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新时期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推 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报告内容概述
分析现状
01
报告将分析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
题。
实践经验总结
02 总结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提炼有效做
法和措施。
对策建议
03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对策
推进简政放权
01
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
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02
创新监管方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监
管效能。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03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
创业。
04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 思考与建议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人力资源管理
科学的机构编制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
预算与成本管理
机构编制管理对预算和成本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有助于实现资源 优化配置。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提高治理效能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 平。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机构编制管理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 型政府建设。
03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 实践探索
优化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
01
02
03
精简机构数量
合并职能相近或重复的机 构,降低政府运行成本, 提高行政效率。
明确职责边界
厘清各部门职责边界,避 免职能交叉、推诿扯皮等 现象,确保政令畅通。
强化基层服务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失败案例分析
案例二:某事业单位在编制 管理上存在漏洞,导致人员 超编、财政负担加重
案例一:某政府部门在机构 改革中未能有效整合资源, 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案例三:某企业在组织架构 调整中未能充分考虑员工利
益,引发员工不满和流失
案例四:某医疗机构在编制 管理上存在不规范操作,导
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公
经验教训总结
未来机构编 制管理工作 的展望
PART 1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2
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性
维护政府机构稳定
保障政府职能履行:机构编制管理有助 于确保政府机构设置科学合理,提高政 府运行效率,确保政府职能得到有效履 行。
维护社会稳定:机构编制管理有助于维护 社会稳定,避免因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引 发的社会动荡。
监督机制不完善:现有的监督机制过于简单,缺乏具体的监督标准和程序, 无法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
监督力度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监督力 度不足,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缺乏社会监督: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应该接受社会的监督,但目前社会监 督的渠道和机制还不够完善,无法对管理工作形成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机构编制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 和评估机制
机构编制管理不规范
机构设置随意性大,存在因人设岗现象 编制管理不严格,存在超编进人问题 岗位设置不科学,存在职责不清问题 人员配备不合理,存在人岗不匹配问题
机构编制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缺乏独立的监督机构:没有专门的机构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导 致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
YOUR LOGO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对做好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
对做好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机构编制是指根据组织的具体要求和发展需要,合理安排机构的设置、职责和人员编制。
在新的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机构编制工作进行思考和探讨,对于提高机构的运行效率和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形势与挑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增加,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具体来说,以下是当前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一、科技创新对机构编制的影响:科技创新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这也对机构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机构编制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科技环境,因此,需要重新思考机构编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二、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国际形势的变化对机构编制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机构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变得越来越重要。
机构编制需要考虑如何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建立适应国际环境的机构体系。
三、人力资源的稀缺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
机构编制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并进行合理的职务设定和人员编制。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机构编制工作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做好新形势下的机构编制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一、加强顶层设计在新形势下,机构编制需要有明确的顶层设计。
通过明确机构设置的原则和目标,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并确保各个机构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二、提高机构编制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在新形势下,机构编制需要更加科学和灵活。
通过对机构职能和人员编制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合理调整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提高机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机构编制工作的核心。
在新形势下,机构编制需要更加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通过加强人才选拔、培训和管理,提高机构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机构编制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支撑。
对做好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初步思考
对做好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初步思考对做好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初步思考机构编制管理涉及党、政机关和各民主党派机关、群众团体机关及各级事业单位。
创新体制,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善政府政权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政府管理能力,保证各项工作高效协调运转,实现党政等各机关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如何顺应新形势,立足科学持续的发展观,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思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呢?我们认为,要从“三个结合,四个环节,五个加强”方面做好工作。
一、顺应改革,搞好“三个结合”一是坚持发展与改革相结合。
首先要改革行政体制,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旧机制、旧观念,为经济发展清障铺路。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就是通过机构改革,调整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断完善党政工作机构,使其达到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相适应,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二是坚持创新与继承相结合。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必须在继承的同时,加大创新力度,创新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根本要求,机构改革的本身就是一种机制创新。
比如,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如何建立财政预算机制,坚持机构编制与经费划拨挂钩;如何建立编制调控机制,实行编制总额控制与分解管理相结合;如何建立协作机制,加强与纪检、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有机结合,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强化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纪律的制约机制,充分发挥好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把关、协调、监督”作用。
三是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克服和纠正长期以来在机构编制管理中形成的机构编制重管理、轻服务或只管理、不服务的现象,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并在服务上做文章。
经常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共同商量、及时解决。
对一些部门职责不清、职能交叉重复,由此产生矛盾的问题,通过调研找准问题症结,加以妥善解决,避免给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一些部门人浮于事,结构失调,由此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调研搞清人员底细,在全局范围内部调整解决;对一些部门岗位特殊、人才紧缺,因编制满员无法引进人才的问题,通过调研搞清选调人员的情况,采取“腾岗招才”的办法解决;对一些部门业务拓展、工作量大,因人员编制少而超负荷运转的问题,通过调研提出方案,适当调整增加编制。
浅谈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精简篇)
浅谈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浅谈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纪发〔2016〕15号,以下简称《解释》)于2016年6月17日起正式施行。
《解释》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比较系统的法规;也是党的最高纪律检查机关针对机构编制工作专门制定的第一个解释性党内法规。
如何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之中,贯彻落实《解释》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等机构编制管理法规文件相配套,更好的发挥监督检查工作的作用,急需从事机构编制监督的工作人员认真思考、深入实践和不断创新。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力抓手。
它的加强有利于加快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有利于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层次和实效。
同时,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是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机构编制部门的重要职责,该项工作的成效,是衡量和检验一个地方机构编制管理水平和编制部门整体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
2016年以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温家宝总理签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中央编办和监察部联合出台《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等法规性文件,特别是2016年6月17日,中央纪委以中纪发〔2016〕15号文件印发了《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
《解释》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高度重视。
一、当前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县紧贴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特点规律,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方式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由于,监督检查工作起步较晚,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乱挂牌子、有的擅自设立机构、有的违规提升机构规格、还存在条条干预现象等,给监督检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对如何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组织保障的思考
对如何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组织保障的思考机构编制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对于一个组织的发展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保障机构编制工作的组织规划和运作非常关键。
下面是对如何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组织保障的一些思考。
一、加强组织领导。
机构编制工作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
要设立机构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确定目标,落实工作任务和责任。
同时,要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完善工作程序。
要制定全面、完整的工作程序,明确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责任,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在具体操作中,把握好机构编制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公正性和公开性等,确保工作的严谨性和可操作性。
三、强化人员培训。
机构编制工作的重点在人,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素质和能力。
可以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课程体系,帮助人员逐步掌握机构编制工作的知识和技能。
四、完善信息化手段。
机构编制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统计和信息处理,因此,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可以建立专业的机构编制工作管理系统,集中管理机构编制的各项数据和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总之,要想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的组织保障,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规划和建设。
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才能满足单位的需求,促进组织的健康发展。
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机构编制工作的基础,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质量。
要制定合理的人员绩效考核机制,注重激励与奖励,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六、改进工作流程。
机构编制工作流程要紧跟时代发展,建立科学、高效的工作流程,降低工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要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合理分配资源,实现最大的工作效益。
七、强化沟通与协调。
机构编制工作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加强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减少沟通摩擦和错误率。
八、推进制度建设。
机构编制工作的制度建设是常态化的任务,要不断完善制度框架,建立科学、公正的制度规范,确立工作风险评估标准和改进机制,提高工作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县级机构编制部门处于我国编制管理体系的最基层,既直接承担着各项编制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又直接面对着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对机构编制管理产生的影响。
笔者结合从事基层机构编制工作的自身实践,就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作一些思考。
一、关于机构编制管理的认识与思考(一)对机构编制管理现状的认识与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不断完善和加强,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和体制机制保障。
人们的机构编制意识、认识有所提高,管理逐步规范,法制化建设开始有了实质性进展。
但是不尽如人意之处依然存在,违反纪律的问题时有发生,机构编制部门常常面临着违规挑战,因此,强化管理,任重而道远。
(二)对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的认识与思考1、机构改革后,有的部门职能转变不到位,人员膨胀反弹扩张的压力时时存在,不强化管理,改革成果很难巩固。
2、财政供养人员队伍依然庞大,工资性财政支出占比重很大,不强化管理,欠发达地区“吃饭财政”的局面,将难以改变。
3、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特别是政策性收费的自取自支单位,超编比较严重,不强化管理,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问题将有增无减。
4、人们对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认识欠缺,认为机构编制是“软约束”,弹性大,不强化管理,法制化进程将难以加快。
(三)对造成这些问题原因的认识与思考1、涉及一定范围的领导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历史问题的积累和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因素。
2、从深层次上看,与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有关。
经济体制转型,加剧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矛盾。
3、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抢吃财政饭,抢端铁饭碗的观念越强,社会就业问题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冲击也越大。
4、机构编制管理立法滞后,本应由法律加以规范的事情,却由机构编制部门承受压力;本应依法处置的行为,却变为机构编制部门独家承担的责任,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单独面对和承受膨胀反弹的压力,工作往往处于重重矛盾之中。
对做好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
对做好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1. 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任务。
机构编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对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职能配置、人员配备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机构编制工作,对于充分发挥国家机关的职能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分析2.1 新形势下的挑战新形势下的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机构编制中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一个重要问题。
其次,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用,给机构编制工作带来了新的变革和挑战。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机构编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次,社会治理的复杂性日益增加,要求机构编制能够适应和满足社会治理的需要,提高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2.2 制定合理的机构编制方案针对新形势下的挑战,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机构编制方案。
首先,要注重整体规划和协调发展。
在编制机构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协调发展。
其次,要注重信息化建设。
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提高服务效能。
再次,要注重改革创新。
在编制机构方案时,要积极推动机构改革,促进机构编制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同时,要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合作,形成合力,推动机构编制工作的顺利实施。
3. 做好新形势下的机构编制工作的建议3.1 加强技术支持在新形势下,加强技术支持对于做好机构编制工作至关重要。
本着提高效率和减轻工作量的原则,可以引入信息技术,建立智能化的机构编制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辅助。
通过技术支持,可以实现机构编制方案的智能化设计和评估,提高方案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2 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机构编制工作的关键因素。
在新形势下,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机构编制人才队伍。
对机构编制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4期xx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xx1年3月xx日对机构编制工作的几点思考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确定,编办与人事局剥离,单独设置。
这充分说明机构编制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应当得到高度重视。
当前,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构编制管理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机构编制部门要担负起新形势下赋予的职责,提高管理水平,关键是要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依靠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与发展,加强机构编制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动态化、精细化、结构化管理,从而实现科学配置机构编制资源的目的,使机构编制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地方财力相适应。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
一、任务与定位编办体制调整带来了工作任务的新变化。
新形势、新任务对机构编制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机构编制工作提出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机构编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机构编制部门必须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研究和谋划工作思路,分析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水平。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机构编制工作提出新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受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妥善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靠深化改革,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机制。
因此,机构编制部门要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管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配置好机构编制资源。
三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机构编制工作提出新要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提出的重要任务,事关全局、影响深远。
机构编制部门作为负责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职能部门,必须把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于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几点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构编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加强机构编制的监督检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思考:第一,强化机构编制规范化。
目前,我国机构编制的规范程度不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机构设置不规范、职责不清晰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机构编制的规范化建设,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明确机构的设置原则和职责范围,确保机构编制的科学合理性。
第二,加强机构编制的透明度。
机构编制的透明度是保证监督检查的重要前提。
目前,机构编制的信息发布不够及时、不够全面,导致公众对机构编制的了解度不高。
为了提高机构编制的透明度,应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发布机构编制的相关信息,方便公众对机构编制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完善机构编制的监督机制。
目前,机构编制的监督机制相对薄弱,监督检查不够有力。
为了加强机构编制的监督检查,应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的监督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监督责任,加大对机构编制的监督力度,确保机构编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第四,加强机构编制的评估评价。
机构编制评估评价是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机构编制的评估评价,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机构编制的质量和效益。
为了加强机构编制的评估评价,应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的评估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定期的评估评价工作,发现机构编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第五,加强机构编制的责任追究。
目前,对机构编制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不够严格,导致一些问题长期存在。
为了加强机构编制的责任追究,应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的责任追究机制,明确责任人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机构编制存在的问题。
总之,加强机构编制的监督检查是保证机构编制科学规范的重要举措。
通过强化机构编制规范化、加强机构编制的透明度、完善机构编制的监督机制、加强机构编制的评估评价和加强机构编制的责任追究,可以提高机构编制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对如何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组织保障的思考
对如何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组织保障的思考机构编制工作是任何组织的重要一环,其对组织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工作中,组织保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将决定整个机构编制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下面,本文将会对如何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组织保障进行详细的思考。
第一点,加强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组织保障的基础,只有合理的组织规划才能为机构编制工作提供足够的组织保障。
因此,需要对机构编制工作进行全面的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流程,并合理分配工作量和人员。
第二点,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机构编制工作的核心,没有足够的优秀人才,机构编制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是难以保障的。
因此,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提高,为机构编制工作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
第三点,加强工作标准化。
机构编制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规范,才能保证机构编制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因此,需要对机构编制工作的各项操作细节进行标准化,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流程,确保机构编制工作能够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
第四点,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提高机构编制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有效手段,可以帮助机构编制工作实现自动化、数字化和信息化。
因此,需要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推动机构编制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综上所述,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组织保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加强,包括组织规划、人才培养、工作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等。
只有全面加强这些方面的建设,才能为机构编制工作提供更好的组织保障,使其能够更加高效、高质量地进行工作。
在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组织保障方面,除了上述提到的方面外,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需要对机构编制工作的监督和评估进行加强。
监督和评估是保证机构编制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可以发现和解决机构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估体系,对机构编制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反馈问题和改进方案。
其次,需要加强机制创新。
对如何强化机构编制工作保障的思考
对如何强化机构编制工作保障的思考,600字
1、完善机构编制制度,加强对编制工作的管理,建立专职编制领导小组,把编制制度的文件化、指令化和手册化多途径推向实施;
2、下设合理的编制条件,科学合理的确定编制分配,建立有效的编制审核制度;
3、在编制动态监测上下足力气,灵活运用编制审查、分类管理等手段,不断调整编制规模;
4、实行科学的职级修编工作,精确把握职位职责权限,完善编制审核机制,提高部门编制实力;
5、建立编制激励机制,聘请优秀人才、挖掘优势特长,加大对发挥突出作用人员的奖励激励力度;
6、完善绩效评价制度,以编制规模、服务能力、工作完成情况等指标作为考核依据,科学定义各级编制标准,加强编制核查工作,持续提高编制工作的效率。
在编制管理中,要把编制作为机构运转的有力保障,充分发挥它在促进管理改善、提高服务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必须加强对编制工作的宏观调控,明确各级编制目标,真正做到有目的、有把握、有责任、有效果。
2023对如何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组织保障的思考
写一篇对如何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组织保障的思考1000字机构编制工作是一个组织保障的重要环节,机构编制的合理性、完整性和实施性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成果。
因此,对于如何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组织保障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一、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规划和设计机构编制工作的规划和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过程,需要精心安排和策划。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机构编制的组织结构、职位设置、人员配备等因素,确保机构编制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机构编制工作的实施过程,注重机构制度的完善和调整,为机构编制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二、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决策和执行机构编制工作的决策和执行是机构编制工作的关键环节,需要明确责任、加强指导,确保机构编制工作的有序推进。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机构编制工作中的问题,确保机构编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机构编制工作的社会责任和群众意见,积极开展互动交流,推广机构编制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三、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机构编制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作队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推动机构编制工作的专业化和现代化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加强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四、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机构编制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机构编制工作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通过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我们可以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工作流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同时,我们还可以改变传统的机构编制工作模式,推进机构编制工作的自动化和协同化发展,为机构编制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五、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法律保障机构编制工作的法律保障是保证机构编制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
我们需要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法律意识,注重机构编制工作的法律合规和法律责任,规范机构编制工作的程序和流程,为机构编制工作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对做好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
对做好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在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紧迫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开放的深入推进,机构编制的现实需求和要求日益增加,对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适应新形势的任务需求,加强战略规划,优化机构设置,推动机构。
首先,对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要紧密结合新形势下的任务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政府的机构设置也需要根据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做出相应调整。
对于国家层面的机构编制工作来说,应牢牢把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始终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紧紧围绕发展的最主要矛盾,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提高决策效能。
对于地方层面的机构编制工作来说,应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精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化机构设置,提高管理效能。
其次,对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要加强战略规划。
机构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到政府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关系到国家和地方长期发展的全局。
因此,在做好机构编制工作时,要注重系统思维和战略眼光,遵循科学规划的原则,以整体发展为导向,注重前瞻性和可持续性。
要综合考虑政府职能及其各部门的协同工作,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同时,要注重机构编制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因应发展需求做出相应调整,并预留合理的变革空间。
第三,对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要优化机构设置。
优化机构设置是提高政府效能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调整机构设置时,要注重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的畅通,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灵活性。
要合理划分职能和权限,明确属地管理和交叉管理的边界,避免出现部门之间的职责冲突和权力失衡。
要注重前端服务机构的建设,提高对社会公众的服务能力和便捷性。
最后,对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要推动机构。
机构是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任务。
针对机构设置中的问题和难题,要加强深化的思考和研究,探索创新机构编制的方式和方法。
要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做法,不断改进机构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要注重的稳定和可持续性,避免的过度和误导。
对做好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初步思考
一些单位岗位设置不够科学,未能充 分发挥员工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影响 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管理理念落后
一些单位在机构编制管理上仍然沿用 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缺乏创 新意识和开放视野。
法规制度不健全
监督机制不完善
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监督还不够到 位,存在一些违规操作和权力寻租的 现象,影响了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和权 威性。
对做好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 理工作的初步思考
汇报人: 2023-12-11
目录
• 引言 • 机构编制管理现状 • 做好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理工
作的对策建议 • 实施对策建议的保障措施 • 预期效果评估及持续改进方向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01
02
03
组织架构优化
合理的机构编制有助于优 化组织架构,提高工作效 率。
02
机构编制管理现状
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
机构设置重叠
部分机构之间存在职能重叠、权 责不清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和 效率低下。
职能配置不合理
一些机构职能过于集中,而另一 些机构则职能过于分散,不利于 协同作战和服务群众。
人员编制与岗位设置
人员编制过剩
部分单位存在人员编制过剩的现象, 导致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
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提高队伍素质与专业能力水平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队伍建设
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干部充实到管理队伍中,优化队伍结构。
提高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水平
通过培训、交流、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提高管理人员在机构编制管理、政策法规、信息 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新时期机构编制管理的思考
新时期机构编制管理的思考作者:闫晗田伟来源:《机构与行政》2012年第12期在新时期如何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优化配置执政资源,巩固机构改革成果,是机构编制管理部门面临的挑战和新的课题。
一、实行精细化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实行精细化管理,是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精细化管理,具体来说,就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审批机构编制事宜,从源头上遏制机构编制增长;严格按照机构编制政策,科学合理地界定部门职责、配置机构编制数,按需定岗、按岗定人,做到人员与岗位相适应,真正实现人尽其责。
严格坚持用编先申请制度,确保机关事业单位新进人员数量和结构都是在编制数许可之内;严格坚持核编到人制度,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实名制”的监督作用。
实行精细化管理,具体工作中就是要根据工作量的多少、工作条件的差异和工作强度的轻重管住总量盘活存量,科学配置机构编制资源,解决一些部门职权不明、职能错位、缺位的问题,促进公共行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平化,更好地促进行政效能的发挥。
二、做好政务公开,强化编制意识在机构编制系统加强政务公开,是指通过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并将不涉密的机构编制内容向社会公开,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部门和单位,职责是什么,内设机构是哪几个,编制和领导职数是多少,实有人员是哪些,以便接受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同时,还要利用各种媒体多层面、多方位、多角度大力宣传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重要文件及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帮助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机构编制意识,确立依法、依纪、依规管理机构编制的理念,使机构编制理念根植于各级领导干部的心中,提高认识,了解内涵,严格按程序办事。
另外,建议与组织部门和人社部门沟通,将机构编制管理内容列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的内容,把遵守机构编制纪律当成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上下形成共识,用足用好用活编制,控制机构编制膨胀,确保机构编制工作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开展执行评估,实行跟踪管理执行评估是机构编制部门根据有关法规和政策规定,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估办法、指标体系,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论证和评价。
对做好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
对做好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第一篇:对做好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对做好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符应军)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机构编制部门要解放思想、机构编制工作要实现科学发展,关键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机构编制管理,解决当前机构编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特点、重新审视机构编制工作的突出矛盾,不断加大机构编制管理力度,大力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创新,为益阳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特点机构编制工作不是中心,影响中心,不是大局,影响大局,它涉及执政资源和行政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新的形势下呈现如下几个特点:(一)综合性强。
机构编制管理不仅仅局限于管理机构数、管编制数,必须要着眼于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政权建设提供体制保障,必须要紧扣市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做到该加强的及时加强,该控制的严格控制,该精简的坚决精简,尤其注意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中的体制机制问题。
(二)系统性强。
机构编制工作是系统性工程,机构编制管理包含“决策、执行、监督”诸多内容,涉及组织、纪检、人事、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各个部门,涉及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职能、机构、人员编制的配置和调整,涉及提出目标,进行研讨,制定方案,实施改革,管理控制、监督检查众多环节。
(三)前瞻性强。
机构编制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存在内在的规律,每次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结束后,部门职责履行、机构运行都有一个磨合期,必须予以关注并加强跟踪考察;每次领导班子换届和领导干部调整之后,都有一个要求增加机构编制的高峰;每次部署中心任务、阶段性任务或者强调加强某项工作时,都有一个要求加强机构编制的问题。
要求机构编制部门掌握这些规律,做到能早则早尽量早,能快则快尽量快,早调研、早谋划、早部署。
变被动为主动。
(四)实践性强。
无论是职能配置、职责调整、机构设置,还是人员编制核定、领导职数配备方案,必须要符合工作实际需要,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防止脱离实际,这就要求我们工作未动,调研先行,必须开展广泛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掌握准确全面的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较高价值的建议和参考。
新时期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新时期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与实践作者:刘玉来源:《机构与行政》2012年第03期机构编制管理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处于源头和基础地位。
做好机构编制工作对于提高国家行政管理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基层机构编制部门,要始终把准确职责定位、理顺内外关系、强化自身建设贯穿整个工作过程,坚持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思考,彻底解决困扰机构编制部门“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变被动为主动,勇于改革创新,奋力创先争优,有效推动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一、坚持把服务发展大局作为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根本前提机构编制管理是配置执政资源的重要手段。
做好机构和编制工作,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机构编制部门应当树立战略思维,跳出“就机构论机构、就编制论编制”的传统管理模式,切实找准机构编制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桥梁纽带、参谋助手和保驾护航作用。
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潍坊市被确定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这一重大契机,认真谋划机构编制工作为发展大局服务的思路重点和具体措施,切实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先后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对城区5大板块的党工委机制、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组建等,及时跟进提出组织领导体制、工作运行机制和人员编制调整方案;围绕全市重点发展领域,超前性地从体制机制方面提出发展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节能减排和民生事业的意见建议,加大对重点工作的支持力度;围绕蓝黄两区建设,研究提出沿海开发管理区域调整的机构设置意见,对高新区、滨海区的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理顺,打破在体制机制方面制约发展的瓶颈。
潍坊市的机构编制工作始终坚持贴紧中心、服务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和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二、坚持把健全体制机制作为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基础机构编制管理存在一些“困境”,机构编制工作“龙头作用”发挥不明显,还存在管理受牵制,机制不健全,关系不理顺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新时期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
结合工作实际,现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机构编制工作,提出:
一、继续坚持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
即“三个一”制度。
一个部门承办、“一支笔”签批、一家行文。
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些部门未经编制部门审核,以汇报工作的名义,直接在地方党委常委会或市长办公会上提出有关机构编制事宜;地方党委、政府往往在未听取编制部门意见的情况下,对部门提出的机构编制事宜进行决策并写进会议纪要。
建议:在新时期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强调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的地位和作用,要进一步明确规定,未经机构编制部门提出意见的机构编制事宜,各级党委常委会、政府市长办公会不予研究;党委常委会和市长办公会不得替代编委会研究机构编制问题。
二、加强机构编制总量管理。
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行政编制总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如随州市级行政编制1066名,与同类市比编制偏少;曾都区行政编制300名、随县450名,与同类地区少的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混岗、借调下属单位人员到机关工作、编外聘请临时工作人员问题等较普遍存在。
建议:一是应定期根据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地域大小等因素,对行政编制总量适当调整,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是以党委、政府“两办”牵头,定期对超编进人、混岗、借用、临聘等行为进行检查、通报,严肃纪律。
三、研究制定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和处理办法。
当前地方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上级主管部门利用行业评比、检查、达标等机会,对机构编制提出硬性要求,否则,扣分,甚至过不了关。
主要有创建全国、全省优秀旅游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安全生产以及信访工作等。
二是部分业务部门下文件要求地方相关部门设立有关机构等事宜,并进行检查督办,给下面压。
如公安部要求县以上各级公安机关设纪检组、监察室;省委组织部要求县以上组织部门设党建办、党代会常任制工作办、基层组织建设办等。
三是以项目资金等作为条件给下面施加压力,如移民、水产、卫生、环保、国土等部门。
四、完善机构编制部门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
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是编制部门缺乏参与地方财政预算的机制,导致财政未严格按在编的人员和规定的拨款形式核拨经费,主要是擅自多发;二是组织、人社部门在工资审核中未完全按编制、职数进行把关,超编、超职数的相关人员很顺利地套改了新的工资。
建议:在机构编制管理的运作上,要制定组织、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的约束机制。
一要做好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决算管理相结合。
严格按核定的编制数和经费渠道,编制预算方案,编制部门向财政部门提供相关数据并参与财政预算方案的把关,积极试行按编制确定人头经费包干制和奖惩制。
二要做好机构编制管理与工资统发、工资审批管理相结合。
实行组织、人社、编制、财政四个部门联手把关,严格按规定的编制、职数、结构、标准审批发放对象、工资类型、工资标准和发放渠道。
三要做好编制使用和领导职数管理、干部选拔、人事调配管理相结合。
领导干部的任免和调配,事前由主管部门到编制部门办理领导干部职数审核把关手续,事后办理变更备案手续。
真正形成管编、管人、管经费的有机结合和相互制衡约束机制。
五、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督查制度。
加强督促检查,实现机构、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科学化、规范化、经常化势在必行。
从目前出现的一些违纪违规问题的原因看,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各相关职能部门还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没有一整套完整的监督检查制度。
因此,建立健全监查检查制度,是新形势下加强机构编制管理、预防违纪违规行为的重要措施和有效保障,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需要纪检监察、组织、财政、审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健全规章制度,形成合力适时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同时要建立“纵横结合,下查一级”的有效监督机制。
建立上级编制部门对下级编制部门、同级纪检监察部门对编制部门、同级编制部门对各主管部门的内部监督机制。
以共同维护机构编制的权威性,使机构编制与财政供给水平和行政管理需要相适应。
建立领导责任追究机制和主要领导离任机构编制审计制度。
要按照“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设置机构、超配人员、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的,要对主管部门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处分。
对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利用掌管资金、财物、项目审批、评优评先等手段,对下级业务部门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定等进行干预的,要制定明确的处罚措施。
同时,机构编制部门违反规定审批机构和编制的,组织、人社、财政部门违反规定办理调配录用人员,核拨经费的,同样,由同级党委、政府或上级有关部门予以严肃处理,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等处分。
对地方党政“一把手”离任时,要对其在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情况进行审计,对审计出的问题要进行问责;问题严重的,要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六、建立机构编制标准体系。
机构编制标准是确定机构设置和核定人员编制等管理事项的业务准则。
多年来机构编制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基本上是沿用80年代的编制标准和参照各行业标准,而各行业在制定标准时,没有经过科学论证,不是按照地方机构的自身职能大小和工作量多少来科学核定编制,而是过多地考虑本行业工作需要和长官意志等因素,导致编制配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强。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基层编办不好操作。
因此建议上级机构编制部门要研究编制标准的范围、方法和体系,制定符合实际、便于执行的各类编制标准。
可以按照各地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地域大小等因素,并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单位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各行业机构编制标准,做到依法用标准审批机构、核定编制,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性、统一性和规范性。
七、加强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
当前的现状是:一是机构编制人员总量偏少,难以承担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二是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知识更新的渠道窄、措施少,知识结构和知识累计难以满足现实工作需要。
建议:一是加强加强队伍建设。
要进一步加强和充实各级编办的力量,尤其是要解决一些地方机构编制部门工作人员少的问题。
地(市)级编办工作人员为10-20人;县级机构编制部门人员编制在6-10名,使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的人员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
二是以学习培训为手段,拓展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干部队伍的知识领域和业务技能,不断提高机构编制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机构编制部门工作人员工作辛苦,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工作纪律和规定的压力很大,同时在机构编制部门工作也很锻炼人,各级党委、政府应多关心机构编制部门干部队伍的成长和使用,不断提高机构编制干部的政治待遇。
对表现优秀的同志,该提拔的提拔,该重用的重用,以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
(本资料仅供参考,请以正式文本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