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物理初中全部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初中全部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力与运动1.力的概念及分类2.力的合成与分解3.力的作用效果4.力的计算5.运动的描述与分析6.匀速直线运动7.变速直线运动8.抛体运动二、力的作用1.摩擦力2.压强与压力3.浮力与浮力原理4.弹力5.万有引力6.静电力和电场三、能量与能量转化1.能量的概念2.动能与势能3.机械能守恒定律4.能量与物质的转化5.热能与温度6.能量的传递与转化四、光学基础1.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2.光的折射与折射定律3.光的色散与全反射4.平面镜与球面镜5.透镜与光的成像6.光的干涉与衍射7.光的定向传播五、电学基础1.电荷与电场2.电流与电路3.电阻与电阻率4.电路中的功率与电能5.欧姆定律与串并联电路6.导体中的电场分布7.磁场与电磁感应六、声学基础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声音的特性与参数3.声音的反射与共鸣4.声音的干涉与衍射七、物态变化1.固体的特性与性质2.固体的熔化与凝固3.液体的特性与性质4.气体的特性与性质5.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关系6.气体的温度与体积关系7.相变与气体压强八、核与辐射1.放射性与核能2.电离辐射与辐射防护3.核能的利用与应用以上是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你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复习。
记得理解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并进行实际应用与实验操作,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祝你学习顺利!。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大全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大全1. 物理是什么?物理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质、能量与其相互作用的科学。
2. 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一种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
它包括观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等步骤。
3. 物质的三态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不同的形态。
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但可改变形状,气体既可以改变形状又可以改变体积。
4. 运动和力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现象。
力是引起物体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形状的原因。
常见的力包括重力、摩擦力和弹力等。
5. 热学热学研究热量和温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热量是物质内部微观粒子运动引起的能量转移,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平均运动状态的一种度量。
6. 光学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和特性。
光是由光源发出的电磁波,它可以以直线传播,可以被反射、折射、散射和吸收等。
7. 声学声学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声音是由震动产生的机械波,它需要介质来传播,如空气、水和固体等。
8. 电学电学研究电、电场和电流等现象。
电是带有电荷的粒子(如电子)的运动所产生的现象,电场是电荷周围的空间区域,电流是电荷的定向流动。
9. 磁学磁学研究磁场和磁性现象。
磁场是围绕磁体的特殊区域,磁性是物体吸引或排斥磁场的性质。
10. 动量和能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度量,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能力。
动量和能量可以互相转化,在物理过程中保持守恒。
以上是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的大致概述,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中学物理基本概念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第一章机械能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第二章分子运动论初步知识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5.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6.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7.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8.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9.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10.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11.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12.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物理意义就类似这样回答13.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14.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15.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6.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 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②Q放=cmt0-t=cm△t降③Q吸 = Q放※关系式17.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第三章内能的利用热机1.燃烧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烧值;单位是:焦耳/千克;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燃烧值,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单位是:千克;3.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4.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5.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6.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第四章电路1.物体带电:物体有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3.自然界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正电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5.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玻正橡负6.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7.1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1.6×10 -19库仑;8.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放在一起互相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中和后物体不带电;9.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10.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法一、是看它能否吸引轻小物体,如能则带电;法二、是利用验电器,用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金属箔张开则带电;不要接触已知带正电11.判断物体带电性质带什么电的方法:把物体靠近..的轻质小球或验电器金属球,如果排斥张开则带正电,如果吸引张角减小则带负电;如果靠近带负电物体时,情况恰好相反12.物体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中子和质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通常情况下质子和电子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则原子对外不显电性中性;13.摩擦起电的原因:在摩擦过程中,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带上负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上等量的正电荷;14.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15.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而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和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即与电流方向相反;16.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17.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1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1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2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21.导体和绝缘体的主要区别是:导体内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但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22.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它移动的方向与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相反;23.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24.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25.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26.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27.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第五章电流强度1.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电流强度等于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2. 定义式:t Q I =,IQ t It Q ==⇒,,式中I 是电流、单位是:安;Q 是电量、单位:库仑;t 是通电时间、单位是:秒;3. 电流I 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 ;常用单位是:毫安mA 、微安µ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4.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5.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第六章 电压1. 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 电压U 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 ;常用单位是:千伏KV 、毫伏mV 、微伏µV ;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3. 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4.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5. 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第七章电阻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4.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1滑动变阻器:①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②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③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④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第八章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 公式:R U I = IU R IR U ==⇒; 式中单位:I →安A ;U →伏V ;R →欧Ω;1安=1伏/欧;3. 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 、U 和R 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 、U 和R 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4. 欧姆定律的应用: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5.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 1,R 2串联①电流:I=I 1=I 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12④ 电阻:R=R 1+R 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 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 总=nR⑤ 分压作用:21U U =21R R ;计算U 1、U 2,可用: 总U R R R U 2111+=;总U R R R U 2122+= ⑥ 比例关系:电流:I 1∶I 2=1∶12121212121R R U U P P Q Q W W ====Q 是热量 6.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 1,R 2并联①电流:I=I 1+I 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 1=U 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21111R R R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2121R R R R R +=; 如果n 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 总=n1R④分流作用:1221R R I I = ;计算I 1、I 2可用:总I R R R I 2121+=;总I R R R I 2112+= ⑤比例关系:电压:U 1∶U 2=1∶11221212121R R I I P P Q Q W W ====Q 是热量 第九章 电功和电功率1.电功W :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 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UIt 式中单位W →焦J ;U →伏V ;I →安A ;t →秒; 5. 利用W=UIt 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 和t 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 2Rt ;W=Pt ;W=U 是电量;t R U W 2= 7. 电功率P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8. 计算电功率公式:UI tW P ==式中单位P →瓦w ;W →焦;t →秒;U →伏V ; I →安A9. 利用tW P =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 用焦、t 用秒,则P 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 用千瓦时、t 用小时,则P 的单位是千瓦;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 2R 和P=U 2/R11.额定电压U 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12.额定功率P 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13.实际电压U :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14.实际功率P :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当U > U 0时,则P > P 0 ;灯很亮,易烧坏;当U < U 0时,则P < P 0 ;灯很暗,当U = U 0时,则P = P 0 ;正常发光;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22额实额实U U P P =;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 ”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16.焦耳定律公式:Q=I 2Rt ,式中单位Q →焦;I →安A ;R →欧Ω;t →秒;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第十章生活用电1.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2.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3.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4.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5.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6.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7.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已足够;控制开关也要装在火线上,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也要接在火线上;第十一章电和磁一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①.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②.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7.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8.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9.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1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1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13.安培定则的易记易用:入线见,手正握;入线不见,手反握;大拇指指的一端是北极N极;注意:入的电流方向应由下至上放置如14.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1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16.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17.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18.基本原理:振动→强弱变化电流→振动;第十二章电和磁二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2.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3.感生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右手定则4.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5.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 6.高压输电的原理:保持输出功率不变,提高输电电压,同时减小电流,从而减小电能的损失;7.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8.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左手定则9.直流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10.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11.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实验一.伏安法测电阻1. 实验原理:IU R 2. 实验器材:如图3. 电路图:如右图4.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一是用来保护电路,二是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少误差实验之前应把滑动变阻器调至阻值最大处;二.测小灯泡的电功率1.实验原理:P=UI2.实验器材:图中所画元件3.电路图:如右图4.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一是用来保护电路,二是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少误差;实验之前应把滑动变阻器调至阻值最大处初二物理第一章 测量的初步知识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6.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第二章 简单的运动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4.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5.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6. 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7.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8.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ts v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9. 根t s v =可求路程:vt s =和时间:v s t =第三章 声现象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 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t s v =4.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总总vt S s 2121==5.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6.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第四章 热现象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2.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3.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4. 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K, T=t+273K5. 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6.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7.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8.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9.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10.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11.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12.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13.熔化和凝固曲线图:℃熔化凝固t t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14.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15.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6.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17.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空气流动快慢;18.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19.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第五章光的反射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4.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镜面6.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7.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相同2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8.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物理知识点大全归纳初中
物理知识点大全归纳初中一、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如,敲响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溅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发声。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 声音的特性。
-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例如,女高音的音调比男低音高,因为女高音发声体振动频率高。
- 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如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不同的乐器发出相同音调、响度的声音,音色不同,我们能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控制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如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两旁植树)、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
4. 声的利用。
- 声可以传递信息,如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利用B超检查身体等。
- 声可以传递能量,如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等。
二、光现象。
1. 光的直线传播。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⁸m/s。
2. 光的反射。
-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如平静的湖面反射光)和漫反射(如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3. 平面镜成像。
- 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初中所有物理公式
初中所有物理公式以下是初中物理中涉及的一些重要公式:1.匀速直线运动公式:
位移 s = vt
平均速度v=(s1+s2)/t
2.加速直线运动公式:
位移 s = v0t + (1/2)at^2
末速度 v = v0 + at
平均速度v=(v0+v)/2
3.重力公式:
重力 F = mg
4.压强公式:
压强P=F/A
5.阻力公式:
阻力 F = kv
6.动能公式:
动能 E = (1/2)mv^2
7.功公式:
功W=Fs
8.功率公式:
功率P=W/t
9.能量守恒公式:
能量E1+功W=E2
10.电路欧姆定律:
电流I=U/R
11.电功公式:
电功W=UIt
12.电阻公式:
电阻R=ρl/A
13.光速公式:
光速c=λν
14.折射公式:
n1sinθ1 = n2sinθ2 15.声速公式:
声速v=λν
16.质量公式:
密度ρ=m/V
17.线性热胀公式:
线热胀Δl=αl0ΔT
18.位移公式:
位移x = A sin(2πft + φ)
19.偏向公式:
偏向y = Asin(2πft + φ)
20.音强公式:
音强I=P/A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初中物理公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各种物理问题。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掌握这些公式仅仅是物理学习的一部分,更加关键的是理解公式的背后物理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物理物理知识汇总(全)
初中物理物理知识汇总(全)运动学运动的基本概念- 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运动。
- 等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以相等的速度运动。
- 等加速度直线运动: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以相变加速运动。
- 曲线运动:物体在空间中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若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则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受到作用力时,做加速度运动的力学关系。
- 牛顿第三定律:互相作用的两个物体,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热学热现象- 热量:物体发生的热现象为热量。
- 温度:反映物体冷热状态的物理量。
- 热传递: 热量的传递方式有三种,即导热,对流和辐射。
物态变化- 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 相变: 物质发生固液、液气、固气化或反相变的变化。
- 水的沸点和凝点: 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凝点为0摄氏度。
光学光的基本概念- 光线:光传播的方向。
- 光束:许多互相平行或近似平行的光线构成的集合体。
- 光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
-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着一条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反弹回来。
- 光的折射:光线穿过不同介质时发生偏转。
电学电荷和电场- 电荷:物体中的基本电荷带正电或负电。
- 电场:电荷周围产生的电场。
- 电荷守恒定律:一个系统内的总电荷始终不变。
- 电场线:用来表示电场方向的曲线。
静电场和电势- 静电场:仅由静止的电荷所产生的电场。
- 电势:电场强度的一种表现形式。
- 电势差:电荷在电场中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采用的能量。
- 电:用来存贮电荷的装置。
磁学磁现象和磁场- 磁现象:物质中表现为磁力作用的现象。
- 磁场:任何使铁磁性物质受力的物理空间。
- 磁感线:用来表示磁场的方向的曲线。
- 电磁铁:用电时具有磁性吸引力的铁器。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的全部知识点汇总,希望可以帮到您。
初中物理全部课文
初中物理全部课文
本文档总结了初中物理课本中的全部课文内容,供参考使用。
1. 第一章:力学
- 第一节:物理量和运动
- 第二节:谁在发生运动?
- 第三节:测量物体的运动
- 第四节:运动的本质
- 第五节:速度和加速度
- 第六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 第二章:光学
- 第一节:光的传播
- 第二节:光的反射
- 第三节:光的折射
- 第四节:光的颜色
- 第五节: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应用
3. 第三章:热学
-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和温度
- 第二节:传热方式
- 第三节:物体的热膨胀
- 第四节:理想气体的性质
- 第五节:热量的计量单位
4. 第四章:电学
- 第一节:电和电荷
- 第二节:静电场
- 第三节:电路和电流
- 第四节:用电的安全与节能
- 第五节:电功和电功率
以上是初中物理课本中的全部课文内容。
每个章节都包含了详细的知识点和理论,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学生将对物理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请注意,文档中的课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教材为准。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一、力学部分1.质量和重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3.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4.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5.牛顿万有引力定律6.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7.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及其相关计算8.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及其相关计算9.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及其相关计算10.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原理及计算11.卫星运动的基本原理二、热学部分1.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2.物体的热平衡和热传导3.传热的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4.热膨胀和热收缩的原理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6.气体的压强和压力的计算7.气体定律:查理定律、玻意耳-马略特定律和波义-沃兰定律8.气体的温度和体积的关系:绝对温度和摄氏温度的转换三、光学部分1.光传播的直线性2.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3.光的色散和彩虹的形成4.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的原理5.折射镜和透镜成像的原理6.人眼的构造和视觉的原理7.反射和折射的应用:镜子、显微镜、望远镜等8.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四、电学部分1.电流的概念和计量单位2.电阻的概念和计量单位3.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4.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性5.电路的功率和能量的计算6.高低电压安全用电常识7.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定律8.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发电机、变压器等五、声学部分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和音色3.声音的反射和折射4.声音的干涉和衍射5.声音的吸收和共振六、电磁学部分1.电荷和电场的概念2.静电力和静电场的性质3.电场线和等势面的特点4.电容的概念和计量单位5.平行板电容器和球形电容器的特性6.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特点7.电磁波的性质和传播方式七、原子物理部分1.原子的组成和结构2.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规律3.原子核的结构和辐射现象4.放射性核素的衰变和半衰期5.核反应和核能的利用。
初中物理公式(初一到初三全)
初中物理公式(初一到初三全)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1)F浮=F’-F(压力差)(2)F浮=G-F(视重力)(3)F浮=G(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8、理想斜面:F/G=h/L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nF(竖直方向)(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nF(水平方向)热学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w有/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电学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ˆ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ˆ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U1/U2=R1/R2(分压公式)(5)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1)W=UIt=Pt=UQ(普适公式)(2)W=Iˆ2Rt=Uˆ2t/R(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普适公式)(2)P=Iˆ2R=Uˆ2/R(纯电阻公式)10.电磁波:c=λf。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一、基本概念和原理1. 物质的形态- 固态、液态、气态- 相变: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2. 力学- 力的作用:推、拉、挤、压- 力的合成与分解- 重力、摩擦力、弹力、浮力- 牛顿运动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功、功率、能量-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3. 热学- 温度、热量、比热容- 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热膨胀和热收缩- 热机:内燃机、蒸汽机4. 声学-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回声、共振、噪声- 声波的反射、折射、干涉5. 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平面镜、曲面镜- 光的折射:透镜、棱镜- 光的色散- 光的干涉和衍射- 光纤通信6. 电学- 静电现象:摩擦起电、感应起电- 电流、电压、电阻- 欧姆定律-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能、电功率- 磁场、磁力线、电磁感应- 交流电与直流电二、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1. 实验器材的使用- 测量工具:刻度尺、天平、秒表、温度计、量筒- 力学实验器材:弹簧秤、滑动小车、斜面- 热学实验器材:热电偶温度计、热量计- 声学实验器材:音叉、共振管- 光学实验器材:光学实验箱、凸透镜、凹透镜- 电学实验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灯泡、电表2.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模拟实验-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图表的绘制和解读3. 科学探究的方法- 提出问题- 收集信息- 制定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三、物理公式和单位1. 物理公式- 速度:\( v = \frac{s}{t} \)- 加速度:\( a = \frac{\Delta v}{t} \) - 力:\( F = ma \)- 功:\( W = F \cdot s \)- 功率:\( P = \frac{W}{t} \)- 热量:\( Q = mc\Delta T \)- 电阻:\( R = \rho \frac{L}{A} \)- 欧姆定律:\( V = IR \)2. 物理单位- 长度:米(m)- 质量:千克(kg)- 时间:秒(s)- 电流:安培(A)- 电压:伏特(V)- 能量:焦耳(J)- 功率:瓦特(W)- 温度:摄氏度(°C)或开尔文(K) - 频率:赫兹(Hz)四、物理现象和应用1. 力学现象- 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的应用- 滑轮和斜面在搬运中的应用- 浮力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2. 热学现象- 热机的工作原理- 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热膨胀在铁路铺设中的应用3. 声学现象- 声音的传播和隔音技术- 回声定位原理- 音乐和声学的关系4. 光学现象- 光的反射和镜子的使用- 透镜成像原理- 光纤通信技术5. 电学现象-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安全用电- 电磁感应在发电机中的应用- 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和应用五、物理学习策略。
初中物理常识
初中物理常识一、引言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基本性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规律的科学。
初中物理是物理学的基础阶段,主要涉及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现象和基本概念。
通过学习初中物理,我们可以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物理基本概念1. 物理学的基本单位物理学的基本单位有七个,分别是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培)、温度(开尔文)、物质的量(摩尔)和光强度(坎德拉)。
2. 物理量的估算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对物理量的估算能力。
例如,估算物体的质量、速度、力等。
3. 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初中物理涉及到的一些基本定律有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欧姆定律等。
三、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包括三个定律:(1)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2)物体受到外力时,其速度会发生变化,且外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成正比。
(3)物体受到的外力相互抵消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 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施加的吸引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距离地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 弹力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成正比,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4.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四、热学热学是研究物体温度、热量和能量转化的科学。
1. 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C)。
2. 热量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3. 比热容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体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
五、电学电学是研究电现象和电磁场的科学。
1. 电流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
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的移动方向。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
力学:
1.物体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物体的力和力的合成
3.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规律(牛顿第一、二、三定律)
4.质量、体积、密度和浮力的概念
5.力的作用点和力矩的概念
6.动能和功的概念
7.机械能守恒和能量转化
8.重力和重力加速度
9.斜面运动和垂直抛体运动
10.弹力和弹性势能
11.圆周运动和向心力
热学:
1.温度和热量的概念
2.热平衡和冷热传递
3.物体的热膨胀和热收缩
4.物质的三态变化和相变功
5.热量传导、传递和辐射
6.热机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7.热传导和导热性质
光学:
1.光的反射和折射
2.光的色散和干涉
3.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4.光的传播速度和折射率
5.光的成像和人眼的成像原理
6.镜子和透镜的焦距计算
7.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光的干涉
电学:
1.静电学和静电场
2.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
3.电压和电功率的概念
4.电阻、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欧姆定律)
5.单位电荷量的电压(电势差)定义
6.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7.电报信号和电流的方向规定
8.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安培定律)
9.电路中电源、电器和开关的连接
10.简单直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11.常见的电器和电路中的电器安全知识声学: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音质)
3.声源、声音的传播和听觉
4.声音的反射和回声
5.声音的激励和共鸣。
初中物理常见物理量及公式
初中物理常见物理量及公式常见的物理量包括长度、质量、时间、力、速度、加速度、功、能量、温度等。
1.长度:L,国际单位制为米(m),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厘米(cm),毫米(mm)等。
-直线运动位移公式:L=v*t-圆周运动位移公式:L=2*π*r2.质量:m,国际单位制为千克(kg),常用的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吨(t)等。
-密度公式:ρ=m/V3.时间:t,国际单位制为秒(s),常用的单位还有分钟(min),小时(h)等。
-平均速度公式:v=L/t4.力:F,国际单位制为牛(N),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牛(kN),克牛(gf)等。
-牛顿第二定律:F=m*a5.速度:v,国际单位制为米每秒(m/s),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厘米每秒(cm/s)等。
-平均速度公式:v=L/t-速度与加速度关系:v=u+a*t6.加速度:a,国际单位制为米每秒平方(m/s^2),常用的单位还有厘米每秒平方(cm/s^2)。
-速度与加速度关系:v=u+a*t-牛顿第二定律:F=m*a7.功:W,国际单位制为焦耳(J),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焦(kJ),卡路里(cal)等。
-功率公式:P=W/t8.能量:E,国际单位制为焦耳(J),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焦(kJ),卡路里(cal)等。
-动能公式:E=1/2*m*v^2-位能公式:E=m*g*h9.温度:T,国际单位制为开尔文(K),常用的单位还有摄氏度(℃),华氏度(℉)等。
-摄氏度与开尔文换算公式:T(K)=t(℃)+273.15以上只是常见的物理量及公式,物理学中还有很多其他的物理量和对应的公式,如电量、电流、电阻、电压等。
这些物理量和公式涉及到了很多物理定律和关系,掌握并理解这些常见的物理量和公式是初中物理学学习的基础。
初中物理最全知识点
初中物理最全知识点1.运动与力-运动的描述与属性: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力的定义、力的分类、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与静止状态-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动力学-动量: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冲量:冲量的定义、冲量-动量定理-动能:动能的定义、动能定理-功:功的定义、功率3.压力与浮力-压力:压力的定义、压强、液压原理-浮力:浮力的定义、浮力原理、浮力与物体的浮沉关系、浮力的应用4.热学-温度与热量:温度的定义、摄氏度与开氏度、热量的定义与传递-热传导:热传导的基本方式、导热系数、热传导的应用-热膨胀:热膨胀的原理、线膨胀、面膨胀、体膨胀、应用5.光学-光的传播与反射:光的传播方式、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的成像、镜像与实物的关系-光的折射与全反射: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的条件与应用-光的色散与光的成像:光的色散现象、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成像6.声学-声的产生、传播和特性:声波的产生方式、声波的传播方式、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和频率、倍音-声的反射与共鸣:声音的反射定律、共鸣的原理-声音的质量与音乐:声音的音质、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旋律、和声)-噪声的危害与防护7.电学-电荷与电场:电荷的性质、电场的概念、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电流与电路:电流的定义、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导体、负载)、欧姆定律-电阻与电功率:电阻的概念与分类、电阻与电流的关系、电功率的计算-静电感应与静电电荷的消除8.磁学-磁场与磁力:磁场的概念与性质、磁力的产生与应用-磁效应与电磁感应:磁效应的概念和应用、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应用(发电机、电动机)-磁场的力线:磁力线的定义和性质、磁感应线和磁场的关系9.相互作用及能量转化-弹力:弹簧的弹性力、胡克定律-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高度势能与机械能:高度势能的概念与计算、机械能的守恒与转化10.常见仪器的使用与原理-显微镜的使用与原理-望远镜的使用与原理-电流计和电压表的使用与原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原理-杠杆原理与应用。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一、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变1.固态、液态、气态的特点和区别。
2.升华、凝固、熔化、蒸发、沸腾的定义、特点及实例。
3.冰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水的密度最大在4℃等规律。
二、浮力和浮力的应用1.浮力的概念和特点。
2.物体浮沉的判据及其原理。
3.海洋运输和潜水的原理。
三、电路与电能运动的基本规律1.电流的定义、方向、测量方法和单位。
2.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及算法。
3.电功、功率、电阻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四、声音的概念和传播1.声音与振动的关系。
2.声音的特点、传播速度和传播路径。
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规律。
五、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1.光的传播和反射规律。
2.光线的方向及其在反射时的特点。
3.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
六、简单机械1.力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2.杠杆、滑轮、斜面的特点、应用和计算公式。
七、热学基础1.温度和热量的定义及计量单位。
2.物体的热平衡。
3.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的特点及其应用。
八、静电学1.电荷的性质、电荷产生、同时产生电荷的方法和知识点。
2.静电的特点和现象、防静电的方法。
九、磁学基础1.磁性物质的特点及分类。
2.磁场的概念和特点。
3.磁现象与电流的关系和安培定律。
十、能量与能量转化1.能量的定义与单位。
2.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3.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十一、力学与运动1.力的分解和合成。
2.牛顿第一、二、三定律。
3.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等概念和计算公式。
初中物理大全
初中物理大全
初中物理大全是指针对八年级物理课程的一系列物理公式和概
念归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量和物理公式:
1. 质量:m = 密度×体积
2. 重力:G = mg (其中 g 代表重力加速度)
3. 密度:p = m / V (其中 m 代表质量,V 代表体积)
4. 压强:p = F / S (其中 F 代表压力,S 代表受力面积)
5. 热学公式:
- 温度差:ΔT = t2 - t1
- 热量:Q = cmΔT (其中 c 代表热导率,m 代表质量,ΔT 代表温度差)
- 热传递速率:q = UI (其中 U 代表电压,I 代表电流,q 代表热量)
6. 电学公式:
- 电压:V = Em (其中 Em 代表电动势)
- 电流:I = Q / t (其中 Q 代表电荷量,t 代表电荷传输时间) - 电阻:R = ρL/S (其中ρ代表电阻率,L 代表长度,S 代表截面积)
- 欧姆定律:I = V / R (其中 V 代表电压,R 代表电阻)
7. 光学公式:
- 光的速度:c = 2πn/λ (其中 c 代表光速,n 代表折射率,λ代表波长)
- 光的反射定律:R = 1 - r / (1 + r) (其中 R 代表反射率,r 代表入射角)
- 光的折射定律:n = n1 / (1 + cosθ) (其中 n 代表折射率,n1 代表入射角,θ代表折射角)
这些公式只是初中物理大全中的一部分,实际上初中物理还包括很多其他概念和公式,如运动学、力学、热力学、电磁学等。
初中物理教案(通用15篇)
初中物理教案(通用15篇)初中物理教案1教学要求:1知道浮力的概念.2理解物体浮沉条件.3掌握浮力的实质、方向.4能正确运用浮力的实质、物体浮沉条件求浮力.教材的重点与难点:重点:〔1〕浮力的概念及其实质.〔2〕物体的浮沉条件.难点:正确运用“压力差〞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求浮力.教学模式:实验、设问、讲解、练习教学时间:1课时.实物及实验器材:〔1〕投影仪一台,透明胶片数张.要求把板书、练习题课前写在胶片上,以减小课堂上书写时间.〔2〕演示弹簧秤一把.〔3〕500毫升烧杯三个,分别装400毫升的清水、饱和食盐水、酒精.〔4〕乒乓球2个,其中一个装细砂,用作悬浮演示.〔5〕边长为5cm的立方体红砖一块.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师:为什么船、木块能浮在水面上?生:船、木块受到水向上托的力.师:沉在水底的石块有没有受到水向上托的力?生:局部答复有,局部答复没有.教师演示课本图8—27实验,答复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本节课所讲的浮力.二、讲授新课1.什么叫浮力?〔板书〕〔1〕先演示石块放在清水中,让学生知道石块受到水向上托的力.〔2〕然后把石块放在饱和的食盐水溶液里,说明石块也受到盐水向上托的力.〔3〕最后把石块放在酒精里,让学生进一步知道,石块放在酒精中时,同样也受到酒精向上托的力.师:从上述的实验,请同学们说出什么是浮力?生: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师:物体在空气里有没有受到向上托的力?氢气球脱手后为何会上升?生:物体在空气里同样受到向上托的力,所以氢气球脱手后会上升.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板书〕 2、用实验引动学生第一、用弹簧秤和细线系着体积相同的规那么的铁块,不规那么的石块,干木块等,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减小;在水中游泳时感觉水有向上的托力等感性认识出发,逐个进行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浸在水中物体要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从而纠正“轻的物体在液体中总是上浮的,所以受到浮力的作用;重的物体在液体中总是下沉的,因此不受浮力作用〞的错误观点.第二、通过演示规那么铁块和不规那么的石块随着浸入水中体积的增大,弹簧秤的增数减小──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当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后,深度增加时弹簧秤示数不变──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在任何深度的浮力都相等〞这一本质联系,从而摒弃那种“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成正比〞的错误认识.第三、通过观察铁块和石块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示数减小相同这一现象,使学生初步认识:“体积相同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相同〞这一本质联系,摒弃那种“浸没入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质量、密度、形状等有关〞的错误认识.第四、通过观察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弹簧秤的示数为零的现象,使学生了解: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第五、在以上观察和实验的根底上,通过对教材P144“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上外表在液体下面h1米处,如图正方体上外表和下外表受到液体的压力是多大?方向怎样?〞再加上“上下外表的压力差是多少?〞的计算分析,初步认识浮力等于“液体作用在物体上下外表压力差,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这一本质联系,从而摒弃那种只有物质在液体中上浮时才有浮力的错误认识.第六、通过演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和上述计算所得到的浮力:F浮=水对物体上下外表的压力差=pg〔h1+L〕L2-pgh1L2=pgL3=pgV=pg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V排=V〕.从实验和推导两方面进一步认识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一本质联系,摒弃了那种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的模糊认识.由于气体具有同液体相同的性质,而气体的密度很小,气体对于体积不大的物体作用的浮力,通常小到难以觉察的程度,但热气球能载几吨重的物体上天,说明气体对浸没在它里面的物体也能产生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把上述由个别现象所得出的知识加以综合并进行抽象和概括就能得到“浮力〞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在物理教学中,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时,必须有意识地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这是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关键.初中物理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现象.2.理解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2.通过对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现象,然后转入研究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教法建议1)研究反射规律的实验尽可能准确,这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对学生总结定律很重要.虽然误差不可防止,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关系,这个实验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做好这个实验能为学生总结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根底.2)要给学生树立空间的概念由于我们把定律最终落实在纸面上的光路图,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错觉,认为光现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识的借助立体模型或微机模拟使学生形象的认识光现象的空间感.3)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对光路可逆的理解.4)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语言要准确,要注意入射光与反射光,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因果关系.初中物理教案3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压表使用步骤及考前须知,正确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知道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
初中物理完整版课件
初中物理完整版课件第一章:物理基础知识1.1 物理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物理的定义:物理是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
物理的研究对象包括宇宙、地球、物体运动、能量转化等等。
1.2 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热量、物质的量和光强等七个物理量称为基本物理量。
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下,长度的单位是米,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时间的单位是秒,其他基本物理量的单位通过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导出。
1.3 计量误差和显著数字计量误差: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计量误差。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是计量误差的两种类型。
显著数字:在测量数据中,有效数字和最不确定的一位数字组成的数字称为显著数字。
在四舍五入时,应根据最不确定的一位数字决定舍入规则。
第二章:力和运动2.1 力的概念和分类力的定义:力是能改变物体状态或形状的作用。
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是力的两大分类。
接触力是通过物体的直接接触传递的力,非接触力则是作用在物体之间的力,如重力和电磁力。
2.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力为零。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F=ma。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2.3 运动的描述和运动图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的重要概念。
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置变化。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快慢。
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第三章:能量与功3.1 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体因位置、速度、形态等不同而具有的一种物质性质。
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3.2 功的概念和计算功的定义:当力作用于物体时,使物体发生位移的过程中所做的功。
功的计算:功=力 ×位移× cosθ,其中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3.3 功与能量的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孤立系统内部,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1. 力和运动- 力的定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 运动的三种状态:匀速直线运动、匀速曲线运动、变速运动。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力平衡的情况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其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能量- 能量的定义:使物体发生变化或做功的能力。
- 动能:物体具有的由于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 重力势能:物体在高处具有的由于重力而具备的能量。
- 功:力对物体产生的效果。
- 受力点的位移与力的大小成正比,与力的方向和受力点的位移方向一致。
3. 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
- 声音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声音的特性:频率、振幅和声速。
4. 光学-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 同一介质中,光线传播的路径是沿着最短时间原理的路径传播。
- 颜色是由物体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射产生的。
- 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用来进行光的不同操作。
5. 电学- 导体:电流能流经的物体。
- 绝缘体:电流不能流经的物体。
- 串联电路:电流依次通过多个器件。
- 并联电路:电流分成多条路径流过多个器件。
- 电压: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压强差。
- 电流: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
-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以上是初中物理知识点的简要汇总。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和分类2. 牛顿第一定律3. 牛顿第二定律4. 牛顿第三定律5. 摩擦力6. 弹力7. 重力8. 浮力二、机械运动1. 速度和加速度2. 运动的图示3. 匀速直线运动4. 加速直线运动5. 自由落体运动6. 斜抛运动7. 圆周运动三、声和光1. 声的传播和性质2. 光的传播和性质3. 光的反射4. 光的折射5. 光的色散6. 镜子和透镜四、电和磁1. 静电2. 电流和电路3. 电阻和电功率4. 磁铁和磁场5. 电磁感应6. 电磁铁和电动机五、热和能1. 热和温度2. 内能和物质的状态变化3. 热传递和传热方式4. 热量和机械功5. 能量守恒定律6. 能源和能量转换六、能源利用1.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2. 能源的转换和利用3. 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七、科学与技术1. 科学方法和科学原理2. 科学实验和观察3. 发明创造和科技应用4.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八、物理与社会1. 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物理学对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影响3. 科学素养和科学伦理总结初中物理涵盖了力和运动、机械运动、声和光、电和磁、热和能、能源利用、科学与技术以及物理与社会等多个知识点。
通过学习物理,学生对世界万物的运行和规律有了更深的认识,培养了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知识不仅在学科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日常生活、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因此,初中物理的学习既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伦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资料初中物理知识:常量1.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105Km/s=3×108m /s。
光在其它透明物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都要慢2.15℃的空气中声速:340m/s,振动发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3.水的密度:1.0×103Kg/m3=1g/cm3=1.0Kg/dm3。
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100℃,冰的熔点O℃,水的比热容4.2×103J/(Kg·℃)。
4.g=9.8N/Kg,特殊说明时可取10 N/Kg5.一个标准大气压=76cmHg==760mmHg=1.01×105Pa=10.3m高水柱。
6.几个电压值:1节干电池1.5V,一只铅蓄电池2V。
照明电路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7.1度=1千瓦·时(kwh)=3.6×106J。
8.常见小功率用电器:电灯、电视、冰箱、电风扇;常见大功率用电器:空调、电磁炉、电饭堡、微波炉、电烙铁。
初中物理知识:物理量的国际单位长度(L或s):米(m) 时间(t):秒(s)面积(S):米2(m2)体积(V):米3(m3)速度(v):米/秒(m/s)温度(t):摄氏度(℃)(这是常用单位) 质量(m):千克(Kg)密度(ρ):千克/米3(Kg/m3)。
力(F):牛顿(N)功(能,电功,电能)(W):焦耳(J) 功率(电功率)(P):瓦特(w)压强(p):帕斯卡(Pa)机械效率(η)热量(电热)(Q):焦耳(J)比热容(c):焦耳/千克摄氏度(J/Kg℃)热值(q):J/kg或J/m3 电流(I):安培(A)电压(U):伏特(V) 电阻(R):欧姆(Ω)。
初中物理知识:物理公式1.速度v=s/t;2.密度ρ=m/v;3.压强P=F/s=ρgh;4.浮力F=G排=ρ液gV排=G(悬浮或漂浮)=F向上-F向下=G-F’5.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6.功w=Fs=Gh(克服重力做功)=Pt;7.功率p=W/t=Fv;8.机械效率η=W有/W总=Gh/Fs=G/nF=G/(G+G动) =fL/Fs(滑轮组水平拉物体克服摩擦力作功);9.热量:热传递吸放热Q=cm△t;燃料完全燃烧Q=mq=Vq;电热:Q= I2Rt 10.电学公式:电流:I=U/R=P/U 电阻:R=U/I=U2/P 电压:U=IR=P/I 电功:W=Pt =UIt =I2Rt=U2t/R 电热:Q= I2Rt(焦耳定律)=UIt==U2t/R 电功率:P=W/t= UI=I2R=U2/R串联电路特点:I=I1=I2,U=U1+U2,R=R1+R2 U1:U2=P1:P2=Q1:Q2=W1:W2=R1:R2 并联电路特点:I=I1+I2,U=U1=U2,1/R=1/R1+1/R2 I1:I2=P1:P2=Q1:Q2=W1:W2=R2:R1初中物理知识:重要概念、规律和理论1、记住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还是放热。
2、记住六个物理规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光的反射定律(3)光的折射规律(4)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5)欧姆定律(6)焦耳定律。
记住两个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2)杠杆平衡原理3、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形状、地理位置、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重力会随位置最全最热最专业的文档类资源,文库一网打尽而变化。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m,v无关,但会随状态、温度而改变;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受力与否、运动与否、运动快慢都无关;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只与物质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和温度无关;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与物质种类、长短、粗细、温度有关,与电流、电压无关。
4、科学探究有7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5、物理方法是在研究物理现象得出规律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要有类比法、等效替代法、假设法、控制变量法、建立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
如控制变量法:在研究问题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即变量)变化,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如探究I与U、R的关系、探究蒸发与什么因素有关)。
等效替代法(如求合力、求总电阻),模型法(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磁感线,光线),类比法(如电流与水流、电压与水压)。
转换法(电流表的原理,用温度计测温度,小磁场检验磁场) 6、电学实验中应注意的几点:①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处于断开状态.②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阻值状态,接法要一上一下.③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④电流表和电压表接在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7、会基本仪器工具的使用:刻度尺、钟表、液体温度计、天平(水平调节、横粱平衡调节、游码使用)、量筒、量杯、弹簧测力计、密度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测电笔、电能表。
8、传播介质:声音:除真空外的一切固、液、气体. 光:真空、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9、常见的(1)晶体(有一定熔点):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2)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10、常见的(1)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2)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常见的导热体:金属,不良导热体:空气,水,木头,棉花等。
常见的新材料有纳米材料、超导材料、记忆合金、隐形材料。
11、运动和力的关系:①.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a受平衡力:保持静止。
b受非平衡力:沿合力方向运动②.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a受平衡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受非平衡力: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
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运动。
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则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物体如果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将保持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受力平衡,合力为0;物体受非平衡力将改变运动状态。
12、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①各用电器和插座之间都是并联,②开关一端接火线,一端接灯泡,③螺口灯泡的螺旋套要接在零线上④保险丝接在火线上。
⑤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中接地。
13.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或做功),内能增加;吸收热量时,温度一般升高(晶体熔化时和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温度一般升高。
14.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并继续吸热,凝固成晶体的条件:达到凝固点并继续放热。
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
物体做功的条件:有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和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
15.常见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手影游戏,激光准直,日食,月食,排队,检查物体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
射击时的瞄准,“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确定视野(一叶障目),判断能否看见物体或像常见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潜望镜,自行车尾灯(反射器)。
常见折射现象:看水中的鱼等物体,鱼民叉鱼时要向下叉。
放在水中的筷子会向上弯折。
透过篝火(水气)看到的人会颤动。
看日出。
海市蜃楼,放大镜,星星在眨眼睛(闪烁)。
16.成像:⑴成实像:小孔成像(太阳光斑);照相机(电影);幻灯机(凸透镜u>f)⑵成虚像:①平面镜成像:照镜子、潜望镜、水中的倒影、光滑表面上的影子;②透镜成像:放大镜(老花镜)看物体、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近视镜);③折射现象:看水中的物体:透过水和玻璃看物体、琥珀⑶成放大的像:凸透镜u<2f时成的像⑷成缩小的像:凸透镜u>2f所成的像、凹透镜成的像⑸成等大的像:平面镜、潜望镜、凸透镜u=2f成的像 (6)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的虚像。
(7)凸透镜成像的规律:①.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 17.力方向大小重力(G):竖直向下 G=mg=ρvg压力(F):垂直指向受压面 F=G(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在竖直方向上不受其它外力时) 支持力(N):垂直接触面向外 N=F压(支持力与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摩擦力(f):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f=F拉(物体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拉力(外力)(F):与用力方向一致(如与绳子、手方向一致)合力(F合):与大力相同 F合= F1+F2=(同一方向)=F1—F2(相反方向) 浮力(F浮):竖直向上 F浮=G排=ρ液gv排18.常见的扩散现象(本质是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1)、用盐水腌蛋,蛋变咸。
2)、八月遍地桂花香。
3)、墨水(糖、盐)放入水中过一会儿,满杯水都变黑(甜、咸)了。
4)、长期放煤的墙角处被染黑了。
5)、在水果店能闻到水果的香味,吵菜时闻到菜香味。
(闻到各种味道都是扩散)。
6)、蒸发、升华也是扩散现象:酒精涂在皮肤上,能闻到酒精味;樟脑丸过段时间变没了。
19.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②增大压力;③用滑动代替滚动。
如(1)塑料瓶盖的边缘常有一些凹凸竖直条纹(2)在冰封雪冻的路上行驶,汽车后轮常要缠防滑链,(3)自行车刹车把套上刻有花纹的塑料管(4)刹车轮胎上印有花纹(5)手握油瓶要用很大的力(6)鞋底有花纹(7)捆重物用麻绳(8)克丝钳口刻有花纹(9)拿起重物要用力(10)车陷在泥里,在轮胎前面垫一些石头和沙子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使接触面更光滑。
③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④用滚动代替滑动。
如:(1)搬动笨重的物体时,人们常在重物下垫滚木,(2)给机器上润滑油(3)自行车轴上安着轴承(4)向锁孔里加一些石墨或油,锁就很好开20.解释常见惯性现象:A、甩掉手上的水。
B、汽车到站前关闭发动机仍能前进一段距离。
C、在行驶的列车上行走的人,火车突然刹车时会向前倾倒D、汽车行驶时,坐在前排的人必须系上安全带,以防紧急刹车E、飞机投弹要命中目标,必须在未到目标正上方时,就提前投掷 F、用铲子把煤抛进煤灶内 G、摩托车飞跃障碍物 H、拍打衣服,使附着在衣服上的灰尘掉下来I、抖掉理发师围布上的头发J、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2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磨刀不误砍柴工(刀口常磨得很薄)②医生注射用的针尖做得很尖③铁钉越尖越容易敲进木块④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⑤啄木鸟的嘴很尖⑥滑冰的冰鞋要装冰刀减小压强的方法:①骆驼的脚掌比马要大几倍②拖拉加(坦克)要加履带③坐沙发比坐凳子舒服④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⑤书包带常做得很宽⑥运载钢材的大卡车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⑦滑雪要用滑雪板⑧钢轨下铺枕木⑨房间的地基要比地面上的墙更宽。
初中物理知识:常见物理量的测量工具1.长度:刻度尺(直尺、卷尺)(特殊测量方法:棉线、滚轮、刻度尺间接测量)2.液体或固体体积:量筒、量杯,规则固体可用刻度尺3.质量:天平(实验室)、电子秤、杆秤、磅秤(日常生活),弹簧测力计间接测量4.时间:秒表、钟5.速度:速度计(汽车上),平均速度:尺(皮尺)、钟表(秒表)6.温度:液体温度计(实验室用);体温计(测体温);寒暑表(测气温)7.力(重力、拉力、摩擦力、浮力):弹簧测力计8.液体的密度:密度计;天平、量筒;或弹簧测力计、量筒 9.固体的密度:天平、量筒;或弹簧测力计、量筒10.液体的压强:压强计大气压: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即托里拆利实验和无液气压计) 11.电流:电流表电压:电压表电阻:电流表和电压表(伏安法)或欧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