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与《牡丹亭》教案2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案 新人教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案 新人教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选修]第三单元汤显祖与《牡丹亭》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精讲汤显祖的《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前半段《游园》,了解汤显祖反对程朱理学,宣扬个性解放的思想。

2、通过对《牡丹亭·游园》的研读,了解在“理”(封建礼教)与“情”的冲突中,“情为何物,一往而深”的内涵,珍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至爱。

3、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美学特征,引发学生欣赏这一文化瑰宝的兴趣。

【教学重点】杜丽娘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1、了解汤显祖反对程朱理学,宣扬个性解放的思想。

2、《牡丹亭》的悲剧意蕴及其文化意义。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建议】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这同一时代的两个中西方戏剧代表人物作一横向比较,简要分析二者在创作艺术风格上的不同。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汤显祖的生平和思想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别号若士,晚年自号茧翁,自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

他的一生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个时代,那正是朝廷腐败、社会动荡的明代中晚期。

一、汤显祖的生平及生平中的重要事件汤显祖是明代最杰出的戏剧家,他的生平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550-1583)为读书应举阶段。

受业于罗汝芳,拒绝张居正的延揽以致科考坎坷。

第二阶段(1584-1597)为入仕做官阶段。

上《论辅臣科臣疏》被贬,五年遂昌知县生涯政绩显赫。

第三阶段(1598-1616)为辞官归隐,从事文学创作阶段。

二、汤显祖的思想1. 在哲学上,汤显祖曾师承泰州学派的罗汝芳,直接体悟了泰州学派的一些进步主张。

又与反封建斗士李贽和佛学大师达观禅师交往密切,推崇他们为“一雄一杰”。

他们的哲学主张给汤显祖以极大的影响,促使他形成了反对程朱理学、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

同时他早年即受到佛道思想的熏染,晚年由于政治屡遭挫折,更易滋生出世思想,视尘世如梦幻。

2. 在政治上,汤显祖反对专政统治,关心民生疾苦,主张宽简仁厚,对朝政的黑暗腐败极为不满,对现实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与东林党的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等重要人物关系密切。

牡丹亭 教案

牡丹亭 教案

牡丹亭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反复吟诵游园前的曲子、宾白,理解内容。

2.抓住曲词,揣摩杜丽娘寂寞、惆怅、追求自由的情感思想。

3.感受牡丹亭语言的典雅之美。

【重点难点】理解曲词、宾白内容,揣摩人物心理。

【教学过程】环节一:品味【绕地游】1.请学生反复朗读曲词,结合注释理解语句内容。

2.概括这支曲子写的是什么内容。

——杜丽娘被惊醒后独立小庭深院的惆怅,对春光的渴盼。

3.从“小庭深院”,可见杜丽娘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封闭、压抑。

与外面的春光遍地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丽娘对春光的向往。

4.春香的“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侧面写出了丽娘什么样的心理。

——时光流逝,无心针线,想象着今年的春色是不是和去年一样撩人,侧面写出了杜丽娘的百无聊赖,向往春色。

5.让学生观看昆曲演唱【绕地游】情节,感受杜丽娘的情感、心理。

环节二:品味【步步娇】1. 请学生反复朗读曲词,结合注释理解语句内容。

2.概括这支曲子的内容。

——这支曲子写了杜丽娘望到窗外的春景——游丝、对镜梳妆的情景、羞怯步出闺阁情景、3.再读曲子,说说读出了杜丽娘怎样的心理。

——寂寞、羞怯。

4.请学生欣赏昆曲演唱【步步娇】环节三:品味【醉扶归】1. 请学生反复朗读曲词,结合注释理解语句内容。

2.概括这支曲子的内容。

——杜丽娘描绘自己的裙衫颜色鲜艳,头饰华美;有羞花闭月、沉鱼落雁的容颜。

3.重点词语的积累。

——出落:衬托、显示艳晶晶:光灿灿天然:本性使然恰:恰似三春好处:比喻青春美貌4.你从这支曲子中读出了杜丽娘怎样的心理?——既得意于自己的美貌,又感伤如花似玉的容貌无人欣赏,孤寂之情。

5.赏析昆曲演唱【醉扶苏】,感受杜丽娘的心理。

环节四:品味不出闺阁,初到园子的宾白内容。

1.步行到园子门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雕栏画栋,金粉零落,池馆台阶苍苔一派青绿。

描写出了少有人来,花园颓败与生机共存的景象。

2.揣摩此刻杜丽娘看到此景,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伤春。

苏教版选修汤显祖与《牡丹亭》word教案

苏教版选修汤显祖与《牡丹亭》word教案

第三单元汤显祖与《牡丹亭》【教学目标】1.通过对《牡丹亭·游园》的研读,了解在“理”(封建礼教)与“情”的冲突中,“情为何物,一往而深”的内涵,珍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至爱。

2.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美学特征,引发学生欣赏这一文化瑰宝的兴趣。

教学设想一、由于大多数学生对中国古典戏曲不熟悉,缺乏欣赏的兴趣,本单元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引发学生对中国戏曲的好奇心。

在说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何以把中国昆曲列为“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之后,最好就直接播放昆曲《游园惊梦》或白先勇策划、苏州昆曲剧院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惊梦》。

也可以请一两位懂行的人与学生座谈,说说昆曲何以让他们着迷。

二、在引导学生了解该剧的人文内涵时,可以把该剧同《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两者都是言“情”。

《罗密欧与朱丽叶》展开的是“情”与“仇”(家族)的冲突;而《牡丹亭》则是“情”与“理”的冲突。

这个“理”是封建旧礼教之“理”。

“情”在与“理”的斗争中,突出地表现出了超越生死的顽强和坚韧。

三、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随时介绍一些中国戏曲在程式与行当方面的知识。

这一方面,不宜脱离剧作本身做系统介绍,否则学生可能会觉得繁琐而枯燥。

最重要的介绍点应该是中国戏曲与中国抒情诗的关系,结合“游园”指出其中的抒情诗成分及其为戏曲增添的动人光彩。

课内关于“牡丹亭意象”的论述,可以作为一个典型例子加以详尽解剖。

赏析举隅一、在《牡丹亭》产生的历史环境中了解剧作的意义。

汤显祖所生活的明代万历年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年代。

其时,东南半壁自明代中叶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从繁荣走向衰颓。

张居正的政治改革振兴一时,很快又跌入低谷。

都市的出现和经济上的富裕造就了一批“富人”,过度的享乐欲望刺激了消费文化的发展,政治上不得志的文人转向文化创造,戏曲空前繁荣。

在这种形势下,占据统治地位的宋明理学越发显示出它“存天理灭人欲”的压抑作用。

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崛起,强调对心性及人生意义的探索,肯定个人主体的意义,因而引发了个人欲念与官方意识形态的进一步冲突。

牡丹亭教案[精品]

牡丹亭教案[精品]

牡丹亭教案[精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戏剧欣赏与表演》中的《牡丹亭》章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牡丹亭》的经典选段,如《惊梦》、《寻梦》、《诊梦》、《圆梦》等,详细分析作者汤显祖的创作背景、剧情结构、人物性格以及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牡丹亭》的剧情,分析其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 掌握汤显祖的戏剧创作风格,体会古代戏剧的艺术魅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牡丹亭》中的人物性格及其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理解《牡丹亭》的剧情,体会汤显祖戏剧创作的艺术风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牡丹亭》剧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牡丹亭》的经典选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古代戏剧的魅力。

2. 讲解:详细讲解《牡丹亭》的剧情,分析主要人物性格,解读汤显祖的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

3. 例题讲解:以《惊梦》为例,分析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阐述戏剧中的矛盾冲突。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寻梦》、《诊梦》、《圆梦》等选段的剧情,分析人物性格,体会戏剧艺术。

六、板书设计1. 《牡丹亭》教案2. 内容:剧情简介人物性格分析汤显祖戏剧创作风格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牡丹亭》中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谈谈你对古代戏剧爱情观念的认识。

2. 答案:分析要点: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古代戏剧中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礼教对爱情的束缚。

学生答案示例:在《牡丹亭》中,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经历了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他们对爱情的执着与勇敢。

这种爱情观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礼教对爱情的束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牡丹亭》的剧情、人物和艺术特色。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戏剧背后的文化内涵。

2024年牡丹亭教案[精品]

2024年牡丹亭教案[精品]

2024年牡丹亭教案[精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戏曲欣赏与表演》中《牡丹亭》选段。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爱情篇》中的《牡丹亭·惊梦》。

内容包括对《牡丹亭》背景及作者的介绍,对选段的文字解读、情节分析、角色分析以及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牡丹亭》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掌握汤显祖的生平及其创作特点。

2. 通过对选段的深入解读,培养学生对古典戏曲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分析和表演实践,提高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选段的情节理解和角色分析,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

教学重点:对《牡丹亭》文学价值的认识,对选段的深入解读和表演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戏曲表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牡丹亭》的图片和简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背景介绍(10分钟)介绍作者汤显祖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分析《牡丹亭》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3. 选段解读(10分钟)引导学生对《牡丹亭·惊梦》选段进行文字解读,分析情节发展和角色特点。

4. 例题讲解(15分钟)以选段中的一段台词为例,进行详细解读和赏析。

5. 表演实践(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分配和表演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随堂练习(10分钟)针对选段内容设计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选段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8.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强调作业要求。

六、板书设计1. 《牡丹亭·惊梦》2. 内容:(1)作者:汤显祖(2)选段情节概括(3)角色分析(4)戏曲表演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牡丹亭·惊梦》的情节发展。

(2)分析选段中的主要角色特点。

(3)尝试编写一段《牡丹亭·惊梦》的表演剧本。

2. 答案:(1)情节发展:杜丽娘与柳梦梅在梦中相会,惊梦而醒,彼此思念。

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汤显祖与《牡丹亭》

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汤显祖与《牡丹亭》

第三单元汤显祖与《牡丹亭》【教学目标】1.通过对《牡丹亭·游园》的研读,了解在“理”(封建礼教)与“情”的冲突中,“情为何物,一往而深”的内涵,珍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至爱。

2.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美学特征,引发学生欣赏这一文化瑰宝的兴趣。

教学设想一、由于大多数学生对中国古典戏曲不熟悉,缺乏欣赏的兴趣,本单元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引发学生对中国戏曲的好奇心。

在说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何以把中国昆曲列为“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之后,最好就直接播放昆曲《游园惊梦》或白先勇策划、苏州昆曲剧院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惊梦》。

也可以请一两位懂行的人与学生座谈,说说昆曲何以让他们着迷。

二、在引导学生了解该剧的人文内涵时,可以把该剧同《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两者都是言“情”。

《罗密欧与朱丽叶》展开的是“情”与“仇”(家族)的冲突;而《牡丹亭》则是“情”与“理”的冲突。

这个“理”是封建旧礼教之“理”。

“情”在与“理”的斗争中,突出地表现出了超越生死的顽强和坚韧。

三、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随时介绍一些中国戏曲在程式与行当方面的知识。

这一方面,不宜脱离剧作本身做系统介绍,否则学生可能会觉得繁琐而枯燥。

最重要的介绍点应该是中国戏曲与中国抒情诗的关系,结合“游园”指出其中的抒情诗成分及其为戏曲增添的动人光彩。

课内关于“牡丹亭意象”的论述,可以作为一个典型例子加以详尽解剖。

赏析举隅一、在《牡丹亭》产生的历史环境中了解剧作的意义。

汤显祖所生活的明代万历年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年代。

其时,东南半壁自明代中叶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从繁荣走向衰颓。

张居正的政治改革振兴一时,很快又跌入低谷。

都市的出现和经济上的富裕造就了一批“富人”,过度的享乐欲望刺激了消费文化的发展,政治上不得志的文人转向文化创造,戏曲空前繁荣。

在这种形势下,占据统治地位的宋明理学越发显示出它“存天理灭人欲”的压抑作用。

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崛起,强调对心性及人生意义的探索,肯定个人主体的意义,因而引发了个人欲念与官方意识形态的进一步冲突。

牡丹亭教案[精品]

牡丹亭教案[精品]

牡丹亭教案[精品]教案:牡丹亭教学内容:本节课选取自中国古典戏曲名作《牡丹亭》。

教材章节包括第一幕“梦遇”和第二幕“情死”。

具体内容涵盖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跨越生死的爱情传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牡丹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提高对中国古典戏曲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对话和唱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本解读能力。

3. 通过讨论和思考,使学生理解并领悟爱情、生命和人性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牡丹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其在中国古典戏曲中的地位和影响。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对话和唱词,深入理解和领悟其中的爱情、生命和人性的深刻内涵。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牡丹亭》剧本和相关的研究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做笔记。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牡丹亭》的背景和作者汤显祖的情况。

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中国古典戏曲?中国古典戏曲的特点是什么?二、故事梗概(10分钟)1. 简要介绍《牡丹亭》的故事情节,重点突出第一幕“梦遇”和第二幕“情死”的主要情节。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杜丽娘、柳梦梅、春香等。

三、文本分析(10分钟)1. 分组让学生阅读《牡丹亭》第一幕“梦遇”和第二幕“情死”的剧本,注意其中的对话和唱词。

2. 每组选择一两个重要的片段,进行解读和分析,讨论其中的爱情、生命和人性的内涵。

四、讨论和思考(10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爱情、生命和人性的理解和感悟。

2. 邀请几名学生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思考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请学生选取《牡丹亭》中的一段唱词或对话,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写成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暂无。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牡丹亭》的剧本,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提高了对中国古典戏曲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高中必修四《牡丹亭》精品精品教案(通用5篇

高中必修四《牡丹亭》精品精品教案(通用5篇

高中必修四《牡丹亭》精品精品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高中语文必修四中《牡丹亭》。

具体内容涉及教材第三章第三节,详细解读汤显祖这部经典之作。

《牡丹亭》讲述杜丽娘与柳梦梅爱情故事,通过这个凄美爱情故事,我们将分析文本中人物形象、语言特点以及作品所反映社会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牡丹亭》故事情节,掌握作品基本内容。

2. 分析杜丽娘、柳梦梅等主要人物形象,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3. 掌握文本语言特点,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4. 引导学生解作品所反映社会背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所反映社会背景。

2. 教学重点:文本语言特点,故事情节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牡丹亭画作,引发学生对美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教学内容。

2. 讲解:详细解读《牡丹亭》故事情节,分析杜丽娘、柳梦梅等人物形象,讲解文本语言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扮演作品中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对文本理解。

4. 例题讲解:针对文本内容,设计相关题目,进行讲解。

(1)分析杜丽娘人物形象。

(2)从文本中找出具有代表性语言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讲解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牡丹亭》2. 人物形象:杜丽娘、柳梦梅3. 语言特点:生动形象、寓意深刻4. 社会背景:明朝中叶,封建礼教束缚下爱情悲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牡丹亭》中人物形象,不少于300字。

(2)从文本中找出三个具有代表性语言特点,并简要分析。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汤显祖其他作品,如《紫钗记》、《邯郸记》等,解明代戏曲发展历程,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观看《牡丹亭》戏曲表演,加深对作品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

高中音乐人音版《音乐与戏剧表演》第二单元《牡丹亭》(选段)昆曲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音乐与戏剧表演》第二单元《牡丹亭》(选段)昆曲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音乐与戏剧表演》第二单元《牡丹亭》(选段)昆曲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汤显祖以及《牡丹亭》,了解昆曲由来,腔调特点。

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之情,以此作为进一步鉴赏及学唱的基础。

2.品味戏曲语言,体味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3.学唱《游园》。

2学情分析
中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中学音乐教育面对的大都是十四、十五岁左右的学生,他们求知欲旺盛,活动性大,模仿力强,但持久性和耐力性差。

3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美,能自主鉴赏曲词,并认识到《牡丹亭》的文学意义和价值;感受昆曲,学会《游园》唱段,注意吐字。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讲授】教学过程
一、预习阶段。

1、掌握双基要点参考中本课字词成语的音形义,每人认真朗读课文两遍。

2024版牡丹亭教案精品

2024版牡丹亭教案精品

01牡丹亭背景与作者简介Chapter文化背景当时社会崇尚儒家文化,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和压迫也日益严重,汤显祖通过《牡丹亭》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对自由爱情的向往。

时代背景牡丹亭创作于明朝中叶,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之际,为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个人经历汤显祖在创作《牡丹亭》前,曾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这段经历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促使他借助戏曲这一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牡丹亭创作背景汤显祖生平及成就生平简介代表作品文学成就明代戏曲发展概况02剧情梗概与人物形象分析Chapter剧情梗概及主题思想剧情概述主题思想主要人物形象塑造杜丽娘作为女主角,杜丽娘美丽、聪慧、善良,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勇敢抗争,体现了女性的觉醒和自我意识。

柳梦梅男主角柳梦梅英俊潇洒、才华横溢,他对杜丽娘的爱情坚定不移,展现了男性的忠诚和担当。

春香作为杜丽娘的丫鬟,春香活泼可爱、机智过人,她的存在为剧情增添了不少喜剧色彩,也体现了下层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情感表达与艺术特色情感表达艺术特色03文本解读与赏析Chapter关键情节解读梦遇情节寻梦情节魂游情节经典唱段欣赏《寻梦》《游园惊梦》展现杜丽娘在花园中寻找梦中情人的情景,唱词中透露出深深的思念和哀怨之情。

《魂游》文学价值与影响《牡丹亭》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代表了明代戏曲的最高成就。

它通过对爱情、生死等主题的深刻探讨,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价值。

该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戏曲宝库,还为后人提供了研究明代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牡丹亭》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和优美唱词,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被广泛传颂和演绎。

04表演艺术与舞台呈现Chapter表演风格及技巧探讨唱念做打综合运用通过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手段,展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

情感表达与内心体验深入剖析角色内心世界,以细腻的表演传递人物情感。

_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三单元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学设计

_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三单元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三单元汤显祖及其牡丹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汤显祖及其《牡丹亭》的地位和意义。

2、品味人类共同的永恒情感,特别是对爱与死的体验、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弱者的同情。

3、品味戏曲语言,提高学生鉴赏戏曲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杜丽娘形象;文化价值和影响力;戏曲语言。

【学情分析】戏剧教学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比例相对较少,篇幅少,但学习不能忽略。

因为高中语文戏剧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阶段重视普及戏剧教学能够强化高中生对人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认识,使学生获得审美熏陶,培养审美方面的情趣。

结合高中生的自身特点,不太喜欢听教师枯燥的讲解,我会运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现代视频播放的形式,让学生引起兴趣在戏剧教学中快乐学习。

【教学过程】【导入语】爱情,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无不感叹唏嘘,悲欣交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在古典四大名著里,有一部描写爱情的小说,大家都知道是哪一部小说吗?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红楼梦》第23回《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

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林黛玉听的曲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内容。

这么美丽的戏文能让林黛玉如醉如痴,到底什么样的戏文呢?好,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汤显祖及《牡丹亭》播放幻灯片,惊梦一段,林黛玉听的戏文: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三单元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学设计2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三单元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戏曲,着眼于鉴赏陶冶,促进学生各自特长和个性的形成,适应他们兴趣和潜能的发展。

2、领会戏曲中的抒情文学,了解戏曲的心理独白的特殊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中西方戏曲的比较。

2、难点:游园部分的唱词,经典的内心独白。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视频-李玉刚的经典春晚作品《霸王别姬》,经典演绎一段震撼人心的爱情生死别离。

通过美仑美奂的舞台效果和演员美艳绝仑的舞台造型,让我们初步感受中国瑰宝戏曲的千古魅力。

二、介绍作者汤显祖(1550-1616)莎士比亚(1564-1616),公元1616年,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两颗戏剧巨星同时陨落——中国的汤显祖和英国的莎士比亚。

这也许是历史的巧合。

但在同一历史时段,两位戏剧天才同时达到了他们各自所处时代的艺术顶峰。

著名戏曲家田汉到临川拜谒汤显祖家族祠堂时写道“杜丽如何朱丽叶,情深真已到梅根。

何当丽句销池馆,不让莎翁在故村”。

汤显祖,5岁作对联,10岁习古文,21岁中举,为官期间,励精图治,享誉一方,但终因官场腐败,辞官归隐,专心创作《临川四梦》流传后世。

其中《牡丹亭》最为著名。

三、时代背景:明代中期,社会呈现解体、松懈状态,各种对社会人生探求的思潮迭起,王阳明心学与官方理学形成对持状态,王学更加注重人心的发展,肯定人的欲求是多重的,反对压制人的感情欲念。

此外神宗佛学崇尚隐居传统,寻幽爱静,这些都在汤显祖的人生追求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明代中期,江南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高速发展,造就了贵族和市民的消费文化。

刺激了戏曲及其他艺术的繁荣。

更多文人大夫参与戏曲创作,汤显祖在他的作品中艺术地表现“世总为情”的人生理念。

他的“至情”理想的代表作品是《牡丹亭》。

下面我们来欣赏《牡丹亭》中核心片段<游园>四、问题探究1、<游园>部分是《牡丹亭》全剧的戏核,是重要的抒情段落,它在全剧中有什么作用?下面我们通过品味精美的唱词来: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高中必修四《牡丹亭》精品教案(通用)

高中必修四《牡丹亭》精品教案(通用)

高中必修四《牡丹亭》精品教案(通用)•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目录•知识巩固与拓展延伸•评价方式与标准课程介绍与背景《牡丹亭》概述汤显祖生平创作背景030201《牡丹亭》简介及作者汤显祖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明代社会文化背景01《牡丹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02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比较03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牡丹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牡丹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牡丹亭》所表达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文本解读与赏析情节梳理《牡丹亭》以情为主线,通过梦幻写情,情节跌宕起伏,虚实相生。

全剧共五十五折,分上下两本。

上本写杜丽娘游园惊梦,因梦生情,伤情而死;下本写柳梦梅拾得杜丽娘画像,情有所钟,杜丽娘复生后与柳梦梅历经曲折,终成眷属。

杜丽娘柳梦梅春香优美词句欣赏与解读优美词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解读这些词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

通过欣赏这些优美词句,可以感受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和对情感的深刻表达。

010405060302主题思想探讨及现实意义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性教学方式应用问题导向法情境教学法围绕《牡丹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比较分析法视频资料选取与《牡丹亭》相关的优质视频资源,如经典演出片段、专家解读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视听体验。

多媒体课件运用PPT 等多媒体工具,展示《牡丹亭》的背景资料、人物形象分析、剧情梳理等内容,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查找与《牡丹亭》相关的背景资料、学术论文等,拓宽学生视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牡丹亭教案[精品]

牡丹亭教案[精品]

牡丹亭教案[精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精选》第四章《明清戏剧》,详细内容为汤显祖的《牡丹亭》第一折至第三折。

主要分析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以及作品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牡丹亭》的故事情节,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 掌握作品中的生僻字、词、句,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3.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了解明清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作品中的生僻字、词、句的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重点:《牡丹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牡丹亭》剧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牡丹亭》的经典唱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牡丹亭》第一折至第三折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关系,解释生僻字、词、句。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扮演剧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戏剧的魅力。

4. 例题讲解:分析《牡丹亭》中的经典句子,如“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等,讲解句子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创作一首以《牡丹亭》为题材的诗歌。

六、板书设计1. 《牡丹亭》教案2. 内容:(1)故事情节: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2)人物关系:杜丽娘、柳梦梅、春香、杜母等(3)艺术特色:生僻字、词、句;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牡丹亭》中的人物形象,写一篇短文。

答案示例:《牡丹亭》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其中杜丽娘是一位典型的大家闺秀,她聪明、美丽、善良,对爱情充满向往。

柳梦梅则是一位才子,他对杜丽娘的爱情真挚而执着。

杜母则是一位封建礼教的捍卫者,她对杜丽娘的管教严厉,但也是出于对女儿的关爱。

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人物性格和命运。

2019-2020年人教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三单元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案

2019-2020年人教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三单元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案

2019-2020年人教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三单元汤显祖与《牡丹亭》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精讲汤显祖的《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前半段《游园》,了解汤显祖反对程朱理学,宣扬个性解放的思想。

2、通过对《牡丹亭·游园》的研读,了解在“理”(封建礼教)与“情”的冲突中,“情为何物,一往而深”的内涵,珍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至爱。

3、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美学特征,引发学生欣赏这一文化瑰宝的兴趣。

【教学重点】杜丽娘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1、了解汤显祖反对程朱理学,宣扬个性解放的思想。

2、《牡丹亭》的悲剧意蕴及其文化意义。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建议】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这同一时代的两个中西方戏剧代表人物作一横向比较,简要分析二者在创作艺术风格上的不同。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汤显祖的生平和思想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别号若士,晚年自号茧翁,自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

他的一生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个时代,那正是朝廷腐败、社会动荡的明代中晚期。

一、汤显祖的生平及生平中的重要事件汤显祖是明代最杰出的戏剧家,他的生平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550-1583)为读书应举阶段。

受业于罗汝芳,拒绝张居正的延揽以致科考坎坷。

第二阶段(1584-1597)为入仕做官阶段。

上《论辅臣科臣疏》被贬,五年遂昌知县生涯政绩显赫。

第三阶段(1598-1616)为辞官归隐,从事文学创作阶段。

二、汤显祖的思想1. 在哲学上,汤显祖曾师承泰州学派的罗汝芳,直接体悟了泰州学派的一些进步主张。

又与反封建斗士李贽和佛学大师达观禅师交往密切,推崇他们为“一雄一杰”。

他们的哲学主张给汤显祖以极大的影响,促使他形成了反对程朱理学、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

同时他早年即受到佛道思想的熏染,晚年由于政治屡遭挫折,更易滋生出世思想,视尘世如梦幻。

2. 在政治上,汤显祖反对专政统治,关心民生疾苦,主张宽简仁厚,对朝政的黑暗腐败极为不满,对现实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与东林党的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等重要人物关系密切。

高中必修四《牡丹亭》精品教案(通用5篇

高中必修四《牡丹亭》精品教案(通用5篇

高中必修四《牡丹亭》精品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必修四《牡丹亭》章节。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经典之作,以昆曲形式演出,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

本节课主要详细讲解《牡丹亭》的第一折“游园惊梦”,内容包括:剧情梗概、生僻字词、句式结构、人物关系及形象、主旨思想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牡丹亭》第一折“游园惊梦”的剧情,把握故事情节发展。

2. 掌握本折中的重要生僻字词、句式结构,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3. 分析本折中的人物形象和关系,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本折中的生僻字词、句式结构,以及对人物形象和关系的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剧情发展,掌握重要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昆曲《牡丹亭》选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牡丹亭》第一折“游园惊梦”的剧情,分析生僻字词、句式结构,解释人物关系及形象。

3. 例题讲解:针对本折的重点和难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本折中的人物形象和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牡丹亭》第一折“游园惊梦”剧情梗概。

2. 黑板右侧:本折重要生僻字词、句式结构。

3. 黑板中央:人物关系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牡丹亭》第一折“游园惊梦”,概括故事情节。

(2)分析本折中的人物形象和关系,谈谈你的理解。

2. 答案:(1)故事情节:杜丽娘游园惊梦,与柳梦梅相识相爱,因梦而病,病中思念梦梅。

(2)人物形象和关系:杜丽娘:聪明美丽,对爱情充满向往;柳梦梅:英俊潇洒,对杜丽娘一见钟情。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案2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案2
任务3.通过精讲汤显祖的《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前半段《游园》,了解汤显祖反对程朱理学,宣扬个性解放的思想。
案例和
教学
材料
案例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林黛玉听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牡丹亭》中第十出《游园》。其中《皂罗袍》一曲文词优美,婉转典雅,意味深长,情景交融,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伤春佳作。曹雪芹就用此曲来烘托刻画林黛玉的心理。封建时代的青年女子大多都有与杜丽娘同样的感受,因此这支感叹韶华虚度、青春愁闷的曲子得到了许多少女的喜爱和认同。
杜丽娘的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有一个成长过程,并包含着一定的复杂性。汤显祖一方面通过人物关系提供杜丽娘的生活环境,一方面通过剧情发展揭示杜丽娘的内心活动,从而表现了杜丽娘叛逆性格的成长过程及其复杂性。
杜丽娘是个封建官僚的女儿。她的父亲杜宝任南安太守,自称“西蜀名儒”,是以儒学传家的。封建社会讲究门第家声、光宗耀祖,要求儿子尽孝道,而最大的孝道则是飞黄腾达之后“扬名声,显父母”。杜宝因膝下无儿,就对杜丽娘格外看重,竭力把她培养成标准的“淑女”,在家是个敬父母的温顺女儿,出嫁是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杜宝一心指望杜丽娘“他日到人家,知书知礼,父母光辉”。因此,杜丽娘从小受着严格的封建教育,男女《四书》都可以背诵,她不能自由行动,也不能自由思想,绝不允许有个人的意志和感情。她被严密地关在家庭里,同外界社会是完全隔绝的;她同时被严密地关在闺房里,同外界自然也是完全隔绝的。按照封建时代对妇女的要求,她只能做一具行尸走肉。实际上,杜宝的家庭里本来就充满着腐烂霉臭的气味,在理学思想的统治之下,一切都丧失了自由,丧失了活力,丧失了生命。生长在这样家庭里的杜丽娘,礼法、家规、女诫、妇道等等像一重又一重的枷锁,紧紧地套在她的身上。她因为疲乏,白天稍为睡一会儿,都被认为是行为放纵,有失检点,就连她在裙子上面绣了成双成对的花鸟,也要引起封建家长的大惊小怪,被看作是了不得的邪思妄念。就这样,杜丽娘确乎驯良得像一头羔羊。她的丫环春香说她:“名为国色,实守家声。嫩脸娇羞,老成尊重。”但杜宝还不满足,他与杜丽娘的母亲商量决定,专门请了一位塾师陈最良来教杜丽娘念书,目的倒不在乎要杜丽娘学文化、长知识,而在于用儒家圣贤书籍使杜丽娘“拘束身心”。“拘束身心”,就是不准自由行动,也不准自由思想,一切都服从于“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赏析文章)
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美,能自主鉴赏曲词,并认识到《牡丹亭》的文学意义和价值;教学难点是戏剧尤其是诗化曲词鉴赏方法的掌握和鉴赏能力的提高。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案
教学目标
目标
素质目标
品味戏曲语言,提高鉴赏戏曲的能力。
了解汤显祖及其《牡丹亭》;学习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之情;体味杜丽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人性的复苏。
能力训练任务
任务1.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戏曲的能力。
任务2.从语言中揣摩人物性格,体会人性中的两面:自然人和社会人。
2、《牡丹亭》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浪漫主义。首先通过"梦而死"、"死而生"的幻想情节表现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杜丽娘所追求的理想在当时的现实环境里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可是在梦想、幻游的境界里,她终于摆脱了礼教的束缚,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其次采取抒情诗的手法,倾泻出人物的内心感情。
3、.《游园》在整部作品中的地位。《牡丹亭》全剧共五十五出(场),《游园》是第十出《惊梦》中的前半部分,由六支曲子组成,主要是刻画杜丽娘的内心世界。在她走出深闺之前,她不知道“春色如许”,当她来到园中,领略了“姹紫嫣红”的春色,也就象征着她的青春的觉醒。
游园后会怎么样:旦叹介--又低首沉吟介--长叹介--泪介。
3、▲说明: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是戏剧语言的一部分,它和人物语言一起组成戏剧语言。它是一种叙述性质的语言,主要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剧情发展的布景、环境、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能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
▲情感同一性:压抑沉重
▲情感发展性:
资料:《大学语文》、《红楼梦》、《牡丹亭》
教学步骤
步骤
教学内容及能力/知识目标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时间(分钟)
一(作者及作品)
了解汤显祖及《牡丹亭》
朗读文章;
阅读课前导引及阅读延伸;
划出重点句段。
1、关于作者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作家。与莎士比亚同时代,一在东方,一在西方,遥相呼应,都是剧坛泰斗。他的剧作"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中《牡丹亭》影响最大。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益处惟在牡丹"。
叹介:伤春;又低首沉吟介:伤情;长叹介:伤己;泪介:伤命
小结:叶嘉莹先生曾说:“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而尤以春日之纤美温柔所显示着的生命之复苏的种种迹象,最足以唤起人内心中某种复苏着的若有所失的茫茫追寻的情意。”
从好奇地欣然前往到落寞地伤感归来,似乎,青春的杜丽娘在春光里走过了一段很不平常的心路历程。那么。她究竟见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被誉为文采派代表作家的汤显祖一定会用他的如花妙笔为我们讲述这个女孩一段不平常的游园故事。
他是明代著名思想家,与被封建正统派视为洪水猛兽的进步思想家李贽zhì、与以禅宗来反对程朱理学的达观禅师交往密切,追求个性解放,提出以情反理,"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的进步主张。戏剧创作上他反对拘于律声,提倡灵性,是明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旗手之一。《牡丹亭》,原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共五十五出。这个故事既曲折离奇又充满了浪漫色彩:南安郡太守之女杜丽娘,长年禁锢在闺楼。一天,与丫环春香游览花园,为妩媚春色所陶醉。归来伏案小睡的梦境中,遇少年柳梦梅。从此相思缠绵,伤情而逝。三年后,柳梦梅临安赴考,途经南安,得见丽娘画像,见画生情,丽娘灵魂显现。次日,梦梅掘墓,丽娘还魂。有情人终成伴侣。
科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提示。
人物:旦贴
2、释题:谁游园:杜丽娘在丫环春香的陪同下游园;游什么园:“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自家的后花园,在此成长十多年竟然不知晓。)为什么游园: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自幼深锁香闺,深深的宅院隔绝了她与外界的一切交流,她日日随先生读书,以女红消遣,虽有侍女春香陪伴,却只能以迂腐的塾师陈最良为师。私塾中,春香不喜教书先生的沉闷、无聊,假“出恭”发现大花园,与小姐相邀明日前去游玩。杜丽娘虽然成长于孤寂之中,但要去花园中游玩的诱惑,激起了她心中的一丝波澜,撩动了她一颗细细的春心。在好奇中,她欣然前往;游园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见书;
任务3.通过精讲汤显祖的《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前半段《游园》,了解汤显祖反对程朱理学,宣扬个性解放的思想。
案例和
教学
材料
案例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林黛玉听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牡丹亭》中第十出《游园》。其中《皂罗袍》一曲文词优美,婉转典雅,意味深长,情景交融,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伤春佳作。曹雪芹就用此曲来烘托刻画林黛玉的心理。封建时代的青年女子大多都有与杜丽娘同样的感受,因此这支感叹韶华虚度、青春愁闷的曲子得到了许多少女的喜爱和认同。
20
二(整体感知)
熟悉全文;从整体上理解全文。
朗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基本大意;
思考:谁游园、游什么园、为什么游园、游园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游园后会怎么样、为什么要写游园(游园的意义和价值)等。
1、简介常识
了解其组成: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
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分对白、独白、旁白、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
案例2.(《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林黛玉听贾府家庭戏班小演员唱《牡丹亭?游园惊梦》,从“不觉点头自叹”,到“心动神摇”,再到“越发如醉如痴”,受到强烈感染。)这段曲文,抒发的正是杜丽娘青春苦闷的内心激情。鹤睫《红楼本事诗》:“隔墙人唱《牡丹亭》,曲中写出侬心事。”林黛玉和杜丽娘.都出身于宦族,有着相似的生活遭遇,所以,在此出曲文艺术魅力的强烈感染下,自然深有同感,迸发出共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