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综合其他新闻理论的笔记

合集下载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_笔记_总结讲解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_笔记_总结讲解

一、新闻与宣传1.两者的定义和差别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是在追求“不断发生的事情”中对事实的叙述。

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行为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

在政治宣传中,观点的赞同者可能会积极地接受宣传,而观点相佐者,则会回避接受和抵制宣传。

在商业宣传中,只有需要者才会响应宣传,其他人很少会主动接受宣传、喜欢宣传。

从表现方式看,新闻与宣传的差别是:第一,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第二,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第三,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第四,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第五,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第六,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2.宣传的“最大-最大策略”。

在你我双方的关系中,增加我的利益,同时也会增加你的利益。

3.宣传伦理戈培尔发动“波兰威胁”的宣传攻势时有一句名言:“宣传只有一个目标:征服群众。

所有一切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都是好的”。

4.新闻中的宣传,分析问题的参照系美国传播学者约翰·梅里尔等列举了11种常用于新闻报道的宣传技巧(Merrill,Lee & Friedlander,1990)。

这些宣传技巧的使用便形成了语义噪音,给受众带来了信息解码的困难。

它们是:(1)用单向和静态的方式表现人物和事件,使受众形成定向思维(creation of stereotypes);(2)把观点包装成事实(presentation of opinion as fact);(3)有选择地使用引语,通过表面客观的手段达到主观的目的(speaking through sources) ;(4)使用情感动词和副词对直接或间接引语呈现否定或肯定的态度(biased attribution);(5)在信息方面有所选择,如记者有时使用某些事实而不用另外一些事实(information selection);(6)不顾受众的知情权,对某个新闻事件完全不报道或漏掉新闻事件的某些事实(news management);(7)采用不同的称号(use of labels),如,一个新闻事件中的“游击队员”(guerrillas )可能在其它地方就变成了“自由战士”(freedom fighters);(8)用笼统的词语进行概述(vague authority),比如使用“许多人”或“大多数人”(many people或most people)等词语;(9)根据要塑造的形象选择性地使用不同的语言、照片或音响资料(selective factuality);(10)以偏概全,用个体代表整体(one-person-cross-section);(11)借口无法查对,对事实不再进行追踪(the “not available” ploy),这种方法经常用在报道结尾。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综合其他新闻理论的笔记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综合其他新闻理论的笔记

新闻理论十讲核心知识点梳理写在前面的话:各位童鞋,无论你选择报考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的学硕还是专硕,《新闻理论十讲》都是考研复习的重中之重哈,自从该书2008年出版以来,每年选自《新闻理论十讲》的考题都会有一两道,且所占分值不少,故而此书需要精心研读,看薄看透并且对结构框架烂熟于心是每一位考生的不二选择哈。

下面是对于本书的笔记梳理,建议童鞋们在看过书后再用这份笔记加以复习。

在复习后期,应该做到看到每一个标题,就能立刻反映出此标题下的主要内容。

第一讲新闻——叙述事实一、新闻与宣传(2012年专硕论述题第一题)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行为的重心不是接受者,而是传播者,其归宿是传者扬其理。

宣传可以分为商业宣传和政治宣传。

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可以相互渗透,而且有交叉的地方。

宣传有很多种形式,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的目的是其中一种,及时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可以夹杂宣传的成分。

新闻是为了满足受众获知新消息的需要,而宣传是为了满足宣传者输出观点的需要。

新闻和宣传的六个方面的区别:第一、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第二、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第三、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第四、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第五、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第六、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二、新闻与舆论舆论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

新闻可以反映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个群众性事件的时候。

但是,多数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事实,而且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具体的新闻反映了舆论,这是舆论与新闻的关系。

媒体是舆论的载体。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传媒不一定代表舆论。

但是,一般情况下,可以说传媒是舆论界。

三、新闻的特性第一、新闻报告的是现实事物。

第二、强烈的时效要求。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新闻法治)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新闻法治)

陈⼒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新闻法治)第三章新闻法治3.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区分“法制”与“法治”1.“法制”与“法治”的概念(1)“法制”“法制”作为名词,即法律制度的简称,这是中性概念;作为动词,它的英⽂对应词组是rule by law ,即通过法律进⾏统治,主语是统治,带有制定者任性的性质,中国并不缺区分“法制”与“法治”世界上的两⼤法系新闻传播法的渊源我国新闻⽴法的历史知情权“四权”理念隐私权隐匿权新闻传播法的基本理念和⼤体内容更正与答辩权分清“诽谤”与“侮辱” 新闻法应有的⼤体内容和结构法的刚性与意识形态弹性的⽭盾权利的普遍性与等级性的⽭盾我国新闻传播法⽬前难以出台的原因法的稳定性与舆论导向随机性的⽭盾法的普遍性与纪律的有限性的⽭盾对传媒的随机控制和依法⾏政的⽭盾我国新闻实践中的“新闻官司”新闻法治乏,秦始皇的时候就实现了。

(2)“法治”①“法治”的英⽂对应词是rule of law,是指⽤法来治理政治,“法”在这⾥是主体的所有格,即依法⽽不是依具体政治领导⼈的主观意志办事,法治社会不会由于领导⼈的更迭⽽轻易改变法律制度,“法治”是⼀种稳定的社会状态,隐含所有⼈都在法的治理之下的意思。

②“法治”是“⼈治”的对⽴⾯,反对社会政治中的个⼈独裁,强调⼈民主权和法律治理,它以法律来防⽌“⼈存政举,⼈亡政息”的发⽣;它主张法律⾯前⼈⼈平等,反对法律之外和法律之上的特权。

“法制”则不具备这种特性,可能出现“⼈治底下的法制”。

2.关于“法治”的法学解释(1)英国法学家戴雪对“法治”提出了三点解释:①除⾮明确违反国家⼀般法院以惯常⽅式所确⽴的法律,任何⼈不受惩罚,其⼈⾝或财产不受侵害。

②任何⼈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且所有⼈,不论地位条件如何,都要服从国家⼀般法律,服从⼀般法院的审判管辖权。

③个⼈的权利以⼀般法院提起的特定案件决定之。

(2)英籍法学家约瑟夫·拉兹在《法的权威》⼀书中提出了“法治”的⼋条原则:①法律必须是可预期的、公开的和明确的。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传媒的基本职能及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传媒的基本职能及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

第一章 传媒的基本职能及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3.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中国新闻业的先行者对行业的两种不同角度的认识中国新闻业的先行者对行业的两种不同角度的认识一种泛化认识:传媒是舆论的表达者列宁:报纸是集体的组织者 毛泽东:报纸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其他“工具论”的观点 从政治和意识形态角度定位传媒 作为治理技术的传媒 “教育论”的观点 关于报纸“通上下”职能的认识 反动的法西斯主义传媒观 传播学关于传播“四大功能”的观点 新闻专业主义的传媒职能定位 瓦耶纳关于大众媒介基本职能的观点 传媒是一种文化产业 记者对传媒职能的不同认识导致不同权重的选择 政党报刊时期传媒具有阶级性、党派性 传媒与阶级、党派的关系 商业报刊时期传媒产品作为商品传播科技的发展与对传播的控制传媒生产中的商品交换情形 传媒的基本职能及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最早的一批中国新闻从业者,已经十分清楚传媒是做什么的。

不过,那时的报人多半是被动就业,为啖饭而来。

1.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报人职业视为文途末路、下等艺业那时的传媒道听途说为多,记载多夸,社会名声不好。

《申报》第一任主笔蒋芷湘考中进士后,即刻脱离报馆。

士人与报人的角色冲突,消解了他们本来对报纸原有“职业”的认同。

2.报刊地位的变化(1)1896年开始,梁启超论证了一系列关于出版自由、第四种族、舆论监督等等观点,引进西方新闻学的学术观点,主要服务于政治斗争。

他将报刊视为“政本之本,教师之师”。

(2)早期有政治抱负的中国记者,都认为立言、立德,是记者之天职,记者的职能是平天下之不平。

这是中国“文以载道”的传统的影响。

(3)于是,关于传媒是做什么的认识,存在两种不同方位的认识: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定位传媒;从新闻与政治意识形态关系角度定位传媒。

二、一种泛化认识:传媒是舆论的表达者(1)传媒是舆论的表达者的最早论述从18世纪开始,许多思想家都在一般意义上谈到传媒是舆论的表达者这个观点,最早可能是英国伦理学家边沁,他在自己的论著《宪法法典》中谈道:舆论表达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报纸。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新闻真实)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新闻真实)

第三章 新闻真实2.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真实是事实的真实 1.不同的领域或学科都讲真实 (1)哲学的真实,在于探究事物的本质。

哲学家都有一种探究事物本质真实的内在驱动力。

新闻真实是事实的真实传媒呈现的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新闻是否真实还取决于接受者的认同 类型化 传播者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经济体制影响新闻真实 礼仪化权势的选择标准使得传媒很难完全真实地反映事实 传媒对事实的命名、定义 传播符号表达意思的有限造成对事实的误读 文学想象造成具体的新闻失实、体制性失实 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 “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泛滥记者报道科学事实与科学研究的性质存在天然差异 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请记者用理性来审视事实警惕科学新闻背后可能站着的利益集团 四种情形中要特别警惕科学假新闻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建立失实后的更正与答辩机制 新闻真实(2)文学的内容大多是虚构的,但是它必须来自生活,是生活与感受的真实。

文学真实,从欣赏者角度看,一类要求生活的真实(小说、故事片等),一类:要求感情的真实(诗歌、散文等)。

(3)宗教真实是指信仰的真诚,有句话叫“诚则灵”,便是指这种情形。

(4)司法要求真实,这是以法律为准绳、以证据为依据的非常严格的真实要求。

在司法上,没有确凿的证据,就不能确认它是事实,这是司法工作特有的要求。

新闻的真实,远没有司法真实那样严格。

2.新闻真实是事实的真实新闻是对事实的叙述,理论上讲,记者的叙述与事实必须完全相符,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的标尺。

(1)新闻毕竟只是关于事实的叙述,不是事实本身,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根据生活经验,如果这个距离适当,大家都会认为某篇新闻报道是真实的,不会苛求。

(2)具体的事实本身是非常复杂的,而记者在报道的时候,篇幅、时间都是有限的,说得大体差不多,受众就会认为报道是真实的,这是新闻真实与司法关于事实真实要求的不同点。

陈力丹理论十讲 笔记

陈力丹理论十讲 笔记

第一讲:新闻,叙述事实1 新闻不等于宣传2 新闻不等于舆轮3欧州文明中的新闻是指新鲜的东西。

4中国历史对“新”赋予更多地伦理色彩5宣传比较复杂一些,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此来影响以及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社会性传播活动。

归宿是:受者杨其理”政治宣传和商业宣传,只有人们感兴趣时才能产生效果。

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可以互相渗透,又互有交叉。

我们现在从事的新闻工作,可以有宣传,但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

从表现方式看,新闻与宣播的差别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新闻重视信息,宣传重视形式2新闻重视新异,宣传重视反复。

3新闻重视事实,宣传重视观点。

4 新闻重视时效,宣传重视时机5新闻重视沟通,宣传重视操纵6新闻重视平衡,宣传重视倾斜:做新闻的人都有这样的工作经验:新闻报道在叙述一件有争议的事情的时候,要把争议双方的观点都说到位,而且,各方在报道中所占的比重大体应该相当。

按照这样的方式写的报道,不会受到某一方面的过分指责。

宣传并不是坏事,但有的宣传者强调,我们的用意是好的,所以我们可以运用些不合法的手段。

如果是这样。

就存在一种宣传目的和手段的道德冲突。

这是我们在理论上要予以注意的。

新闻中的宣传:例子:俄罗斯:俄罗斯官方把这个新闻压了半年,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公开?这个个时候国际局势发生了变化,俄方要借助这个机会告诉美方不要干涉俄罗斯的内政。

这个就是新闻中的宣传。

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直接把宣传当做新闻。

宣传里没有新闻,很生硬。

这样的说法是形式上很热闹,实际上没有受众,新闻不等于舆论:新闻是对客观发生事实的叙述,舆轮是一种自在的意识形态,不是自为的。

自为即是有组织的,有组织的意见不是舆论。

舆轮不是可以随便说的。

说“舆论认为”你必须拿出证据证明你说的那个舆论是舆论。

在某种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以,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成为舆论。

如果持某种意见的人达到了三分之二,我们可以说这种意见掌控了全局。

新闻文体读书笔记(精选3篇)

新闻文体读书笔记(精选3篇)

新闻文体读书笔记(精选3篇)新闻文体读书笔记1《新闻理论十讲》是陈丹力教授理想状态下最适合中国本土的新闻理论教材。

摒弃抽象的概念用第一人称,直白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人在浅显易懂中由浅入深地了解新闻理论的基础知识,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主要分为十讲,分别从新闻与叙述事实、新闻价值、新闻真实、新闻客观性原则、大众传媒的职能、新闻出版自由、新闻法、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宣传学、舆论学。

系统的为我们阐述了新闻报道的内涵相关法律规定。

是一本充满智慧、极富启发的优秀读本,同时是了解新闻专业的基础读本。

第一.为我们明晰新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不如第一讲新闻与叙述事实为我们区分新闻与舆论、新闻与宣传的概念和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新闻的定义,而我国则是以陆定一先生的观点为依据。

其中作者指出“有闻必录”与新闻的客观性完全不是一回事。

中国最早出现“有闻必录”是在19世纪末是一种新闻招徕的广告语言从来都不是新闻客观性的内涵表述。

例如当时上海传媒上的“有闻必录,无言不详”、“有闻必录,无奇不搜”、“人吉如是,未知确否,姑志之,以符有闻必录之例”。

同时举出了我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徐宝璜的《新闻学》中就对“有闻必录”作出过批。

作者对这些概念的细致的区别更是体现了他对待学问的严谨态度,用统筹学上通用的黄金分割比例“0.618”来佐证舆论的意义。

对引证的例子、名人言论不是单一的截取出某个字词、某句话而是力求完整的再现原作者的原意,这样审慎的学术态度是值得我们深思、学习的。

第二.结构、观点和表达的新颖性。

以新闻理论关键词作为章名,以重要论断作为节名,形成体例上的开放式系统,避免了对新闻理论刻板生硬的演绎和组织。

提倡应用性的新闻理论,充分吸收了新闻实践和理论的前沿成果,并借鉴了相关学科的理论,对于中国新闻实践颇具指导意义。

本书摒弃了抽象的论述,以漫谈和对话的方式表达新闻理论,直白生动,深入浅出。

书中的大量案例和图片,更增添了阅读上的快乐和理解上的便利。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复习笔记及详解_才聪学习网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复习笔记及详解_才聪学习网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复习笔记及详解_才聪学习网[电子书]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本书是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

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

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新闻理论考研(博)真题,这些学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博)参考教材。

所选考研(博)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

(3)解析课后习题,补充典型题。

本书参考大量新闻理论相关辅导资料,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针对每章的重难点补充整理了典型题,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第一单元新闻理论的简要历史与现状1.1.1 复习笔记1.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单元关于“新闻”的理论第一章新闻与宣传2.1.1 复习笔记2.1.2 课后习题详解2.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章新闻价值2.2.1 复习笔记2.2.2 课后习题详解2.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章新闻真实2.3.1 复习笔记2.3.2 课后习题详解2.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章新闻客观性原则2.4.1 复习笔记2.4.2 课后习题详解2.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单元关于“新闻传播业”的理论第一章传媒的基本职能及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3.1.1 复习笔记3.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章新闻出版自由3.2.1 复习笔记3.2.2 课后习题详解3.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章新闻法治3.3.1 复习笔记3.3.2 课后习题详解3.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章新闻职业道德3.4.1 复习笔记3.4.2 课后习题详解3.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一单元新闻理论的简要历史与现状1.1.1 复习笔记【重点难点归纳】一、世界新闻理论的起点1.新闻理论的起点1690年,德国人托俾厄斯·波伊瑟写的博士论文《关于新闻报道》是世界上第一篇新闻理论论文。

新闻理论十讲 Dean笔记

新闻理论十讲 Dean笔记

第一讲新闻——叙述真实※新闻≠宣传新闻是“受者晓其事”,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即“传者扬其理”。

从表现方式看,新闻与宣传的差别表现在:1)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新闻要有实在的东西,能够消除人们对某个事情的疑惑或者给人新鲜的信息内容。

2)新闻重新异,宣传重重复:新闻的内容一般是新鲜和异常的信息,宣传的内容多数属于已有的,需要反复说,加深印象。

3)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新闻内容本身是具体的事实,而非套话和空话;宣传的目的要像接受者灌输一种观点、一种对某种事物的认同。

4)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新闻必须在有效的时间内把事实传播出去,宣传者可能掌握了一定的事实,但可能会选择一个能够产生最大宣传效果的时机才透露出来。

5)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新闻没有控制对方的目的;宣传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然后控制人们的行为。

6)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新闻报道有争议的事实时,要把争议双方(或多方)的说法都说到,而且各方在报道中所占的比重大体相当,甚至编辑在编排版面的时候也要考虑版面平衡问题,不能一版全是好消息或全是坏消息;宣传则相反,会有意突出某一点,遮蔽某一点,所以说宣传带有倾向性。

注意:除了不同,还要分析新闻与宣传暧昧的关系。

※新闻≠舆论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一的意见视为舆论,这时这种意见可能开始对全局产生影响;如果持某种意见的人数接近总数的三分之二,可以说这种舆论已经掌控了全局。

这一分法主要依据运筹学上通用的黄金分割比例“0.618”。

新闻可以反映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些群体性事件的时候。

但新闻可能没有反映舆论,因此二者不能等同。

※中外新闻观西方最早的新闻概念源于《圣经》的传教,对传播者来说有一定的宣传目的,对手穿着来说,是指新鲜的事情和观念。

在西方文化意义上,“新闻”一词是“新”的含义,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且这个事实要求新鲜、有趣。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新闻职业道德)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新闻职业道德)

第四章 新闻职业道德3.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一般理解1.什么是新闻职业道德新闻职业道德,或新闻传播业的行业道德,要求传媒遵循一般的社会道德和本行业的专业标准,对其职业行为进行理性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1)新闻职业道德的内容①一般社会道德在新闻传播职业领域的运用,诸如要体现人性、尊重人格、不说谎等, 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一般理解新闻自律与我国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意识现状 体制转型造成职业道德和规范缺失的主要原因 商业利益 行业内混岗传媒人的劳动保障不到位、人员流动率过高 目前在新闻职业道德方面首先要做的事情中国新闻职业规范概述有偿新闻财经记者利用职业之便获取利益 几类违反职业道德和规范的情形 媒介审判制造“传媒假事件”报道缺乏人性 新闻职业道德即“什么不能做”的道德责任。

不要伤害别人,不要偷窃,不要说谎,尊敬他人……这些,也即新闻职业道德的底线。

②职业规范,即“应该如何做”的专业技术方面要求。

(2)新闻自律①作为名词,是指职业道德和规范的成文条款,或公认的不成文惯例。

②作为动词的“自律”,即自我约束。

这里的自我,除了个人对自己的约束外,行业内的自律组织对行业内人的违规行为的处罚,也是自律,即行业内的自律。

(3)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4)记者在遵守一般道德上存在的问题①除了新闻行业的技术规范外,我国记者在遵守一般道德上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为采访到需要的素材而随意说谎。

不说谎,也是人的基本的道德底线,人人都说谎,结果必然是大大增加每个人确认真实的成本,这是一种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最低道德保障”。

“底线”根植于人最基本的道德信念中。

“说谎”或“造假”这样由记者制造的看点,如果不坚决加以制止,传媒的公信力将丧失殆尽。

②职业道德与一般道德性质一样,是一种内心认同,如果没有这种认同,可能会走回到行政他律方面。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重点整理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重点整理

新闻理论十讲第一讲新闻——叙述事实一.新闻≠宣传1. 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

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让对方了解一件事,只要对方知道了这件事,新闻传播的任务就完成了。

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2.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

宣传是要传播观点,它的目的是要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的行为,所以宣传行为的中心不是接受者,而是传播者,它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宣传者只要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任务就完成了。

宣传分为两类:政治宣传、商业宣传3. 为什么我们经常把新闻和宣传结合起来说呢?因为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可以相互渗透,而且有交叉的地方。

宣传有很多种形式,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的目的是其中一种,即使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可以夹杂宣传的成分。

4.从表现方式看,新闻与宣传的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二.新闻≠舆论1. 舆论是社会中自然产生的、自在的意见形态。

在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这是,这种意见可能开始对全局产生影响:如果持某种意见的人数接近总数的三分之二,可以说这种舆论已经掌控了全局。

2. 舆论和新闻的关系:A.新闻可以反应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些群体性事件的时候。

但是多数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一个非常具体的事实,而且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具体的新闻反应了舆论,这是新闻和舆论的一个关系。

B.理论上可以说媒体是舆论的载体。

但是传媒是否真地代表了舆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一般情况下,可以说传媒是“舆论界”。

新闻反应了舆论的时候,就与舆论有了关系,但是新闻也可能没有反应舆论,两者有较密切的关系,但是不是一回事,不能等同。

三.欧洲文明中“新闻”是指新鲜的信息四.中国历史中对“新”赋予更多的伦理色彩五.中国传统的传播体系如何限定“新”的内涵中国传统的新闻传播体系中国古代生活传播结构有一下几个特征:1、信息内敛,文化内聚力是社会群体生存发展的依托。

《新闻理论十讲》读书笔记

《新闻理论十讲》读书笔记

《新闻理论十讲》读书笔记看大师“讲”新闻——《新闻理论十讲》读书笔记安生合上书本,第一印象,与之前读的《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那样的学术论文截然不同,摒弃了抽象的论述,而是用第一人称,以漫谈和对话的方式表达新闻理论,犹如亲临课堂倾听陈力丹老师讲课,直白生动,深入浅出。

而讲课的同时,又像是在同你讲话、讨论,激起你的共鸣,引发你的思考。

另外,正如作者在“写在前面”所说“不说套话,可能是本书的特色”。

读完本书,受益颇多,对新闻学的基本问题的认识又深入了一些。

第一,形式新颖。

本书以新闻理论关键词作为章名,以重要论断作为节名,每一节犹如一节课,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

另外,因为本书是由录音整理, 作者结合自身经验,用第一人称,以漫谈和对话的方式表达新闻理论,好像一位长者站在对面与你交流心得, 娓娓而谈,亲切自然,直白生动,深入浅出,结构上跳出了原有新闻理论教材的套路, 讲得让人入境。

而讲课的同时,又像是在同你交流、讨论,激起你的共鸣,引发你的思考。

第二,厘清新闻学的基本概念。

不管是作者对新闻的定义的分析,还是宣传、舆论,亦或是中国特色的“舆论监督”,甚至是“有闻必录”。

作者指出“有闻必录”与新闻的客观性完全不是一回事。

中国最早出现“有闻必录”是在19世纪末,是一种新闻招徕的广告语言,从来都不是新闻客观性的内涵表述。

例如当时上海传媒上的“有闻必录,无言不详”、“有闻必录,无奇不搜”、“人吉如是,未知确否,姑志之,以符有闻必录之例”。

同时,举出了我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徐宝璜的《新闻学》中就对“有闻必录”作出过批评。

第三,审慎、批判的学术态度。

例如开篇时,作者说不是讲什么是新闻,而是“通过比较来体会‘新闻应该是什么’”。

再如,提到舆论时,“你必须要拿出证据证明你说的那个‘舆论’是舆论”。

在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

作者举出统筹学上通用的黄金分割比例“0.618”以示佐证。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综合其他新闻理论的笔记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综合其他新闻理论的笔记

新闻理论十讲第一讲新闻——叙述事实一、新闻与宣传1.新闻: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受者晓其事宣传: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传者扬其理2.新闻:满足受众获知新消息的需要宣传:满足宣传者输出观点的需要。

3.新闻和宣传的六个方面的区别:(1)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2)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3)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4)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5)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6)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二、新闻与舆论1.舆论:在一定的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

2.关系:新闻可以反映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个群众性事件的时候。

但是,多数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事实,而且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具体的新闻反映了舆论。

3.总结:媒体是舆论的载体,但在某些情况下,传媒不一定代表舆论。

但是,一般情况下,可以说传媒是舆论界。

三、新闻的特性1.报告现实事物。

2.强烈时效要求。

3.可以公开传播4.现代新闻传播业造成了公众对新闻的持续关注第二讲新闻价值一、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前提1.传受双方的共同认可2.接受者的“不知”3.接受者的兴趣、关心和需要二、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价值判断,即意见事实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因素。

1.对媒体:对事实的选择标准2.对读者:使用价值三、新闻价值的十个要素1.事实发生的概率越小,便越有新闻价值。

2.事实或状态的不确定性越大,减少不确定性的事实或信息,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3.事实的发生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越具有新闻价值。

4.事实的影响力越大、影响面越广、越能立即产生影响力,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5.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6.越是著名人物,其身上发生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越是著名地点,那里发生的事实也越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新闻客观性原则)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新闻客观性原则)

第四章 新闻客观性原则2.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1.三方面的情形为新闻客观性原则的形成提供了环境条件客观性的理念并非是哪个阶级或哪个阶级的代表人物提出来的,而是伴随以下三方面的情形。

(1)19世纪中叶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转变。

新闻传播业要满足尽可能多的受众的共同需求和兴趣,而不再是与自己观点相同的同一党派的人群。

新闻客观性的确是商业报纸所为,但是为了政治功能——公共利益的保护和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对事实的信奉和对价值的不信任 作为新闻职业理念的客观性原则 作为职业理念的新闻客观性的内涵 新闻客观性原则长期生存于悖论之中 客观性原则的一般操作要求 作为报道方式的“新闻客观性”不同新闻体裁如何表现新闻报道的客观 “客观主义”在我国特有的负面内涵防止过于明显的新闻主观操控:媒介审判要求新闻旗帜鲜明与要求客观公正的不同背景影响新闻客观传播的自然而无形的因素 新闻客观性原则监督——的发挥。

便士报这种保护自然权利和公共利益的要求,是建立新闻客观性结构的持久性基础。

(2)19世纪中叶,“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这一观点占上风,而客观叙述便是一种被认可的认识方法。

19世纪晚期,人们对于科学的认识起了变化,进化论成为科学的范式,它意味着科学不只是事实材料的汇集,更是事实的历史联系。

关于科学知识的这种标准性观念,对新闻客观性的影响是明显的。

(3)传播科技的发展,促使人们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还原的。

19世纪后半叶那种对现实精确、准确并能被广泛辨认的照相复制理念,影响了后来的新闻客观性。

在上述社会条件下,大众传媒有意识地建构了它的职业理念的基石——新闻客观性原则。

它们通过主动调整新闻业同政党、商业的关系,并结合传媒市场的情形进行自我建构,确立了传媒自身的职业逻辑,即通过提供事实吸引受众,通过广告扩充商业利益,实现了与政治保持距离的目的。

19世纪后半叶那种对现实精确、准确并能被广泛辨认的照相复制理念,影响了后来的新闻客观性。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七讲 新闻法)【圣才出品】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七讲  新闻法)【圣才出品】

第七讲新闻法7.1 复习笔记一、区分“法制”与“法治”(1)“法制”,“Rule by law”,即通过法律进行统治。

这个概念的内涵是统治者用法来为政治服务,法在这里是被动的,带有制定者任性的性质。

(2)“法治”,是“以法治国”的“治”字。

这个“法治”的英文对应词是“Rule of law”,法是主格,即用法来治理政治,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以法管理。

二、世界上的两大法系1.海洋法系(1)海洋法系(英美法系)从英国开始,特征是尊重不成文的习惯法、案例法,在广义上使用“新闻法”概念。

(2)这些新闻法有时体现在习惯法上,有时体现在案例法中。

就新闻法而言,主要体现在案例法中。

某一个案例一旦被大家公认以后,这个案例本身的文件就成为法律依据。

2.大陆法系(1)大陆法系从古罗马(核心部分是意大利)开始,后来中心从意大利转到法国,到拿破仑时代,这个法系亦被称为法兰西法系。

欧洲大陆各国的法律,基本上属于大陆法系。

(2)该法系使用成文法,法律尽可能涵盖所有问题,其新闻法也必须是具体的和成文的法律。

按照大陆法系的思维方式,要保护新闻自由,应该有新闻法。

三、新闻传播法的渊源按照国际社会的要求,新闻法的法律依据有以下几方面:(1)国际条约和公约。

(2)中国的宪法。

(3)国家的基本法、法律。

①基本法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级通过的法律,包括刑法、民法通则、行政许可法、香港和澳门的基本法等。

②法律通常指一般的法律,包括统计法、测绘法、著作权法、广告法等。

(4)法规。

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则。

(5)行政规章。

行政规章是由国务院的部门发布的规章,也是制定新闻法的一类依据。

四、中国新闻立法的历史(1)中国现代新闻立法开始于1898年。

光绪皇帝发布了一个“上谕”,在这个“上谕”里面他宣布中国以后要实行开放报禁的做法,这是最早的与新闻出版相关的法令。

这个法律准许官民办报——官方和民间都可以办报,而且同意上海《时务报》改为官报。

(2)1908年3月,经慈禧太后同意颁布了《大清报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一部新闻法。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修订版)-新闻客观性原则【圣才出品】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修订版)-新闻客观性原则【圣才出品】

第四讲新闻客观性原则4.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通关提要】本章主要讲述新闻客观性原则的概念、发展过程、理论含义,并对其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争议、矛盾等进行了详细探讨。

本章考点主要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在学习时,要对客观性原则的理论内涵及现实矛盾进行辨析和掌握。

【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见表4-1)★★★表4-1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考点二:新闻客观性原则的两个层面(见表4-2)★★★表4-2新闻客观性原则的两个层面考点三:我国历史上存在的“客观主义”概念★★1.我国新闻和宣传领域使用过的“客观主义”的概念该概念最早出现在1948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对华北《人民日报》关于自然灾害报道的批示中。

在当时背景下,是对新闻客观性理念的否定,是批评性的政治概念。

2.现在新闻学界学术讨论中的“客观主义”(1)1991年,《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发布,较为正式地承认了“新闻客观性原则”。

(2)学术上的“客观主义”是中性概念,指新闻报道要坚持“客观性原则”这种主张或认识。

考点四:我国新闻中存在较多的主观操控现象★★(1)人物报道方面,主观定性在前、寻找例子证明在后。

这和客观性原则相反。

在报道人物时要客观,不要带有过多主观色彩。

(2)国际会议相关报道的主观色彩浓重。

(3)在采访时不注意平衡评价观点的选择。

(4)报道新闻时,通过带有倾向性的形容词、副词和有方向性的谓语动词,传达太多的主观意愿。

考点五:新闻表现立场与客观报道之间存在矛盾★★(1)没有不能报道的公开发生的事实,即使此事实不利于报道一方的利益,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报道角度及客观的报道方式。

(2)涉及不同观点的争论,永远没有标准答案。

涉及观点时,要尽可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去报道各种不同的观点。

考点六:客观的职业理念受到的自然而无形的影响(见表4-3)★★★表4-3客观的职业理念受到的自然而无形的影响【考点拓展】新闻客观性的意义(见表4-4)表4-4新闻客观性的意义4.2考研真题一、概念题1.新闻客观性(中山大学2019年研;上海大学2015、2013年研;湖南大学2010年研;厦大2007年研;中传2005年研;人大2005年研)2.新闻的倾向性(山东师大2015年研)3.客观主义理论(聊城大学2017年研)二、简答题1.简述客观报道原则的内涵及优势。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九讲 宣传学)【圣才出品】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九讲  宣传学)【圣才出品】

第九讲宣传学9.1 复习笔记一、宣传概念的历史和定义1.宣传的历史(1)宣传这个词用于“观点的移植”这个现代概念,起源于17世纪初罗马教皇建立的宣传信仰圣教会。

(2)18世纪以后,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宣传这个概念得到普及,而且运用也很广泛。

(3)“宣传”这个概念的现代含义是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由日本转入中国的,留学日本的人把这个词从日本传回来,要在汉语中找一个词对应,就使用“宣传”这个概念。

2.宣传的定义(1)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和引导人们态度、控制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

(2)宣传是一个广义概念,它包括各种符号——有声的符号和无声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达到的目的,一是引导人们的态度,二是控制人们的行为。

(3)它是一种社会传播活动。

传播学者拉斯韦尔1934年对宣传下的定义是:“宣传,从最广泛的含义而言,就是以操纵表述来影响人们行动的技巧。

”二、宣传的几个特点(1)宣传的本质是劝服。

强制灌输的行为,严格意义上不是宣传,而是一种以暴力威胁为背景的行为。

(2)宣传形式上总是一个人或一群人(例如各种表演)向特定的多数人传播观点,它以单向传播为主,双向交流在宣传中是辅助性的,因而宣传者始终处于主动者的地位。

(3)宣传的对象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同道者,一类是未被卷入宣传的人群。

①对同道者的宣传目的,在于巩固已有的信念,并通过同道者进一步扩大宣传。

②从宣传策略上考虑,宣传重点应在于为被卷入的人群。

(4)宣传者的素养直接影响宣传的效果。

在宣传中,宣传者是施控者,要经常根据宣传对象的反应对宣传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

因而,宣传者需要智慧。

一流的宣传家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宣传目标。

三、几种常见的宣传方法1.西方常用的宣传策略或技巧(1)加以恶名(又称“标签法”)即给一种观点(或人物、事物)贴上坏标签,使人们不经验证就对某种观点、某个人、某一事物持反感态度并加以谴责,例如“民族败类”、“反动派”等。

新闻理论十讲读书笔记

新闻理论十讲读书笔记

新闻理论十讲读书笔记新闻理论可以说是新闻业的核心,它指导和影响着新闻传播的每一步,其中包括内容创作和传播传统,还有新闻机构运作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新闻理论本身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它倾向于综合性,从不同的角度来处理新闻和新闻传播中出现的基本问题。

因此,为了了解新闻理论,本文将就新闻理论十讲这本书来进行读书笔记和分析,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理论。

新闻理论十讲从各种新闻学的研究出发,对新闻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给出了一个清晰的、易于理解的框架。

第一章是新闻的定义,探讨了新闻的内容、新闻的重要性,还介绍了新闻的发展历史等。

第二章介绍了新闻传播的过程和特点,如构成新闻传播的内容、新闻传播面临的挑战和技术变化等。

第三章主要关注新闻媒体的职能和功能,探讨了新闻媒体如何影响社会,如何促进民主和公正等。

第四章包括新闻媒体的重要性,探讨了新闻媒体在国家治理、宣传教育、监督社会秩序以及发掘和宣传公共议题等方面的贡献。

第五章涉及新闻媒体的压力,包括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新闻编辑的新闻审查实践等。

第六章介绍了新闻传播的科技变革,包括新媒体、社交媒体等。

第七章主要讨论了新闻传播中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新闻的特点和作用。

第八章介绍了新闻传播的语言特点,如新闻的主题、观点的阐释等。

第九章涉及新闻传播的政治、伦理和责任,包括言论自由、社会责任等。

最后,第十章介绍了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如虚拟现实、社会机器人等新技术的使用等。

通过阅读《新闻理论十讲》,我们可以发现新闻理论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有具体定义,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

新闻理论受社会、政治、文化等现实的影响,并关注新闻的内容、新闻的传播过程,以及参与新闻传播的各方的角色和行为。

我们只有理解新闻理论的内涵,才能够更有效地分析和处理新闻传播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新闻理论,这也会对新闻传播工作带来重要的启示和支持。

我们可以利用新闻理论理解新闻传播形式和传播效果,进而更好地管理新闻传播,用更有效的方式宣传新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新闻理论十讲Dean笔记

新闻理论十讲Dean笔记

新闻理论十讲Dean笔记第一讲新闻——叙述真实※新闻≠宣传新闻是“受者晓其事”,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即“传者扬其理”。

从表现方式看,新闻与宣传的差别表现在:1)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新闻要有实在的东西,能够消除人们对某个事情的疑惑或者给人新鲜的信息内容。

2)新闻重新异,宣传重重复:新闻的内容一般是新鲜和异常的信息,宣传的内容多数属于已有的,需要反复说,加深印象。

3)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新闻内容本身是具体的事实,而非套话和空话;宣传的目的要像接受者灌输一种观点、一种对某种事物的认同。

4)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新闻必须在有效的时间内把事实传播出去,宣传者可能掌握了一定的事实,但可能会选择一个能够产生最大宣传效果的时机才透露出来。

5)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新闻没有控制对方的目的;宣传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然后控制人们的行为。

6)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新闻报道有争议的事实时,要把争议双方(或多方)的说法都说到,而且各方在报道中所占的比重大体相当,甚至编辑在编排版面的时候也要考虑版面平衡问题,不能一版全是好消息或全是坏消息;宣传则相反,会有意突出某一点,遮蔽某一点,所以说宣传带有倾向性。

注意:除了不同,还要分析新闻与宣传暧昧的关系。

※新闻≠舆论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一的意见视为舆论,这时这种意见可能开始对全局产生影响;如果持某种意见的人数接近总数的三分之二,可以说这种舆论已经掌控了全局。

这一分法主要依据运筹学上通用的黄金分割比例“0.618”。

新闻可以反映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些群体性事件的时候。

但新闻可能没有反映舆论,因此二者不能等同。

※中外新闻观西方最早的新闻概念源于《圣经》的传教,对传播者来说有一定的宣传目的,对手穿着来说,是指新鲜的事情和观念。

在西方文化意义上,“新闻”一词是“新”的含义,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且这个事实要求新鲜、有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理论十讲第一讲 新闻——叙述事实1、 新闻与宣传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行为的重心不是接受者,而是传播者,其归宿是传者扬其理。

宣传可以分为商业宣传和政治宣传。

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可以相互渗透,而且有交叉的地方。

宣传有很多种形式,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的目的是其中一种,及时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可以夹杂宣传的成分。

新闻是为了满足受众获知新消息的需要,而宣传是为了满足宣传者输出观点的需要。

新闻和宣传的六个方面的区别:第1、 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第2、 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第3、 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第4、 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第5、 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第6、 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2、 新闻与舆论舆论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

新闻可以反映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个群众性事件的时候。

但是,多数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事实,而且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具体的新闻反映了舆论,这是舆论与新闻的关系。

媒体是舆论的载体。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传媒不一定代表舆论。

但是,一般情况下,可以说传媒是舆论界。

3、 新闻的特性第一、新闻报告的是现实事物。

第二、强烈的时效要求。

第三、新闻是可以公开传播的一类消息。

第四、现代新闻传播业造成了公众对新闻的持续关注。

第二讲 新闻价值1、 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前提第一、传受双方的共同认可。

第二、接受者的不知。

第三、接受者的兴趣、关心和需要。

2、 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价值判断,即意见事实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因素(对于媒体来说是可以实现交换价值的对事实的选择标准,对读者来说是使用价值)。

3、 新闻价值的十个要素第一、事实发生的概率越小,便越有新闻价值。

第二、事实或状态的不确定性越大,减少不确定性的事实或信息,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第三、事实的发生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越具有新闻价值。

第四、事实的影响力越大、影响面越广、越能立即产生影响力,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第五、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第六、越是著名人物,其身上发生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越是著名地点,那里发生的事实也越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

第七、凡是含有冲突是事实,多少都有新闻价值;内含的冲突越大,越具有新闻价值。

第八、越能表现人的情感的事实,便越是具有新闻价值。

第九、越具有心理替代性的故事性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

第十、事实在比较中带有的反差越大,越具有新闻价值。

4、 传播者满足接受者享用新闻使用价值是有限的第一、从意识形态角度看,相当多的宣传要求压抑着传播者遵循新闻价值标准选择事实,这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

第二、从传媒市场的角度看,报道一个负责的事实,不如报道一个善恶分明的简单事件。

第三、从新闻实务的角度看,事件在一天的什么时候发生、记者是否恰好在场、值班主任的个人偏好、照片的清晰度、版面文字的容量或事件容纳新闻条数的限制、信息登记的确定、版面的位置等等,都会影响新闻价值的实现程度。

5、 传媒选择事实的实际运作标准第一、传媒运转的时间周期。

第二、事实的强度和重要性。

第三、事实的清晰度。

第四、文化接近或者利益接近相关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第五、与先入为主的观念相符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第六、符合报道连续性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第七、版面或节目组合中,从整体均衡出发,有对比特色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六、新闻价值的五个属性:时新性、接近性、兴趣性、重要性、显著性)第三讲 新闻真实——事实的真实1、 新闻真实受到的各种自然制约第一、新闻只能选取很少的事实加以报道,因而媒体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第二、新闻工作面临的基本矛盾,具体事件的纷繁复杂与新闻报道不可避免的简约,因而,具体新闻的真实,只能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

第三、新闻是否真实还取决于接受者的认同。

第四、选择事实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真实性难以被完全确认。

1.把新闻事实类型化(新闻其实是老故事)。

2.新闻礼仪化。

3.传媒有意无意对事实的命名、定义。

4.权势人物占据新闻亮点。

第五、传播符号表达意思的有限,使得新闻接受者对真实的理解也会发生差异。

2、 造成新闻不真实的诸多具体因素第一、文学想象造成具体的新闻失实。

第二、体制性失实,即由政治、经济价值观引发的失实。

第三、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

第四、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泛滥。

第五、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或虚张声势地夸大事实。

第六、套话、套路写作造成的不真实。

第七、一种看不见的不真实——有意不报道公认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公开发生的事实。

4、 传媒对科学的误解第一、记者对科学事实的选择偏重于事实的轰动性和影响力。

第二、科学的结论往往是不确定的和有很多附加条件的,但是新闻报道的接受者通常希望得到肯定的事实,而且是就是,非就非。

第三、以叙述性和形象性为特征的新闻语言表达科学术语,注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

5、 传媒假事件(新闻真实、新闻自律)传媒假事件,即传媒可以制造或推动了事实的发展,然后报道该“事实”。

本来事实很小,没有新闻价值,媒体推动事实的发展,或者事实不存在,媒体找个由头,制造真实,然后再去报道。

这种新闻是不真实的。

“假事件”是假新闻中的一类,但是表现形式和假新闻有些不同。

传媒假事件是指一些传媒为了迅速扩大知名度或增加美誉度,以弘扬主旋律的名义,策划、推动的事实。

1、假事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1) 最简单的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某些街头采访,实际是找人念稿。

(2) 相对基层领导的表演事实,传媒明知是表演是在表演,仍然当做新闻加以报道。

(3) 传媒推动事实的发展。

(4) 陷阱新闻。

2、“假”的特征:第1、消息来源与报道者重合。

第2、 传媒假事件隐藏着传媒自身的公关需求,或记者的单纯职业主义动机。

第3、方式上,传媒或记者导演事实。

第4、 事件媒介化。

即媒体对自己导演的事件进行报道。

传媒运用处理新闻的各种技巧,来对事件进行诠释,或通过报道框架,提供给受众一种经传媒精心组合的“媒介真实”。

第5、 暧昧的“真实”。

这种由传媒自己建构的社会真实已经存在,但它是传媒掌控的“客观存在”,由传媒决定事实的发展方向,这是一种社会真实。

3、一些“假事件”中,目的合理性模糊了人们对手段的道德评价。

马克思所说的“目的使手段变得神圣”。

通常情况下,目的会对手段形成先在的限制。

“以公众利益”的名义采用不合法或不合理的手段本身,证明了目的的不真实。

第四讲 新闻客观性原则一、“客观性理念”出现的历史背景第一、从19世纪中叶开始,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的转变。

第二、19世纪以来哲学认识论关于事物可知的信念得到确认。

第3、 传播科技的发展(例如照相术、电影、电视的出现等)支持着客观性理念。

总之,19世纪中叶前后报业自身经营理念的变化、当时哲学观念的发展、传播科技的发展,都让人感觉,传媒和记者有可能把这个世界客观地反映出来。

客观性理念在无形中形成。

2、 马克思所说的“一般的公正”“一般的公正”是与客观相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可译为“共同的公正”,即在报道新的事实、争论的观点,报刊一般应持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平衡的态度。

“一般的公正”是报刊的一种形式上的姿态,就具体的关于事实的报道或描述而言,“公正”则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全面反映。

于是便出现了所谓“客观报道”。

马克思把这种方式概括为“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

恩格斯则进一步提出了这种报道方式的基本原则,就是你可以有你的观点,但是你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

3、 客观性首先是一种新闻职业理念第一、诚实。

第二、超脱、平衡、公正地对待事物。

这是一种职业理念的表现。

第三、无党派色彩,不抱成见或持偏见、不固执己见。

第四、不牵扯个人利益。

第五、只相信事实,怀疑出于价值观的别人的判断,努力将二者分来。

4、 客观性成为一种报道方式第一、将事实与意见(包括价值判断)分开。

第二、以超脱情感的中立观点表述事实。

第三、努力做到公平和平衡,为事实涉及的各方提供应答机会。

不同表述体裁做更为具体的说明:第1、 叙述性新闻,所叙述的内容要能够被核实。

第2、 分析性新闻,能够列出一系列消息源清单。

第3、 因果性新闻,使用推断和猜测的语句。

5、 客观主义以往的“客观主义”,是指不分主次、不分本质与现象,把一大堆各不相属的现实加以罗列,以示其客观性,又被称为“自然主义”、“纯客观”。

学术上的“客观主义”是中性概念,指新闻报道要坚持客观性原则这种认识或主张。

政治上的“客观主义”,在以前的背景下,是批评性的政治概念,是对新闻客观性理念的否定。

6、 我国新闻中较多的主观操纵现象第一、主题先行,不能客观地描述人物,而是硬要人物服从某种宣传目的,这种报道很难客观,也难以让公众接受。

第二、对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的负面报道,则有效地防止了人们认识上的片面和偏激,从而有利于维护国内社会的安定团结。

第三、我们的传媒在报道新闻时,通过带有倾向性的副词、形容词和方向性的位于动词,传达了太多的主观意愿。

7、 客观的职业理念受到的各种自然而无形的影响第一、记者在报道事实之前,其认识问题的方式和思维习惯已经存在了,即使他真诚地想要客观报道,但是他本人已经被先前的经营和生活环境规定好了,建构好了。

超越个人的局限是可能的,但是超越传统和文化的束缚很难。

第二、不少事实本身,体现了一定的立场观点。

第三、人对事实的感觉和知觉具有相对性,不可能完全相同,因而会有此一时彼一时的情况。

第四、信息时代信息过载,人们在传媒提供的海量事实面前虽然无暇思考,只能接受传媒提供的“事实”,但他们有自己的体验和选择标准,即使记者真诚地以客观的理念来报道所选择的事实,仍然难以让每个受众都感到客观。

8、 有闻必录过去的新闻理论教材里,“有闻必录”是指只要有人讲过或见之于其他文字材料的事情,采访者即可持之为据,照录报道,而不对所报道事情的真假负责。

这里的“有闻必录”是对新闻客观性原则的一种扭曲理解。

如果某篇报道以众多事实为依据得出负面结论,有人就会说,我们不能有闻必录,你这是客观主义。

“有闻必录”在中国最早出现在上海的报纸上,它是报纸的广告招徕语,从来不是对新闻客观性的内涵表述。

“有闻必录”也可以正面使用,它的内涵是自我宣传,尽可能让受众指导一些新闻,而不是把所有东西都录下来,我说得很全面,仅此而已。

第五讲 大众传媒的职能一、 一种泛化认识:传媒是舆论的表达者二、 从传媒与政治的关系,定性传媒职能1. 新闻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新闻的党性、阶级性、政治性)2. 把传媒的只能比喻为“喉舌”3. 传媒的只能表现为某种“工具”,如阶级斗争的工具4. 列宁关于“报纸是集体的组织者”的说法5. 传媒教育、引导群众的只能6. 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与党派属性7. 法西斯主义对传媒性质或职能的极端错误的认识8. 传媒与政治关系的职能定性三、 关于传媒的四大基本职能1. 拉斯韦尔和赖特关于传媒四大职能的观点第一,对环境进行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