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理想人格

合集下载

老子“复归于朴”与书法“复归平正”的关系思辨——道家文化精神与书法理想人格

老子“复归于朴”与书法“复归平正”的关系思辨——道家文化精神与书法理想人格

论 坛

23

2022/01 No.239响。庄子主张“忘我与物”,即心灵活动不为形骸所牵制,精神活动不受外界影响,达到真正的独立自由境界。庄子主张“物顺自然”,他认为“物”需要顺应自然,任何雕琢和装饰都需要遗弃。由此可见,庄子将自然和朴素两者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种理想之美,这种理想之美和“物顺自然”的方式相互依存。“朴素唯美”和“法天贵真”是庄子追求自然美的最高境界。“朴”是老子和道家的一个重要概念。“道”就是“璞”(未凿的石料),“璞”本身就是“朴”。没有比无名的“道”更“朴”的东西[3]。天下万物都有着自身的本性,因此人们应该顺应万物的本性,让万物按自己应有的规律发展。庄子在《庄子·外篇·马蹄》中说明马是一种真性情的动物,马生于天地之间,并且能够逍遥自在地在大自然中驰骋。马这种怡然自乐的方式反映了庄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庄子主张回归自然界的本质,重视自我的境界。老子把“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知其雄,守其雌”,是看待事物表现的初级阶段,正如“复归于婴儿”。老子不仅“守雌”,而且“知雄”。“守雌”含有守静、持中、守柔、处后的意思,同时也暗含了内敛、含蓄的意义。第二个阶段是“知其白,守其黑”,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2]81。正如老子所阐释,人应该入世用世,虚怀若谷,利国利民,造福社会,“功成而不处”,与时推移而择时进退,与世无争,这样才能拥有“道”的思想,进而达到“复归于无极”的境界。第三个阶段便是“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2]81,既知光荣,又能经受屈辱,才可能造就大材。善于隐忍,可收获同情和谅解,也才能广结好友。若不能受一点儿委屈,感情用事,只想报复,则离灾祸不远了。要完全放弃荣与辱,繁华落尽,最终达到“复归于朴”的境界。(表1)二、孙过庭《书谱》“复归平正”(一)道家艺术观的体现春秋战国时代,文艺思想与审美批评相互影响。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都强调经世致用,强调伦理道德,有着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着道法自然的审美思想,提倡“虚无”的创作心理,强调绝对的自由。随着书论的产生,大量书论根植于道家思想,在宋代出现了“自然天放”“无法之法”的书法主张。(1)意造无法苏轼主张书法自然发展,提倡自由的书法精神。他认为书法家应该创造自身的法,表达自己的情怀。他认为对任何事物都不能过于迷恋,而应该有一种超脱自然的方式,达到一种既有所寄托而又不完全依托的状态。苏东坡将欧阳修生发的一些思想,加以提炼、升华,并大力倡导,使之成为整个时代的思想共识。欧阳修认为,书法为人生一乐,不必计较功利,而应“寓其心,通其意”。宋代提倡“尚意书风”。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文人书风,将书法定位在文化上,文化成为书家的主要追求。 (2)阴阳之谓道“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4]书法(文字)发端于自然,自然的表1 “道”的三个阶段及其表现、境界阶 段表 现境 界第一阶段知其雄,守其雌复归于婴儿第二阶段知其白,守其黑复归于无极第三阶段知其荣,守其辱复归于朴事物既然体现于书法中,就会产生阴阳两极,有了阴阳,书法的形体(结构)和态势(用笔)也就会出现。蔡邕在《九势》中强调书法与自然的美学关系,一阴一阳之谓道,提倡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强调内外兼修,以一种“穷观极照,心与物冥”的人生体验,领悟道法自然的精神境界。(二)复归平正“平正”不仅是对书法字形的要求,更

[转载]道家人格的特点及其积极价值

[转载]道家人格的特点及其积极价值

[转载]道家⼈格的特点及其积极价值杨⽟辉原⽂地址:道家⼈格的特点及其积极价值

杨⽟辉作者:⼭幽清君

道家⼈格的特点及其积极价值

杨⽟辉

西南⼤学宗教研究所

摘要:道家⼈格具有五个基本的特点:、性、性命关系、⼈天关系、⼈⼈关系。道家⼈格在这五个维度⽅⾯的基本特点是:摘要:

命上的⾃然朴素,性上的宁静⾃由,⾝⼼关系上⾝⼼合⼀,⼈天关系上的和顺⾃然,⼈⼈关系上的⼈我和同。道家⼈格的积极价值包括个体的健康性和社会的有益性两个⽅⾯。

关键词:道家;⼈格特点;积极作⽤

道家(在这⾥是指包括道教在内的⼴义道家)是中国传统三教之⼀教,它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各个⽅⾯都有重要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格的塑造亦有重要的影响。道家⼈格虽然是中国传统⼈格的⼀个重要⽅⾯,但它究竟是⼀种什么样的⼈格,其涉及的基本⽅⾯有哪些,基本的特点⼜是什么,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深⼊的研究。本⽂将对道家⼈格的基本特点做⼀个梳理和概括,指出它在命、性、性命关系、⼈天关系及⼈⼈关系五个⽅⾯的基本特点,并进⼀步阐述其在个⼈健康和社会⽣活中的积极价值。

⼀、道家⼈格的基本特点

根据作者的研究,道家⼈格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的特点:

1、⾃然朴素

⾃然朴素是道家⼈格在命或⽣理上的基本特点。道家认为,⼈是由道化⽣⽽来的,所以⼈的⽣存最重要的是要符合道的规律。⽼⼦说:“⼈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然。”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然,所以⼈格在⽣命活动上的理想状态也应该是⾃然。只有按照⼈本⾝⾃然的⽣理规律来⽣活,⼈也才是健康的⼈。按照⼈本⾝⾃然的⽣理规律来⽣活就是要根据其⽣理的需要来⾏动,既不压抑⾃⼰的⽣理需求,也不放纵⾃⼰的⽣理需求,饥则⾷,渴则饮,倦则卧,眠则睡,喜则笑,悲则哭,⽇出⽽作,⽇⼊⽽息,不奢靡,不放荡,不刻意去抑制甚⾄消灭⾃⼰的⽣理欲望,也不追求超过⽣理需求的奢望的满⾜,⼀切按⾃然朴素的法则活动,⾃然⽽然,⽆为顺道。总之,道家⼈格的⾃然朴素,追求的是⼀种未经雕饰的⾃然⽣理状态,它反对⼈为的加⼯、约束甚⾄扭曲,⼀切顺应⼈的⾃然要求和⾃然属性。这也正如郭象说的:“⾜能⾏⽽放之,⼿能执⽽任之。听⽿之所闻,视⽬之所见。知⽌其所不知,能⽌其所不能。⽤其⾃⽤,为其⾃为,恣其性内,⽽⽆纤芥于分外。此⽆为之⾄易也。⽆为⽽性命不全者,未之有也。……率性⽽动,动不过分,天下之⾄易也。举其⾃举,载其⾃载,天下之⾄轻也。……举其性内,则虽负万钧⽽不觉其重也。外物寄之,虽重不盈锱铢,有不胜任者矣。”[1]⽼⼦提倡的质朴节俭就是道家⼈格在⽣理上的重要表现。所谓质朴节俭就是根据⼈的⾃然需求的标准⽣活,反对为了⾃⾝⾃然需求之外的⽬的将物质⽣话⽔准提⾼到不应该的⾼度;应杜绝穷奢极欲地贪图享乐,避免超过⾃然需求的花天酒地的糜烂⽣活。⽼⼦说:“五⾊令⼈⽬盲;五⾳令⼈⽿聋;五味令⼈⼝爽;驰骋畋猎,令⼈⼼发狂;难得之货,令⼈⾏妨。”[2]“罪莫⼤于可欲,祸莫⼤于不知⾜,咎莫在于欲得。”[3]超过⼈的⾃然需求的奢华⽣活不仅是违背道法⾃然的要求的,⽽且对⼈本⾝也是有害的,也是道家⼈格所反对的。

庄子·逍遥游—搜狗百科

庄子·逍遥游—搜狗百科

庄子·逍遥游—搜狗百科

释义

《庄子·逍遥游》开宗明义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单看内七篇,三种人格,代表着三种不同的荣誉。称号,此三者所以不同。但作为三种人生境界,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譬如至人到底比圣人高明在哪,庄周又未尝赋予深意。'至人无已',无已便彻底打破了对立面,进入到所谓'吾丧我'(《齐物论》)的超然状态,由此看来,大约至人的境界最为高了。但是,《大宗师》载女仍讲授'圣人'治道的步骤,即'外天下'——'外死生'(生指性)——'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撄宁'。此处说的'不死不生'即指'外死生'(《天下篇》),'撄宁'即指打破了一切对立,这也就是'无己'。可见,'圣人'的境界与'至人'的境界,理论上没有根本的不同,凡终其天年,视死如归,打破一切对立面的人,都算修成了正果,只是作为一种荣誉,'至人'、'神人'、'圣人'才表示不同的品位。如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冷然善也'(《逍遥游》);老子'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他们分别代表着'圣人'、'神人'、和'至人'。又《大宗师》中还提到过'真人',但关于'真人'的几段描述,张恒寿先生指出是后人杂人的文字,此说是也。《刻意人》、《秋水》《田子方》、《徐无鬼》、《列御寇》、《天下》、赌篇均见'真人'一语,但也不象《大宗师》中的'真人'那样纯然是一派神仙方术家之言,《大宗》关于'真人'的几段文字,当是汉初人所为。

庄子对'圣人'、'神人'、'至人'的描绘,常常给人以神秘之感比如《道遥游》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或调这里的'神人'是气功师,可是气功师再高明,也绝对没有本事去'御飞龙',因为,'飞龙'根本不存在.所以,这一段记载,只可当作神话故事看。但是'物莫之伤,大浸矧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逍遥游》)'堕肢体,黜聪明,离形

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想人格论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想人格论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想人格论及其现代意义

●君子圣贤作为理想人格客观地反映了现实生命个体存在和发展的道德、伦理和价值的一般需求,因而具有最大的普遍性。

●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们确信,所谓“道”作为整体自然的最高本原或本体就存在于个体生命、人格之中,存在于心、性、命之中,人的天职和使命就是不失于斯,与其相统一或合一,而所谓君子、圣贤就是这种统一、合一的典范。

●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想人格论代表和彰显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将“内圣”即主观世界的改造作为“外王”即客观世界的改造的前提,关注和追求的重点首先并非是人对外在自然、外在世界的认知和作用,而是对人自身心性的求索和修炼;并非是向外寻找人与自然或存在者与“存在”相统一的中介,而是从人自身内部来探究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道”的统一。

理想人格论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中国传统哲学的要义和精髓。作为“成人”“内圣”之道,该论集中表现为对君子、圣贤等的理想人格的追求,并通过对心性的深入探究而得到系统的构建和阐释。与西方哲学着力向外寻找人与自然或存在者与“存在”相统一的中介不同,该论提供了一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内在的路径和模式,并在现代化过程中愈益彰显出其独特价值和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想人格论在先秦时期已近成熟,经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演进愈加完善。它提供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一种内在路径和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堪称中国传统哲学的要义和精

髓。金岳霖曾将其誉为“圣人人生观”,并将其与西方的“英雄人生观”相比较。然而,伴随急剧的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它却愈益远离人们的视野,甚至逐渐成为人们所不能理解的对象。因此,有必要对其加以重新揭示和描述。这无疑是一个极具难度的课题,需要从该问题的视阈去审视、概观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系列相关理论,乃至由儒道释等诸家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形态。

道家美学

道家美学

我国自古封建社会崇尚儒家思想,而儒家美学思想也在中国美术领域占领了很大一部分。然而道家也是中国传统的指导思想,所以,道家美术思想在中国美术领域的指导意义也就值得一提了。儒家的美在人心,立足于社会,讲求人伦道德的完善,人格的健全,着眼于现实社会的稳定、有序、和谐之美;道家的美在自然,立足于宇宙,讲求大音希声、大象希形的虚无飘渺之美。

道学首先摆脱儒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美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学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内涵,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美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美学或其他美学思想和流派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道家美学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具有自由性特征,主要体现在艺术美、人格美与自然美领域。

道家美学是一种自由性特征的美学思想。有虚静说这一说。这体现在三个方面,艺术美领域,人格美领域和自然美领域。道家美学肯定了主体进行审美或艺术创作活动时所必需的虚静心态,同时也就预设了一种精神解放和心灵自由即自由性的思维定式。道家美学高度肯定了人的生命价值,强调个性发展,确立了自尊、自适与自由的人格模式。它是站在宇宙自然立场上来看待人的,重视的是个体生命的自适与自由,如老子就率先提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33章)而庄子在继承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又将其发扬光大,提出“人貌而天虚”(《庄子·田子方》),即人貌而天心,虽具有人的形貌却负载着天的精神,这是道家的理想人格,即追求个性绝对的自由与真我的品质。

追求“清静无为”的道家“隐士人格”

追求“清静无为”的道家“隐士人格”

追求“清静无为”的道家“隐士人格”

追求“清静无为”的道家“隐士人格”_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一)道家的理想人格——隐士人格

与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不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设计了一种企图超越世俗的游世型的理想人格,即“隐士人格”。或许春秋战国时代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使老庄感慨:“祸兮福所倚!”所以,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明哲保身,要明哲保身就要与世无争,宠辱不惊,大智若愚,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吃亏是福,难得糊涂等等。

1.道家理想人格的特征

道家的理想人格特征是主张淡泊名利,平和心性,主张“轻利寡欲”、“致虚守静”、“无私不争”,强调“复归于朴”、“绝圣弃智”,崇尚清静无为,提倡无欲,“是以圣人不行而智,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老子》第四十七章)。反之,如果图荣华、享宝贵、争名逐利,恣情纵欲,胡作妄为,必然背“道”而驰,离“道”更远,不能得到“道”了。

2.道家理想人格的实质

道家的理想人格实质是“道通为一”、“抱一为天下式”,一就是道的意思,意思是,圣人守道,以作为天下的法则,道就是顺其自然。道家认为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可以伸直,底下反而可以盈满,破旧反而可以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变得疑惑,所以老子认为一切要顺其自然,在顺其自然中保持人的精神自由和意志独立。在道家看来,现实的个人在社会中是极其渺小的,人所要做的是保持其自然本性,不为物欲蒙蔽,不为他物牵累,“致虚极,守静笃”,“依德而行,循道而趋”,纵情于山水间,逍遥于天地外,做到不辨物我,不执是非,不论善恶,安时处顺,全真保性,从而达到本性与大道统一。

第七讲 道家思想

第七讲 道家思想

道教
在汉代黄老道家理论基础上,
吸收神仙家的方术和民间巫术
鬼神信仰而形成的一种宗教实 体。 有独特的经典教义、神仙 信仰,还有宗派传承、教团组 织、活动场所。 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追求 的是益寿延年,得道成仙。
Part
道家的理想人格 二、
道 家 的 理 想 人 格
随着时代的变迁,道家的理想人格也在调整 变化,但总的倾向是顺任自然、长生久视、修
看成是无形无名的形而上本体和总规律,贯穿
于天地人的始终。
2017/1
道为何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 为之名曰大。
——《道德经》
道: 不可道之物; 宇宙的本源; 以自己为法则。
道是宇宙本体,是宇宙和人类万物的终极本源,它有自己的运行轨迹和规则, 它遵循周而复始、始而复周的模式循环运行: 有物混成(有一种东西混然而成), 先天地生(先于天地产生)。 寂兮寥兮(寂寥旷大), 独立而不改(独立存在永恒不变), 周行而不殆(周而复始地运行而不停止), 可以为天下母(她可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本源)。 吾不知其名(我不知它叫什么名字), 字之曰“道” (勉强给它一个名 字叫“道” ), 强为之名曰“大” (勉强为它起了一个名叫“大” )。大曰逝(大道的 运行指向遥远的时空), 逝曰远(遥远的时空无比深远),远曰反(大道运行到遥远的时空又会周 行而反,回到原点)。 故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传统文化对培育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启示

传统文化对培育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启示

传统文化对培育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启示

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理想人格模式主张仁、智、勇,达到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境界,而道家理想人格模式是至人、神人、圣人,达到无己、无功、无名、无所羁绊的境界。儒道理想人格模式对培育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它一方面可以引导青少年学生具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入世思想,另一方面可以引导青少年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具有上善若水、淡泊超然的出世思想。

传统文化健全人格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其中儒家和道家的理想人格模式造就了大批具有人格魅力的先贤名人,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经典是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而被遗忘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理想人格模式对培育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仍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模式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模式的构建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故事都体现了古人对理想人格的探索和追求。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对人自身作了反思,并着手建构理想人格,标志着人类精神的自觉[1],映射出人类智慧的光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和道家对理想人格模式的设计,这些传统理想人格模式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培育。

1.儒家理想人格模式体现了入世思想,它关注社会人伦,直面现实

我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说:儒家的理想人格是仁、智、勇三者的统一,仁是泛爱人类,智是具有渊博的知识,勇是勇敢强毅,兼重仁、智、勇,这是一个全面的人格理想。[2]孔子强调以仁为首,提倡温良恭俭让的待人接物准则;《大学礼记》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完善人格;孟子把理想人格划分为大丈夫、圣人、神人三个层次,主张现实的人应该追求大丈夫人格,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可见,儒家的理想人格是以仁为终极关怀,以礼为实现手段,追求内圣与外王积极入世的人格。

儒家与道家的互补

儒家与道家的互补

儒家与道家的互补

二、儒家与道家的互补

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都是中国的本土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他们产生的时候开始,就在理想人格、思维模式和价值系统上存在很大的不同。道家与儒家长期是中国传统社会里知识分子的两种主要的人生哲学信仰,是中国传统哲学多元构成成分中双方互补的主要两极,道家以个人精神的平静、自由为人生价值取向,以天然真朴的人性为人格理想;主张顺应自然,尚柔主静贵无;治国主张无为而治。道家侧重自然主义,与儒家侧重的积极有为的人文主义同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处在两种不同境遇时安身立命的内心支柱与处世之道。具体的不同为:

一是理想人格的不同。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就是以仁义礼智为基础,以圣贤人格为目标,通过个体的道德修养,不断地追求自我实现。与儒家理想人格不同,道家的理想人格是隐士,是一种自由人格,带有强烈的出世精神。期望一个不完全脱离世又高于世的人生,使人生具有现实性和超脱性。儒道两家不同的理想人格,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读书人。他们在人生道路上通常有两种选择:要么选择积极人世、奋发有为的儒家圣贤人生之路,要么选择超然尘外、甘于寂寞、隐遁山林的道家隐士人生之路。二是对人生的态度不同。儒家所提倡的人生态度是刚健有为、积极奋进、自强不息。儒家这种积极进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文人,而且还影响到一般的民众,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道家的人生态度是顺应自然、与世无争、以柔克刚。道家的柔弱思想作为对儒家刚健思想的一种补充,广泛地反映在封建社会的失意文人身上,成为一种人生态度。三是价值观念不同。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作为儒家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这种人本主义思想,既有助于合理地对待人与神的关系,更重要的在于使人增强主体

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道家的兴盛时期,道家人的理想有什么特点

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道家的兴盛时期,道家人的理想有什么特点

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道家的兴盛时期,道家人的理想有什么

特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原作者删除

大家都应该知道道家的创始者是谁?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就是春秋末年的老子,他曾经是周朝的守臧史,他的哲学思想和他自己创办的道家学派,不仅仅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而且对我国两千多年来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自己编写了一本特别著名的书籍,那就是《老子》这本书,至今还流传着,为后代研究他的教育思想提供了很多有用的资料。

道家的兴盛时期是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道家可以分成两大派,一派是不遵守老子的理论,但以道家思想为主,容纳吸收其他学派,并且选择好的方面发展的学派,由于这些原因使得它能在道家思想有立足之地。另一派则是以庄子为首,继承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并用自己的方式来发展出另一种思想,后来被人们称为是'老庄',其实这个合称大家应该不陌生,至少上过历史课的人应该都知道吧。

上面我们说了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它兴盛的时期是战国时期,那么下面我们来讲一讲道家的人格理想吧,看一看道家的人格理想到底有哪些特点吧。

众所周知,道家的思想注重并强调自然是人的天性,自然是人的真情情感,反对人类有目的有计划的破坏人的自然本性,并且要求教育要为人的个性作出服务,道家思想的这种事物和人不分的现象,是不符合世界的发展的,也不可能成为现实,至今为止,至少是没有实现过,所以说它也存在神秘性。

老子希望人人都能回归到自然中,回到婴儿时期,拥有婴儿那样的天真状态,那么这种天真的状态有什么特点呢?没有作为是老子的道德教育的中心,他觉得人们的为人处事方式要有柔软的态度,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他还觉得人们若想要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下生存,那么就更应该保持有柔弱的美好品德,因为柔弱会慢慢的转变成刚强,并且也会慢慢变得有力量来战胜它。老子认为,人要懂得知足,毕竟知

道家理想人格在当代消费社会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道家理想人格在当代消费社会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道家理想人格在当代消费社会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道家理想人格被认为是一种追求内在自由、平和和内在的完整的人。在当代消费社会中,这种理想人格可能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积极的方面:

1. 道家理想人格的人可能会更关注自我完善和内在发展,因此在当代消费社会中可能会更加关注个人成长和发展。

2. 道家理想人格的人通常不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是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内在的满足,因此在当代消费社会中可能会更加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3. 道家理想人格的人通常会追求自然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当代消费社会中可能会更加关注环保和自然。

消极的方面:

1. 道家理想人格的人可能会对过度消费和消费主义产生反感,因此在当代消费社会中可能会对这些物质主义的态度更加持有怀疑态度。

2. 道家理想人格的人可能对人际关系和情感关系比较关注,因此在当代消费社会中可能会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健康。

3. 道家理想人格的人可能会对权威和竞争产生反感,因此在当代消费社会中可能会更加倾向于和平和协作的态度。

道家传统人格理论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道家传统人格理论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道家传统人格理论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要】道家文化蕴藏丰富的精神力量,为做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有价值的方法论原则。如“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理念,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启发。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效开发和利用道家人格理论的传统资源,对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道家;人格;圣人;思想政治教育

道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其所含蕴的独特哲学智慧有着丰富的精神力量。过去人们往往对儒家思想青睐有加,对道家思想的教育价值有所忽视。但道家学说实则蕴涵宝贵的教育思想,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启发意义。

一、道家理想人格的解析

理想人格是一种文化基于对其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而在思想行为上表现出的某种突出品格。老子的道德,侧重按其本性“自己如此”,即无论天地万物、人类社会都应“自己如此”,不违背本性而有为(妄为),这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所在。[1]向往古朴、自然的社会,追求浑然、自由的人生,构成了道家的理想人格,即“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老子在《道德经》中将其人生理想人格化,并以特定的人格形态表现出来,继而有了老子的理想人格典范——圣人。“圣人”是老子理想人格的现实承担者,儒家也说“圣人”,但老子追求的圣人品格表现为对遵循天道、效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的精神境界。[2]

《老子》多言及圣人,而《庄子》多言及至人、真人、神人、圣人、天人,这些是道家思想所崇尚的理想人格,庄子道家的理想人格反映了他们既涉世又傲世的人生态度,体现他们向往超越的人生追求。[3]这些理想人格都是道家思想的自然体现,从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上便可窥见其宣扬的道家理想人格的风貌。

解读儒释道揭示人生哲理

解读儒释道揭示人生哲理

解读儒释道揭示人生哲理

儒家、道家、佛家是我国文化史上三种重要的思想资源与思想传统。中国人文精神,尤其表现在人生智慧上。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的人生智慧是德性的智慧,礼乐教化的智慧,通过修身实践的功夫,尽心知性而知天。道家老子、庄子的人生智慧是空灵的智慧,逍遥的智慧,超越物欲,超越自我,强调得其自在,歌颂生命自我的超拔飞越,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和。佛教的人生智慧是解脱的智慧,无执的智慧,启迪人们空掉外在的追逐,消解心灵上的偏执,破开自己的囚笼,直悟生命的本真。儒释道三教的哲学,充满了普遍和谐、园融无碍的智慧,在今天仍有其价值与意义。

一儒家的人文关怀与价值信念

孔子揭示了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肯定人的文化创造,尊重历史上积累的文化成果。这首先表现在他对周礼的维护。周文源于宗教并取而代之。周代礼乐教化是中华先民长期伟大创造的结晶。礼使社会秩序化,乐使社会和谐化。礼让为国,安定社会,消弭争夺战乱,节制骄奢淫逸,是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的前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知,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以一定的规矩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调和各种冲突,协调人际关系,使人事处理恰到好处,这是礼乐制度的正面价值。试问,在二千五百至三千年前,人类的哪一个文明有如此辉煌的制度文化建设?一个稳定和谐的人间秩序总是要一定的礼仪规范来调节的,包括需要有一定的等级秩序、礼文仪节,这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事情。

《中庸》中记载孔子答哀公问政的一段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这就是说,“仁”是人的类本质,是以亲爱亲人为起点的道德感。“义”是合宜、恰当,尊重贤人是社会之义的重要内容。“亲亲之杀”是说“亲亲”有亲疏近远等级上的差别,“尊贤之等”是说“尊贤”在德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a
10
四、道家思想对审美观和文学艺术的影响
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 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 创造力的泉源。至于道家文化在中国文 学、艺术、绘画等各方面的影响,则是 占据绝对性的优势主导地位,即使说中 国艺术的表现即为道家艺术的表现亦不 为过。
a
11
老庄认为素朴最美,所谓“素朴而天下 莫能与之争美”。确立“自然”“素朴” 为最高审美原则。老子说“无言”,庄 子说“得意忘言”,使得文学常追求 “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a
3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家,尤其是庄 子,并不强调人的优先地位和独特性, 主张“齐万物”“齐物我”,以齐一平 等的观点来看待人与万物的关系,没有 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道家 比较强调“人与天一”“以人入天”, 强调顺其自然,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比 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a
4
《红楼梦》中有一处,贾宝玉与父亲争执, 为的是园林建筑艺术的品评:“古人云: ‘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 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巧而终 不相宜……”
a
源自文库
5
二、道家思想对社会现实与政治生活的影响
先秦道家曾经勾画出一幅小国寡民、自给自 足、与世隔绝、没有等级、没有压迫、没有竞 争、和谐安定的理想爱那个社会的图画(老子 “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 来”),这幅图画成为后代不少人头脑中理想 社会的蓝本。

儒家和道家的人生观之比较

儒家和道家的人生观之比较

儒家和道家的人生观之比较

产生于春秋战国这个动乱时代的儒家和道家,不管是在那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年代,还是在此后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彼此间在思想文化上的分歧和对立一直都存在。在这里,我试图从人生观入手,针对儒道两家在人生观上的异同谈一点自己的理解。

儒家注重现实,强调出仕,中庸思想为历代推崇,故贺昌群先生以一“中”字为儒家要义。儒家又是与礼教相联系的,其中很多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已深深刻入士人心中,成为“君子人格”的一部分,详见周海平专著。因此可以说儒家追求的人格是一种“君子人格”,其最高境界是“成圣”,儒家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道家尤以老庄为著。《老子》第25章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道家崇尚自然,追求“道”和虚无,这种意识反映到人格上就是一种率性脱俗的人性了。正是由于崇尚自然,所以很多礼仪和道德准则在这里就变成可有可无的了,追求的就是那种“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境界。庄子在解放人性方面进一步发挥,他的逍遥精神迎合了隐士们和一部分士人们的胃口,这些崇尚“真”与“自然”的不矫饰的士人都是与“至人”人格相一致的。因此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这种思想风尚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对整个时代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儒家同道家一样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那就是“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在物质生活贫乏和优裕的情况下,人们都可以通过道德品行的提高来达到满足,形成内在的愉悦。儒家比道家重视道德修养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儒家也更重视人文修养,为培养君子“温、良、恭、俭、让”的性格,儒家创造了一套提高人文素养的机器,即“诗、书、礼、乐、射、御”的培训方式,以培养君子的内外兼修的人格。因此将儒家哲学称为是一种道德教化学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从孔夫子始,历代儒家学者都为人们描绘了一个“老安少怀、社会有序、天下大治”的社会理想。

2021年整理 超脱人生——道家的人生模式

2021年整理 超脱人生——道家的人生模式

超脱人生

——的人生模式

给后世树立的是智慧大师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以宁静淡泊为操守,顺乎自然,向往自得,无为自适。的理想人格是隐士。

1“不争”“贵柔”“处下”的生活智慧

《道德经》提出了一系列以退为进的处世智慧,其中八处谈到“不争"。如“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第七十三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二十二章,正因为不和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和他争。“夫唯不争,故无尤",正因为不争,所以不招人怨恨。不与人争,只强大自身,自然就不争而胜了。

老子主张“守柔”,在他看来,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从柔弱到刚强的过程,“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柔弱标志着新生、生命力和发展的希望,而刚强则是衰退、败亡的征兆,所以"物壮则老""木强则折”,“守柔”使自己尽可能“长生久视”

老子特别崇尚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它只是柔顺而处下,把心量放大,所以百川归海。

老子的生活智慧远不止这些,他还提出了知足常乐、功成身退等主张。他的这些思想,不仅有利于个人缓解自身的生存压力,使人获得内心的平和与适足,而且可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使人际关系变得宽松和谐。

2求自我、求自由、求自然的人格追求

庄子是古代知识分子中第一个对于自由提出深刻思考的哲学家。庄子将老子道论的重点转移到讨论心灵的境界,追求精神上对世俗的超越。

一是从隐逸中求自由。庄子曾做过宋国蒙邑的漆园吏,辞职后表示“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宁肯隐居陋巷,借米充饥,自编草鞋,过着清苦的生活,也不愿应楚威王高薪聘请而赴楚相之位,以保持自己特立独行的人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是我国古代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整个社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反映在思想届就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这在我国是绝对空前绝后的。而在众多的学术流派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儒、道、法、墨这四家,其中又以儒、道最为影响深远。道家理想人格虽然不像儒家理想人格那样占据历史文化的主流,但它独特而深刻的内涵体现着该时代人们特有的文化心态、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今天仍不失为时代新人格构建有借鉴意义的蓝本。

于丹教授曾经在她的演讲中说过“儒家与道家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儒家给我们的中国人的一片心灵的土地,道家给我们的是头顶上一片心灵的天空。”与儒家教给我们的“接济天下”不同,道家教给我们的是一个人的社会人格的实现,是出世,是自我的超越,它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至人无己”的一种虚拟的理想人格。

一、道家理想人格的基础

道家的这种理想人格是在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条件下形成的,是当时的人们依据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形象塑造出来的、最值得追求向往的最完美的人格典范。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理想人格的主要构想者,其代表作为《老子》和《庄子》。

道家理想人格的提出建立在对现实的批判、否定与超越的基础之上,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老子指出,当时的社会现状、儒家的道德说教都是对人类天性的限制和损害,是造成贫困的根源。他认为,“仁义”是人的最大桎梏,因此,他主张“绝巧弃利”,“绝仁弃义”,“绝圣弃智”等。鼓励人们崇尚自然无为,追求内在自我,摒弃一切外在诱惑,保持内心的平静,进入一种“真人”的境界。

二、道家理想人格的特点

与其他各家相比,道家的独特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内圣外王、修身治国的价值目标。道家也以“内圣外王”为其理想人格结构,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一种精神境界,着眼于“内圣”,“无不为”则指治世之道,着眼于“外王”。道家思想中的理想人格也包含有治国平天下的重大社会责任,要求人们把个人的良好品格推及社会。老子设想的“小国寡民”社会和庄子向往的“至德之地”都是由此而来的。老子认为真正的圣人应是内修其本,而不是外在。

第二,超越物欲、超越现实的思想境界。老庄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动荡、人人自危的时代。君子不是为物质的享受而活着,主要是以道德的完美,以理义悦我心。老庄主张无私无欲,不让精神受外物所累。老子主张让小民“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庄子认为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摆脱外在的诱惑,远离声色,达到“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他们深切地体会到,现实社会已把人变成奴隶,扭曲了人的本性,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变得虚伪贪婪,所以道家的理想人格要求超越世俗羁绊。

第三,“为道日损”、心斋、坐忘的构建途径。在道家看来,欲望和知识会干扰人的清静之心,是道德沦丧的原因和表现。所以他们提出要崇尚自然无为,把一切都忘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达到最终的理想人格。

三、道家理想人格的现代启示

面对现代社会人们道德观念的退化,道家理想人格对我们仍有有益的启示。

第一,提倡“功成名遂身退”。韩信在楚汉战争中为刘汉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不知谦退,居功自傲,最后被杀,至死才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的道理。道家鄙视权贵,淡化做官心理。这种“粪土万户侯”的精神,无论过去或现在都具有某种进步意义。

第二,道家尚“俭”,主张“少私寡欲”。老子指出贪欲是伤身、败德、破家、亡国的根原。我们不能不深思,当前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常常驱使我们走向功利,无限度地追求财富。我们应该可以从道家思想中吸取其合理成份,节制自己的欲望,使身心能健康发展。

第三,道家重“容”。道家思想立足整个宇宙,使人心胸豁达,提供了在逆境中得到解脱的方法,求得心理平衡,从而填补了儒法思想留下来的精神空间。有容乃大,泰山不厌泥土故成其高,大海不捐细流故成其深。要重视每个人的价值,善于帮助人、培养人,并认为:“以德报怨”是调解仇怨的最好办法。

当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道家理想人格的局限性。例如道家理想人格标准的帝王化、神圣化,人格取向上的片面性,重义轻利,重德轻才,重道轻器,以道制欲,对民族性格的形成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后果。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参考:白平——《道家的理想人格》

左高山左妙芳——《论道家理想人格及其现代启示》

于丹——《论儒家与道家——心灵的天空心灵的土地》

道教的理想人格

班级:经管系会计一班

姓名:李筱晨

学号:0803010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