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教学设计--马鸿燕x

合集下载

《春酒》 备课教案

《春酒》 备课教案

《春酒》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春节习俗,以及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家庭、亲人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春节习俗。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态度。

(2)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感受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春酒》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述的春节习俗。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2)学生合作探讨,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师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4. 实践活动:(1)学生进行朗读练习。

(2)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春酒》中的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春节习俗的短文。

3. 背诵课文《春酒》。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春节习俗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程度。

4.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春节氛围的音乐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热闹的春节场景中,增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春节习俗的了解和体验,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从而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情感和态度。

《春酒教案》教学设计

《春酒教案》教学设计

《春酒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春酒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二、教学目标1.了解《春酒教案》的基本内容和形式结构;2.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春节饮食文化;3.能够欣赏音乐,培养音乐鉴赏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1.《春酒教案》基本内容和形式结构的介绍;2.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介绍;3.理解和欣赏选定节目的音乐;4.分组表演节目。

四、教学步骤及内容安排1.导入(10分钟)引入《春酒教案》的背景和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目的特点和意义。

2.了解《春酒教案》(15分钟)通过视频资料或图片展示,《春酒教案》的基本内容和形式结构,包括节目的主题、主持人、嘉宾、音乐表演和选秀环节等。

3.介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20分钟)通过讲解PPT或观看视频,向学生介绍中国春节的饮食文化,如团圆饭、年夜饭、酒的意义等。

4.音乐欣赏(30分钟)选择《春酒教案》中的一首音乐,向学生介绍音乐曲目的背景和特点,教授相关的音乐鉴赏知识,并与学生一起欣赏这首音乐。

5.分组表演(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喜欢的音乐,自行编排创意舞蹈或合唱,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6.总结与反思(15分钟)课堂结束前,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反思。

五、教学方法1.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视频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授课:采用讲解、观看视频、欣赏音乐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3.分组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教学资源1.《春酒教案》视频资料或图片展示;2.关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PPT或视频资料;3.音乐欣赏的音频或视频资料;4.分组表演需要的音乐和舞台道具。

七、教学评估1.课堂笔记:学生记录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自己的学习体会;2.分组表演:评估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八、教学延伸1.继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春节习俗、舞蹈、民族乐器等;2.参观音乐演出,提高音乐欣赏能力;3.组织班级活动,举办音乐表演比赛或文化展览。

课文《春酒》的教学设计

课文《春酒》的教学设计

课文《春酒》的教学设计课文《春酒》的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文《春酒》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文《春酒》的教学设计1 知识与能力: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理解文章表现的思乡这一主旨。

过程与方法:以激发学生生活经验,创设阅读氛围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领悟文章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深深的思乡情怀,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品味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色。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枸杞(gou3 qi3) 门槛(kan3) 过瘾(yin3)凑(cou4)齐酬(chou2)谢煨炖(wei1 dun4)两颊(jja2) 家醅(pei1)2.解释下列词语。

家醅:自家酿的酒。

醅,这里泛指酒。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

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落幕:闭幕。

过瘾: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

二、导人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

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

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作者简介:琦君。

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

原名潘希真。

浙江永嘉人。

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

毕业于杭州三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

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

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

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子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春酒》 的教案设计

《春酒》 的教案设计

《春酒》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春节”、“酒席”、“猜拳”等。

(3)了解中国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研究中国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春酒》。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文化背景和习俗。

(2)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春节的习俗。

(2)简介《春酒》的作者和背景。

2. 朗读与背诵:(1)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3. 理解与讨论:(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春节的认识。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解释其含义。

4. 小组合作:(1)让学生分组研究中国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2)每组选择一个习俗或活动,进行展示和分享。

5. 角色扮演:(1)让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2)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四、作业布置:1. 抄写并背诵课文。

2. 调查家人的春节习俗,写一篇短文分享。

3. 准备一个关于中国春节的PPT,进行班级展示。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春酒》,了解中国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春酒》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春酒》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春酒》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春酒》的诗篇;(2)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能够解读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通过分析、对比等方法,掌握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通过研究、探索等途径,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3)培养学生对诗人情感的感知和共鸣。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背诵;2. 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3. 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的解读。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运用;2. 诗人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3. 分析法: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让学生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4. 研究法:通过研究诗人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历史文化内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春天的景象引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感受和联想;2. 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文,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诗文内容,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4.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解释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5. 研究:让学生研究诗人的创作背景,了解诗歌的历史文化内涵;7. 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诗文,写一篇关于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朗读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2. 理解与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对诗文内容、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3. 研究能力:评价学生对诗人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的研究深度;4. 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讨论和写作中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资源:1. 诗文原文:提供《春酒》的诗文原文;2. 相关注释:提供诗文的相关注释,帮助学生理解;3. 背景资料:提供诗人的创作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思想;4. 参考文献:提供相关的参考文献,供学生进一步研究。

《春酒》教案

《春酒》教案

《春酒》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春酒》这篇文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2.了解《春酒》的背景和上下文,掌握其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3.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品味和欣赏能力;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分析《春酒》的结构和语言运用,引导学生写作并进行表达。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春酒》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与文章内容相结合,并进行表达。

三、教学准备1.《春酒》的文本;2.投影仪和电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引入《春酒》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相关信息,激发学生对这个话题的兴趣。

2. 阅读理解 (20分钟)让学生阅读《春酒》的文本,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春酒》讲述的是什么故事?•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文章的情感表达是什么?3. 分析文章结构 (15分钟)让学生分析《春酒》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引导他们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4. 语感训练 (10分钟)通过句子分析和语言运用,让学生提高对《春酒》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句子进行分析,包括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意象的描写。

5. 个人思考和表达 (1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与《春酒》中的主题进行联系,并进行个人思考和表达。

可以要求学生写下自己对《春酒》的感受和思考,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6. 写作练习 (20分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进行写作练习。

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简短的作文,表达自己对《春酒》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将《春酒》的故事情节进行再现;2.开展文学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春酒》以及其他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3.组织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比较交流不同作品之间的异同。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春酒》的内容和情感表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春酒》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春酒》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春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春节”、“酒席”、“鞭炮”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课文朗读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感恩之情。

(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理解。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春酒》的文本。

(2)生词和短语的解释。

(3)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春酒》。

(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春节的习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春节的回忆和习俗的了解。

(2)介绍课文《春酒》的作者和背景。

2. 朗读与背诵:(1)学生朗读课文《春酒》。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语调。

(3)学生集体背诵课文。

3. 生词和短语学习:(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学生进行翻译和解释。

(2)教师举例说明生词和短语的用法。

4. 修辞手法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请家长签字确认已经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春酒》。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和鼓励。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角色扮演等。

《春酒》教学教案设计

《春酒》教学教案设计

《春酒》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一些生词和短语。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写作和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生词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

(3)对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了解。

2. 教学难点:(1)一些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生词和短语的卡片。

(3)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预习生词和短语。

(2)准备相关的节日和习俗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引发对春天的期待和喜爱。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

(3)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学习生词和短语:(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的卡片,学生朗读并翻译。

(2)教师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并进行例句演示。

(3)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生词和短语造句。

4. 小组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传统节日进行研究和展示。

(2)小组成员合作,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3)小组展示,分享对所选节日的了解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活动等。

2.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活动,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生词和短语的应用:通过造句和小组活动,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4. 展示和表达:评价学生在小组展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清晰度和组织能力。

《春酒》教案

《春酒》教案

《春酒》教案教案:《春酒》一、教学目标:1. 了解《春酒》这首诗的背景及作者;2. 理解并掌握诗中的意象和主题;3.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春酒》的内涵和意象;2.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春酒》;2. 相关课件及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的回顾,引导学生回忆诗歌的特点,如押韵、修辞法等。

呈现:(10分钟)通过映射图片和朗读诗歌的方式呈现《春酒》这首诗。

解读:(20分钟)1. 指导学生了解《春酒》的背景、作者和写作意图;2. 分析诗中所使用的意象及修辞手法。

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 提问学生对于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练习与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仿写《春酒》的诗句,体会诗歌的美感和表达方式;2. 鼓励学生挖掘其他具有相似主题的诗歌进行欣赏和分析。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

五、教学扩展:邀请学生利用创意方式,如绘画、朗诵、演讲等来赏析《春酒》。

六、教学评价方式:通过讨论和学生反馈,评价他们对于《春酒》的理解及鉴赏能力。

七、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对于《春酒》中的意象进行进一步探究。

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意象进行详细解读,如诗中的“春风”、“花”、“酒杯”等,通过分析这些意象在诗中的象征意义,进一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引导学生比较《春酒》与其他相关主题的诗歌作品,如唐代的《静夜思》、宋代的《春夜喜雨》等。

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对于不同诗人、不同时代的诗歌表达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八、教学评价方式:除了通过讨论和学生反馈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形式进行评价:1. 给学生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对于《春酒》的读后感或扩展写作,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于诗歌的理解;2. 设计一份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于《春酒》中意象的理解和对于相关修辞手法的识别等。

《春酒》 课文教案

《春酒》 课文教案

《春酒》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春酒”、“团圆”、“欢乐”等。

(3)掌握课文中常用的句型和语法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分析、解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和团聚的珍惜。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春酒》,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生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春酒”、“团圆”、“欢乐”等,理解其含义。

3.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解释其含义和表达的作用。

4. 课文解读:通过小组讨论或问答形式,解读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5.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庭团聚的短文。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春酒》的背景和作者。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生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春酒”、“团圆”、“欢乐”等,理解其含义。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解释其含义和表达的作用。

5. 课文解读:通过小组讨论或问答形式,解读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6.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庭团聚的短文。

四、教学评价1. 朗读评价:评价学生的朗读语音语调和表情。

2. 生词测试:测试学生对课文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3. 写作评价:评价学生的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

4. 课堂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在讨论和问答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春酒》的课文文本。

2. 生词表:列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录音设备:用于播放课文朗读。

4. 写作纸张和文具:用于学生写作练习。

5.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

春酒的教学设计5篇

春酒的教学设计5篇

春酒的教学设计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春酒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酒的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春酒》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散文。

琦君用自己的文笔为读者营构心灵的理想国。

思乡,是本文一大主旨。

故乡的一切与儿时的印象叠印在一起,辉映成一片快乐而感伤的迷。

春酒、会酒,醉了母亲,醉了我,也醉了无数读者,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在春酒会酒席上不断氤氲起来,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

作者通过平易、净化、蕴藉、真挚的语言,抓住富有情趣的生活细节,表现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浓浓的感情。

【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不再喜欢被动的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大大增强了。

同时,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表达的能力。

为此,《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初中学生很少离开家乡,对思乡之情较难理解。

为此,教师要注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创设情景,激情入境,激发学生兴趣,做好学习引导者、参与者的工作。

【教学设想】教师一方面需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要创设较为直观的学习情景,激情入境,激发兴趣,并开展赏读、感悟、研读、拓展等环节,在引导学生理清全文脉络后,引导学生品位富有情趣的语言,及渗透在其中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⑴感情朗读课文,了解民俗民风。

⑵理解作者蕴涵在春酒中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2、过程和方法目标:⑴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清文章脉络,研读赏析语言,品味语言的意趣,体会生活细节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

《春酒》课堂教案设计

《春酒》课堂教案设计

《春酒》课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酒》的背景与主题,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2.学习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等文学语言知识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教学内容1.《春酒》的背景与主题2.文学语言知识的学习3.文学鉴赏与阅读策略的训练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音乐和视频等多种媒介引入《春酒》的背景及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简单了解《春酒》的情节和主人公。

2.学习文学语言知识(1)词语的学习针对《春酒》中出现的生僻词、古诗词等语言进行解读和理解,启发学生对古代语言的认知。

(2)句式的学习指导学生从句式层面分析《春酒》中的语言特点,并学习其运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修辞手法的学习分析等比、排比、对仗、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春酒》中的运用,让学生在识别修辞的同时,也能够将其用于自己的语言表达中。

3.鉴赏与阅读策略的训练(1)情景再现通过教师的再现和学生的表演,将《春酒》的情节进行再现,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主题和情感。

(2)文本解读结合课堂讲解和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分析《春酒》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等内容,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3)自主阅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多种阅读方式和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鼓励学生将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四、课后作业(1)完成小组作业:分析《春酒》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案例进行比较和总结。

(2)撰写读后感:要求学生全面、深入地分析《春酒》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思考。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考、演讲和其他形式来测试学生对文学语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考核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春酒》作为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都有着极大的作用。

本次课程设计力求将背景与主题、语言知识学习、文学鉴赏与阅读策略等方面完整地融入课堂中,让学生在课堂中领略到甚至更深入理解《春酒》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价值。

《春酒》教案教学设计

《春酒》教案教学设计

《春酒》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春节”、“酒席”、“团圆”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2)运用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和酒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酒的文化和习俗,树立健康的饮酒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 生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通过例句理解和运用。

3. 修辞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春天的图片或歌曲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

2. 课文朗读: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可以进行角色扮演。

3. 生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通过例句理解和运用,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4. 修辞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朗读课文,并分享学习收获。

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可以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方面还有待提高,可以加强语音语调和节奏的训练。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练习。

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和小组合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春天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氛围,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春酒》的教案设计

《春酒》的教案设计

《春酒》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酒》;(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春节”、“酒席”、“团圆”等;(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2)通过课文朗读,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表达能力;(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2)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2. 生词短语学习:让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小组讨论,学习和理解生词和短语;3. 课文解析: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意义;4. 修辞手法分析: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学习和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5.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中的场景和情节。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引起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和好奇心;2. 课文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3. 生词短语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和理解生词和短语;4. 课文解析: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意义;5. 修辞手法分析: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习和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6.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指导学生表演课文中的场景和情节;7.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2. 课文朗读:评价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表情是否正确;3. 生词短语学习:评价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程度;4. 课文解析:评价学生对课文主旨和意义的理解程度;5. 修辞手法分析: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6. 角色扮演:评价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春酒》的教学教案设计

《春酒》的教学教案设计

《春酒》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春酒》。

(2)理解课文《春酒》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春酒》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春酒》。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春酒》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春酒》的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的美好。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春酒》,感受春天的氛围。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春酒》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欣赏与实践(1)学生朗读课文《春酒》,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创作关于春天的短文或绘画作品。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春酒》。

2. 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3. 画一幅关于春天的绘画作品,并附上简短的文字描述。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春酒》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评价。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3. 学生对合作探讨和欣赏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春天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春酒》的教学教案设计

《春酒》的教学教案设计

《春酒》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春酒》的诗句;(2)能够分析并概括诗中的意象和意境;(3)能够解读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探讨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3)通过创作、展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背诵和理解;2. 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分析;3. 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2. 诗中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3. 学生创作诗歌的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文的朗读录音和PPT;2. 准备相关的文学资料和背景信息;3. 准备诗歌创作的素材和参考示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诗文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2)引导学生关注诗的《春酒》,激发对诗文的兴趣。

2. 诗文理解:(1)让学生朗读诗文,边读边思考;(2)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如“春风送暖”、“花开花落”等;(3)讲解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3. 诗人背景和情感分析:(1)介绍诗人的创作背景,如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2)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情感表达,如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4. 诗歌欣赏与分析:(1)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2)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诗的艺术特色;(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文的感受和理解。

5. 诗歌创作与展示:(1)引导学生运用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自己的诗歌创作;(2)提供适当的素材和参考示例,帮助学生进行创作;(3)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进行评价和交流。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春酒》最新教学设计

《春酒》最新教学设计

《春酒》最新教学设计为了更好地展示《春酒》这部作品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我们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案。

一、背景介绍《春酒》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闪烁着独特光芒的作品,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

该诗以酒为载体,借酒言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感悟,被誉为“梦犹不厌”的佳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酒》的背景和作者,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2. 掌握《春酒》的基本内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解读诗歌;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学的兴趣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1. 诗歌朗读:通过语音语调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体味诗歌的韵律美;2. 文本解读:分段逐句解读《春酒》的内容和意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3. 创作鉴赏:让学生尝试撰写关于春天的诗歌,通过对比鉴赏不同作品,提升学生的文学创作水平。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课前音乐欣赏和图片展示,营造春天的氛围,引导学生对《春酒》的认知和期待;2. 课堂教学:逐段解读《春酒》,注重唐诗的韵律和意象,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3. 课堂练习:设计朗读和写作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实践所学知识,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会;4. 课堂总结:师生共同回顾学习内容,对《春酒》的主题、形式和意义进行总结,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展示:借助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3. 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通过学生的朗读、解读和创作表现,评价学生对《春酒》的掌握和理解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阅读和写作作业,检验学生对诗歌的领悟和运用能力;3. 学习反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通过本教学设计,我们旨在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在感悟诗歌魅力的同时,感悟人生的真谛,领略春天的美好。

春酒教学设计

春酒教学设计

《春酒》教学设计朝天区两河口乡小学马晓燕教学目标1、赏析细节,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2、关注结尾,感受作者的美丽乡愁。

3、课外延读,感悟从古至今浓浓的乡愁。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回味童真,感受母亲的形象。

2、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乡怀旧之情。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品读法3、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触景,孕育乡愁“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台湾作家琦君,对远离了几十年故乡的思念,不是一首诗,不是一曲歌,而是斟上了一杯甘醇的“春酒”。

二、朗读,初识《春酒》①PPT显示:春酒,又名冻醪(láo 浊酒的意思),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

在我国,喝春酒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诗经》中就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

②童年的我最喜欢喝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

三、赏读,品味《春酒》(朗读指导和训练穿插在对细节描写的品味中)1、提问:文中的哪些语句能体现出我最喜欢喝春酒?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句做批注,说说喜欢的原因及精彩之处。

(1)预设学生可能会找到的语句:①“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手里捧一大包回家。

”②“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③“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2)师生交流:示例:“恨不得”是急切地希望,巴不得的意思。

说明我内心是非常想喝春酒。

“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表明即使我只得到一点点春酒,但还是格外珍惜,舍不得喝。

“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说明我对八宝酒的喜爱到了摔倒了都舍不得丢掉酒杯的地步。

“直舔”表现了小花猫对八宝酒非常的喜欢,舔个不停,很是可爱。

这一句以我的馋和小花猫的醉来衬托八宝酒的香甜,从而体现了我最喜欢喝春酒。

2、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师生交流:不是的,作者怀念的是春酒中蕴涵的浓浓的“道地家乡味”。

《春酒》教学设计3

《春酒》教学设计3

春酒教学设计方案1.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目标是通过文学名著《春酒》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鉴赏技巧和阅读策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理解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学生能够理解《春酒》的主要意旨和思想内涵;•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文本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相关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学艺术带来的审美享受和思想启迪。

2. 教学内容2.1 文学名著《春酒》的基本情况讲解《春酒》的作者、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历史地位,并带领学生阅读全文,理解全文的大意和主题内涵。

2.2 文学作品的结构分析详细分析《春酒》的结构特点,包括全篇的体裁、章节的组成和标题的命名,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把握文本的内在构造和组织方式。

2.3 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分析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用词、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和主题思想。

2.4 文学作品的评价和鉴赏引导学生运用相关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鉴赏。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评价作品,尤其要求学生注重对作品的个人感受和反思。

3.1 教学前期准备•对《春酒》进行深入的研读和梳理;•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料和课件。

3.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所学的内容,以及之前所读过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本课所要学习的文学作品《春酒》的基本情况。

第二步:阅读文章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春酒》,重点关注全文的主旨和情感体验。

第三步:讲解解读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文,阐释和掌握相关的文学理论和鉴赏方法。

第四步:分析语言特点通过分析文本的词语、句式、修辞手法、体裁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对作品的表达方式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五步:评论鉴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文学理论,对作品进行评论和鉴赏。

鼓励学生自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酒》教学设计
马鸿燕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理解文章表现的思乡这一主旨。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人
(音乐《过新年》)这喜庆热闹的音乐声,仿佛把我们又带回了两个多月前春节。

咱们南京今年的春节,因为部分地区烟花的解禁而显得格外热闹,相信同学们一定都度过了一个欢庆祥和的春节。

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南京过年时有哪些习俗呢?(同学回答)同学们想不想知道20世纪初在浙江温州一带过年时有哪些风俗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琦君的散文《春酒》。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

原名潘希真。

浙江永嘉人。

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

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

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后定居美国。

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

琦君的作品多以儿童文学为主,大半是以她的家乡──浙江温州为背景,作品中的风土人物勾画出一幅中国农村社会的朴实生活图景。

二、速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认为应该注意字音、字形的词语
教师提示要注意的词语:
枸杞(qĭ)两颊(jiá)挑剔(tī)
如法炮(páo)制家醅(pēi)
三、默读课文,然后讨论:
文章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
春酒之中凝聚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讨论后,明确:
三件事,分别是:喝春酒、喝会酒、炮制八宝酒。

写出了家乡的风俗美、人情美,从而表达了作者思乡怀旧之情。

四、研读课文
找出本课中你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可以是:
最能抒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最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最细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可以是你似曾相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之,只要说出你喜欢的理由,读出你真挚的感情,你就是最棒的!
教师示范:
“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

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

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评析:这段文字活泼生动,夸张中透着情趣,比喻中透着诙谐,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对春酒的珍视。

儿时的欢乐跃然纸上。

五、延伸阅读
千百年来,“乡情”一直是文人们不断吟咏的对象。

那些漂泊在异地他乡的游子们,把他们的惆怅和思念家乡、亲人的愁苦寄寓于笔端。

于是,这些篇章饱含深情,拨动着后人的心弦。

阅读《芦蒿》,完成后面练习:
芦蒿
江南三月,雨润烟浓的郊野远村,正是各种野菜当令的时节。

其中,最令人难忘的当数芦蒿了。

小的时候,最喜欢的蔬菜就是炒芦蒿了。

记得每次都是站在炒锅边,看妈妈把那紫红弯曲的嫩茎在油锅里炒两下,撒点调料装入盘中,一双小手就紧紧捧着,急不可耐地跑向小餐桌,往自己面前一放,一次能吃大半。

芦蒿在南京是真正属于老百姓的,可算得上是“宁粹”了。

芬芳温暖的春雨后,铺着青石条的小院,一张方桌几根条凳一碟芦蒿几个畅所欲言的人。

然后宴毕,人散,只有芦蒿的清香如故。

在我眼中,芦蒿冰清玉洁,她水生于野,出淤泥而不染;她清新可人,一种独特蒿菊芳香,使她清香扑鼻;她优雅骨感,青翠欲滴,细嫩而长;她温柔体贴,可以清热降火,化痰止咳;她纯朴厚道,最简单的方法——清炒,就能烹制出清香质脆、色泽悦目的美味;她生命力极强,整个长江流域乃至日本、朝鲜、俄罗斯都有她的足迹。

俗语说:“正月芦,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就算到老了,她也熊熊燃烧,发挥自己最后的一份光和热。

我离开南京已经多年了,今年春节,我意外地在一个朋友家看到了一盘精心烹制的芦蒿,依然是那青翠可人的模样,“吃芦蒿的感觉就像是春日坐在小河边闻到春水初涨的味道”。

一霎时,记忆里飘满炒芦蒿的清香,也飘满了我的乡愁……
思考题:
1、在众多野菜之中,作者为什么最喜欢芦蒿?
2、文章以“芦蒿”为吟咏对象,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六、写作训练
在这位海外游子的心中,乡情是南京的芦蒿,它承载着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在叶圣陶的笔下,乡情是西湖的莼菜,它寄托着作者深深的追思之意;在王维的诗里,乡情是那南国的红豆,它象征着作者绵绵的相思之梦。

那么,“乡情”在你的心里又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在下句的横线上填写你认为合适的词句,来抒发你读完本文后的感
受。

(写作功底较强的同学还可以据此为内容,写作一首小诗。

)乡情是________,它_________。

课堂交流。

七、教师总结(配乐朗诵)
春酒
小时侯
过年是一杯甜甜的春酒
酒中浸润着我的幸福与娇羞
长大后
回忆是一杯苦涩的春酒
酒杯载着我满满的情与愁
而如今
到哪里去找我家乡的春酒
清清的香香的沾着母亲味道的
哪怕是一指甲缝的春酒
故乡的酒
过年的酒
游子心中醉人的酒哟
朋友
别忘了
出门在外
也给自己斟一杯人生的春酒
八、布置作业
1、收集积累以思乡之情为主题的诗歌或文章(至少三篇)。

2、阅读琦君的其他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