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用典认知转喻分析及其英译策略——以许渊冲英译《宋词三百首》为例
许渊冲《宋词三百首》翻译中的文化缺失补偿策略
许渊冲《宋词三百首》翻译中的文化缺失补偿策略作者:韦名忠龚永红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09期摘 ; ;要:宋词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能与唐诗争齐,与元曲斗艳。
《宋词三百首》词人巧妙的构思、细腻的笔触让宋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经典宋词也成为许多翻译工作者难以割舍的翻译素材。
被誉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第一人”的许渊冲先生所翻译《宋词三百首》英译本成为宋词翻译的经典之作。
本文从文化缺失补偿的视角对许渊冲《宋词三百首》中的《青玉案·元夕》的英译本,进行文化缺失补偿策略分析,以诠释宋词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青玉案·元夕》 ; ;翻译 ; ;文化缺失 ; ;补偿策略一、《青玉案·元夕》简介青玉案原为词牌名,因取自东汉张衡《四愁诗》中的“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而得名,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作于1174年宋淳熙元年或二年,是辛弃疾刚从北方投奔到南宋,在南宋的都城临安所作,当时南宋国势日衰,强敌压境,统治阶级只会屈辱求和,整日沉湎于歌舞享乐,粉饰太平。
辛弃疾对当时执政者不思进取颇多谴责,因而备受排挤,空负文才武略却无法施展,于是将自身的忧国忧民之情和满腔爱国热情寓于词作之中,抒发愤慨愁情。
雖然壮志难酬,杀敌雄心无法实现,报国之心始终不曾泯灭。
其中的“那人”不是别人,正是文韬武略集于一身却报国无门的辛弃疾,就算灯火阑珊,国将不国,然词人的家国天下情怀还在,随波逐流自甘堕落绝非辛弃疾本色[1](43-44)。
(一)原文: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原文详解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元宵之夜,烟火缤纷,街头巷陌灯火辉煌,犹如东风一夜吹散繁花千树。
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显贵乘坐豪华马车,倾巢而动,留下一路幽香。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宋词三百首》中的转喻》范文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宋词三百首》中的转喻》篇一一、引言转喻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为深入探讨语言的表达和内涵提供了独特视角。
本篇论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宋词三百首》中广泛使用的转喻现象,并探究其背后所蕴含的认知心理和语用价值。
通过对《宋词三百首》中的转喻实例进行分析,期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宋代诗词中的语言表达与思想传达方式,并以此深化对认知语言学的理解和应用。
二、认知语言学基础及转喻概念认知语言学是一种研究语言认知和思维过程的理论,它强调语言与认知之间的互动关系。
转喻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特定语境中,用一个事物或概念代替另一个事物或概念来表达意义的过程。
在转喻的过程中,语言与人们的认知心理、社会文化等紧密相连,成为理解语言现象的重要途径。
三、《宋词三百首》中的转喻现象(一)《宋词三百首》概述《宋词三百首》是宋代词作的集大成者,其中收录了众多著名词人的作品。
这些作品以婉约、豪放、雅致等风格为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宋代词人的思想感情和语言表达方式。
(二)转喻在《宋词三百首》中的应用在《宋词三百首》中,转喻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广泛运用于作品之中。
例如,用“青山”代指“故乡”,用“明月”象征“离愁”等。
这些转喻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还使得诗词的意境更加深远。
四、转喻的认知心理分析(一)转喻的心理基础转喻的运用基于人们的认知心理和思维习惯。
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们往往会通过联想、隐喻等方式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联系起来,从而形成转喻的表达方式。
这种表达方式既简化了语言表达,又丰富了语言的内涵。
(二)《宋词三百首》中转喻的认知心理分析在《宋词三百首》中,词人们运用转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境。
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词人们的语言表达技巧,还反映了他们的认知心理和思维方式。
例如,通过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状态相联系,词人们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词人的情感世界。
认知转喻视角下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研究——以苏轼诗词为例
认知转喻视角下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研究——以苏轼诗词为例HUANG Shao-jing【摘要】转喻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代表性的语言建构方式,认知转喻研究对于古典诗词翻译具有积极意义.以许渊冲和伯顿·沃森英译的苏轼诗词为例,对比分析苏轼诗词英译中的主要认知转喻类型,反思中国古典诗词转喻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现象,进而从文本的客观体验性和译者的主体认知性角度,探讨以苏轼诗词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诗词认知转喻的翻译策略.【期刊名称】《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22)001【总页数】8页(P105-112)【关键词】转喻;苏轼诗词;英译【作者】HUANG Shao-jing【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随着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化进程的深化,中国传统文化正逐步走向世界,“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中国成为文化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国际跨文化传播与交流过程中,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英译研究成为学界热议的焦点。
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词在中国古典诗词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瑰宝。
苏轼诗词英译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研究视角也较为多样,既有美学理论的探讨[1],也有哲学视角的解读[2],还有禅学角度的诠释等[3],这些为苏轼诗词的英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苏轼的诗词很多通过转喻来表达意境,因此,转喻的翻译成为苏轼诗词英译中美学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
但翻译界关注苏轼诗词英译转喻现象的还比较少,尚无相关的系统研究。
本文以认知转喻理论为视角,对苏轼诗词中的转喻现象进行认知解读,并对苏轼诗词的不同代表性译本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旨在让更多的译者关注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的转喻现象,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提供更多的有益参考,并帮助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一、转喻的概念、类型及其认知解读价值(一)转喻的概念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工具和思维模式。
认知转喻视角下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研究——以苏轼诗词为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ꎬ2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认知转喻视角下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研究
———以苏轼诗词为例
一、转喻的概念、类型及其认知解读价值
( 一) 转喻的概念 认知语言学认为ꎬ转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工具和思维模式ꎮ 转喻不仅仅是一种发生于语言层面的修 辞格ꎬ更是人类进行思考和推理的一个重要的认知和思维工具[4] ꎮ Lakoff 等将转喻视为理想化认知模式 中的一种重要认知方式ꎬ是同一个认知域内的概念化的映射过程[5] ꎮ Croft 认为转喻是认知域矩阵中认知 域与其次域的凸显关系[6] ꎮ Langacker 提出转喻是一个参照点现象ꎬ认知过程中概念相对凸显的实体作为 认知参照点ꎬ唤起不凸显的实体[7] ꎮ Radden 等认为转喻是一个概念现象和认知过程ꎬ并在理想化认知模 式中运作ꎬ其中一个概念实体( 或载体) 为另一个概念实体( 或目标) 提供心理可及[8] ꎮ 转喻具有本源性ꎬ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酒”意象的英译研究——以许渊冲的《宋词三百首》为例
162王茜茜,李天贤:框架语义学视角下“酒”意象的英译研究框架语义学视角下“酒”意象的英译研究——以许渊冲的《宋词三百首》为例王茜茜,李天贤(宁波大学 科学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2)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词英译的框架赋值与构式配置实证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5BYY030。
同时得到宁波大学人才工程项目(文)/博士基金“框架语义学与构式语法的分野与融合”和宁波大学人才工程项目(文)/胡岚博士基金“宋词英译中框架配置实证研究”的资助。
指导教师:李天贤教授【摘 要】意象是宋词的灵魂,框架语义学为宋词意象翻译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本文以框架语义学为理论视角,通过对比《宋词三百首》原文和译文中酒意象的框架元素,最终发现主要有框架完全对等、部分对等和完全不对等三种情况,其中部分对等的居多,完全对等和完全不对等的较少。
【关键词】意象;框架语义学;翻译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2-0162-02宋词的意象极其丰富,胡应麟(1979)认为“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它不仅只是文字所表达的客观物体,而且融合了诗人主观的感情和思想,是外部客观事物和诗人内部情感的统一体。
意象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有些学者探讨了宋词颜色意象的翻译策略(李晓丹,2006;王筱,2013),也有些学者格外关注宋词中的文化意象(白静 2014;孟颖 2014),其他还有研究花和柳意象的(向芬2014;吕胜男2015)。
这些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截至目前,鲜有人探究酒意象的翻译,而本文就是对此的一次尝试。
一、框架和翻译Charles Fillmore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了“框架语义学”,其核心概念之一就是框架。
Fillmore(1982:111)将框架定义为“由概念组成的系统,理解一个概念系统中的任何一个概念,必须以理解它所适应的整个结构为前提”,它是意义理解的先决条件。
从许渊冲诗词翻译技巧来看英诗韵译
【摘要】在中国诗词英译问题上究竟是采取散体译法还是韵体译法争论不休,许先生一直秉承韵体翻译信念,用行动证明其英译韵文的魅力。
本文通过对许先生古诗词英译韵文相关技巧的分析,旨在提高读者读唐诗宋词等英译本时欣赏能力,理解英译韵文在传播中国诗词过程中所发挥重大作用。
【关键词】许渊冲;中国古诗英译;诗词英译技一、许渊冲简要生平及所受评价(一)生平许出生于1921江西南昌,自幼喜好文学,1938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1941年在美国空军任英文翻译。
1944年考入清华大学继续深造。
1951年归国后开始教书翻译生涯,50年代(1951-1960)在北京、西苑、香山等外国语学院任教英文和法文60年代(1960-1970)在张家口外国语学院任教英文:70年代(1970-1983)在洛阳外国语学院任教英文和法文。
纵观期一生,许先生恰好是四十、五十岁默默无闻,六十岁开始崭露头角,七十岁攀上译坛高峰,八十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张智中,2006)。
(二)评价许渊冲一生译著颇丰,不少学者和专家发表了中肯评价。
作为翻译家,许翻译的语种涉及汉语、英语、法语,翻译的方向则有英译汉、汉译英、法译汉、汉译法,翻译的文体包括诗歌、小说、戏剧,几乎无所不包(张智中,2006)。
钟书先生谈到许译诗词达到“意美、音美、形美”境界时,说那“恰似带着镣铐跳舞很不容易”(马红军,2006)。
二、许氏诗词英译技巧特点分析(一)词汇层面许在词汇层面译诗技法,主要包括添词救韵、使用呼语、词语反复、巧译专词等。
添词救韵:指的是当译文押韵出现困难时,可以添加一个单词或是短语来达到押韵目的且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译文:try to ascend the mountain’s c rest!译文中添加了under your feet之后,所有山峰都被踩在了脚下,“众山”自然就显得更加渺小了强化了诗意押上了韵。
使用呼语:作为一种修辞格,呼语包括呼人和呼物。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许渊冲诗歌翻译策略
特定 范 畴 的具体 实例 。 i , 1 范 畴 与概念 对 应 , 意 义
是 概念 化 的过 程 和结果 , 所 以词 义 的确 认必 须 参 照 概念 以及人 对 这 一事 物 的解 释 。认 知语 言学 认为 ,
首 先 出现 于 1 9 7 1年 ,用 来 指 真 正对 大 脑 中 的语 言
Vo1 . 3l N0. 2 APr 2 01 7
从认知语言学 角度分析 许渊冲诗歌翻译 策略
杨俊峰
( 大连 外 国语 大 学 ,辽 宁 大连 1 1 6 0 4 4 )
摘 要: 诗歌是 中国汉族文 学最早形成的文学体裁 , 也是 中国文化的瑰 宝。古代诗人常 以吟诗 为乐,以诗明志 ,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1 2 — 3 0
基 金项 目: 辽 宁省 高等杰 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项 目( WJ Q 2 0 1 4 0 2 6 ) 作者简介 : 杨 俊峰( 1 9 5 7 一 ) ,男 ,山东德州 , 教授 , 研究 方向 : 口笔译研究 、 科技翻译 、 加拿大文学 、 西方神话 与文学等 。
以诗传情。 由此 , 诗歌 中最重要 的便是意象, 意 象成就 了诗歌的灵魂 , 注入 了无限的生气, 展现了诗歌的神韵。 诗歌在
向外传播翻译 中, 最不可少的便是 其意 象。以许渊冲诗歌译文为基础 , 从翻译观的 问题 着手 , 对许 渊冲翻译与认知语 言学给 予交叉研 究, 可为诗歌翻译提供切 实可行 的翻译策略 , 也可向世界展现更 完美的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 : 诗歌 翻译 ; 认知语言学 ; 翻译 策略
文章编号 : 1 6 7 4 — 0 8 8 2 ( 2 0 1 7 ) 0 2 — 0 0 1 2 — 0 4
译形译意——许渊冲的古诗英译理论及技巧探微
译形译意——许渊冲的古诗英译理论及技巧探微许渊冲(1895-1931),是20世纪中国著名诗词翻译家,其英译古诗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他把中国古典文学中诗词,以及繁复的文化艺术精髓,变换成丽、具有感染力的英文诗句,颇具创新意义。
许渊冲英译古诗旨在向外国友人讲述传统文化,传递中国文化,而他采用的方法是译形译意,其理论及技巧值得深入探讨。
许渊冲的译形译意理论是译者把古诗这种非可言性的文学形式重新变形,转为英文的一种理论和实践。
他认为,文学翻译应同时保持原文的精神和形式,以保证译文的完整性与一致性,这也是他译形译意理论的核心思想。
许渊冲在翻译古诗时,认为文字、声音和意义都具有可把握的完整性,因此,在处理译文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诗歌的结构和韵律色彩等特点,确定原文的表达方式。
此外,有时,他还会运用自己的个人经验和洞察,把一些本地文化内涵融入到译文中,从而更好的呈现原文的精神。
许渊冲的英译古诗技巧不仅体现了他对诗歌的理解,还表现出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体会,且把所有文字、声音和意义统一起来,使英译文变得丰富多彩,感情真挚,深入人心。
此外,许渊冲在翻译古诗时,还充分利用英语的文学表达能力,灵活运用多样表达手段,在处理诗歌语言本身的同时,还要努力想象诗句中的抽象内容。
他精心把握英语句式的技巧,采用一定的体裁是诗歌的结构,注重韵调的变化,诗意的和谐,以及释义的灵活选取和组合,最终营造出一种中西化的诗歌语言。
归纳起来,许渊冲的译形译意理论与技巧是对传统古诗的理解、把握和重塑,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特有的文化内涵,也把传统艺术美学与英语文学之间的融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许渊冲的英译古诗旨在向外国友人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他所探究的理论及技巧更有力地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精髓,对傅雷家学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许渊冲的古诗英译理论及技巧为当代学者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更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让海外读者了解中国精神。
98岁翻译家许渊冲,把宋词100首翻译成英文,美得让人沉醉
98岁翻译家许渊冲,把宋词100首翻译成英文,美得让人沉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说到我们的唐诗宋词,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感叹古人的妙笔生花?还是被背诵课文的恐惧感支配?古文的韵律之美让大家叹服之时,有这样一位翻译大师,将中国古诗词翻译成外语,在世界流传……一起来跟大白看一下他的故事吧!2017年,央视最新一档文艺气息浓厚的节目《朗读者》请来了96岁的许渊冲先生,他和董卿的一席对谈感动了无数网友。
网友说,在遇到许先生之前,竟不知道翻译后的古诗这么美……近日,CGTN对98岁的许渊冲再次进行了回访,在采访中,他谈到了一生只做一件事,而语言是文明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接下来一起听这位百岁老人以亲身经历诉文明互鉴,讲文明互存。
'许渊冲的书桌(图片来自网络)北京大学的畅春园里,有一排排80年代建造的教职工住宅。
其中的一扇窗,常常亮灯至深夜三四点,这便是翻译界泰斗、98岁老先生许渊冲的家。
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毕生致力于中西文化互译工作。
当今世界,在汉语、英语、法语之间灵活游走的翻译家,许渊冲乃第一人。
他将中国的《论语》《诗经》《楚辞》《西厢记》等翻译成英文、法文,还将西方名著如《包法利夫人》《红与黑》《约翰·克里斯托夫》等译成中文。
他的中译英作品《楚辞》,被美国学者誉为“英美文学领域的一座高峰”。
《西厢记》被英国智慧女神出版社评价为“可以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媲美”。
在节目《朗读者》中,主持人董卿说:因为他,我们遇见了包法利夫人,遇见了于连,遇见了李尔王;也因为他,西方世界遇见了李白、杜甫,遇见了崔莺莺、杜丽娘。
2011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他“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2014年,获得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迄今为止,全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翻译家。
这本平装版《画说宋词》(中英对照版),就是许渊冲的译作。
内文中英对照,让你一览翻译大师的文学风采。
宋词中特殊转喻的认知探讨及其翻译策略
( 韦庄 《 菩 萨蛮》 )
这 首 词是 回忆 昔 F I 在 风 景如 m 町 的江 南水 乡与 美 丽 如 明月 的侑酒 女 郎共度 存宵 的美 好往 事 。词 巾的
“ 月” 是转 喻 模 型 , 主域 “ 月” 的次域包括 “ 满月” 和
“ 残月” , 分别 代表 “ 团圆” 、 “ 美好 “ 和“ 分离” 。在 该 词 的语 境 中 , 突 的主域 ( 源 始域 ) “ 月” , 激 活 的是
被 激活 。首先 被激 活 的部分 , 就是 整 个 整 休 中得 以 “ 突 ” 的部 分 , 转 喻正是 通 过模 型 中容 易被 感 知 的 部 分认 识整体 。 转 喻 的正 确理 解受 到双 方共享 的文化知识 和 背 景 知识 限制 。例 : “ A:D o y o u w a n t t o p l a y w i t h me ?
凝 霜 雪。 ”
解整体或者整体的另一部分” [ 2 ] 2 o 7 。
转 喻 的结 构分 为主 域 和次 域 , 如 果从 映 射 的角
度来 看 , 则 分 为源 始 域 和 目标 域 J 。主 域 由多个 次
域组 成 , 即相 当于 上 文 的 “ 一 个 域 中 的整 体 ” , 而 次
语 言学 研究 ・
宋 词 中特 殊转 喻 的认 知探 讨 及 其翻 译 策 略
刍 幸 居
( 广 东 白云学 院 外 国语学 院 , 广东 广 州 5 1 0 4 5 0 )
摘
要: 由于转喻的新颖性和替代 同一整体其他成分的独特性 , 词人喜欢使 用转喻唤起“ 诗
意” , 同时达到 经 济使 用语 言 的 目的 。转喻 是 比 隐喻 更重 要 的认 知方 式 。激 活是 转喻 的主 要 运 行
范畴化视角下汉语文化词汇的英译——以许渊冲英译版《宋词三百首》为例
136odern ChineseMXIANDAI YUWEN 一、词汇范畴理论及其评价模式认知语言学把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这种高级认知活动被称为范畴化(Categorization)。
在认知语言学中,范畴也被称为认知范畴,其作为概念储存于人类大脑,外部表现为语言中的词汇。
以认知范畴为基础的词语层次翻译是一个在形式上表现为语码转换,但本质上是认知范畴移植的过程。
人类对事物的分类形成不同范畴的心理过程具有等级特点,认知范畴因此被分为上位范畴、下位范畴和基本层次范畴三个等级。
同理,作为认知范畴外部表现形式的词汇也具有上位范畴词汇、基本范畴词汇和下位范畴词汇的区分。
如:fruit、berry、blackberry三个不同等级的范畴分别对应认知范畴中的上位范畴词汇、基本范畴词汇和下位范畴词汇。
由于人的认知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会导致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所差异,其结果导致即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面对相同的事物,也可能形成不同的认知范畴,这棒的差异也体现在作为外部表现形式的词汇上。
Langacker制定的比较扫描公式很好地阐释了跨语言的词汇范畴转换原理。
他把原语范畴定位为S,把译语范畴称作T,经过范畴扫描,T与S之间的差值为V。
T和S之间的关系可以是>、<、=或≠。
当S>T时,译文是对原文的具体化,如“黄花”被翻译成“golden chrysantemums”;S<T 时,译文是原文的抽象化翻译,如“表妹”译为“cousin”;S=T时,译文是原文的等值翻译,如“电脑”译为“computer”;S≠T时,即为误译,通常由译者对原文本的错误理解造成,或者为了实现更易于目的语读者理解的效果。
以上四种结果除S=T为等值翻译外,S>T、S<T、S≠T都是非等值翻译,造成非等值翻译的范畴化视角下汉语文化词汇的英译——以许渊冲英译版《宋词三百首》为例王婷艳(华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摘 要:中华典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典籍英译已经成为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
互文性视角下的宋词英译研究——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
互文性视角下的宋词英译研究——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
白雪;韩敏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22()22
【摘要】宋代是继唐代之后我国文学发展的繁荣时期,因而宋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宋词讲求格律,平仄。
根据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互文性理论,它不仅体现在文内的暗指,同时还体现在文内的结构上。
在互文性视角下,译者可以理解宋词的互文性表达,领略宋词翻译之美。
该文试从许渊冲英译本入手进行文本分析,探讨许渊冲宋词翻译的音韵、意象在互文性理论上的具体体现。
【总页数】3页(P62-64)
【作者】白雪;韩敏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模因论视角下的《关雎》英译研究——以理雅各、庞德和许渊冲的三个英译本为例
2.范畴化视角下汉语文化词汇的英译——以许渊冲英译版《宋词三百首》为例
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对宋词词牌名的英译研究——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
4.视觉化框架下宋词词牌名英译研究——以许渊冲和卓振英译本为例
5.范畴化视角下汉语文化词汇的英译——以许渊冲英译版《宋词三百首》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译古典诗词的隐喻转化策略--许渊冲先生译文评析
英译古典诗词的隐喻转化策略--许渊冲先生译文评析林文韵【期刊名称】《鸡西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00)006【摘要】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诗歌中隐喻的翻译直接影响到译诗的表现力。
唐宋诗词用词精炼、蕴涵深广,是隐喻的高度体现。
以许渊冲先生英译唐宋诗词的译本为语料基础,结合Newmark关于隐喻翻译的普遍策略,试归纳分析唐宋诗词隐喻的具体转化策略及其基本特点。
%The defining principle of poetry is metaphor, whose translation is decisive in 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rendered version of a poem.The best representatives of metaphor can be found in the classical poetry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ith refined wording and profound implication.Based on XuYuanchong’s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poetry and Newmark’suniver-sal strategies, the paper tries to generalize the specific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lassical poetry and their features.【总页数】2页(P69-70)【作者】林文韵【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 2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相关文献】1.论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的意境重构——以许渊冲的《琵琶行》英译本为例 [J], 许菊;郭懿2.冲淡典雅,轻灵洒脱--许渊冲先生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语言风格例说 [J], 张智中3.如诗入诗,自成一家 --许渊冲先生古典诗词英译的语言风格 [J], 张智中4.及物性视角下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及其英译分析--以许渊冲和林语堂两版英译文为例 [J], 苏琳5.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论许渊冲先生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改译 [J], 张智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许渊冲宋词英译作品中的明晰化策略对诗意的延异
德在评论葛浩文 的翻译作 品时曾写道 : “ 葛氏 的翻译清晰 、 准 确, 最 重要 的是 它捕 捉到了原文 的神韵 。 ” 1 4 ] 由是 可见 , 葛浩
韵文 的唯一专家” , 常年从事 古诗 词翻译 , 蜚声中外。 目前已
修辞疑问句一般不需要听话人作出回答说话人已在文中陈述了答案而且一般都对命题持肯定态10其主要功能是强调看似疑问实则是明晰原文情感表达的一种策略使之语气更为强烈抒情意味更浓使诗意如上文提到中诗词多含蓄对于情感的表达重渲染铺成需读者细细品味方能理解译者除了通过明确主语和句式的调整对情感表达明晰化还使用了其它多种策略在此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验只是生活的复制品它和生活毕竟保持着一定距离3d视剧的美术设计通过对生活的复制或者对人们心理渴求的复制来表达人们的情感诉求
— —
A Ca s e S t u dy o f S o ng Po e ms En g l i s h Tr a n s l a t i o n b y XU Yua n —c ho n g
L I N l i e
( S c h o o l o f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 S o u t h w e s t P e t r o l e u m U n i v e s r i t y ,C h e n g d u , S i c h u a n P r o v i n c e , 6 1 0 5 0 0 )
林 杰
( 西 南石 油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四 川 成 都 6 1 0 5 0 0 )
摘 要: 对诗词 的欣 赏离不开对其诗意 的品味 , 因而对诗 意的延异是 译者在翻 译诗词过 程 中不可忽视 的难题 。
中国古诗意象英译的概念隐喻转换——以许渊冲、卓振英等英译古诗词为例
中国古诗意象英译的概念隐喻转换收稿时间:2017-09-16作者简介:葛月月(1993-),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人。
MTI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英语笔译,英美文化;尹明睿(1993-),男,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人。
MTI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英语笔译,外宣翻译。
意象在古诗词中的应用随处可见,它是诗歌语言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的诗人常常托物言志,借物咏怀。
同语言读者之所以能够欣赏诗歌,是因为读者与诗人对同一外界事物有相似的认知,可以产生相似的联想。
由于人类在认知方式上的相似性,对同一事物的认识、看法也存在相似性。
诗人丰富的内心感受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传达,以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认同、理解和认知。
因此,古诗中的意象也就成了架在诗人和读者之间的桥梁。
隐喻的研究历史悠久。
(束定芳,2005)“隐喻”一词最早出现在亚里士多德所著的《修辞学》一书中。
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
而莱可夫和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出版,标志着隐喻不再仅仅是运用在语言层面的修辞手段,而是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
人类的概念系统中很多基本概念都是隐喻的,甚至有学者认为人类的概念系统本身就是隐喻的。
隐喻是两个概念域,即从源域到目的域的映射。
那么怎样才能判断某一词语或概念是不是隐喻呢?“如果一个概念是非隐喻的,那么这个概念就是由它本身建构的,并通过其自身被理解,而不是通过引入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去建构它、理解它。
”当代学者对中国诗歌中意象翻译的研究越来越多。
如杨俊峰(2011)在研究意象翻译的实质时指出:意象的构成需要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二是情感依托的物象。
因此,翻译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就是要移植承载原诗意象的物象及其被赋予的情感。
强慧云,王斌(2015)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诗歌中意象翻译的策略,即“解释性的直意”和“意象的转变”。
学者们从各个方面对诗歌的意象翻译进行了研究,然而笔者发现,大部分研究仅仅都是理论部分,没有具体实践和实例。
许渊冲译唐诗宋词诗经读后感
许渊冲译唐诗宋词诗经读后感【实用版3篇】目录(篇1)1.引言2.许渊冲的翻译理念和方法3.许渊冲的翻译作品:唐诗宋词和诗经4.许渊冲的翻译成就和影响5.个人读后感6.结论正文(篇1)一、引言许渊冲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他致力于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翻译成英文,其中包括唐诗宋词和诗经等。
他的翻译作品不仅忠实于原文,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许渊冲的翻译理念和方法许渊冲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承。
他采用了一种“美化之艺术”的翻译方法,力求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美感和意境。
他强调翻译应该忠实于原文,同时也要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三、许渊冲的翻译作品:唐诗宋词和诗经许渊冲的翻译作品包括唐诗宋词和诗经等,他的译文不仅忠实于原文,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译本被广泛认可,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
四、许渊冲的翻译成就和影响许渊冲的翻译成就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他的译作被广泛传播,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还曾获得过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和平奖。
此外,他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翻译人才,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个人读后感在阅读许渊冲的译作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魅力。
他的译文不仅忠实于原文,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翻译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唐诗宋词和诗经等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我为能够读到这样的译作感到非常幸运和感激。
六、结论许渊冲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的翻译作品不仅忠实于原文,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翻译理念和方法对后来的翻译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篇2)1.引言2.许渊冲的翻译理念和方法3.许渊冲的翻译作品及其特点4.唐诗宋词诗经的魅力及其翻译的价值5.总结正文(篇2)引言许渊冲是一位备受尊敬的翻译家,他致力于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
他的翻译作品不仅忠实于原文,而且富有艺术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作。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许渊冲译唐诗宋词诗经读后感。
许渊冲宋词英译作品中的明晰化策略对诗意的延异
许渊冲宋词英译作品中的明晰化策略对诗意的延异林杰【摘要】对诗词的欣赏离不开对其诗意的品味,因而对诗意的延异是译者在翻译诗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难题.本文从意象、文化和情感三方面入手,试分析许渊冲宋词英译作品中明晰化策略的使用对诗意的的延异作用,以期对古典诗词的英译有所启发.【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4页(P130-132,135)【关键词】诗意;宋词英译;明晰化【作者】林杰【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59“明晰化假设”由Blum-Kulk在《翻译过程中衔接与连贯手段的转换》中提出,翻译应对语篇和话语进行处理加工,译者的阐释可能使译文较之原文显得冗长,衔接关系也更为清晰。
[2] 中外学者不断对“明晰化”翻译策略进行了扩充和完善,中国学者贺显斌认为“明晰化策略”不仅仅指翻译过程中衔接关系的明晰化,但凡译文中的词句意义比原文更加清楚、明确、具体、易懂,逻辑关系比原文更加明晰,或中心意思比原文更加突出,就算发生了明晰化转换。
[3]汉学家胡志德在评论葛浩文的翻译作品时曾写道:“葛氏的翻译清晰、准确,最重要的是它捕捉到了原文的神韵。
”[4]由是可见,葛浩文的翻译之所以为广大的英语读者所接受,离不开其翻译作品中明晰化策略的使用。
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名言“诗是翻译中失去的东西,”这句简练表明诗歌翻译之难在于诗意的流失。
尽管对“何为诗意”的理解不尽相同,但综观各家观点不难发现诗意总离不开诗词中意境、美感和强烈的抒情意味。
[5]宋词常用瑰丽的文字和奇绝的想象来构造幽远的意境,抒发作者心中不吐不快的情感,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中国古代诗人只用寥寥数语就能留下缥缈玲珑,幽深绵邈的诗意。
诗词中的诗意往往带有模糊性和朦胧性,明晰化翻译策略的使用是为了使译文更易被译语读者所接受,使译语读者更容易体会其诗意,而不是为了破坏其模糊性和朦胧性。
概念转喻理论视域下的宋词英译研究
一一一一一一一语言学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概念转喻理论视域下的宋词英译研究刘乔屹(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在传统理论中,转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但从现代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它是一种认知思维方式。
概念转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该文试图运用此理论来分析宋词中的概念转喻现象,并通过汉英翻译对照,总结出宋词英译中的几种转喻现象规则,同时也比较了翻译时汉英语言间的差异,为更好地理解和翻译宋词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概念转喻;宋词;英译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6)19-0207-021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概念隐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对概念转喻的研究兴起较晚,但近年来,很多学者指出,在语言领域仔细研究的话,概念转喻的应用也非常常见。
在传统理论中,转喻被纯粹地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法。
有关转喻的翻译,大多从表达形式去研究,研究两种语言之间结构如何转换。
即在理解了源语言中的转喻怎样表达后,在目标语中构造出近似对应的表达形式。
国内对文学作品翻译中转喻的研究,多从修辞学和文学赏析的角度进行分析。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也开始从认知的角度关注翻译中的转喻现象。
转喻是思维方式的体现,可以反映在很多文学体裁中,比如诗歌小说散文等。
部分学者从认知角度对文学作品的转喻进行研究,如对《水浒传》小说叙事翻译中的转喻进行分析,国外诗歌汉译中的转喻进行分析,唐诗英译中的转喻进行分析,但对宋词翻译中的转喻分析较少。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宋词中的概念转喻现象,旨在通过对宋代众多著名词人的代表作进行分析,探讨认知语言学中一些概念转喻规则在宋词英译中的应用,并结合宋词的英文译文进行对比讨论。
2概念转喻理论认知语言学是以人们在生活中的认知体验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主要研究语言与认知思维之间的关系。
著名语言学家Lakoff 在1982年和1987年,提出了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通常可简称为ICM)。
许渊冲译论与宋词英译
许渊冲译论与宋词英译作者:张群来源:《山东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06期词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对于宋词的英译是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本文采用许渊冲的“三美”翻译理论,以宋词为例:从意美、音美、形美三方面探讨对原词的意义和意境的再现。
一、许渊冲先生作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在古诗词的英译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精心选录了宋词三百首将其翻译成英语,英译本的宋词引起了文学界和翻译界的广泛关注。
许渊冲先生在宋词英译中自如运用了自己提出的翻译理论,尤其是“三美”,“三化”等经典理论,体现了一代翻译大师的风范。
二、“三美”理论。
许先生在长期的古诗词翻译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三美三化三之”论。
“三美”指意美、音美、形美,是诗歌翻译的本体论;“三化”即:深化、等化、浅化,是诗歌翻译的方法论;“三之”指知之、好之、乐之,是诗歌翻译的目的论。
通过对“三美”的孜孜以求和“三化”策略的娴熟运用,许先生成功地使译文达到了让读者知之、好之、乐之的翻译目的。
宋词跟其他诗歌形式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因词牌的不同,宋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押韵也变化多端。
许先生提出竞赛论,指出好的翻译等于创新。
好的译者应该尽可能地利用目的语的优势和表达方式,才能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
所以,翻译的更高目标应该是“美”而不仅是“真”。
下面我们具体举几首宋词为例来欣赏下许先生的翻译风格:《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相传是李清照初婚时的作品。
词开篇的“红藕香残玉簟秋”,描绘了一副荷花凋残,一片冷清秋的景象。
“秋”字既点明了时令,又映射了人心头的离情别绪。
第二、三句写词人独自在舟头思念丈夫。
第四句词人想到:等到来年大雁归来之时,又是秋去春来,自己在西楼月下幽思。
下面我们来欣赏下许先生的翻译:TUNE:“A TWIG OF MUME BLOSSOMS”When autumn chills my mat, the fragrant lotus fade.My silk robe doffed, I floatAlone in orchid boat.Who in the cloud would bring me letters in brocade?When wild geese come, I’ll waitAt moonlit bower’s gate.As flowers fall on running water here as there,I am longing for theeJust as thou art for me.How can such sorrow be driven away fore’er?From eyebrows kept apart,Again it gnaws my heart.最后两句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词中的传世之句,一上对一下,一心对一眉,又重复了两个“头”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词用典认知转喻分析及其英译策略———以许渊冲英译《宋词三百首》为例贾立平,陈会彬(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 要:用典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艺术手法,宋词中存在着大量典故,具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它们是宋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典故是转喻的来源之一,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理论来研究宋词中典故的转喻含义并对其转喻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尝试挖掘在典故英译背后英汉文化之间转喻思维的差异,并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来传达宋词中典故的真正内涵。
由于英汉文化思维的差异以及典故的文化专属,转喻在翻译过程中运用的翻译策略不尽相同,再加上译者主体性因素,转喻思维影响翻译策略的使用。
关键词:宋词;典故;认知转喻;翻译;理想化认知模型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970(2019)01-0082-04 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用典是宋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典故包含着大量的创作背景和文化负载,是文人创作的重要方式,体现了当时文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文特点。
转喻研究在发生认知转向以后就不仅仅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段,更多地被认为是一种甚至比隐喻还要普遍的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
Lakoff 和Johnson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专辟一章来解释转喻现象,提出了转喻的理解功能,为转喻的认知研究提供了基础。
[1]王寅提出的认知翻译学认为,翻译活动应该研究认知层面的操作。
[2]这意味着,翻译是基于认知之上的,与认知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因此,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理论来分析翻译过程中的处理办法是可行的。
束定芳认为,典故也是转喻的来源之一。
[3]宋朝是词之用典发展的关键时期,用典是宋词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转喻的认知含义及分类(一)转喻的认知含义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转喻同隐喻一样,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手段,是认知的基本特征,是人们形成思维概念的一种心理机制。
Lakoff 认为,转喻是发生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里的替代关系。
[4]Langacker 认为,转喻是一种“参照点”现象,是用一个话语里凸显的成分与这个话语里不太凸显的概念实体产生心理可及。
[5]Radden 和Kövecses 对他人的成果进行总结,得出一个新定义: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喻体)为另一概念实体(喻标)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过程。
[6]在国内,卢卫中对认知语言学意义上的转喻(也就是认知转喻)进行了概括。
他指出:认知转喻是一种概念化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认知工具;认知转喻又可以分为概念转喻和语言转喻,前者用于研究转喻的性质,后者是存在于文本或具体语言形式的转喻。
[7]而这种具体的语言形式也可以通过分析指代关系来确定转喻的概念范围。
因此,概念转喻可以用来理解具体的语言转喻。
根据上述理论,可以对转喻的认知含义有以下三个认识:第一,概念转喻是在同一个认知框架下发生的,用相对凸显的部分来指称不太凸显的概念;第二,概念转喻在发生过程中,以一个概念为参照点,建立与另一个概念的联系,也就是建立喻体和喻标之间的联系;第三,转喻的喻体是作为背景的,喻标是凸显的。
(二)认知转喻的分类Radden 和Kövecses 把转喻的生成分成两种主要结构:其一,同一认知域下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其二,同一认知域下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
收稿日期:2018-09-01作者简介:贾立平(1966—),男,陕西户县人,副教授;陈会彬(1988—),女,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
·28· 2019年1月 第38卷第1期洛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Jan.,2019 Vol.38No.1 按照理想化认知模型分类,可以分为:事物-部分转喻;范围转喻;事件转喻;范畴-成员转喻;范畴-特性转喻;构成转喻;因果转喻等。
[6]二、宋词中的典故及典故的转喻含义根据汉典的解释,典故指的是诗词文章里引用的古代故事或有来历的词句。
《全宋词典故辞典》规定,涉及原作里有影响的诗词,引用或化用原作里的历史记载、故事、神话等都收作典故。
宋词中典故的出处很丰富,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儒家经书、历代正史和诗赋、诸子百家等文献;另一类主要来源于集部文献中的诗文。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宋代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辛弃疾等词人学识渊博,喜欢引经据典发表言论。
束定芳认为典故是转喻的来源之一,宋词中的典故也不例外。
一些典故无法只从字面意义来理解,要把整个典故的历史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社会状态结合起来,分析典故的转喻含义,才能找到最精准的答案。
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宋词中典故的转喻含义,把宋词用典放在理想化认知框架中去理解,用典故的来源义建立一个语境,在典故被运用的过程中,其来源义与目标义逐渐建立了联系,来源义逐渐背景化,目标义最终得到正确的识解。
因此,典故的转喻含义与理想化认知模型紧密联系。
典故在诗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典故的翻译极其重要。
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对宋词中典故的转喻含义进行英译,既要做到正确表达原诗内容,又要兼顾诗歌形式,还要让读者理解,可以说是很有难度的。
三、认知转喻与许渊冲英译《宋词三百首》中典故翻译策略分析 张辉、卢卫中《认知转喻》一书中指出:由于人类语言的共性和环境文化因素的不同,转喻的喻体和喻标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着不同的对应形式。
对于源语中使用的转喻喻体的不同,提出了五种对应的翻译方法:第一,采用目的语的对应喻体;第二,采用目的语的特有喻体;第三,采用源语喻体+喻标;第四,采用源语喻体+注解/译者按;第五,舍弃源语喻体。
[7]由于诗歌体裁的特殊性,许渊冲在翻译宋词典故转喻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全采用这五种翻译方法,还要兼顾转喻的含义、诗歌的形式以及读者的理解能力。
因此,会对宋词中的典故进行一定意义的操控,以达到诗歌翻译的最佳效果,而且还要考虑译者的个体差异性。
转喻思维会有不同的差异,译本也会有不同的解读。
(一)移植源语转喻由于典故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特殊性,许渊冲在英译《宋词三百首》时,很多是将源语中的喻体直接移植过来,体现了文化间的共享,让译入语读者通过填补诗词中的“空白”来理解诗歌典故的含义。
如: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姜夔《疏影》) Be not like a spring breeze,/Which blows away blossoms from trees!/Shelter them in a golden house!“金屋”这一典故指的是汉武帝金屋藏娇的故事。
据《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刘彻幼时对自己的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8]86金屋的来源义指的是汉武帝对阿娇的爱惜之情,而本词中金屋的目标义却是词人表示惜花之愿,意思是不要像春风吹落梅花而不顾,应该早点保护。
用金屋这个喻体来映现词人的爱花之情,二者之间构成了转喻关系。
译者在翻译金屋这个词时并没有对这个典故进行详细解读,保留了源语的喻体,把整个转喻进行了移植,直接翻译为“golden house”,让译入语读者直接感受金屋的价值,从而感受作者想要保护梅花的愿望。
又如: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
(柳永《二郎神》) Who in the corridor whispers in the shade?/It’s her friend and his maid,/Exchanging golden hairpin and silver case.词中“钿合金钗”用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七夕发誓世世为夫妻的典故。
钿合金钗为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定情信物,这里泛指定情人间的信物,属于范畴成员代范畴的概念转喻的用法。
由于钿合金钗属于中国古代特色的物品,译者直接翻译为“golden hairpin and silver case”,让译入语读者根据喻体所描述的特征来想象喻标中所凸显出来的概念,可以给译入语读者一个直观的感受,同时也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
再如: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李清照《孤雁儿》) The flutist gone,deserted is the bower of·38·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jade,/Who’dlean with me,broken⁃hearted,on the balustrade?“吹箫人”原指擅长吹箫的萧史。
秦穆公的爱女弄玉喜欢吹箫,与萧史成婚,几年后两人双双化作神仙。
李清照在这里以萧史转指赵明诚。
“吹箫人去”说的是去世的赵明诚。
当年二人伉俪情深,诗文唱和,互为知音。
引用萧史弄玉的传说,暗示了她曾有过的夫唱妇随的幸福生活,用“吹箫人”这个凸显度高的属性来作为转喻的喻体,表达了对丈夫的刻骨哀思。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译者把吹箫人的典故直接移植为“flutist”,再结合上下文通过“wind”“rain”“tears”“broken⁃hearted”等词的渲染,把思念丈夫的悲伤和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通过意境来感受原作的心情,还原了汉语表达。
(二)采用“源语喻体+喻标”典故作为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转喻,在英译时,可直译出源语的喻体和喻标。
采用这种方式,既保留了源语的来源义,又添加了目标义,尽可能完整地触发转喻的文化信息。
如: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
(刘辰翁《宝鼎现》) Like the unhappy lady in sad plight,/Holding her chignon by lamplight,/And shedding pearly tears,I’d weep.拥髻取自《飞燕外传·伶玄自叙》:“通德(伶玄妾)占袖顾视烛影,以手拥髻,凄然泪下,不胜其悲。
”[8]368在这首词中,以“拥髻”这个典故的来源义作为一个参照点,与手捧发髻伴随产生哀愁作为目标义建立联系,属于事件转喻。
如果只翻译“拥髻”这个动作,在译入语文化中读者恐怕很难识解其背后的含义,所以除了保留源语的喻体,还在前面加上了喻标“Like the unhappy lady in sad plight”,加入一个灯前悲伤的妇女的描述,把故事完整地表达出来,给读者建立画面感,使其能更好地感受老妇对着孤灯追忆旧事的伤感。
又如: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
(刘克庄《贺新郎》) Is there on earth no talents strong?/The measure should be long./General Han did not learn from a sage,/Nor know 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Age.“韩五”指的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用韩世忠这个人来转指他没有名师与高人的传授和指点,但轻松大战两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