散变量●指标与标志的区别:指标是总体特征,标志是总体单位特征。

第三节统计的任务与过程●统计的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的工作过程划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定性定量的统计认识过程,再由定量定性的认识第二章统计调查本章学习概要:统计调查 1、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概念、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的概念(结合教材P36例子理解)2、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1)普查的概念(理解)(2)重点调查的概念(理解)(3)抽样调查的概念(理解)(4)典型调查的概念(提示:是一种非全面调查)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一、统计调查的概念与作用●统计调查就是使用明确的概念、方法和程序,以有组织、有条理的方式,从一个总体的部分或所有单元中收集感兴趣的指标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综合编辑成有用的简要形式的所有活动。

2011从业资格《统计实务》85页PPT文档

2011从业资格《统计实务》85页PPT文档

•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统计局制定的 规范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统计调查项目。目前 修定中。
• 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原则(10点)
• 统计调查项目的监督

没有经过各级统计局批准(备案)的或没有标明法
定标识的统计报表,均为非法报表,一经发现将予以废
止和严肃查处。
江苏省统计教育中心
第一章 统计报表制度
提; • (4)有利于加强统计资料的国际对比。 • 三个特点: • (1)科学性与系统性; • (2)统一性与强制性; • (3)通用性与稳定性。
江苏省统计教育中心
第二章 统计分类与统计分类标准化
• 常用统计标准分类
•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国家标准 )
• • 1、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如:
A.制表机关
B.批准机关/备案机关
C.批准文号/备案文号
D.填表时间
江苏省统计教育中心
第二章 统计分类与统计分类标准化 • 统计分类和分类标准化 • (一)统计分类:根据事物的内在特点,按照一定标志
将重复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体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 (二)统计分类标准:由统计主管部门对统计分类所做
的统一规定,它一般是以国家标准或统计标准形式发布 的。 • (三)统计分类标准化:由统计主管部门制定和发布一 系列统计分类标准,并在统计工作中贯彻实施。
A.基本单位普查 C.第三产业普查
B.全国土地清查 D.农业普查
2009判 7.部门统计调查的范围和内容必须与部门职能相一致。( )
2019单 11.下列各项调查中,( )是我国现行周期性普查制度项目之一。
A.基本单位普查
B.全国土地清查
C.第三产业普查

2011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重点(精)

2011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重点(精)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就是统计总体。

同质性:各个事物在某一方面的共同性,是形成统计总体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某一项具体统计工作的研究范围,也是统计总体的一个重要特征。

变异 :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别就成为变异。

总体的基本特征 :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变量 :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

具体表现形式为变量值。

离散变量:只能取整数的变量。

统计的工作过程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定的调查的范围,即所要调查的总体,它是由某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的。

调查单位是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即调查对象中的一个一个具体单位,它是调查中要调查登记的各个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现象的总量。

普查比任何其他调查方式所搜集的资料要更全面、更系统,但普查工作牵涉面广,工作量大,所需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次级资料 :已经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资料。

对次级资料的搜集一般称作方案调查。

简单分组 :将总体按一个标志分组。

平行分组体系 :将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独立的简单分组。

平行分组体系的特点:每一个分组固定一个分组标志的差异,以反映总体内部的分布情况,所有分组都是独立进行的,各分组之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连续变量数列 :组距式,每个组包含若干变量值;离散变量数列 :如果变量值数目不多,可编成单项式,即以一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如果变量值很多,应编制成组距式。

组距:每个组变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最大值叫该组上限,最小值叫下限。

统计指标是指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基本概念及具体数值的总称。

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数值相对指标 :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

不同总体只有强度相对数和比较相对数。

平均指标是将一个总体内各个单位在某个数量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统计实务》课件

《统计实务》课件

02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统计数据的来源
调查数据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的原始数据 。
观测数据
通过观察和测量获得的数据,如气象观测、 卫星遥感等。
实验数据
在科学实验或临床试验中获取的数据。
公开数据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公开的数据。
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
抽样调查
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 以推断总体情况。
THANKS
感谢观看
普查
对全体对象进行调查,以获得全面、 准确的数据。
实验法
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获取数据,如医 学实验、物理实验等。
观察法
通过观察和记录获取数据,如市场调 研中的现场观察。
统计数据的整理技巧
数据清洗
数据分类
去除重复、错误或不完整的数据,确保数 据质量。
将数据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便于分析 和可视化。
数据转换
统计学的重要性
统计学是决策科学的基础,能够帮助决策者对 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推断,从而做出正确的 决策。
统计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发现数据背后的关系和趋势,为科学研究和社 会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统计学在数据时代尤为重要,随着大数据的兴 起,统计学成为了数据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质量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描述性统计可以帮助企业监控产品质量,及时发现并 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04
概率论基础
概率的基本概念
概率
不可能事件
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 度,通常用P表示。
概率等于0的事件,即一定不会发生 的事件。
必然事件
概率等于1的事件,即一定会发生的 事件。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重点知识学习资料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重点知识学习资料

第一章总论一般认为:统计包括统计实践活动和统计理论。

统计的涵义:1.统计工作、2.统计资料、3.统计学。

统计工作先于统计学发展起来。

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差异性、大量性随着研究的目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也会有所不同。

完整统计指标:时间、地点、名称、数值、计量单位。

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

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概念。

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品质属性特征,不能用数值表示。

如性别、工种数量标志的具体数值是标志值,也称变量值。

可以变换的数量标志成为变量,用来描述个体。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的指标的数值是从个体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2、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互换关系。

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统计核算的前提条件。

总体的同质性和个体的变异性是进行统计核算的条件。

离散变量的数值只能用整数表示;连续变量的数值既可以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年龄就是连续变量。

统计工作的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前提。

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基础。

统计整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成果。

统计的认识过程: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量与定性的结合。

第二章统计调查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分为2种:1、对原始资料的搜集2、对次级资料(又称文案资料)的搜集以原始资料为主。

原始资料是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次级资料(文案资料)是已经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

统计调查的3个要求:1、准确性,2、及时性;3、全面性。

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范围分成:1、全面调查2、非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分为:非全面统计报表、重点调查(非概率抽样)、典型调查和概率抽样。

按调查登记时间分为:连续调查(时期)和不连续调查(时点)。

连续调查(4种时期):人口出生数、人口死亡数、产品产量、产品销售量。

不连续调查(5种时点):人口数、设备数、库存数、土地面积、城乡居民储蓄金额。

时期的特点:1、各期数值可以相加。

2、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关,时间越长、数值越大。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知识点)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知识点)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知识点)第一章:总论*1、统计涵义:①统计工作②统计资料③统计学*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关系:①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统计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

②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③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发展起来的。

**3、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具体见P5-9)(1)总体与个体(总体单位):总体基本特征:①同质性②大量性③差异性(2)样本与样本单位(3)指标(统计指标)与标志:区别联系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分为:品质标志、数量标志。

按其个体的表现不同分为:不变标志、变异标志。

(4)变异与变量(数量变异标志):变量:按变量值的连续性分为:连续变量、离散变量。

4、统计工作过程:①统计设计(定性认识)②统计调查(定量认识)③统计整理(定量认识)④统计分析(定性与定量认识相结合)第二章:统计调查*1、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分为两种:(1)对原始资料的搜集:原始资料指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

(2)对次级资料的搜集次级资料指已经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现象。

他们的区别:原始资料只反映某个个体,次级资料反应总体。

他们的联系:次级资料是经过原始资料加工整理的一手资料,是从原始资料过度过来的。

2、统计检查基本要求:①准确性(基础)②及时性(关键)③全面性(保障)3、统计检查分类:(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①全面调查②非全面调查(2)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①连续调查(也称经常性调查,是时期指标)②非连续调查(也称一次性调查,是时点指标)(3)按调查的组织形式:①统计报表②专门调查4、完整的调查方案包括:①调查目的②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③调查方式和调查方法④调查项目(标志)和调查表⑤调查时间、调查期限、调查空间⑥调查的组织计划注: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可以不一致。

为应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可将多种调查方式和方法结合起来。

统计知识统计实务要点整理

统计知识统计实务要点整理

统计基础知识第一章1、指标和标志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指标还可以是反映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品质属性特征,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2.统计的认识过程统计的认识过程是:从定性认识(统计设计)到定量认识(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统计分析)。

这种质-量-质的认识过程是统计的完整过程,虽然每个阶段有各自的独立性,但它们又是相互连接的统一过程,缺少哪个环节都会出现偏差。

第二章1、调查对象、调查单位、报告单位的概念、比较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定的调查的范围,即所要调查的总体,它是由某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的。

调查单位是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即调查对象中的一个一个具体单位,它是调查中要调查登记的各个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是调查内容的承担者,是调查对象的承担者。

报告单位是负责向统计调查机关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则不一致,这要根据实际调查的目的和情况来确定。

2、普查的相关内容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现象的总量。

作用:通过普查,从宏观上看,可以摸清一个国家的国情和国力,了解到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现状及利用情况。

优点:比任何其他调查方式所搜集的资料都更全面、更系统。

缺点:普查工作牵涉面广,工作量大,所需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3、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结合运用在《统计法》中规定,统计调查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综合分析等为补充,搜集、整理基本统计资料。

第三章1、次数分布的概念将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组后的总体再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归并排列,形成总体单位数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次数发布分布或变量分布。

2011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实务》复习参考资料

2011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实务》复习参考资料

2011《统计实务》复习参考材料1.统计报表制度具有权威性和法律约束性,按照统计调查项目的不同,分为国家统计报表制度、部门统计报表制度和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2.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实施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业务工作方案,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

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周期性普查制度、经常性调查制度和非经常性调查制度三大类别3.周期性的普查制度: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3、8的年份实施;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6的年份实施;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0的年份进行。

4.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国家统计局负责管理和协调国家统计调查制度、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和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5.统计调查表的法定标识: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表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标识:表号、制表机关、批准文号/备案文号、有效期限。

6.普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国务院设立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普查数据的处理工作由县级以上各级普查机构组织实施;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普查数据的质量抽查工作。

7.统计分类标准化的特点:科学性与系统性、统一性与强制性、通用性与稳定性。

8.《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使全国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均获得一个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单位代码是一个无关标识代码,由8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

9.《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依据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对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类别进行的标准分类。

行业分类最理想的基本单位是产业活动单位,也可采用法人单位。

共分20个门类。

10.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11.《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以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实际类型为基础,将全部企业划分为3个大类,(企业划分分类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16个中类。

统计实务

统计实务

第一章综述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1)原始调查资料(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3、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

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 (2)农业普查 (3)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的年份实施。

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

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

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5、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

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的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第标识。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基础知识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解释以及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学科。

在现代经济、社会、政治和科学研究中,统计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常见的概率分布、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方面。

一、基本概念1.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出的一个或多个部分。

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以反映总体的基本特征。

在实践中,由于时间、成本和复杂度等原因,研究往往只对样本进行,但是通过使用抽样技术,可以从样本中得出关于总体的结论。

2.统计量和参数统计量是从样本中计算出的一个或多个量,用于描述样本的某种性质。

统计统计有均值、方差、标准差、相关系数等。

参数是从总体中计算出的量,用于描述总体的某种性质。

但是由于总体往往未知,因此需要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参数。

3.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是指一组值及其相应概率的分布规律。

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正态分布、t分布和F分布等。

正态分布是最为广泛应用的概率分布,其具有对称性、单峰性、连续性和无限可分性等特点。

t分布一般用于小样本情况下的假设检验和置信度计算,F分布则用于方差比较的假设检验。

二、概率和假设检验1.概率概率是描述发生事件的可能性,通常用一个在[0,1]之间的数值来表示。

概率的运算包括加、乘、反等。

加法原理适用于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乘法原理适用于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

2.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指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的一种方法。

通常将总体参数假设为一定的值,然后根据样本数据来判断是否接受或拒绝该假设。

假设检验分为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其中单侧检验适用于确定总体参数是否大于或小于某一值,双侧检验则适用于确定总体参数是否等于某一值。

三、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用来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其中一个变量称为因变量,另一个或几个变量称为自变量。

回归分析可以用于预测未来的变量值,也可以用于检验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显著。

在回归分析中,一般使用最小二乘法来估计回归系数,即使模型中残差之和最小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者(P131) (一)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原则; (二)统计调查报表的法定标识; (三)统计调查项目的监督。
四、什么是合法的统计报表? 合法的统计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标识: 1、表号 2、制表机关 3、批准机关/备案机关 4、批准文号/备案文号 5、有效期截止时间 没有经过各级统计局批准(备案)的或没 有标明法定标识的统计报表,均为非法报 表,一经发现将予以废止和严肃查处。
二、基本单位要统计哪些主要内容? 1、单位代码:单位代码就是组织机构代码。是根据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由组织机构代码 登记主管部门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 变的法定代码。 2、单位名称: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 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 3、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 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产业 活动单位填写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4、单位所在地及行政区划:指单位实际所处的详细地 址及行政区划代码。 5、联系方式: 包括电话号码、邮政编码、电子信箱和 网址。
10、执行会计制度:分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事业会计制度、行政会计制度和其他四种 情况。 11、机构类型:划分为企业、事业单位、机 关、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其他组 织机构。 12、产业活动单位数:指法人单位所拥有的 产业活动单位的个数。 13、从业人员数 :指在本单位工作并取得劳 动报酬的期末实有人员数。 14、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包括企业全年营业 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和资产总计等。
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 (商品销售收入- 商品进价)(毛利)-外购运输费-外购 装卸搬运费。 餐饮业:总产出=全部营业收入。 赢利性服务业:总产出=营业收入。 非赢利性服务业:总产出=总费用(工资+ 办公费+虚拟折旧)。 (2)中间投入:是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 在生产或提供货物或服务活动过程中,消 耗和转移的所有非固定资产的货物和服务 的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二、增加值如何计算?(P147) (一)增加值是指所有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 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 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之和就是GDP(国内 生产总值)。 (二)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生产法和收入法 1、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1)总产出:是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全部 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反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生 产活动的总规模。 总产出=∑(货物×单价〈含税〉)+ ∑(服务× 单价) 总产出一般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二、统计分类标准化作用和特点有哪些? (一)四点作用:
(1)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统计分组的规范; (3)是进行数据自动化处理,实现信息资源共 享的前提; (4)有利于加强统计资料的国际对比。 (二)三个特点: (1)科学性与系统性; (2)统一性与强制性; (3)通用性与稳定性。
三、基本单位如何统计调查?
(1)经济普查年度:为全面调查; (2)非经济普查年度:一般为重点调查。
第四章 生产活动统计
内容一、什么是生产活动统计? 内容二、价值量统计些什么? 内容三、实物量统计些什么? 内容四、如何进行生产活动成果 的统计分析?
一、什么是生产活动统计? (一)生产活动统计是人们对生产活动 全过程各个方面的测量和计算,既要 反映价值形态,也要反映实物形态。 (二)统计范围:农业、工业、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以及其 他服务业等行业门类。 (三)统计对象:从事生产活动的法人 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
统计实务
什么是统计实务? 统计实务,通俗地讲就是统计实际工作内 容。包括统计设计(制定制度方法和工作计 划)、统计调查(搜集原始统计资料)、统计 整理(汇总计算)和统计分析与信息发布四个 阶段的工作内容。而对于基层统计人员来讲, 其主要职责就是做好统计调查工作,所以,我 们要学习的统计实务部分主要是一些常用统计 指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统计口径和范围、统 计调查方法、统计分类标准、统计填报要求等 内容.通过学习,主要达到“知晓填报什么? 怎么填报?”的目的。
计算公式:中间投入=∑(投入的货物×单 价〈含税〉)+ ∑(投入的服务×单价) 中间投入有两项计算原则:一是范围一致原 则。即与总产出计算范围一致;二是实际 消耗掉和外单位提供的原则。 2、增加值收入法: 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 +劳动者报酬 +生产 税净额+营业盈余 。 固定资产折旧 :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 资产损耗而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价值。
一、什么是统计报表制度? (P127) (一)是政府统计部门实施统计调查项目的 业务工作方案; (二)是统计制度方法要素(统计指标、统 计表式、统计对象、统计范围、调查方法、 调查频率等)的规范表述和统一规定。 (三)是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对同级政府部门、 上级统计部门对下级统计部门关于统计调 查工作的综合要求。 特准)(P136) 1、依据经济活动的同质量性原则,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类 别进行的标准分类; 2、行业分类理想的基本单位是产业活动单位,也可以是 法人单位; 3、由20个门类、 95个大类、 396个中类、 913个小类 组成。 (四)二、三次产业分类:( P138 )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 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服务业)
国务院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普查数 据质量抽查工作,抽查结果作为评估全国 及各地普查数据质量的主要依据(P133)。
第二章 统计分类与统计分类标准化
内容一、什么是统计分类与统计分类标 准化?作用和特点有哪些? 内容二、八个常用统计分类的主要内容 和范围是什么?
一、什么是统计分类及标准化?
(一)统计分类:根据事物的内在特点,按照 一定标志将重复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体区分 为不同的类型。 (二)统计分类标准:由统计主管部门对统计 分类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一般是以国家标准 或统计标准形式发布的(P134)。 (三)统计分类标准化:由统计主管部门制定 和发布一系列统计分类标准,并在统计工作 中贯彻实施。
五、统计报表制度如何贯彻实施? (一)普查制度(P132) 国务院设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小组 办公室设在国家统计局,负责制定普查方案和 组织实施普查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 公室,按照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 要求组织实施当地的普查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普查机构负责完成国务院普 查办公室指定的普查任务。
二、统计报表制度的种类有那些? 统计报表制度的种类有那些? 国家统计报表制度(P127) (一)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1、周期性普查制度 、 年两次, 的年份实施。 (1)经济普查 每10年两次,逢3、8的年份实施。 )经济普查:每 年两次 、 的年份实施 年一次, 的年份实施。 (2)农业普查 每10年一次,逢6的年份实施。 )农业普查:每 年一次 的年份实施 年一次, 的年份实施。 (3)人口普查 每10年一次,逢0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 年一次 的年份实施 2、经常性调查制度:现行 项 、经常性调查制度:现行30项 3、非经常性调查制度:《中国农村贫困监测统 、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计调查制度》 持续开展) 计调查制度》(持续开展) (二)部门统计报表制度 (三)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行业总产出如何计算呢? 农林牧渔业:产品法计算。总产出=产量×单 价 工业:工厂法计算。 以企业的为一个整体, 按企业的最终成果(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工业劳 务)计算,总产出=产量×单价+工业劳务收 入。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按现行价格计 算。 建筑业:总产出=实物工程量×单价+间接费 +计划利润+税收。按结算价格计算。 运输业:总产出=营运收入+服务收入。 邮电通信业:总产出=全部营业收入。
(五)《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国家 统计局和国家工商局标准)(P138) (1)将全部企业划分为:3个大类(内资企业、港澳 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16个中类,部分 中类下又设若干小类。 (2)非企业可以参照执行。 (六)《关于统计上公有和非公有控股经济的分类办 法》(国家统计局统计标准)(P139) (1)公有控股—国有控股、集体控股。 非公有控股—私人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外商控 股。 (2)绝对控股(出资超过50%)、相对控股(出资最 多者)。
三、常用统计分类主要内容和范围 (一)组织结构代码:(国家标准 ) (P136) 1、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如: 12345678—9、JS123456—5; 2、全国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组 织结构使用的、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 (代码证书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 (二)行政区划代码:(两项国家标准) 由十二位有属性的数字组成。其中:县及县以 上6位;县以下6位。如:320102007002 32—江苏省;01—南京市;02—玄武区 ; 007—锁金村街道;002—锁一社区居委会。
2、产业活动单位,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 (一)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 活动; (二)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三)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3、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P143) (1)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产业活动单位 接受法人单位的管理和控制; (2)法人单位只位于一个场所并主要从事一种社会 经济活动,称为单产业法人。单产业法人本身也是 一个产业活动单位; (3)法人单位从事多种经济活动,或者位于多个地 点,称为多产业法人。多产业法人由两个或两个以 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统计实务主要内容 统计报表制度综述 统计分类与统计分类标准化 基本单位统计 生产活动统计 能源统计 财务统计 劳动统计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第一章 统计报表制度综述
内容一、统计报表制度有那些? 内容二、统计报表制度如何管理? 内容三、统计报表制度如何实施?
(七) 《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国家统计局等 七部门统计标准) 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为最小划分对象, 以实际建设为划分依据,将我国的地域划分为城镇 和乡村。 (八)《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国家统计局 统计标准)(P140) (1)对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邮政业、批发 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划分。 (2)以法人企业作为划分规模的对象,划分为大、 中、小型三类别; (3)以从业人员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指标作为划 分的依据,而且必须同时达到(二或三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