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马克思的丰功伟绩;2、通过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来体会本文严密的逻辑性和论辩思路。
【教学重点】关键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屏幕显示马克思肖像)今年的5月5日,是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186周年纪念日。
在新世纪来临之际,英国著名的广播公司BBC举办了一次千年最伟大思想家评选活动,结果马克思位居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等巨人之前,被评为过去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为什么他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因为正是这样一位巨人,他总结了资本主义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进程,创立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并悼念这位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
二、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请学生概括课文的写作思路。
明确:逝世情况——伟大贡献——巨大影响三、具体研习课文1、分析第一部分:(下面我们具体研析课文)学生齐读第一段,多媒体展示马克思逝世情景。
提问:(1)这段文字表达了恩格斯什么样的心情?明确:无限惋惜、悲痛、怀念之情。
那么要体现出这种感情,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明确:语调低沉、凝重,语速缓慢。
学生按照这个要求再读一次。
(肯定学生朗读的效果)(2)写马克思逝世,不用“去世”、“停止呼吸”,而说“停止思想”、“永远睡着了”,为什么?明确: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之情。
(如同学们不理解,可对“避讳”作一些引申)2、分析第二部分(1)请学生找出统领全文总纲的句子: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2)“空白”和“不久”这两个词语从__空间____和___时间____两个方面强调了损失的不可估量。
(3)分析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两方面的贡献:理论贡献:1、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2、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3、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发现。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4)
卡尔·马克思
(1818—1883)
马克思主义的 创始人,第一国 际的组织者和领 导者,全世界无 产阶级和劳动人 民的伟大导师。
《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
背景探寻
1883年3月14日,伟大 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 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 因病逝世,3月17日,他 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 举行,恩格斯发表了这篇 演说辞,表达了对马克思逝 世的深切悼念。
特殊关系
特殊场合
特殊气氛
悼词
演讲词
学习目标:
1 、通过学习本文,能够把握这篇文章的结构特点。 2 、掌握悼词的文体特点。 3、 让学生了解马克思的伟大功绩学,.科.网 体会这位伟人身上的 人格魅力。
重点难点:
1、 理清结构层次,通过寻找承递性的词句和过渡性句段, 把握文章结构特点。 2 、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沉痛、哀悼、敬仰之情。
这些过渡性语句不 仅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 路,使段落过渡自然, 结构严谨 ,而且使得
论述的内容重点突出, 加强了论述的严密性与 完整性。
科 3、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来自学 家层 进不仅如此
4、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特殊运动规律
理 层 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论 进 即使一个, 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对于无产阶级
对象上
2、逝世造成的损失
对于历史科学
(生前的巨大贡献) 程度上:(
)
3、 (
)
4、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特殊运动规律
5、(
)
6、从事历史科学的指导思想:科学是起推动作用的、 革命的力量 (从事理论研究的目的:指导革命实践)
真正使命推:翻资本主义及其国
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优秀获奖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理解文本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归纳概括马克思的重要贡献,把握文章主旨。
3.抓住关键语句,品味文章语言的艺术魅力,揣摩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感。
4.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1.悼词结构特点,强化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与写作,语体风格等特点。
2.品味语言魅力,感受伟人志士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观。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了解恩格斯、悼词相关文学常识,理解题目及写作背景。
2.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反复朗读本篇课文。
3.结合资料注释对文章文意进行梳理,标注出层次段落,画出思维导图,基本了解文章内容。
资料储备:1、文体知识悼词,演讲辞的一种,是在追悼会上发表的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章。
(属于议论文范畴)其结构一般为:开头,介绍死者生前职务、身份,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
中间,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做出的成就、贡献、影响,并简要作出评价。
结尾,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要求。
简单来说,悼词内容一般包括:述其哀,赞其功,颂其德。
哀、功、德2、写作背景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伦敦寓所的安乐椅上与世长辞。
3月17日,在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简朴的葬礼,参加者有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和亲属。
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
后来,恩格斯应邀写了《卡尔·马克思的葬仪》复述了自己在葬礼上的讲话内容。
3月22日,这篇文章在《社会民主党人报》上发表,并由编者加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一标题。
3.走近伟人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
生于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市,卒于伦敦。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1830至1841年是马克思的集中学习研究阶段,主要学习哲学与法律,1841年获得哲学博上学位。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
概括马克思的伟大功绩, 并找出哪些语句能体现 出他功绩的伟大?
把握文章思路的关键词句:
第2段:对于……对于…… 第3段:马克思发现了…… 第4段: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 第5段: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 够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 域…… 第6段: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 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2 诚然世间有许多女人而且 有些非常美丽。但是哪里还能 找到一副容颜,它的每一个线 条甚至每一处皱纹能引起我的 生命中最强烈而美好的回忆。
——马克思
作业:查阅马克思的相 关资料,提炼观点,写
一段300字的片段。
第7段: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探究:第8段歌颂了伟人哪 些品格?你是从哪些词语 读出来的?找出你感受最 深的一处和大家交流。
拓展:1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 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 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 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 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 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 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 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教学目标:
1了解悼词的特点,掌握文章 逻辑严密的结构特点பைடு நூலகம் 2联系语境,揣摩文中重要语 句的深刻含义,了解马克思 的卓越贡献并感受马克思的 伟大精神。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 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列宁
分析第一段是怎样表达 哀痛之情的,注意品味 语言?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悼词的一些相关知识。
2、疏通理解文章内容,明确悼词在内容设计上的特点。
3、掌握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4、了解马克思对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伟大功绩,学习马克思坚定、无私地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崇高精神,体会马克思作为伟人的人格魅力。
[学习重、难点]
1、句意疏通。
2、悼词在内容设计上的特点。
[课前预习]
一、了解马克思——参看《优化设计》“新课助读”。
二、熟读课文。
三、基础知识巩固——见《优化设计》“自主梳理”。
[学习流程]
一、预习展示:“自主梳理”1、2题。
二、自主学习:
(一)文体知识:悼词。
○1见“新课助读”。
○2悼词的特点:
悼词在结构上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开关(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主体(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结尾(表达对死者的悼念之情)。
(二)划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语句或语段。
(三)划分结构,概括大意,体会悼词在内容设计上的特点(见“悼词的特点”)。
四、合作探究:
1、主学习”结论的交流。
2、本文综合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举例。
五、学习总结: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导学案学科语文一年级主笔人李芳芳审核人孙学军本课题目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结构、思路,了解本篇悼词的写作特点。
2、了解马克思的贡献,体会其伟大人格。
3、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补充卡尔·亨利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1883)德国犹太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是饮誉世界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理论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与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因病逝世。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于德国普鲁士邦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
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18岁转入柏林大学学习法律,1841年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43年6月19日与出身德国贵族(男爵)家庭的燕妮·冯·威斯特法结婚,1843年秋一同踏上流放的征途,1881年12月2日燕妮·马克思去世,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辞世,后与燕妮合葬于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1820年初冬,恩格斯诞生于普鲁士王国莱茵省巴门市(今伍珀塔尔)。
父亲老弗里得里希是工厂主,虔诚的基督徒,带有普鲁士贵族血统。
母亲心地善良,遵守礼教,喜爱文学和历史。
1837年,被父亲命令从中学辍学,到营业所学习其厌恶的经商。
1838年8月,在父亲的安排下去不来梅当办事员。
在这个自由和民主思潮彭湃的城市,成为一个民主主义者。
恩格斯与马克思于1844年在巴黎相识,他们畅所欲言,无所说,无所不谈。
之后的四十年时间里,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3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目标】1.概括文章的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
☆温故知新☆【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不可估量繁芜丛杂豁然开朗浅尝辄止忌恨嫉恨诬蔑诽谤诅咒悼念永垂不朽【反馈矫正】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不可估量gūliáng 繁芜丛杂wú豁然开朗hu?浅尝辄止zhé忌恨jì嫉恨jí诬蔑wū诽谤fěibàng 诅咒zǔzh?u 悼念dào 永垂不朽chuíxiǔ☆课堂探讨☆要点一:概括文章的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
【探究活动】概括文章各段的内容。
【教师释疑】注意段意的分析。
【讨论明确】文章开头先简要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情景,接着概括地指出马克思的逝世给全世界无产阶级造成的巨大损失。
用两个“对于”,从革命斗争实践和革命理论两个方面说明马克思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空白”一句,极言损失之大。
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论述了马克思一生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革命精神。
这部分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总结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
首先,马克思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
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指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意识形态发展的基础,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重大发现,作者将之与达尔文发现有机世界的发展规律即物种起源学说相提并论,从而生动地说明了这一发现的划时代意义。
而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重大发现,它的提出,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这一切深刻地证明了马克思在思想领域的伟大贡献。
其次,马克思还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
作者概述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如办报、组织国际工人协会等,热烈地赞颂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中的伟大成果和顽强的斗争精神。
而不同阶级对马克思截然相反的态度,恰恰证明了马克思是一个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悼词的特点和文章的内容。
2.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文章层次和体会作者情感。
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作者寄寓情感的语言表达。
4.文化传承与启示:了解人类友谊典范的真正内涵教学重点:梳理文章层次和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鉴赏作者寄寓情感的语言表达。
一、导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人类友谊的典范马克思于1818年5月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
青年马克思就有着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并付诸于行动,因而他受到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流亡在外。
在5年流亡时间,马克思因为经济和债务问题,精神焦虑,受疾病所苦,情绪不佳,四个孩子中的三个死亡。
但在这期间,马克思写出了他的最重要著作——《资本论》(第一卷)。
恩格斯的家庭条件不错的,父亲是一个工厂的老板。
马克思虽然出生于律师世家,但家境并不好,尤其是自立门户后,他的妻女常常有忍受饥饿和疾病的困扰。
恩格斯一开始也并不是很有钱,他在家族公司欧门·恩格斯公司中担任办事员,月薪也非常低,但是这个时候,恩格斯每个月挤出5英镑来救援马克思。
当时一个熟练的工厂男工的平均月薪是18先令(20先令为一英镑),东印度公司的中级官员每月6英镑工资。
1852年2月27日,恩格斯写信给马克思说:我从此每月都可以寄给你5英镑,即使我自己负债也在所不惜。
但是,这5英镑并不代表我的全部,如果你另有需求,请务必再想我要!1860年,恩格斯做到了公司的副经理,对马克思的支援提高到了每个月10英镑,除此之外,他还时常另外给予马克思一些帮助。
如果不是恩格斯在经济上长期无私的援助,马克思无法从事领导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专心理论创作。
从1851年至1869年,马克思总共收到了恩格斯的汇款3121镑。
对当时的恩格斯来说,这已是倾囊相助了。
在恩格斯需要帮助的时候,马克思同样竭尽全力,毫不犹豫。
1848年11月,恩格斯逃亡到瑞士,由于走的时候很匆忙,身边没带多少钱。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1、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平实的语言饱含的深情。
2、通过文本结构的把握,了解马克思卓越的贡献,感受马克思伟大的精神3、通过精准语言的品味,体悟作者对马克思悲痛悼念、赞赏崇敬的深沉感情一、导入二、1.背景介绍. 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发表了这篇演说辞。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
之后的40年时间里,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
列宁在评价他们的友谊时说,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又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导师。
”2.简介悼词的特点悼词,一种文体,对死者表示哀悼。
在结构上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主体(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结尾(表达对死者的悼念之情)三、预习检查:悼()词繁芜()丛杂嫉()恨豁()然开朗诬()蔑卓()有成效诽()谤衷()心诅()咒给()予答复缔()造编撰()浅尝辄()止勒()令肤浅/浮浅四、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第一部分(段):第二部分(段):第三部分(段):五、分析课文:1.有感情的朗读第一部分,考虑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出作者深沉的哀悼?1.齐读这一小节,明确本小节的表达的主要情感——悲痛。
2.找出关键的词句揣摩感情明确:A.“不到两分钟”——让人深感惋惜、痛心、遗憾。
B.“停止思想了”——思想家停止思想,表现了痛惜之情。
避讳手法(不能说出或不愿说出时用此手法。
)加深了沉重悲痛的情感。
C.“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安静”指很安祥。
“永远”一词悲痛之情强烈。
“睡着了”又是避讳的手法。
2. 研读二部分,合作探究:(1)马克思有哪些伟大贡献?明确:理论贡献:第一,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第二,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2
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单元目标1.体会作品中体现出的时代洪流与个人志向、人生选择之间的深切联系,理解文中展现出的革命导师和有为之土的精神品质和人生价值,激发对祖国前途命运和当下社会现实的关切之情,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具有的抱负和将承担的使命,培养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把握时代特征的能力。
2.通过文本细读、专题研讨等方式,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注意分析文章语句特别是一些表意复杂的长句所蕴含的深层意蕴,把握作者对各自所处时代使命的深刻理解,感受作者思想的光辉和表达的力量。
注意结合历史、思想政治等学科的学习内容来理解本单元课文。
3.把握课文各自的文体特点,体会文章的实用性、针对性,感受作者在态度、语气、叙述策略、表达方式、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4.进一步学习演讲稿的写作,注意准确、充分地发表见解,阐发主张,明确立场,抒发情感,特别要注意突出演讲的针对性。
教材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属于人教版必修下第五单元第十课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包含了互动性较强的社会交往类文本。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四篇选文分为两课,第十课由《在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组成。
两篇都是革命导师的著名演讲词,且都为译作。
两篇文章皆为名家名作,兼顾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要求和文本的经典性。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抱负与使命”,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感受时代精神,关注时代发展,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担当精神,从而达成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的课程目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在马克思葬礼上所致的悼词,作者深情满满的哀悼自己的亲密战友,总结概括了他的一生,及其为人类社会做出的伟大贡献,字里行间充满敬意和不舍,悼词短短一千多字,严简、意丰、情盛,语言优美典雅,极具感染力。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概括马克思的贡献,理解马克思的精神和胸怀,体会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深沉情感。
高中语文必修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学习目标1、抓住关键词句,理清文章思路。
2、揣摩重点语段,结合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预习检查补充:1、给加点字注音。
本文是一篇经典演说不可估量纷繁芜杂妩媚词,是演说词中的悼词。
豁然开朗卓有成效肤浅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嫉恨忌妒悼念悼的话,所以开头一般介诽谤诅咒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2、解释词语的意义。
间、地点及其享年,还有卓有成效: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然豁然开朗:后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纷繁芜杂:中的成就贡献,并简要作导学导练出评价,最后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默读全文,回答:等。
1、本文的论述中心是什么?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此中心的?这几方面又是紧扣文中的哪句话来阐发的?3、浏览全文,找出文中的过渡句。
4、根据以上分析总结本文在论述上的特点:(二)研析重点词句方法指导:1、研读第一段熟读课文,然后带着问①“停止思想了”“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还不题再读课文,注意联系上到两分钟”的意义及作用是什么?表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下文来回答。
②“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这句话说明了马克思的什么?2、研读第二段①分析本段第一句话的结构,并找出句子的主干。
②从哪几个方面来修饰限制宾语的?③“战斗着”三字能否删掉?为什么?④作者运用了“不可估量”“空白”“不久”等词说明了什么?3、研读六、七自然段①“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中“这样”指代什么?②“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句话是为上文的哪一句话来解释原因的?能力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A、芜(wū)杂豁(huō)然肤(fū)浅衷(zhōng)心B、雇佣(yòng)撰(zhuàn)稿嫉(jí)恨诅(zǔ)咒C、诽谤(bàng)精悍(hàn)扼(è)要空(kōng)白D、诬蔑(miè)悼(dào)词苍穹(qióng)逻辑(jí)2、选词填空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而他进行斗争的、、,是很少见的。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课堂练习】
找出并解释课文中的成语
■浅尝辄止: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含贬义。 ■不可估量: 形容数量大或程度重。 ■繁芜丛杂: 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杂乱。 ■豁然开朗: 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坚忍不拔 : 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 ■永垂不朽: 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问题探究5:
文章第1自然段和第8、9自然段 各写了什么?
明确:第1自然段简介逝世情况,包括时间、地 点和情形。 第8、9自然段指出马克思的巨大影响 (敌人恨他、人民爱他、永垂不朽)。
文体特征:
悼词:
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 点、原因、身份和职务
主体: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 其功绩的评价
明确:革命家
认识:用科学理论指导革命实践 行动:宣传工作和组织活动
问题探究3:
马克思作为一个思想家,其贡献体 现在哪些方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明确:
思想家
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发现剩余价值 其它领域
问题探究4:
文章3-7段与第2自然段结构上有何关 系?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为什么?
明确: 1、总分关系。 2、不矛盾。都是强调马克思首先是一个 革命家;其次马克思创建理论,目的是用 于指导实践;先说思想家,后说革命家, 前后是递进关系。
作业:
结合课后练习二,理解关键语段, 揣摩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卡尔·马克思
(1818—1883)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 始人,国际无产阶级的 伟大导师。
著有《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等。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理解本文逻辑严密的结构特点,联系语境,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学习马克思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结构,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并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文章丰富的情感内涵学情分析:由于马克思离我们时间较远,很多学生缺乏对他的了解,通过这篇悼词的学习让学生对于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有深层认知,并初步了解悼词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讨论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上政治课时会讲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其中马列主义中的“马”指的那个代表人物?对,就是马克思。
可是,由于时代的改变,对于很多人来说,马克思就像是一个符号,他的伟大我们又能真正了解多少呢?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幻灯片)这是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
碑身上的马克思,目光深邃,凝视远方。
这里绿树葱茏,幽静肃穆,和伟人生前的波澜壮阔、轰轰烈烈恰形成鲜明的对比。
100多年前,就是在这里,恩格斯发表了这篇后来闻名世界的演说辞——《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板书)讲话,说明这是一篇(演讲词),墓前,又说明这是一篇悼词。
1悼词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呢?述其哀、歌其功、讼其德。
2标志段落,在文中找出与到此内容相对应的段落?述其哀(1)歌其功(2--7)讼其德(8—9)补充资料:1844年9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识,两位历史巨人结成挚友,共同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了40年。
列宁评价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可以说对于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最悲哀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洞察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但是恩格斯没有一味宣泄自己的哀痛,而是将哀痛隐于字里行间。
3集中分析第一段是怎样表达哀痛之情的,注意品味语言?(1)、两点三刻:对时间交代的具体,可见作者对这个时刻的永志不忘,刻骨铭心,可见悲痛之情。
高中语文必修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含答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1)把握文章的结构,品味文章的语言。
(2)掌握悼词的一般写法。
2、过程和方法:阅读课文,运用学到的有关知识来分析欣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革命所作的巨大贡献。
(2)感受、学习马克思勇于创新、注重实践、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等伟大精神。
[学习重点]:体会本文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特点。
[学习难点]:议论、抒情相结合,议论中饱含着强烈的感情的写作方法。
[学法指导]诵读法、质疑法、探究法、背景解读法[知识链接]1、关于悼词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
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掉的文体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
本篇悼词的特点是:(1)从内容看,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所以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做出的成就贡献,并做出评价;最后对自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等。
(2)从表达方式看,有叙述,有议论,,更有抒情,而且可以这么说,抒情贯穿着全文。
2、走近马恩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市。
1843年迁居法国巴黎。
中学毕业后,先后入波恩大学、柏林大学研究法学、历史学和哲学。
大学毕业后,开始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动。
当时,英法两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848年法国巴黎无产阶级的起义震动了整个欧洲。
就在这样的历史时代,1844年9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见(恩格斯于1820年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的巴门城)。
从此“这两位朋友的毕生工作,就成了他们的共同事业”。
他们在革命实践中共同战斗,在革命理论上共同创造。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结构,明确悼词的写法2.归纳马克思的丰功伟绩,向伟人学习,树立远大理想。
3.揣摩重要语句,品味语言含义,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1.梳理文章结构,归纳马克思的丰功伟绩。
2.明确悼词的基本写法,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揣摩重要语句,品味语言的含义。
教学实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
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马克思逝世。
三天后,被安葬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和他的夫人燕妮·马克思葬在同一个墓穴里。
他的好朋友恩格斯在葬礼上发表了这篇著名的讲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文章,能归纳马克思的丰功伟绩,并梳理文章结构。
2.通过揣摩重要语句,品味语言含义,能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学会悼词的写法。
三、新课讲解(一)简介作者: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德国人,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
在革命斗争中,他和马克思一起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
他和马克思一起领导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一个人继续担任欧洲社会主义者的领导和顾问。
他一生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给无产阶级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学习任务一:初读文章,理清思路活动:本文是一篇悼词,请根据悼词的写法,速读文章,梳理文章的脉络。
补充知识:(1)悼词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
悼词的结构开头:介绍死者的生前身份、逝世时间、地点、原因等。
主体: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生中主要成就和贡献。
结尾: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
文章结构:1.开头(第1段)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情形,表达作者的悲伤之情。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1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学习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这篇演讲词的思路,了解马克思的贡献,理解本文论述的严密逻辑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马克思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精神。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顽强的崇高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梳理这篇演讲词的思路,了解马克思的贡献,理解本文论述的严密逻辑性。
【教学难点】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教学方法】大三步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大家都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两位伟大的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
他们于1844年在巴黎相识,一见如故的二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战斗了近四十载。
列宁曾这样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感人的传说。
”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
所以当马克思离世之时,恩格斯在他的葬礼上发表了这篇讲话,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到的这篇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目标呈现(同上)学生问题反馈本文的行文脉络是什么?(论证思路)(10)本文第六段为什么会提到马克思对于科学理论发现的关注?第七段开头的“因为”又如何理解?(9.10.11.7)为什么要详细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1.6.9)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这句话含义是什么?(2、5、6、8、10、11、)文章本是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悼念,但全文更多是在叙述马克思一生的伟大成就,这如何理解?(8.9.7.3.4.5)四、预习检测题目“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交代了哪些相关信息?以此为题你认为文章可能会写道哪些重要内容?悼词,一般指在追悼会上为悼念死者而发表的表示哀悼之情的文字,悼词的内容结构一般包括述哀、歌功、颂德三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特点,学习悼词的写法。
2.揣摩本文的语言,体会其强烈的感情色彩。
3.学习马克思坚定、无私地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崇高精神。
【课前预习】
1.查找资料,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
2.熟读全文。
【学习过程】
一、了解悼词
其结构一般为:
二、思考:理清本文结构。
三、细读课文2-7段,然后:
1、概括马克思一生的功绩(分条写出)。
2、讨论:这一部分内容繁多,你是如何快速找出来的?作者在结构上使用了什么方法?
3、讨论:为什么在行文时,先写理论贡献、再写实践贡献,而不与第二段保持一致?
四、体味语言
请自由朗读第一段与第八段。
然后思考:
这里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作业
1、在《马克思的自白》中有这样几句话,尽管穿过一百年的时空却依然指引我们前行:
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
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
您的特点?目标始终如一。
您喜爱的格言?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篇短文。
2、完成《能力培养与测试》(必修2)P69“二、阅读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