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五单元 《六国论》 导学案1

合集下载

《六国论》导学案,(教师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六国论》导学案,(教师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六国论》导学案,(教师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六国论》导学案,(教师版)(人教版高二选修)1《六国论》导学案,(教师版)(人教版高二选修)一、导言《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孙武所著,是中国古代政治书籍之一。

它是根据孙武对六国(齐、楚、燕、赵、韩、魏)的政治制度、军事政策、外交政策的观察和分析而写成的。

本篇文章旨在提供一份导学案,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六国论》,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重要的政治著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六国论》的产生背景及其作者孙武的生平;2. 理解《六国论》的主要内容和精神;3. 了解《六国论》对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从文本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分析。

三、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六国论》的主要思想;2. 理解孙武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重要性;3. 能够分析《六国论》的内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1. 了解《六国论》的背景和孙武的生平;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孙武的生平和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六国论》的产生背景。

教师可以采用讲解、演示、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孙武和《六国论》有更全面的了解。

2. 理解《六国论》的主要内容和精神;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六国论》,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分析。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六国论》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教师可以采用讲解、讨论、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六国论》的主要内容和精神。

3. 了解《六国论》对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影响;教师可以介绍《六国论》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六国论》对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影响。

教师可以采用讲解、演示、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六国论》的影响有更全面的了解。

4.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从文本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分析。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六国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从文本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分析。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5-1《六国论》学案设计(含答案)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5-1《六国论》学案设计(含答案)

《六国论》学案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归纳重点文言实词语虚词,掌握本文的文体知识“论”——以论证为主。

2.过程和方法: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议论文的写作特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领会苏询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用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二、导读1.了解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

下笔顷刻数千言。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

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欧阳修评价苏洵之文“博辩宏伟”。

曾巩评价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2.解题“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意为“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至于后来一统天下,且看苏洵是如何抽死剥茧、层层剖析的。

3.背景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契丹(后称为辽)大举入侵,宋真宗认为“兵不利、战不善”,不敢抵抗,与契丹订立“澶渊之盟”,答应送给契丹“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在契丹的要挟下,结果修盟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叶三万斤。

北宋统治者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是颇为相似的,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三、导思1.说说“论”这种文体?2.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3.苏洵生活在北宋,为何翻出六国灭亡的旧事呢?联系贾谊的《过秦论》和杜牧的《阿房宫赋》谈谈你们的看法?4.本文的写作有何特点?四、导练【跟踪试题】一、字词1.选出“殆”字意义相同的两项()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C.进退不由,殆例送死D.郦元之所见,殆与予同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通哪个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六国论教案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六国论教案1
学案、PPT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
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
预习
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要求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先做到字字落实,然后再考虑语言组织流畅自然的问题
诵读一定要读准节奏,读出味道,感觉出力量
字字落实,朗读流利
引导
科目:教师: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年月日
单元(章节)课题
气贯中脉
本节课题
《六国论》
三维目标
1、积累巩固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学会推敲词义;
2、借古讽今的手法,严密的论文技巧;
3、根据写作意图确实材料的处理方法。
提炼的课题
议论文的结构
教学重难点
文言文的自学,文章写法是重点,材料处理是难点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总体
把握
1、论点确立
2、道理
3、哪些国家“赂秦”
4、没“赂秦”的为什么会灭亡
引导总体把握整体脉络
在书上标注,形成整体印象
诵读
1、掌握节奏、语气、情感
2、文字检查,文字流畅
小组比赛,评比,点拨
BC同学讲解翻译
PPT检测
1、检查落实
2、朗读要领
探讨
1、从议论文的角度看第一段交代了哪些内容?
2、第二段同第一段是怎么对应的?
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议论文
在原文中找依据,做到心中有本,脉络清晰
课堂检测内容
诵读,试背第一段,3分钟
拓展
理解
预习内容布置
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案

【整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五单元 《六国论》 导学案1

【整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五单元 《六国论》 导学案1

《六国论》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夯实基础,掌握典型的文言词语,翻译重要的文言句子。

2.过程与方法:提要钩玄,明确中心论点,把握主要内容,梳理论证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知人论世,着眼后两段,理解文章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②加强诵读,感受情感,领悟文脉,把握“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鉴赏方法。

【学习重点】明确论点,把握内容,梳理结构。

【学习难点】理解意图,感受情感,领悟文脉。

【知识链接】一、题目“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特点是善于说理。

一般分为两种:①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②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是个有所省略的短语,完整表达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文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六国破败的原因。

二、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

他有政治抱负,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或者“言当世之要”,以“施之于今”。

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

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写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

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三、背景1.六国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六个国家,包括齐、楚、燕、韩、赵、魏。

秦国本来弱小落后,经过商鞅变法,通过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曾“合纵”抗秦,但各有打算,联合并不巩固,终被秦国“远交近攻”,逐一瓦解,相继灭亡。

2.北宋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

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吸取唐朝藩镇割据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边关空虚。

太宗继位以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又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亦遭败绩。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1课六国论精品导学案(详解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1课六国论精品导学案(详解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1课六国论《过秦论》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阿房宫赋》就秦朝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从而导致覆亡来讽时刺世,《六国论》则另辟蹊径,站在历史的高度总结了六国灭亡的惨痛教训。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

下笔顷刻数千言。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以为其文可与贾谊、刘向的文章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将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北宋建国以后,对不断进犯东北、西北边境的契丹、西夏,一直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

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统治者每年都要向契丹、西夏纳币输绢以求苟安。

北宋每年向辽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辽、西夏的气焰,极大地损伤了国力。

作者针对此种情况,写下本文,希望可以为北宋统治者提供一个历史的借鉴。

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逃亡,逃走诸侯之所亡.动词,丧失,丢失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动词,灭亡或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代词,有人或.未易量副词,或许,也许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副词,有时(1)不能独完.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事:名词作动词,侍奉礼:名词作动词,以礼相待(4)日.削月.割日、月: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分古今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至于..颠覆古义: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

今义: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六国论》《种树郭橐驼传》学案

《六国论》《种树郭橐驼传》学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六国论》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采用对比逐层论证的方法。

课前预习案一、作家作品: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

苏洵27岁时,应试不中,便焚毁了过去所写的文章,发愤读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雄辩有力,苏洵十分关心政治,他的文章,大多针对时政有感而发。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

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二、文体背景:1、文体:论,是一种论说文体,“论者,议也。

”六国论,即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

2、背景: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

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

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

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姓头上。

北宋统治者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颇为相似,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三、课文预习:熟读并翻译课文。

课内探究案一、整体感知:全文行文思路如何?答:二、文本探究:1、第一自然段作者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作者从哪些个方面加以论述?答:2、第二、三段作者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各是什么?如何照应?运用了什么论证方式?答:3、第四段作者连用了两个叹词“呜呼”“悲夫”,有何用意?第四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含义是什么。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_8六国论_word版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_8六国论_word版

《六国论》【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并能正确翻译全文。

2.了解史论文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理解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重、难点】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第一课时【预习案】【任务一】利用5分钟时间,勾画你未掌握的知识,并完成相关练习。

1. 作者、作品介绍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又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

年27岁始发奋读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皆不中。

遂悉焚自己平常所写文字,闲户读书,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成数千言,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六国论》选自《嘉祐集·权书》。

《权书》包括10篇政论和史论。

本文是其中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

因为《权书》和《衡论》都是评论性文字,因此一般选本改题为《六国论》。

2.背景介绍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

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给加点字注音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暴.秦()抱薪.救火()邯郸..()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第一课时【预习案】(一)研读第一、二段1.重点词语非兵.不利弊在..赂秦盖.失强援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2.古今异义非兵不利..古:今:有害;没有好处。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导学案:《六国论》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导学案:《六国论》

《六国论》导学案【学习目标】1.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总结文言实、虚词及词语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2.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3.领会苏洵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一、自主学习1.走近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 (苏轼)、“小苏” (苏辙)并称“三苏”。

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2.读懂题目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

“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消灭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

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3.了解背景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

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

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

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姓头上。

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苏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朝君王,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4.梳理课文,将下列方框中的词语和划线的句子翻译出来。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六国论》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六国论》导学案
导入
师生互动
研读文本
师生互动
研读文本
一、情境导入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素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

人教版-语文-高二版选修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六国论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高二版选修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六国论导学案
2、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并举例论证论点的方法。
3、背诵课文,领悟借古讽今、对比论证等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论证过程及方法。
教学过程
二、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故事:苏轼二十岁时到京师去考进士,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作者简介:
苏洵,字,号,“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儿子、苏辙并称“”,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故事:苏轼二十岁时到京师去考进士,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胜负之数shù当与秦相较táng或未易量liáng
六、文本研读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六国论》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六国论》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六国论》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六国论》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1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理解《六国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历史背景;2. 掌握《六国论》中的论证方法和语言技巧;3. 探究《六国论》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1. 《六国论》的主要观点;2. 论证方法和语言技巧。

三、学习难点1. 对抗论和消长论的理解;2. 对“轻重利害”、“攻城略地”等思想的批判。

四、预习建议1. 阅读《六国论》,了解其中的思想和论证方法;2. 了解《六国论》的历史背景,明确其写作意图;3. 学习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课堂实践1. 分组讲解《六国论》中的重点观点和论证方法;2. 展示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3. 分析《六国论》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影响。

六、学后拓展1. 阅读《管子》、《韩非子》等经典著作,进一步了解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2. 了解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和军事制度的演变过程;3. 调研各国政治制度的异同,探讨不同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六国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著作,它分析了春秋战国时期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并得出“兼并者存,分割者亡”的结论。

这一观点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从而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人物。

此外,《六国论》采用了对抗论和消长论的论证方法,运用较为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比喻,具备很强的可读性和普及性。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六国论》的思想内涵和论证方法,以及它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影响《六国论》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2《六国论》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六国论》是一部中国古代经典哲学著作,作者为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兼军事家、韩国宰相孟轲,于公元前337年至335年间所著。

本文将从概括《六国论》的基本内容、分析其主要思想和影响、探讨其现实意义和价值等角度,来引导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探究这一重要著作。

一、概括《六国论》的基本内容《六国论》主要就是孟轲对战国时期六国的兴亡成败的分析,讨论了各国间战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引出了“兼并”“非兼并”“内外合攻”等六个阶段,阐明了赢得天下六合的必由之路。

《六国论》导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巩固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六国论》导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巩固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六国论》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巩固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六国论》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巩固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1《六国论》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巩固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一、课前预习学案1.了解背景《六国论》是公元前340年左右,韩非子所著,主要讲述六国争霸的历史原因和背景,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从而看到历史的演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2.了解作者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思想家,也是儒法之争中的代表人物,提出“法胜于德”的观点,被誉为法家学派的鼻祖。

他的著作在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阐述的思想也影响着后世。

3.了解主要内容《六国论》主要分为“苟且之心”、“国以利为先”和“合纵连横”三个部分,论述了列国争霸的原则和策略。

其中,“苟且之心”指的是列国互相猜忌,不敢大胆行动,而只是存活于苟且之间;“国以利为先”则提出了国家利益为首要原则,将其他一切考虑置于次要地位,包括国家的意识形态和道德;“合纵连横”则是提出了联盟的原则,希望各国能够守望相助,共同抵御强敌。

二、课内探究学案1.分析主旨《六国论》的主旨是什么?它在阐述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从文中的三个部分来看。

首先,“苟且之心”部分论述了六国互相猜忌、不敢大胆行动的情况,强调了现实主义的思想,即不用过多的附和道德伦理,而要解决真正的问题。

接着,“国以利为先”部分则强调了利益的重要性,表达了一个全球现代政治思维的基础。

最后,“合纵连横”则号召各国共同抗敌,呼唤了联盟的意识。

综合来看,《六国论》通过三个部分将现实主义、利益为本和联盟精神进行了完整的阐述。

2.分析论点《六国论》的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论点。

首先是“苟且之心”,提出了六国互相猜忌、不敢行动的情况,然后由此得出了“此亡国之道也”这一论点,说明六国应该改变自己苟且的心态,更好地行动起来。

接着是“国以利为先”,表达了一种现实主义思想,在六国争霸的当时,这一论点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六国论》 Word版含答案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六国论》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课文《六国论》教学设计海南华侨中学语文组唐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情感目标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教材分析】《六国论》是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

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

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

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教法设计】引导——启发——点拨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六国论学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六国论学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六国论学习目标:1、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利用“提要钩玄”的读书方法,梳理归纳文章的构思和脉络,能够理出文章的脉络。

预习案一、文本助读1、文体: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2、走近作者眉山三苏之一——苏洵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散文家。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明快酣畅,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与其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并称他为“老苏”。

著有《嘉祐集》十五卷。

《六国论》是《嘉祐集·权书》十篇中的第八篇,原名为《六国》。

《权书》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

3、了解背景北宋建国以来,宋和辽多次发生战争,败多胜少。

军事的无作为带来政治、外交上的软弱,只有靠割地赔款以求和平。

这样贿赂的结果,是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此文的。

二、基础梳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贿赂.( ) 互丧.( ) 厥.( )荆棘.( ) 草芥.( ) 弥.繁( )洎.( ) 与.嬴( ) 殆.尽( )2.通假字暴秦之欲无厌(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3.一词多义(1)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 左右欲兵之 短兵相接(2)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技盖至此乎(3)厥⎩⎪⎨⎪⎧ 思厥先祖父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4)殆⎩⎪⎨⎪⎧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轩凡四道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5)始⎩⎪⎨⎪⎧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4.古今异义(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2)思厥先祖父..古义:________________。

《六国论》导学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二选修)

《六国论》导学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二选修)
解决方法:通过讲解、举例、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解决方法二: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和拓展知识,加深学生对构,把握文章思 路
精读文本,理解文章主旨
深入分析文本,理解作者观 点
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问题
学习策略指导
了解背景:了解《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意图 梳理结构:掌握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大意 品味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 思考问题:深入思考文章中的问题和观点
自我评价和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以此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同学的学 习情况的反思和认识。
反馈机制建立
及时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
建立有效的反馈渠道
定期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
针对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持 续优化
感谢观看
汇报人:
06
作业与练习
作业布置
背诵《六国论》全文
完成课后练习题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背景 及创作背景
写一篇关于《六国论》的读后 感
练习题设计
基础题: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 记忆
思考题:探讨六国联合抗秦的可 能性及后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拓展题: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六 国灭亡的原因
写作题:以“我眼中的六国”为 题,写一篇短文
07
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建议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小组合作等方面,以此 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 力。
测验或考试评价:通过测验或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对《六国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 能力。
目的与意义
引导学生了解 《六国论》的背 景与历史背景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5单元《六国论》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5单元《六国论》导学案

年级高二科目语文主备人彭然使用班级学生姓名年级初审(签字有效)学校终审(签字有效)编号 yw022 复印 921份课题名称:苏洵《六国论》一、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文言句式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掌握作者借古讽今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师生互动完成基础教学(计划2个课时)导入:“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

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篇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

“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知识点一:知识链接一、关于作者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相传“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达到通六经百书、下笔顷刻数千言的程度。

学成后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的文章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也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三人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二、写作背景1、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

《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日益衰落。

强秦向东夺取六国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

《六国论》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六国论》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六国论》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能够正确翻译文章。

2、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3、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4、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故事二、作家作品作者:,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朝代)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号为“老苏”,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散文家。

后人有诗称赞:“解题: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三、预习安排: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思考:文章中心论点是什么?有哪些分论点?四、检查预习1、容易读错的字弊在赂()秦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如弃草芥()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2、多音字:暴:暴露、暴晒;与:与其,参与;为:行为,为了;燕:燕子,燕国3、重要词语:弊:赂:率:邑:薪:嬴:洎:谗:诛:殆:向使:故事:“理”与“数”:积威:劫:从:五、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第一段(1):全文纲领。

提出中心论点,评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第二段(2):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即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正论)第三段(3):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反论)第四段(4、5):作出小结,提出告戒。

旨借古讽今。

六、研习课文(一)研习第一段:1、朗读第一自然段2、落实重要词句:注意句读: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盖()失强援;不能独完()3、问题提问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提问2: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明确:AB提问3: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4、背诵第一自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夯实基础,掌握典型的文言词语,翻译重要的文言句子。

2.过程与方法:提要钩玄,明确中心论点,把握主要内容,梳理论证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知人论世,着眼后两段,理解文章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②加强诵读,感受情感,领悟文脉,把握“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鉴赏方法。

【学习重点】明确论点,把握内容,梳理结构。

【学习难点】理解意图,感受情感,领悟文脉。

【知识链接】一、题目“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特点是善于说理。

一般分为两种:①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②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是个有所省略的短语,完整表达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文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六国破败的原因。

二、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

他有政治抱负,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或者“言当世之要”,以“施之于今”。

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

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写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

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三、背景1.六国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六个国家,包括齐、楚、燕、韩、赵、魏。

秦国本来弱小落后,经过商鞅变法,通过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曾“合纵”抗秦,但各有打算,联合并不巩固,终被秦国“远交近攻”,逐一瓦解,相继灭亡。

2.北宋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

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吸取唐朝藩镇割据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边关空虚。

太宗继位以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又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亦遭败绩。

从此以后,宋朝国势渐渐衰弱。

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

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

公元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威胁汴京开封。

宋真宗与辽缔结澶渊之盟,每年赠给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三十八年后,辽再次要挟,宋仁宗最终决定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只过了一年,西夏也来要挟,宋朝只得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宋朝这样一再向辽和西夏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了无穷的后患,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苏洵对此痛心疾首。

1126年,苏洵死后六十年,“靖康之变”发生了,北宋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自主学习】一、自读单元赏析指导,筛选主要信息填空。

本单元主要从形与神关系的角度欣赏古代散文。

散文与诗歌相比,篇幅相对较长,形式上约束较少,其外在表现或整或散,或缓或急。

“散”是多数散文的基本特征。

“散”不是散漫杂乱,毫无章法,而是在多姿多彩的表现中,有着充沛的思想情感,有气脉贯注其间。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指的是散文形与神、内在与外在的相互关系与特征。

作者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通过字句音节体现出来。

诵读时,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这就是古代散文家和鉴赏家常讲的“气脉”或“文气”。

文气是真实的思想感情浸透到文字中的表现。

文气贯通,作品就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脉络有多种途径。

第一,提要钩玄,沉思力索,通过梳理归纳,搞清作品的层次和线索,可以获得对作品思想情感以及某些艺术手法的认识。

第二,反复诵读,因声求气,体会探求。

不同的阅读速度往往会有不同的收获。

快读可以对文章的总体风貌获得较为完整的印象,缓读可以细细体会文章的风神情味。

二、夯实基础1.请给以下加点字词注音。

弊在赂.秦(lù)六国互丧.(sàng)率.赂秦耶(shuài)思厥.先祖父(jué)暴.霜露(pù)奉之弥.繁(mí)与.嬴而不助五国也(yǔ)燕.赵之君(yān)洎.牧以谗诛(jì)邯郸..为郡(hán dān)革灭殆.尽(dài)秦人食之不得下咽.(yàn)为.(wéi)国者无使为.(wéi)积威之所劫哉2.请在以下句子中找到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意义。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通“倘”,如果)3.请注明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意义。

(1)理.固宜然(名词作状语,在道理上)(2)李牧连却.之(使动用法,使……退却)(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4.请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具体意义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意义。

(1)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情况;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含转折。

)(3)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接着)(4)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5)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力量;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义:不去;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不好等)(7)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终于到了某种结局;今义:表示另提一事)(8)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旧事,以往的事情,先例,前例;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情调情节的生动性、连贯性。

)5.请解释以下多义词在句中的意义和词性。

(1)或①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相当于“有人”,不定代词)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副词)(2)得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动词)②此言得之(适宜,得当,形容词)(3)势①其势弱于秦(势力,名词)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形势,名词)(4)以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介词)②秦以攻取之外(用,介词)③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从而,结果连词)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来,目的连词)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至于,结果连词)⑥以地事秦(拿,介词)⑦洎牧以谗诛(因为,介词)⑧至丹以荆卿为计(用,介词)⑨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用,介词)⑩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凭借,介词)6.请判断并说明以下特殊句式的类型。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用“……也”表判断)(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省略句,“举”后省略宾语“之”,指代“土地”)(3)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句,“于秦”意为“和秦国”,为后置状语,应调至“五战”前)(4)洎牧以谗诛(被动句,“诛”在意思上表被动,被诛杀)(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用“为……所……”表被动)(6)其势弱于秦(状语后置句,“于秦”意为“比秦”,为后置状语,应该调到“弱”之前)(7)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定语后置句,“大”为后置定语,应该调到“天下”之前)7.请翻译以下句子。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

(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有这样的有利势力,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胁迫啊!(5)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假如凭借这么大的天下,跟在六国后面并跟从六国灭亡的旧例,这样又处在六国下面了!三、整体把握整体感知文章,筛选关键语句,填补以下结构提纲: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分论点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分论点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第②段承接第1分论点,论述韩、魏、楚三国破灭的原因第③段承接第2分论点,论述齐、燕、赵三国灭亡的缘由第④段提出办法:以赂秦之地,封臣礼才,并力西向,抗秦有望总结教训: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第⑤段得出结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合作探究】阅读课文,完成表格【巩固提高】试拿苏辙的同题文章与本文作比较,说说苏氏父子在六国问题上的见解有何异同。

共同点:两人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

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

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就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

如果像苏辙所说,另外四国能够“厚韩亲魏”,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可见父子二人的论述重点是接近的。

不同点: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这是原因分析的不同。

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写作意图的不同。

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