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_上课

合集下载

《竹影》教学的教案设计

《竹影》教学的教案设计

《竹影》教学的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竹影》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提高他们的词汇量。

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竹子的绘画和文学艺术。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和描述文中的情节和人物。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创作。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文中的描写和表达进行分析和评价。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关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简要介绍《竹影》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包括画家徐悲鸿创作竹子画的过程和他对竹子的独特感受。

2.2 生词和短语列出文中出现的一些生词和短语,并进行解释和例句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3 课文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理解文中的描写和表达。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和生词。

3.2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3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竹子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竹子的兴趣和关注。

4.2 课文阅读和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中的内容和情节。

教师提问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他们理解课文。

4.3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教师解释和演示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学生进行学习和记忆。

第五章:教学评估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和讨论的积极性。

5.2 写作练习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创作。

5.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课文《竹影》优秀教案

课文《竹影》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感受作者对竹子的描绘技巧。

学会欣赏自然景观,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1. 学会欣赏自然景观,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竹影》课件或黑板。

2. 生字、新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竹子的美丽景象。

引导学生交流对竹子的认识和印象。

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和意义。

教师讲解生字、新词,帮助学生理解。

3. 分析课文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竹子的描绘。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描绘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5. 总结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谈收获,提出保护环境、欣赏自然的意义。

6. 作业布置回家后,和家人分享所学内容,试着描绘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

7. 板书设计课题:竹影内容:描绘竹子,体会作者喜爱之情六、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检查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2.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反思教学方法,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七、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

2. 回家后,和家人分享所学内容,试着描绘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

3. 写一篇关于竹子的作文,体现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八、评价建议:1. 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朗读、讨论、分享等情况,给予积极评价。

2. 课后,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写作水平。

语文课文《竹影》教案3篇

语文课文《竹影》教案3篇

语文课文《竹影》教案语文课文《竹影》教案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课文《竹影》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课文《竹影》教案1教学目标:积累词语,掌握“幽暗、惬意、包罗、参差不齐”等词语的音、形、义,并学会运用。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景物变化,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培养从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

领略国画的内在美,提高艺术修养,初步形成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用简洁概括的语言复述课文,理清思路。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研读有关国画常识的语句,体会画竹的内涵。

课时:1学习过程:[预习导学]:查阅资料,完成下列填空。

《竹影》的作者是,他是我国xxxx和,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原名,共有文学、美术、音乐等著作一百多种。

长于漫画与散文,漫画有《》,散文作品有《》、《》、《》、《》等。

初读课文,为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惬意()蘸()水门汀()口头禅()徘徊()撇()参差不齐()幽暗()丰硕()朱砂()借助工具书,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并选择其中两、三个词语造句。

释义:惬意:幽暗:疏密:包罗:参差不齐:口头禅:造句:1、搜集鉴赏绘画作品,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

2、再读课文,将预习中的问题记录下来。

遇到的疑难问题:初读课文的感受:[课堂学习]:导入:童年是美好的、快乐的。

我这儿有一首诗:“童年是七彩的梦/伴我在床头玩耍/童年是弯弯的小船/载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携我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现在啊/童年却是一枚小小的铃铛/不管春与夏、秋与冬/永在我记忆深处/放声歌唱……是啊,人们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

今天我们学习丰子恺的《竹影》,体会课文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初一语文课文初一语文课文《竹影》教学教案

初一语文课文初一语文课文《竹影》教学教案

初一语文课文《竹影》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竹影》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能力目标:学会通过观察、思考、提问、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对自然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竹影的描绘和赞美。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描绘,感受自然美和文学魅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丰子恺及其作品背景。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竹子有什么印象?竹子在你们心中是什么样子的?二、阅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之美。

三、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划分段落。

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四、讨论交流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竹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情感的?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对课文有什么理解和感受?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观察、描绘、赞美等。

三、课堂练习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描绘一段竹影的景色。

2.学生完成练习,教师点评。

2.拓展活动: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尝试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描绘。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对课文的写作技巧有什么理解?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课文中的竹影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你如何将这种写作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写作实践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我的影子”为题,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描绘。

2.学生完成写作,教师点评。

《竹影》课堂实录及点评——闻 静

《竹影》课堂实录及点评——闻 静

《竹影》课堂实录及点评闻静一、激趣,美中导入师:同学们,下午好。

看见你们朝气蓬勃的笑脸,我发现你们进入初中,不知不觉已由一个儿童逐渐成为一个少年了。

不过即使已告别童年,相信你们对自己的童年一定也还保留着美好的回忆。

让我们一齐来欣赏两幅游戏画面,它可能会让你们想起童年里印象最深刻的游戏。

(点击电脑屏幕,出示图片,响起《找朋友》的童谣歌曲。

)师:看见熟悉的游戏画面,你们想起童年里印象最深刻的游戏了吗?为什么印象深刻呢?生1:捉迷藏游戏。

师:捉迷藏游戏引发孩童们原始的探秘精神,这种探秘精神正是他们成年后探索世界的原动力啊!生2:野炊、郊外游玩。

师:大自然奇异而多彩,投入自然的怀抱定能使童年充满更多趣味。

……师(总结学生们谈的游戏):听了同学们谈的童年游戏,我觉得真是有趣而美好。

是啊!童年是一根青春的藤蔓,童年的游戏就是青藤上盛开的牵牛花;童年是一方辽阔的天空,童年的游戏就是天空上的白云朵朵;童年又是一片金光闪烁的沙滩,童年的游戏就是沙滩上的片片贝壳,诱人而神奇。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游戏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乐趣,还能创造出艺术之美呢。

有一位艺术大师就从儿时的游戏里体会到了艺术之美。

请同学们欣赏他的两幅画作。

(电脑显示丰子恺两幅画作,一幅取材于放风筝的游戏,一幅取材于日常生活。

)这位从游戏及生活中创造了艺术之美的大师就是丰子恺先生。

他是一位在音乐、绘画、散文等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尤在绘画、散文方面,创作颇丰。

他是如何从游戏及生活中创造出美的呢?今天,让我们走进丰子恺的《竹影》,一起从游戏里、生活中去发现并领略美吧!(点评:从学生熟悉的游戏入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审美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速读,概括内容师:请同学们快速默看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生1:课文讲述了“我”和伙伴们做游戏。

师:什么游戏?生2:描画竹影。

师:描画竹影的游戏后来使“我们”得到了怎样的收获?在谁的引导下?生3:在“爸爸”的引导下,“我们”知道了国画的一些技法和韵味。

《竹影》教案教学设计

《竹影》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竹影》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竹影》。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竹影”、“清影”、“摇曳”等。

(3)掌握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和描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对比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美学价值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和背诵:(1)全班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选取重点句子进行反复朗读和模仿,加强语音和语调的准确性。

(3)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比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展示。

2.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1)列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解释和例句演示。

(2)学生自主查阅词典,理解生词的含义和用法。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疑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竹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引出课文《竹影》,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朗读和背诵:(1)全班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选取重点句子进行反复朗读和模仿,加强语音和语调的准确性。

(3)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比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展示。

3.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1)列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解释和例句演示。

(2)学生自主查阅词典,理解生词的含义和用法。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疑问。

四、课堂练习1. 填空练习:2. 翻译练习: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竹影》,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掌握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2. 拓展:(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色和文学作品,进行交流和讨论。

初一语文《竹影》教案(通用17篇)

初一语文《竹影》教案(通用17篇)

初一语文《竹影》教案初一语文《竹影》教案(通用1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语文《竹影》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语文《竹影》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体会艺术和美就蕴含在孩子童稚的活动中。

2、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艺术。

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前准备:1、同学们提前要预习课文2、准备相关的课件:丰子凯图片与简介;几幅名家的竹画;几幅中国画和几幅外国画;有关竹的诗句……导入新课:师: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呢?我们不妨用我们这一单元所学的两篇文章来检验一下:请同学们用:“我发现了……的美,因为他(她、它)美在……”说话。

同学A:我发现了平桥村很美,因为它美在有优美的自然风光,美在热情淳朴的民风民情,美在友好好客的村民和小伙伴……同学B:我发现了黄土高原上演的腰鼓很美,因为它美在场面的壮阔与豪迈,美在后生们的活跃与强盛,美在舞姿火烈与迅疾,美在声音的沉重与磁撞……师:几丛青竹,在皎洁的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它美不美呢?这节课我们将从《竹影》中找到答案。

合作达标:一、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师:速读课文,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师指导: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各做了什么事?生答: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爸爸给我艺术的启蒙。

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二、品味朗读:体验美,发现美师:再读课文用“我发现了……美,因为他(她、它)美在……”说出你的发现。

师提示:人物(爸爸、小伙伴);事件:小伙伴们画竹、爸爸评画;事物:小伙伴们画的竹、名人画的竹;中国画、外国画;描写等师举例:我发现了小伙伴们画的竹很美,因为它美在自然,美在随意,美在小伙伴们的童真童趣。

教案:《竹影》

教案:《竹影》

优秀教案:《竹影》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竹影》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竹影》。

(2)学会通过分析作品结构、品味语言、理解人物形象等方法,全面把握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困境,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竹影》的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

(2)分析《竹影》中的艺术特色,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情节等。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

(2)如何让学生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传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问:“竹影”在你心中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竹影》,理解故事情节。

(2)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艺术特色。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 深入解读:(1)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如“竹影”的象征意义。

(2)分析作品主题思想,理解作者观点。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作品情感的理解。

(2)分享自己的感悟,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困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是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六、教学策略1.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竹影优秀课件上课

竹影优秀课件上课

2、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
景色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变成短音阶了。 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 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
3、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 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
月光底下的人影,头上出烟气.
像校长先生房间里的横幅
piě
zhà n
yōu
qiè
shū

shā

幽暗
chá n
惬意
Cēn cī
疏密
shāo
朱砂
xiāo
口头禅
shuò
参 差不齐
tīng yǎng
梢头
zhó u
萧萧
闪烁
水门汀
手痒
立轴
*注意下面各词的词义:
1、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2、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3、口头禅:原指有的禅宗和尚只空谈禅理而不 实 行,也指借用禅宗常用语作谈话的点缀。 今指常挂在口头的词句。 4、依样画葫芦: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方法简 单,单纯模仿,不加改变。 5、包罗:包括(指大范围)。 6、蘸: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 来。 7、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8、意味:含蓄的意思或情趣、情调、趣味。
1、填写下表时间 地点 人物 人源自活动探究活动一(自由朗读)
一个夏天的晚上 我家屋后的院子里 “我”、弟弟、华明、爸爸 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画竹影 谈艺术
2、课文题为“竹影”,它是以写景为主,还
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 容。 ——我们在月光下看竹影,画竹影,听爸爸给 我们讲解中国画的知识.
* 8.你知道中国画竹有名的有哪些人吗

竹影教案最新7篇

竹影教案最新7篇

竹影教案最新7篇七年级下册语文《竹影》教案篇一学习目标:本文涉及到一些美术方面的知识,但文章的主旨并不局限于美术,而是富有童趣,并由竹影引发到其他如对孩子的引导、教育等。

因此,学习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领会作者对绘画和生活有着怎样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竹是中国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梅、兰、竹、菊”古称“四君子”,在诗歌、文章、图画中到处可见它的身影。

那么,在几个小伙伴的眼里,竹影又有些什么样的特殊趣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先生的文章,感受竹影的趣味吧。

二、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浙江人,我国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特别是他的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的散文除评论外,大多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文字朴实无华,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三、整体感知:下面我们就来阅读这篇文章,读的时候注意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主要叙述了我和小伙伴夏夜乘凉时看竹影,描画竹影以及与爸爸谈论竹影的事情。

四、再读课文,交流感受: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篇古文《童趣》,描写了小孩子眼中的奇特的世界。

本文也是写孩子眼中的世界。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速度可以稍快些,看看文中的小伙伴在夏夜乘凉时都看了些什么?做了哪些富有童趣的事情?--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

--研究天空中光线、颜色的变化;讨论人影头上有烟气的原因;用画笔描地上的人影和竹影……在这其中,你觉得最富有童趣的是哪些描写?为什么?我个人觉得,第三小节的两处描写最有趣:--华明“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

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

”--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这两处都很有趣,特别是华明描自己的影子,把自己描成一只青蛙竟然还笑。

而大人这时候往往就会赶紧趁无人注意,把这影子涂掉,因为会觉得这是一种丑化。

《竹影》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竹影》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竹影》教学设计(通用15篇)《竹影》篇1【教学目标】1、感受游戏中的童心童趣,唤起共鸣;2、初步领悟儿童的游戏中蕴含艺术和美的道理;3、由意会(理解文本、超越文本)达到会意(心灵交汇),发掘生活中游戏中所蕴含的艺术和美。

【教学难点】1、感受童心童趣,与自身经验相契合,形成个性体验、个性感悟。

2、领悟、挖掘游戏中的艺术和美,在基础理解层面上有发展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理解光之美和光之用1、展示画有竹和影并含有光的图片,欣赏后,根据图片提问,让学生说出课题──竹影2、根据课题设问:影从何来?──光也。

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写光的呢?以此引导学生阅读课文1、2小节。

重点领会:⑴ 这两段写出了光的──?(写出了光的特点,变化过程)⑵ 这两段写出了孩子对光的──感情。

(喜爱,挽留)3、除了1、2两节,还有哪里同样表明孩子们喜欢月光的呢?引导学生读第3节中描写月光的语句,并让学生把赞美一词具体化。

可问问学生他们是如何赞美的,试着赞美一番。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设计说明:光,对孩子们来说,是留恋的、喜爱的。

晚霞下沉时的守定西天和不可挽救,月光升起时的赞美一番,就表现了孩子们当时的心情。

没有光,就没有影,没了影就无以描,这不仅影响孩子们游戏,文章也就不真实。

所以先引导学生阅读光的描写,不仅为下文教学作铺垫,也有利于学生明白平时写作要求真的道理。

二、寻趣说趣──体验童趣和童真清风明月的夜晚是多么的美好,竹叶萧萧的声音又是多么动听,孩子们在这清风明月的夜晚,竹叶萧萧的声音中,玩了什么?怎么玩?他们玩的有趣吗?(幻灯显示)后让学生一一找出并体验。

1、重点体验:⑴ 猜烟气。

放手让学生猜,不求科学准确,只求从大胆的猜想中,体验孩子们的那股猜劲,从体验中培养学生联想能力、创新意识。

⑵ 描竹影。

通过比较阅读,读出语气,读出感情,体验孩子们自我欣赏的情趣。

2、设计说明:趣事和趣味,学生们都有过。

《竹影》课堂实录

《竹影》课堂实录

【教学思路】【课堂实录】师:昨天大家都预习了《竹影》,现在我想检查一下大家预习得如何。

(出示预习题)大家一起念。

学生齐读:弥漫眼梢惬意汀蘸缕口头禅硕士参差不齐师:很好,第二题。

谁来概括一下课文内容?一生: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我们在水泥地上画竹影。

师: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俱全,很不错。

不过这位同学还有补充。

一生:我们在水泥地上画竹影,然后爸爸给我们讲画画的知识。

师:非常好,这就十分全面了。

现在我们来看看他们画的竹影。

(出示图片“竹影”。

)师:竹影是谁画的?一生:华明、丰子恺、丰子恺的弟弟、丰子恺的父亲。

师:真的吗?教师用一块湿抹布在黑板上写一大大的“竹”字。

(然后请一学生上台用粉笔把这个字描一下。

)师:请大家看黑板,请问这个粉笔“竹”字是谁写的?一生:xx同学。

另一生:老师。

师:理由?一生:版权属于老师,xx同学只是依样画葫芦。

师:说得好,我就这么问吧,如果这个字拍卖,卖了10000元,我拿多少,他拿多少?一生:你最少拿9500,他最多拿500,算苦劳。

师:很好,那么请大家再思考一下,这竹影到底是谁画的?一生:是月亮画的。

师:是月亮吗?月亮能发光吗?好几个学生一起叫道:是太阳!一生:描了一份。

一生:复制。

一生:克隆。

一生:copy。

一生:用薄纸印。

一生:用格子法放大。

一生:黄全愈的儿子也是复制。

师:黄全愈的儿子能随手画出很美的竹啊梅啊的,他怎么也是复制?一生:他的画不是他创作的,是别的国画大师创作的,他只是凭记忆复制而已。

师:很好,我们来看一段文字(出示黄全愈的文章),大家一起念一下。

学生齐读: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

由于没有“心’的参与,这只能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可以说那是一个类似“复印”的过程。

师:爸爸说我们这不是画竹,“不过好玩罢了”。

学某类西洋画的人能把自然描摹到几乎一样,这是不是绘画呢?请大家四人小组讨论。

意见一致了就举手。

一生:不是。

师:不是绘画那是什么?出示几幅西方油画。

课文《竹影》教案

课文《竹影》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课文《竹影》优秀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审美能力。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学会珍惜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意境美。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培养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准备课文《竹影》的相关资料,如图片、音乐等。

(2)安排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竹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竹子的美。

(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4)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深入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3)欣赏与实践:学生展示自己对竹子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写作练习。

(4)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竹影》教案优秀5篇

《竹影》教案优秀5篇

《竹影》教案优秀5篇《竹影》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②“能力目标”:领会童稚的活动中蕴含着的艺术和美,学会在生活中去发现、创造艺术的美。

③“过程和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二、教学重难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2、欣赏讨论法: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直观的感受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

3、联想法:由儿童游戏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中国画,让学生在品读中领悟到游戏中蕴含的艺术美。

四、教学过程:〈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展示丰子恺的两幅漫画,并配以作者的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以学生感兴趣的漫画入手,能激发他们对童年趣事的美好回忆,以此为切入点,由漫画引入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本文的热情,可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

)〈二〉作者介绍,学生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资料,讲述有关作者由生活中的发现,进行艺术美的创作的故事。

(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突破传统的介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同时也检验了课前学生资料搜集的能力。

)〈三〉正音正字: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好准备。

〈四〉自由朗读,整体感知: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五〉品味朗读,体验童趣: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寻找最能表现童真、童趣的语句,在品读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

〈六〉拓展欣赏,艺术熏陶:展示几幅中国山水画和西洋人物画,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赏析,体会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是一个很专一的理论,教师如果过多的解释,会使语文课陷入美术课的泥坑,可以让学生凭借自身的审美力、想象力,去感悟艺术的美。

七年级《竹影》教案【优秀6篇】

七年级《竹影》教案【优秀6篇】

七年级《竹影》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竹影》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竹影》教案(6篇)

《竹影》教案(6篇)

《竹影》教案(6篇)[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悟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2.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大胆,对布满童稚的嬉戏有切身的体验和深厚的兴趣,但他们往往无视了嬉戏中蕴涵的艺术和美。

让他们结合自身的实际体验,自主探究,有助于提高学生观看生活的力量。

故确立了第一个教学目标。

中西方艺术博大精深,学生了解一些它们的差异,可提高自身的审美观、价值观,从而提升人文素养。

故确立了其次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悟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难点:体会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特点。

[教学预备]1.收集整理有关的资料。

2.师生共同制作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1.“语文课要给学生一点什么?”我认为应是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由放飞,在向生活的拓展中,让学生得到人文的熏陶,注意学生的终身进展。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视听效果,采纳“激趣——感知——品读——观赏——迁移”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感观,让学生觉得语文课不仅有语言的文学美,而且有画面的艺术美,觉得上语文课既是学问的获得过程,又是一种美的享受过程。

2.转变以往语文课学问的构建方式,由单纯的教师传授转变为师生双方参加的互动,营造师生间和谐、公平、民主的语文课堂。

学生自主地读、说、悟,教师恰当地引导、调控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合作沟通学习中,师生共同体会童稚的活动中蕴含的艺术和美。

[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

)师:同学们喜爱猜谜吗?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

(影子。

)请同学们再来听首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经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经常陪着我。

每当我们唱起这样的儿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儿时的伙伴玩影子、玩各种好玩的嬉戏,从中获得了对生活的美妙体验。

课文《竹影》优秀教案(10篇)

课文《竹影》优秀教案(10篇)

课文《竹影》优秀教案(10篇)《竹影》教案篇一教师寄语:保留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一颗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热爱孩子的童心。

学习目标: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天真浪漫的童真、童趣。

2、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3、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童真童趣。

4、启发学生对艺术的认识与体验。

基础知识:1、作者介绍:《竹影》一文作者丰子恺原名丰润,现代画家、散文家。

2、请试着给加点的字注音。

撇开()蘸水()惬意()朱砂()横幅()水门汀()口头禅()参差不齐()3、解释下列词语:(1)幽暗:幽暗:昏暗。

(2)惬意: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3)包罗:包括(指大范围)。

(4)口头禅:原指有的禅宗和尚只空谈禅理而不实行,也指借用禅宗的常用语作为谈话的点缀。

今指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

(5)参差不齐:长短高低不齐。

理解探究:1、通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到底是写什么的,是写景的吗?是写人的吗?还是写事的?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人物活动:中国画特点:西洋画特点:3、课文《竹影》题目有何作用?竹影是这篇课文的切入点,由此引出了对文章中心--如何欣赏中国画,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的探讨.当然,竹影也是童真,童趣的体现.4、课文中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了童趣,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最生动的表现了童趣,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5、如何理解“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句话的意思?试理解西洋画与中国画有何不同?所谓符号是有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是内容二是形式关键是内容而不是形式,关键是内容而不在于形式。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审美体系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影响到本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

艺术是文化的鲜明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希腊—罗马一脉相承的西方文化有相当大的差异,表现在哲学、宗教、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权所有-
静物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人物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中国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
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 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丰子恺先生真实而细致地回忆了他那 一段描竹影的童年生活,他为什么这么 怀念自己的童年?
因为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也因为父亲通过游戏对 他进行艺术启蒙,让他在玩耍中有了对艺术的美的 初步认识,这对他以后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并获 得很大的成就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次童稚的游戏, 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 使“我”和伙伴们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并领略了 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
速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你认为哪些字容易读错?给大家 下。 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一
提示:1.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 竹之影 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2.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文中 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版权所有-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惬( qiè )意 口头禅( chán ) 参差( cēn cī )不齐 用笔蘸( zhàn )了朱砂来撇 ( piě )的 水门汀( tīng )
竹 影
丰 子 恺
版权所有-
竹 影
丰 子 恺
版权所有-
丰子恺(1898~1975),浙江 桐乡人。自幼爱好美术,从李 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21 年赴日学习音乐和美术。回 国后,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 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美术教授。建国后, 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 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 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 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 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著有 《音乐入门》、《缘缘堂随 笔》、《丰子恺书法》等。
版权所有-
丰子恺是我国杰出的画家。17岁时,他考入浙 江省立第一师范,李叔同(弘一法师)担任他的 国画课教师。丰子恺一生奉李叔同为恩师。在 李叔同生前和故后,曾先后作《护生画集》6 集共450幅,以祝贺老师生日、纪念老师诞辰。 丰子恺评价李叔同:“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 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 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 好比全能的优伶……都是‘认真’的缘故。” 认真,这也是丰子恺一生的概括。在他初学绘 画时,为了观察一个人脸部的五官比例,他用 心研究母亲的脸,越看越入神,竟连母亲的问 话也没听见。正是由于他潜心钻研,使他除书 画之外,在散文、诗词、音乐、艺术理论,乃 至金石鉴赏、建筑艺术诸方面,均有很深造诣, 版权所有并通晓多种外语。
下面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 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 版权所有-
欣赏下面的一组西洋画和中国画,你 能不能用最恰当的话来概括这两者的 不同?(可用课文中的语言概括,也 可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版权所有-
风景

版权所有-
丰子恺是我国漫画的开拓者。 他创作漫画始于学生时代, 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 习时,有一次校长站在讲台 后面给学生讲话,他身材高 大,高出讲台很多,比例很 不匀称。丰子恺抓住这一特 点把校长几笔勾勒出来。同 学们都觉得不但形似,而且 神似。从此,丰子恺走上了 漫画创作的道路。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浏览课文,品味语言美点
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并试着说明 理由。
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 文的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 借助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也 让我们进入了美的世界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 真、童趣的游戏,引出对中国 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 的发现。
版权所有-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 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 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 本文题目是“竹影”,写的是几个小伙伴借 着月光画竹影,这一部分也最集中地从语言、 动作、联想力等方面表现出儿童的天真可 爱。从P130第二行“徘徊之间”到第十行 “这是吴昌硕的”,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感受它表现出来的童趣。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丰子恺还被誉为“随笔大师”。他的随笔持有一 种独特的人生态度。他崇尚简陋生活的工农,崇 尚天真纯洁的儿童,他憧憬“天下如一家,人们 如亲族,互相亲爱、互相帮助、共乐其生活,那 时陌路就变成家庭”的大同社会。抗战开始后, 丰子恺写下了著名的“避难五记”,抨击敌寇罪 行,表现民族正气。丰子恺的随笔平易自然,行 文流利。作品集有《缘缘堂随笔》、《子恺小品 集》、《随笔二十篇》、《车厢社会》、《缘缘 堂再笔》、《子恺近作散文集》、《教师日记》 等。 丰子恺的随笔弥补了现代散文轻视日常 琐碎题材的欠缺。丰子恺是浙江桐乡县石门镇人。 他的故居“缘缘堂”是由丰子恺自己设计的。他 在那里安居多年,绘画作文,度过了创作生涯的 黄金时代。在抗日战争时期,“缘缘堂”毁于战 火。1985年9月15日,在丰子恺含冤逝世十周年 之际,其家乡人民在原址按原样重建的“缘缘堂” 版权所有落成,成为当地一个清秀雅致、诗意盎然的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