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年春九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案30.2 第1课时 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和性质

合集下载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2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2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 二次函数》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最后一节关于二次函数的课程。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图象和性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二次函数的理解和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理解困难,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模型,并运用二次函数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模型。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练习题:挑选合适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应用。

3.教学视频: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抛物线形状的篮球架,引导学生了解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二次函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二次函数》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图像。

本节内容为后续学习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等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二次函数,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次函数模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函数知识,如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但在学习二次函数时,仍需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正确列出函数关系式,并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

此外,学生需要掌握如何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图像特点,能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入二次函数,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次函数模型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二次函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图像特点。

2.难点: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次函数模型,以及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入二次函数,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次函数模型。

2.数形结合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

3.问题驱动法: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二次函数的图像、实例等课件,以便进行生动讲解。

2.练习题:准备适量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二次函数知识的理解。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抛物线运动、几何图形等,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次函数模型。

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二次函数?”让学生思考。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包括顶点坐标、开口方向、对称轴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对函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深化对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能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

2.难点:二次函数性质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案例、习题等。

2.学生准备: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一次和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一个抛物线形的水池,已知水池的深度和底面半径,如何求出水池的体积?2.呈现(10分钟)用PPT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引导学生观察图象,发现二次函数的性质。

如:顶点坐标、开口方向、对称轴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绘制二次函数的图象,并标注出其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如: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二次函数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教师举例说明,并与学生互动交流。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2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2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 二次函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初中阶段函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

这一章节内容丰富,包括二次函数的定义、标准式、顶点式、图象及其性质等。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函数的基本概念,了解了函数的性质和图象。

但二次函数相对较为复杂,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标准式、顶点式及其相互转化;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能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次函数的定义、标准式、顶点式及其相互转化;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2.难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归纳总结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二次函数的性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和练习。

3.板书设计:提前准备好二次函数的相关板书内容,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2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2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 二次函数》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函数知识的最后一部分,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介绍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图像。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材内容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九年级学生刚接触二次函数,对其性质和图像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二次函数,并通过例题让学生感受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能够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并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2.难点: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以及如何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二次函数,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二次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探讨二次函数的性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例题及练习题。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3.准备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如抛物线形状的拱桥,使学生感受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育资料】冀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名师培训课例30.2_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冀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名师培训课例30.2_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学习精品

30.2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2)二次函数y=a(x-h)2和y=a(x-h)2+k的图像和性质河北任丘四中王春娜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冀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十章第二节“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函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是实际生活中数学建模的重要工具之一,二次函数的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后,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二次函数,是函数知识螺旋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学生的基本数学思想和素养的形成起推动作用。

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提高,又是高中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另外教学中所渗透的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对学生今后观察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有益的。

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绘制二次函数图像;通过图像进一步了解二次函数y=a(x-h)²+k (h≠0,k≠0)与二次函数y=ax²(a≠0)图象的位置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向学生渗透事物总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二次函数图像的特点和性质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推理和交流等过程,获得研究问题与合作交流的方法和经验;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性,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使他们爱学、乐学、学会,同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合作精神以及公平竞争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像;探索顶点式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和性质。

教学难点:顶点式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和性质的得出过程。

二、学情分析二次函数y=a(x-h)2和y=a(x-h)2+k的图像和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及y=ax2的图像和性质之后引入的新内容。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30.2二次函数图象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30.2二次函数图象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30.2 二次函数图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30.2节“二次函数图象”,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二次函数图象的特点和规律。

教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零点等概念,并学会如何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判断图象的特点。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形成完整的二次函数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二次函数图象的判断和分析,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零点等概念,学会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判断图象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零点等概念及判断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分析图象的特点,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判断二次函数图象的形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二次函数图象的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二次函数图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零点等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二次函数图象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冀教版九年级下册 30.2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案设计

冀教版九年级下册 30.2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案设计

30.2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顶点式) 一.预习交流互助探究一:二次函数 y=a(x-h)2的图像和性质如图,在同一坐标系中,对二次函数y=x2、y=(x-3)2、y=(x+2)2从形状上看,二次函数y=(x-3)2 、y=(x+2)2 的图像与y=x 2 的图像是 但它们的 不同。

1)y=(x-3)2的图像可由y=x 2的图像沿 方向平移 单位长度得到,对称轴是 (2)y=(x+2)2的图像可由y=x 2的图像沿 方向平移 单位长度得到,对称轴是 知识点归纳:二次函数 y=a(x-h)2的图像可以由y=ax 2的图像做如下平移得到:当h >0时,向 平移 单位长度;当h <0时,向 平移 单位长度.所以画抛物线要想画出对称图像必须先找到函数的 ,才能在列表时对称取点。

跟踪训练一:1.函数y=-2(x+1)2的图像是 ,开口 ,对称轴是 ___________,当x= 时,y 有最____ 值,是 .2.函数y=-2(x-4)2的图像是由抛物线y= -2x 2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的;开口 ,对称轴是 ,当x= 时,y 有最 值,是 .3.次函数y=2x 2的图像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函数__________________的图像,其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为 _____,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互助探究二:二次函数k h x a y +-=2)(的图像和性质 请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y=x 2、y=(x-2)2、1)2(2+-=x y 的图像。

(1) 列表(3)连线1.观察画出的图像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说出它的对称轴。

2.怎样列表才能保证描出的点具有对称性?3.这个图像有最高(或最低)点吗?如果有,它的坐标是什么?4.对于二次函数2)1(2++=-x y ,就上述三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点归纳:一般地,二次函数k h x a y +-=2)((a ≠0)的图像是抛物线,画图像时,关于h x =左右两端对称地取的值。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2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2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 二次函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初中阶段函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

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以及会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和一次函数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但九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仍处于发展中,对于二次函数的理解和应用还需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学会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让学生亲身参与二次函数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

2.难点: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材,相关教辅资料。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3.学习资料:与二次函数相关的文章、实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二次函数的应用。

【冀教版】2019年春九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案30.2 第1课时 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和性质

【冀教版】2019年春九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案30.2 第1课时 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和性质

30.2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 1 课时 二次函数 y=ax2 的图像和性质1.会用描点法画出 y=ax 的图像,理解抛物线的概念. 2 2.掌握形如 y=ax 的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并会应用.2一、情境导入 1 2 自由落体公式 h= gt (g 为常量),h 与 t 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它是什么函数?它的图像是什么形状呢? 2二、合作探究 2 探究点一:二次函数 y=ax 的图像 【类型一】图像的识别 2 已知 a≠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 y=ax 与 y=ax 的图像有可能是()解析:本题进行分类讨论:(1)当 a>0 时,函数 y=ax 的图像开口向上,函数 y=ax 图像经过一、三象 2 限,故排除选项 B;(2)当 a<0 时,函数 y=ax 的图像开口向下,函数 y=ax 图像经过二、四象限,故排除 2 选项 D;又因为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 y=ax 与 y=ax 的图像必有除原点(0,0)以外的交点,故选择 C. 方法总结:分 a>0 与 a<0 两种情况加以讨论,并且结合一些特殊点,采取“排除法” . 【类型二】实际问题中图像的识别 1 2 已知 h 关于 t 的函数关系式为 h= gt (g 为正常数,t 为时间),则函数图像为( 2 )21 2 1 2 解析:根据 h 关于 t 的函数关系式为 h= gt ,其中 g 为正常数,t 为时间,因此函数 h= gt 图像是受 2 2 一定实际范围限制的,图像应该在第一象限,是抛物线的一部分,故选 A. 方法总结:在识别二次函数图像时,应该注意考虑函数的实际意义. 2 探究点二:二次函数 y=ax 的性质 【类型一】利用图像判断二次函数的增减性 2 作出函数 y=-x 的图像,观察图像,并利用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在 y 轴左侧图像上任取两点 A(x1,y1),B(x2,y2),使 x2<x1<0,试比较 y1 与 y2 的大小;(2)在 y 轴右侧图像上任取两点 C(x3,y3),D(x4,y4),使 x3>x4>0,试比较 y3 与 y4 的大小; (3)由(1)、(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解析:根据画出的函数图像来确定有关数值的大小,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解:(1)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y1>y2,(2)由图像可知 y3<y4;(3)在 y 轴左侧,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在 y 轴右侧,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方法总结:解有关二次函数的性质问题,最好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在草稿纸上画出抛物线的草图进行观 察和分析以免解题时产生错误. 【类型二】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综合题 2 已知函数 y=(m+3)xm +3m-2 是关于 x 的二次函数. (1)求 m 的值; (2)当 m 为何值时,该函数图像的开口向下? (3)当 m 为何值时,该函数有最小值? (4)试说明函数的增减性. m +3m-2=2, 解析:(1)由二次函数的定义可得 故可求 m 的值. m+3≠0, 2(2)图像的开口向下,则 m+3<0; (3)函数有最小值,则 m+3>0; (4)函数的增减性由函数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来确定. 解: (1)根据题意, 得m +3m-2=2,   m+3≠0,2解得m1=-4,m2=1,   m≠-3.∴当 m=-4 或 m=1 时, 原函数为二次函数.(2)∵图像开口向下,∴m+3<0,∴m<-3,∴m=-4.∴当 m=-4 时,该函数图像的开口向下. (3)∵函数有最小值,∴m+3>0,m>-3,∴m=1,∴当 m=1 时,原函数有最小值. 2 (4)当 m=-4 时,此函数为 y=-x ,开口向下,对称轴为 y 轴,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当 x >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2 当 m=1 时,此函数为 y=4x ,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y 轴,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当 x>0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方法总结:二次函数的最值是顶点的纵坐标,当 a>0 时,开口向上,顶点最低,此时纵坐标为最小值; 当 a<0 时,开口向下,顶点最高,此时纵坐标为最大值.考虑二次函数的增减性要考虑开口方向和对称轴两 方面的因素,因此最好画图观察. 2 探究点三:确定二次函数 y=ax 的表达式 2 【类型一】利用图像确定 y=ax 的解析式 2 一个二次函数 y=ax (a≠0)的图像经过点 A(2,-2)关于坐标轴的对称点 B,求其关系式. 解析:坐标轴包含 x 轴和 y 轴,故点 A(2,-2)关于坐标轴的对称点不是一个点,而是两个点.点 A(2, -2)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B1(2,2),点 A(2,-2)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B2(-2,-2). 2 解:∵点 B 与点 A(2,-2)关于坐标轴对称,∴B1(2,2),B2(-2,-2).当 y=ax 的图像经过点 B1(2, 1 1 2 1 2 2 2 2)时,2=a×2 ,∴a= ,∴y= x ;当 y=ax 的图像经过点 B1(-2,-2)时,-2=a×(-2) ,∴a=- , 2 2 21 2 1 2 1 2 ∴y=- x .∴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为 y= x 或 y=- x . 2 2 2 方法总结:当题目给出的条件不止一个答案时,应运用分类讨论的方法逐一进行讨论,从而求得多个答 案. 2 【类型二】二次函数 y=ax 的图像与几何图形的综合应用 2 已知二次函数 y=ax (a≠0)与直线 y=2x-3 相交于点 A(1,b),求: (1)a,b 的值; 2 (2)函数 y=ax 的图像的顶点 M 的坐标及直线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 B 的坐标. 2 解析:直线与函数 y=ax 的图像交点坐标可利用方程求解. 2 解:(1)∵点 A(1,b)是直线与函数 y=ax 图像的交点,∴点 A 的坐标满足二次函数和直线的关系式,∴  b=a×1 , a=-1,  ∴ b=2×1-3,  b=-1. 2(2)由(1)知二次函数为 y=-x ,顶点 M(即坐标原点)的坐标为(0,0),由-x =2x-3,解得 x1=1,x2 =-3,∴y1=-1,y2=-9,∴直线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 B 的坐标为(-3,-9). 2 【类型三】二次函数 y=ax 的实际应用 如图所示,有一抛物线形状的桥洞.桥洞离水面最大距离 OM 为 3m,跨度 AB=6m. (1)请你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求出在此坐标系下的抛物线的关系式; (2)一艘小船上平放着一些长 3m,宽 2m 且厚度均匀的矩形木板,要使小船能通过此桥洞,则这些木板最 高可堆放多少米?22解析:可令 O 为坐标原点,平行于 AB 的直线为 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可设此抛物线函数关 2 系式为 y=ax .由题意可得 B 点的坐标为(3,-3),由此可求出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利用此抛物线 的函数关系式去探究其他问题. 解:(1)以 O 点为坐标原点,平行于线段 AB 的直线为 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 1 2 2 的函数关系式为 y=ax .由题意可得 B 点坐标为(3,-3),∴-3=a×3 ,解得 a=- ,∴抛物线的函数关系 3 1 2 式为 y=- x . 3 1 1 1 8 2 (2)当 x=1 时,y=- ×1 =- .∵OM=3,∴木板最高可堆放 3- = (米). 3 3 3 3 方法总结: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善于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操作中探究二次函数 y=ax2 的图像与性质,体会数学建模的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概念,对函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能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

2.难点:二次函数性质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二次函数,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绘制二次函数的图象,加深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二次函数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导入和新课讲解。

2.准备课件,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二次函数,如抛物线运动、抛物线形状的物体等,让学生感受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引导学生观察二次函数的顶点、开口方向、对称轴等特点。

同时,让学生绘制一些二次函数的图象,加深对二次函数图象特征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如顶点坐标、开口大小、对称轴等。

初中数学冀教版九年级下册30.2第1课时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和性质公开课优质课课件.ppt

初中数学冀教版九年级下册30.2第1课时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和性质公开课优质课课件.ppt
最新精品课件
初中数学优质课件
第三十章 二次函数
30.2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第1课时 二次函数y=ax²的图像和性质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抛物线的有关概念;(重点) 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²的图像,概括出图像的特点 ;
(难点) 3.掌握形如y=ax²的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并会应用.(难点)
1.一般地,抛物线 y = ax 2 的对称轴是 y 轴,顶点是原点; 2.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3.对于抛物线 y = ax 2 (a>0)
当x>0时,y随x取值的增大而增大; 当x<0时,y随x取值的增大而减小; 4.对于抛物线 y = ax 2 ,|a|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y
y x2
y 2x2
8
6
归纳: 相同点:开口都向上,顶 点是原点而且是抛物线的
4 2
-4 -2 o
y 1 x2 2
最低点,对称轴是 y 轴 不同点:a 越大,抛物线的
2 4 x 开口越小.
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x2,y=-2x2,
y=
1 2
x2
的图像,并考虑这些抛物线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3
x
二次函数 y x2 路线,我
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 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 的图像形如物体抛射时所经过的
典例精析
例1:画二次函数 y 1 x2 的图像.
4
解:列表
x
0
1
y 1 x2 4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二次函数y=ax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二次函数y=ax
(函数y=-4(x-2)2+1图像的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2,顶点坐标是(2,1)。
2.函数y=-4(x-2)2+1图像与函数y=-4x2的图像有什么关系?
(函数y=-4(x-2)2+1的图像可以看成是将函数y=-4x2的图像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
3.函数y=-4(x-2)2+1具有哪些性质?
5.你能画出函数y=- x2+x- 的图像,并说明这个函数具有哪些性质吗?
二、解决问题
由以上第4个问题的解决,我们已经知道函数y=- x2+x- 的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根据这些特点,可以采用描点法作图的方法作出函数y=- x2+x- 的图像,进而观察得到这个函数的性质。
说明:(1)列表时,应根据对称轴是x=1,以1为中心,对称地选取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函数值。相应的函数值是相等的。
(2)直角坐标系中x轴、y轴的长度单位可以任意定,且允许x轴、y轴选取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要根据具体问题,选取适当的长度单位,使画出的图像美观。
让学生观察函数图像,发表意见,互相补充,得到这个函数韵性质;
当x<1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1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x=1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最大值y=-2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各组选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达成共识;
y=ax2+bx+c=a(x2+ x)+c=a[x2+ x+( )2-( )2]+c=a[x2+ x+( )2]+c- =a(x+ )2+
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对称轴是x=-b/2a,顶点坐标是(- , )
四、课堂练习: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教学重点
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和通过配方确定抛物线的对称轴、顶点坐标

30.2 第1课时 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和性质

30.2 第1课时  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和性质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十一分。
知识要点
y=ax2 图像
位置开
口方向 对称性
顶点最值
增减性
a>0 y
O x
开口向上,在x轴上方
a<0 yx
O
开口向下,在x轴下方
a的绝对值越大,开口越小
关于y轴对称,对称轴是直线x=0 顶点坐标是原点(0,0)
当x=0时,y最小值=0
当x=0时,y最大值=0
在对称轴左侧递减
y -4 -2 0 2 4 x
-3
-6 -9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十一分。
议一议
根据你以往学习函数图像性质的经验,说说二次函数
y=x2的图像有哪些性质,并与同伴交流. 1.y=x2是一条抛物线;
y y=x2
2.图像开口向上;
3.图像关于y轴对称;
4.顶点( 0 ,0 );
5.图像有最低点.
o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十一分。
思考2 从二次函数 y1x2,yx2, y2x2开口大小与 2
a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当a<0时,a越小(即a
的绝对值越大),开口
越小.
y
-4 -2 -2 -4
-6
-8
y x2
x
O
24
y 1 x2 2
y 2x2
对于抛物线 y = ax 2 ,|a|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十一分。
课堂小结
以对称轴为中 画 法 描点法 心 对 称 取 点
二次函数y=ax2
的图像及性质
图像 性质
抛物线 轴 对 称 图 形
开口方向及大小

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十章 二次函数 30.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教案 (新版)冀教版-(新

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十章 二次函数 30.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教案 (新版)冀教版-(新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画出y=a(x-h)2的图像,并能够理解它与y=ax2的图像的关系,理解a,h对二次函数图像的影响.2.能正确说出y=a(x-h)2的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h)2的图像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1.在小组活动中体会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y=a(x-h)2的图像及性质.教学难点理解y=a(x-h)2与y=ax2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理解a,h对二次函数图像的影响.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1.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x2与y=(x-1)2的图像,完成下表.2.二次函数y=(x-1)2的图像与y=x2的图像有什么关系?y=(x-1)2,当x取何值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当x取何值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归纳二次函数y=a(x-h)2的图像与性质并完成下表.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教材P33 做一做【教学说明】二次函数y=ax2与y=a(x-h)2是有关系的,即左、右平移时“左加右减”. 例如y=ax2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y=a(x+1)2,y=ax2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y=a(x-2)2的图像.例(补充)已知直线y=x+1与x轴交于点A,抛物线y=-2x2平移后的顶点与点A重合.①水平移后的抛物线l的解析式;②若点B(x1,y1),C(x2,y2)在抛物线l上,且-12<x1<x2,试比较y1,y2的大小.解:①∵y=x+1,∴令y=0,则x=-1,∴A(-1,0),即抛物线l的顶点坐标为(-1,0),又∵抛物线l是由抛物线y=-2x2平移得到的,∴抛物线l的解析式为y=-2(x+1)2.②由①可知,抛物线l的对称轴为x=-1,∵a=-2<0,∴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又-12<x1<x2,∴y1>y2.【教学说明】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以对称轴为分界,画图像取点时以顶点为分界对称取点.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二次函数y=15(x-1)2的最小值是()2.抛物线y=-3(x+1)2不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二象限B.第二、四象限C.第三、四象限D.第二、三象限中,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二次函数y=k(x-1)2的图像大致是()4.(1)抛物线y=x2向平移个单位得抛物线y=(x-1)2;(2)抛物线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抛物线y=-2(x-2)2.5.(某某某某中考)已知抛物线y=a(x-h)2的对称轴为x=-2,且过点(1,-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画出函数的大致图像;(3)从图像上观察,当x取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取何值时,函数有最大值(或最小值)?【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解疑.【答案】1.C 2.A 3.B 4.(1)右,1 (2)y=-2x25.解:(1)略 (x+2)2 (2)略(3)当x<-2时,y随x增大而增大;当x=-2时,y有最大值0.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还有哪些疑惑?,教师点评:(1)y=a(x-h)2的图像与性质;(2)y=a(x-h)2与y=ax2的图像的关系.教学反思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y=a(x-h)2的图像是由y=ax2的图像左右平移得到的,初步认识到a,h对y=a(x-h)2位置的影响,a的符号决定抛物线方向,|a|决定抛物线开口的大小,h决定向左右平移;从中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30.2 二次函数图象 (3份打包)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30.2 二次函数图象 (3份打包)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30.2 二次函数图象 (3份打包)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30.2节二次函数图象,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函数图象来深化对二次函数的理解。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图象来解决相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二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绘制二次函数的图象,以及如何通过图象来分析二次函数的性质,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二次函数图象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二次函数图象的绘制方法。

2.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分析其性质。

3.培养学生运用二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次函数图象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图象分析二次函数的性质。

2.难点:二次函数图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二次函数图象的知识。

2.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展示二次函数图象的知识。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关键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绘制二次函数图象来解决问题。

例如,某商店进行打折活动,打折力度与顾客购买金额有关,假设打折力度为二次函数,如何通过图象来表示这个打折力度?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二次函数图象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图象来分析二次函数的性质。

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图象的特点,如开口方向、顶点位置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PPT中的函数图象绘制工具,绘制一些二次函数图象,并分析其性质。

初中数学冀教版九年级下册30.2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第1课时

初中数学冀教版九年级下册30.2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第1课时
30.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x2的图像,并根据图像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y=±x2的性质,比较两者的异同.
2.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能够积极与同伴合作交流,并进行探索活动,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二次函数y=x2与y=-x2的图像特点.
1.教材第31页练习第1,2题.
2.已知抛物线y=ax2经过点A(-2,-8).
(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判断点B(-1,-4)是否在此抛物线上;
(3)求出此抛物线上纵坐标为-6的点的坐标.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本节课你发现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材第31页习题A组、B组.
【教学难点】二次函数y=x2源自图像特点的探索过程.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一次函数的性质是如何研究的?(先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然后观察、分析、归纳得到一次函数的性质)
2.我们能否类比研究一次函数性质的方法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呢?如果可以,应先研究什么?(可以用研究一次函数性质的方法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应先研究二次函数的图像)
对于1,在学生画函数图像的同时,教师要指导中下水平的学生,讲评时,要引导学生讨论选几个点比较合适以及如何选点.对于两个函数图像的共同点以及它们的区别,可分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达成共识.两个函数的图像都是抛物线,都关于y轴对称,顶点坐标都是(0,0),区别在于函数y=x2的图像开口向上,函数y=-x2的图像开口向下.
3.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什么?猜想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什么?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1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1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1 二次函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二次函数的性质、图像和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式、顶点式、图像特点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但对于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理解,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式、顶点式、图像特点等基本知识;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二次函数的定义和一般式;2.二次函数的顶点式和图像特点;3.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二次函数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例题等;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直尺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二次函数的一般式、顶点式和图像特点,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二次函数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定的二次函数的性质,并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二次函数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解答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十章二次函数30.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教案(新版)冀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十章二次函数30.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教案(新版)冀教版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2.会用配方法求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坐标、开口方向、对称轴、y随x的增减性.3.能通过配方求出二次函数y=ax2+bx+c(a≠0)的最大或最小值;能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体会建立二次函数y=ax2+bx+c(a≠0)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公式的必要性.2.在学习y=ax2+bx+c(a≠0)的性质的过程中,渗透转化(化归)的思想.情感态度进一步体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教学重点①用配方法求y=ax2+bx+c的顶点坐标;②会用描点法画y=ax2+bx+c的图像并能说出图像的性质.教学难点能利用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公式,解决一些问题,能通过对称性画出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问题.1.把二次函数y=-2x2+6x-1化成y=a(x-h)2+k的形式.2.写出二次函数y=-2x2+6x-1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3.画y=-2x2+6x-1的图像.4.抛物线y=-2x2如何平移得到y=-2x2+6x-1的图像.5.二次函数y=-2x2+6x-1的y随x的增减性如何?【教学说明】上述问题教师应放手引导学生逐一完成,从而领会y=ax2+bx+c与y=a(x-h)2+k 的转化过程.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探究1 如何画y=ax2+bx+c图像,你可以归纳为哪几步?学生回答、教师点评:一般分为三步:1.先用配方法求出y=ax2+bx+c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对称轴右边的部分图像.3.利用对称点,画出对称轴左边的部分图像.探究2 二次函数y=ax2+bx+c图像的性质有哪些?你能试着归纳吗?探究3 二次函数y=ax2+bx+c在什么情况下有最大值,什么情况下有最小值,如何确定?学生回答,教师点评: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将下列二次函数写成顶点式y=a(x-h)2+k的形式,并写出其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此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6,12),对称轴是x=6.②y=-3x2-18x-22=-3(x2+6x)-22=-3(x2+6x+9-9)-22=-3(x+3)2+5.∴此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3,5),对称轴是x=-3.【教学说明】第②小题注意h值的符号,配方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需多加练习,熟练掌握;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也可以根据公式直接求解.例2 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的矩形场地,矩形面积S随矩形一边长l的变化而变化,l 是多少时,场地的面积S最大?①S与l有何函数关系?②举一例说明S随l的变化而变化?③怎样求S的最大值呢?解:S=l (30-l)=- l2+30l (0<l<30)=-( l2-30l)=-( l-15)2+225画出此函数的图像,如图.∴l=15时,场地的面积S最大(S的最大值为225)【教学说明】二次函数在几何方面的应用特别广泛,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确定,同时所画的函数图像只能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北京中考)抛物线y=x2-6x+5的顶点坐标为()A.(3,-4)B.(3,4)C.(-3,-4)D.(-3,4)2.(贵州贵阳中考)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如图所示,当-5≤x≤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最小值5、最大值0B.有最小值-3、最大值6C.有最小值0、最大值6D.有最小值2、最大值63.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开口向上,图像经过点(-1,2)和(1,0),且与y 轴相交于负半轴.(1)给出四个结论:①a>0;②b>0;③c>0;④a+b+c=0.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2)给出四个结论:①abc<0;②2a+b>0;③a+c=1;④a>1.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教学说明】通过练习,巩固掌握y=ax2+bx+c的图像和性质.【答案】1.A 2.B 3.(1)①④ (2)②③④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评:(1)用配方法求二次y=ax2+bx+c的顶点坐标、对称轴;(2)由y=ax2+bx+c的图像判断与a,b,c有关代数式的值的正负;(3)实际问题中自变量取值范围及函数最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第1课时二次函数y=ax 2的图像和性质
1.会用描点法画出y =ax 2
的图像,理解抛物线的概念.
2.掌握形如y =ax 2的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并会应用.
一、情境导入
自由落体公式h =12
gt 2(g 为常量),h 与t 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它是什么函数?它的图像是什么形状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二次函数y =ax 2的图像【类型一】图像的识别
已知a ≠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ax 与y =ax 2的图像有可能是()
解析:本题进行分类讨论:(1)当a >0时,函数y =ax 2
的图像开口向上,函数y =ax 图像经过一、三象
限,故排除选项B ;(2)当a <0时,函数y =ax 2的图像开口向下,函数y =ax 图像经过二、四象限,故排除
选项D ;又因为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ax 与y =ax 2的图像必有除原点(0,0)以外的交点,故选择C.
方法总结:分a >0与a <0两种情况加以讨论,并且结合一些特殊点,采取“排除法”.【类型二】实际问题中图像的识别
已知h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为h =1
2gt 2(g 为正常数,t 为时间),则函数图像为()
解析:根据h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为h =12gt 2,其中g 为正常数,t 为时间,因此函数h =12
gt 2图像是受一定实际范围限制的,图像应该在第一象限,是抛物线的一部分,故选A.
方法总结:在识别二次函数图像时,应该注意考虑函数的实际意义.
探究点二:二次函数y =ax 2的性质【类型一】利用图像判断二次函数的增减性
作出函数y =-x 2的图像,观察图像,并利用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在y 轴左侧图像上任取两点A (x 1,y 1),B (x 2,y 2),使x 2<x 1<0,试比较y 1与y 2的大小;
(2)在y 轴右侧图像上任取两点C (x 3,y 3),D (x 4,y 4),使x 3>x 4>0,试比较y 3与y 4的大小;
(3)由(1)、(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解析:根据画出的函数图像来确定有关数值的大小,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解:(1)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y 1>y 2,(2)由图像可知y 3<y 4;(3)在y 轴左侧,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在y 轴右侧,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方法总结:解有关二次函数的性质问题,最好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在草稿纸上画出抛物线的草图进行观察和分析以免解题时产生错误.【类型二】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综合题
已知函数y =(m +3)xm 2+3m -2是关于x 的二次函数.
(1)求m 的值;
(2)当m 为何值时,该函数图像的开口向下?
(3)当m 为何值时,该函数有最小值?
(4)试说明函数的增减性.
解析:(1)m 2+3m -2=2,m +3≠0,
故可求m 的值.(2)图像的开口向下,则m +3<0;
(3)函数有最小值,则m +3>0;
(4)函数的增减性由函数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来确定.
解:(1)根据题意,m 2+3m -2=2,m +3≠0,m 1=-4,m 2=1,m ≠-3.
∴当m =-4或m =1时,原函数为二次函数.(2)∵图像开口向下,∴m +3<0,∴m <-3,∴m =-4.∴当m =-4时,该函数图像的开口向下.
(3)∵函数有最小值,∴m +3>0,m >-3,∴m =1,∴当m =1时,原函数有最小值.
(4)当m =-4时,此函数为y =-x 2,开口向下,对称轴为y 轴,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m =1时,此函数为y =4x 2,开口向上,对称轴为y 轴,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0时,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方法总结:二次函数的最值是顶点的纵坐标,当a >0时,开口向上,顶点最低,此时纵坐标为最小值;当a <0时,开口向下,顶点最高,此时纵坐标为最大值.考虑二次函数的增减性要考虑开口方向和对称轴两方面的因素,因此最好画图观察.
探究点三:确定二次函数y =ax 2的表达式
【类型一】利用图像确定y =ax 2的解析式
一个二次函数y =ax 2(a ≠0)的图像经过点A (2,-2)关于坐标轴的对称点B ,求其关系式.
解析:坐标轴包含x 轴和y 轴,故点A (2,-2)关于坐标轴的对称点不是一个点,而是两个点.点A (2,-2)关于x 轴的对称点B 1(2,2),点A (2,-2)关于y 轴的对称点B 2(-2,-2).
解:∵点B 与点A (2,-2)关于坐标轴对称,∴B 1(2,2),B 2(-2,-2).当y =ax 2的图像经过点B 1(2,
2)时,2=a ×22,∴a =12,∴y =12x 2;当y =ax 2的图像经过点B 1(-2,-2)时,-2=a ×(-2)2,∴a =-12
,∴y =-12x 2.∴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 =12x 2或y =-12
x 2.
方法总结:当题目给出的条件不止一个答案时,应运用分类讨论的方法逐一进行讨论,从而求得多个答案.
【类型二】二次函数y =ax 2的图像与几何图形的综合应用
已知二次函数y =ax 2(a ≠0)与直线y =2x -3相交于点A (1,b ),求:
(1)a ,b 的值;
(2)函数y =ax 2的图像的顶点M 的坐标及直线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B 的坐标.
解析:直线与函数y =ax 2的图像交点坐标可利用方程求解.
解:(1)∵点A (1,b )是直线与函数y =ax 2图像的交点,∴点A 的坐标满足二次函数和直线的关系式,∴
b =a ×12,b =2×1-3,a =-1,b =-1.
(2)由(1)知二次函数为y =-x 2,顶点M (即坐标原点)的坐标为(0,0),由-x 2=2x -3,解得x 1=1,x 2
=-3,∴y 1=-1,y 2=-9,∴直线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B 的坐标为(-3,-9).
【类型三】二次函数y =ax 2的实际应用
如图所示,有一抛物线形状的桥洞.桥洞离水面最大距离OM 为3m,跨度AB =6m.
(1)请你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求出在此坐标系下的抛物线的关系式;
(2)一艘小船上平放着一些长3m,宽2m 且厚度均匀的矩形木板,要使小船能通过此桥洞,则这些木板最高可堆放多少米?
解析:可令O 为坐标原点,平行于AB 的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可设此抛物线函数关
系式为y =ax 2.由题意可得B 点的坐标为(3,-3),由此可求出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利用此抛物线
的函数关系式去探究其他问题.
解:(1)以O 点为坐标原点,平行于线段AB 的直线为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
的函数关系式为y =ax 2.由题意可得B 点坐标为(3,-3),∴-3=a ×32,解得a =-13
,∴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 =-13
x 2.(2)当x =1时,y =-13×12=-13.∵OM =3,∴木板最高可堆放3-13=83
(米).方法总结: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善于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三、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操作中探究二次函数y =ax 2的图像与性质,体会数学建模的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