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共15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共30张PPT)

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 时间最长的货币,用重量作为 货币单位。这种小铜钱外圆内 方,象征着天地乾坤。
“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 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为一铢。
在汉武帝时期,因进击匈奴的需要,汉武 帝接受了桑弘羊的建议,实行了盐、铁和酒 的国家专卖制度。
在产盐和产铁的地方,分设盐官和铁官 进行管理。盐专卖采取在官府的监督下由盐 民生产,官府定价收购,并由官府运输和销 售。铁专卖采取官府统管铁矿采掘、钢铁冶 炼、铁器铸造和销售等一切环节。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推恩令”的实施 原因: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 各自独霸一方。地方上的豪强地 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 ,横 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 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推恩令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计谋,下诏规定诸侯王除
主
以嫡长子继承王位之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 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 样,侯国越来越多, 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还建立刺史
父 偃
制度,监视13个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先“削”、后平”
削藩令
七国之乱
平定叛乱
汉武帝
与汉景帝相比较,同样是削藩, 汉武帝的“推恩令”妙在何处?
1. 方法相对缓和,不费一兵一卒,达到了削弱诸
2. 侯得帝感国到恩势封戴力地德,的名实。加诸强侯为为中 子推削央 弟恩你集 ,德国权 不仅的没目有的反。抗,还对皇
治、思想、经济和军事 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 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 进入鼎盛时期
2、商人控制冶铁 铸币卖盐(控制国 家经济命脉)
3、商人唯利是图, 不关心国事。
解烦之措 1
目的是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和集权中央。
“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 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为一铢。
在汉武帝时期,因进击匈奴的需要,汉武 帝接受了桑弘羊的建议,实行了盐、铁和酒 的国家专卖制度。
在产盐和产铁的地方,分设盐官和铁官 进行管理。盐专卖采取在官府的监督下由盐 民生产,官府定价收购,并由官府运输和销 售。铁专卖采取官府统管铁矿采掘、钢铁冶 炼、铁器铸造和销售等一切环节。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推恩令”的实施 原因: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 各自独霸一方。地方上的豪强地 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 ,横 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 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推恩令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计谋,下诏规定诸侯王除
主
以嫡长子继承王位之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 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 样,侯国越来越多, 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还建立刺史
父 偃
制度,监视13个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先“削”、后平”
削藩令
七国之乱
平定叛乱
汉武帝
与汉景帝相比较,同样是削藩, 汉武帝的“推恩令”妙在何处?
1. 方法相对缓和,不费一兵一卒,达到了削弱诸
2. 侯得帝感国到恩势封戴力地德,的名实。加诸强侯为为中 子推削央 弟恩你集 ,德国权 不仅的没目有的反。抗,还对皇
治、思想、经济和军事 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 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 进入鼎盛时期
2、商人控制冶铁 铸币卖盐(控制国 家经济命脉)
3、商人唯利是图, 不关心国事。
解烦之措 1
目的是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和集权中央。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课件(共16张PPT)

三、盐铁专卖 【经济隐患】 阅读材料: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 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史记·吴王濞列传》
译文:吴国豫章郡有出产铜的矿山,刘濞就招募天 下亡命之徒来此偷偷铸钱,并在东边煮海水为盐,因为 不纳税,吴国资财十分富有。
结合材料分析西汉经济发展遇到了哪些问题?
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掌握在地 方豪强手中。
地方豪强控制着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盐铁经营 权掌握在地方富商大贾手里,面对这一难题,汉武帝 又是怎么做的呢?
将地方铸币权收归中 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盐铁官营、专卖;在 全国范围统一调配物 资、平抑物价。
五铢钱
课堂活动:鼎盛之谜
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是在哪个皇帝时?分组 讨论,西汉进入鼎盛时期的原因有哪些?
小组活动: 模拟“推恩令”实施效果,理解其巧妙之处。
诸侯国土
封土分一次
封土再分
巧妙利用了嫡长子继承制的矛盾和弊端,层层分 封,最终使诸侯国丧失与中央抗衡的能力。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纷扰】 西汉初,统治者奉行 “无为而治”政策,导致 思想领域存在什么问题?
诸子百家思想活 跃,对统治不利。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 1 2课
汉武帝巩固 大一统王朝
什么叫大一统?
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 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这就 是“大一统”。
汉武帝七岁时被 册立为皇太子,十六 岁登基,在位五十四 年,他的一生,见证 了西汉王朝的鼎盛。 可是谁又知道,在这 位大汉天子的心里, 也有无数的烦恼„„
帮助汉武帝解决这一烦恼的功臣是谁?汉武帝 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有哪些?
董仲舒;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PT课件

民族关系: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1.政治上: 1.颁布“推恩令”。
主父偃
2.建立刺史制度。
2.思想上: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
2. 建立太学。
3.经济上:
1.统一铸造五铢钱。 2.盐铁官营。
4.军事上:
3.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1.反击匈奴。 漠北战役 卫青
——《史记·平准书》
材料四:富商大贾,冶铸鬻(yù卖)盐,财或累万金, 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史记·平准书》
诸侯富可敌国 商人唯利是图
盐铁专卖:
1.统一铸造五铢钱。
铸币权收归中央,禁 止诸侯、私人铸币
2.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削弱经济实力。
3.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
3.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2分钟背诵,1分钟组内相互检查)
社会稳定 经济富裕 内容要点:“推恩令”的实施; 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作用: 国力疲敝,白登之围后被迫和亲。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 急则阻其疆而合从,谋以逆京师” 。
思考:请运用儒家、道家、法家思想分别可提出哪些建议? 顺其自然,百姓应该无拘无束,让他们随便说吧。
霍去病
重点识记: 以小组为单位,背诵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具体 措施。(2分钟背诵,1分钟组内相互检查)
知识拓展
鼎盛
西汉推动了大一统局面 的形成,得益于统治者采
取的一系列措施。那么,
大一统
当今我国繁荣昌盛的局面
,又是得益于哪些做法呢
雄才大略
?
思变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优质课件

经济上: 1.统一铸币 军事上: 北击匈奴
2.盐铁官营
随堂训练
1.西汉初年,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两股势力是 ( ) A.朝中大将和地方官吏 B.诸侯王和豪强地主 C.朝中大将和豪强地主 D.诸侯王和宦官势力
B
2.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时,千乘万骑,和天子一 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珠玉宝器, 多于京师”。这种状况是由谁造成的(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 “推恩令”的实施
西 汉 前 期 形 势 图
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图
两幅图片说明在西汉初期诸侯王的势力依 然很强大,这种尾大不掉的隐患,存在了半个 多世纪,到文景之世,诸侯王的势力急剧膨胀 ,公元前154年发生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 侯国对抗中央的叛乱,这使得中央的统治受到 了严重的挑战。面对这一问题,我们来看汉武 帝是怎样做的?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 安兴办太学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课堂小结
政 治 上 思想文 化上
问题: 诸侯势力过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 解决 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 措施: 较小的侯国
问题: 思想上不统一
解决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措施: 2.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原因是什么? 到了汉武帝时,经济发展起来了,国力日
益强盛,继续采用“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
适合统治者要求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必须采取一种新的治国思想,以维护加强君权
和长治久安的需要。
目标导学三:盐铁专卖
展示材料
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 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史记·吴王濞列传》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

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措施:
政 问题:诸侯势力过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治 上
解 措决施:接 — 的受子允主弟许父,诸偃建王的立将建较自议小己,的的颁侯封布 国地推分恩给令自—己
思 问题:思想上不统一
想 解决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上 措施:2.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经: 济上: 1.统一铸币 2.盐铁官营
随堂训练
(1)汉武帝。 (2)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 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 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在子秋是ຫໍສະໝຸດ 天牡开丹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孩春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导入新课
汉武帝
导入新课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 外。”
——《汉书·食货志》 文景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富 裕,国库充盈,社会经济得到了恢 复与发展。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和政治及思想上的措施, 记住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 2.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 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3.理解“大一统”的含义。
假如你是汉武帝,你会怎么办呢?
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 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 自己的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措施:
政 问题:诸侯势力过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治 上
解 措决施:接 — 的受子允主弟许父,诸偃建王的立将建较自议小己,的的颁侯封布 国地推分恩给令自—己
思 问题:思想上不统一
想 解决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上 措施:2.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经: 济上: 1.统一铸币 2.盐铁官营
随堂训练
(1)汉武帝。 (2)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 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 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在子秋是ຫໍສະໝຸດ 天牡开丹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孩春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导入新课
汉武帝
导入新课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 外。”
——《汉书·食货志》 文景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富 裕,国库充盈,社会经济得到了恢 复与发展。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和政治及思想上的措施, 记住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 2.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 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3.理解“大一统”的含义。
假如你是汉武帝,你会怎么办呢?
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 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 自己的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共26张PPT)

汉 武 帝
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罢黜百家
思想 独尊儒术
中央统一铸币 盐铁官营
经济
大一统王朝 得到进一步 巩固和发展。
我看——汉武大帝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国号贡献:
汉族
大一统王朝
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推恩令
诸侯王
推恩令
中央
传嫡长子
诸侯王
侯
传嫡长子
诸侯王
侯
侯
侯
侯
侯
皇帝
中 中 央 央 统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统 辖 辖 的 的 郡 郡 侯 侯 侯 侯侯侯 侯侯侯 1、封国的势力越来越小,无力与中央抗衡。 2、汉武帝不费一兵一卒就削弱了诸侯王的势 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政治大一统
通过“推恩”,汉武帝不费一兵一 卒就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 了中央集权,解决了威胁中央集 权的诸侯国问题。随后,他又找 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 削爵、夺地、除国 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 此一蹶不振。
情感升华
发愤图强 奋发有为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马克思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 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 ---霍伯斯[英国作家] 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 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 ---法奇(法国科学家) 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 ---麦考利[英国作家] 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 ---伯克[美国想思家] 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 ---华盛顿(美国政治家) 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 ---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 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高尔基 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雪莱(英国诗人) 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富兰克林 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伏尔泰(法国哲学家、文学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共27张PPT)

诸侯
中央
诸侯
诸侯
“推恩令”的巧妙之处在哪里?
比较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局势和“推恩令” 颁布后的结果,说说看,哪一种策略更能削平封 国的势力?
十年磨一剑,三载不窥园 汉武帝不费财力、兵力,以和平的手 段,削弱了诸侯国势力,使之无力对抗中 央,而且大多数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不仅 不会反抗中央而且对此心存感激。
皇帝
中 央 统 辖 的 郡 侯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中 央 统 辖 的 郡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 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还可以推“私恩”, 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的子弟,皇帝封他们候,新封的候国
刘邦封王 景帝平乱 武帝推恩
诸侯 中央
七国之乱 加强控制 解除威胁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治安策》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 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景帝在位时,采纳大臣 晁错的建议,着手削藩。
七国之乱(吴王刘濞等七王以
刘濞
汉武帝
那么汉武帝 如何解决这个 问题呢? 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
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 骄奢淫逸 抗命 ,威胁着中 央集权的巩固 。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汉文帝
汉高祖刘邦 汉景帝
汉武帝刘彻
汉初的统治
汉高祖刘邦 (休养生息)
汉文帝、汉景帝 (“文景之治”) 汉武帝:经济繁荣, 国力雄厚西汉鼎盛
一、“推恩令”的实施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长期统一的朝代, 包括西汉(公元前202年 — 公元8年)和 东汉(25年 — 220年)两个前后相继的 阶段。 •俗话说:“打天下易,治天下难”刘邦获得 天下后,考虑最多的问题应该是什么?
中央
诸侯
诸侯
“推恩令”的巧妙之处在哪里?
比较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局势和“推恩令” 颁布后的结果,说说看,哪一种策略更能削平封 国的势力?
十年磨一剑,三载不窥园 汉武帝不费财力、兵力,以和平的手 段,削弱了诸侯国势力,使之无力对抗中 央,而且大多数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不仅 不会反抗中央而且对此心存感激。
皇帝
中 央 统 辖 的 郡 侯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中 央 统 辖 的 郡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 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还可以推“私恩”, 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的子弟,皇帝封他们候,新封的候国
刘邦封王 景帝平乱 武帝推恩
诸侯 中央
七国之乱 加强控制 解除威胁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治安策》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 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景帝在位时,采纳大臣 晁错的建议,着手削藩。
七国之乱(吴王刘濞等七王以
刘濞
汉武帝
那么汉武帝 如何解决这个 问题呢? 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
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 骄奢淫逸 抗命 ,威胁着中 央集权的巩固 。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汉文帝
汉高祖刘邦 汉景帝
汉武帝刘彻
汉初的统治
汉高祖刘邦 (休养生息)
汉文帝、汉景帝 (“文景之治”) 汉武帝:经济繁荣, 国力雄厚西汉鼎盛
一、“推恩令”的实施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长期统一的朝代, 包括西汉(公元前202年 — 公元8年)和 东汉(25年 — 220年)两个前后相继的 阶段。 •俗话说:“打天下易,治天下难”刘邦获得 天下后,考虑最多的问题应该是什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共29张PPT)

盐铁专卖会议
3、统一调配物资, 平抑物价。 4、这些措施的作用是什么?书56页
补充说明:
四、军事上:反击匈奴(三次战役):
①公元前127年,卫青率兵夺回河套,史称淮南 战役(也叫“河套战役”)。 ②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夺取河西走廊,史称河西 战役。
③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进击漠北,大败匈 奴单于,史称漠北战役。
两个事件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 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集权。
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 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粗暴 野蛮的破坏,结果未能巩固统治反而 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 以儒学为正统,巩固了大一统并开创 了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
1.为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的建议 是( D ) A.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D.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2.汉武帝时,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 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子弟的官吏是( B ) A.锦衣卫 B.刺史 C.太尉 D.节度使
削夺众诸侯, 推恩一妙计。
能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削平封国的势力。
不费多少力,
再现大一统。
2.加强监察制度
皇帝
(中央)
司隶校尉
监督和 检举京师百 官以及皇族 的不法行为
地 方
刺 史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共21张PPT)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梦 少年武帝的帝国
“何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上 参尧舜,下配三王?”
——《汉书·武帝纪》
梦 少年武帝的帝国
时间
事件
年龄
危机
公元前156年 公元前154年 公元前152年 公元前150年 公元前145年
刘彻生于未央宫 吴楚“七国之乱”,景帝无 奈诛晁错
遣南宫公主嫁匈奴单于
立王美人(娡)为皇后, 立彻为太子
儒道廷辩,辕固生讽黄老之 学,被掷猪圈
3岁 _诸__侯___坐大,威胁中央 5岁 _匈__奴___犯边,袭扰大汉
7岁
12岁 _儒__道___之争,思想混乱
公元前142年 “苍鹰”郅都死,长安豪强多犯法 14岁 __豪__强__横行,掌控经济
公元前141年 景帝崩,刘彻继位
意志坚定,远见卓识 知人善用,任人唯贤
今天,当我们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时,我们不应忘记,是谁,第一次将“汉” 之威名遍播天下。
今天,当我们重振雄风民族复兴时,我 们不应忘记,是谁,第一次甩掉怯懦(qiè nuò),金戈铁马奋力回击。
今天,当我们融入“一带一路”与世界 亲密交流时,我们不应忘记,是谁,第一次 打通通向西方的国门,用丝路花雨连接四海 一家。
2.视频最后汉武帝如何理解“新儒学”的思想内涵?
尊王攘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穿 越
你最想在长安的_太__学___求学
时 你学习的教材是__儒_学__五__经_
空 你要努力成为_儒__学__人才,进入政府机构
影响: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
儒道之争 思想混乱
诸侯坐大 威胁中央
豪强横行 掌控经济
憾 暮年武帝的帝国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 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 事有伤百姓,靡( mí )费 天下者,悉罢之!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梦 少年武帝的帝国
“何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上 参尧舜,下配三王?”
——《汉书·武帝纪》
梦 少年武帝的帝国
时间
事件
年龄
危机
公元前156年 公元前154年 公元前152年 公元前150年 公元前145年
刘彻生于未央宫 吴楚“七国之乱”,景帝无 奈诛晁错
遣南宫公主嫁匈奴单于
立王美人(娡)为皇后, 立彻为太子
儒道廷辩,辕固生讽黄老之 学,被掷猪圈
3岁 _诸__侯___坐大,威胁中央 5岁 _匈__奴___犯边,袭扰大汉
7岁
12岁 _儒__道___之争,思想混乱
公元前142年 “苍鹰”郅都死,长安豪强多犯法 14岁 __豪__强__横行,掌控经济
公元前141年 景帝崩,刘彻继位
意志坚定,远见卓识 知人善用,任人唯贤
今天,当我们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时,我们不应忘记,是谁,第一次将“汉” 之威名遍播天下。
今天,当我们重振雄风民族复兴时,我 们不应忘记,是谁,第一次甩掉怯懦(qiè nuò),金戈铁马奋力回击。
今天,当我们融入“一带一路”与世界 亲密交流时,我们不应忘记,是谁,第一次 打通通向西方的国门,用丝路花雨连接四海 一家。
2.视频最后汉武帝如何理解“新儒学”的思想内涵?
尊王攘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穿 越
你最想在长安的_太__学___求学
时 你学习的教材是__儒_学__五__经_
空 你要努力成为_儒__学__人才,进入政府机构
影响: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
儒道之争 思想混乱
诸侯坐大 威胁中央
豪强横行 掌控经济
憾 暮年武帝的帝国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 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 事有伤百姓,靡( mí )费 天下者,悉罢之!
人教部编版_七年级历史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_PPT课件

西材汉料建 一立: 大之夫初曰实:行“文郡帝国之并时行,制纵,民即得郡铸县钱制、和冶封铁国、制煮并盐存。
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景作帝用采 :纳从晁此错,的儒建学议居,于着主手导削地减位诸,侯为王历的代封帝地王(所削推藩崇),影响深远。
监汉督武和 帝检时举开京始师铸百造官的以一及种皇标族准的铜不币法,重行量为为五铢,故得名。 2刘、邦选大拔封儒同士姓进王入(政白府马机盟构誓。)
思罢想黜上 百:家“中罢的黜“百家,”指独哪尊些儒学术派”?,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畜(牧1)业儒、学手居工于业主发导达地,位农,业从开此始成起为步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监(督2)和实检现举了京思师想百上官的以大及一皇统族。的不法行为
监理督由和 :检汉举武京帝师不百费官财以力及、皇兵族力的,不以法和行平为的手段,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使之无力对抗中央,而且大多数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不仅不会反抗中央,而且对此心存感激。
解西除汉了 建匈立奴之对初西实汉行边郡境国的并威行胁制。,即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
历为代了继 加续强沿中用央五集铢权钱,汉,从武汉帝武在帝政直治到上唐分高别祖采,五取铢了钱哪流些行措了施七?百多年,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
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 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122年, 汉武帝又借口 诸侯王所献酎 金的斤两、成 色不合规定, 废诸侯106人。
你送來的酎金成色不足,對祖宗 不敬,削你的爵位!
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 皇帝 (中央) 司隶校尉
监督和检举京 师百官以及皇 族的不法行为
产生的影响:
(1)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 的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 奠定了经济基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共29张PPT)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人物。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春节等传统节日及相关的节庆习俗;通过问题探究、讨论,认识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丰富多彩的关系。收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窦娥冤》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以及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2课汉武 帝巩固 大一统 王朝(共29张PPT )
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 ,削弱诸侯国势力, 加强中央集权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经济上: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 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2课汉武 帝巩固 大一统 王朝(共29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2课汉武 帝巩固 大一统 王朝(共29张PPT )
推行儒学教育的措施:
我国古代最高 学府
1、兴办太学, 培养儒学人才。
2、选拔儒士进 入政府机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2课汉武 帝巩固 大一统 王朝(共29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2课汉武 帝巩固 大一统 王朝(共29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2课汉武 帝巩固 大一统 王朝(共29张PPT )
汉武帝之“烦”
材料一: 大夫曰:“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 、煮盐。”
材料二:吴王濞大量采铜铸钱,富同天子,并以 此作为对抗中央的资本,直接威胁到汉朝中央 的统治权力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共1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pt

通属于过王“国推管恩理”,这而种归相诸王中对侯 国央和直缓接的统方辖式的,郡诸侯王国原管来理的侯侯侯。王国国国国被分割成许侯侯诸王多国国侯国小侯侯侯侯侯国国国国国,侯国不再
问题二:汉武帝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
1.诸侯王国问题
政治:酎金夺爵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 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 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 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 削爵、夺地、除国
四、北击匈奴
匈奴是秦汉时期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秦末汉初,(
mòdú 冒顿
)单于统一了漠北地区,并不断南下袭扰。
和 亲
转变
政
策
国力疲弱
汉
武
帝
反
击
匈
国力强盛
奴
思考: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底气是什么?
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
问题二:汉武帝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
军事:北击匈奴
结果:西汉控制了阴山以 南、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并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 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尊崇儒术。 统一思想(文化道统)。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忠君守礼思想。
补充:天人感应
新儒学的特点是外儒内法。 即以儒家的等级观念和仁政为外在表现,以法家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为根本。
具体措施: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材,儒士进入政府机构。
影响:①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②尊崇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 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史记·平准书》
政治:诸侯王与地方 豪强势力强大
问题二:汉武帝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
1.诸侯王国问题
政治:实施“推恩令”
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 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划归临近的郡管辖。
人教部编版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PPT教学课件1

漠北战役 时间 公元前119年 地点 漠北
交战双方 西汉(卫青、霍去病)与匈奴主力
结果 西汉大获全胜
经过漠北战役以后匈奴再也无力与汉朝对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共18张PPT)
匈奴分裂,部分向漠西远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共18张PPT)
相关措施
作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立 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 成为大一统的精神支柱。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 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共18张PPT)
2、措施 ●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 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收归国有,
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共18张PPT)
3、作用 使国家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 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共18张PPT)
秦始皇
汉武帝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
相 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
同 点
实质 文化专制
不同点
方式和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共18张PPT)
果
采用法家思想,对其
它思想粗暴破坏,加 速了秦朝的灭亡
独尊儒术(吸收法、道 思想),以儒学为正 统思想,促进了大一 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共29张PPT)

1 背景:诸侯王独霸一方;地方豪强横行乡里。
2 提出者:主父偃 3 具体措施 汉武帝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 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 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9.721.9.7Tuesday, September 07,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13:0520:13:0520:139/7/2021 8:13:05 PM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9.720:13:0520:13Sep-217-Sep-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13:0520:13:0520:13Tuesday, September 07, 2021
西汉进入鼎盛 时期
谢谢!
辩一辩:秦始皇与汉武
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 大?(提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历
史上都是有功又有过的)
➢功劳: 秦始皇
政治上:1.灭六国,统一全国 2.建立我国一整套封建专制集权制度
经济上:1.统一度量衡 2.统一货币
文化上:统一文字 军事上:1.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 2.派兵攻打越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16岁的刘彻登上大汉帝国宝座 之后,雄心勃勃,准备一展雄才 大略 。你认为,他是否具备了一 展雄才大略的条件?他面临的又 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主父,朕今日听闻梁王出行都与朕 无异了,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库存 的珠宝玉器多于京师,长此下去, 必影响国体,朕欲除此祸患,不知 主父可有高见?
2 提出者:主父偃 3 具体措施 汉武帝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 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 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9.721.9.7Tuesday, September 07,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13:0520:13:0520:139/7/2021 8:13:05 PM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9.720:13:0520:13Sep-217-Sep-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13:0520:13:0520:13Tuesday, September 07, 2021
西汉进入鼎盛 时期
谢谢!
辩一辩:秦始皇与汉武
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 大?(提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历
史上都是有功又有过的)
➢功劳: 秦始皇
政治上:1.灭六国,统一全国 2.建立我国一整套封建专制集权制度
经济上:1.统一度量衡 2.统一货币
文化上:统一文字 军事上:1.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 2.派兵攻打越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16岁的刘彻登上大汉帝国宝座 之后,雄心勃勃,准备一展雄才 大略 。你认为,他是否具备了一 展雄才大略的条件?他面临的又 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主父,朕今日听闻梁王出行都与朕 无异了,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库存 的珠宝玉器多于京师,长此下去, 必影响国体,朕欲除此祸患,不知 主父可有高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上教材
董仲舒
ch‵u
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
儒家
儒术
以儒家学说为主,又加入某些法、道二 家主张的混杂思想。从此,它成为中国封 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汉武帝是如何推广儒学教育的? 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以《诗》《书》《礼》《易》《春秋 》作为教材
盐铁专卖
1.阅读课本55页——56页 2.思考: (1)汉武帝控制经济命脉的措施有哪些? (2)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3.限时3分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 大一统王朝(共15张PPT)
2020/9/19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文帝和景帝在位时奉行黄老清静无为 、与民休息之治,出现了仓禀(lǐn)丰 实,府库饶财的局面。但是,由于朝廷 的无为放任,诸侯骄恣(zì) ,豪强坐 大,商业地主侵渔细民……
主父偃yaˇn
推恩令
规定诸侯王除 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 ,可将封地再次分封 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 ,由皇帝制定封号。
中央
Good Better Best
提示: 从诸侯子弟、诸侯、汉武
帝他们各自的角度来思考。
建立刺史制度
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 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 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流行,许多士人四 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 五 1.统一3.统一 调配物资 钱 作用 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
: 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 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大一统彰显武帝雄才大略
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 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汉书·董仲舒传》白话文
汉武帝是怎么解决“诸侯骄恣 ,豪
强坐大”这一问题的?
(请推同学恩们令默读课本55页正文第一段)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 侯王规,定目诸的侯是王让除他们镇汉守初四,海诸,侯拱王卫的 以天嫡子长。子继承王位外 爵位、封地都是由 ,可将封地再次分封——嫡北长师子版单七独上继教承材的 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 ,其他庶出的子孙 ,由皇帝制定封号。 得不到尺寸之地。
董仲舒
ch‵u
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
儒家
儒术
以儒家学说为主,又加入某些法、道二 家主张的混杂思想。从此,它成为中国封 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汉武帝是如何推广儒学教育的? 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以《诗》《书》《礼》《易》《春秋 》作为教材
盐铁专卖
1.阅读课本55页——56页 2.思考: (1)汉武帝控制经济命脉的措施有哪些? (2)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3.限时3分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 大一统王朝(共15张PPT)
2020/9/19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文帝和景帝在位时奉行黄老清静无为 、与民休息之治,出现了仓禀(lǐn)丰 实,府库饶财的局面。但是,由于朝廷 的无为放任,诸侯骄恣(zì) ,豪强坐 大,商业地主侵渔细民……
主父偃yaˇn
推恩令
规定诸侯王除 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 ,可将封地再次分封 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 ,由皇帝制定封号。
中央
Good Better Best
提示: 从诸侯子弟、诸侯、汉武
帝他们各自的角度来思考。
建立刺史制度
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 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 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流行,许多士人四 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 五 1.统一3.统一 调配物资 钱 作用 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
: 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 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大一统彰显武帝雄才大略
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 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汉书·董仲舒传》白话文
汉武帝是怎么解决“诸侯骄恣 ,豪
强坐大”这一问题的?
(请推同学恩们令默读课本55页正文第一段)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 侯王规,定目诸的侯是王让除他们镇汉守初四,海诸,侯拱王卫的 以天嫡子长。子继承王位外 爵位、封地都是由 ,可将封地再次分封——嫡北长师子版单七独上继教承材的 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 ,其他庶出的子孙 ,由皇帝制定封号。 得不到尺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