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疏散(最终版)

合集下载

有机疏散(最终版)

有机疏散(最终版)

可编辑ppt
6
二、“有机疏散”理论的具体内容
1918年,沙里宁与荣格 受一家私人开发商的委托为芬 兰的赫尔辛基新区明克尼米哈格制定了一个17万人口的扩 展方案,也称“大赫尔辛基” 方案。在着手赫尔辛基规划方 案时,发现单元中心城市存在 中心区拥挤问题,而当时赫尔 辛基已经在古城郊区开始建造 的卫星城镇,因为仅仅承担居 住功能,导致生活与就业不平 衡,使卫星城市与中心市区之 间发生大量交通阻塞问题,并 引发了其他社会问题。
可编辑ppt
8
❖ 有机疏散的思想,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或技术 性的指导方案,而是对城市的发展带来有哲 理性的思考,是在吸取了前些时期和同时代 城市规划学者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对欧洲、美国一些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进行调 查研究与思考后得出的结果。
可编辑ppt
9
这种结构既要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人们过 共同的社会生活,感受到城市的脉搏,而又不脱 离自然。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式能使人们居住 在一个兼具城乡优点的环境中。城市作为一个机 体,它的内部秩序实际上是和有生命的机体内部 秩序相一致的。如果机体中的部分秩序遭到破坏, 将导致整个机体的瘫痪和坏死。为了挽救今天城 市免趋衰败,必须对城市从形体上和精神上全面 更新。再也不能听任城市凝聚成乱七八糟的块体, 而是要按照机体的功能要求,把城市的人口和就 业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离开中心的地域。

有机疏散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

产生背景
1918年,沙里宁与荣格受一家 私人开发商的委托为芬兰的赫尔辛 基新区明克尼米-哈格制定了一个17 万人口的扩展方案,也称“大赫尔 辛基”方案。在着手赫尔辛基规划 方案时,发现单元中心城市存在中 心区拥挤问题,而当时赫尔辛基已 经在古城郊区开始建造的卫星城镇, 因为仅仅承担居住功能,导致生活 与就业不平衡,使卫星城市与中心 市区之间发生大量交通阻塞问题, 并引发了其他社会问题。
“有机疏散”论的具体内容
他在1943年出版的著作《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 (The City - Its Growth ,Its Decay , Its Future)》 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沙里宁认为: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式能使人们居住在一 个兼 具城乡优点的环境中,这一结构方式既符合人 类聚居的天性,便于人们过共同的社会生活,又不脱 离自然。他认为:城市是一有机体,秩序优良是其活力 所在,乱七八糟的聚集,导致城市秩序混乱,是城市 衰败之根源,只有按城 市的功能要求,将城市人口和 就业岗位分散到 可供合理发展的非中心地域,城市才 能获得新生。
艺术家,他在赫尔辛基大学艺术 学院学习绘画,同时在赫尔辛基 理工大学建筑系学习设计,于 1897年毕业。 他的建筑设计风格受到英 国格拉斯哥学派和维也纳分离派 的双重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 在赫尔辛基火车站的设计上,这 座非常杰出的建筑一百年来尽善 尽美地发挥着自己的功能。同时 也是城市最主要的标志。

有机疏散理论 ppt课件

有机疏散理论 ppt课件

有机疏散理论
沙里宁认为,城市作为一个机体,它的内部秩序实际上 是和有生命的机体内部秩序相一致的。如果机体中的部 分秩序遭到破坏,将导致整个躯体的瘫痪和坏死。为了 挽救今天城市免遭衰败,必须对城市从形体上和精神上 全面更新。再也不能听任城市凝聚成乱七八糟的个体, 而是要按照有机体的功能要求,把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 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远离中心的地域
有机疏散理论
.
有机疏散理论
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列表
将建筑的功能与艺术效果 真正完美结合的建筑家
沙里宁
有机疏散理论
埃利尔-沙里宁是一位天才艺术家,
他在赫尔辛基大学艺术学院学习 绘画,同时在赫尔辛基理工大学 建筑系学习设计,于1897年毕业。
他的建筑设计风格受到英国格拉 斯哥学派和维也纳分离派的双重 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赫尔 辛基火车站的设计上,这座非常 杰出的建筑一百年来尽善尽美地 发挥着自己的功能。同时也是城 市最主要的标志。
减低交通量
分散 布置
提高车速
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 所,不必拘泥于一定的位置
有机疏散理论
➢ 把个人的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沙里宁称为“日常活 动”)的区域进行集中布置,使活动需要的交通量减 到最低程度,并且不必都使用机械化交通工具。
➢ 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可不拘泥于一定的位置而进 行分散布置,因为再日常活动范围外缘的绿地中设有 畅通的交通干道,可以迅速往返。

有机疏散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

“有机疏散”论的具体内容
有机疏散论认为个人的日常生活应以步行为 主,并应充分发挥现代交通手段的作用。这种 理论还认为并不是现代交通工具使城市陷于瘫 痪,而是城市的机能不善,迫使在城市工作的 人每天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作往返旅行,且造 成城市交通拥挤堵塞。
“有机疏散”论的基本原则
区域分布 原则
集中 布置
“有机疏散”论的具体内容
有机疏散论认为没有理由把重工业布置在城市中心,轻 工业也应该疏散出去。当然,许多事业和城市行政管理 部门必须设置在城市的中心位置。 城市中心地区由 于工业外迁而空出的大面积用地,应该用来增加绿地,而 且也可以供必须在城市中心地区工作的技术人员、行政 管理人员、商业人员居住,让他们就近享受家庭生活。 很大一部分事业,尤其是挤在城市中心地区的日常生活 供应部门将随着城市中心的疏散,离开拥挤的中心地区。 挤在城市中心地区的许多家庭疏散到新区去,将得到更 适合的居住环境。中心地区的人口密度也就会降低。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 理而来,供大家参考,
感谢您的关注!
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列表
将建筑的功能与艺术效果 真正完美结合的建筑家
沙里宁
伊利尔.沙里宁 (Eliel Saarinen,1873~l950)
埃利尔-沙里宁是一位天才艺术家,
他在赫尔辛基大学艺术学院学习 绘画,同时在赫尔辛基理工大学 建筑系学习设计,于1897年毕业。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有机疏散理论ppt课件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有机疏散理论ppt课件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沙1里8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机疏散论在欧美各国的旧城 改建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城市人口的疏散起着重要 的作用。但70年代以来,有些发达国家城市过度地 疏散、扩展,又产生了能源消耗增多和旧城中心衰 退等新问题。
城市规划的未来还将并不断探讨。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沙1里9宁
E.霍华德和勒· 柯布西耶提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解 决方法。前者倾向于人口分散,实现“田园城市” 的理想;后者倾向于人口集中,主张以先进的工业 技术发展和改造大城市。芬兰建筑师伊利尔· 沙里 宁(Eliel Saarinen)(1873-1950年)的“有机疏 散”理论是介于二者之间又区别于二者的思想。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沙里5宁
英国爱丁堡城市的一个个相
对集中的街区组群可以看作 是城市机体中的多个细胞。
加拿大多伦多城市局部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沙里6宁
大赫尔辛基规划 1、规划思想 在大赫尔辛基规划中,沙里宁广泛地研究交通
系统的组织,居住与工作的关系,建筑与自然的关 系,把城市分解为一个既统一又分散的城市有机整 体,各部分布置有住宅、商店、学校以及生产车间 等,形成相对半独立的单元。各自拥有用绿化地带 分开、用高速交通联系起来的中心。
20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沙1里4宁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有机疏散理论 PPT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有机疏散理论 PPT
城市应该有联系整个城市的主干道,为了满足高速车辆穿越 时不受阻挡,也为了避免对居民的干扰,要将主线路设在带 状的绿地中,与住宅区拉开一定的距离。
英国爱丁堡城市的一个个相 对集中的街区组群可以看作 是城市机体中的多个细胞。
加拿大多伦多城市局 部
大赫尔辛基规划
1、规划思想
在大赫尔辛基规划中,沙里宁广泛地研究交通系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机疏散论在欧美各国的旧城改建中得 到广泛应用,对城市人口的疏散起着重要的作用。但70年代 以来,有些发达国家城市过度地疏散、扩展,又产生了能源 消耗增多和旧城中心衰退等新问题。
城市规划的未来还将并不断探讨。
带动城市东部开发的方针。行政中心的东迁促进了老城人口
向东部新区有机疏散,成功缓解了老城中心的部分职能,从
而为保护老城区优美的自然风貌和万国建筑的特色创造了条
件。
2、西安市行政中心有机疏散
通过行政中心往城市未来的重点发展区域的有机疏散,
以带动整个城市的建设中心顺利外迁,使老城区的人地矛盾
和社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将个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区 集中 域集中在一起
布置
•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 分散 所,不必拘泥于一定的位置
布置
E.霍华德和勒·柯布西耶提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解决方法。 前者倾向于人口分散,实现“田园城市”的理想;后者倾向 于人口集中,主张以先进的工业技术发展和改造大城市。芬 兰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1950年) 的“有机疏散”理论是介于二者之间又区别于二者的思想。

有机疏散(最终版)

有机疏散(最终版)
有机疏散(最终版)
目录 CONTENT
• 有机疏散理论概述 • 有机疏散理论的核心理念 • 有机疏散理论的实践案例 • 有机疏散理论的未来展望
01
有机疏散理论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有机疏散是一种城市规划理论,旨在 通过分散城市功能和人口,创造一个 更加健康、宜居和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
特点
强调分散城市功能和人口,注重生态 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倡绿色出行和 低碳生活,关注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
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注重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将生态 保护和环境质量提升作为有机疏散的 重要目标,推动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 谐共生。
公众参与与社会共建
倡导公众参与和社会共建,提高城市 规划与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 推动有机疏散理论的广泛应用和社会 认可。
对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启示与建议
强化顶层设计
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应注重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 城市发展战略和规划方案,为有机疏散理论的实施提供有 力保障。
上海城市规划
上海在城市规划中实施了“多中心”战略,通过建设多个副 中心,分散城市中心的功能和人口,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这 一战略有效缓解了上海市中心的人口压力,提高了城市居民 的生活质量。
实践案例的启示与借鉴
重视城市规划的战略性
平衡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
有机疏散理论的成功实施需要城市规划者 具备战略眼光,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城市的 可持续发展。

有机疏散理论-大赫尔辛基、大巴黎规划23页PPT

有机疏散理论-大赫尔辛基、大巴黎规划23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SUMMER TEMPLATE
有机疏散理论-大赫尔辛基、大巴黎规 划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有机疏散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
bg26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即沙里宁称为日常活动的区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不必拘泥于一定的位置区域分布原则集中布置分散布置减低交通量提高车速bg27把个人的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沙里宁称为日常活动的区域进行集中布置使活动需要的交通量减到最低程度并且不必都使用机械化交通工具
有机疏散理论
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列表
“有机疏散”论的具体内容
有机疏散论认为没有理由把重工业布置在城市中心,轻 工业也应该疏散出去。当然,许多事业和城市行政管理 部门必须设置在城市的中心位置。 城市中心地区由 于工业外迁而空出的大面积用地,应该用来增加绿地,而 且也可以供必须在城市中心地区工作的技术人员、行政 管理人员、商业人员居住,让他们就近享受家庭生活。 很大一部分事业,尤其是挤在城市中心地区的日常生活 供应部门将随着城市中心的疏散,离开拥挤的中心地区。 挤在城市中心地区的许多家庭疏散到新区去,将得到更 适合的居住环境。中心地区的人口密度也就会降低。
赫尔辛基火车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 义建筑的代表作,虽有古典之厚重格 调,但又高低错落,方圆相映,因而 生动活泼,有纪念性而不呆板,被视 为20世纪建筑艺术精品之一。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 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 ——E·沙里宁
“有机疏散”理论的产生
有机疏散理论(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是芬兰学者伊利尔·沙里 宁在二十世纪初期针对大城市过分膨胀所带来的 各种弊病,提出的城市规划中疏导大城市的理念, 是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的一种。

有机疏散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

产生背景
因此他主张在赫尔辛基附近建设一些可以解决一部分 居民就业的“半独立”城镇,以此缓解与城市中心区通勤 的矛盾。
在他的规划思想中,城市是一步步逐渐离散的,新城 不是跳离母城,而是有机地进行着分离运动,即不能把城 市的所有功能都集中在市中心区,应实现城市功能的有机 疏散,多中心发展,多功能布局;郊区的卫星城,应该创 造居住与就业的平衡,这样不但可以减轻交通的负担,更 会降低市民的生活成本,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
“有机疏散”论的具体内容
沙里宁认为,城市作为一个机体,它的内部秩序实际上 是和有生命的机体内部秩序相一致的。如果机体中的部 分秩序遭到破坏,将导致整个躯体的瘫痪和坏死。为了 挽救今天城市免遭衰败,必须对城市从形体上和精神上 全面更新。再也不能听任城市凝聚成乱七八糟的个体, 而是要按照有机体的功能要求,把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 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远离中心的地域
“有机疏散”论的具体内容
有机疏散理论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或技术性的指导方案,而 是对城市的发展带有哲理性的思考,是在吸取了前些时 期和同时代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在对欧 洲、美国一些城市的发展中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思考 后的结果。沙里宁认为卫星城确实是治理大城市问题的 一种方法,但他认为并不一定需要另外新建独立于中心 城市的卫星城,而可以通过建立于中心城市有密切联系 的半独立的城镇,来定向发展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因此, 他提出对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进行调整的有机疏散理 论。

有机疏散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一种城市结构,这种结构既要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人们过共同的社会生活,感受到城市的脉搏,而又不脱离自然。

事业和城市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设置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工业应该疏散出去,因此中心地区空出的大面积用地用来增加绿地,或供在中心地区工作的人们居住。这样的话,城市中心的人口密度就会降低。个人的日常生活应以步行为主,并应充分发挥现代交通手段的作用。这种理论还认为并不是现代交通工具使城市陷于瘫痪,而是城市的机能组织不善,迫使在城市工作的人每天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作往返旅行,且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堵塞。

沙里宁进行了芬兰赫尔辛基的规划,而大伦敦规划和大巴黎规划受到其影响。

城市快速路:快速路是城市中有较高车速为长距离交通服务的重要道路。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主要近郊区、卫星城镇、主要对外公路。

精明增长: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空间紧凑,混合用地功能,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步行,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的环境,通过鼓励、限制和保护措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

新城市主义: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郊区无序蔓延带来的城市问题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城市规划及设计理论。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新城市主义提倡创造和重建丰富多样的、适于步行的、紧凑的、混合使用的社区,对建筑环境进行重新整合,形成完善的都市、城镇、乡村和邻里单元。其两大组成理论为:

沙里宁有机疏散PPT课件

沙里宁有机疏散PPT课件
沙里宁以树木生长为例,大 树枝从树干上生长出来时就本能 地预留空间,以便较小的分枝和 细枝将来能够生长。他的理论是 把无秩的集中变为有秩的分散。
有机疏散论认为没有理由把 重工业布置在城市中心,轻工业 也应该疏散出去。当然,许多事 业和城市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设置 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城市中心地 区由于工业外迁而空出的大面积 用地,应该用来增加绿地,而且也 可以供必须在城市中心地区工作 的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商 业人员居住,让他们就近享受家 庭生活。
“有机疏散”论的基本原则
区域分布 原则
集中 布置
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即沙里宁称为 “日常活动”的区域
减低交通量
分散 布置
提高车速
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不必 拘泥于一定的位置
有机疏散论认为个人的日常生活应以步行为主,并 应充分发挥现代交通手段的作用。这种理论还认为并 不是现代交通工具使城市陷于瘫痪,而是城市的机能 不善,迫使在城市工作的人每天耗费大量时间、精力 作往返旅行,且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堵塞。
LOGO
沙里宁有机疏散
埃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l950)是一位天才艺 术家,他在赫尔辛基大学艺术学院学 习绘画,同时在赫尔辛基理工大学建 筑系学习设计,并于1897年毕业。
他的建筑设计风格受到英国格拉斯哥 学派和维也纳分离派的双重影响,这 种影响集中体现在赫尔辛基火车站的 设计上,这座非常杰出的建筑一百年 来尽善尽美地发挥着自己的功能。同 时也是城市最主要的标志。

有机疏散理论 ppt课件

有机疏散理论 ppt课件

“有机疏散”论的具体内容
他在1943年出版的著作《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 (The City - Its Growth ,Its Decay , Its Future)》 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沙里宁认为: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式能使人们居住在一 个兼 具城乡优点的环境中,这一结构方式既符合人 类聚居的天性,便于人们过共同的社会生活,又不脱 离自然。他认为:城市是一有机体,秩序优良是其活力 所在,乱七八糟的聚集,导致城市秩序混乱,是城市 衰败之根源,只有按城 市的功能要求,将城市人口和 就业岗位分散到 可供合理发展的非中心地域,城市才 能获得新生。
15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即沙里宁称为日常活动的区域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不必拘泥于一定的位置区域分布原则集中布置分散布置减低交通量提高车速把个人的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沙里宁称为日常活动的区域迚行集中布置使活动需要的交通量减到最低程度幵且不必都使用机械化交通工具
有机疏散理论
.
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列表
影响
二战之后,西方许多大城市纷纷以沙里宁的“有机疏散” 理论为指导,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形成了健康、有序的发 展模式。其中最著名的是大伦敦规划和大巴黎规划。 1945年完成的大伦敦规划对以伦敦为核心的大都市圈作 了通盘的空间秩序安排,以疏散为目标,在大伦敦都市圈 内计划了10多个新镇以接受伦敦市区外溢人口,减少市区 压力以利战后重建。而人口得以疏散关键在于这些新镇分 解了伦敦市区的功能,提供了就业机会。后来,伦敦政府 换了许多届,但这个规划没有变,建成了一系列的新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疏散”理论
——伊利尔.沙里宁
B12090603 张亚萍
B12090605 苗丹丹
B12090613 吴丹丹 B12090728 毛 凯
目录
●伊利尔.沙里宁简介 ●“有机疏散”理论的产生
●“有机疏散”理论的具体内容
●“有机疏散”理论的实践应用
●“有机疏散”理论的不足
●参考文献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 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
70年代以后,有些发达国家城市过度地疏 散、扩展,又产生了能源消耗增多和旧城中 心衰退等新问题。城市规划的未来还
将并不断探讨。
参考文献
[1]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10.8 [2]汪光焘.中国城市规划理念--继承 发展 创新.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08.2 [3]周国艳,于立.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论.南京:东南大学 出版社,2010.1 [4]孙施文.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5]王克强,马祖琦,石忆邵.城市规划原理第2版.上海:上海财 经大学出版社,2011.5 [6]李芸.都市计划与都市发展—中外都市计划比较.南京:东南 大学出版社,2002.5 [7]谭纵波.城市规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
3.2、西安市行政中心有机疏散
通过行政中心往城市未来的重点发展区域的有机疏散,以 带动整个城市的建设中心顺利外迁,使老城区的人地矛盾 和社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3.3、深圳三次搬迁行政中心
4、我国省会城市行政中心有机疏散
5、行政中心有机疏散模式
——跳跃模式 ——依托模式 ——行政中心有机疏散模式分类
一、“有机疏散”理论的产生
●产生背景 沙里宁是分散大城市的积极倡导者,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奥 地利建筑师瓦格纳(OttoWagner)的维也纳中心规划以及英国建筑师 恩温的伦敦花园新村的规划,对沙里宁有机分散规划思想的酝酿都产 生了一定的影响。伊利尔·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 他认为城市混乱、拥挤、恶化仅是城市危机的表象,其实质是文化的 衰退和功利主义的盛行。城市作为一个Hale Waihona Puke Baidu机体,其发展是一个漫长的 过程,在其中必然存在着两种趋向――生长与衰败。应该从重组城市 功能入手,实行城市的有机疏散,才可能实现城市健康、持续生长, 保持城市的活力。为了缓解城市机能过于集中所产生的弊病,为西方 近代衰退的城市找出一种改造办法,使城市逐步恢复合理的秩序,沙 里宁进而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
think you !

城市与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一样,都是有机的集合体,因此, 城市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与此相一致的,或者说,城 市发展的原则是可以从与自然界的生物演化中推导 出来 的。在这样的指导思想基础上,他全面地考察了中世界欧 洲城市和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建设状况,分析了有机城市的 形成条件和在中世纪的表现及其形态,对现代城市出现的 衰败的原因进行了揭示,从而提出了治理现代城市的衰败、 促进其发展的对策——进行全面的改建,这种改建应当能 够达到这样的目标:(1)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 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 (2)把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 其他最适宜的用途; (3)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因此,有机疏散就 是把大城市目前的那一整拥挤的区域,分解成为若干个集 中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确 功能的集中点”。在这样的意义上,构架起了城市有机疏 散的最显著特点,便是原先密集的城区,将分裂成一个一 个的集镇,它们彼此之间将用保护性的绿化地带隔离开来。



[8]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 社,2005.1 [9]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5 [10] 城市行政中心有机疏散理论研究 [11] 2.0 2.1 2.2 2.3 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 北京: 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ISBN 9787112046355. [12] Eliel Saarinen. Munkkiniemi-Haaga ja Suur-Helsinki: tutkimuksia ja ehdotuksia kaupunkijärjestelyn alalta. Helsinki: Lilius & Hertzberg. 1915. (芬兰文 ) [13]Jun Wang. Beijing record: a physical and political history of planning modern Beijing. 2011: 61. (英文) [14]Eliel Saarinen. The City - Its Growth ,Its Decay , Its Future. 1943. (英文)
5.3、行政中心有机疏散模式分类
四、有机疏散理论
——两个原则 ——不足
1、有机疏散理论的两个原则
(1)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不必拘泥 于一定的位置,则作分散的布置。 (2)把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即沙里宁称为 “日常活动”的区域,作集中的布置。
集中布置与分散布置的益处
• 日常活动尽可能集中在一定的范围内, 使活动需要的交通量减到最低程度,并 且不必都使用机械化交通工具。 • 往返于偶然活动的场所,虽路程较长亦 属无妨,因为在日常活动范围外缘绿地 中设有通畅的交通干道,可以使用较高 的车速迅速往返。
有机疏散理论提倡:
有机疏散论认为个人的日常生活应以步行为主, 并应充分发挥现代交通手段的作用。 这种理论还认为并不是现代交通工具使城市陷于 瘫痪,而是城市的机能组织不善,迫使在城市工 作的人每天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作往返旅行,且 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堵塞。
有机疏散理论的不足
原则1提出日常活动尽可能集中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在一定 程度上可减少交通量,但是久而久之将导致日常活动区域人 口过于集中,同时带来另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犯罪率提 高等隐患。 原则2提出将偶然活动场所作分散布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 提高车速,但一旦城市过度地疏散、扩展,往返偶然场所路 程过长,会产生能源消耗增多和旧城中心衰退等新问题。
5.1、跳跃模式

主要是在受到自然地 理障碍影响时,多为 高山、丘陵等不宜逾 越的阻碍,就只能跳 离旧城在离旧城较远 或有一定距离的区域 建设发展。比如贵阳 市。
5.2、依托模式

依托模式多将行政中心 有机疏散至城市边缘的 新区或者开发区中。可 以依托老城发展,更大 程度利用老城中的基础 设施,把城市发展的重 点从中心区逐步转移出 来,有机的疏散中心区 过于集中的职能,也很 容易与城市的主轴线对 接,延伸发展主轴线并 带动城市发展方向的形 成和完善。
三、有机疏散理论的实践应用
城市行政中心有机疏散理论研究
--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省会城市为例
1、‘梁陈方案’
早在60多年前,新中国定都北京确定城市中心区的 位置时,梁思成与陈占祥就在共同提出《关于中央人 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中, 主张在北京西郊择址 另立行政中心,有机 疏散城市职能。 二人本着“古今兼 顾,新旧两利”的原 则,从保护北京旧城 的中心文物的思想出 发,提议将行政中心 西移,疏散旧城中心 压力。
2、国外行政中心有机疏散典型实例
——大伦敦规划 ——大巴黎规划
大伦敦规划
大巴黎规划1965
3、我国城市行政中心有机疏散典型实例
3.1、青岛市行政中心有机疏散
青岛市委政府于1992年5月确定了以市行政中心东迁带动 城市东部开发的方针。行政中心的东迁促进了老城人口向 东部新区有机疏散,成果缓解了老城中心的部分职能,从 而为保护老城区优美的自然风貌和万国建筑的特色创造了 条件。
二、“有机疏散”理论的具体内容
1918年,沙里宁与荣格 受一家私人开发商的委托为芬 兰的赫尔辛基新区明克尼米哈格制定了一个17万人口的扩 展方案,也称“大赫尔辛基” 方案。在着手赫尔辛基规划方 案时,发现单元中心城市存在 中心区拥挤问题,而当时赫尔 辛基已经在古城郊区开始建造 的卫星城镇,因为仅仅承担居 住功能,导致生活与就业不平 衡,使卫星城市与中心市区之 间发生大量交通阻塞问题,并 引发了其他社会问题。
有机疏散的思想,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或技术
性的指导方案,而是对城市的发展带来有哲 理性的思考,是在吸取了前些时期和同时代 城市规划学者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对欧洲、美国一些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进行调 查研究与思考后得出的结果。
这种结构既要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人们过 共同的社会生活,感受到城市的脉搏,而又不脱 离自然。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式能使人们居住 在一个兼具城乡优点的环境中。城市作为一个机 体,它的内部秩序实际上是和有生命的机体内部 秩序相一致的。如果机体中的部分秩序遭到破坏, 将导致整个机体的瘫痪和坏死。为了挽救今天城 市免趋衰败,必须对城市从形体上和精神上全面 更新。再也不能听任城市凝聚成乱七八糟的块体, 而是要按照机体的功能要求,把城市的人口和就 业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离开中心的地域。
世纪建筑艺术精品之一。
―让人们看看你的城市,人们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 追求的是什么。
伊利尔·沙里宁知识广博、文笔绚丽,以《形式 的探索》涓涓而述艺术中深奥复杂的问题,句句亲切 感人。在这些文字后面,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形式演 变的骨骼——有迷茫、有探索、有成熟、有衰落,更 有无数的误导和干扰,使得形式的发展起伏跌宕、波 波折折。真诚的探索者历经几千年,一直做的都是同 样的事情——是的,当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豁然绽 放的那一刻,真诚的心便可以听见这种美丽的声音。
——E.沙里宁

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1950)
伊利尔.沙里宁是一位天 才艺术家,他在赫尔辛基大学艺 术学院学习绘画,同时在赫尔 辛基理工大学建筑系学习设计, 于1897年毕业。 他的建筑设计风格受到英 国格拉斯哥学派和维也纳分离 派的双重影响,这种影响集中 体现在赫尔辛基火车站的设计 上,这座非常杰出的建筑一百年 赫尔辛基火车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义 建筑的代表作,虽有古典之厚重格调, 来尽善尽美地发挥着自己的功能。 但又高低错落,方圆相映,因而生动 活泼,有纪念性而不呆板,被视为20 同时也是城市最主要的标志。


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缓慢过程,城市规划是动态的。他 认为对待城市的各种“弊病”就像对人体的各种病一样。 根治城市有些病靠吃药,动点小手术是不行的,要动大手 术,就是要从改变城市的形态和结构做起。认为有机疏散 就是把扩大的城市范围划分为不同的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 这种区域内又可分成不同活动所需要的地段。他认为,由 于城市的功能产生某种力量,而使城市具有一种膨胀的趋 势,当分散的离心力大于集中的向心力时就会出现分散的 现象。有机分散的过程如同缓慢、持续地进行的化学反应 过程一样。存在正反应和逆反应,通过这两种作用,能逐 渐把城市的紊乱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这两种作用将在城 市内部产生出对日常活动的功能性集中,在这些集中点又 产生有机的分散。 以往的城市是把有秩序的疏散变成无秩序的集中,而他的 思想可以把无秩序的集中变为有秩序的分散。
沙里宁为赫尔辛基设计的规划方案,但最 终因高昂的耗资而未能完成。
因此他主张在赫尔辛基附近建设一些可以解 决一部分居民就业的“半独立”城镇,以此缓解 与城市中心区通勤的矛盾。 在他的规划思想中,城市是一步步逐渐离散的, 新城不是跳离母城,而是有机地进行着分离运动, 即不能把城市的所有功能都集中在市中心区,应 实现城市功能的有机疏散,多中心发展,多功能 布局;郊区的卫星城,应该创造居住与就业的平 衡,这样不但可以减轻交通的负担,更会降低市 民的生活成本,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