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生哲学的理想人格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452期·
2011第5期□姜
智
庄子人生哲学的理想人格论
逍遥境界一直被大多数庄学研究者看作是庄子人生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是对于什么是逍遥境界,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20世纪60年代,关锋曾把“有待”、“无待”当作研究庄子思想的基本哲学范畴,并以此为据替庄子构造了一个“有待——
—无己———无待”的三段式思想骨架。〔1〕此说在学术界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许多学者都认为庄子是要摆脱周围环境和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追求实现一种无所羁绊的绝对自由的状态。刘笑敢对此进行了细致的考证,他认为《
庄子》一书中根本没有“无待”一词,把“有待”、“无待”当作哲学范畴的不是庄子,而是注《庄子》的郭象。并认为这样解释庄子思想过于简单化,并没有抓住庄子思想的特点。〔2〕在我看来,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分析庄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生境界,《庄子》一书中通过对理想人格所生活的境域描述来彰显其理想境界。理想人格是一种人生哲学中体现人生价值、完成人生目标的人物形象,是一种人生哲学理论宗旨的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理想人格也是理想的人生境界的表现形态。庄子对于理想境界的描述总是很模糊,并没有一个固定、清晰的模式。这也许就是庄子人生哲学的魅力所在吧!
一、庄子人生哲学中的四种人格
《庄子》书中多次讲到真人、至人、神人、圣人,从这些论述中,亦可看出庄子的人生境界追求。他在《逍遥游
》中有一著名的论断:“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许多庄学研究者就是通过这三种理想人格去分析庄子所追求达到的逍遥境界。徐复观在其《中国人性论史》中高度评价庄子的“三无”思想:“
‘至人无己’三句话,乃庄子的全目的、全功夫之所在。《庄子》全书,可以说都是这几句话多方面的发挥。”〔3〕
1.至人
我们首先来看看“至人”
,庄子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庄子·齐物论》)郭象注“至人神矣”一句说:“无心而无不顺”,突出的是至人无心、无己,不为外物所动,随顺万物的境界。后面再通过“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这种神话般的描述来说明“至人”守静而不为外物所动。至人能够“神全形具而体与物冥者”(郭象注)、“游乎四海之外”,之所以能够如此,肯定不是外在形体能够做到这一点,而是内在的精神不执著于外物,从而达到一种虚己无心的境界。除此以外,他还具有两个特点是“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能够无畏于生死,无惧于利害。生死之限、利害之欲都是每个现实的人所无法回避的,二者使人的内在精神陷入极度紧张、忧虑的状态,唯有“至人”能够忘记自己的形体,从而使内在精神彻底解脱出来,这就是所谓:“至人无己”。
2.神人
再看看“神人”
,庄子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庄子·逍遥游》)
神人在容貌方面“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风姿绰约,仪态万方,冰清玉洁,如出水芙蓉;在饮食方面,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在行动方面,神人“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腾云驾雾,遨游于仙山琼阁;更有甚者,神人不会被自然和人力的各种灾难,疾病所伤,“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这里是采用神话式的语言表达庄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带有神异的特征。因此,肩吾以此为狂乱之语,而不信以为真。连山语之曰:
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
100872)
摘要:逍遥境界一直被大多数庄学研究者看作是庄子人生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是对于逍遥境界的内涵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庄子》书中关于至人、神人、圣人、真人四种理想人格,进而提出一个以真人为统领,含摄至人、神人、圣人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理想人格论,以期对庄子的理想境界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庄子;理想人格;真人;三位一体〔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2011)05-0121-03
[收稿日期]2010-12-09
[作者简介]姜智,重庆万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
【国学研究】
121
·总第452期·
2011第5期
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庄子·逍遥游》)
外在肉体方面存在机能性障碍的人是无法洞察外物的,比如瞽者看不到文章的美妙,聋者听不到钟鼓的乐声。同样,在精神方面存在障碍的人只能执著于事物表面上的差异,更不能了解“神人”所达到的“旁礴万物以为一”、“物莫之伤”的独特境界。“神人无功”
,“无功”即“无为”,表示神人不为外界所扰,使万物按照自身的本性自然发展;“不以物为事”,不计较事物之间的各种区别、利害、是非、毁誉,消除人们求取功名利禄的贪欲,超越于世俗事务之外,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3.圣人
关于“圣人”,庄子的描述就比较详细:
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
《庄子·齐物论》)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善矢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庄子·大宗师》)
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
《庄子·天道》)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故曰: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质也。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故曰: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去知与故,循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恬淡,乃合天德。(《庄子·刻意》)
夫圣人未始有天,未始有人,未始有始,未始有物,与世偕行而不替,所行之备而不洫,其合之也若之何?(《庄子·则阳》)
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众人安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庄子·列御寇》)
圣人以必不必,故无兵;众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顺于兵,故行有求。兵,恃之则亡。(《庄子·列御寇》)
庄子心目中的“圣人”与儒家那种积极倡导仁义礼智的“圣人”有所不同,〔4〕郭象注曰:“圣人者,物得性之名耳,未足以名其所以得也。”(《庄子注·逍遥游》)
〔5〕
可
见,我们无法用一个专有名词来描述圣人,他只是表现为对自然的遵循和效仿,“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质也”,追求的正是配天地之德的至高境界。要想
达到这一境界,其功夫在于“无为”,“不从事于务,不趋利,不避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这样就能实现“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之所以能够做到“无为”就在于内在心灵的恬淡与宁静、无知无欲,“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说明圣人要想保持内心的虚静,就在于不要受到外在事物的侵扰。
4.真人
其实在《
庄子》中描述最多的并非前面三种理想人格,而是“真人”。庄子对其进行了详细而富有诗意的描述,那么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一下“真人”这种理想人格。
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忻,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庄子·大宗师》)
这段话对于理想人格“真人”的精神状态或境界的细腻描述,实际上可以分解、归纳为两方面的内容:超脱与神异。显然,它是从三层意思来描述“真人”的“超脱”的特征,分别以“古之真人”起句:(1)真人与外在物、事的关系,他能够做到身处事外,无心于外物、无为于事,表现出顺应时命的态度。(2)真人与内在情欲的关系,他能够做到“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的状态,源于他寡少嗜欲,其心静泊,达到无情无欲的境界。(3)真人还能够做到不悦生,不恶死,这就是齐一生死的表现。同时,这段也表明“真人”具有神异的特能,能“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热”,表明他与“神人”具有某种内在的一致性。
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謷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德;其不一,与人为德。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庄子·大宗师》)
这是对真人境界的进一步说明,是对“真人”内在精神状态的描述,一方面真人能够不逆世而与世俗相推移,“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另一方面就是真人所表现出来的天性与人性之间的合而为一的状态,“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
二、三位一体的理想人格论
有一种观点认为,至人、神人、圣人,其名虽异,而其
【国学研究】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