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科研院所薪酬体系设计方案思考

合集下载

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薪酬水平不合理。

由于科研院所经费来源有限,薪酬水平无法与其他行业相媲美,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一些高级科研人员因为薪酬问题选择离开科研院所,造成了人才断层和技术流失的现象。

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科研院所在激励机制上过于单一,只注重学术成果和专利产出,并未将绩效考核等其他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导致科研人员在工作动力和积极性上存在不足。

三、待遇差距过大。

在一些科研院所中,存在着高层管理人员薪酬过高,而基层科研人员薪酬偏低的现象,导致了内部矛盾和不满情绪。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合理制定薪酬水平。

科研院所应该根据人才的实际贡献程度和市场情况,合理制定薪酬水平,吸引和留住人才。

可以通过加大经费投入,优化薪酬结构等方式解决薪酬不合理的问题。

二、完善激励机制。

科研院所应该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将绩效考核等因素纳入激励体系中,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可以开展一些创新创业的项目,给予一定的激励和支持,提升科研人员的工作动力。

三、缩小待遇差距。

科研院所应该缩小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科研人员之间的薪酬待遇差距,建立公平公正的薪酬制度。

可以通过合理设置薪酬上限和下限、提高基层科研人员的薪酬水平等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

科研院所也可以通过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完善教育培训体系等方式来提升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加人才的就业选择和科研院所的吸引力。

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合理制定薪酬水平、完善激励机制、缩小待遇差距等对策,才能够有效解决科研院所人才流失和绩效不足等问题,提升科研院所的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探析研究院薪酬分配问题及改革

探析研究院薪酬分配问题及改革

QIYEGUANLI I 企业管理丨摇析研究院薪酬分配问题及改革□李国伟薪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 主题和核心内容。

在市场化趋势的 大背景下,笔者着力探索新时期下 研究院薪酬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 革的措施,重点提出在满足本单位 不同类别员工职业发展需求的前 提下,设计具有系统性、公平性、激 励性和开放性的绩效薪酬管理体 系,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强企战略 的实现。

本研究院为省属能源企业下属 综合性能源化工研究机构,成立十 余年,现有员工490余人,硕士及以 上学历人员达到81%,中级及以上 职称人员达到86%,科研专业技术 人员占总人数的87%,管理人员及 后勤服务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3%, 表现出学历层次高、专业技术职称 高、科研人员占比大的特点。

_、薪酬分配中存在的问题1.薪酬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薪 酬竞争力优势偏低。

与同区域同类能源科研单位薪酬相比,各类同岗 位薪酬水平差异悬殊,某些岗位差 距甚至达到50%以上,在市场化人 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当前的薪酬 水平不具备吸引力与竞争力,不利 于人才队伍的稳定及企业的长期发 展。

2. 薪酬水平增长缓慢。

据统计,所在省近6年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水平年均増速11.5%,而研究院作 为本省的科研单位,受近几年传统 能源企业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平均薪酬的增长水平不足3%,薪酬变 动带有明显的滞后性特征。

3.薪酬激励不到位。

研究院成立之初沿用省属国有企业岗位技能 工资制,在当时条件下薪酬体系具 有较大的优势,吸引了大量人才,对 稳定人才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 目前仍沿用岗位技能工资制,岗位 技能工资制中技能工资占比较大, 绩效工资占比较小,在加大绩效考 核的过程中,激励作用发挥的就不 是很到位,员工收人差距没有拉开, 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科研人员的工作 积极性。

4. 岗位分类较为简单。

不同类别的岗位层级设置未作进一步区 分,未体现出基于不同岗位特征差 异性的薪酬体系及激励性。

科研院所薪酬体系建设探索研究

科研院所薪酬体系建设探索研究

科研院所薪酬体系建设探索研究关键词:科研院所;薪酬体系建设1引言人才是第一资源,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成为人才之间的竞争,如何建立一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进而激励人才的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已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

科研院所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如何建立科学、合理、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激发人才活力,至关重要。

科研院所的价值分配体系从最初的计划经济属性,发展到如今的以市场化分配模式为主导,在不断的改革探索中,形成了具有科研院所特色的薪酬分配机制。

2科研院所薪酬管理体系现状2.1薪酬激励不足科研院所大多带有事业单位属性,在薪酬结构、薪酬调整、薪酬水平上与市场存在差距。

薪酬结构上,绩效工资占比较低,职务职级工资占比较大,缺乏激励效果,难以引导员工争先创优;薪酬调整上,缺乏动态薪酬调整机制;薪酬水平上,与市场上同类企业存在差距,薪资水平缺乏市场竞争力。

2.2激励手段单一大多数科研院所现阶段主要以工资性激励作为主要激励手段,缺乏例如中长期激励等创新性的激励手段,难以从深层次激发关键人才内生动力,发挥关键人才干事创业激情。

此外,在职业发展、工作氛围、荣誉奖励、企业文化等精神激励方面存在欠缺,进一步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

2.3 缺乏绩效关联现阶段在大部分科研院所中,绩效考核往往流于形式,考核标准不明晰,薪酬和绩效考核的关联管理存在着空白区域,绩效工资和奖金的发放与绩效考核之间还未形成强关联,薪酬难以发挥价值导向功能。

3科研院所薪酬体系设计原则3.1 战略性原则薪酬体系设计以服务战略为前提,充分考虑发展宗旨和价值目标,将薪酬作为战略实现手段和赢得并保持战略优势的重要工具,薪酬体系设计必须充分与单位发展战略和发展阶段相适应。

(二)价值导向原则薪酬是对员工工作贡献的一种回报,薪酬设计必须要充分考虑员工岗位价值,并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明确员工岗位职责和工作成果在整体经营成果中的相对价值,从而合理确定员工工作价值,并在薪酬分配中有所体现。

科研院所薪酬体系设计与实践效果研究

科研院所薪酬体系设计与实践效果研究

职称评 定, 这就使得 员工热衷于职务、 职称 的晋升, 这不 利于 员
3 薪 酬 结 构 不合 理 。薪 酬 一 般 由固 定 薪 酬 和 可 变 薪 酬 两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 同身份 的人 员适用 的薪 酬制度 也有 区别 , 改革 前 , 适用 工 的实 际工作能力提升及发挥 。 编制 内的正式 工和合 同工的薪酬 制度沿 用 的是 事业单位 通用
现代化研究所。 工 的激 励 作 用 不 足 , 分 人 员 对 企 业 没 有 认 同感 , 乏 工 作 热 部 缺
长效激励后劲不足 , 很长一段 时期 内, 该所的薪酬制度一直 沿用事业 单位 的通 情和工作动力 。内在激励 因素更无从谈起 ,
收 用模式 , 这在当时的情况下具有一 定的合理性及积极 意义 。但 很 难 使 员工 为企 业 的 长 期 利 益 着 想 。 因此 , 入 分 配 往 往 达 不
下面 是笔者对 该所改 革前的薪酬 状况及 存在 的 问题所 作 的具 金 、 津贴 的形 式体现, 由员工的工作表现决定 。一般来说 , 固定
随着全球 经济 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 国际竞争的 日益 加剧 ,
2 .薪酬结构 。所有 员工的薪资收入 由月工资 、 年终奖 金、
越来越 多的企业认识到市场竞争 的核 心是 人才的竞争 , 企业持 津 贴与补贴 、 利等组成 , 福 其中编制外 员工的月薪资结构 为: 基
续 快 速 发 展 的关 键 是 人 力 资 源 的 开 发 与 管 理 。 何 建 立 一 种 吸 本 工资 十计时工 资 十预支奖金 十 种福 利补贴; 如 各 编制 内员工 的
要高素质人才支撑承担 国家 重大使命 的科研 院所来 说, 疑受 无

科研院所的薪酬制度设计研究

科研院所的薪酬制度设计研究

院所 以发表论文 ( 负责或参加课题 及争 辩证关 系, 著) 坚持绩效优先 、 兼顾公平的原 则 ,
利、 成果获奖 、 科研成果应用推广 应用 、 国际
国 内学 术 交 流 等 作 为 主 要考 评 要 素 ; 其次 是
列 岗位之间的配 比关系 如 目前 中科 院规定 取经 费 、 人才培养 、 上交研究所经费 、 获得专 参 照本地 区或本行业相 同或相 似职业 的平 均收益水平 、 兼顾职工对科研院所收 益分配 的期望 ,制定出公平台理的分配体系 ,并尽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想 , 在分配上应 向核心人才倾斜 。
32 薪酬 状 况 调 查 和 数 据 分析 .
计算提取绩效奖 比较 法。目前应用相 对广 泛的评价方法是标 乘 管理与支撑 系列人数 ,
再根据考评 等凑和岗位职务等级 确 尺评分法 。使用该方 分值 确定后 . 再根据单位经济 监督,确保薪酬分雨公平合理,从而有效发挥 ( 职级或技术等 级) 工资 标准津贴和其他规 效益 、 可用于岗位津贴分配的收益状况和分 薪酬对职工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3 8 薪酬 箭度的蕾理与控捌 . 定的津补贴组成 ; 岗位 津贴是按照职工 岗位 配原则 , 确定岗位分值 与岗位津贴之间 的对 的相对 价值大小设定的薪酬组成 ; 绩效奖励 应 关系。如将岗位 分值 2 0—3 O分对应于 岗
尤其是“ 三资” 企业实行秘密支付 。这两种 ( 中专 ) 大学 研 究生等 , 、 并分别赋以 5分 、 位, 不同的支付方式各有优缺点。就科研院所而 I 5分 、O分等 ; 3 ④计算每一个岗位总分值 =
权重和相应级别 的分值 , 计算每个岗位的总
科 研 院所 一般 实行 的是 三元 结 构薪酬 根据 岗位职 务规范 中包 含 的忖 酬要素 及其 言,从文化背景 、人员素质和有效澈瞒等方面 考虑, 笔者认为应采取公开支付 的方式.接受

浅谈科研院所改制后的薪酬体系设计_黄川川

浅谈科研院所改制后的薪酬体系设计_黄川川

科研院所企业化 改制 后, 员工和 企业 之间形 成了 一种 新型的 劳动关系, 企业有权根据 自己 的情况 和需 要制定 员工 的薪 酬分配 体系。如何把握分配中的公平 和效益, 保障员工的 合法利益, 是科 研院所企业化改制过程中必须 深入思考并认 真解决的 一个重大的 理论和现实问题。有效的薪酬 体系可以使其 更好地适 应市场的业 务竞争和人才竞争, 培养以智力创造为主的核心竞争力。
3. 3 员工薪酬结构设计
管理岗位 的岗位 绩效工资 制结构 如下: 岗位 绩效工 资 = 岗 位 工资 + 工龄工资 + 福利 + 绩效 工资; 技 术岗位 的能 力工资 制结 构 是: 能力绩效工资 = 能力工资 + 工龄工资 + 福利 + 绩效工资。
3. 3. 1 岗位工 资和能 力工资 在新的 薪酬体 系中属 于固定 工 资部分, 是对 员工价值和基本生 活的认可和保障, 它根据岗位 价值 或能力分级不同而设定, 并随 着岗 位调 整或能 力等 级的变 动而 调 整 。[ 6 ]
管理者关注的重点
员工关注的重点 程序
优点
缺点
表 1 能力薪酬体系与职位薪酬体系和技能薪酬体系的比较 [ 4]
职位薪酬体系 以市场和所完成的工作为基础 报酬要素 (计点法 ) 报酬要素等级的权重 赋予反映薪酬结构的点数 晋升
技能薪酬体系 以经过认证的技能以及市场为基础 技能模块 技能水平 技能认证以及市场定价 技能的获得
# 243#
平。由于不同员工的绩效、技能、资 历等存在 差异, 在 此原则 下, 同 种工作岗位上的不同 员工, 所 获得的 公平 的报酬 在数 量上 是有差 异的。[ 2]
2. 5 合 法性原 则 企 业的薪 酬制度 必须符合 国家现 行政策 与法律, 要符合国家对于 企业 工资增 长的 宏观调 控和 国家 最低工 资保障制度和相应的 福利制度。

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是为了推动科研工作的实施而设计的,通过提供薪酬激励,鼓励科研人员创新,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数量。

目前科研院所的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

问题一:薪酬水平相对低下目前,科研院所的薪酬水平普遍相对较低,不能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科研人员。

这导致一些优秀的科研人员离开科研院所,选择到企业或其他高薪职位工作。

解决办法一:提高薪酬水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研院所应该提高薪酬水平,增加科研人员的收入。

可以通过增加基本工资、提供奖金或绩效工资、发放股权等方式,提高科研人员的薪酬水平,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动力。

问题二:薪酬与科研绩效挂钩不紧密目前科研院所的薪酬激励机制与科研绩效挂钩不够紧密,不能有效激励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一些科研人员可能为了薪酬的稳定性而选择进行相对稳定但不够有创造性的科研工作。

解决办法二:建立科研绩效评估与薪酬挂钩的机制科研院所应该建立科研绩效评估与薪酬挂钩的机制,根据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项目完成情况等指标,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进行评估和激励。

只有在科研成果和创新水平达到一定质量和数量要求的科研人员才能获得相应的薪酬激励,从而激励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科研工作。

问题三:团队合作与个人成果不平衡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普遍重视个人成果,但对团队合作成果的激励不足。

这导致一些科研人员在团队中缺乏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团队创新的能力。

解决办法三:注重团队建设与合作科研院所应该注重团队建设与合作,将团队合作的成果纳入绩效评估和薪酬激励范围。

可以通过评估团队的整体成果、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等指标,对团队进行激励。

科研院所也应该加强团队培训和沟通,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合作效果。

问题四:薪酬分配不公平科研院所的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着薪酬分配不公平的问题。

一些重要科研项目或领域的科研人员获得的薪酬比其他科研人员高很多,而其他科研人员的薪酬水平却相对较低。

科研院所薪酬结构设计研究

科研院所薪酬结构设计研究
四大组成部 分的特性理解不够深入 。基础工资体现不同员工之 间的薪酬差异 。不同职位上的员工基本薪资水平 不同 , 一般职
1 科研院所薪酬设计的原则 、
() 1价值导向原 则。薪酬是对员工所作贡献的一种回报 , 在 进行薪 酬设计时 , 必然耍 充分体现 员工的工作 价值 , 保持 员工
创造与员工待 遇之 间的短期和长 期平衡 。员工的价值往往表现
心竞争力。
【 关键词 】 科研 院所 薪酬结构 设计


科 研 院所 薪 酬 的 特 点
薪酬是指 员工因为雇佣 关系 的存 在而从雇 主那里 获得 的 所有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 以及有形服 务和福利 。科 研人 员以开 展科研创新 活动所产生 的重大社会 价值为外显 , 研人员除具 科 有一般 人力资源 的特性 以外 , 又具有其特殊性 。科 研人员蕴含 的人力资本 也要 比其他群体 丰富 , 高层次 的精神 需求占主要地 位, 劳动价值和成果要求得到社会 的广泛承认 。其 劳动 无法用 时间来衡量其效 用 , 劳动过程具有创 造性 、 艰苦性 及个体 能动 性 等特殊性 。由于这些特点 , 在设计薪酬时 , 薪酬结构分为基 将 本 工资 、 绩效工资和津 补贴三部分 , 并在 绩效工 资上有所侧 重 以增强激励效果 , 以体现保 障性和激励 性因 素 , 体现 效 率和 公
7 8 《 ̄ D 当
2 0 月 下 0 年2 ( ) 1
高 教 研 究


一 薯

C O T E
N RR £O N 耐c_■_ _ M V O l ● ■ PO A C } e ■■ s S
称 为外部公平 ; 其次 , 平是企 、 内员工之间 的薪 酬公平 , 公 J l , 又称

浅谈科研单位转制后的薪酬分配制度改革

浅谈科研单位转制后的薪酬分配制度改革
工作成就感 .激励 与约束相统一
在 传统 薪酬分 配体 系下 .员工 的薪酬 增长 往
往与 “ 官本 位”挂 钩而 不是与 能力挂 钩 .因为 即 使 能力 达到 了较高 的水平 .但是 在企 业 中没有 出
现 “ 官位 ”的空缺 ,员工 仍然无 法获 得较 高 的薪
酬 。在 多维 的薪酬体 系设计 下 .员工 只要 注意 发 展 企业 所需要 的那 些专业 技术 和能力 就 可 以获 得
现 阶段 .科 研事 业单 位薪 酬管 理观 念相 对落 后 ,薪酬 分 配体 系 比较 陈 旧 ,还 是遵 循 “ 平 均付
酬 ”的理念 .广大职工 的收入不是按照实际工作量 和贡献来 分配 ,而是依照 职称 、职务 、学历 、工作 年 限等指标 .难 以适应新形势 的要求 .存在不少 弊
单 位 转 制 后 的 薪 酬 分 配 制 度 改 革
■ 王 秦娟 刘 闯 顾 媛
摘 要 :科 研 院所 企业化 改制 是 当前科 技体 制
改革的 需要 .在新 的管理模式 下怎样 完善知识 员工 的 管理将 决定改制 工作 能否顺利推进 。建立科 学合 理的薪酬分 配制度是其 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本 文 分析 了现有 薪酬分 配制度 的不足 .提 出了科研 单 位 转制后 薪酬分 配制度 改革的对策 .从 而达 到吸 引
体现公平原则 .造成团队 内部 的割裂 .也不利于调
动员工 的积极性 .造成企 业内部 身份 的多轨制 4 . 薪酬分配缺 乏合理 的调配机制 .没有建立工
资正 常增长机制
以按劳动 、资本 、技术 和管理等生产要素 的贡献参
与分配 的原则 .建立适应知识力密集 型企业 的薪酬 分配体系是科研 院所企业化改制过程 中必须深入思

浅析科研事业单位员工薪酬管理体系

浅析科研事业单位员工薪酬管理体系

Performance & Compensation 绩效・薪酬P.92摘要: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中对工作人员的薪酬管理越来越重视。

科研事业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本文以此分析了科研事业单位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薪酬管理 科研事业单位 公平20世纪90年代中期,薪酬管理在中国逐渐盛行,但基本上都集中于企业尝试,如东风集团、特变电工等企业。

作为高知识水准、高层次人才主要聚集地的科研单位,其薪酬管理则处于积极探索阶段。

一、薪酬理论“薪酬”的英文单词是“compensation”,字面意思是平衡、弥补、补偿。

薪酬是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报酬。

“全面薪酬”拓展了劳动者所得的报偿或收益的内容,既包括劳动者所得的物质收益,又包括劳动者所得的心理收入和发展机遇等精神收益。

二、科研事业单位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1.公司现有薪酬结构不合理科研事业单位现行的薪酬方案中,岗位工资继承了原公司的岗位工资,公司的组织结构变化了,但公司人力资源没有再次进行岗位评估和岗位价值分析,只是简单地继承了原有的岗位工资,没有合理科学的制定基础。

岗位工资与实际岗位工作脱轨,没能有效地做到岗位工资的差异工资体系的调整激励作用。

2.缺乏内部公平性工资体系的结果导致许多在同一工作岗位上,能力相差不大的员工的工资却不相同,有些差别很大,造成科研工作者心理的不平衡。

由于公司现行的岗位工资,在工资上的体现却无明显差别。

员工之间薪资差距比较小,看似公平,但是综合分析公司员工体会不到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公平性。

3.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考评时效性较差。

绩效考评是对考核期内的所有成果形成综合的评价,而不是将本考核期之前的行为强加于当期的考评结果中,也不能取近期的业绩来代替整个考核期的绩效进行评估,这就要求绩效数据与考核时段相吻合。

科研事业单位必须改变员工薪酬管理的旧有观念,目前,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

学习贯彻《关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关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关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心得体会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

该意见指出,开展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坚持薪酬分配要同绩效紧密挂钩,向扎根教学科研一线、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向从事基础学科教学和基础前沿研究、承担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人员倾斜。

薪酬制度是绩效观和人才观的集中折射。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薪酬,基本上都采取“基本工资+绩效+津贴”的制度。

其中,绩效主要考核教师、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数量与期刊档次,以及申请课题的层次、经费数量;津贴则主要依据教师、科研人员的学术称号、头衔。

这样的薪酬制度,曾在一段时间起到了激励教师、科研人员争相发表论文、申请课题的作用,但在长期施行的过程中,也形成了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与评价中的“唯论文''”唯奖项”“唯帽子”等倾向。

这导致部分高校出现不同程度的“重学术研究,轻人才培养”等问题,助长了部分青年教师、科研人员的急功近利之风。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破五唯”人才评价改革,其中的关键之举正是薪酬制度改革。

该项改革意在通过构建更科学、更符合教育与科研规律的薪酬制度,引导教师和科研人员潜心教育与科研工作。

逐步建立激发创新活力、知识价值导向、管理规范有效、保障激励兼顾的薪酬制度,作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激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创新创造活力。

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宜建立专业共同体,进行专业同行评价。

如何评价教师与科研人员的实际教育贡献与科研贡献,是建立基于实际贡献的薪酬制度的重点与难点。

要破除“唯论文”“唯奖项”“唯帽子”等问题,有必要淡化行政评价、强化专业评价。

推进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建设,由其以教育与学术标准,对教师、科研人员的教育与学术能力及贡献作出专业评价。

高校 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

高校 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

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引言高校科研院所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存在的薪酬制度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为了更好地激发人才活力,提高科研院所的综合实力,必须进行薪酬制度改革。

现状分析1. 薪酬待遇不公平目前,高校科研院所普遍存在薪酬待遇不公平的问题。

一方面,相同岗位、相同工作量的人员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高校科研人员整体薪酬水平偏低。

2. 缺乏激励机制传统的薪酬制度往往以工龄和职称为主要依据,忽视了个体贡献和绩效评价。

这导致一些优秀的年轻科研人员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进而影响他们的科研动力和创新能力。

3. 缺乏竞争机制现行薪酬制度往往缺乏竞争机制,科研人员之间缺乏积极的竞争意识。

这导致一些科研院所内部存在“铁饭碗”现象,影响了科研团队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

改革方向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革方向:1. 建立绩效导向的薪酬制度应该将个人绩效作为薪酬待遇的主要依据,建立起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制度。

通过明确的目标设定、绩效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引入市场化机制在薪酬制度中引入市场化机制,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和个人能力水平确定相应的薪酬水平。

通过与其他行业进行比较,合理调整高校科研人员的薪酬待遇,提高其相对竞争力。

3. 加强激励措施除了薪酬待遇外,还应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其他激励措施。

例如,设立科研项目经费奖励机制、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机制等,提高科研人员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推动团队合作与竞争在薪酬制度中推动团队合作与竞争相结合。

通过设置团队绩效评价指标和奖励机制,促进科研院所内部团队之间的积极竞争和合作,提高整体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

实施路径1. 设立改革小组成立由高校领导、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代表组成的改革小组,负责制定改革方案、具体措施和时间表,并监督改革过程中的执行情况。

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科研院所作为国家科技创新重要平台,承担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技术转化等多项任务。

薪酬机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科研院所的发展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激励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重点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薪酬体系过于死板目前科研院所薪酬体系的设计往往过于死板,难以灵活适应不同情况下的薪酬差异。

在科研人员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量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简单的岗位工资和业绩绩效评价作为薪酬核心因素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需求。

解决方案:科研院所需要在薪酬设计中加入更为灵活的元素。

例如,根据不同人员特长和职责、实施项目的技术难度、实施周期、成果意义等多方面考虑,构建能够更加合理反应研究成果和贡献程度的薪酬差异化体系。

二、绩效评价系统不科学科研院所的绩效评价系统通常以科研项目为核心,然而本质上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不仅仅取决于项目实施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与研究人员、团队的水平、设备条件等因素有关。

然而由于缺乏一套全面、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导致科研人员的绩效评价往往难以反映实际工作成果及贡献程度。

解决方案: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

针对科研院所不同领域、不同研究方向、不同类型的科研人员,以科研项目为基本点,结合个人能力、学术成果、科技转化等因素,构建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

在此基础上,以成果为导向,考虑绩效评价结果可以对薪酬水平产生积极影响,更好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

三、薪酬水平不够具有竞争力目前科研院所的薪酬水平一直相对较低,容易导致科研人员流失,同时也难以吸引高水平人才,尤其是一些有经验的优秀科研人员。

此外,在工作量超负荷、压力大、风险高的情况下,低薪酬无法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解决方案:科研院所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薪酬标准,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均价水平等因素制定更高、合理的薪酬标准,并增加绩效奖励、升职加薪等激励手段,吸引高水平人才加入科研院所。

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

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

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好啦,今天咱们聊聊“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这事儿。

说实话,一听这名字,感觉好像跟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关系,像是高高在上的文件,离我们很远,甚至看一眼就想翻页。

但其实这事儿,不仅关乎科研院所的那些大牛,咱们普通人也能从中窥见一些大方向。

这就像你看了半天电视剧,最后发现主角竟然是个你一直没注意的配角!今天咱们就来捋一捋,看看这次改革都能给大家带来些什么变化。

首先啊,大家都知道,科研院所一直都是什么样的?工资呢,通常都不算特别高。

更别提什么奖金、津贴那些了,想要涨工资,一年到头都没几个机会。

你别说是业绩突出,很多时候只要不犯大错,岗位上的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可这么一来,科研院所的那些顶尖人才,干得不累,做得不精彩,逐渐就可能丢掉了最初的那股激情。

你想啊,哪怕是再怎么聪明的人,长时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总会有点小情绪,甚至有些人直接选择离开,去外面找更好的机会。

这次改革到底啥意思呢?说白了,就是要通过薪酬制度的改革,给那些真心实意搞科研的人员更多的动力,给他们更多的回报和奖励。

你看,改革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要跟个人的工作成果挂钩,而不是靠“年头”来评定工资。

过去,很多人干一辈子工作,工资就是那样,干得好不一定有奖,干得差也不会少扣工资。

但这回呢,薪酬和贡献紧密绑定了,讲得明白点,就是你今天的努力能直接转换成明天的收益。

嗯,想法挺不错吧。

说白了,改革就像是把“工资”这件事,变得更灵活,也更透明。

比如你这几年做了什么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出了,哪怕你没有做行政管理的工作,照样可以获得额外的奖励。

这种奖赏可不仅仅局限于金钱,可能还包括名誉上的认可,或者更多的资源支持。

这不仅能让科研人员更有干劲,而且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也有了更好的保障。

最牛的是,这个方案还鼓励科研人员去做团队合作,大家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你说,这样的改革,不就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吗?可是话说回来,虽然这个改革看上去很好,但执行起来真得需要一番功夫。

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研人员的需求不断提高,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对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薪酬水平偏低科研院所薪酬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

在当今社会,物价不断上涨,生活成本不断增加,低薪酬无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科研人员。

这也导致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下降,对科研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2. 薪酬分配不公平在一些科研院所,薪酬分配存在着不公平现象。

一些科研人员因为个人关系或者其他原因,薪酬待遇较高;而另一些科研人员虽然工作表现优秀,但却因为各种原因得不到相应的薪酬激励。

这种不公平的薪酬分配严重伤害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3. 缺乏激励机制目前的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着缺乏激励的问题。

科研人员的工资主要由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绩效工资又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激励效果并不明显。

科研人员在工作中得不到有效的激励,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难以发挥出个人的潜能和创造性。

二、对策分析1. 提高薪酬水平科研院所应该提高薪酬水平,以满足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

可以通过提高基本工资、调整绩效工资标准等方式来提高薪酬水平,从而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科研人员。

还可以加大科研项目和成果的奖励力度,激励科研人员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2. 建立公平的薪酬分配机制科研院所应建立公平的薪酬分配机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每位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得到应有的回报。

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确定薪酬分配的标准和比例,防止薪酬分配的不公平现象发生。

加强对薪酬分配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薪酬分配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3. 完善激励机制科研院所应完善激励机制,激励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可以针对不同的科研人员制定不同的激励政策,根据个人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程度给予相应的激励。

科研院所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思考

科研院所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思考

科研院所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思考□乔碧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81)摘 要:作者从阐述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内涵和特征入手,在分析了岗位绩效工资制管理应遵循的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应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关键词:科研院所;岗位绩效工资;改革;建议2006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次大的改革,包括科研院所在内的广大事业单位建立了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补贴四部分组成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由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和套改方法核定,主要体现公平原则。

津补贴也由各省市统一制定标准发放。

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中活的部分,绩效工资由各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分配程序和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由各科研院所自主分配。

1.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内涵及特征1.1 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内涵岗位绩效工资制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对象,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效率高低及环境优劣确定岗位级别,以单位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工作业绩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并在合理定员定编的基础上,实行以岗定级,一岗一薪、一岗多级;岗动薪动、易岗易薪的工资分配体系,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新的工资管理制度。

1.2 岗位绩效工资制的特点第一,是与深化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相适应的。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事业单位分类、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改革密切相关。

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在内容和方法步骤上都考虑了相关配套改革的要求和进程,既有利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有利于推动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其他各项改革。

第二,在更大程度上与机关公务员工资制度脱钩。

由于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在功能性质、资源配置、管理方式、用人机制等方面都不同于国家机关,必须建立体现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实现了与机关公务员工资制度更完全脱钩。

5650503_改制科研院所薪酬体系设计方案思考

5650503_改制科研院所薪酬体系设计方案思考

第二步是部门奖金总额与考核结果的关系。确定部门的 价值系数。先确定一级部门的价值系数,确定各级部门价值 系数设置的原则,依次往下推,一直到最低层级部门。再将 考 核 得 分 转 成 绩 效 系 数 (参 照 定 额 制 绩 效 奖 金 设 计 的 方 式),将部门绩效系数与价值系数转成奖金系数,依据部门 员工工资总额与部门奖金系数测算部门奖金总额。
准、收入形式、效益好坏绩效评价都参差不齐,要从以下几 方面考虑:
首先要运用绩效评价体系的管理办法,实施各部门年、 度、月的绩效指标考核,能定量的指标尽量用数据评价,其 他不能定量考核的用定性条款对照部门工作性质、职能职责 要求、工作任务目标等进行考核。
人力资源从业者在推行绩效管理过程中,有两个环节非 常重要且复杂:绩效指标设计和绩效奖金设计。绩效指标设 计是绩效计划的构成部分,绩效计划除了要设计绩效指标 外,还要给指标确定好相应的目标值。绩效奖金设计则属于 绩效回报的构成部分。
28
调研 / 论坛 Forum
充分掌握考核结果转化成奖金系数的技巧 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挂钩主要是通过将考核结果转化成 奖金系数来实现的,当考核结果变成奖金系数后,在已知目 标绩效奖金的情况下,实际奖金就等于奖金系数×目标绩效 奖金。将考核结果转化为奖金系数有三种方式: 直接将考核得分划分等级,并且对应奖金系数。运用这 种方式时,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各个指标不用设置封顶的上 限。 直接将考核得分除以标准分,换算成奖金系数,指标必 须封顶。 直接将部门内所有考核得分放在一起进行强制的等级分 布,变成奖金系数。 简单了解分解制的绩效奖金设计的逻辑与步骤 分解制在日常的绩效奖金设计中不常用,但在对一年的 经营利润分红时会经常用到,所以有必要了解其绩效奖金设 计的逻辑及步骤: 第一步是分解制测算个人奖金的逻辑。因为个人奖金= 企业奖金总额-其他部门奖金总额-部门内其他个人奖金,所 以必须确定企业奖金总额、部门奖金总额。企业奖金总额只 能采用提成制,且是利润额提成;各部门奖金总额是企业奖 金总额-高管个人奖金;高管个人奖金可采用提成制、定额 制。

高校 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

高校 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

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近年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薪酬制度改革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面对人才流失、薪酬不公等问题,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探索改革,并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薪酬制度。

本文将从薪酬制度改革的背景、目标和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薪酬制度改革背后反映了人才流失和薪酬不公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的体制制约和资源分配不均等原因,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薪酬体系往往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无法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了科研和教学的质量。

高校和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提高人才的积极性和激励创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薪酬制度改革中加强了绩效考核的力度,引入了科研成果、教学质量和师德表现等指标,来评估人才的工作业绩。

通过绩效考核,优秀的人才可以获得更高的薪酬奖励,进而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科研和教学的发展。

除了绩效考核,高校和科研院所还通过调整薪酬结构、提高薪酬水平等具体措施来促进薪酬制度改革。

一方面,他们逐渐建立了科研、教学、管理等不同岗位的薪酬分类制度,将薪酬与工作岗位紧密相连,体现了工作的质量和贡献。

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加大了薪酬的投入,提高了基本薪酬水平,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薪酬待遇。

这种做法旨在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推动实现科研和教学的突破。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薪酬制度改革还需要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和政策保障。

一方面,要对薪酬制度改革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其能够真正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关政策,保证薪酬改革的可持续发展,防止薪酬体系出现新的问题。

总的来说,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薪酬制度改革是一项必要的举措。

通过改革,可以提高人才的积极性和激励创新,从而推动科研和教学的发展。

在实施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绩效考核、薪酬结构调整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并做好相应的监督和评估工作,确保薪酬制度改革的有效实施。

高校和科研院所要积极推动薪酬制度改革,为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供更加公平、公正、激励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科研院所在薪酬激励机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给科研工作者造成了一定困扰,也影响了科研院所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1. 薪酬水平偏低科研院所中的科研人员通常需要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技能,他们的科研成果直接关系到科研院所的学术声誉和经济效益,但是在一些科研院所中,科研人员的薪酬水平并不高,甚至低于其他行业的从业者。

这导致一些有能力的科研人员流失,也降低了其他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2. 考核体系不完善在一些科研院所中,薪酬激励机制过于功利化,只关注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和产出,而忽视了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潜在价值。

这种现象造成了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不足,同时也容易导致科研造假和论文灌水等问题。

3. 缺乏激励机制在一些科研院所中,薪酬激励机制相对单一,只有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并缺乏激励科研人员进行更深入的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

这也使得科研人员的研究动力不足,对科研工作的投入不够。

二、对策分析1. 提高薪酬水平科研院所应该根据科研人员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以及科研成果等因素,合理确定薪酬水平,确保科研人员的劳动价值得到应有的回报。

也可以引入股权激励机制,让科研人员分享科研院所的发展成果,增加他们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2. 完善考核体系科研院所应该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体系,包括对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避免过于功利化的考核方式,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和积极性。

也要加强论文和科研项目的审查力度,杜绝科研造假和论文灌水现象。

3. 引入多样化的激励机制除了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之外,科研院所还可以考虑引入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包括科研项目经费分成、学术论文奖励、专利成果奖励等方式,让科研人员在学术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都能够得到一定的激励。

也可以引入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方面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学术影响力。

全新版_研究所薪酬设计方案

全新版_研究所薪酬设计方案

研究所薪酬设计方案一、引言薪酬设计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员工的积极性、激励度和绩效水平。

而在研究所这样的科研机构中,薪酬设计更加需要针对特定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保证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研究所薪酬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合理、透明、公正的薪酬制度,以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动力。

二、背景分析研究所是一个以科研为主要目标的机构,科研人员是其核心力量。

科研工作的特点是高度创新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薪酬设计应该与个人绩效相结合,既能公平反映个人贡献,又能激励员工的创新和持续发展。

三、绩效评估为了实现薪酬与绩效的关联,研究所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绩效评估应该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评估两个方面。

1. 定量指标定量指标可以包括科研成果数量、质量、专利申请数、论文发表数等方面。

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反映了科研人员的工作投入和学术水平,而专利申请数和论文发表数则体现了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和学术影响力。

2. 定性评估定性评估是对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和学术声誉等方面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同行评议、委员会评审等方式进行,以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四、薪酬设计原则在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的基础上,研究所的薪酬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公平性薪酬设计要公平合理,既能反映员工的个人贡献,又能兼顾团队合作和整体绩效。

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科研人员应有相应的薪酬差异。

2. 激励性薪酬设计应该具备一定的激励作用,能够鼓励员工积极投入工作、追求卓越。

对于取得显著科研成果和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可以给予特殊奖励或福利。

3. 弹性薪酬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弹性,能够适应科研项目的特点和变化。

随着科研项目的进展,员工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可能会发生变化,薪酬设计应及时调整,以适应变化的需求。

五、薪酬结构设计在绩效评估体系和薪酬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如下的薪酬结构设计方案。

1. 固定薪酬固定薪酬是员工的基本报酬,主要由岗位基础工资和岗位津贴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