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东汉的兴与衰》word教案

合集下载

中华书局版七上历史第12课《东汉的兴与衰》ppt课件(2)最新版最新版

中华书局版七上历史第12课《东汉的兴与衰》ppt课件(2)最新版最新版
公元9年,王莽废掉西汉皇帝,建立“新朝”, 推行一系列复古的改革。这样不切实际的乱改引 起了社会的混乱。前后不到十六年,王莽就被农 民起义推翻。
南阳大地主刘秀先是利用农民军的力量反对王莽 的统治,重建汉朝政权,史称东汉;接着又陆续 消灭各地的农民军和割据势力,实现全国统一。
一、光武中兴
东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建立者:刘秀 (汉光武帝)
不同点:①统治思想不同。文帝和景帝奉行“无为而 治”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光武帝注重文治,儒 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②内容不同。光武帝刘秀整顿吏 治,严惩贪官污吏。这是文景之治没有的。
议一议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 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 面。讨论: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 共同原因?
第三单元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 ——秦汉
第12课
东汉的兴与衰
课标要求:
• 了解东汉的建立。 • 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
会动荡。
(一)光武中兴
1、西汉灭亡:原因:西汉后期,统治阶级腐朽,土 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动荡不安,
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但王莽
政权很快被农民起义推翻。 2、东汉建立:
8岁 15岁 12岁 17岁 9岁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 问题吗?这个问题会 导致什么后果?
二、东汉衰败
原因:皇权衰弱、朝政混乱
1、土地兼并严重 2、著名官僚宗族世代把持政权
表现
3、大地主富有、拥有私人武装
4、农民起义爆发(黄巾大起义)
汉代庄园中常 见的望楼,高 坐的顶楼上悬 挂大鼓,并有 武士巡视了望, 一有敌情,实 行防御。从这 件望楼模型可 以了解当时豪 强地主称霸一 方、拥兵自保 的情景。

中华书局版七上历史第12课《东汉的兴与衰》ppt课件(2)高品质版

中华书局版七上历史第12课《东汉的兴与衰》ppt课件(2)高品质版
8岁 15岁 12岁 17岁 9岁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 问题吗?这个问题会 导致什么后果?
二、东汉衰败
原因:皇权衰弱、朝政混乱
1、土地兼并严重 2、著名官僚宗族世代把持政权
表现
3、大地主富有、拥有私人武装
4、农民起义爆发(黄巾大起义)
汉代庄园中常 见的望楼,高 坐的顶楼上悬 挂大鼓,并有 武士巡视了望, 一有敌情,实 行防御。从这 件望楼模型可 以了解当时豪 强地主称霸一 方、拥兵自保 的情景。
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 同
相同点:①从背景上看,都是在农民起义推翻前朝 统治,统治阶级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背景下出现的。 ②从内容上看,统治阶级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如轻 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减轻或废除刑罚;提倡节俭 等。③ 从结果上看,都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局面。
不同点:①统治思想不同。文帝和景帝奉行“无为而 治”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光武帝注重文治,儒 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②内容不同。光武帝刘秀整顿吏 治,严惩贪官污吏。这是文景之治没有的。
议一议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 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 面。讨论: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 共同原因?
公元9年,王莽废掉西汉皇帝,建立“新朝”, 推行一系列复古的改革。这样不切实际的乱改引 起了社会的混乱。前后不到十六年,王莽就被农 民起义推翻。
南阳大地主刘秀先是利用农民军的力量反对王莽 的统治,重建汉朝政权,史称东汉;接着又陆续 消灭各地的农民军和割据势力,实现全国统一。
一、光武中兴
东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建立者:刘秀 (汉光武帝)
第三单元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 ——秦汉
第12课
东汉的兴与衰

精品教案七年级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精品教案七年级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精品教案七年级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案:七年级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汉朝的建立、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汉朝的繁荣与灭亡。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汉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以及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同时掌握汉朝的繁荣与灭亡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汉朝的建立过程,知道汉朝的历史背景。

2. 掌握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理解其对汉朝的影响。

3. 了解汉朝的繁荣与灭亡,分析其原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汉朝的建立过程,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难点:汉朝的繁荣与灭亡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历史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秦朝的灭亡,引发学生对汉朝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汉朝的建立过程,包括刘邦建立汉朝、汉朝的统治范围等内容。

(2)讲解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包括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开通丝绸之路等内容。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题目,让学生理解汉朝的统治特点,如:“汉朝与秦朝在统治方式上有哪些不同?”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选择题或填空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如:“汉朝的建立者是谁?”“汉武帝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汉朝的繁荣与灭亡的原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6. 知识拓展:通过多媒体展示汉朝时期的文物、古迹等图片,让学生感受汉朝的文化底蕴。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汉朝的建立、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汉朝的繁荣与灭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汉朝的建立过程是怎样的?(2)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大一统?(3)汉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2. 答案:(1)汉朝的建立过程:刘邦建立汉朝,统治范围包括中原地区,实行郡县制。

(2)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开通丝绸之路,促进经济发展。

(3)汉朝灭亡的原因:内忧外患,内部腐败,外部受到匈奴等民族侵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汉、汉武帝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预习设计】一、认知前提:秦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但是却短命而亡,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教训?取代秦朝的是哪个朝代呢?它的命运会是怎样的?二、新知认知:(一)整体感知:通过浏览课本67—70页立之初的经济形势如何?请用一个词来概括,并说明原因。

”(学生回答)教师继续提问,“汉初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如果你是汉初统治者,你打算如何做?”(学生回答)“下面我们走进第12课学习第一个部分内容,看一下汉初统治者是如何做的,同学们归纳一下。

”一、交流展示:(1)各小组成员在每组1号的带领下共同交流并展示预习任务问题的答案,然后再由每组每一位同学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小组内能解决的问题。

(2)各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向对抗组提出或其他小组提出,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如果其他小组也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由教师进行点拨或精讲。

(3)学生交流完之后,教师让1、2、3组派代表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重要的简单知识点和难写易错字。

让4、5、6组互相提问不方便板演的知识点。

教师抽查提问7、8组学生。

最后将展示成果进行点评并进行小组量化。

二、精讲点拨阅读课本67——68页黑体字部分,找出汉初统治者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学生读书时间为3分钟)学生回答问题。

华师大初中历史七上《第12课 东汉的盛衰》word教案 (1)

华师大初中历史七上《第12课 东汉的盛衰》word教案 (1)

《东汉的盛衰》教案一、知识与能力知识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光武中兴的主要内容以及东汉衰败的主要史实。

能力要求:1、引导学生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中国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2、依据历史图片想像并手描述汉人的日常生活,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和描述的能力。

3、介绍天干地支表及十二生肖,教会学生换算农历与公历、干支纪年与生肖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和讨论,让学生能够深刻了解东汉的盛衰史实。

三、情感态度价通过讲解柔术治天下和以文治为主要特征的“光武中兴”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使学生懂得国家的兴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文化事业的繁荣。

四、教学重点光武中兴五、教学难点东汉衰败的原因及表现,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

六、教学过程导课:由王莽篡汉的故事导出新课,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和兴趣。

让同学们来感受和学习东汉的盛衰。

(一)光武中兴1、东汉的建立的相关信息。

向学生指出:东汉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之东,如同东周的都城洛邑在西周都城镐京之东,因此历史上有西汉、东汉、西周、东周之称。

历代史书党将西汉称为前汉,东汉称为后汉则是从时间上指称。

2、介绍课文小字部分,让学生懂得,王莽改制是一场失败的改革,它不但没有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反击了社会矛盾,以此作为“光武中兴”的铺垫。

3、王莽篡汉后遗留诸多问题,光武帝采取诸多措施来解决问题。

有关光武中兴的内容,可让学生阅读教材,总结出两特征(以柔术治天下;注重文治)和五大内容(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废除捐税,减轻田租;提倡节俭,精简机构;整顿吏治;兴办地方官学)。

总结课文小字,将光武中兴的内容与王莽的统治进行对比,还可适当穿插《后汉书》中的一些小故事以突出光武帝重视人才、整顿吏治的中兴特色,加深学生对光武中兴的理解。

同时,对光武帝重视教育也可作一定评论。

关于“中兴”一词可稍作解释:由衰弱转入重新兴盛。

4、为使学生对光武帝其人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可指导学生收集更多的相关史料,在课外以活动课的形式进行展示、交流。

初中历史东汉的兴衰教案

初中历史东汉的兴衰教案

初中历史东汉的兴衰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东汉的建立过程及其兴盛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2. 掌握东汉末期的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和民族大迁徙的原因;3. 能够分析东汉的兴盛以及衰落的原因和教训,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启示。

教学重点:1. 东汉的建立和兴盛;2. 东汉末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3. 东汉的衰落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东汉末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深层原因;2. 引导学生探讨东汉的兴盛和衰落,总结历史教训。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东汉的建立和兴盛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二、学习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听老师讲解东汉的建立和兴盛,探讨其主要原因;2. 分组讨论东汉末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原因,并汇报分享。

三、讲解与总结(10分钟)1. 老师讲解东汉的衰落及其原因;2. 引导学生总结东汉兴盛和衰落的教训。

四、练习与检测(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堂内容,完成练习题目;2. 老师检测学生对东汉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就东汉的兴盛和衰落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2.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启示,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和强调;2. 鼓励学生多思考历史的意义和教训,培养历史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东汉的兴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并思考历史的启示。

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历史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中华书局版七上历史第12课《东汉的兴与衰》(1)优选PPT课件

中华书局版七上历史第12课《东汉的兴与衰》(1)优选PPT课件
然而,有时人们并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也许我们的父母期望我们完美无暇;也许我们的朋友常念叨我们的缺点,因为他们希望我们能够改正。而他们难以谅解的是因为我们的过失总在他们最脆弱的时候触痛了他们的心。
这让我们感动负疚。但在承担过错之前,我们必须问问自己,那是否真是我们应背负的包袱。
也许正是失去,才令我们完整。一个完美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个可怜的人,他永远也无法体会有所追求、有所希冀的感觉,他永远也无法体会爱他的人带给他某些他一直求而不得的东西时的喜悦。
政治黑暗 地方: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割据势力猖獗
农民起义
1、下列表示西汉与东汉关系图哪一幅是正 确的?请说明理由?
西东 汉汉
西汉 东汉
前202-220年 前202-220年
西汉
前202-9年
东汉
25-220年
2.东汉的建立者是谁(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3.下列有关东汉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出现官僚贵族把持政权的现象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皇帝 即位年龄
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岁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
殇帝 1岁 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
安帝 13岁
顺帝 11岁
冲帝 2岁
质帝 8岁
桓帝 15岁
灵帝 12岁
少帝 17岁
献帝 9岁
2、党锢之祸的实质: 统治阶级内 部正义势力与腐朽势力的一场斗争。
东汉的衰败 中央:外戚和宦官交替掌权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 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 的繁荣局面。讨论:古代盛世局 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1)统治者都善于吸取前朝灭 亡的教训;(2)调整统治政策,轻 徭薄赋;(3)统治者善于用人; (4)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 家统 一,行之有效的政策长期坚持 等。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汉的兴衰》教案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汉的兴衰》教案

第13课东汉的兴衰【学习目标】1.知道西汉灭亡、新朝建立、东汉建立的历史脉络,培养时空观念。

2.通过史料分析光武帝的措施和影响,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3.知道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黄巾起义这些历史事件原因和影响,培养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素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光武中兴。

难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论结合法。

【教学过程】情景引入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本该是皇亲国戚,奈何当时“推恩令”的实施,一层层分封下来,到刘秀的父亲只是个贫困县的小县令。

刘秀长大后到长安游学,长安的一切都令刘秀着迷、惊异。

刘秀第一次见到列队整齐有序,执剑庄严肃穆出行的执金吾时,不由得发出了“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只得阴丽华”的感慨。

后来刘秀逆袭成功,建立东汉,成为一国之君。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东汉的兴衰。

自主学习1.新朝建立的时间、标志分别是什么?东汉建立的背景、时间、都城、人物分别是什么?2.光武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东汉中期以后,出现了怎样的局面?这种局面导致怎样的后果?4.黄巾起义的原因、时间、人物、特点、结果、影响分别是什么?探究新知一、光武中兴1.新朝建立时间:标志:2.东汉建立背景:时间:都城:人物:出示这些基本知识题目,由学生在教材上找到答案,并回答。

时间公元9年。

标志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

教师引导:外戚是什么人?学生回答:皇帝的母族、妻族。

学生回答:东汉建立的背景王莽施政激起农民起义,王莽政权被推翻。

时间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人物刘秀(光武帝)。

教师出示问题:为什么将刘秀建的汉称为“东汉”呢?此前还有类似命名的例子吗?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归纳:刘邦建立汉朝以长安为都,刘秀是刘邦的后代,建立汉朝以洛阳为都,为区分两者,分别称为西汉和东汉。

有类似命名的例子,例如西周和东周。

材料研读阅读材料,指出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材料一:刘秀连续下达释放奴婢的命令,使西汉末年以来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使战乱之后大量土地荒芜而人口又不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第12课 东汉的兴与衰(中华书局2016版)

第12课  东汉的兴与衰(中华书局2016版)

朝廷外胡作非为
朝廷内垂帘听政
宦官(太监)是中国古代京城专供皇帝、君主 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 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 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寺人、阉 (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 内侍、内监等。
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会造 皇帝 即位年龄 成什么结果?

评价光武帝刘秀
光武帝刘秀采取有效的措施, 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 繁荣,人口增长的局面。史称—— “光武中兴”
各位同学谈一谈
(1)东汉光武帝采取的上述措施有何作用?
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 ——“光武中兴”
(2)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联系“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 相关内容)
袁绍 马腾
曹操
张鲁
刘璋 刘表
袁术
孙策
课堂.中兴的措施 1.轮流专政
外戚、宦官 专权
2.政治十分黑暗
黄巾起义
东汉名存实亡
学习测评
1.西汉的东汉的都城分别是( A.殷、洛邑 C.咸阳、长安
D
)。
B.镐京、洛邑 D.长安、洛阳
2.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的统治政策有什么共同点?
汉代庄园中常见的望 楼,高坐的顶楼上悬 挂大鼓,并有武士巡 视了望,一有敌情, 实行防御。从这件望 楼模型可以了解当时 豪强地主称霸一方、 拥兵自保的情景。
黄巾大起义
时 间:公元184年 领导人:张角 原 因: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尖锐 结 果:起义被镇压
各地军阀势力借消灭黄巾叛乱,拥兵自重,相互兼并,战火连连,社 会经济遭严重破坏,百姓苦不堪言。东汉随时灭亡。最终出现三国订 立局面.

【历史课件】中华书局版七上历史第12课《东汉的兴与衰》ppt课件(1)

【历史课件】中华书局版七上历史第12课《东汉的兴与衰》ppt课件(1)
1、外戚宦官专权原因: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 ,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即位年龄 10岁 1岁 13岁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 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
顺帝
冲帝 质帝
11岁
2岁 8岁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15岁
12岁 17岁 9岁
2、党锢之祸的实质: 统治阶级内 部正义势力与腐朽势力的一场斗争。
(2)经济方面——恢 复发展社会经济:
刘秀
①解放奴婢; ②清查田地户口。
③轻徭薄赋,提倡节俭,整顿吏治;
光武中兴
4、东汉政治特点——豪强地主势力 的发展。
5、“光武中兴”的形成
光武帝采取的上 述措施,有何作 用?
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 荣,政治稳定,国力富强,疆域 有所拓广。 ——“光武中兴”
谢谢大家!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你认为东汉王朝走向衰弱的原因。
补充试题
教学反思:
扩大太学规模树立新风
兴办地方官学—郡国学
归纳治国理政要励精图治、以人为本,抓住国计民生中的关键,促进社会发展;还要重视教育、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2、学生阅读课文后,提问“光武中兴”的治理效果如何呢?当时人们怎样评价光武中兴的?
授课提纲
【巩固训练】(限时训练独立答题当堂完成)
1.下列皇帝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导入语:
【自学检测】
自学指导:
读书自学:
检测效果:
1.光武帝是谁?
2.东汉时公元多少年建立,都城在哪?
3.光武帝是怎样解决土地兼并和奴婢问题的?
4.外戚和宦官专权导致了什么后果?
补充检测题
【合作导学】
自评互评反馈更正
质疑讨论点拨答难
精讲拓展交流总结
一、简要介绍西汉末年的社会问题,王莽篡汉,绿林、赤眉起义,刘秀借助农民起义的力量,打败王莽,最后建立东汉情况。
①汉景帝②汉高祖③汉武帝④汉文帝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②④①③D.③②④①
2.东汉的建立者是()
A.光武帝B.刘邦C.汉文帝D.王莽
3.主张以“柔术”治天下,统治期间被称作“光武中兴”的皇帝是()
A、刘邦B、刘彻C、刘恒D、刘秀
4.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归纳两汉主备人:张朴审核人:徐书会时间:
使用教师:
【目标定向】
激趣导入:
继刘邦之后,又一位刘姓人士称帝并造就出一个太平盛世,他是谁呐?让我们共同学习这节历史。
展示目标:
了解什么时代被称为光武中兴?
东汉衰落的根本原因?
明确重点:
1.掌握光武中兴的基本史实。
2.了解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后果。
教学方法:四环节教学法课时:一课时
二、光武中兴
学生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找出光武帝刘秀在凋敝的社会现实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治理国家?(媒体展示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并尝试归纳它们的作用。
1、以柔术治天下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禁止虐杀奴婢
三十税一,减轻农民负担以民为贵
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员深得民心
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在洛阳建立皇家图书馆重视教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