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河中石兽习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检测:24河中石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检测:24河中石兽

24__河中石兽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河干.(gān)圮.(pǐ)棹.(zhào) 铁钯.(pá)木杮.(fèi) 湮.(yān)啮.(niè) 溯.(sù)流【解析】注意“棹”的声母是“zh”不是“z”;“钯”不要读作“bǎ”,“杮”不要读作“shì”。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D)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解析】前三项均为代词,最后一项为助词“的”。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C)A.一讲学家/设帐寺中B.沧州南/一寺/临河干C.果得/于/数里外D.然则/天下之事【解析】C项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果/得于/数里外。

4.按要求填空。

(1)古人对数字的表达和现在有所不同,比如“二八年华”指女子十六岁。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这副对联的上联是清朝乾隆皇帝出的,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

当时名臣纪晓岚对了下联,联中也隐含这位老人的年龄。

根据文化常识和数学知识,这位老人的年龄应是__一百四十一__岁。

(2)“析字联”是指对联中采用拼拆汉字形体的技巧,或分或合而成的对联。

传说清代名士纪晓岚一次出游,见清泉汩汩,小溪潺潺,风景甚是怡人,便驻足欣赏。

又见一位老樵夫在溪边休息,恰逢其小女送饭而来。

如此情景令纪晓岚心头一动,随口吟出一联:“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最妙。

”没想到老樵夫听了也应声对出一联:“山石__岩__下古木__枯__,此木为__柴__。

”纪晓岚听罢,与老樵夫相视而乐。

请根据对联与汉字的知识,将老樵夫对出的一联补充完整。

【解析】(1)上联中两个甲子年是一百二十岁,再加上“三七岁月”即二十一岁,所以是一百四十一岁。

下联中“古稀双庆”即是两个七十岁,“一个春秋”即一岁,所以也是一百四十一岁。

(2)上联中采用了拼拆汉字形体的技巧,将“白水”组成“泉”字,将“女子”组成“好”字,将“少女”组成“妙”字。

2019年春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六《河中石兽》及类文阅读专练附答案解析

2019年春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六《河中石兽》及类文阅读专练附答案解析

2019年春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六《河中石兽》及类文阅读专练附答案解析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靠近)B. 二石兽并.沉焉(一起)C. 竟.不可得(毕竟)D.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③一老河兵闻之.④求之.地中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C.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 D.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渐沉渐深耳. B.阅.十余岁C.僧募.金重修 D.尔辈不能究物理..4.请用“/”标出下列语句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1)二石兽并沉焉(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I)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I)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34分)1. (2分)选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A . 卿(qīn)今当涂掌事B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xié)!C . 即更(gèng)刮目相待。

D . 肃遂(suì)拜蒙母。

2. (2分)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当涂掌事但当涉猎B . 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C . 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D .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乃始就学3. (2分)选择正确的翻译()永之人争奔走焉A . 永州的老百姓都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B . 永州的老百姓都争先恐后从这里逃走。

C . 永州的老百姓都争先恐后地到郊外奔走。

4. (2分)(2017·海南)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水浒传》以农民起义为题材,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下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B .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是一则童话故事,启示我们要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C .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刘姥姥进大观园”等故事都选自经典小说《三国演义》。

D . 《范进中举》塑造了一位热衷功名、懦弱无能而又圆滑世故的旧社会知识分子形象。

5. (2分)指出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划线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A .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默叹,以为妙绝。

B .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C . 佛印绝类弥勒。

D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 (2分)下面句子中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 闻之笑曰B . 当求之于上流C . 一老河兵闻之D . 其反激之力7. (2分)(2017·临沭模拟)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 你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坐着,也可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七年级语文下册《24 《河中石兽》文言文阅读》 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24  《河中石兽》文言文阅读》  含答案

24 《河中石兽》文言文阅读(12分)河中石兽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④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⑴一寺临.河干()⑵山门圮.于河()⑶阅.十余岁()⑷但.知其一()13.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4分)⑴如是.再啮古义:()今义:()⑵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今义:()14.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翻译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翻译1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答案:(二)12.⑴靠近⑵倒塌⑶经历⑷只13.⑴这样判断动词⑵事物的道理物理学14.D15.⑴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⑵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16.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

(言之成理即可)。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 河中石兽习题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 河中石兽习题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4 河中石兽习题新人教版A组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棹.数小舟( ) 曳.铁钯( )湮.( )啮.( ) 溯.流( ) 臆.断( ) 颠.( )2.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讲学家判断其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老河兵则判断其在______________,是因为。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 (2)求.二石兽于水中( )(3)固颠.( ) (4)啮.沙为坎穴( )(5)棹.数小舟( ) (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 )4.理解下列句子中“为”的不同含义。

(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众服为确论(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5.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A.寻十余里无迹。

(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

(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按照老河兵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

) D.竟不可得。

(最后没有找到。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组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34分)1. (2分)下面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 栖(xī)息嫌恶(wù)酝酿(niàng)头晕目眩(xuàn)B . 厄(è)运喑哑(yīn)狩猎(shòu)忍俊不禁(jìn)C . 篡夺(cuàn)主宰(zǎi)禀告(bǐn)玲珑剔透(tī)D . 芊芊(qiān)荫蔽(yīn)着(zhuó)落苦心孤诣(yì)2. (2分) (2018七下·江门月考)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________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赞。

②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必须加强国防力量以________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__________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

A . 传播捍卫聚集B . 传递保全凝聚C . 传递捍卫凝聚D . 传播保全聚集3. (2分)下列对《卖炭翁》一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 . “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 . “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公文,诏书”,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 . “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推荐2019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河中石兽习题新人教版

推荐2019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河中石兽习题新人教版

24 河中石兽01 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一寺临.河干临:靠近(2)山门圮.于河圮:倒塌(3)阅.十余岁阅:经过,经历(4)求.石兽于水中求:寻找(5)竟.不可得竟:终了,最后(6)棹.数小舟棹:划(船)(7)曳.铁钯曳:拖(8)尔辈不能究物理...究:研究,探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9)湮.于沙上湮:埋没(10)不亦颠.乎颠:颠倒,错乱(11)众服为确论..确论:正确的言论(12)然则..天下之事然则:既然这样,那么(13)可据理臆断..欤臆断:主观地判断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D)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解析:前三项均为代词,D项为结构助词,的。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2)果/得于/数里外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冲走呢?(2)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像这样又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

这样不停地转动,(石头)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

(3)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像老河兵所说的那样,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处找到了石兽。

(4)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吗?5.填空。

《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是清代学者、文学家纪昀,字晓岚。

6.在《河中石兽》复习课上,老师请小红翻译“凡河中失石……”一句,小红将“凡”译为“凡是”,老师指出了小红的错误,小红不解。

老师提示说:“课文告诉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哦。

”小红恍然大悟,并从河流的特点出发举出了不能于上流求石的两种情况:(1)从河床角度,如河床太陡、淤泥或卵石河床等;(2)从水流角度,如水流常年很浅、很缓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 24 河中石兽(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 24 河中石兽(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第六单元24 河中石兽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纪昀.()圮.于河() 棹.数小舟() 曳.() 铁钯.() 木杮.() 湮.于沙上() 啮.沙() 溯.流逆上() 臆.断欤()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一寺临.河干()(2)山门圮.于河()(3)阅.十余岁()(4)求.石兽于水中()(5)竟.不可得()(6)曳.铁钯()(7)尔辈不能究.物理()(8)众服为确论..()(9)然则..天下之事()(10)可据理臆断..欤()3.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4.下面句中括号内所补充的省略的内容有误的一项是()A.石必倒掷(于)坎穴中B.(僧人)求石兽于水中C.一讲学家设帐(之)寺中D.(石兽)湮于沙上5.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各划两处)(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2)果/得于/数里外6.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文:(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文:7.综合性学习。

为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走进科学”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在本次活动中,班主任让你负责策划一期以“普及科学”为主题的手抄小报,请拟写两个栏目名称。

(2)班内准备举行一次以“勇攀科学高峰”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贺明同学的口才很好,但他不好意思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

(3)你在上网浏览科技新闻时,看到了下面一则信息:新华社洛杉矶6月2日电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天文学家最新报告说,他们探测到了来自一个非常遥远星系的微弱光线。

这个星系距地球约130亿光年,可列入迄今发现的“十大最遥远星系”之一。

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诞生于近140亿年前。

新发现的这个星系诞生于宇宙大爆炸之后约8亿年。

由于该星系与地球之间相距约130亿光年,因此现在探测到的光线实际上是约130亿年前发出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4 《河中石兽》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4 《河中石兽》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4 《河中石兽》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思考探究一、关于如何寻找石兽,从事情的结局来看,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河兵有见识。

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参考答案: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

老河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看法。

由此可知,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二、文中老河兵说“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有人提出疑问,认为这个推断过于绝对。

你的看法呢?请与同学讨论。

参考答案:我认为这个推断只适用于本文,并不适用于所有落入河中的石头。

因为判断河中失石的位置,应该综合考察多方面的联系,如物体的质量、地面的质地、流水的冲击力以及三者的关系,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积累拓展三、背诵这篇课文。

点拨:可以结合人物的出场顺序和语言特点进行记忆背诵。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2.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3.尔辈不能究物理..。

4.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参考答案:1.经过,经历 2.终了,最后 3.事物的道理、规律 4.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五、文言中的一些字的含义在成语里还有留存。

参照示例,写出含有下面加点字(意思保持不变)的成语。

例: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湮没无闻)1.尔辈不能究.物理。

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一老河兵闻.之……参考答案:1.追根究底;研精究微。

2.不宁唯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3.闻风丧胆;闻鸡起舞;闻过则喜;闻所未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六单元第24课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六单元第24课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4课河中石兽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山门圮.于河(pǐ) 棹.数小舟(chuò) 据理意断B.曳.铁钯(zhuài) 暴涨.(zhǎng) 募金重修C.湮.于沙上(yān) 啮.沙为坎穴(niè) 沙性松浮D.倒掷.坎穴中(zhì) 溯.流逆上(shuò) 不亦癫乎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小明和同学约好一起去看流星雨,8点钟小明不期而至....,准时到达了约定地点。

C.这个杀人犯被称作“地狱之手”,是当之无愧....的。

D.对于家长的反对态度,他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对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语文课程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B.《写字》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C.《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更有效地避免发生校车交通安全事故。

D.能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

4.填在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

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①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②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③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④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

A.①③④②B.②①④③C.②④③①D.③①④②5.下面句子与画线句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A.怎能让人扼腕叹息? B.难道能让人扼腕叹息?C.让人扼腕叹息。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下《河中石兽》练习题 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下《河中石兽》练习题 含答案

初一《河中石兽》练习一、基础知识(一)解释加点的词意。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2)竟.不可得(3)尔辈..不能究物理..(4)岂.能为暴涨...携之去(5)沿河求之,不亦颠.乎(6)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7)如是..再啮(8)转转不已..(9)遂.反溯流..逆上矣(10)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11)然则..天下之事(12)但.知其一(13)可据理臆断..欤?(二)翻译句子。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2)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4)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5)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二、阅读训练(一)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④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本文选自,作者是代的。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棹小舟()曳铁钯()湮()啮()溯流()臆断()3、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依据是;讲学家判断其在,理由是;老水兵则判断其在,是因为4.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河中石兽课后辅导练习三十六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河中石兽课后辅导练习三十六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河中石兽课后辅导练习三十六第1题【单选题】下列对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寻十余里,无迹。

译文: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

译文: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依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D、竟不可得。

译文:到底找到没有。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山门圮于河(pǐ)棹数小舟(zhào)B、曳铁钯(yè)岂能为暴涨携之去(zhàng)C、湮于沙上(yān)啮沙为坎穴(niè)D、石必倒掷坎穴中(zhì)溯流逆上(sù)【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的角度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特点的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特点和水冲击的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该到石兽落水处的上游去寻找石兽。

D、上面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门圮于河(倒塌)B、棹数小舟(划船)C、不亦颠乎(颠倒,即本末倒置)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C、阳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

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D、经北京市公安部门的全力侦破,轰动一时的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出人意料的是偷窃文物的竟然是一个普通游客。

人教版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科幻探险24河中石兽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科幻探险24河中石兽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24 河中石兽走近作者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

清代学者、文学家。

著作有《阅微草堂笔记》。

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

追溯背景《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被流放乌鲁木齐期间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他有意模仿晋宋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所以每脱稿一篇,即被亲朋好友竞相传抄,辗转刻印,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积累篇【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河干.( gān )圮.于河( pǐ)棹.( zhào )曳.( yè)铁钯.( pá)木杮.( fèi )臆.断( yì)湮.( yān )啮.( niè)【把握节奏】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众/服为确论。

(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梳理篇理解词义(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靠近)(2)二石兽并沉焉.(相当于“于之”,在那里)(3)棹.数小舟[划(船)](4)曳.铁钯(拖) (5)湮.于沙上(埋没) (6)啮.沙为坎穴(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7)啮沙为坎穴..(坑洞) (8)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流) (9)如.其言(依照) 一词多义(1)之⎩⎪⎨⎪⎧闻之.笑曰(代词,代顺流而下寻找石兽这件事)沿河求之.(代词,代石兽)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讲学家的话)至石之.半(结构助词,的)(2)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成为) 古今异义 (1)并⎩⎪⎨⎪⎧古义:一起。

例:二石兽并.沉焉。

今义:并且。

(2)阅⎩⎪⎨⎪⎧古义:经过,经历。

例:阅.十余岁。

今义:阅读。

(3)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答案

24 河中石兽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山门圮于河( ) 棹数小舟( ) 曳铁钯( )为暴涨携之去( ) 是非木杮( ) 可据理臆断欤(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门圮于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十余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但知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不亦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转转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知其一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划一处)(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然则天下之事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河中石兽习题精选第二十四篇

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河中石兽习题精选第二十四篇

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河中石兽习题精选第二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B、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D、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C、阳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

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D、经北京市公安部门的全力侦破,轰动一时的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出人意料的是偷窃文物的竟然是一个普通游客。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有误的一项是( )A、一寺临河干临:靠近。

湮于沙上湮:埋没。

B、山门圮于河圮:倒塌。

啮沙为坎穴啮:侵蚀,冲刷。

C、阅十余岁阅:经过,经历。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设帐:设置帐篷。

D、尔辈不能究物理究:研究,探求。

据理臆断臆断:主观地判断。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门圮于河(倒塌)B、棹数小舟(划船)C、不亦颠乎(颠倒,即本末倒置)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的角度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特点的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特点和水冲击的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该到石兽落水处的上游去寻找石兽。

D、上面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是非木柿如是再啮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啮沙为坎穴C、闻之笑曰其反激之力D、山门圮于河当求之于上流【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做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 24河中石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 24河中石兽

9/14/2019
11
意思勉强加上去,牵强附会,曲解原义,以误传误,穿凿附会学风的批
判。
9/14/2019
8
9/14/2019
9
9.(2016·莆田中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南日岛,古名南匿山,历来为莆田 福清两地的海上门户。山上奇石层
层叠叠,置身山之巅,岛上风光尽收眼底。面海观潮,视线所及,银帆轻飘,白
24河中石兽
9/14/2019
1
9/14/2019
2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山门圮.于河
( 倒塌 )
(2)湮.于沙上 ( 埋没 )
(3)求石兽于.水中 ( 在 )
(4)沿河求之. ( 它们,指代二石兽 )
(5)阅.十余岁 ( 经过,经历 )
(6)竟.不可得 ( 终了,最后 )
9/14/2019
9/14/2019
5
9/14/2019
6
(2016·兰州中考)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问题。 郢人有遗①燕相国书②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 云而过③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 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注】①遗(wèi):给,送。②书:信。③过:错误,过失。 6.结合链接材料,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链接材料】《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说”的义项有:①陈述,解 说。②言论,主张,学说。③劝说,说服。④通“悦”,喜欢,高兴。 燕相看到信中“举烛”二字,很高兴。
9/14/2019(3)方框内应填上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
10
(4)请你参照示例,仿写句子。要求表意完整,内容不做限制。 示例:银帆轻飘,白鸥竞翔,海天犹如一幅壮阔无比的油画。 示例一:百花盛开,鸟儿争鸣,树林犹如一个热闹欢腾的乐园。示例 二:黑发清扬,红裙飞旋,舞者好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河中石兽
01积累运用
【课前预习】
1.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

圮.于河(pǐ)棹.(zhào)曳.(yè)
铁钯.(pá) 木杮.(fèi) 湮.(yān)
啮.沙(niè) 溯.(sù) 臆.断(yì)
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人,清代(朝代)学者、文学家,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基础提升】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一寺临.河干临:靠近
(2)阅.十余岁阅:经过,经历
(3)求.石兽于水中求:寻找
(4)竟.不可得竟:终了,最后
(5)曳.铁钯曳:拖
(6)尔辈不能究.物理究:研究、探究
(7)不亦颠.乎颠:颠倒,错乱
(8)众服为确论
..确论:正确的言论
(9)如是再啮.啮: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10)遂.反溯流逆上矣遂:于是
(11)二石兽并.沉焉并:一起
(12).以为
..顺流下矣以为:认为
(13)棹.数小舟棹:划(船)
(14)湮.于沙上湮:埋没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D)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解析:前三项均为代词,最后一项为结构助词“的”。

)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冲走呢?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吗?
(3)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像这样又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

这样不停地转动,(石头)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

(4)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像老河兵所说的那样,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处找到了石兽。

02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7.用文中的话说说老河兵是怎样具体分析“石必倒掷坎穴中”的。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8.老河兵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从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做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老河兵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水、石、沙这些因素得出的。

他能做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他根据实际经验,全面综合考虑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素。

03拓展阅读
【甲】见课文《河中石兽》
【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山门圮.于河圮:倒塌
(2)可据理臆断
..欤臆断:主观地判断
(3)但微颔.之颔:点头
(4)康肃笑而遣.之遣:打发
(5)但.手熟尔但:只,只是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颠倒了吗?
(2)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用铜钱盖住葫芦口,(然后)慢慢地用勺子倒油滴入葫芦里。

11.寻找河中石兽时,老河兵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中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以主观臆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联系实际做出正确判断。

12.两文都通过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甲】文通过作者的议论总结出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乙】文借卖油翁之口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

04综合性学习
为庆祝今年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遵义阳光中学七(2)班准备举办主题为“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3.假如让你做组织者,会前你将做哪些准备工作?请简单写下来。

①搜集科技资料;②了解科技成果;②独立或合作完成一项科技小发明;④确定新闻发言人,确定主持人、专家和记者等。

14.在第八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展映展评活动中,遵义市某中学学生黎洪强、黄健
嵩、陈孟林的作品《孟德尔演示器探究之旅》,彭章冰、唐澳的作品《磁》经过层层角逐,双双获得一等奖。

学校准备于7月3日在学校大礼堂为这几位同学举办作品展,请你写一则海报。

海报
第八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本校获奖同学作品展
特邀嘉宾:黎洪强、黄健嵩、陈孟林、彭章冰、唐澳
时间:2018年7月3日
地点:学校大礼堂
主办方:遵义××中学
15.总结-展望。

同学们了解了科学家们的伟大成就后,现在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本次活动做一个简短的总结,以激发同学们热爱科学的热情。

【示例】正如刚才同学们所说,正是这些科学巨匠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才使得我们拥有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而我们想要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就必须依靠更多的人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而奋斗。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未来的科学家在哪里?就在我们同学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