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的历史变迁分析

合集下载

白银的历史

白银的历史

白银的历史

在古代,人类就对银有了认识。银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银独有的优良特性,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英镑和我国解放前用的银元,就是以银为主的银、铜合金。

银比金活泼,虽然它在地壳中的丰度大约是黄金的15倍,但它很少以单质状态存在,因而它的发现要比金晚。在古代,人们就已经知道开采银矿,由于当时人们取得的银的量很小,使得它的价值比金还贵。公元前1780至 1580年间,埃及王朝的法典规定,银的价值为金的2倍,甚至到了17世纪,日本金、银的价值还是相等的。银最早用来做装饰品和餐具,后来才作为货币。

1、世界白银发展史

白银生产的重要分水岭是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从而发现墨西哥、玻利维亚和秘鲁的银矿,因此带来了世界白银生产快速增长的巅峰时期。这段巅峰同时伴随着白银提炼技术的升级,从质和量上提高了开采银矿的利用率。随后的技术革新,尤其是在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主要是加强了白银生产的基础,并且提高了银矿开采的速度。

从累计产量来看,世界上只有大约25%的白银是生产于1770年代以前。在1900年以前的纪录仍然不完整,但是对历史累计产量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将介绍白银生产的历史。

旧世界的白银(公元前4000年-公元1500年)

安纳托利亚(现在的土耳其)被认为是首个开采白银的主要发源地,为小亚细亚地区的工匠提供原料。安纳托利亚地区为近东、克里特和希腊地区的西方文明提供白银资源。

银器工匠主要集中在小亚细亚和希腊各岛,以及希腊大陆上迈锡尼文明统治的地区。

白银市历史述略

白银市历史述略

白银历史 白银市历史述略(1)白银地区有悠久的历史,最迟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在白银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了。春秋以前,白银境内没有建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靖会一带为陇西郡地,白景一带则为月氏所属。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武帝派霍去病出击匈奴,夺得祁连山和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白景一带为武威郡媪围县地,景泰东南部和靖远西北部一带为安定郡鹑(音纯)阴县,靖会一带为安定郡祖厉县,从此白银地区全部纳入中国版图。从公元前221年至20世纪80年代的2200年中,白银地区的行政建制经常变化,归属不定。解放前的几千年中,天灾不断,战乱频繁,老百姓始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解放以后,白银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文化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终于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并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和煤炭生产闻名于全国。主题词:白银、景泰、靖远、平川、会宁、历史。白银市在祖国的版图上,位于东经103°33′—105°31′、北纬35°25′—37°39′的区域内,东邻宁夏,西接武威,南依陇中,北靠内蒙,辖三县两区(靖远、景泰、会宁三县,白银、平川两区),总面积21158.7平方公里,海拔1275米——3321米,共有人口175万。白银市地处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气候比较干燥,各县、区年均降雨量约200毫米左右,但因日照充足,所以川水地区土地肥沃。黄河流经白银214公里,祖厉河、关川河总长亦有200公里左右。境内绝大部分都是山区,包括二阴山区和干旱山区。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几十座,超过3000米的高峰的两座。山间盆地有景泰的正路、三台井、景泰川和白银市区;还有靖远的刘川和平川的水泉、共和等地。河谷盆地有白银水川、四龙和靖远平堡、北湾、中堡、城关、糜滩、东湾以及景泰五佛,还有祖厉河两岸的一些地方。这些河谷盆地面积虽然很小,但人口却比较稠密。白银地区有悠久的历史,靖远境内曾发现有原始社会晚期的马家窑文化,会宁境内也有几处古老的文化,如牛门洞古墓遗址等,它附近的王家泉、阳山一带也发现了原始社会时期的陶罐、石斧、人骨等遗存。景泰县境内的张家台、营盘台、寺滩、喜集水等处出土过陶瓷、陶片、石器、骨珠及细石器等,经考证属新石器半山类型的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迹的发现,说明最迟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在白银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了。黄河白银段为S形,基本上是南北流向,至景泰五佛则由西向东,经黑山峡入宁夏境内。以全市辖地

20世纪初中国白银流动变化情况表

20世纪初中国白银流动变化情况表

20世纪初我国白银流动变化情况表

【序】

在20世纪初,我国白银流动变化情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白银在当时的我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流动情况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将深入分析20世纪初我国白银流动的变化情况,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评估,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经济历史事件。

【正文】

一、白银流动的背景

白银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货币,其流动性和使用范围都非常广泛。20世纪初,由于国内外政治乱局和经济动荡,我国白银流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白银流动的变化情况备受关注,也成为当时我国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

二、白银流动的变化趋势

1. 白银的出口量激增

在20世纪初,我国的白银出口量开始呈现激增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经济动荡和外国势力的干预,导致大量白银流出我国,进入国际市场。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国内的货币供应和金融稳定,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2. 白银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20世纪初,我国白银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表现为价格的上涨和下跌交替出现。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外政治因素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所致。这一现象对我国白银流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白银的流入渠道受限

与白银出口量激增相反,20世纪初我国白银的流入渠道受到了限制。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外政治局势不稳定,外国势力对我国的控制加剧,导致白银的流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一现象加剧了我国国内的白银短缺,也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三、白银流动的影响

1. 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白银交易发展历史

我国白银交易发展历史

中国白银市场的发展史

白银,在历史上曾经与黄金一样,作为重要的货币物资,具有储备职能,也曾作为国际间支付的重要手段。当然,随着白银的用途越来越多的面向工业领域,其作为货币支付职能也逐渐淡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白银市场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一、建国初期白银管理

为了稳定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于1950年4月制定下发了《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实施统购统配政策,严厉打击银行投机倒把和走私活动。这一政策实施增加了国家储备,巩固了人民币的本币地位。

二、改革开放前(1955-1978年)的金银管理

主要任务是调整金银的收购政策,鼓励金银生产,保证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金银的大量需求。

1977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金银管理办法》(试行),为金银管理工作提供了准则,这是建国以来第一个金银管理规章。

三、改革开放后的金银管理

主要任务是调整金银管理方法和加强金银法制建设,促进金银管理由保管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适应和保证国家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及人民生活对金银的需求。 1983年6月,国务院发布《中国人民银行金银管理条例》,对金银的生产、收购、配售、加工、使用、回收、出土、进出口等提出明确的法规规定。同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金银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发布实施。

1984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与海关总署共同制定《金银进出国境的管理办法》。

四、白银市场的全面放开

从2000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办理白银收购配售业务。取消白银统购统配的管理体制,放开白银市场,允许白银生产企业与用银单位产销直接见面;取消对白银制品加工批发零售业务的许可证管理制度(银币除外),对白银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一般商品的有关规定管理。这一规定实施标志我国白银市场全面开放。2 000年至今,我国白银产业快速发展,白银交易市场初步形成。我国正式宣布放开白银市场,我国白银工业的发展用日新月异形容并不为过。2003年我国白银产量达到4500吨,是1999年的3倍,白银消费量达到2000吨,较1999年增长60.7%。以华通铂银交易市场的成立,标志白银现货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资料一)国内白银的历史与现状

(资料一)国内白银的历史与现状

国内白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部分新中国白银工业发展历史

白银,在历史上曾经与黄金一样,作为世界很多国家的法定货币(货币原料),具有金融储备职能,也曾作为国际间支付的重要手段。中国将白银作为货币历史悠久,白银作为货币最早出现在战国,大量使用是在明清民国前期,直到1935年中国国民政府发行法币,取消银本位,白银做为货币的使用才受到限制,但银元在民间一直流通到1949年。银元(先前为银锭)是我国历史上白银最主要存在形式,货币是白银的最主要用途。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内百废俱兴,为了稳定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于1950年4月制定下发了《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实行统购统配政策,严厉打击银元投机倒把和走私活动。这一政策实施增加了国家储备,巩固了人民币的本币地位。新中国的白银工业,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管理体制的变革,蓬勃发展,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内白银也从过去供应不足,一跃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白银生产国之一,每年还大量出口。中国的白银工业已经在全球具有重要的地位,白银消费也不断增加,成为全球白银市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之一。新中国白银工业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83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金融储备有限,开始时中央人民政府金银库存多数是在接管国民政府基础上建立的。基于金银储备有限,一方面,中国政府通过加强管理,保障国家金融稳定;另外一方面,通过加强国内铅锌铜锡金企业的副产,充实政府储备。在此期间,中国国内白银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的,还需要从海外大量进口;此时白银供销采取统销统购,优先定点保证少数民族和国防等工业之需。

白银历史:不可不看的惊天投机

白银历史:不可不看的惊天投机

亨特兄弟白银史

这是一段离我们不太遥远的历史,故事中的两位男主角是享特兄弟,他们开创了金融投机史上又一传奇,却又在这段传奇中埋葬了自己,最终黯然谢幕,以破产而告终享特兄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疯狂投机白银,控制了美国期货市场中超过一半的期货合约,同时还持有1.2亿盎司的白银现货,把白银这样的大宗商品从2美元/盎司推高到50.35美元/盎司(这个纪录现在还没有打破),如果考虑到美元贬值的因素,大约等于现在120美元/盎司,无数空头被轧得死去活来,创造了金融投机史上一段前无古人的传奇。他们疯狂得妄图与全世界做对,却最被世界遗弃。

我们从享特家族说起。

亨特家族的创始人H.L.亨特是个农民,不过美国的农民并不穷困;虽然不穷困,可这人不知道天天向上,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教育;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他天赋异禀,商业嗅觉异常灵敏——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倒腾棉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看出石油开采业很有前途,于是组建了石油公司,由于他卓越的战略眼光和非凡的商业才能,在短短数年内,他发了。

到了1957,当时的美国《财富》杂志估计,亨特成为美国最富有的8个人之一。

由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老亨特不知道“少生孩子快致富”这句中国谚语,于是他一口气生养了14个娃,并且还都把他们养大了——其中就包括尼尔森.亨特和威廉.亨特兄弟俩。

这兄弟俩继承了老爸的商业头脑,继续通过开采石油和开酒店来挣钱——不过,干着干着,这兄弟俩就发现,开采石油和开酒店挣钱都很辛苦啊,而且风险也很大,比方说他们家投资了一个利比亚的油田,结果由于那边政局动荡,被没收了,让这一家子一下元气大伤。

金银发展史简介(上)

金银发展史简介(上)


哥 伦 布 登 上 美 洲 新 大 陆
西 班 牙 葡 萄 牙 大 肆 掠 夺 的 银 币
沉 睡 海 底 的 西 班 牙 黄 金 船 队
3、北美崛起时期(1876年至1920年)
• 技术创新和新产地的发现使得白银产量出现 爆炸式增长,美国和加拿大相继发现大量银 矿,而同时期的欧洲、澳洲、非洲和日本亦 是有所发现,目前世界75%以上的白银都是 在1770年代以后生产的。 该时期全球白银产量急剧暴增,但由于开采 过度使得众多高等级银矿几乎全被耗尽。

苏 黎 世


香港金银业贸易场
该市场已有90多年的历史,在时差上填补了 纽约和伦敦开市前的空档,形成了24小时不 间断的世界黄金市场,是唯一同时拥有实金、 无形和期货交易的市场,也被称为本地伦敦 金市场。 交易时段9:00——17:00

香 港

古 代 拜 占 庭 蝶 形 金 币
古 代 欧 洲 海 盗 船 金 币
古 代 贵 霜 王 朝 金 币
古 代 大 清 王 朝 金 币
淘 金 潮 中 崛 起 的 城 市 — 旧 金 山
4、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
• 二战的爆发使得纸币不断超发,金汇兑制开 始走向末路,直到1944年7月在美国布雷顿 森林会议上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成 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新制度后,金本位制 正式寿终正寝。 该时期是美国取代英国国际地位的时期,自 此后英镑开始没落,美元不断崛起并最终成 为国际货币。

白银发展历史

白银发展历史

现如今大家对白银都不陌生,在我国古代,人们对白银就有了一定认识而且利用它自身独有的特点被当做货币在使用和流通。如今白银的投资属性越来越明显,而我们只有对白银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那么,白银的发展历史有哪些可以参考的呢?

银表面呈白色光泽而且它比较稳定,不会轻易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白银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贵金属,差不多有4000年的历史,在我国解放之前使用的银元就是主要以白银为材料来铸造的。在清代时期,1两银子想到于现在500左右人民币的购买力。可见以白银为代表的货币虽然体积较小,但是它的价值含量却是非常高的。不过在最开始白银是作为餐具来使用的,一般只有家室底蕴深厚的人家才用的起,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白银才开始拥有货币的属性。

随着工业的发展,提炼白银的技术越来越成熟,白银的开采成本越来越低,效率也越来越高,所以在国际市场上慢慢开始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我们都知道只有供需平衡,市场才会比较平稳,当供大于求事,白银价格就会有较大的波动。这些波动有利有弊,有时候只要我们把握好了,踩准市场的节奏,也能够有所盈利R。

白银出现的时间非常长,而且一直在根据人们的需要不断增加自身的属性,如今白银作为一种贵金属投资产品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

提醒广大投资者,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把握好投资力度,量力而行。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是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货币白银化是明代货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趋势在明代得到显著发展,并且对于当时经济社会生活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那么,白银化的原因是什么?又给明代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2. 农民经济的发展

明代时期是中国农民经济发展的时期,农产品大量产出,需要更多的货币来进行交易。白银因其珍贵稀有,易于储存和流通,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3. 皇家税收制度改革

明代实行均田制,对农业生产实行赋税制度,皇家需要大量的货币来进行税收,白银

作为便捷的交易货币,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4. 物价稳定

从明初到中期,中国的物价相对稳定,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这为

白银的流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影响

1. 增加了货币的稳定性

白银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给明代的货币体系带来了更多的稳定性。人们可以更加方

便地进行交易和储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白银的普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手工业产品、矿产品等都可以更加方便

地进行交换和交易,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和繁荣。

3.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白银作为流通货币的使用,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快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4. 社会生活的改变

白银的流通,也改变了明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人们更加重视财富的积累和储蓄,经济

活动更加频繁和多样化,社会阶层之间的财富差距加大,对于社会结构和人们的交往方式

都有一定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是一个和谐的现象,在当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的重要阶段。在明代,白银成为了主要的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取代了以往的货币方式,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白银货币化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相关的制度变迁等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白银货币化的背景是明代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需要。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人口最多、商业最繁荣的时期之一,而且明代的海禁政策得到了放松,使得对外贸易更加频繁。为了方便国内外贸易的进行,白银成为了流通媒介的首选。此外,明代煤铁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银子,白银的价值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其次,白银货币化的过程是逐渐的。明初,纸币已经开始出现并被广泛使用,但由于信用危机和无纸可张的问题,纸币的流通受到了限制。与此同时,白银的贮藏和交换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到了明代中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和银矿的开发,白银成为了主要的货币形式。到了明末,几乎所有的交易都以白银来结算,实现了白银货币化的彻底转变。

白银货币化还引发了明代制度的变迁。首先,明代出现了专门经营白银的商人群体,即白银商人。他们在白银贸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拓宽了明代经济的发展空间。其次,明代的税收制度也随着白银货币化的发展而进行了调整。白银的盛行使得明朝政府开始征收白银税,以白银作为税收的标准。此外,白银货币化还推动了明朝的货币供应制度的变迁,使得货币发行形式由以往的纸币为主转变为以白银为主。

白银基本知识介绍

白银基本知识介绍

白银基本知识介绍

1.白银概述

白银,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其价值早在公元前7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时期就开始为人们所认识。白银在历史上曾经与黄金一样,作为许多国家的法定货币,具有金融储备职能,也曾作为国际间重要的支付手段。中国把白银作为货币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白银就已作为货币使用。自唐宋始,银本位制得到逐步确立,明朝起成为正式货币。中国的银本位制一直持续到1935年发行法币、取消银本位为止。

银元是我国历史上白银主要的存在形式,在国外,货币也一直是白银最主要的用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白银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白银在工业、摄影业、首饰、器具、货币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对白银的管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阶段。从开始的“统购统销”政策到2000年白银市场放开,短短几年间,中国白银产量和需求成倍增长,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白银生产、消费和出口国之一。

目前,中国白银供需关系表现为生产严重过剩,每年需要大量出口来消化国内白银产量。与此同时,许多领域对白银的需求稳定增长,为国内白银市场的不断繁荣提供支持。

2.白银的理化属性

银(Ag)是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961。93℃,沸点2212℃,密度10。5克/立方厘米(20℃),熔解热为11。30千焦/摩尔,汽化热为250。580千焦/摩尔。银质软,摩氏硬度为3。25度,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延展性仅次于金,能压成薄片,拉成细丝。1克银可拉成1800米长的细丝,可轧成厚度为1/100000毫米的银箔,是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对光的反射性也很好,反射率可达到91%。

白银货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白银货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白银货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白银货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一、夏朝时期

1. 早在夏朝时期,白银就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货币。夏王朝沿袭甲骨文时代的流派,使用银子作为国家货币,这就是中国古代货币的开始。

2. 夏朝时包括以银子为主的两种货币,即“小本”和“大元”,以及以铜为主的两

种货币,即“大钱”和“小钱”,所有这些构成了中国古代货币体系。

二、秦汉时期

1. 秦汉时期,汉武帝介入了货币改革,实行“金衡”制度,使钱币更加统一。钱币的种类更为丰富,类型也得到了完善,增强了货币流通状况,起到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2. 后期,秦汉时期的钱币分为两种,即以银和铜两种金属为主的“银钱”和“铜钱”。其中,以银为主的“银钱”成为当时重要的流通货币,起到了经济发展的重要

作用。

三、唐朝时期

1. 唐朝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白银又开始流通起来,发行和使用白银货币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货币之一。

2. 唐朝实行基金分百制,将大钱贬为“重一”,轻轻的小钱则贬为“重千”,此外,还分设了白银货币。其中,大钱、小钱、银币三种货币共同组成了中国古代的货币体系。

四、宋朝时期

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白银货币也发展得更为繁荣。宋朝实行货币制度改革,分为布币制和金银币制,其中布币是最常用的流通货币,金银币则是宋朝政府制定的新货币,主要由金银制成,用于贸易等重要场合。

2. 《宋制》中将金、银、布作为货币,其中金、银就是最常用的白银货币。宋朝的工艺水平也不断进步,如计价、比例处理方式更加完善,这也成就了宋朝古代货币体系的完备。

白银市的历史文化与特色

白银市的历史文化与特色

白银市的历史文化与特色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这里既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又有独特的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历史文化

白银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活。汉代时,这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唐代时是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朝时期,这里成为了一个繁荣的商贸城市,是当时陕西、甘肃、宁夏三省的商贸中心之一。清代时,白银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边防军事重镇,并在此期间修建了大量的城墙、城楼、城门等建筑,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在白银市,可以看到许多反映历史文化的古建筑,比如白银古城墙、雷台古城、西关回民街等。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符号。此外,白银市还有许多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比如马踏飞燕、金塔寺、白银博物馆等,这些都是文化的宝库,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自然风光

白银市是一个拥有独特自然风光的城市,这里的山水景观、地质地貌、动植物资源丰富多彩。比如,白银市有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马蹄寺,这是一座依山傍水的佛教圣地,其石窟艺术是中国古代宗教艺

术的杰出代表之一。此外,白银市还有天水市的麦积山、银川市的沙湖、兰州市的黄河壶口等知名景点都在该市附近。这些自然景观不仅美丽壮观,也是城市旅游业的重要支柱。

特色文化

白银市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比如白银马踏文化、白银白水河文化、白银手工艺等。其中,白银马踏文化是白银市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它是指明代徐祯在白银地区发现的一件马踏飞燕青铜器,这件文物被誉为中国青铜器史上的珍品,也成为了白银市的象征。白银白水河文化则是指白银市丰富的水资源和水利文化,白银市的白水河是黄河的支流之一,这里的水文化和水利工程在历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白银市的手工艺也十分有特色,比如白银银器、白银手绣、白银皮影戏等,这些手工艺品以其精巧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了白银市的文化名片。

白银发展历史

白银发展历史

白银作为货币和价值储藏手段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1816年,英国实施《金本位法》,确定英镑纸币只盯住黄金,英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国家层面废除白银货币地位的国家。19世纪下半叶,西方各国在货币方面开始跟随英国实行金本位。20世纪初,世界主要国家只有中国还是完全的"银本位制"。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改革",彻底放弃了用银元做货币,这意味着世界上最后一个重要的国家放弃了银本位,白银价格随后跌到历史最低水平,其商品属性超过金融属性。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美国政府开始放开对金银的价格管制。白银价格得以随市场需求自由波动,银币的内在价值也超过了面值。此后,白银价格迅速上涨,经历了长达10年左右的牛市,并在1980年1月18日达到49.45美元/盎司的历史最高点,10年价格增长了近29倍。不过随着美国亨特兄弟恶意炒作的失败,其后白银价格迅速回落,进入长达20年的熊市,此间白银价格一直在3-7美元/盎司区间波动。

2002年,白银价格再次发力,开始了新一轮的牛市。金融市场流动性泛滥及其后金融危机引发的避险需求使得市场对贵金属的需求大幅增加,黄金价格一路飙升,白银也在其带动下迅速上涨。由于白银价格相对金价便宜很多,其价格波动也更加剧烈。2011年4月28日,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之下,白银价格迅速攀升至30年高点48.44美元/盎司,逼近上一轮牛市的历史最高点,5个月内几乎翻了一倍,相比10年前上涨了9倍。

从历史上看,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一个大周期约30年。白银从上一轮牛市高点即1980年的49.45美元至2011年的48.44美元基本上经过一个轮回。当前

白银基本知识介绍

白银基本知识介绍

白银基本知识介绍

1.白银概述

白银,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其价值早在公元前7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时期就开始为人们所认识。白银在历史上曾经与黄金一样,作为许多国家的法定货币,具有金融储备职能,也曾作为国际间重要的支付手段。中国把白银作为货币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白银就已作为货币使用。自唐宋始,银本位制得到逐步确立,明朝起成为正式货币。中国的银本位制一直持续到1935年发行法币、取消银本位为止。

银元是我国历史上白银主要的存在形式,在国外,货币也一直是白银最主要的用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白银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白银在工业、摄影业、首饰、器具、货币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对白银的管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阶段。从开始的“统购统销”政策到2000年白银市场放开,短短几年间,中国白银产量和需求成倍增长,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白银生产、消费和出口国之一。

目前,中国白银供需关系表现为生产严重过剩,每年需要大量出口来消化国内白银产量。与此同时,许多领域对白银的需求稳定增长,为国内白银市场的不断繁荣提供支持。

2.白银的理化属性

银(Ag)是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961.93℃,沸点2212℃,密度10.5克/立方厘米(20℃),熔解热为11.30千焦/摩尔,汽化热为250.580千焦/摩尔。银质软,摩氏硬度为3.25度,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延展性仅次于金,能压成薄片,拉成细丝。1克银可拉成1800米长的细丝,可轧成厚度为1/100000毫米的银箔,是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对光的反射性也很好,反射率可达到91%。

甘肃省白银市历史文化

甘肃省白银市历史文化

地域文化

白银境内有伏羲、女娲的传说,有大禹治水的遗迹,有原始文明的彩陶和石器,有见证各民族纷争和交融的长城,有丝绸之路的渡口,有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圣地,有震惊世界的露天矿大爆破,有传统工业发展的辉煌,有恢复建市后新一轮发展的转折和崛起,这一切共同构成了一道道绚丽风景,形成了白银丰富的文化内涵。民族融合是白银文化之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有色金属的大规模开发,"一五"时期,全国各地大批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奔赴白银,全国精英汇聚白银也为白银提供了高素质的人口,外省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使白银成为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汇聚了全国所有的省的移民。现在,这里生活着23个民族,少数民族回族最多,其次为满、东乡、蒙古、藏、土等族。长期的民族大融合,使这一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具备各民族兼容并包的鲜明特征。农业和牧业可以在一个家庭同时出现;继承和发展蒙古族、回族饮食习惯形成了餐饮名牌靖远羊羔肉;居室既有按中原习惯建造的瓦房,也有按陕北模式构筑的窑洞,还有游牧民族帐篷的痕迹。在人的性格上也同时具备善良厚道、吃苦耐劳、剽悍勇猛、友善谦让等多民族散杂居地区的特点。这种多民族融合的文化特征在全国是比较少见的,孕育出了艰苦奋斗的白银精神,形成了白银文化永不衰竭的源泉。

名称由来

正如其名一样,白银充满着神奇和魅力。地质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据志书记载,白银矿藏的开采,始于汉代,明朝洪武年间,官方曾在现市政府驻地设立办矿机构“白银厂”,有“日出斗金”之说,白银缘此而得名。从“一五”计划开始,国家对白银地区有色金属资源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拉开白银开发建设的序幕,白银人民在荒漠戈壁上开拓出一片片绿洲,建起一座座工厂,一座工业新城迅速崛起,曾享有中国“铜城”盛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银的历史变迁分析

在中国货币史上,白银曾经独树一帜。明朝后期,白银从四面八方大量涌入我国,我国货币往来及经济交往主要以白银为主,白银渐渐占据着主要通货地位,白银的广泛使用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外交往来及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白银在金融史上的地位是其他货币无法取代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受到外国的侵略,政治经济受到冲击并逐渐走向衰弱,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了贸易逆差的出现,贸易逆差出现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银流入国,贸易逆差出现后,我国成为白银流出国,身份也由之前的国际白银市场的信用购买者,变成之后的需求者。19世纪30年代,因为世界银价的上涨,我国白银大量向外流出,于是,金融市场发生了动荡,并出现了货币制度危机,我国发生了经济衰弱及信用紧缩。为此,我国的币制金融、民族经济等都受到严重冲击,并遭受到很大影响,由此,世界白银商品的价格决定着我国白银货币的价格。

一、白银的广泛使用

在我国古代,金是指一切金属的统称,人们还按照金属颜色的不同,把金属分为“五金”,五金包括:黑铁、青铅、赤铜、白银、黄金。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因为金银的稀缺,有了贵金属的高贵地位。可以说,金的开采之后,才有了银

的开采及冶炼,在我国战国时期的史册里,就开始有了对银的记录。由于战国时期不是以白银作为主要货币进行流通,白银更多是起到仪仗、装饰、宝藏等的作用。到了秦始皇时期,秦始皇规定,不能把白银作为货币进行流通,而只能起装饰、宝藏的作用。元狩四年,张汤向汉武帝进谏铸造白金币,汉武帝采纳了张汤的建议。白金币由银锡合金铸造而成,在历史上被称为“白金三品”。当时,因为白金币币值太高,出现了许多盗铸者,由于假币与真币真假难辨,致使白金币使用受到很大影响,即便在遭受贬值的情况下仍不受大家欢迎,政府虽然一再维持,但收效甚微,于是,白金币铸造发行一年后就被废除。到了两汉时期,随着中西方的贸易往来,我国有了丝绸之路,与此同时,阿拉伯人也开创出了华南沿海的贸易路线,于是,亚洲中部地区和西方的金银币流传到了中国。到了隋唐和南北朝时期,在外来金银币的启示下,中国一些达官贵族也开始铸造金银币,作为进贡及赏赐的礼品。宋代和元代,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白银货币开始被广泛使用,政府的主要收入和开支,都是使用白银。由于贸易经济的相互往来,到了明朝中叶,白银在我国被广泛使用,人民群众对白银的需求量增大。在当时,我国白银的来源主要有:

在万历年间,在世界上兴起了一股开矿的浪潮,而明政府由于自身对白银的需求量增大,也开始有了开矿的举动,

使得我国白银的产量大大增多;

政府库藏的白银流入市场。明朝前期,政府曾经发布命令,禁止白银在民间进行流通。后来,由于国外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我国对外贸易得到发展,使得当朝政府不得不解除了禁止使用白银的禁令,禁令解除后,库存的白银在发放俸禄或军饷时流入市场,这些白银对贸易流通进行参与,使得市场上增加了白银数量;

因为国内外银价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又由于对外贸易的扩张,外国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外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后,使得中国白银数量大大增多,白银、黄金的比价由此受到影响,明清政府为了压低金价,开始推行纸钞,明清政府规定,白银和黄金的比价为4∶1。到了15世纪初,白银和黄金的平均比价则为6∶1,16世纪上半叶,比价则为7∶1,由于中国产生贸易逆差,外国白银不断涌进中国,到了19世纪下半叶,白银和黄金的比价则由原来的8∶1升到10∶1,到崇祯年间上升到13∶1。值得一提的是,银钱比价和金银比价的这种变动,并不是表明市场上的需求减少,这是由于到了明朝后期,黄金成为贵重商品,而白银已经成了主要的流通货币,而铜钱即使在一些交易中被偶尔使用,地位仍然不够显著,所以,白银的比价并不随着黄金、铜钱的比价而变动。由于贸易逆差的出现,国外的白银大量流入我国,也说明了当时我国的商品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国外白

银涌入中国,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货币的改革

明朝中后期,白银被大量使用,当时流通的货币还有铜钱等一些货币。到了清朝,铜钱等货币的流通越来越少,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国内外的贸易往来和政府的收入与支出,大部分都是使用白银,由此,白银逐渐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货币进行流通。那时,在中国流通的货币包括国外的一些货币,也叫白银货币,又叫洋银、洋钱等。到了清朝初期,对外贸易得到持续发展,外国白银流入中国的越来越多。因为当时的中国是个自产自销的社会,无需用到外国的一些商品,而外国商人却要到中国买瓷器、茶叶等物品,由于中国的老百姓习惯使用白银,迫使外国商人不得不以白银作为交易的手段,中国出现贸易逆差后,外国商人经常是带着很多白银到中国采购货物。

在当时,从外国流入中国的银元种类繁多,其中有墨西哥的“鹰洋”、西班牙的“本洋”以及日本的“龙洋”等,据有关资料记载,流入中国最早的外国银元是西班牙的“本洋”。在明万历年间,也就是16世纪末,就开始出现西班牙商人持“本洋”在我国使用。大家都以为“本洋”是西班牙银元,而实际上“本洋”是由墨西哥制造而成,这是因为“本洋”的表面有双柱,还有西班牙的国王像。在当时,墨西哥的产银在世界排名第一,而墨西哥独立以后,才有了“鹰洋”的出现,由于墨西哥

银币的表面刻有栩栩如生的鹰,所以又叫“鹰洋”。墨西哥“鹰洋”的纯色为94%以上,相比于其他外国银元,显得更为纯正。而日本的“龙洋”,由于表面刻有龙的花纹,所以被称为“龙番”或者“龙洋”,在日本“,龙洋”在明治时代曾被广泛使用。然而,外国银元在中国的流通,虽然促进了中国商品贸易往来,但也同时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外国银元在中国的流通,使我国的币种种类繁多,由于每种货币都有它自己流通的范围,使得中国的货币呈现出混乱的局面;第二,外国银元在中国的流通,助长了资本主义列强的歪风邪气,甚至对中国进行掠夺与侵略。当然,凡事有弊也有利,外国银元在中国的流通,同时也对中国的币制改革起着促进作用。洋钱的流入,使得人民群众把本国的银币跟外国的银币相互对照,发现外国的银币不仅分量具有统一的标准,且制作精巧,方便使用,更重要的是便于计算,所以很受中国人民的喜欢。当朝政府受此影响,也终于下定决心,决定铸造出计量准确,能够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中国银元。于是,光绪十三年,清朝开始有了自铸银元的举动,清朝在自铸中国银元的时候,把明朝铸钱的习惯沿袭下来,并且,为了和最早使用的古钱进行区别,把本朝铸造的铜钱叫做“制钱”。可以说,从明朝到清朝初期,中国都是保持贸易逆差的局面,所以,银元一直被当做主要货币来使用。不过,我国商品如果要对外交易,则是通过国际商家承认的贵金属白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