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儒学(1课时)
《汉代儒学》优秀课件 实用
权需要的是( )
C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4.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 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 经典是( )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一方面神化君权, 加强皇帝的权威,使得君主的权力神圣化而至高无 上;另一方面,又用天意来限制君权,用灾异来警 示君主,这是汉代儒学思想的重要发展。
新儒学是董仲舒糅合了法家、黄老之学而形成新的思想 体系。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
西汉所确立的政教体系,骨子里乃是法家的“尊 君卑臣”,只是吸收了些儒家思想而已,可以说是 “外儒内法”或“阳儒阴法”。
儒术”,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 1、解决思想意识形态问题,不能简单地依赖于行政 强制,更不能依靠暴力。
•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文化只有不断创新 不断发展,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会真正发挥它 的社会功能。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才是有生命力 的民族。
• 3、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尤其是世界全球化的今天, 我们应该善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文化的发展是连 续的,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同时,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A 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春秋大一统”和“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 》等,可见他的思想基础是源自《春秋》。
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 ) A. 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 正统的孔孟学说 C. 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 儒家学说与权术
专题一 第二课 汉代儒学教案 2021-2022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
第二课汉代儒学教案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路程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的产生。
新课导入:汉武帝时代,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是秦代“焚书坑儒”后大受限制的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新课讲授一、“焚书坑儒”批判1.背景(1)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建立。
(2)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
2.过程(1)焚书: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除《秦记》、医药、卜筮、种树等书外,其余全部烧毁。
(2)坑儒:秦始皇疑心儒生散布反对自己的言论,坑杀四百六十余人。
3.评价(1)“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2)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儒学发展进入低潮。
对思想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恶劣影响。
二、罢黜百家1.背景(1)汉武帝时代,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需要用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统一。
(2)董仲舒主张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
2.儒学正统地位确立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完成了罢黜百家、提升儒学地位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
人民版汉代儒学PPT课件1
②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人民版汉代儒学PPT课件1
人民版汉代儒学PPT课件1
影响:儒学因此而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 活。 ①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固:儒生成 为专制政治的仆从;儒学成为统治臣民的思想工 具; ②促成持久的读书风尚,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 形成,文化的发展; ③选官方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④读书——考试——做官,知识分子成为官僚队伍 的后备力量,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⑤导致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薄 弱,影响科技的发展。
材料一 有人认为,儒学的本质是消极的、保守
的,中国社会要进步,必须彻底“打倒孔家店”。然
而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
崇,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
材料二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民
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人协调、和与
中”。
结合本课你认为儒学的现代价值在哪?我们该怎样对待 儒学?
消极:结束了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 想的自由发展 积极:加强了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 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确立了儒学独尊、正统地位,适应了加强中央集 权的需要
人民版汉代儒学PPT课件1
人民版汉代儒学PPT课件1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
秦刚刚统一;
国力强盛;
原因 秦统治受到儒士攻 董发展儒学,适应了统
已2知、的军知事识方,面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考虑) 三次反击匈奴,改变了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中的被动地位; 3、经济方面: (1)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 (2)盐铁官营,由国家垄断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3)打击富商大贾。
人民版汉代儒学PPT课件1
汉代儒学教案
汉代儒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汉代儒学的发展和特点。
2.了解汉代各学派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3.培养学生对汉代儒学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汉代儒学的发展和特点(1)儒学的复兴:因为秦末汉初社会动荡,太学废置,并且汉高祖赞儒学,于是儒学得到了复兴。
(2)刘向与魏安僧伽:儒学的复兴离不开刘向和魏安僧伽的贡献。
刘向编纂了《新序》和《七略》,对经典进行了注释和整理。
魏安僧伽对儒家经典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阐述。
2.汉代儒学的各学派(1)经学派:代表人物有郑玄、杨雄、丁令理等,主张以经典为教材,以注释为方法,注重琢磨经典内涵。
(2)文学派:代表人物有司马迁、刘向等,主张以文学来传承经典,通过文章来传播儒家思想。
(3)墨学派:代表人物有东方朔、刘歆等,主张以墨子学派的思想来解释经典和儒家思想。
(4)道学派:代表人物有扬雄、王夫之等,主张以道教的思想为基础,来阐述儒家思想。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与学生互动,让他们了解到汉代儒学的背景和发展。
2.讲解汉代儒学的发展和特点。
3.介绍汉代儒学的各学派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4.让学生分组展开小组讨论,总结并展示各学派的特点和影响。
5.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展示汉代儒学的发展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汉代儒学的发展和特点。
2.小组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展示法:通过学生的展示,加深对汉代儒学的了解和记忆。
五、教学评价1.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展示,评价学生对汉代儒学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过程的评价:通过观察和录音录像,评价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执行。
3.学生的自我评价: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人民版必修三汉代儒学课件
汉代儒学对后世的影响
确立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汉代儒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其提倡的仁、义、礼、 智等价值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走向,为后世提供了 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
构建了中国社会的基本框架
汉代儒学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为中国封 建社会的组织结构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社会治理产生了深 远影响。
04
汉代政治稳定,社会秩 序良好,为儒学的兴起 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汉代儒学的代表人物
010203董 Nhomakorabea舒汉代儒学的代表人物,提 出了“天人感应”、“君 权神授”等思想,为儒学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郑玄
汉代经学家,对儒家经典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注释, 为儒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 贡献。
何休
汉代经学家,提出了“三 纲五常”等思想,为儒学 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 支持。
汉代儒学与法律
法律儒家化
重视家族法
汉代儒学对法律产生了深远影响,法 律逐渐儒家化,强调以德治国、以德 行政,倡导礼治。
汉代儒学强调家族法的重要性,认为 家族法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对家 族内部的规范和行为准则进行了规定。
礼法并重
汉代儒学主张礼法并重,即以礼为根 本,以法为手段,通过礼与法的结合, 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汉代儒学的影响
01
02
03
04
儒学在汉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和应用,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
表之一。
儒学对汉代的政治、文化、教 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儒学在汉代的发展过程中,逐 渐与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具
有中国特色的儒学文化。
儒学在后世被广泛传承和应用, 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
汉代儒学 讲课用1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
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 是
A.儒家主张 C.道家主张
思维点拨
天人感应
董仲舒的新儒学中“天人感应”的理解,注意两个 角度——君权神授和仁政。
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道”就是“三纲”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尊卑秩序永恒不变 政治的兴衰、王朝的更迭以及人类的一切均决定于天。
(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 ,然下手太毒辣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 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 丞相、秦始皇也。
------[明]李贽:《史纲评要》卷四《后秦纪》)
(一)背景
1时、代发展的必然(客观)
A、汉武帝即位时,国力强盛,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
B、王国问题、边境不宁(匈奴)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C、汉武帝积极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
——黄老之学不适应汉朝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 的需要
2、儒学自身发展的结果(主观)
——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适应大一统事业的 需要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2.什么是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是道家中的两派,即黄帝学派和老子学 派。它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同时它又兼采法、儒、 名、阴阳等各家学说。其内容主要包括治身(养生)、 治国两方面。 “无为而无不为”“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 “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要思想
冬之类也。 ——董仲舒《为人者天》
材料五 君为臣纲──君臣义
儒家
父为子纲──父子亲 夫为妻纲
──夫妻顺
三纲五常——适应统治需要,构建封 建等级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
汉代儒学讲课稿范文
汉代儒学讲课稿范文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尤其是儒学在这一时期得以充分发展和传承。
儒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和教育理念,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将从汉代儒学的基本内涵、著名的儒学家以及教育传承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汉代儒学的基本内涵1. 礼仪观念的发展2. 仁爱道德的强调3. 教育思想的体系化二、著名的汉代儒学家1. 经学家:董仲舒、扬雄2. 思想家:贾谊、贾思勰三、汉代儒学的教育传承1. 公学制度的建立2. 教育内容与方法的研究3. 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一、汉代儒学的基本内涵汉代儒学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礼仪观念的发展、仁爱道德的强调以及教育思想的体系化三个方面。
首先,汉代儒学对礼仪观念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发展。
汉代儒学家注重研究礼仪的内涵和作用,强调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恪守礼仪可以使人们的行为规范有序,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礼仪教育方面,汉代儒学家提倡以仪礼作为教育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修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其次,汉代儒学强调仁爱道德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仁爱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汉代儒学家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倡导人们相互尊重,关心他人,实现社会和谐。
此外,汉代儒学家还提出了"以仁爱述德"的教育原则,认为通过对仁爱道德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培养起正确的品德观念和道德意识。
最后,汉代儒学家开展了对教育思想的体系化研究。
他们总结汉代教育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方法。
汉代儒学家认为,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他们还提出了"教育因材施教"的原则,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能,教育应该因材施教,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优势。
二、著名的汉代儒学家在汉代,有许多著名的儒学家对儒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传承。
儒学的发展历程导学案
姓名:班级:小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第二节汉代儒学课时:1课时上课时间:2015年月日【学习目标】1、知道董仲舒的主要观点和汉武帝“罢黜百家”和创建太学等措施,理解其目的和影响。
2、体会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价值,加深对国家统一观念的认同。
【重点难点】1、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难点:罢黜百家局面形成原因及影响。
【学法指导】①依据学习目标,阅读教材9-12页,用黑色或蓝色笔规范地标注知识点,划出关键词句,完成独立预习。
②用红笔标注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你的疑问;用心记住最基础的知识点和概念。
③思考重难点、发现疑难点,以学习小组形式讨论合作交流和探究展示两个重难点问题。
一、知识链接:儒家学说为何到汉代才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1)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变革中,儒家学说不适应当时的需要。
(2)西汉建立后,需要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发展了儒家学说,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3)汉武帝时期重用儒生,确立察举选才制度,兴办太学等,使天下文士都学习儒家经典,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二、独立预习知识点一:儒学兴起的背景(春秋战国——秦朝儒家思想的地位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经孔子、孟子、荀子的创立和发展,早期儒学在社会上很有影响,称为显学。
2.秦朝,“焚书坑儒”,使儒学受到压制,儒学走向低潮。
(1)原因:①秦朝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②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圣贤言论,批评时政,不利于秦朝的统治。
③导火线: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
(2)概况①焚书:焚书的范围:六国的历史记载+私人收藏的书+严禁私下谈论+严禁私藏禁书不焚的书:《秦记》+博士管理的文献+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医药、卜筮、种树)②坑儒:警告文化人(3)评价:①实质:文化专制政策②积极:在当时是必要的,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一定程度上维护统治③消极:a、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
人民版必修三高二历史1.2-汉代儒学(共22张PPT)优质课件
(2)目的: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维护封 建统治秩序。
(3)实质:借助神权来强化皇权,以思想上的 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一种思想文 化专制。
(4)特点: ①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 ②儒学独尊,思想专制; ③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
(5)影响:
①为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儒学独尊,儒家学说逐步成为封建统治思 想; 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④董仲舒的新儒学带有神学色彩,导致两汉 神学迷信思想的长期泛滥; ⑤儒学独尊长期以来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不 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结合本课你认为儒学的现代价值在哪?我们该怎样对待儒学?
大一统意识 维护中华民族统一
价 民本意识、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值 和谐意识
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道德意识
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太学的出现
1.汉武帝创建太学
(1)性质: 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 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2)意义:
• ②郡国学校的建立,初步建立起地方教 育系统。
• ③太学生的参政意识较强,敢于批评时 政,对黑暗的政治势力有一定的限制。
课堂探究 为什么秦 王朝不焚禁医药、卜 筮、种树之书?
秦王朝焚书的目的 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 思想,而医学、卜筮、 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 对社会国家直接有益。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 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 而用之 。
董仲舒像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
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
汉代儒学讲课稿模板下载
汉代儒学讲课稿模板下载一、引言汉代儒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演变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也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汉代儒学的形成、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汉代儒学的兴起1. 背景介绍:汉代儒学的兴起与汉武帝的推崇密切相关。
汉武帝时期,儒学被提升为国家意识形态,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
2. 儒学与政治:汉代儒学与政治的结合,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国家治理的指导原则,对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汉代儒学的主要流派1. 董仲舒的儒学:董仲舒是汉代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等重要思想,对后世儒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王充的儒学:王充批判了董仲舒的一些观点,提倡“无为而治”,强调自然规律与社会秩序的和谐统一。
四、汉代儒学的核心思想1. 仁义礼智信:汉代儒学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认为仁、义、礼、智、信是构成社会和谐与个人完善的基础。
2. 君子与小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界限,强调君子应以德行和智慧为标准,小人则以私欲和短视为特征。
五、汉代儒学的实践与应用1. 教育制度:汉代儒学对教育制度的改革,如设立太学,推广儒学教育,培养了大量的儒家学者和官员。
2. 法律制度:汉代儒学对法律制度的影响,如《汉律》的编纂,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礼法并重”原则。
六、汉代儒学对后世的影响1. 文化传承:汉代儒学为后世的文化传承奠定了基础,许多儒家经典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和学习的对象。
2. 社会影响:汉代儒学对社会伦理、家庭观念、政治制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
七、结语汉代儒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和实践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汉代儒学的精神内涵,以及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讲课稿的模板,教师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汉代儒学”课件(人民版)
汉代儒学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仁、义、礼、智、信等美德,有助于维 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推动文化繁荣
汉代儒学的繁荣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推 动了文化的繁荣和创新。
汉代儒学的现代意义
提供道德指引
01
汉代儒学的核心价值观对于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道德指引作
用,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汉代儒学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理念的转变
汉代儒学提倡“以文教化”, 推动了教育理念的转变,强调 教育的社会功能。
官学与私学的并重
汉代儒学既重视官学的发展, 也鼓励私学的兴起,促进了教 育形式的多样化。
学术风气的形成
汉代儒学的繁荣形成了尊重学 术、崇尚知识的社会风气,促 进了学术的交流与发展。
汉代儒学对后世的影响
三纲五常
总结词
三纲五常是汉代儒学为维护社会秩序而提出的行为准则,强调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 尊卑关系和道德规范。
详细描述
汉代儒学家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学说,认为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是有序的、尊卑的。同 时,还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要求人们遵守。三纲五常学说的提出,为维护
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视家庭伦理
汉代儒学强调家庭伦理和亲情的 重要性,这对现代社会中家庭关 系的疏离和冷漠有一定的启示作
用。
推崇道德修养
汉代儒学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倡 仁、义、礼、智、信等品质,有助 于提升现代社会的道德水平。
强调社会和谐
汉代儒学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 处,这对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紧 张和冲突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君权神授
总结词
汉代儒学教学设计(简案)
“汉代儒学”教学设计(简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汉代儒学的兴起背景及董仲舒的主要观点。
2.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和创建太学等措施,认识儒家思想是如何确立其主导地位的。
1.从教材和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2.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探究汉代儒学地位的上升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价值,增强对国家统一观念的认同感。
2.认识汉代儒学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从而认识到文化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
二、重点难点重点:董仲舒的主要观点及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史实。
难点:如何认识和理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及影响。
三、教学方法本课为一课时,课型为新授课。
相应的学法有材料分析法、问题讨论法等;教法有讲授法、讨论法及多媒体演示法等。
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讲授]: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孟子、荀子等人发展了儒家思想,儒家与其它学派一起构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框架。
之后,儒家思想的命运如何?(二)课堂展开【探究一:焚书坑儒】[板书]:汉代儒学一、背景[展示PPT]:材料1:“及至秦之季世,焚许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材料2: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章碣《焚书坑》问题1:上述材料反映哪一历史事件?(焚书坑儒)问题2: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你怎样评价“焚书坑儒”?(起因:儒士议论,以古讽今、批评时政;实质:钳制思想的文化专制政策;目的: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积极影响: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统治;消极影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
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
)[过渡]: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试图通过“焚书坑儒”,来钳制思想、巩固统治,但这并未使秦朝长治久安。
汉代儒学[人民版]课件
汉代儒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汉代儒学提倡的“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等教育思想,对现 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有重要的
启示作用。
汉代儒学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 强调“德才兼备”,对于现代教 育中加强德育教育有着积极的借
汉代政治的稳定和经 济的发展为儒学的发 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汉代儒学的概况与特点
汉代儒学以经学为主要形式, 注重经典的研究和解释。
汉代儒学强调“三纲五常”, 注重伦理道德的实践。
汉代儒学提倡“天人感应”学 说,强调天命和人事的互动。
汉代儒学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汉武帝时期,此时 儒学成为官方哲学,经学得到大
重要著作
《三礼注》、《毛诗笺》等
马融
总结词 东汉末年的大儒
详细描述 马融是东汉末年的儒家学者,他以讲学为业,教授门徒, 其门徒众多,学问渊博。他的经注以辞藻华丽、义理深奥 著称,对后世经学研究也有一定影响。
重要著作 《论语注》、《三传注》、《毛诗注》等
04
汉代儒学的影响与价值
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思想统一
力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董仲舒时期,他提 出了“天人感应”学说,强调了
天命和人事的关系。
第三个阶段是东汉时期,经学继 续发展,同时出现了许多儒学流
派和大师。
02
汉代儒学的思想体系
儒家经典与思想
儒家经典
汉代儒学继承了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 如《诗》、《书》、《礼》、《易》、 《春秋》等,并形成了以《五经》为 核心的经典体系。
汉代儒学推崇儒家思想,主张以 德治国,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 当时社会的思想统一,有利于维
汉代儒学详解课件
通过在教育中引入汉代儒学的内容,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促进教育与社会责任相结合
汉代儒学强调教育与社会责任的统一,有助于引导现代教育更加关 注社会问题和社会责任。
感谢观看
THANKS
汉代儒学详解课件
目 录
• 汉代儒学概述 • 汉代儒学的主要思想 • 汉代儒学的发展历程 • 汉代儒学与其他学派的关系 • 汉代儒学的现代意义
01
汉代儒学概述
汉代儒学的兴起
汉武帝推崇儒学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 在国家政治和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
儒学与政治结合
儒学逐渐与政治结合,成为汉代 政权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
汉代儒学的演变
汉代儒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从汉初的复兴到汉武帝时 期的独尊儒术,再到东汉时期的经学化,儒学在不断地发展 和完善。
这一时期的儒学不仅关注政治、伦理等领域,还开始涉及哲 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4
汉代儒学与其他学派的关 系
汉代儒学与道家思想
汉代儒学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道家思想,特别是在政治哲 学和伦理学方面。例如,道家倡导的无为而治和自然法则 对汉代儒学产生了影响,使儒学在强调礼制和仁义的同时 ,也注重顺应自然和天道。
汉代儒学家在阐述儒家伦理和政治主张时,也吸收了法家关于君臣关系和权力运作的观念,形成了具有汉代特色的君臣伦理 和政治哲学。
汉代儒学与墨家思想
汉代儒学与墨家思想在某些方面存在 相互影响。墨家提倡兼爱非攻、反对 厚葬等观念对汉代儒学产生了一定的 影响。同时,汉代儒学也在某些方面 借鉴了墨家的组织形式和行动方式。
03
《汉代儒学》(教学课件)解析
(三)科举制的文化影响—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强化;
1、选官制度的变化: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2、确立;隋朝——开创:唐朝——健全;北宋——完善;
明清——强化;清末新政——废除 3、特点:①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依据;②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 经典
1
读材料:
•古代儿童启蒙读本中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 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千 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 簇。”这些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
目的:维护专制统治,遏制思想文化的泛滥。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概况
焚书范围:六国的历史记载+私人收藏的诗 、书、百家语等+禁书
可以保留的书:《秦记 》 + 博士管理的文献 + 有实用价值的书(如医书、农书、卜筮等 )
探究:为什么秦王朝不禁焚医药、卜筮、种树之 类的书?
答:秦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 而医药、卜筮、种树之类的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 和国家有益,不构成威胁
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术者,皆绝于道,勿使并进。
上述材料,包含了董仲舒哪些观点?汉武帝为什么要接受董 仲舒的主张?从中你可以看出“独尊儒术”的实质是什么?
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观 点。 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天人感应”的观 点。 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的主张。
主要原因之一。
1
4、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影响:儒学因此而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①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固:儒生成为专 制政治的仆从;儒学成为统治臣民的思想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 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实质:外儒内法,思想专制, 实质:外儒内法,思想专制,带有神学倾向
帝国家“大一统” 帝国家“大一统”的 需要, 需要,适应了汉武帝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的需要。 权的需要。
• 起用儒士,重用儒生 起用儒士, • 表彰六经,确立儒家经典的地位 表彰六经, 措施: • 罢黜百家(不在儒家六经范围内的学 罢黜百家( 术皆罢黜) 术皆罢黜) • 兴办教育,设立太学 兴办教育, • 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遏制了学术 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评价: 思想的自由发展 • 重视思想文化及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历 重视思想文化及教育的发展, 史文化的发展 • 儒学成为历代统治者推行的正统思想, 儒学成为历代统治者推行的正统思想, 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
二、太学的出现
1、汉代教育体制 在中央,创办太学( ①在中央,创办太学(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 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在地方,天下郡国皆立学校, ②在地方,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 教育系统 2、 2、太学建立的影响 对教育:太学的建立, ①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 度化的标志; 度化的标志; 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②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 于文化的传播; 于文化的传播; 对统治者: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 ③对统治者: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出身 中下层的人,也能进入仕途,扩大了统治基础; 中下层的人,也能进入仕途,扩大了统治基础; 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 ④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 治势力有所收敛。 治势力有所收敛。
通过这些措施,汉武帝实现了政治、经济上的“大一 统”。
汉武帝时期, 国家“大一统”成为现实需要。 汉武帝时期,实现了 国家“大一统”成为现实需要。 •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 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 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 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 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 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于道,勿使并进。 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于道,勿使并进。 上述材料,包含了董仲舒哪些观点?汉武帝为什么要接受董 仲舒的主张?从中你可以看出“独尊儒术”的实质是什么? 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 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 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 的观点。 授”的观点。 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 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天人感 的观点。 应”的观点。
图说历史
孔子
孟子
荀子
说说他们的对儒学的贡献. 说说他们的对儒学的贡献.
用最简单的词描述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地位 。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之二
儒学的兴起
汉武帝
董仲舒
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
1.知道董仲舒的主要观点; 知道董仲舒的主要观点; 知道董仲舒的主要观点 2.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和创建太学等措施, 知道汉武帝“ 知道汉武帝 罢黜百家”和创建太学等措施, 理解其目的和影响。 理解其目的和影响。 2012年会考标准: 年会考标准: 年会考标准
பைடு நூலகம்
▲2.儒学的兴起 . 罢黜百家, ①罢黜百家,倡导儒学 ②太学的创建
罢黜百家,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关于汉武帝 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君主,根据以前学习过 的相关知识,总结汉武帝的突出的历史成就?
成就:政治上,实行推恩令、附益法和设立中朝, 成就:政治上,实行推恩令、附益法和设立中朝,解决 王国问题和相权过重问题; 王国问题和相权过重问题; 民族关系上,抗击匈奴和设立三郡, 民族关系上,抗击匈奴和设立三郡,解决匈奴问 题和百越问题; 题和百越问题; 经济方面,盐铁官营, 五铢钱” 统一货币, 经济方面,盐铁官营,铸“五铢钱”,统一货币, 解决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的问题; 解决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的问题; 对外关系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对外关系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