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的探索
湖南省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思考
湖南省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思考作者:贾彩霞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5年第8期贾彩霞(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摘要:目前,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四化两型”战略,是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
在湖南省政府规划的新型城镇化模式下,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创新思路,完善制度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城融合,以民生福祉为根本,大打生态环境牌。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模式;思考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187-02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社会型态、扩大内需的切入点是城镇化。
湖南省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基础条件在中部崛起战略的环境背景下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未来5至10年,将是湖南省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关键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是实施“四化两型”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
如何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湖南省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摆在湖南省各级政府面前不得不深入思考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湖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与成效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以宜居宜业为总目标,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中心城市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
在湖南省历史积淀的产业基础以及科学的规划指导下,为新型城镇化打好了坚实的基石。
湖南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湖南省城镇化发展的绝对优势,城乡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就业社保、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基本实现。
据年度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测算,2014年,湖南人口出生率略有上升,常住人口平稳增长,城镇化稳步提升的态势。
2010年以来,全省常住人口增长平稳,年均增加41.79万人。
201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6737.24万人,比上年净增加46.64万人,增长0.70%。
四川省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为 基 本 的 和 从 属 ( 非 基 本 ) 两 种 部 类 。 基 本 或 的
i
}j;一
…
…
…
} } ! j }5 1
i i i
四川经济研究 2 ( 1 o) 2・
维普资讯
C Ⅳ J A H0Ⅳ U HE C I Z GL N
考 虑 与 周 边 省 、 城 镇 的 联 系 与 协 调 , 四 Jl 市 使 I 成 为 西 部 大 开 发 的 前 沿 阵 地 和 太 西 南 建 设 的
“桥 头 堡 ; 川 地 处 长 江 上 游 , 我 国 长 江 经 四 在
要 发 展 成 ]o万 人 口太 城 市 , 这 一 日标 分 摊 o 将 给 各 区 , 果 呢 ? 法 实 现 。 根 本 的 原 因 就 在 于 结 无 脱 离 了 产业 支 撑 , 业 人 口 进 城 没 有 足 够 的 就 农 业 岗 位 。 因 此 , 须 在 产 业 落 实 的 前 提 下 , 进 必 推 城 镇 化 水 平 , 进 城 镇 发 展 , 进 城 的 农 转 非 推 让
、
树 立 太 体 系 的 观 念
四 』l 一 个 幅 员 4 . 万 平 方 公 里 、 人 口 I是 -5 8
8o 5 0多 万 的 大 省 , 镇 数 量 多 , 域 差 异 太 , 城 地 发
展 历 史 悠 久 类 型 特 征 丰 富 。 省 域 城 镇 体 系 规 划 是 以城 镇 发 展 为 主 题 的 涵 盖 社 会 、 经 济 、 生 态 及 基 础 设 施 的 综 合 性 规 划 , 域 城 镇 体 系 规 省 划 必 须 树 立 太 体 系 的 观 念 在 其 范 围 上 , 突 要 破 四 Jl 地 的 地 域 范 围 和 封 闭 意 识 , 须 充 分 l 盆 必
城镇化视角下的省域交通体系规划思路——湖北省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战略规划
论区 ” , 局限于行政 区划 内的传统方式
要求省域交通组织 模式 向多层 次 、 差 异化转 变 , 以 适应城镇群 、 城镇 密集 区 、大都市区 的发展态势 项 目组成 员 全波 、 杨 忠华 、 李 潭峰 、 黄洁
份 举 了 杰 。 黔 绍件
湖 北 省 在 国 家 客 运 体 系 规 划 中 的地 位 省 际 间铁路 快 速客 运 走廊 规划 示意 省 际 间联 系 公 路 主 通 道
区腹地 , 突出以航空港 、 航运 中心为核心的区域 枢 纽功 能整合 和城际交通系统的延伸对接 , 引领和培 育 中部地 区的国家增 长极 都市区层 面 , 强化 高端
交通 资源 在武汉 、 襄阳 、 宜昌 、 荆 州等门户和中心 城市 的集 聚 , 促进形成带动 省域均衡 发展 的 “ 多极 化 ”区域枢纽格局 , 支撑 建设 引领省域经济参与全 球化竞争 的都市 区发展 空间 。 二 、引导省域开 发的多层次系统组织 以城镇群 、 城镇密集 区 、 大都市 区为重点的城 镇空 间结构 调整 是本轮 省域城镇 体 系规划 的内在
、
省域旅 游 交通 集散 组织
湖北 省在 国 家货运 体 系规划 中的地位
尽
综 合 交通 运输 组 织
` 场
,
一
、 … 补 爪 德 鑫 ” `、 君 一 “ 一` 卜 ` 犷攻
二 岸一、贾, ,欲 盅可
几
`
公 、
省 域 城 际轨 道 交 通 网 络 优 化 布 局
太。
杯 `。
才 '
毓
城
省 域机 场 规划 布 局图
“ '` 一
一 蕊
20 13 2
15
城 市规划通讯
城镇化导向下的县(市)域村庄布点规划方法探索——以胶南市为例
第 3期
陈有川等 : 城镇化导向下的县 ( 市 ) 域村庄布点规划方法探索
以胶南市为例
209
3 乡镇农村人口预测
在现有规划编制体系中, 县 ( 市 ) 域城镇体系规 划仅仅对乡镇人口发展规模提出一个弹性较大的范 围值。在地方政府竞相做大城镇规模的背景下 , 各 乡镇总体规划确定的乡镇人口之和必然远远大于县 ( 市 )域总体规划确定的乡镇人口规模也就不足为 奇。例 如 , #胶 南 市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 2004 ~ 2020 年 ) ∃确定各乡镇人口为 60 万人, 按各乡镇的总体 规划 中确 定 的人 口 累加 则 为 78 万 人 , 误 差 高达 30% 。因此 , 乡镇农村人口预测之前 , 十分需要用县 ( 市 )总体规划 (乡镇 ) 人口规模来修订各乡镇的人 口规模。 通过修订后的乡镇人口规模与乡镇城镇化水平 可以推算出乡镇农村人口数量。确定了乡镇农村人 口数量 , 选择出村庄设置的规模标准 , 就能够确定各 乡镇村庄个数与村庄等级。然而, 乡镇城镇化水平 与村庄设置规模标准都与乡镇综合发展能力相关 , 所以乡镇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是农村人口预测和确定 村庄个数的关键。 3 . 1 乡镇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根据乡镇发展特征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我们构建了由地方财政收入、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工业发展速度、 实际利用外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组 成的乡镇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 对各乡镇原始数据进行级差标准化处理 , 消除数据量纲; 然后, 采用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 合的方法确定各 指标的权重 ; 最后, 利用线性加权 法 , 根据下面的 公式 计算出 各乡 镇发 展综合 指数 ( 表 1) 。
CH EN Y ou chuan , L I J ian bo , ZHANG Jun m in , et al.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城镇化和经济增长是当前中社会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在研究的工作,也是对国家在推动社会发展是的良好参考。
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作用毋庸置疑,是绝对推动力,反过来说,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是不置可否的。
所以如何是经济增长和城镇化产生一个平衡点,使得两者可以协调发展,共同进步,最后使得两者产生良性的互相作用。
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江西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首先,通过查阅和整理相关文献和书籍,大致了解和梳理两者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和影响机制。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历史进程和如今现状,对建国之后和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城镇化率,速度和效果进行较全面的描述。
除此之外,大致分析江西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城镇化发展可能的原因。
其次,选取城镇化率和人均GDP相关数据,构建模型,运用动态计量分析方法,得到大致两者的数量关系,得到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以及相关结论。
为江西省更有力地推进城镇化提出有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增长环境分析江西省Abstract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re the two main themes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two promote each other and coordinate with each other, have long been the focus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object.A steady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s the motive force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growth is the fundamental impetus to urbanization level enhances unceasingly.How to maintain steady economic growth at the same time, steadily advancing 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to keep the benign interaction. This needs u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jiangxi province. First of all, we book, and organize related literatures both overview and combing the basic theory of interaction and influence mechanism.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from the history and status quo of nowadays, on and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rate of urbaniz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peed and the effect of a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In additio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urbaniz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roughly to restrict the possible reasons of urbanization.Second, the selection of urbanization rate and the per capita GDP data, build the model, using the dynamic econometric analysis method, get roughly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 of the two, there is a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ogether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so on, to more effectively promote urbaniz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Keywords:urbanization;economic growth;situation analysis; jiangxisheng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言 (4)1.1选题背景和意义 (4)1.2研究现状 (4)1.3研究方法 (5)1.4论文结构安排 (5)第二章城镇化理论和问题的概述 (6)2.1 城镇及城镇化的内涵 (6)2.2 城镇化水平的衡量 (6)第三章江西省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7)3.1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历史进程 (8)(一)城镇化开始起步阶段(1949年~1957年) (8)(二)城镇化震荡停滞阶段(1958年~1977年) (8)(三)城镇化稳步发展阶段(1978年~2000年) (9)(四)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9)3.2 江西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10)第四章江西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原因 (11)4.1 江西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1)4.2 制约城镇化的原因 (12)第五章江西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14)第六章推进江西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15)致谢 (17)第一章绪言1.1选题背景和意义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产出的持续增加,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
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选择研究
示 ,我 国 当前 城镇 化 率 为5 1 % ,中西 部地 区城 镇 化率 约
为45 % ,总 体 偏 低 。 相 对 于 我 国 沿 海 与 东 部 地 区 发 达
省份 而 言 ,中 西部 城镇 化 发动 动 力明 显不 足 ,主 要表 现 在 : (1) 城 镇 化 动 力 不足 。 中西 部 落后 的工业 化 导 致 了整个 经 济 发 展缓 慢 。 ( 2)科技 进 步 缓 慢 ,城 镇 化 的 持续 动 力不 足 。 中西部 地 区科 教落 后 、创 新能 力 不足 、
中西部城 镇 化 水平 与东 部甚 至全 国平 均 水平 的差 距是 非
常 明显 的。 ( 2) 中 西部 地 区城 镇 化 率整 体 偏 低 ,且 城
镇 综合 实 力整体 不够 ,内部 差距 较 大 ,城 镇 化水 平正 处 于 城镇 化 发 展 中期 阶 段 。 ( 3)中西 部地 区 内部城 镇 化 发 展不 平衡 。 中西部 城镇 大部 分集 中在 以武 汉 、郑 州、 长 沙 、西 安、成 都 、重 庆 等几个 特 大型城 镇 为 中心 的城 镇 带上 ,江西 、安徽 、广 西、 云南 、贵 州、 青海 、 西藏
镇 发展速 度 较快 ,但 整体 水 平较 低 ,与 东部 、及 几大 城
镇 经济 圈 的差距 大 ,尤其 缺 乏对 区域 经济 发 展起 核 心作 用 的超 大 、特 大型城 镇 。新 世纪 以来 ,由于 中西 部 大开
发 战 略的 实施 ,我 国东 西城 镇化 差距 虽 然没 有扩 大 ,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 区高 于 中部地 区高于 西部 地 区 的总特 点。 ,所 以 ,如
果 单靠 自身 积 累而缺 乏政 府 扶持 ,其 城镇 化 发展 是 不可 想 象 的。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分析
.
8
三、域镇体系规划编制程序和工作方法
(一)规划工作准备阶段 (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和访问座谈阶段 (三)调查内容的分析研究阶段 (四)规划方案的构思阶段
(五)与当地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协调规划方案、编写规 划报告和编制规划图件阶段
(六)组织专家评审和上报审批阶段
.
9
第二节 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核心区域 (发达国家)
跨国公司的 全球投资
企业内部垂直分工 产业扩散与转移 产业的水平分工
边缘区域 (发展中国家)
产业宏观扩散与微观聚集
研究开发管理控制功能 的集中与强化
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形成
产业宏观聚集与微观扩散
生产制造装配储运 功能的集中与强化
全球城市的形成
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
发展中国家都市区的形成
竞争优势 来源
独特而准确的目标定位
独特、不易模仿的战略资源和 竞争能力
很难随环境的变化迅速改 培养战略资. 源和竞争力对环境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 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1、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
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制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预测区域人口增长和城市 化水平;拟定各相关城镇的发展方向与规模;协调城镇发展与产业配置的时空关 系;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引导和控制区域城镇的合理发展布局; 指寻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城市内外环境变化节奏快,偶 尔还有质变,不同单元是异质 的,这种异质可持续较长时间
定位在什么发展目标
应培养什么样的城镇组织应变 能力
战略目标 明确定位
形成独特竞争力
战略参照 物
竞争力城市或同类型城市
自身(过去成功模式)
当前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了更 多更 复杂 的挑 战 ,对 省域 城镇 体 系 规 划 的编制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1 1 云南 省城镇体 系发展 的现 状 .
1 1 1 全 省城镇 “ 区” 发展 雏 形初 现 ,分 工 协 .. 分
作 效 应 明 显
城 市 ,充 分利 用其 在交通 区 位上 的优 势 ,加 强 对外 联 系 ,带 动地 区 的经济社会 发展 。20 05年 ,全 省 的 城 镇化水 平 为 2.0 J 95 % ,超 过 了 《 划 》 预 计 的 规
治 区 ) 自主 编 制 的规 划 ,与 国 家 层 次 的城 镇 体 系
规 划 相 比 ,对 每 个城 镇 发 展 的指 导 作 用 更 加 全 面 ,
1 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研究
云南省 位于 中 国西南 边 锤 ,与 越南 、缅 甸 、老
挝接 壤 ,是 中 国与欧 亚各 国间联 系 的重要 门户 。此
以云 南省 为 例
胡礼梅, 王培茗
( 南 大 学 城 市 建 设 与 管 理 学 院 ,云 南 昆明 60 9 ) 云 50 1
摘要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从 战略 高度统筹全省各城镇 的发展定位 ,是实现城镇 和谐 发展的关键环节。随着全 国城
镇化加速前进时期的到来 ,各种城市 问题也相继 出现 ,这就对城镇体系规划 提出了新 的要求。在 此,分析云南省
潜 力发挥 不 足 ,进 一步增 长 困难 ,尴尬 地处 于 大城
市与农村之间;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带来大量的剩 余 劳动 力安 置 问题 ;城 市 间盲 目模 仿 和 同质性 竞争 等问题 。由于这些 问题 的产 生 都与 城镇 周 边甚 至整 个 省域 的城镇 发展 协调 相关 ,所 以加强 省域 城 镇体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1)制订全省(⾃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战略。
包括确定城镇化⽅针和⽬标,确定城市发展与布局战略。
(2)确定区域城镇发展⽤地规模的控制⽬标,并结合区域开发管制区划,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镇⽤地控制的指标和相应的引导措施。
(3)协调和部署影响省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事项。
包括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市发展的原则性要求,统筹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开发时序;确定需要重点调控的地区。
(4)确定乡村地区⾮农产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
包括确定农村剩余劳动⼒转化的途径和引导措施,提出农村居民点和乡镇企业建设与发展的空间布局原则,明确各级、各类城镇与周围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协调建设的基本要求。
(5)确定区域开发管制区划。
(6)按照规划提出的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和整体部署,充分利⽤产业政策、税收和⾦融政策、⼟地开发政策等政策⼿段,制订相应的调控政策和措施,引导⼈⼝有序流动,促进经济活动和建设活动健康、合理、有序的发展。
15602865_推进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推进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城镇化的战略思考薛阳1,2冯银虎2(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北京100083;2.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我国主体功能区的重要类型之一。
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城镇化是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对于补足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短板”,改变重点生态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普遍落后的面貌战略意义重大。
要立足区域功能定位,以县城为主平台,加快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城镇化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关键词]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城镇化;协调发展;战略思考[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53(2018)01—0076—07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
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主体功能区的重要类型之一,分为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次。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性较强,担负着提供多种生态服务的功能,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不宜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建设[1]。
据统计,仅位于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县级行政区数量676个,覆盖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比例达53%。
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城镇化是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2]。
要立足区域功能定位,以县城为主平台,加快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城镇化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一、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城镇化的重大战略意义城镇化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
截至2015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处于“诺瑟姆曲线”中30%-70%之间的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推动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城镇化对于补足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短板”,改变重点生态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普遍落后的面貌战略意义重大。
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路径探索——对中原经济区发展道路的思考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转变 ; 五是 由原来主要 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尚未打破 ,由此导致农 依靠 中心城市 带动 , 向既发挥 中心城市 带 村 生产要素持续流失、资源配置和基础设 动作用又 强调 城市群 、 中小城市和 小城 施 建 设 严 重 不 足 、经 济 社 会 发展 明显 滞 后 大
背 景 , 设中原经济 区不能再 走原来 的发 建
为基 本 要 求 , 加 注 重 城 乡 统 筹 、 城 互 城镇化是实现河南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大 更 产
展 路 径 , 须 积 极 探 索 走 出一 条 不 以牺 牲 动、 必 资源节约 、 环境 友好 、 经济高效、 社会和 农 业和 粮食 、 生态和 环境 为代 价 , 以新 型 谐 。 与传 统城 镇 化 相 比 , 型 城 镇 化 具 有 新
粗 放增长 向集约高效发 展转变 , 由城 乡分 镇 ” 有条件的“ , 迁村 并点 ”建设新 型农村 , 割向城 乡融合转变 , 由项 目带动 向统筹推 社 区 , 之成 为统 筹 城 乡发展 的结 合 点 、 使 促
动 转 变 , 进 产 业 结 构 、 业 结 构 、 间结 促 就 空 构 、 化 观 念 转 型 , 能 实 现 城 市 与 农 村 文 才 进 农村 发 展 的 增 长 点 。
由原 来 重 城 轻 乡 、 乡 分 割 向城 乡 一体 化 城
新 型城 镇化 的 内涵 与特征
( ) 二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破除城 乡二元
结 构 的 根 本 途 径
城 镇 化 是 人 类 文 明 进 步 和 经 济 社 会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 口大省 , 人 农业 人 口众 多, 农业和农村发展长期滞后 , 根本
会 , 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必 由之路 。 加
辽宁省沿海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探讨
辽宁省沿海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探讨摘要:文章针对辽宁省乡村人口就业压力大和沿海地区较快发展的现实,提出沿海地区发展的战略思路、发展途径和实施措施。
关键词:城镇化城市发展就业压力生态环境针对辽宁省乡村人口就业的现实压力和潜在压力、沿海与内地差异明显的城镇化基础条件和沿海地区发展的总体趋势,实施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区域经济非农化进程相协调的城镇化战略,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势在必行。
1 战略思路1.1 顺应东北振兴与沿海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促进人口乡村-城镇转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基于建国后辽宁省工业的发展,全省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己形成较好的基础。
随着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政策的落实和辽宁沿海发展速度的加快,辽宁省的非农业经济发展将步入快车道。
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引导人口从乡村向城镇有序迁移,逐步提高全省的人口城镇化水平。
1.2 发挥沿海城镇的城镇化支撑作用,实施以空间集聚为导向的人口城镇化战略针对目前沿海人口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现实和未来一段时期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要随着沿海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发挥沿海城镇在全省城镇化进程中的支撑作用,促进经济、人口在沿海与内地之间的空间匹配与协调。
1.3 遵循城镇化规律和区域基础条件要求,促进全省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共同提高辽宁沿海开放和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将带动全省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也将带来城镇地域的扩展与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遵循城镇化规律,人口城镇化进程要与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相协调,避免低度或过度城镇化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非农业建设项目与城镇建设的扩展要符合资源环境容量要求。
要促进经济增长、城镇化推进与人居环境质量提高相协调。
2 发展途径2.1 以完善中心城市辐射能力的外部竞争力为核心,促进大城市区域全面发展按照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的功能要求,逐步优化大连的城市功能,增强国际性,提升区域和国际竞争能力。
大连市区重点发展物流服务业,科技研发,咨询、中介、金融等高端服务和高技术制造业,大力发展会展、旅游等第三产业,逐步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吸纳高科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端服务人才在城区就业。
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经济地理专题
南京大学 | 专题名称
1
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表 3-2 省份 面积 2 (万 km ) 15.66 13.96 16.69 16.70 21.18 18.59 17.79 10.26 10.18 15.67 人口 (万人) 3410 6135 4400 9429 6380 5711 9544 7677 5120 9417 GDP (亿元) 6938.73 8874.17 6480.33 18407.78 11156.64 11330.38 35696.46 30312.61 21486.92 31072.06 社会消费零售总 额 (亿元) 2356.5 2965.5 2082.8 5662.5 4119.7 4965.8 12772.2 9661.4 7441.7 10381.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 (亿元) 3562.37 6865.87 4975.94 10900.21 5837.78 5850.81 11996.86 16737.10 10430.35 15968.72 年末外商投 资 (亿美元) 180.00 254.65 334.85 293.05 266.22 340.30 3726.46 4159.30 1582.55 1011.63 进出口总值 (亿美元) 201.93 190.511 150.07 198.89 135.99 213.60 7177.77 4304.67 2444.07 1876.44
东部省 份比较
山西 安徽 江西 河南 湖南 湖北 广东 江苏 浙江 山东
GDP (亿元) 6938.73 8874.17 6480.33 18407.78 11156.64 11330.38 35696.46 30312.61 21486.92 31072.06
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湖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在新型城镇化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从湖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现状、问题、发展趋势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湖南省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建议。
一、湖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现状1、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湖南省政府的大力推进,湖南省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湖南省行政区域内常住人口已达6904.93万人,城镇化率为59.17%,其中城市常住人口为4050.53万人,城市化率为39.30%,较2013年的34.29%增长5个百分点。
2、城镇化发展结构提升在城镇化发展结构方面,湖南省也取得了明显的提升。
经过多年的努力,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城镇经济稳步增长。
背靠两个国际大都市,长株潭城市群快速崛起,湘南煤炭资源型城镇加快转型升级,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等地扶贫开发为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二、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1、城市停车难问题严重在城市化进程中,车辆增多导致了停车问题的恶化。
特别是在经济发达、交通繁忙的地区,城市人口增加导致了停车难的问题。
长时间的停车使市区内许多区域拥堵,交通阻塞,不仅浪费了时间和资源,也影响了市民的生活和工作。
2、城市规划与管理不足在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城市规划混乱,管理不规范,城市内部空间利用率低、净化水平差。
一些城市对行人道路、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致使城市公共环境脆弱,影响了市民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湖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1、城乡一体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一体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在农村地区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加强城乡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可以有力地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湖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同时,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2、多元化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湖南省积极推进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多元化的产业体系,从而增强城市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人口落户。
省域城镇体系构建及其对策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第 1卷 8
第2Hale Waihona Puke 期 甘 肃 科 学 学 报
J u n l f n uS in e o r a s ce c s o Ga
Vo. 8 No 2 ・ 11 . J n 2 0 u.06
20 0 6年 6月
省域城镇体 系构建及 其对 策研究
甘肃省地处西陇海一兰新经济带与黄河一级开 发 轴 线 的复合 部 , 国家 “ 部大 开 发 ” 西 战略 的实 施 为
甘 肃城 镇 体 系重 构 刨造 了历 史机 遇 , 欧亚 大 陆桥 的 贯 通及青 藏铁 路 的修建 更加 凸现 了其 “ 中 四联 ” 座 的 区位 优 势 , 此 , 必 然 会 促 进 省 域 城 镇 化 的 大 发 因 这 展 , 原有城 镇体 系结 构发 生重大 的变化 , 使 而编制 科
级 市 4个 , 城 6 县 7个 , 制 镇 38个 , 镇 人 口为 建 2 城
6 11 万人 , 3 .9 城镇化水平 2. 1 , 4 5 低于同期全国城
2 Ga s o sr cinBu e u。La z o 3 0 0 . nu C ntu t r a o n h u 7 0 0 .Chn ) ia
Ab ta t sr c :
Afe n lzn h ic m sa c f t e u b n s s e i n u p o ic t r a ay ig t e cr u t n e o h r a y tm n Ga s r v n e, t e d fcs a e h ee t r
关 键词 : 城 镇体 系I 建| 构 对策 } 肃 省 甘
中圈分 类号 : TU9 4 8
文 献标 识码 : A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探析
乡村振兴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2期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探析莫镇瑀,郑 骥,赖平静(北京电子科学院,北京市 100070)摘要:在当今社会,乡村振兴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而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县域新型城镇化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县域新型城镇化旨在通过优化城乡布局、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等手段,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
从乡村振兴与县域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入手,深入探讨其发展现状、路径选择等方面,旨在为促进我国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县域新型城镇化提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县域;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0 引言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阶段。
这一发展蓝图,以促进乡村优势资源的合理整合与利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引领人们对县域新型城镇化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在实践中,县域新型城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传承乡村文化的同时推动现代化,如何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促进城镇化进程,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议题。
1 乡村振兴与县域新型城镇化的关系乡村振兴和县域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当前重要的发展战略,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构成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以河北省阳原县为例进行分析。
乡村振兴与县域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乡村振兴的目标在于实现农村全面振兴,注重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而县域新型城镇化则强调以县域为单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镇化与农村发展的有机结合。
两者相互促进,乡村振兴为县域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发展动力和资源支持,而县域新型城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发展平台和空间保障。
以河北省阳原县为例,该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探析
512019年第8期 第35卷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探析□ 胡浣晨[摘 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省级人民政府管理城乡空间,配套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法定规划,对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控制、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在充分落实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要求的基础上,以江西省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导向,全面分析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生态环境和各类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全省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加强分类指导和机制保障,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乡统筹;江西省[文章编号]1006-0022(2019)08-0051-08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引文格式]胡浣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探析[J].规划师,2019(8):51-58.An Analysis of Urban System Planning of Jiangxi Province in New Urbanization/Hu Huanchen[Abstract] Provincial urban system planning is a statutory plan of the government to manage urban rural space and implementmacro-scale policy, and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space layout and scale control, significant infrastructural layout, and ecological preservation. Jiangxi province urban system plan implements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regional coordination requirements, aims to realize the rising of Jiangxi province in the middle region and build an all-round well-off society, analyzes problems i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 protection, makes provincial development vision and strategy, strengthens categorized guidance and mechanism insurance, and promotes regional coordination and urban rural integrate development.[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 Provincial urban system planning, Urban rural integration, Jiangxi province0引言当前,我国正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要按照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建设部关于加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调整和修编工作管理的通知-建规[2007]88号
建设部关于加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调整和修编工作管理的通知正文:----------------------------------------------------------------------------------------------------------------------------------------------------建设部关于加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调整和修编工作管理的通知(建规[2007]88号)各省、自治区建设厅:近年来,各省(自治区)认真贯彻实施经国务院同意批复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以规划为依据协调省(自治区)城镇发展,保护和利用各类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综合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目前,一些省(自治区)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即将到期,已着手修编规划;一些省(自治区)根据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通过调整和修编规划,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规划内容,强化规划的约束力和可操作性。
为维护已批准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加强对规划调整和修编工作的管理,规范规划变更程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要严格实施经国务院同意批复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认真总结规划实施绩效。
各地要认真执行对本省(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的批复,切实做好规划实施工作。
要制定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实施机制,深化和落实规划内容,并认真做好规划实施的评估。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镇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转变城镇增长方式,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
要立足宏观调控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职责和事权,切实发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对全省(自治区)城乡规划制定的指导作用。
二、要严格规范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修编和调整工作。
经国务院同意批复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具有法定效力,要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研究与分析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年月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号公布自年月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提高规划地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制定本办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二条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地编制和审批,适用本办法.第三条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城乡规划管理,合理配置省域空间资源,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地基本依据,是落实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引导本省、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指导下层次规划编制地公共政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四条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走有中国特色地城镇化道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能源,保护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五条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并与有关规划相协调.第六条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地编制和管理经费应当纳入省级财政预算.第七条经依法批准地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地内容除外.第二章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地制定和修改第八条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组织编制地具体工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九条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委托具有城乡规划甲级资质证书地单位承担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地具体编制工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十条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一般分为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和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成果(以下简称规划成果)两个阶段.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十一条编制规划纲要地目地是综合评价省、自治区城镇化发展条件及对城乡空间布局地基本要求,分析研究省域相关规划和重大项目布局对城乡空间地影响,明确规划编制地原则和重点,研究提出城镇化目标和拟采取地对策和措施,为编制规划成果提供基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编制规划纲要时,应当对影响本省、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地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第十二条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对规划纲要和规划成果进行充分论证,并征求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地意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十三条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地指导.在规划纲要编制和规划成果编制阶段,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分别组织对规划纲要和规划成果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十四条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向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交审查规划纲要和规划成果时,应当附专题研究报告、规划协调论证地说明和对各方面意见地采纳情况.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十五条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第十六条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报送审批前,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将规划成果予以公告,并征求专家和公众地意见.公告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十七条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报国务院审批前,应当将规划成果提请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十八条上报国务院地规划成果应当附具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规划编制工作地说明、征求意见和意见采纳地情况、人大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地审议意见和根据审议意见修改规划地情况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十九条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以书面和电子文件两种形式表达.规划成果地表达应当清晰、规范,符合城乡规划有关地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第二十条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地相关规定.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向国务院报告前,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结合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地评估,提出规划修改地必要性、修改规划地基本思路和重点,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后,向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二十一条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地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地编制审批程序.第二十二条根据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地需要,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依据经批准地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省域范围内地区域性专项规划和跨下一级行政单元地规划,落实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地要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二十三条省域范围内地区域性专项规划和跨下一级行政单元地规划,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第三章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地内容和成果要求第二十四条规划纲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分析评价现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明确规划编制原则、重点和应当解决地主要问题.(二)按照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地要求,提出本省、自治区在国家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中地地位和作用.(三)综合评价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城镇发展支撑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城镇化进程中重要资源、能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地要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综合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产业发展趋势、城乡人口流动和人口分布趋势、省域内城镇化和城镇发展地区域差异等影响本省、自治区城镇发展地主要因素,提出城镇化地目标、任务及要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按照城乡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地要求,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条件,提出优化城乡空间格局地规划要求,包括省域城乡空间布局,城乡居民点体系和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地要求;提出省域综合交通和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布局地建议;提出需要从省域层面重点协调、引导地地区,以及需要与相邻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协调解决地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等相关问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六)按照保护资源、生态环境和优化省域城乡空间布局地综合要求,研究提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地划定原则和划定依据,明确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地基本类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二十五条规划成果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明确全省、自治区城乡统筹发展地总体要求.包括城镇化目标和战略,城镇化发展质量目标及相关指标,城镇化途径和相应地城镇协调发展政策和策略;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城乡结构变化趋势和规划策略;根据省、自治区内地区域差异提出分类指导地城镇化政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明确资源利用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地目标、要求和措施.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地合理利用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地保护,地域传统文化特色地体现,生态环境保护.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明确省域城乡空间和规模控制要求.包括中心城市等级体系和空间布局;需要从省域层面重点协调、引导地区地定位及协调、引导措施;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地目标、原则和规划要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明确与城乡空间布局相协调地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包括省域综合交通发展目标、策略及综合交通设施与城乡空间布局协调地原则,省域综合交通网络和重要交通设施布局,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及其规划要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明确城乡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包括统筹城乡地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布局原则和规划要求,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设施地配置要求;农村居民点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地总体要求;综合防灾与重大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地规划要求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六)明确空间开发管制要求.包括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地区位和范围,提出管制要求和实现空间管制地措施,为省域内各市(县)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四线”等规划控制线提供依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七)明确对下层次城乡规划编制地要求.结合本省、自治区地实际情况,综合提出对各地区在城镇协调发展、城乡空间布局、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交通和基础设施布局、空间开发管制等方面地规划要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八)明确规划实施地政策措施.包括城乡统筹和城镇协调发展地政策;需要进一步深化落实地规划内容;规划实施地制度保障,规划实施地方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本省、自治区实际,可以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与相邻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协调事项,近期行动计划等规划内容.必要时可以将本省、自治区分成若干区,深化和细化规划要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二十六条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地管制要求,重要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省域内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等,应当作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地强制性内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二十七条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地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还可以对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空间布局等重大问题作出更长远地预测性安排.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四章附则第二十八条省域范围内地区域性专项规划和跨下一级行政单元规划内容和编制审批地具体要求,由各地参照本办法确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年月日起施行.年月日建设部发布地《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建设部令第号)同时废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域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的探索———以《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为例罗震东耿磊张京祥【摘要】省域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是当前我国区域规划实践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规划类型,是以省域为对象,以城镇化发展与城镇空间规划实践相结合的规划。
本文结合南京大学参与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的经验,介绍了《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中提出的主动城镇化总体思路以及相关技术体系。
【关键词】城镇化;战略规划;总体思路;技术方法;湖北省1省域城镇化战略规划编制的基本背景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有关城镇化问题的研究长期以来广泛受到学术界和各级政府的关注。
自“十一五”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开始高度重视城镇化问题,并数次在重要会议及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方向。
继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稳步推进城市化为依托”后,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又在中央专题研讨会讲话中提出“加快推进城市化”,从而正式将城市化(城镇化)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为此,李克强副总理(2010)专门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我国“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在城镇化”,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明确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写入正文。
在此背景下,学术界关于新时期城镇化战略意义和价值的解读层出不穷。
虽然这些研究视角各异,但均普遍认同城镇化是我国当前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实现由投资出口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的关键。
城镇化在推进国家和区域全面发展中的核心战略价值已成共识。
然而与城镇化在中央、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均获得高度关注不匹配的是,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城镇化发展报告以及各省“十二五”规划中的城镇化专项之中,尚未普遍转化为可操作的空间实施内容。
湖北省作为国家推进中部崛起战略中串联东西、率先突破的重点省份,其发展面临着多重的压力与挑战,亟待破解扩大武汉城市圈辐射带动能力,缩小省域发展差距,提升全省在中部地区以及长江中上游的影响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同时作为一个典型的中部省份,湖北同样存在着人口大量外流和过度集聚交织所带来的城镇化困境。
面对区域竞争和城镇化提升的双重压力,湖北省委、省政府认识到城镇化在新时期城镇空间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意义,进而选择以城镇化作为突破口引导省域城镇空间的协调发展,并将城镇化与省域空间规划相结合,开展了《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的编制工作。
南京大学参与了该规划的编制工作,积极探索了城镇化战略的落实手段及在战略引导下构建省域合理城镇空间的路径。
2规划研究的总体思路省域城镇空间的相关规划历来在规划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省域调控资源配置、整合协调城镇关系的主要依据。
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土规划,还是现行的城镇体系规划,针对城镇化发展情况的评估和预测都是必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本次研究项目中通过对湖北省城镇化道路的全面审视,将城镇化作为整个规划的核心,按照城镇化的阶段特征、客观规律和演化趋势,制定务实可行的实施策略。
实际上,城镇化是一个在较长时间维度上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元内涵的转变过程,它具有长期性、综合性、复杂性等多方面的特征。
特别对于省域主体而言,这些特征表现尤为突出。
省域尺度上,Planning St udies图1规划研究总体框架示意图由于行政区划长时间相对稳定,能够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形成具有一定地区特色的城镇发展机制甚至是人文精神基底,因此规划中不能简单地忽略社会人文等一系列复杂联系,而仅仅考虑城镇间经济的发展水平。
同时由于省域面积较大,内部也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发展条件、发展基础和发展水平的差异,需要覆盖省域的系统性战略措施予以全面统筹。
因此,确立以城镇化为战略核心的规划理念,就必须要采取多角度、多学科的分析手段,兼顾时间和空间两种维度的深入分析,同时注重从战略目标到空间规划再到政策措施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为了凸显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及其在构建城镇空间格局上的引导作用,本次规划研究尝试以主动城镇化为核心重构省域发展的战略体系。
主动城镇化是指依据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区域产业转移等规律,有意识、有目的、分阶段地规划引导和提高城市化水平,同时实现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调整,奠定经济发展转型的基础。
在主动城镇化阶段,区域在外延扩大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的转变。
对于湖北省而言,主动城镇化是打破低水平均衡、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实现省域持续健康发展的必需手段。
当然,强调主动城镇化并不是简单突出城镇化的战略地位,更注重的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多元目标的重构,因此这一战略将体现为区域、空间、产业、人口相互配套互为支撑的完整体系。
在上述总体思路的指导下,本次规划研究重点突出了分析、战略和实施三部分主要内容。
具体而言就是首先在明确湖北省面临城镇化转型机遇的背景下,从自然地理、历史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四个维度上对湖北省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解析,从而理清了湖北省城镇发展与资源禀赋、历史脉络、经济格局、人文精神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了对于湖北整体发展困境的基本判断。
在此基础上规划以城镇化为核心战略,形成了覆盖区域、空间、产业和人口等多个方面的战略框架体系,并进而形成了总体的空间结构方案以及交通、生态、设施、制度等多方面规划支撑内容(见图1)。
3规划研究的技术探索3.1采用历史分析、流分析等多维度分析方法以城镇化为核心战略的省域规划,首先要强调对于具有省域独特性的城镇化路径和阶段的准确把握。
一般经验而言,省域在城镇演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往往与其资源禀赋基础、人文精神本底和外部发展环境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要求规划能够对湖北城镇化发展的阶段、脉络、特征、趋势进行全方位的解析和探讨。
因此,规划研究在保证研究深度的情况下,力求拓展分析问题的广度,选择自然地理分析、历史分析、流分析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方法支撑整个分析部分。
规划研究首先综合运用遥感、GIS 等分析方法在宏观层面探讨湖北省的自然地理概况,并依据湖北省域自然地理与流域特征划分了三大平原(盆地)区域,这三大区域是构成湖北省城镇发展的生态空间本底。
在此基础上,规划研究进一步结合历史地理方法,将湖北城镇化发展历程划分为解放前、解放后和改革开放后三个阶段,探讨了湖北省农业、工业、城镇发展与外部发展环境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阐明了湖北在历史上获图3湖北省地级市间城镇发车班次流分析示意图图2湖北省城镇化率空间模拟分布图得“九省通衢”“湖广熟、天下足”等美誉的根本原因,并归纳了湖北省城镇发展与空间演化的基本历程与规律。
基于自然地理与历史地理的分析,规划结合湖北省基年静态经济数据与多年动态经济数据的分析(见图2)构建以重力模型为基础的流空间模型,并加入客运班车、铁路等多种交通流数据以及企业活动、网络搜索等信息流数据进行校验,得出了相对完整的、较为准确的表征省内城镇联系的空间图谱(见图3),进而从经济地理视角阐述湖北整体退居全国中游、武汉一级独大、省域中部塌陷等三个方面的发展困境与特征。
最后,规划从人文地理视角分析湖北城镇化困局的制度与文化内因,并将其总结为国家发展重心的转移、发展模式的路径锁定以及现代人文精神的缺失等多重因素。
3.2引入城市区域、情景分析等多种规划手段城乡发展关系是城镇化研究的核心命题之一,因此以城镇化为战略的省域规划,必须在空间体系层面满足涵盖城乡、覆盖省域的基本要求。
为此,本次规划研究尝试在传统城镇体系“点”、“轴”要素的基础上,着力于构建一个覆盖面更广同时具有弹性的总体空间结构,并试图引入城市区域(city -region )与国土开发轴(territory axis )的概念用于定义结构当中划分的新型地域空间单元。
城市区域概念的运用实际上将单个城镇与其周边城乡联动的区域归为一体,从而定义了省域空间构成的基本单元,是对都市区、都市圈等多重概念的统一化。
而国土开发轴的构建则不仅反映了城市间的主要功能联系,同时也被定义为主动城镇化的空间手段之一,轴线的确定反映的是国土开发的意图以及时序。
具体而言,规划首先基于城镇化速度与城镇发展潜力,按照不同城市规模不同辐射半径的基本方式确定了若干城市区域的空间范围,这一范围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各级中心城市在快速城市化阶段的都市区化趋势,同时按照国土主轴构建的思路提出了长江中游城镇连绵带的空间概念。
进而在城镇自然地理、经济联系、市场区划分等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湖北省破解城镇化困局的可能路径,借鉴在市县一级规划中已经得到应用的情景分析(Scenario Analysis )手段,构建了三种战略情景(见图4),并综合形成了覆盖省域的空间结构网络。
当然,就湖北省域而言,这种空间结构层面的重构与再划分,其基础仍然是湖北省明确提出的“两圈一带”空间格局和“一主两副”城镇体系,是对现有城镇布局思路在区域尺度上的扩充和概念上的整合。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省域自身所具有的地域和功能完整性特征,南京大学规划院在本次研究项目中将情景分析的规划手段在省域层面规划中得到了较好的运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情景分析作为一种规划手段,在市县一级规划中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但由于这一分析方法要求在空间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地区发展的可能性和可标定性,因此在市县规划实践中由于其空间的不完整或者其发展机制的差异,往往会遭遇两个难点,即空间主体范围的不确定和空间变量指标的较难选择。
而省域单元则不同,由于其在地域空间和功能上一般相对完整,较易确定情景分析应用的对象空间范围,同时城镇化的质量Planning St udies图4湖北省城市区域空间情景方案比选示意图又能够作为重要的变量标定,因此在省域层面运用情景分析能够更全面地掌握省域的发展可能与态势,从而从中确定城镇化规律下省域空间的合适结构。
3.3制定从空间到政策的多层次规划引导体系基于湖北省城镇化“质”、“量”并重的建设思路,在确定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本次规划研究的支撑部分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统筹以及城镇化配套政策等内容与传统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内容并重,同时强化破解城镇化现状问题的配套政策,并制定了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若干近期实施策略,成为规划保障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
基于规划引导体系服务于城镇化发展的目的,本次规划研究首先依据湖北全省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础确定了重点增长、适度增长、控制增长和外迁调减四类人口分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省域城镇发展的基本结构和不同地区差异化的发展问题,在省域范围内进一步划定了六大城镇联合发展分区。
六大分区是差异化推进省域主动城镇化的对象单元,也基本实现了覆盖整个省域的基本规划要求。
在此基础上,规划研究调整了省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的布局,构建了以“绿色基础设施”为理念的省域生态安全格局,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明确了全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的分级分类标准,并针对六大分区分别制定了住房、城镇管理、财政转移支付等支撑政策以及近期建设的重点项目名录,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覆盖省域的、多层次的规划引导体系,保障湖北省域城镇化的可持续推进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