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1例报道
阑尾低级别粘液性肿瘤1例诊疗回顾及多学科讨论
阑尾低级别粘液性肿瘤1例诊疗回顾及多学科讨论3、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中医院放射科 4008004、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中医院特检科 4008005、重庆市合川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科 4015206、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中医院内镜室 4008007、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中医院妇科 400800 8、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中医院外一科400800一、前言阑尾粘液性肿瘤少见,约0.2-0.7%[1]。
尤其伴腹膜假粘液瘤,更为少见。
分类对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影响。
阑尾炎症、黏连致阑尾腔堵塞,管壁囊状扩张。
有不同程度的右下腹痛和右下腹包块,易误诊为阑尾炎,阑尾增粗,浆膜面及网膜可见粘液。
大片的粘液湖内漂浮多少不等的细胞。
阑尾粘液性肿瘤较难分类,需认识更清晰。
诊疗难度较大,容易造成误诊而影响临床治疗,致使患者的病情被耽误,所以对阑尾低级别粘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诊疗回顾及讨论非常重要,关系着此类肿瘤临床诊疗效果的提升。
二、现状分析阑尾粘液性肿瘤的演进过程经过了长时间的变化,病变谱系从良性到恶性。
2009 年分类为腺瘤、低级别粘液性肿瘤伴低度或高度复发风险和粘液腺癌。
2010 年消化系统肿瘤 WHO 分类为腺瘤或锯齿状病变、低级别阑尾粘液性肿瘤(Low grade Appendix Mucinous Neoplasms, LAMN)和粘液腺癌。
腺瘤为管状、绒毛状或混合型,分成低级别和高级别。
LAMN 为低级别细胞核及推挤性生长。
粘液腺癌为高级别核,粘液少细胞多,有促结缔组织增生反应,侵袭性浸润。
WHO 分类无 HAMN(高级别阑尾粘液性肿瘤)的描述,腹膜粘液病变为临床现象的描述,应对粘液性肿瘤进行全面认识,减少误诊率。
以减少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2]。
三、问题确立阑尾低级别粘液肿瘤的发病率较低,临床可参考的资料较少,所以患者的病情诊断有一定困难,可能有误漏诊的情况,导致患者手术方式选择困难,引起患者产生二次手术,早期准确有效的诊疗非常关键。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ICD-10编码探究
随着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及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DIP)的启动和持续推进,医院对于病案质量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1]。
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可根据患者的病理学特征、疾病原因以及具体临床表现等进行准确定义和分类,是目前用于病案管理的常用工具[2]。
ICD的判定主要是基于相关规则以及编码员主观裁定判断进行,目前以及未来较长时期内,计算机还无法彻底代替编码员对疾病进行分类和编码,现阶段可行的办法是将ICD编码规则和DIP方案量化在给定范围内,由编码员根据自身经验在指定范围内进行判定[3]。
实际工作中发现,受人为操作、主管判断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患者病案容易出现编码错误,对患者疾病分类和医疗流程的正常开展造成一定影响。
本研究以《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卷指导手册》(ICD-10)[4]的编码规则逻辑为基础,对我院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ICD-10编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交界性肿瘤编码的准确率以及DIP的入组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病案信息系统中检索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ICD-10编码为C18.100、D37.300、D12.100的阑尾肿瘤住院患者共计782例,其中首次住院诊断为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者263例。
1.2方法由临床医生、病理医生通过共同查阅263例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患者的原始纸质病案对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疾病编码质量进行评估。
依据ICD-10编码原则逐一校对编码是否正确,对检查中发现未能准确编码的病案进行分析,使用Excel 汇总数据,计算编码准确率。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
2结果2.12018—2022年首次住院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初始编码情况263份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病案中,91份初诊为动态未定肿瘤/恶性肿瘤/转移性肿瘤(M80000/1.M80000/3.M80000/6),26份为癌/转移癌(M80100/3.M80100/6),29份为黏液性囊腺瘤伴有中度发育不良/转移性黏液性囊腺癌(M84700/1.M84700/3. M84700/6),5份为假黏液性腺癌(M84701/3),43份交界黏液性肿瘤(M84720/1),56份低级别黏液性肿瘤/黏液腺癌/转移性黏液腺癌(M84800/1.M84800/3.M84800/6),13份黏液瘤/低级别黏液性肿瘤(M88400/0.M88400/1),见表1。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临床分析(附4例报告)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临床分析(附4例报告)杨玉华【摘要】目的:探讨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临床诊断。
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4例患者中3例为女性,平均年龄52岁。
2例以急性阑尾炎入院,1例以腹部包块就诊,1例行子宫肌瘤手术发现阑尾增粗而行阑尾切除。
病理见阑尾黏膜被高柱状肿瘤细胞取代,胞质透亮,充满黏液,细胞轻度异型,细胞排列呈腺管状,黏液突破黏膜肌层到达阑尾壁内或阑尾表面。
4例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 CK7阴性, CK20、CEA均为阳性,确诊为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
术后随访24个月,4例均无瘤生存。
结论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及术后病理。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5(000)046【总页数】2页(P87-88)【关键词】阑尾黏液性肿瘤,低级别;临床病理特点;阑尾肿瘤【作者】杨玉华【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石家庄0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6阑尾黏液性肿瘤常表现为分化良好的腺体,在阑尾外常以恶性方式生长,甚至产生腹膜假黏液瘤及远处转移[1,2]。
规范阑尾黏液性肿瘤的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2010版WHO消化系统新分类定义了它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提出了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概念[3]。
2010年1月~2015年3月,我们收治4例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患者,现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研究对象为我院同期外科收治的4例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患者。
其中女3例、男1例,年龄45~59岁,平均52岁。
4例中有2例以急性阑尾炎入院,1例以腹部包块就诊,1例行子宫肌瘤手术发现阑尾增粗而行阑尾切除。
切除阑尾直径0.6~1.2 cm。
其中3例阑尾腔内肉眼可见黏液,1例阑尾直径0.6 cm者肉眼未见腔内明显黏液。
HE切片均显示阑尾正常黏膜已被肿瘤细胞取代,肿瘤细胞呈高柱状,胞质透亮,充满黏液,核位于基底,细胞轻度异型,分化较好,细胞排列呈腺管状,阑尾肌壁内可见黏液。
交界性肿瘤术后再发盆腔包块9月,下腹痛10天
文章编号:1003-6946(2020)02-0108-03临床病案讨论交界性肿瘤术后再发盆腔包块9月,下腹痛10天单婉莹,杨洁,李科珍,陈庭惠,陈冈勺,马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科肿瘤科,湖北武汉430030)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志码:B1病例摘要患者,59岁,因交界性肿瘤术后再发盆腔包块9月,下腹痛10天于2017年6月22日于本院住院治疗。
患者2009年绝经。
2013年10月因左附件包块于当地医院行“经腹左附件切除术+盆腔粘连松解术+子宫颈息肉摘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左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左侧输卵管慢性炎症,子宫颈息肉伴鳞状上皮化生”。
2015年8月因右附件包块行“经腹全子宫切除+右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部分大网膜切除术+盆腔内种植病灶减灭术+盆腔粘连松解术”。
术后病理检查示“(右侧卵巢)结合免组化标记符合交界性黏液性肿瘤(肠型)(肿物最大11cm),淋巴结呈反应性增生,镜下(肠壁肿块,部分盆腔肿块)可见肿瘤组织,腹腔冲洗液未见肿瘤细胞,大网膜组织轻度水肿”。
术后定期复查。
2016年9月复查妇科超声,提示“盆腔内多房囊性非均质包块,性质待定,建议进一步检查及复查,双侧骼窝及盆壁未见明显异常。
双侧骼总、翳内外血管旁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盆腔未见明显游离性积液”。
因无特殊不适,且包块增长缓慢,未予处理。
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持续性胀痛,伴右侧腰痛,平卧后缓解,站立时加重;后腹痛逐步加重,伴恶心呕吐,大便次数较前明显增多,无明显大便性状异常,小便便意明显,需按压膀胱后方可解出。
于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护胃支持对症处理(具体药物不详),效果不佳。
2017年6月14日盆腔超声检查示“子宫己手术切除.盆腔内多房囊性非均质性包块。
”结合临床及病史,考虑为肿瘤复发,与2017年3月7日检查比较,其大小较前增大,双侧骼总、骼内外血管旁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盆腔未见明量游离性积液”,肾脏超声检查示“双肾肾盂轻度分离积水,双侧输尿管中上段扩张,下段显示不清.膀胱未见明显异常”。
阑尾粘液性肿瘤
阑尾粘液性肿瘤病例病史:患者,男 44Y,患者自诉 1 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痛,呈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重,无腹胀,发热,无恶心呕吐。
自发病以来精睡眠神可,饮食可,小便正常,大便正常。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查体:腹平,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右下腹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ˊs 征阴性。
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
右下腹彩超:右侧腹部可见 9.5*4.4 cm 无回声,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右侧腹部囊实性包块。
CT 表现:右下腹部见类椭圆形囊性病变,囊壁厚薄不均,内侧壁较厚,见分层改变,可见多发血管影,周围脂肪间隙尚清晰,相邻腹膜增厚,内侧见多发小结节影,增强扫描囊壁可见强化,局部见结节样强化,CT 值约 31 HUPS、41-57 HuCE,延迟期 69 Hu。
相邻结肠及回肠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囊内密度欠均匀,可见点状气体影及稍高密度影,平均 CT 值约 16 Hu,高于膀胱 CT 值 4 Hu。
可能的诊断:手术及病理:手术:探查肠管血管无损伤,肝脏未见明显转移瘤,无腹水,回盲部肿瘤浸透肠壁浆肌层,回结肠血管周围多发肿大淋巴结。
病理诊断:阑尾低级别粘液性肿瘤阑尾低级别粘液性肿瘤概述:阑尾原发性肿瘤比较罕见,不到胃肠道肿瘤的 1%,其中黏液性肿瘤约为 0.2-0.3%,术前极少确诊,易误诊为炎症,阑尾黏液性肿瘤分为良性的囊腺瘤,恶性的高级别黏液腺癌和低度恶性的低级别黏液性肿瘤(low-grade appendiceal mucinous neopalsm,LAMN)。
2010 年 WHO 将 LAMN 归类为难以分类、交界性或难以明确生物学行为的肿瘤,需要定期随访有无复发或进展可能。
LAMN 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LAMN 起病隐匿,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右下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与急性阑尾炎无法区别,肿块较大时易压迫周围组织伴有继发梗阻表现,如感染、肠套叠、肿块扭转等,LAMN 可突破浆膜,播散至腹腔形成腹膜假黏液瘤,手术时难以彻底清除。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影像诊断与鉴别
五、阑尾黏液性肿瘤影像表现—良性表现
• CT平扫多表现为回盲部球形或类圆形囊性占 位,囊壁均匀菲薄,内壁较光整,囊壁可见 弧形钙化灶,囊液密度较均匀,瘤灶境界清, 少数病例周围可有少许渗出。 • CT增强后囊壁均匀强化,囊液无明显强化。
六、双期增强的诊断价值
• CT平扫对于囊壁、囊内容物的细节以及周围境 界的显示较差,对于已破裂病灶的实质成分显示 非常困难。 • 增强CT可提供更多细节信息。
(4)阑尾其他肿瘤 • 阑尾其他肿瘤多以实性为主,发生坏死囊变时, 可表现为囊实性,但肿瘤实性成分比例高,且囊 壁厚,囊内壁更不光整,周围可有肿大淋巴结。 阑尾黏液性肿瘤主要为囊性,实性成分少,主要 位于根蒂或囊壁。
(5)系膜囊肿或前肠囊肿
• 系膜囊肿或前肠囊肿:为圆形或椭圆形等囊性 包块,无明显根蒂,与系膜或肠管关系可较密切, 囊壁均匀光整,囊液密度较低,结合钙化位置形 态及增强后强化特点不难鉴别。
(2)右侧附件来源囊性肿瘤 • 肿瘤特别大或破裂时对于来源的判断有时候比 较困难,需要仔细观察肿瘤实质性成分与回盲部 及子宫附件的关系,必要时可进行三维重建,正 常形态的阑尾或右侧卵巢存在,对于疾病的排除 有重要的价值。
(3)阑尾黏液囊肿
• 阑尾黏液囊肿是指阑尾出口梗阻,导致阑尾腔 扩张并黏液聚集所形成的囊性占位病变,一般阑 尾根部可见粪石、嵌顿而非肿瘤性软组织,病变 较小,一般直径<2 cm,囊壁均匀较薄光滑,一 般不超过3cm。
病例三
• 图3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图3a CT平扫示右侧盆 腔内一类圆形囊性病灶,囊壁厚薄均匀,可见斑 点状钙化,囊内密度均匀。图3b 增强扫描未见 明显强化
病例四
• 图4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恶变。图4a CT平扫示右下 腹见一4cm×3cm分叶状囊性肿块(箭),与盲肠 分界不清。图4b后腹膜可见淋巴结影。图4c 术后3 月复查发现后腹膜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并融合成块
阑尾黏液性肿瘤的CT及MRI特征分析
阑尾黏液性肿瘤的CT及MRI特征分析目的对阑尾黏液性肿瘤的CT及MRI特征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58例,将其按照病理结果分成黏液腺癌组、黏液性囊腺瘤组和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组,对各组患者的CT与MRI特征展开回顾性对比分析。
结果黏液腺癌的表现为长茄子形,长径与短径的比值平均为2.5,囊壁不光整,边界不清晰,强化不均匀,多合并有腹壁结节样或者是分隔条絮样强化。
黏液性囊腺瘤多呈现为球形,长径与短径的比值平均为1.65,囊壁光整,边界相对清晰,均匀强化;低级别黏液性肿瘤恶性度相对较低,影像学表现介于黏液腺癌与囊腺瘤之间。
结论阑尾黏液性肿瘤不同病理类型者的CT 和MRI表现具有典型特征,这对于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于术前鉴别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标签:阑尾黏液性肿瘤;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诊断;鉴别【Abstract】Objective CT and MRI features of appendiceal mucinous tumors were evaluated and analyzed to provide a reliable reference for future clinical diagnosis.The method of extraction in January 2012 - appendiceal mucinous tumor patients between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to obta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58 patients will be divided into mucinous adenocarcinoma,mucinous cystadenoma group and the low level in accordance with pathology results mucinous tumor group,CT and MRI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o exp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showed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long eggplant-shaped,long diameter and short diameter ratio averaged 2.5,not only the whole wall,the boundary is not clear,inhomogeneous enhancement,more complicated with abdominal nodular or splitter floc like enhancement.Mucinous cystadenoma showed more spherical,the ratio of long diameter and short diameter average of 1.65,wall finishing,border relatively clear,homogeneous enhancement;low-grade malignant mucinous tumors are relatively low,ranging from imaging mucus between adenocarcinoma and cystadenoma.CT and MRI findings concluding appendix mucinous tumors of different pathological types who hav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which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some help,but there are some difficulties for the preoperative identification,they should in futur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pay enough attention.【keywords】Appendiceal mucinous neoplasms;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iagnosis;identification临床上阑尾原发肿瘤的发病率极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阑尾原发肿瘤的发生率不足胃肠道肿瘤的1%,黏液性肿瘤约占0.2%-0.3%左右,由于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因此很容易被误诊为严重,术前确诊率相对较低。
阑尾低级别粘液性肿瘤的病理特征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87242·经验交流·阑尾低级别粘液性肿瘤的病理特征李玉广,石新兰,贾静,崔铁莉,李振强,邓晓红(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北京 石景山 100043)摘要:目的初步探讨阑尾低级别粘液性肿瘤的发生及病理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报告的阑尾低级别粘液性肿瘤,通过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阑尾低级别粘液性肿瘤的特征。
结果阑尾低级别粘液性肿瘤术前难以做出明确诊断,都是术后活检证实,免疫组化对诊断有帮助。
结论阑尾低级别粘液性肿瘤有着特异性的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表现。
关键词:阑尾低级别粘液性肿瘤:组织发生:病理诊断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7.2120 引言阑尾粘液性肿瘤是一类较少见的肿瘤,在阑尾肿瘤中发病率在0.2~0.3%,多表现为右下腹疼痛,50%可触及包块。
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排便习惯的改变、体重减轻、阑尾炎、肠梗阻、输尿管压迫、下消化道出血等症状[1.2]。
组织学分类主要依据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
1 材料与方法收集从2013至2015年的病例共9例,年龄从24岁到80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男性6名,女性3名,男女之比2:1。
除一例是因卵巢肿瘤转移到阑尾而行阑尾切除术,其余均以右下腹疼痛及右下腹包块入院。
均行阑尾切除术,所有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
所有病例均行免疫组化染色CK7、CK20、MUC-2,并做特殊染色AB-PAS。
2 结果2.1 9例病人以阑尾炎为首发症状住院治疗者8人,占比88.89,一例以卵巢浆液性癌手术,术中因怀疑阑尾转移而切除阑尾,占比11.11%。
肉眼观察:阑尾长2.6~9.0厘米,直径0.7~3.0厘米,8例阑尾未见明显管腔扩张,未见明显粘液成分,其中1例见管腔高度扩展,管壁变薄,壁厚0.1~0.2厘米。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张瑜; 张广文; 刘会佳; 舒俊; 侯炜寰; 唐永强; 宦怡; 张劲松【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9(034)002【总页数】5页(P174-178)【关键词】阑尾肿瘤; 低级别黏液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作者】张瑜; 张广文; 刘会佳; 舒俊; 侯炜寰; 唐永强; 宦怡; 张劲松【作者单位】710032 西安西京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6; R814.42阑尾黏液性肿瘤少见,在阑尾肿瘤中的发病率为0.2%~0.3%,术前极少确诊,易误诊为炎症[1,2]。
阑尾黏液性肿瘤分为良性的囊腺瘤、恶性的高级别黏液腺癌和低度恶性的低级别黏液性肿瘤(low-grade appendiceal mucinous neoplasm,LAMN)。
LAMN可在腹膜腔内广泛播散,形成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3],术前及时发现对该病预后意义重大。
目前国内外有关LAMN的CT表现文献较少,临床诊断经验普遍缺乏,故本文拟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LAMN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术前精准诊断提供帮助。
材料与方法1.一般材料搜集2011-2017年来我院就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LAMN患者,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31~83岁,平均年龄(59.33±12.32)岁,中位年龄58.5岁。
病程6天~6年不等。
4例为体检时发现。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右下腹痛7例、腹部包块6例、腹胀不适6例、腹胀并腹痛4例、腹部包块并腹痛1例。
2.检查方法15例行CT增强扫描,9例同时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采用Siemens Somatom Perspective CT 扫描仪或GE Lightspeed VCT 64层CT扫描仪。
非离子对比剂碘普罗胺(300 mg I/mL)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团注,剂量1.5~2 mL/kg,注射流率3 mL/s。
阑尾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1例报道
阑尾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1例报道标签:阑尾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囊性改变黏液性囊腺瘤是上皮性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肿瘤,多好发于卵巢,阑尾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较少见。
笔者所在医院发现1例阑尾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63岁。
因“发现右下腹包块”2月余来院就诊,腹部彩超示右下腹见大小约10.0 cm×4.7 cm×4.1 cm囊样回声,界清,较规则,其内透声欠佳,见分隔样回声。
口服造影剂后,行腹部CT平扫,示右下腹升结肠旁见一4.2 cm×3.7 cm×9.0 cm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楚,与升结肠分界清楚,其内未见分隔及造影剂充填,CT值约14 HU,诊断右下腹升结肠旁囊性站位性病变,来源于肠道可能,见图1。
临床腹腔镜手术,术中见阑尾中段及尖端扩张呈囊性改变,约8.0 cm×4.0 cm×4.0 cm大小,内含果冻样囊液,相邻组织无炎性反应,顺利切除,术后诊断阑尾囊性肿瘤。
术后病理诊断阑尾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见图2。
2 讨论2.1 发病情况黏液性囊腺瘤是上皮性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肿瘤,多好发于卵巢,阑尾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较少见。
2.2 病因病理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是由于肿瘤细胞分泌大量黏液而使腺管高度扩张呈囊状而形成[1]。
它是一种低度恶性、低细胞异性的黏液蛋白肿瘤[2]。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是真性肿瘤[3],无论破裂与否,瘤细胞都可脱落至腹腔形成腹腔种植,形成继发的腹膜黏液瘤,但其只在腹腔表面种植,一般并不侵入脏器本身的实质内,不会发生淋巴道和血道转移,为交界性或低度恶性的肿瘤。
2.3 CT表现(1)病变多为低密度或水样密度囊性肿块,呈卵圆形或长管形。
囊内液体CT值变化从近水样密度至软组织密度,CT值的高低取决于囊内粘蛋白的含量;(2)囊内可伴有或不伴有分隔,囊肿壁薄,轮廓光滑规则,囊壁可见点状或弧形状钙化;(3)合并感染时,囊壁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囊内可出现气体影;(4)增强扫描示囊肿壁可有不同程度强化,内容物均无明显强化征象;(5)肿块与盲肠壁相连,盲肠局部受压,可形成充盈缺损,但表面光滑,不伴有溃疡。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1例
) 囊 肿 内可 伴 有 或 不 伴 有 分 隔
6
)
。
cT
一
诊 断 : 小 骨 盆 内长 条 形 囊 状 液 性 密 度 影 小
,
囊 肿 壁 薄 轮 廓光 滑 规 则 囊 壁 可 见 点 状 或 弧 线 状 钙 化 ;( 3 ) 合 并 感 染 时 囊 壁 与 周 围组 织 有 粘连 囊 内可 出现 气 体影
,
V o l 17
,
No
.
1
盈 比较 有 利 于 发
,
尾 内发 现 粪 石
,
。
( 3 ) 麦 克尔 憩 室 : 麦 克 尔 憩 室 常 见 于 近 腹 中线
。
现病变
2 3
.
”J
。
区 域 较少 位 于 右 下 腹
CT
扫 描 图像 显 示 憩 室 与 脐 相 连 是 有
因此 C T 扫 描 时 应 注 意采 用 造
,
鉴别诊断
价值 的鉴 别 征 象
,
。
如 果 憩 室 位 于 右 下 腹 而 C T 扫 描未 能 发 现 正
。
本病应与阑
尾粘液囊肿 阑尾
,
常 阑尾 则 二 者 的鉴 别较 困 难
,
影 剂充 盈 回肠 和 盲肠 管 腔 有利 于 鉴 别麦 克 尔 憩 室 和 阑尾
中 国 医 学 影 像学 杂 志 2 0 0 9 年1月第17卷第1
期
Ch i n
e s e
J M e d Im
a
gin g
,
Ja r u
a r
y 2009
,
V o l 17
,
No
.
1
阑尾粘液性肿瘤
第4
版分类中,新增加了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
( ICDO:8480 /1)
ICDO:**** /1:本质上属难以分类、交界性或难以明确 生物学行为的肿瘤类别。
曾用语:☺交界性黏液性肿瘤 ☺低度恶性潜能黏液性肿瘤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
大体:粘液囊肿,腔扩张,内含粘稠粘液。部分阑尾壁可见钙化。偶见腔内 鱼子酱样或粘液球样。偶尔无异常
阑尾黏液性肿瘤
病例
• 病史:患者女,52岁,以“腹部闷痛1个月”为主诉入院,入院查体无 特殊
• 检查:腹部CT平扫+增强:脾脏巨大囊性占位伴分隔,最大经达 8.5cm,局部包膜可疑不连续,伴大量腹水,具恶性征
胃镜、肠镜未见明显异常
术中所见
腹腔内大量淡黄色清亮果冻样液体,主要集中于盆腔右侧 卵巢处,量约8000ml,掏空积液后探查见右侧卵巢一肿物, 直径约5cm,已破溃,子宫及左侧卵巢未探及异常;探查脾 脏肿大明显,约15x10x8cm大小,其内多个囊实性占位; 大网膜探及可疑2个结节,直径1-2cm。阑尾缩短、增粗, 其末端可见直径1cm大小占位
5.一旦阑尾外出现黏液,即使黏液内没有看到上皮细胞成分,也绝不能仅诊断为 腺瘤。
6.破裂口周围见到少量无上皮的粘液以及明显的炎症反应且多取材后阑尾仍无腺 瘤样改变时,可考虑单纯粘液溢出,而不是肿瘤
阑尾外黏液:排除污染
确保不是组织处理或切片 时候的人工假象或污染
组织学延续:阑尾壁内和 表面都可见黏液
多量黏液,上皮缺乏。黏液局 限腹膜表面。对应于腹膜低级 别黏液腺癌/低级别假黏液瘤
不确定恶性潜能的黏 液性肿瘤也可以划分 为该类别。
浸润性腺癌
浸润阑尾壁;高级别特征(核复层增厚、泡状核、核膜显 中-高度细胞学特征;促纤维 著不规则,核仁显著,分裂活跃);结构复杂(复杂乳头、 反应 筛网等)
阑尾黏液囊肿的CT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要点
阑尾黏液囊肿的CT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要点摘要:目的探讨阑尾黏液囊肿的CT特征,并分析其良恶性鉴别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6例阑尾黏液囊肿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单纯性囊肿和黏液囊腺瘤为良性组,低级别黏液性肿瘤为交界组,黏液囊腺癌为恶性组。
分组对照分析CT征象并行统计学分析肿块的大小(长径、短径)、囊壁(厚度、均匀度、光滑度)、囊内容物(壁结节、分隔、钙化、密度)、周围脂肪浸润、腹腔积液和腹膜假黏液瘤与良恶性的关系;计算单个或多个CT征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
结果光滑度、强化均匀性对比恶性组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阑尾黏液囊肿通过病理分组应用CT诊断鉴别有着独特特征表现,可以通过对根蒂、囊壁等均匀度、光滑度、强化均匀等方面因素分析,确定良恶性。
关键词:阑尾黏液囊肿;CT;诊断;良恶性;鉴别【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CT featuresof appendix mucinous cysts.Methods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36 cases of appendical mucinous cysts,simple cysts and mucinous cystadenoma were benign groups,low-grade mucinous tumors were borderline group,and mucinous cystic adenocarcinoma was malignant group.Group CT analysis of CT signs and calculation of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values for single or multiple CT signs.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moothness and the enhancement uniformity in the malignant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appendix mucinous cyst has a unique characteristicby pathological grouping and CT diagnosis to determine benign and malignant.[Key words] appendix mucinous cyst;CT;diagnosis;benign and malignant;identification阑尾黏液性肿瘤是阑尾腔中胶冻样黏液聚集伴扩张,临床发病较少,而且术前很难确诊。
阑尾黏液性囊肿、囊腺瘤、囊腺癌及腹膜假黏液瘤的临床病理学诊断
阑尾黏液性囊肿、囊腺瘤、囊腺癌及腹膜假黏液瘤的临床病理学诊断阑尾黏液性囊肿和黏液性肿瘤曾有多种命名,如阑尾胶状囊肿、阑尾潴留性囊肿、阑尾假黏液瘤及阑尾黏液囊肿等[1]。
High等将其分为3型:(1)阑尾黏液性增生;(2)阑尾黏液性囊腺癌;(3)阑尾黏液性囊腺癌。
Rosai将阑尾黏液性囊肿分为4型:(1)潴留性黏液囊肿;(2)黏液性囊腺瘤;(3)黏液性囊腺癌;(4)阑尾与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并存[2]。
对于阑尾单纯性黏液细胞增生引起的黏液聚集,Fere1877年提出的黏液囊肿一词最为简洁地概括了其特点和性质,因而普遍为人们所接受。
阑尾黏液性肿瘤虽然在临床上并不十分罕见,但其临床诊断常十分困难,甚至在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时由于肿瘤黏液分泌旺盛,瘤细胞成分相对较少,也很难做出诊断,因此,如何提高对其临床病理学特点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黏液囊肿(mucocele)阑尾黏液囊肿系因阑尾近端管腔阻塞,阑尾远端管腔内黏液仍具有分泌功能,从而导致管腔内黏液聚集,进而囊性扩张所形成的一种潴留性囊肿。
阑尾黏液囊肿较少见,文献上报道其占阑尾切除标本的0.2%~0.3%。
笔者经检索可知,1994~XXXX年国内文献上共有119例阑尾黏液囊肿的报道,患者男67例,女52例,男女之比1.29∶1,患者发病年龄17~73岁,平均45~54岁。
患者常以急性腹痛或右下腹痛为最主要临床表现,患者亦可无症状。
由于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所以在术前误诊率高达94.3%。
阑尾黏液囊肿的常见并发症为急性阑尾炎、肠梗阻(包括肠套叠及肠扭转)及腹膜假黏液瘤等。
1.1 大体形态囊肿多呈椭圆形,直径2~8 cm,但多数囊肿体积较小,直径很少超过5 cm,文献上有报道阑尾黏液囊肿体积最大可达39 cm×15 cm。
1.2 组织形态显微镜下见阑尾黏液囊肿内衬黏液柱状上皮细胞,细胞浆丰富透明,细胞核位于基底中,阑尾管腔内含大片黏液物质。
阑尾黏液囊肿根据黏液所处的部位不同可分为5型,即Ⅰ型(腺腔内型)、Ⅱ型(阑尾腔内型)、Ⅲ型(壁间型)、Ⅳ型(周围型)及Ⅴ型(并发症型)。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
(三)临床症状
阑尾黏液囊肿 常无症状或表现为右下腹 不适、右下腹肿块。其特点有:
(1)在急慢性阑尾炎或阑尾脓肿史后右下 腹仍有肿块。
(2)肿块增大缓慢,表面光滑有弹性,边 界清可活动,可有轻度压痛。
鉴别诊断
1 卵巢囊肿
若发现右侧正常卵巢 声像图,即可排除卵 巢肿瘤是首选的排除 法,再者病变更偏下, 即肿物位于盆腔右侧 附件区,“卵巢囊肿 ” 为近圆形,内可有多 房表现或囊壁上可见
4)右侧 卵巢囊肿
?
CEA
11.46 ng/ml , CA 125:
96.2 kU/L 。请妇科 会诊考虑 右侧卵巢 肿瘤蒂扭 转。
,边界清,压
痛明显,活动
度小,与腹壁
ABCDE
LOREM IPSUM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LOREM IPSUM
3 膀胱充盈可,子宫未显示,双附件未见
明确显示,盆腔内略偏右上方可见囊状 长T1长T2信号影,于 T2压脂像高信号, 长径约 7.8cm 。盆腔结构尚可,盆腔内未 见肿大淋巴结。
术中所见:
4 部分大网膜与腹壁粘连,部分肠管粘连,
阑尾区可见 7cm×3cm质地较硬肿物,边 界清,活动度良,遂行阑尾切除术,粘 连松解术。 术中冰冻: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
体表投影:麦氏点 (Mcburney 点)是选择阑 尾手术切口的标记点。查 尔斯 ·麦克伯尼博士是美国 的外科医生。 1901 年,他 发现在阑尾炎病人右下腹 部有一个压痛点,描述为 从髂前上棘至脐孔直线中 外 1/3 交界处的腹部压痛对
I. 回肠前位: 尖端指 向左上方
II. 盆位:尖端 指向盆 腔
(一)发病原因
与胰管相通的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1例
2 0 21 年 5 月第 28 卷第 9 期
图6 胰腺组织病理图
壁广泛增厚,请结合临床;中重度脂肪肝;盆腔见少 量积液。患者入院后予解痉、护胃等对症治疗后,好 转出院。
2 讨论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占所有胰腺囊性肿瘤的10%~ 45%[1]。WHO在1996年明确将其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区分并定义。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由能分泌黏液的上皮 柱状细胞及卵巢样基质组成,后者是其重要的病理学特 征。该病多见于中年女性,高发年龄为48~55岁,又被 称为“妈妈瘤”[1-2],肿瘤部位以胰腺体尾部较多。20%~ 30%患 者 无 症 状 , 为 偶 然 发 现 [1-2]。
综上所述,当胰腺囊性肿瘤与胰管相通时,除胰腺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外,需考虑胰腺黏液性囊性肿 瘤,这类肿瘤也许会成为新分类,诊断医生要更多地结 合相关临床及检查资料进行判断,减少误诊。
参 考 文 献
[1] 李婉菱,徐亚东,韩序,等.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特 征 及 恶 变 的 相 关 因 素 分 析 [ J ] . 中 华 外 科 杂 志 , 2020,58
作者单位:317000 临海,浙江省台州医院放射科(方宇 新、王官良),消化内科(吴坚芬),病理科(成俊)
通信作者:方宇新,Email:271281931@
52
· 病例报告·
图1 腹部CT平扫横断位 图2 腹部CT增强横断位 图3 腹部CT增强冠状位 图4 腹部CT增强矢状位 图5 腹部CT增强重建项
入院后经腹腔镜行胰十二指肠+胆囊切除术,术中探 查见腹腔内无腹水,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胆囊无增大, 胆总管直径约0.8cm,胰腺头颈部可见约4.5cm×3.0cm大 小肿块,肝脏、道格拉斯窝、腹壁等未及明显结节和肿 块,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等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术中 见病灶与胰管相通。术后予抗感染、护胃、抑制消化酶 分泌、增强免疫力等对症治疗。术后病理(图6):镜下 见胰腺组织内有多个囊腔,内衬黏液柱状上皮,部分上 皮呈复层状或乳头状排列,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 胞浸润;胰腺断端切缘(-);肝总管切缘(-), 胃切缘、十二指肠切缘均阴性,胆囊(-)。考虑胰腺 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3枚)。2020 年1月患者因“腹痛、呕吐7天”再次入院,复查腹部CT: 胰腺体尾部黏液性囊腺瘤切除术后改变;胆囊切除术后 改变;考虑低位小肠粪石性肠梗阻;结肠及部分小肠肠
阑尾周围脓肿病历模板
入院记录姓名:*** 住址:安定区内官营镇性别:女职业:农民年龄:48岁入院日期:2013-12-5,10:00民族:汉记录日期:2013-12-5,10:30婚姻:已婚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籍贯:*** 可靠程度:可靠主诉:间断右下腹痛10余天,加重伴发现右下腹肿块4天。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10余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部疼痛,疼痛呈间歇性发作,疼痛时伴有恶心,无明显呕吐,无腹泻、腹胀,就诊于当地诊所,诊断为“感冒”,给予抗生素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减轻。
于入院前4天,上述症状较前加重,并伴有明显恶心,无呕吐,无胸闷、气短,无腹胀、腹痛、腹泻,无呕血、便血。
并发现右下腹一鸡蛋大小肿块,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门诊B超示:右下腹阑尾区含液性病灶并其周液性暗区,多考虑阑尾穿孔脓肿形成。
以“右下腹包块”收住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大、小便正常,无肉眼血尿,尿急、尿频及尿痛症状。
患者体重未见明显增减。
既往史:患者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风湿热等疾病史,无外伤史,无手术及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否认性病及冶游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无重大精神创伤史及长期服药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未到过疫区,生活基本规律,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
无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
月经、婚育史:月经不规律,月经量正常,少量血块,色暗红,无异味。
无痛经史,白带无异常。
适龄结婚,儿女及配偶均体健,家庭关系和睦。
家族史:家庭成员无类似疾病,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T:36.4℃P:76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晰,精神尚可,步入病房。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五官端正,无畸形,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常抵抗感,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
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弥散,触之无震颤,叩诊心浊音界大小如常,心率76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阑尾假黏液瘤误诊卵巢黏液性囊肿一例报告
阑尾假黏液瘤误诊卵巢黏液性囊肿一例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阑尾假黏液瘤误诊卵巢黏液性囊肿一例的分析探讨,笔者认为阑尾黏液性囊肿、黏液性囊腺瘤及黏液性囊腺癌是一组好发于阑尾,以大量黏液分泌为特征的肿瘤,三者组织起源相同,分化程度各异,病理学形态相似,生物学行为有别。
【关键词】阑尾假黏液瘤;卵巢黏液性囊肿;病例报告1 病例资料患者,女,51岁,已婚,农民,因腹胀5月入院,b超提示卵巢囊肿于2009年9月15日入院。
查体:t36.6℃、p86bpm、r18bpm、bp110/82mmhg,意识清楚,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肌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可疑,肠鸣音活跃。
妇检:外阴经产式,阴道畅,宫颈光滑,子宫水平位、质硬,表面光滑、活动佳,右附件区可扪及一约8㎝ⅹ6㎝大的包块、质中、表面不甚光滑、活动性好、无压痛,左附件区未扪及包块。
门诊彩超提示:腹腔见大量液性暗区,最大前后径为13㎝,右下腹见8.0㎝ⅹ6.5㎝不规则稍强回声、边界清晰,子宫大小正常。
入院后辅助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ca125均正常。
全胸x线、心电图无异常。
腹腔穿刺抽出粘液样液体做细胞学检查,镜下见大量粘液,其间见散在分布的泡沫细胞。
9月17日以卵巢粘液性囊肿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大量胶冻状液体,量约3000ml,子宫、双附件无异常,右下腹有一约8cmⅹ6cm的被大网膜包裹成团的包块、活动性好,阑尾约6cmⅹ2cmⅹ1cm大小、远端膨大,距阑尾尖端1㎝处有一约0.8cmx0.6cm火山口样裂口、其内有胶冻状粘液,腹膜上有散在粘液瘤、最大直径约3cm,余无异常。
行阑尾、大网膜及部分腹膜黏液瘤切除,低分子右旋糖酐反复冲洗腹腔。
术后病理诊断:阑尾假黏液瘤、腹膜假黏液瘤。
2讨论阑尾黏液性肿瘤曾有多种命名,如阑尾胶状囊肿、阑尾潴留性囊肿、阑尾假黏液瘤及阑尾黏液囊肿。
1例巨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治疗
山东医药2024 年第 64 卷第 3 期1例巨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治疗王黎1,张婷婷1,俞萍源1,万桃1,杨永秀1,21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00;2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摘要:目的 总结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对1例巨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 该患者因“下腹部增大伴腹胀3月余”入院,影像学检查提示腹腔内巨大囊性包块,于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经腹卵巢巨大肿瘤切除术+右侧卵巢成形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好转后出院,随访至今未复发。
结论 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是一种低度恶性潜能的上皮性肿瘤,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可根据是否有生育要求选择手术方式。
关键词:上皮性肿瘤;卵巢肿瘤;黏液性囊腺瘤;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肿瘤切除术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4.03.016中图分类号:R73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4)03-0077-03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是一种低度恶性潜能的上皮性肿瘤,好发于育龄期女性,早期一般无特异性表现,随着肿瘤增大可出现下腹痛、坠胀感等压迫症状。
影像学检查在术前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MRI有特征性表现。
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金标准”。
巨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发病罕见,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具体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尚无定论,需结合患者的年龄和生育要求、肿瘤侵犯情况来综合决定。
对于无生育要求且伴有卵巢外种植的女性,推荐行全面分期手术;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推荐行保守性手术,待完成生育要求后行补充性分期手术。
通过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为此类患者争取最大治疗获益。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巨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治疗过程,总结其有效治疗方法,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阑尾粘液性肿瘤16例病理分析
阑尾粘液性肿瘤16例病理分析发表时间:2017-11-24T14:35:26.1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9期作者:刘景波[导读] 探讨阑尾粘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
大庆龙南医院病理科(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医院)阑尾病变在日常工作中以炎症性病变居多,肿瘤性病变少见。
由于阑尾组织粘膜上皮有分泌功能,因此粘液性肿瘤时有发生。
观察2011年至2016年本院16例阑尾粘液性肿瘤患者的组织学特点,探讨阑尾粘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
1材料和方法收集2011年至2016年本院阑尾粘液性肿瘤标本16例,手术标本常规用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脱水、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进行HE。
2结果2.1 一般情况男性8例,31-79岁,平均43.4岁;女性8例,41-78岁,平均54.1岁。
患者因右下腹痛就诊,临床诊断均为阑尾炎,并行手术治疗,术后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目前无一例复发。
2.2 病理2.2.1 粘液囊肿,大体阑尾增粗,壁变薄,腔内充满粘液;镜下阑尾内壁被覆单层柱状上皮,核位于基底,细胞低柱状,大部分囊壁上皮缺如,阑尾腔充满粘液,其中混有少许脱落的上皮细胞。
2.2.2粘液性囊腺瘤,大体多房,充满粘液;镜下阑尾囊壁内衬高柱状上皮细胞,呈绒毛状突向腔内。
2.2.3阑尾低级别粘液性肿瘤,镜下可见阑尾腔扩张,部分层或全层内见大量粘液,肌层见大片无细胞的粘液并向浆膜处破溃,部分区阑尾腔面内衬单层粘液柱状上皮,细胞伴轻度异型性,部分区呈乳头状增生,部分区腔面无上皮细胞。
阑尾全层见炎细胞浸润,粘液中见钙化物质,并见漂浮的破碎上皮。
2.2.4粘液性囊腺癌,大体阑尾增粗,直径大于2CM以上,发生在阑尾根部,腔内外见粘液,其中1例合并穿孔,播散至腹膜,形成腹膜假粘液瘤。
镜下囊壁上皮大小不一,核明显异型。
3讨论16例患者中有11例有慢性阑尾炎病史,可能长期慢性炎的刺激是导致粘液上皮增生甚至癌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