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重点难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重点难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重点难点整理一、教育学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科目之一,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教育学科目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整理。

1. 教育原理教育原理是教育学科目中的重点内容,主要涉及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教育学说的发展历程。

考生需要掌握如下内容:a.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b.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如个别差异原理、因材施教原理等;c. 著名教育学家的教育观点和理论,如杜威、维果茨基等。

2.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科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学习、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过程与教育实践的关系的理解。

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内容:a. 学习理论和学习风格,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b. 学生成长与发展理论,如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毛主席的教育思想等;c.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如班级管理、学生评价等。

3.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教育学科目中的难点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

考生需要了解以下法规内容:a. 《教师法》和《教育法》的主要内容;b. 关于学生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c. 与教育管理相关的法规,如《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等。

二、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另一个重点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所教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了解。

以下是学科教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整理。

1.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科教学知识的核心内容,考生需熟悉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并了解不同年级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考察内容,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a. 多媒体教学方法,如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等;b. 问题导入法,如通过提问引起学生思考等;c. 合作学习法,如小组合作学习等。

3.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考察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反馈能力。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梳理总结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梳理总结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梳理总结一、教育学理论和教育心理学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基本原理等2.教育学派主要的教育学派和代表人物,如巴贝尔、杜威、爱因斯坦等3.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教育发展的规律和教育方法的分类与应用4.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主要任务等5.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主要的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认知理论等;学习的过程和模式,如记忆、思维、解决问题等二、中小学教育学科基础知识1.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大致框架和重大事件,如晚清教育变革、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新中国建立后的教育改革等2.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法等;教育政策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如教育发展规划、教育改革方案等3.课程与教材改革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原则和方法;教材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宗旨4.教育评价与学生发展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目的;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学生评价和学业水平测试的设计和实施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研究、观察法等三、教育教学知识与教学能力1.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学科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如学科特点、学科目标、学科教材等;学科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模式的选择等2.教学设计与教学管理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如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资源等;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原则,如教室管理、学生管理等3.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如智慧教室、教育大数据等4.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教学研究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职责;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如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和途径5.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学科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如学生学习困难、课堂管理难题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如个别辅导、课堂展示等四、教育教学能力素质和评价1.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教师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2.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操守;教师的职业素质,如教学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3.教育教学评价与学生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学生评价的方法和实施4.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和途径;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五、教师专业发展与学习能力1.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与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教师专业发展实施的困难和对策2.教师的学习能力与教育教学研究教师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3.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和应用4.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应用;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以上是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知识点梳理总结,每个考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重点关注自己薄弱的知识点,多做题多总结,希望每个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教师资格证科目重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科目重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科目重点梳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对于想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来说,取得教师资格证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重点梳理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科目重点。

以下是各科目的重点内容:一、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教育学原理、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伦理)1. 教育学原理: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的定义、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对象等。

掌握主要教育学派的观点,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交往主义等。

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

2. 教育法律法规:熟悉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求,包括教育法、学校管理条例、教师法等。

掌握教育法律法规对教师的要求和规范,如师德师风的要求、学生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等。

3. 教育伦理:了解教育伦理的基本概念和核心价值观,包括道德的基本原则、教育伦理的核心要义等。

掌握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如教师的职业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准则等。

二、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1. 教育学:熟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派的观点、教育学的发展趋势等。

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如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方法的选择等。

2. 教育心理学: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等。

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

三、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这一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应用能力。

题目形式包括综合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

考生需要梳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四、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测试(小学教师)这一科目根据小学阶段的教学特点,考查考生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具体内容参考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和教材。

五、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测试(初中教师)这一科目针对初中阶段的教学特点,考查考生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梳理总结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梳理总结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梳理总结教师资格证考试是评估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备考者来说,了解考试的知识点和重点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对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的梳理总结。

一、思想政治理论知识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等。

3.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包括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等。

4.教育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

二、教育学知识1.教育学基本概念包括教育的定义、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基本特征等。

2.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包括学习理论、记忆理论、动机理论、情感理论等。

3.教学原理与方法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4.教育评价与考试评价包括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教育评价的类型与方法、考试评价的原则与方法等。

5.学生发展与学习困难包括学生认知发展、学生社会情感发展、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断与辅导等。

三、课程与教学知识1.课程理论包括课程的基本理论、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新课程的特点与要求等。

2.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包括教学设计的步骤与原则、教学过程的安排与组织等。

3.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包括教育资源的分类与利用、教学环境的组织与管理等。

4.评价与测评包括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原则、学生评价与自我评价等。

5.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教育的理念与方法、素质教育的实施与评价等。

四、教育管理与教育法律法规知识1.教育管理理论包括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等。

2.学校管理与教育领导包括学校管理的功能与任务、教育领导的基本要求与技能等。

3.教育行政管理与教师管理包括教育行政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教师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等。

4.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包括教育质量监控的目的与方法、教育评估的内容与方法等。

教师资格证笔试常见知识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笔试常见知识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笔试常见知识点梳理教师资格证笔试是评价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考试。

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设计等相关知识才能顺利通过考试。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笔试的常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学知识点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内容。

2. 教育学派常见的教育学派有行为主义学派、认知主义学派、构造主义学派等,每个学派都有自己的理论侧重点和对教育的解释。

3.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过程,包括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情感心理学等内容。

4. 教育的发展及影响因素教育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教育、现代教育、国内外教育制度等内容,同时也需要了解教育的外部因素如家庭、社会、文化等对教育的影响。

5.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教育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和监控的过程,包括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内容。

二、心理学知识点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了解不同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及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2.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包括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结构的变化等内容。

3. 学习动机了解学习动机的类型、影响因素、调节方法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

4. 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是指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存在的个体特点和表现,包括智能差异、性别差异、兴趣差异等方面。

5.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心态的教育活动,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目标和方法。

三、教学设计知识点1. 教学设计原则教学设计原则包括目标明确、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等,合理运用各种教学原则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目标,包括情境设计、学习任务设计等。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问题解决法等多种形式,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教师资格证重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重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重点总结一、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考察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育学基本理论教育学基本理论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需要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如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教育过程、教育规律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教育学家的思想理论。

2. 教育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是指与所教学科相关的教育学知识。

教师需要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发展趋势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要善于将教育学理论与学科知识相结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3. 教育教学设计与评价教育教学设计与评价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会涉及到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相关的知识。

要熟悉教育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能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设计出符合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教学方案。

二、教育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主要考察教师对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以及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育法律法规教师需要熟悉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了解教师的权益和职责,掌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法律法规问题。

例如,教育法、教师法、学校条例等。

了解教育法律法规,是保障教师权益和维护教育公平正义的基础。

2. 职业道德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在职业道德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

教师资格证考试会涉及到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如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等。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起到榜样和引导作用。

三、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主要考察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要求在教学实践中积累、总结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科目知识点梳理

教师资格科目知识点梳理

教师资格科目知识点梳理教师资格考试是国内教育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考试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而想要成功通过考试,掌握相关科目的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考试常见科目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 教育学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和特点2. 教育学的学派与流派- 中国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国际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3. 教育思想与教育原理- 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近代西方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教育原理的基本分类与理论二. 心理学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2. 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知觉与注意- 学习与记忆- 思维与解决问题- 情感与情绪- 人格与发展3. 心理测量与评价- 心理测量的目的和方法- 常见的心理测量工具及其应用领域三. 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法规的概念和种类- 教育法律法规的定义和作用- 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2. 具体的教育法律法规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3. 教育管理与教育改革- 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四.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1.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2. 教育技术设备与媒体材料- 教育技术设备的种类和功能- 各类媒体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3.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计算机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网络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五. 教育评价与教育统计1.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教育评价的定义和分类- 教育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2. 教育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指标- 教育统计的定义和分类- 常用的教育统计指标及其解读3. 教育质量评价与教育监测- 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教育监测的内容和方法综上所述,教师资格考试的科目知识点梳理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以及教育评价与教育统计。

教师资格证科目要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科目要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科目要点总结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教师职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认证,对于想要成为合格教师的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科目的考试要点也有所不同,以下是对教师资格证科目要点的总结。

一、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教育基础知识)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核心科目之一,主要考察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和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要点总结如下:1. 教育心理学: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掌握学生发展的规律、个体差异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2. 教育学:熟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3. 教育法律法规:熟悉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包括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了解教育监督与评估的法律法规。

4. 教育评价与测量:掌握教育评价与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教育评价的功能和作用,熟悉各种评价方法和工具。

5. 教育研究方法: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整理和论文写作等基本技能。

二、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的另一个重要科目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主要考察教师在所教授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要点总结如下:1. 学科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熟悉学科的内在联系和学科知识的体系结构。

2. 教学设计与评价:熟悉教学设计和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能够评价教学效果。

3. 教学方法与手段:了解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能够根据学科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 学生学习特点和教育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育需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

5. 教学组织与管理:了解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组织和管理学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三、综合素质面试综合素质面试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环节,考察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高校教师资格证复习重点

高校教师资格证复习重点

《教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一、单项选择1.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2.“七艺”指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中国六艺礼乐射御书树3.由于〔自然科学诸学科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部分科学知识进入了大学教学。

4.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

国际上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极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概念。

5.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6.高等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专业教育。

7.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取决于〔政权的性质〕。

8.〔一个国家的政体〕与高等教育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9.〔民主问题〕始终是教育与政治间关系的核心。

10.在现代经济社会,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间联系密切,〔经济结构〕已经成为确立高等教育结构和结构内部调整的基本依据。

11.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4%的投入,33%的经济增长奉献。

12〔.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13.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的与方向决定了其智能基本上是〔培养专门人才〕。

14.〔发展科学智能〕产生的背景是1810年洪堡柏林大学的创办。

15.威斯康星大〔校长范海思〕是一所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赠地学院。

威斯康星思想服务社会16.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18世纪〕。

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19世纪初德国大学〕。

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19世纪末美国大学〕。

二、多项选择1.高等教育出现了多样化,如美国形成了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

2.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培养专门人才、科研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

3.柏林大学创办的基本原则: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4.直接为社会服务包括: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设备开放服务。

三、判断1.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2.阿什比提出,人类教育史上发生过四次教育革命:第一次将教育的责任由家庭转移到专门的机构;第二次将书写文字作为教育工具;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使教科书成为教学基本依据;第四次是光、电、磁等科技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尤其是电子电脑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方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方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方法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方法(精选3篇)教师资格证考试即将开始,考生们在考场中的临场发挥也十分重要,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发挥水平更好呢?下面给大家分享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方法【篇1】一. 重点知识(一)职业理念:教育观:1.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新课改的教学观: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学生观: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教育公正:处理好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问题,以所有学生的发展为本,或者说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机会均等,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或者说教育机会对所有的学生来说是均等的。

教师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教师角色转变、教师行为转变教师角色转变: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行为转变: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二)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XX):三爱两人一终身。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职业道德-复习重点完整最新版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职业道德-复习重点完整最新版

师德名词解释目录1,道德2,职业道德3道德意识4道德行为5道德修养6教师职业道德7教师职业道德规范8教师职业道德修养9教师职业道德原则10职业理想11教师理想12自律13自律规范14良心15教师良心16热爱学生17,人生观18,人生目的19,人生价值、人生意义20,人生理想21,人生态度22乐教、敬业23.义务24.人生义务:25.教师的道德义务26.教师公正:27.教师威信:28.教师德性:29.教师人格:30.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名词解释1,道德: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品质的总和.2,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涵盖了职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工与领导,职工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等多重关系的调整与处理,是在职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有的社会道德现象。

3道德意识:是指人们在道德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观念,情感,信念等内在的道德品质.4道德行为:就是在道德意识的支配在所表现出来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行为.5,道德修养:是指一个人通过学习,实践中的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从而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不断实现自我改造以完善自身的过程及其结果,它突出地表现为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反省活动以及通过这种反省活动所形成的道德情操,所达到的道德境界.6教师职业道德:指的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调节和处理各种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道德品质.7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道德原则在特定伦理关系和活动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是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适应特定伦理关系和领域教育教学需要的具体道德要求.8教师职业道德修养:9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应遵循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是对教师行为和品质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道德的社会本质最直接和集中的反映.10职业理想:指个人所希望从事的职业和在这一职业活动中希望达到的水平或成就.11教师理想:是指教师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希望达到的成就。

教资重点知识

教资重点知识

教资重点知识教资考试是中国国家教师资格认定的重要评价标准,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学子追求的目标。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教资考试,以下将介绍教资考试的重点知识。

一、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资考试中的重要一环,它研究人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并探讨如何优化教学方法和教育环境。

在教育心理学中,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重点知识:1. 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了解不同理论对教学的启示和指导,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

2. 发展心理学: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和成人发展心理学等。

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

3. 教育评估:包括教育测量、评估和考试等。

了解评估方法和指标,能够更好地进行学生的综合评价,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二、教育法律法规在教资考试中,还需要了解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以便合法合规地从事教育工作。

以下是几个重点知识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该法规定了教育的任务和基本制度,保障了公民的教育权利。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该法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教师的职业行为和发展。

3. 教育部文件:定期了解最新的教育部文件,例如《教育部关于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了解教育政策和趋势。

三、教学设计与评价教学设计是合理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过程,而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估的过程。

以下是几个重点知识点:1. 教学设计: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能够编写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2. 教学方法:了解多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3. 课堂管理:了解课堂管理的原则和策略,能够有效地管理课堂秩序,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育伦理和职业道德,严守教师职业操守。

以下是几个重点知识点:1. 教师职业道德准则:了解教师职业操守的基本要求,包括教学能力、师德修养、言行举止等方面。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重点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重点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重点1.人身心发展的规律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及其作用2.环境及作用3.学校教育及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1.家长或教师期望值过高2.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3.有过失败的考试经历4.有容易引发焦虑的品质5.教师的职业素养1.思想道德素养2.知识素养3.能力素养4.心理素养5.身体素养6.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7.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认为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8.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3.作业检查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0.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11.常用的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2.一堂好课的标准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课堂气氛热烈13.班级授课制的评价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不足之处:(1)不利于因材施教;(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14.教师成长的途径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教资知识点总结资料

教资知识点总结资料

教资知识点总结资料一、教育学教育学是教资考试的一个重要考试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的掌握情况。

教资考试的教育学知识点主要包括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学研究方法、教育学家及其主要著作、教育学发展历程等内容。

此外,还包括教育哲学、教育政治学、教育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相当熟悉这些内容,才能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二、心理学心理学是教资考试的另一个重要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掌握情况。

心理学知识点主要包括心理学基本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家及其主要著作、心理学发展历程等内容。

此外,还包括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深入了解这些内容,才能在考试中有所发挥。

三、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教资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

教资考试的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主要包括教育法律、教育法规、教育政策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掌握相关政策条文,才能在考试中成功。

四、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是教资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考察考生对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掌握情况。

课程教学知识点主要包括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内容,了解相关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才能在考试中有所表现。

五、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是教资考试的一个重要考试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掌握情况。

教育管理知识点主要包括教育管理基本原理、教育管理研究方法、教育管理者及其主要著作、教育管理发展历程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内容,了解相关的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综上所述,教资考试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课程教学、教育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考生需要系统学习,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获得教师资格认证。

希望考生能够认真复习,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中学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学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学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整理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是中小学教师职业资格认定的一种方式,通过考试可以得到教师资格证书。

为了帮助备考的教师更好地备考,以下整理了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一、教育学
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规律的学科,它包括教育的定义、对象、任务、原则、方法等内容。

2.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主要包括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

3.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主要包括个别差异、生理发展、社会环境等原理。

4. 教育学的教学理论
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二、心理学
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它包括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内容。

2. 发展心理学
主要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等内容。

3. 认知心理学
主要包括学习、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

4. 人格心理学
主要包括个性、性格、社会心理等内容。

三、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主要包括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启发式教学等。

2. 教学设计的步骤
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安排等。

3. 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良好的教学设计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知识点整理,可以更好地把握备
考重点,提高备考效率,希望广大教师考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顺
利通过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祝好运!。

教师资格证考题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题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题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学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任务2. 教育规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3. 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和内在联系4. 现代教育科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5.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二、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个体差异理论及其教学应用3. 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学的指导作用4. 记忆、思维、情感和性格的教学应用5.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教学效果的关系三、课程与教学论1. 课程的概念、特点和功能2. 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和原则3. 教学目标的分类、结构和特点4. 教学方法的基本分类和运用5. 教学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四、教育法学1. 教育法学的概念和任务2. 教育的法律地位和作用3.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4. 中国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和特点5. 教育管理的法律要求和实践五、教学设计与评价1.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 教学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和原则3. 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概念4. 教学评价的基本组成要素和方法5. 教学设计与评价的衔接和应用六、教育方法学1. 教育方法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和教学形式4. 教学中的学生角色和学习方法5. 教学实践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七、教育技术学1.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3.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4. 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 远程教育技术的原理和实践八、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伦理1.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和指导原则3. 教师的职业形象和社会评价4. 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和内容5. 教育伦理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以上为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主要知识点总结,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注重掌握以上知识点,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和命题规律,从而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形成人的品德、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人的能力,从而为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必需的专门训练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2、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

三、教育的本质1、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2、教育的基本特点:目的性、价值性、实践性、能动性。

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决定作用、反作用。

2、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决定作用、反作用。

3、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关系:决定作用、反作用。

4、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五、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

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遗传、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小学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任务:身体保健和身体锻炼、智育、德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4、小学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特殊任务: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适时地进行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培养自我意识,发展学习能力。

5、小学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指导自主发展。

下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

二、教育的结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基本方面。

三、教育的功能1、社会功能: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上。

2、个体功能: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方向、速度和结果的影响上。

四、教育的本质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之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知识复习资料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教师资格重点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重点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重点知识点汇总教师资格考试是教师职业资格认定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检验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的考试。

为了帮助考生整理和汇总教师资格考试的重点知识点,本文将就几个常见科目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它研究了学习者的心理特点、智力发展和个性差异。

在教育心理学中,考生需要熟悉以下几个知识点:1. 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建构意义,如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和社会文化学派等;2. 发展心理学:关注学习者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发展,如儿童认知发展、青少年心理发展和成人发展等;3. 认知过程:以学习者在接收、编码、存储和检索信息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如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等;4. 个性差异:研究学习者在智力、兴趣、动机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并提供个性化教育的理论依据;5. 教育评价:包括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等,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

二、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另一个重要科目,它研究了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教育活动的规律。

在教育学原理中,考生需要了解以下几个知识点:1. 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如儒家教育思想、新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等;2. 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观:研究教育的目标和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如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等;3. 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分类和选择等;4. 教学评价与反馈:研究教育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和指导;5. 教育管理与教育领导:涉及学校管理、教育领导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三、小学科学小学科学是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科目之一,它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部分。

在小学科学中,考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点知识点:1. 自然科学:涉及生物、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如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物体的形态和变化、物体的性质和变化等;2. 社会科学:包括地理、历史和政治等方面的知识,如地球的构造和变化、古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等;3. 科学实验: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4. 环境保护和科学素养:关注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培养路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本质属性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2.有目的有意识自觉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4.存在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活动三要素之间的矛盾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具有继承性2教育受到其他社会意识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学校为什么起主导作用1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人的发展方向2通过专门教师训练,效果好3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4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深刻学校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学校佳偶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足对个体发展的方面和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2.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学制建立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国内学制与国外学制义务教育特点1.强制性义务性2.普及性,统一性3.免费性,公益性试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 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 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激励评价中学教育科研意义1.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需要2.促进教师专业不断发展3.3不断激发教师对于工作的热情基本方法:观察法、调研法、历史法、实验法课程:是各种各类学校为实现噢诶样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总和。

教科书做用1.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2.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4.根据本学科在总体课程中的位置,研究学科与其他学科关系,理论与实践的最佳联系途径,对个教学阶段的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函做出统筹安排教材编写:螺旋上升与直线式编写教科书编写基本原则:1.体现学科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3.保证科学性前提下,融入我国社会发展现状4.合理的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5.家奴用年级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影响课程开发的的主要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设发展的要求与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时代与生活的联系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评价方式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的独特的人3学生是有独立意义得人学习方式1.自主学习2合作学习教师观1.与学生关系,是学生学习促进者2.与研究关系,是教育教学研究者3.与课程关系,是课程建设的研究者和开发者4.与社区关系,是社区型的开发教师教师行为转变1 师生关系尊重赞赏2教育关系帮助引导3对待自我反思4对待其他教育者合作教学的特点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特点: 1 教学是一培养全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构成3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教学的意义1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形式2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3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观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学生的认识特殊性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发展性)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双边性)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育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备课的要求1专研教材 2 关注学生 3 设计教案写好三个计划1学期教学进展计划2课题计划 3 课时计划上课的标准: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组织严密 6气氛浓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课外作业的要求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要求,要有代表性2.作业分量要得当,难易要适度3.向学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时间4.经常检查批改学生作业学校家偶尔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上课前的而准备工作,是教好可得前提2上课,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布置与反馈4课外辅导,主要有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两种形式5学生成绩的检查和评定教学原则:1 直观性 2 启发性 3 巩固性 4循序渐进性 5理论联系实际 6 量力性 7因材施教性 8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结合要注意每一个原则的内容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4演示法 5 参观法 6 练习法 7 实验法 8实习作业法班级授课的优点1有利于大面积的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集体作用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评价的种类的和功能1诊断性评价:在学期开始,为了料及而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赢学习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功能:1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2 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排3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2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功能:1改进学生的学习2为学生的学习定步3强化学生的学习4给教师提供反馈3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评价功能记着看啊新课改下学科与学生的关系1关注每一位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培养新课改下的教学评价1.甄别走向发展2.单一走向多元: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与手顿多样化3.重结果走向重过程注意规律在教学重点应用1.充分利用无意注意进行组织教育2利用有意注意3两者转化4根据注意的特点与规律进行教学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性质2.记识材料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3.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4记忆的方法5记忆的时间6记忆者的态度7情绪和动机也影响遗忘的进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于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想学习策略,合理学习组织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复习方法1及时复习,在学习当天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记下俩不就就要复习3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 2 迁移 3 定势 4功能固着 5 圆形启发 6动机强度还有个体智力水平性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世界观等知识概括的措施1 充分利用变式2进行科学的比较3适当运用正例子和反例子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1.操作定向 2操作模仿 3操作整合 4操作熟练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联系3充分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 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注意原型的独立性、完备性于概括性3 根据培养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4 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影响自我效感的因素1.自身成败经验2 对他人的观察 3 言语劝说 4 自身情绪与状态功能:1决定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选择以及坚持2影响学生对于学习困难的态度3印象学习任务的完成4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学习动机的培养1了解和满足学生需要,出尽学习动机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激发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育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1 关注知识经验,完善认知结构:1 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丰富性 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与组织性3原有知识经验额可利用新2 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1精选教材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顺序3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学习策略1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复述策略:1利用无意记识和无用 2 排除相互干扰 3 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 多种感官参与 5 复习形式多样性 6划线精细加工策略:(1)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谐音联想法关键法视觉连想(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5)利用背景知识组织策略:1 列提纲 2 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者模型图网络关系图 3 利用表格:一览表2 元认知策略:计划监控调剂3资源管理:时间管理资源管理环境努力时间管理:(1)统筹安排学习管理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3零碎化时间灵活运用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自我意识是个体对于自己以及自己身边事物的关系的意识答案要点】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过程。

(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儿童在1岁末就开始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分开来,并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按照自己的姓名、身体特征和活动能力来看待自己,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2)社会自我。

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

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批判性正在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概括程度的评价。

但他们的自我评价通常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的调节控制能力也较差,常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

社会自我到少年期基本成熟。

(3)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在青年初期开始形成和发展的。

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

通过对自我的发现,产生独立的愿望,了解未来对自己的重要意义。

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和全面,并具有社会道德性,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

初中生自我意识的特点1 初中生的自我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发展 (1)出现成人感(2)自尊心强(3)出现自卑感2开始自我分化3 能够更加自觉的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个性品质,但是水平不高高中生自我意识特点1 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2自我意识的组成成分分化3强烈的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4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5自我评价逐渐成熟6自尊心强7道德意识高度发展高中生注意品质的特点1 注意稳定性提高,但是发展速度相对缓慢2注意广度接近成人3注意分配能力还不够成熟4注意转移能力缓慢增长如何培养学生注意力方法1)要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分散作斗争的能力。

具体措施有:1.要求学生对干扰他们的刺激保持镇静的态度;2.加强注意的目的性;3.加强锻炼学生自我调节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