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了解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掌握诗词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词的结构、意境和表达技巧。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豪放洒脱的个性和文学风格。
(2)领略古代赤壁战场的壮丽景象,培养爱国情怀。
(3)理解人生无常、历史沧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词的字词解释、句意翻译。
(2)诗词的结构、意境和表达技巧。
(3)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教学难点:(1)诗词中的典故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如何把握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引导学生回顾《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词,疏通字词,理解句意。
(2)分析诗词的结构、意境和表达技巧。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词中的典故和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苏轼的豪放洒脱个性和文学风格。
(2)领略古代赤壁战场的壮丽景象,培养爱国情怀。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写一篇关于苏轼生平事迹的短文。
3. 选取一首苏轼的诗词,分析其结构、意境和表达技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背诵情况、短文质量和诗词分析的深度。
3. 学生对苏轼生平背景、诗词意境和情感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赤壁战场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背景。
人教必修《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人教必修《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理解并掌握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
(3)分析诗词的结构和艺术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2)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2)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2.1 诗词的字词解释和典故理解。
2.2 诗词的结构和韵律分析。
2.3 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3.1 诗词中的古文词汇和特殊句式。
3.2 诗词艺术特色的鉴赏。
3.3 诗词情感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1)简要介绍诗人苏轼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2)引发学生对赤壁之战的历史兴趣。
4.2 新课内容展示:(1)逐句解析诗词,解释关键词语和典故。
(2)分析诗词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3)引导学生感受诗词中的情感变化。
4.3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4 写作练习:(1)以赤壁之战为背景,创作一首小诗。
(2)引导学生运用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五、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5.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创意和表达能力,以及对诗词情感的理解和运用。
5.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进行教学调整。
六、教学资源6.1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6.2 参考书籍:《苏轼诗词选读》、《赤壁之战史实》6.3 网络资源:相关诗词解读、赤壁之战历史资料、音频视频资料等七、教学准备7.1 备课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收集相关教材、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进行备课。
高二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3篇】
高二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优秀3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把握本词“景、史、情”相融合的写作特色。
2、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把握内容,感受风格,领会思想。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型:课内赏析课教时安排:一课时一、提问方式复习一首诗词,要读懂,首先仍是字词入手。
语文实为“文字、文章、文学、文化”。
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朗读,同学评价,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读得怎么样?应该怎样读?2、检查字词的理解见。
3、集体朗读。
4、师范读或者听多媒体的朗读解释:词与诗歌不一样,押的是入声韵。
入声韵现在已不存在,现在无锡的老言颇有点相像。
举例试用无锡话读。
入声韵的特点是压抑,此词虽然是豪放词,然归根结底是压抑的情感。
5、学生朗读,要求:体会文化。
三、品味鉴赏:词是有章法的,理解词要一层一层的看。
全词共八句,分别是:1、第一句从眼前江景起兴,由眼前的大江联想到历史长河,引出对往昔英雄的怀念。
讨论:你认为第一句指的是眼前的大江吗?哪几个词是最有历史感的?“浪淘尽”是什么意思?(任何英雄人物都会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起笔苍凉)2、点明怀古内容,引出古战场。
故垒西边……这是真是赤壁吗?何以见得?3、正面描写赤壁景色,突出江流气势和赤壁的雄奇。
“乱石穿空”写什么?“惊涛拍岸”突出什么?“卷起千堆雪”写什么?(写山,雄俊,力度。
惊涛,表明水,江流的湍急。
雪在质感上比浪形象,生动)4、过渡,承上启下,由写景到写人。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怎样联想到英雄的?(得江山,造江山,是一种野心的表达,看到美景,想拥有,以江山代表自己的成就。
5、写周瑜英雄形象,以美人陪衬英雄,突出少年得。
写英雄为什么一定要写美人?(周瑜当年34岁,英气,才华,美人爱英雄自古以来就如此,美人嫁英雄相得益彰。
如果东风不与周郎便,那么美人就不是他的了。
6、写周瑜赫赫战功,以曹军惨败反衬周瑜儒将风流。
讨论版本中的“墙橹”“强虏”哪一个词好?为什么是“羽扇纶巾,儒将风流”?7、由怀古到伤己,抒发自己年近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2)理解并掌握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4)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词;(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美,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2)体会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之情;(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词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诗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分析;(3)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创作背景的理解。
2. 教学难点:(1)诗词中的典故和历史文化背景;(2)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的深入解读;(3)学生对诗词情感的共鸣和体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诵;(2)提问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3)简介诗人和诗词的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词,理解字词意思;(2)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3)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疑问。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词中的典故和历史文化背景;(2)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3)探讨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创作背景。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提问、互动等情况;2. 知识掌握情况:学生诗词背诵、字词解释、典故理解等情况;3. 能力培养情况: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探讨等情况;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诗词情感的共鸣、热爱祖国文化等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 参考资料:有关苏轼的生平介绍、赤壁之战的历史资料、诗词鉴赏方法等;3. 多媒体设备:PPT、视频、音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六、教学步骤1. 诗词解析:(1)分析诗词的结构和韵律;(2)解释诗词中的生僻字词和典故;(3)解读诗词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和意义。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3. 解读诗中的哲理和情感。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1. 介绍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3. 解读诗中的哲理和情感。
4. 讨论诗的意义和影响。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苏轼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
2. 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语言和节奏。
3. 分析:解读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4. 解读:解读诗中的哲理和情感。
5. 讨论:讨论诗的意义和影响。
2.2 教学方法1. 朗读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的语言和节奏。
2. 分析法:通过解读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
3. 解读法:通过解读诗中的哲理和情感,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4. 讨论法:通过讨论诗的意义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和意义。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3. 解读诗中的哲理和情感。
3.2 教学难点1. 解读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 解读诗中的哲理和情感。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朗读时的语言和表达。
2. 评估学生在分析、解读和讨论中的表现。
3.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作文,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
4.2 教学反馈1. 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5.1 教学资源1. 教材:《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相关教材。
2. 参考书:关于苏轼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参考书。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和相关材料。
5.2 教学材料1. 诗歌文本:《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高一语文教学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手法委婉。
咏史怀古诗特点:⒈形式标志:①标题中有、。
《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赤壁》《隋宫》《蜀先主庙》《三闾大夫庙》②古迹、古人前冠以“”。
《咏怀古迹》③古迹、古人后加“”“”等。
《金陵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山坡羊·潼关怀古》⒉写法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等。
⒊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⒋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特征:①“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与历史性的统一;②“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③“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5.咏史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思古人,忆其事,。
6.这类诗大体分为四类:①写,感慨国运衰微;②写,讽刺其荒淫奢侈;③写地名,悲叹昔盛今衰;④写古人,抒壮志难酬、孤寂失意。
(五)字词1、填起括号内的易错字大江东去,浪()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当年,小乔()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巾,谈笑间,()()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发。
人生如第二组3.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开篇即抒情,起笔颇有气势,从着笔,空间巨大;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时空广阔,英雄豪杰无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
B.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既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
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描写了周瑜风华正茂的形象。
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是为了突出小乔貌美,足以与周瑜相配,美人英雄相得益彰。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通用12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了解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心情。
3、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4、诵读、背诵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
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快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潇洒情怀。
2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宽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
苏词气概宏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
《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概雄壮。
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乐观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三、同学特点分析:1、学习特点:学习对象为高一同学,对学习资源利用和学问信息的猎取、加工、处理与综合力量较低,但富有朝气且对本课学习有深厚爱好。
2.学习习惯:学问面仍较为狭隘,习惯于老师满堂灌式的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觉和自主学习力量。
3.学习交往:多表现为个别化学习,课堂上群体性的小组沟通与协同争论学习机会很少。
四、学法指导采纳诵读感悟式教学。
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美丽,感情深厚,境界开阔,应引导同学多多诵读,品尝语言,感悟意境,特殊是抒情部分更要细心玩味。
诵读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加强了同学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又培育了同学的语感,一石二鸟。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前三分钟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
刚才我所播放的歌曲应当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解读诗中的文化内涵和诗人的情感。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运用诗词创作技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简介: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和诗词创作风格。
解析《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题材和主题。
1.2.2 课文讲解:逐句解析诗句,讲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等。
探讨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2.1.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诗句。
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深入讲解诗文的内涵。
2.1.2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促进师生互动。
分组讨论,让学生合作探讨诗句的含义和欣赏。
2.1.3 创作法: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和表演,增强学生的表现力。
2.2 教学手段2.2.1 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文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播放音乐和视频,增强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
2.2.2 教学工具: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
使用黑板和白板笔,进行板书和标注。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导入新课引入《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题材和背景。
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学的兴趣,引发思考。
3.2 讲解诗句逐句讲解诗句,解释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解释诗人的表达意图。
3.3 探讨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讨论诗人的思想观点和社会背景。
3.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教师回答和引导。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念奴娇赤壁怀古》(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的教材为人教版高一必修第一单元《古诗文赏析》的第一篇课文《念奴娇赤壁怀古》。
该文是唐代诗人苏轼的名篇,写于赤壁之战后,历经三十年而成。
全文描写了作者在江南岸边倚栏凭望,回忆起曾经参与过的一次历史战争,并将个人经历和历史背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国家兴亡、英雄气概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
2.能够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本中的历史典故和隐喻比喻,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2.感受文章的文学艺术价值,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提高综合素质和自我认识水平。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利用PPT等多媒体工具,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进行讲解和阐释,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感受。
2.研读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重点关注历史典故和比喻手法,理清文本的线索和主题,进行文本解读和思考。
3.讨论法:组织学生间或小组间就文本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讨论和研究,促进学生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拓宽学生思维和视野。
4.表达法:鼓励学生就文本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表现进行表达和分享,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热身启动(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谈谈自己的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自信。
2.文本解读(30分钟)首先,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
其次,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注意历史典故和比喻手法,并理清文本的线索和主题。
人教必修《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人教必修《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词的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2)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会欣赏和评价古代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的背景知识及作者苏轼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分析。
(3)诗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典故的理解。
(2)诗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准备诗的译文和注释。
(3)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文,初步理解诗的内容。
(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的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苏轼的画像,引导学生关注苏轼的生平。
(2)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的韵律。
(2)学生查找生僻词语和典故的注释,理解诗的内容。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的创作风格。
(2)分析诗的意象和意境,解释诗中的修辞手法。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的理解和感受。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5.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诗的意境,进行写作练习,可以是抒发感情的小品文,也可以是描绘景象的短篇小说。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写作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如写作练习)进行认真批改,给予具体的评价和建议。
高二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精选9篇)
高二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精选9篇)高二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篇1[教学目的]1 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入梦”的思想情绪。
2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难点重点分析]1 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
结尾处“人生入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2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
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
《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
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教学设想]联系余秋雨的《东破突围》,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文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解、议特点等方法,提高学生宋词阅读鉴赏能力。
安排一教时[教学步骤与内容]一导入介绍余秋雨的《东破突围》,正是由于被贬职,苏东坡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二指导朗读,正音,读出气势。
三研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1,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大”“淘”——有气势淘尽风流人物,解释风流人物——无数出色的人才2 可怀人物那么多,为什单单怀念周瑜?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小组讨论明确:小乔初嫁了——英雄雄姿英发——有气魄羽扇纶巾——儒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是个风流人物3 作者把周瑜放在怎样的背景下来写?明确:景色描写中——乱石惊涛浪花4 这个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明确:气势磅礴穿空——峻伟卷千堆——浩大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千堆雪比喻巨浪5 为什么把周瑜放到这样一个景色中去?衬托英雄气概、英雄风采,景和人相得益彰。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教学设计|《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目标《念奴娇·赤壁怀古》①知识与能力目标:感受苏轼豪放词的艺术魅力②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诗句,提高学生鉴赏和评价诗歌的能力,学习诗歌咏史、抒情、写景相结合的特点。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在词中寄托的情感,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乐观豁达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在词中寄托的情感,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乐观豁达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设计依据①课标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目标”指出:“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这一要求的指导之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②教材文本《念奴娇·赤壁怀古》所在单元教学目标是鉴赏唐诗宋词,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
这首诗歌主要讲述了苏轼在赤壁江边咏史抒怀的事件,表达了诗人对天地人生的思考。
学习这篇课文,能够让学生感悟豪放词的魅力,品味词的声韵美,理解诗歌中寄托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态度。
基于此,确立了“知识与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目标。
③学生情况本课要面对的学生群体是高一年级的学生。
此时期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仍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突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并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和启发。
教学设计新课导入,朗读课文《滚滚长江东逝水》音乐导入,同时多媒体将展示赤壁的图片。
在课堂上渲染一种旷达豪放的情境,让学生在影像的感染下进入新课的学习。
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诗歌魅力。
研读课文,整体感知阅读课文,把握全词内容,通过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 上阙写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明确:景——雄奇壮丽景物描写的豪放。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精选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主要围绕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诗两首》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展开。
该诗词为宋代词人苏轼所作,描绘了赤壁古战场的壮丽景色和怀念古人的情感。
教学内容包括诗词的背景、词牌、韵律、意境等方面。
章节内容: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诗两首》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词牌、韵律及意境。
2. 分析诗词中所表现出的作者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诗词意境的理解与分析;把握作者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诗词的基本知识,如背景、词牌、韵律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味,引出本课内容。
2. 背景介绍:介绍苏轼及《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
3. 诗词朗诵:教师示范朗诵,学生跟随朗诵,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4. 诗词解析:详细讲解词牌、韵律,分析诗词意境,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
5. 例题讲解:分析诗词中的典型意象,如“大江东去”、“浪淘尽”等,并进行随堂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词中作者表达的情感,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念奴娇·赤壁怀古》2. 内容:a. 词牌:念奴娇b. 作者:苏轼c. 意境: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d. 情感:怀古伤今,忧国忧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境,谈谈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2. 答案要求:要求学生结合诗词内容,分析意境,表达个人观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苏轼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能够分析并欣赏诗词中的意象、比喻、典故等修辞手法。
(3)能够解读诗人的情感态度及其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词内容。
(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欣赏诗词的艺术特色。
(3)学会品味诗词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培养高雅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诗词的字词解释、句意理解。
2. 诗词中的意象、比喻、典故等修辞手法的分析。
3. 诗人的情感态度及其历史背景的解读。
三、教学难点1. 诗词中难点词语的解释。
2. 诗词意境的感悟。
3. 诗人情感态度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苏轼及其生平事迹。
(2)介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词,理解字词句意。
(2)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意象、比喻、典故等修辞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赏析环节:(1)分析诗词的艺术特色。
(2)品味诗词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写一篇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文章。
3. 推荐阅读其他苏轼的诗词,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2.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其他诗词的异同,拓宽视野。
3.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让学生感受诗词意境。
4. 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二、了解词牌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歌伎。
此调以苏轼《念奴娇·中秋》为正体,双调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Array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韵。
另有双调一百字,前片九句四仄韵,后片十句四仄韵等十一种变体。
代表作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三、了解怀古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怀古诗是内容与思想都比较沉重的一类作品。
这类诗都是怀古惜今,“有感而发”,往往是诗人处于某种背景之下,前往瞻仰或凭吊历史古迹,回顾古人的业绩或遭遇,自己内心产生共鸣,不禁发出对古人业绩的慨叹,或抒发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
学习活动二:一、了解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七月,其时苏轼由于以诗文讽喻新法,他的政敌就摘取他诗文中的句子,罗织罪名,把他送入监狱,史称“乌台诗案”。
但再三审讯,无法结案,终于以黄州团练副使之衔,把他贬到黄州。
这首词是他刚从监狱放出来,游赏黄州城外的赤壁矶而作。
二、相关作品链接《赤壁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者】苏轼【朝代】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引言“凭高眺远,而用心学习。
”这句话是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学思想论》中所说的。
这段话不仅揭示了学习的真谛,同时也把教育与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而在中国古代经典中,最能够体现这句话的,当属《念奴娇赤壁怀古》了。
这首诗虽然只有七律的篇幅,却表达出了作者对历史悠久而充满传奇色彩的赤壁之战的深刻思考和细腻感慨。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经典诗歌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经典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 了解赤壁之战的基本历史背景,理解诗中用到的典故。
2.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掌握诗的结构、韵律等基本修辞手法,学会分析诗歌的中心意思。
4. 善于发现诗歌的诗性、音韵、形象等特点,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和鉴赏能力。
5. 引导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让学生感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诗歌内容简介和背景知识。
2. 诗歌完整文本的解读和理解。
3. 诗歌的诗性、音韵和形象等特点分析。
4. 知识拓展:赤壁之战的历史、文化背景等。
三、教学策略1. 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如图表、资料、网路等,使课件更加形象生动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真实情境。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自我思考和探究,强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掌握和领悟。
3.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思考和想象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诗歌欣赏和解读。
教师可以用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导入,让学生先感性认识到这首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然后,让学生带着感性的理解,读一遍诗歌,听其朗诵的韵律感,并回答问题:什么是念奴娇,谁是赤壁?2. 学习诗歌内容,了解历史背景教师深入浅出地介绍赤壁之战的基本历史背景和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感知到这首诗歌的艺术魅力。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3)分析诗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4)领悟诗人的情感和哲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欣赏诗歌;(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崇敬;(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解析;(2)诗歌的意象、节奏和韵律分析;(3)诗人的情感和哲理的领悟。
2. 教学难点:(1)诗中生僻词语和典故的理解;(2)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欣赏诗歌;(3)诗歌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和文学地位;(2)激发学生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3)让学生思考诗人的情感和哲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欣赏诗歌;(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中的意象,引导学生领略自然美和人文精神;(2)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体会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崇敬;(3)总结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使学生了解了苏轼的生平背景和文学地位,领略了诗歌的意象、节奏和韵律,领悟了诗人的情感和哲理。
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苏轼的许多诗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对于苏轼的身世,对于苏轼的人格,我们也许并不太了解。
苏轼的一生,是非常坎坷的。
王安石主持变法前后几十年内,他在新党和旧党的斗争漩涡中,经历了很多的磨难。
王安石推行新法时,他看到新法的某些弊端,于是反对新法,出京任密州太守,后王变法失败,旧党上台,废除新法,他又认为新法不宜全部否定,又得罪旧党。
苏轼40多岁时,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名为任官,实则是囚徒身份……后来又被贬到更加僻远的惠州、儋州(今广东、海南),一生漂泊,66岁时才被召回京,次年去世。
《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他被贬黄州时所作。
诵读课文
一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指名学生朗读。
注意字音与节奏,韵脚字要读出延长音。
1、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
羽扇纶.巾( guān )酹.江月(lèi)
2、注意下列句子的节奏: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二读:读出气势,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朗读提示:(多媒体演示)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东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东坡为之绝倒(笑得直不起身子)。
想一想,这位幕士为什么给柳词和苏词选择了不同的歌者和不同的伴奏乐器?
与柳词的婉约细腻不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风格豪放,清代有人评说苏轼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
教师范读。
学生试读。
讨论与赏析:你觉得词中哪些句子或词语可以体现出这种豪迈的气概?为什么?说说你对这些语句的感受。
赏析要点:
(1)、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这一句为全词奠定了豪壮的抒情基调,“大江东去”从空间着眼,只见眼前浩淼的长江滔滔东去,“千古风流人物”则从时间着眼,千古英雄,尽在眼前,千年沧桑,荡尽英雄。
这一句拓展了一个广袤悠久的时空背景,全词大笔振起,一落笔便有了恢宏的气势。
(2)诗人笔下的赤壁江山图给人怎样的感受?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这种磅礴的气势?你从这幅图画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充分展开想象,把你感受到的一切描述出来。
“乱石穿空”,一个“乱”字,可见群峰壁立,山崖险峻之状。
“穿”字写奇峰高耸入云,化静为动。
“惊涛拍岸”一个“惊”字用拟人手法,耳中似乎可闻涛声轰然雷鸣,惊心动魄。
“卷起千堆雪”,一“卷”字,形容雪白的浪花层层汹涌而来,速度极快,一堆溅开的的雪浪,蔚为壮观。
你看,仰观岩石壁立,俯看怒涛汹涌,远望雪浪千叠,这几句,写得的确非常富有气势,把我们带进了一个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艺术天地中,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赤壁的雄壮奇险。
(指导学生朗读这几个句子。
)
(3)诗人笔下的周瑜又是一个怎样的英雄?你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那种豪迈的气魄?
这里为什么写“小乔初嫁了”?这与周瑜有什么关系?写周瑜为什么写他一副儒将打扮,为什么不写他金戈跃马、驰骋疆场?
写“小乔初嫁了”一方面是以美女衬英雄,侠骨柔肠,方谓风流人物;另一方面,小乔初嫁正说明周瑜正值青春年少,可谓年轻有为。
写他羽扇纶巾的着装,写他谈笑风生的神态,是为了突出他儒雅从容、胸有成竹、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
小结:在诗人笔下,奔腾的长江,千年的沧桑,无数的英雄,奔来眼底,一个壮阔奇伟的艺术天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赤壁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年轻周瑜的勃勃英姿,历历在目。
豪迈之气,荡人心胸。
三读,读出诗人心中的情感。
激疑:怎样理解“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怎么理解“多情”一词?和“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多情”意义相同吗?
(1)、启发学生通过理解上下文中两个“笑”的不同情味,来理解“多情”的含义。
第一个“笑”是写周瑜,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是一种自信的笑,胜利的笑。
第二个“笑”,是诗人自嘲之笑,是一种苦笑,无奈的笑,诗人心中究竟有什么苦?想想周瑜,34岁便指挥了这场著名的赤壁之战,名垂千古,而自己呢?苏轼是渴望能济世安民、建功立业的,他曾在《沁园春》中这样写道:“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而现在呢,自己已是头发花白,可岁月蹉跎,不但功业无望,反而戴罪黄州!这里的“多情”,应是指诗人的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在这里,我们分明能感受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但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小结:这首词始于怀古,终于现实;起于礼赞英雄,止于悲叹自身,前后形成巨大的情感落差,今天我们读来,不能不为苏轼感慨万端,喟然长叹!因此后面这几句朗读时感情要沉郁些,语调要低沉些,语速要放慢些。
学生试读,然后欣赏录音配乐朗读。
深入探究:
有人认为诗的结尾慨叹“人生如梦”,说明诗人经受打击之后,不免有些消沉。
也有人认为,诗人慨叹“人生如梦”,只是宽慰自己,并非消沉之语。
你同意哪一种看法?为什么?
答案可以多样。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介绍苏轼的其它诗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卜算子》、《临江仙》,以帮助学
生了解苏轼被贬之后的心情和他的人生态度。
鉴赏表现手法
诗人要礼赞周瑜,为什么写赤壁之景?诗人又为什么写周瑜?(映衬手法)
课外拓展阅读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