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值因素分析
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作为第一产业,农业对于整体国民经济起着无可替代的基本作用和保障作用。
本文使用stata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回归分析研究农业总产值与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单位面积产量以及粮食产品的组成部分、水果产品的组成部分、油料作物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各个市的农产品产出特点,分析总也总产值与各主要农作物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农业总产值、STATA、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高,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均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趋势。
在这种大背景下对我国的农业进行研究,不论是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还是对于充分发挥农业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居民生活的作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数据(一)变量选择本文采用的数据为我国各省市2018年农产品的相关数据,数据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2018》。
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为回归分析,研究农业总产值与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单位面积产量以及粮食产品的组成部分、水果产品的组成部分、油料作物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各市的农产品产出特点,分析农业总产值与各主要农作物之间的关系。
1.数据整理本文共设置了13个变量,分别是城市、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麻类产量、甘蔗产量、甜菜产量、烟叶产量、茶叶产量、水果产量、受灾面积(千公顷)、成灾面积(千公顷),把这13个变量分别定义为V1~V13,并分别给这些变量加标签说明。
样本是我国分地区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的相关数据。
图1 录入完成后数据三、回归分析以农业总产值为因变量,以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麻类产量、甘蔗产量、甜菜产量、烟叶产量、茶叶产量、水果产量、受灾面积(千公顷)、成灾面积(千公顷)为自变量,进行最小二乘回归。
建立线性模型:Var2=a*Var3+b*Var4+c*Var5+d*Var6+e*Var7+f*Var8+g*Var9+h*Var10+i*Var11+u图2是使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以农业总产值为因变量,以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麻类产量、甘蔗产量、甜菜产量、烟叶产量、茶叶产量、水果产量为自变量,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结果。
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因素分析1.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农业经济的扶持力度逐年增大,我国的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农业经济的许多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在农林牧渔方面,随着我国对农林牧渔等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大,政府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惠农措施,使得我国农林牧渔的经济总量得到了长年增长,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的增大。
农业产品经济逐渐的多样化,产品的数量和种类逐年的增大,多样化的农产品不断的涌现市场,给市场带来了充足的农产品供应的同时,还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
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高效的农业机械不断的被开发和应用,我国农业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升,大大的提高了农业作业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一些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给农业技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作业成本越来越低,作业效率越来高,农民收入增加越来越快。
虽然我国农业经济取了这么多可喜的成果,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每年我国关于农业发展的科技成果较多,但是真正的应用到农业实际的非常有限。
这样造成了大量科技成果的浪费,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人员的数量不多,科技人员的结构还需要进行一步的优化,农业科技人员的后备力量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大,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相对个人来说,我国耕地面积是非常紧缺的。
在耕地面积短缺的前提下,我国的耕地总面积还在逐年流失,耕地总面积的减小,导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更是逐年减少。
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给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特别是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劣,给农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农业的从业人员总数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劳动力是农业作业实施的基础。
该指标能够反映出从事农业的人员的数量。
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农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本文将从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农技水平、市场需求、农村基础设施、农业政策等方面分析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旨在探讨如何优化农业发展。
1. 土地资源中国地大物博,农业面积广阔,但耕地资源有限,人均耕地面积较少,这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农民多以传统的耕作方式种植,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因此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
2. 气候条件中国气候多样化,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业产量有着不同的影响。
比如,东北地区气温偏低,自然灾害频发,而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等作物。
气候条件的差异给农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3. 农技水平农业技术水平的低下也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因素。
目前中国农民仍然以传统耕作方式为主,缺乏先进的耕作机械和设备,无法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益。
农技水平的提升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4.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在农村市场需求不明显的情况下,农民往往只是按照传统种植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缺乏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产销对接。
因此,市场需求和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5. 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比如,农村道路交通不便,给农产品的物流运输带来了困扰,使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损耗或变质,导致农业产品降低了货值,给农民带来了损失。
6. 农业政策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然而,当前农业政策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业补贴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高等等,这些问题都限制了农民的积极性,进而制约了农业发展的步伐。
7.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农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农业面临着土地污染、水源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因此,生态环境保护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8. 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农产品上市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农民收入是指农民从农业生产、副业经营和其他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总和。
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也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在农村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
农民收入受农业生产及自然因素的影响。
农业生产的收成和产量受天气、气候、土壤、灾害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
天气的干旱、洪涝、霜冻等不利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
土壤的肥力和地理位置也对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
自然灾害如蝗灾、病虫害等也可能对农田作物造成严重损害,降低农民收入水平。
农民收入受市场和价格因素的影响。
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和变化往往会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
由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不受农民个人的控制,所以农民往往会面临价格下跌或者涨幅不大的情况,导致收入水平不稳定。
除了市场价格因素外,市场需求和供应也会对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市场需求大,供应量小,那么价格就会上升,农民的收入也会增加;反之则会减少。
政府的农业政策和市场监管也会对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产生一定影响。
农民收入受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影响。
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包括新品种的推广,化肥、农药的使用,农业机械的普及和农业科技的推广等,对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采用新技术、新工具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
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农业模式也会对农民的收入产生影响。
传统种植方式和规模小、人工密集的耕作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导致农民收入偏低;而大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管理的生产方式,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第四,农民收入受政策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政府的农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扶贫政策等都会直接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
对农产品的收购政策、补贴政策、种植补贴和农业保险等都会对农民收入产生积极的影响。
农业发展的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分析
农业发展的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分析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决定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评估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一、农业总产值的概念与影响因素农业总产值简单来说就是农业生产中所有可量化的产品的总和。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条件、资源配置、科技水平、农民素质等。
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定义与计算方式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农产品价值。
计算方式通常是将农业总产值除以农业劳动人口数量得出。
三、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农业总产值的提高往往伴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能促进农业总产值的增长。
四、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相互作用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农业总产值的增加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会促进农业总产值的增长。
五、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科技进步、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以及农业投入等都是决定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六、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区域差异我国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条件较好,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农业总产值和劳动生产率普遍较高;而北方地区则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农业总产值和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
七、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策略提高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管理,加大农业投入等。
八、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促进机制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推动农村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等都是农业总产值和劳动生产率提升的积极影响。
农业总产值相关因素的分析
农业总产值相关因素的分析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近几年我国经济一直有着快速稳定的发展,但对外贸易和出口不断扩大的同时,农业问题一直都是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能否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对于农业总产值的问题的研究,以及与农业总产值相关的因素的分析显示出重要的作用。
二、解释变量的确定影响农业总产量的因素可分为生产要素对产量的影响以及生产要素之间的配合比例对产量的影响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又可分为农机机械总动力和农业劳动力数量两部分;第二方面又可分为单位面积产量和作物播种面积两部分。
以上所述因素都是众多影响农业总产量因素中具有决定意义和有代表性的重要因素,将这些因素设定为解释变量将有助于对问题的分析,进一步保证模型以及由模型所分析的结果能够有效的说明农业总产量的影响因素,从而更具有实际意义,便于应用于实际,更好的农业的发展服务。
三、模型的设定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农业总产量及其相关因素进行数量分析。
模型设定如下:Y=β1+β2X1+β3X2+β4X3+β5X4 +u i其中:Y——农业总产值(亿元)β1——模型的截距项X1——农机机械总动力(万千瓦)X2——单位面积产量(公斤/公顷)X3——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X4——农业劳动力数量(万人)四、资料的收集名称X1(万千瓦)X2(公斤/公顷)X3(千公顷)X4(万人)Y(亿元)北京3955194386.467.989.7天津603.34820544.58186.7河北2744.440258990.81665899.4山西1767.528063672.3658191.3内蒙古1423.638545707.3518.4307.6辽宁1401.348913964.8649503.1吉林1096.551254890.1514.3405.9黑龙江1648.345129989.2742.5540.6上海133.97320490.983.295.5江苏2957.963027777.41452.31142.7浙江2017.260823245.9985.1529.5安徽316548298733.11975.6688福建888.850892713.1760.4433.2江西100252335534.7977.4405.9山东7689.6526811266.12434.31401.3河南6078.7490713127.73472.31331.6湖北1469.2588574891143.7658.3湖南235860157931.72058.7665.7广东1760.253605193.11566.4817.9广西1552.446566288.11555.1439.9海南212.24169871.7179.9141.3重庆628.144483555.9884.6250.4四川1735.147599571.52582.6769.9贵州647.942364650.71368.3279.9云南1397.839235929.61689.4431.3西藏123.25044230.988.827.6陕西1099.830954331.9985.9337.4甘肃112229053688.9696.8254青海264.73361529141.628.9宁夏407.640441007.6151.749.4新疆880.957713404.1321348.8(资料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电子版)五、模型估计及检验一、初次回归分析根据此图显示:Y=-281.2500582+0.1001383488*X1+0.06753579048*X2+0.03802983617*X3+0.07042103951*X4取显著性水平a=0.05,有t a/2(n-5)=t0.025(26)=2.056。
农业产值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产值影响因素分析【摘要L本文通过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分析,旨在得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探讨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产值影响因素模型检验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涉及农业发展问题,重农学派把农业的发展作为其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法国著名经济学家魁奈曾把农业看作是唯一具有生产价值的部门,并以著名的《经济表》分析作为纯产品的农产品在社会各生产部门间的流动和交换。
古典学派的伟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不朽的经典著作《国富论》中以相当的篇幅论述了农业的发展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之所以重视农业发展问题,一是因为如果农业本身不发展,农民和农村人口便无法摆脱贫困;二是因为农业的不发展将严重的妨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换言之,在经济发展屮,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的发展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把农业对发展屮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的增长依赖于农业的发展;2.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农业和农业人口作为工业品的市场的作用举足轻重;3.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经济构成屮的比例下降,农业部门构成其他部门的投资的主要来源;4.通过出口农产品和进行替代进口农产品的生产,国内农业可以为平衡国际收支起到重要作用;5.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将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乡村居民的福利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业产值对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对于农业产值的分析有着现实的意义,我们选取了以下因素进行分析:a农作物播种面积。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力落后,大部分地区仍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产值很大程度上受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
b农业机械总动力。
农业的发展贯穿着农业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土地通常对一定数量的资本和劳动的报酬率。
农业生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生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介绍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村地区的主要产业,承载着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的重任。
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二、农业生产现状农业生产现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资源、环境、技术和政策等。
1.资源问题: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地被转用于非农业用途。
此外,土地质量的下降、水资源短缺等也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2.环境问题: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污染,如农药、化肥、畜禽养殖污染等,这些污染会影响土地质量和农产品的质量,从而影响农业生产。
3.技术问题: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
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4.政策问题: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政策支持也对农业生产产生重要影响。
政策的不合理或不完善,可能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或者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三、资源问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资源问题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限制了农田的扩大和农作物的高产栽培。
水资源短缺导致农作物的灌溉问题,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四、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环境问题是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严峻挑战。
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引发了农田土壤质量下降和农产品的残留问题,给农民和消费者带来危害。
畜禽养殖污染也给环境带来了负担,如污水排放和氨气释放等,影响了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五、技术问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技术问题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
加强农业科技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推广和应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并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
六、政策问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政策问题是优化农业生产环境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和支持,完善农业保护政策、农业补贴和农业信贷政策,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性。
七、农业生产现状的挑战农业生产面临的挑战包括:经济发展模式对农业的冲击、市场需求变化、资源环境压力和农业科技进步的不平衡等。
分析影响中国农业总产值的因素
分析影响中国农业总产值的因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之一,农业总产值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影响中国农业总产值的因素却是一个复杂多样、综合性很强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一、气候因素中国的气候非常复杂,不同地区季节变化、降水量、温度等因素的巨大差异,直接影响着当地农业生产的总产值。
例如,长江流域、华南地区等地往往会受到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严重损害农作物的生长;而北方地区又可能会受到旱灾、冬季冰冻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
政策建议:加强气象预报技术支持,提高市场预警和应对措施的准确率。
同时,在长江流域、华南地区等常年遭受自然灾害的地方,应制定详实、科学的农业保险制度,以保障农民的生计。
二、农业技术农业技术是影响农业总产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而现代化、技术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
因此,提高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含量是必须要实施的措施。
政策建议:鼓励资金和技术投入到农业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中,推广智慧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此外,也应该加强研究和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提高农机的生产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尽可能降低成本。
三、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农业总产值是与土地利用面积、种植结构、土地质量密切相关的。
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土壤肥力差别很大,种植范围也各不相同,“百姓饭碗”安全性的保障和粮食供应的合理性非常关键。
政策建议:加强对土壤质量的监测和治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粮食生产区的专业化发展;加强土地利用权的管理,鼓励农民小组合作社、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和发展。
同时,应该注重保护农业土地、遏制“土地荒”现象,着力维护农民的种田权益。
四、市场需求中国的经济形态正在不断改变,对农业生产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而且随着社会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日益严格,因此,合理满足市场需求也是影响农业总产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与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与影响因素分析农业一直扮演着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角色。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不可忽视。
本文将对农业对中国GDP的贡献以及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农业在中国的GDP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农业产值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农业的发展直接决定了农业产值的增长,进而对GDP产生影响。
农业产品的丰收和销售,决定了农业产值的水平。
其次,农业的发展对于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具有直接作用,通过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带动了农村市场的扩大,推动了国内消费的增长,对GDP的贡献不可低估。
此外,农业对于国家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保障了国内市场的稳定供给,防止了粮食价格的波动,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二、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因素1. 技术水平: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从传统方式转向现代化,农作物的种植、动植物养殖等环节都得到了优化和改善,进而促进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升,对GDP有直接影响。
2. 农业政策:国家对农业的政策导向和扶持力度也对其对GDP的贡献产生着重要影响。
政府通过农业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手段,来支持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活动,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农业对GDP的贡献。
3. 市场需求:农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对农业发展和GDP的贡献具有重要影响。
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变化将直接影响农业产业链的运转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进而影响农业对GDP的贡献。
4.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也是农业发展及其对GDP贡献的重要影响因素。
气候、水资源、土壤质量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农业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农业对GDP的贡献受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农业的发展水平。
高新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农业科技的应用与推广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升,从而为GDP的增长贡献力量。
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分析 • 对策建议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业产值持续增长,但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城乡居
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02
农业结构调整滞后
传统农业比重较大,现代农业发展缓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制约
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03
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但由于缺乏技能
和就业机会,农民在城市中的就业质量不高,难以实现稳定的收入增长
。
研究目的与意义
探究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
01
通过对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政府制定相
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可以增加农 民收入。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加强农村 道路、水利、通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农业 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
农业科技推广
总结词
农业政策调整是影响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通过调整农业政策,可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详细描述
某地区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农业政策,如农业补贴、农业保险和农业贷款等,鼓励农民扩大种植面 积,提高种植技术,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此外,该地区还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和服务,提高了农 民的生产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农业市场因素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农民生活质量的直接体现。
农民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的整体经济水平和农民的生活质量。
而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包括土地利用、农业技术、市场价格、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本文将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土地利用土地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在农村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利用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水平。
首先是土地面积的大小和利用率,较大的农田面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进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其次是土地的利用率,高效的土地利用可以提高土地的产出和效益,直接带动农民的收入增加。
二、农业技术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先进的播种、施肥、灌溉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增加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还包括农业机械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改进,都会对农民收入产生积极影响。
三、市场需求与价格市场需求和价格是农产品产销的关键因素。
农民的收入直接受市场需求和价格的影响。
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和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产销情况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如果农产品的需求量大,价格高,则农民的收入会相应增加;反之,如果市场需求量小,价格低,则农民的收入则会受到一定的压力。
四、政策支持政策支持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政府出台的支持农业发展、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民收入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农民的收入水平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农民的收入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可以增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信心,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农民收入的提高。
五、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也会影响农民的收入。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收入来源和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变化,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向现代化、多元化产业转变。
综合分析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综合分析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农业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将从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市场等方面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人口因素人口是农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
人口的数量和分布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和形态。
随着人口的增长,农业的生产需求也随之增加。
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使得农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效率下降,对农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压力。
二、资源因素农业发展受到资源的供给和利用能力的制约。
土地是农业的基础资源,土地资源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益。
水资源是农业必不可少的资源,农业发展需要充足的灌溉水源保障农田灌溉和养殖业的发展。
同时,农业发展还需要木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供给,这些资源的充足与否都会对农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环境因素环境质量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环境污染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危害,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
环境改善和保护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同时,气候变化也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极端天气、干旱、洪涝等气候灾害会对农作物生长和收成带来不利影响。
四、科技因素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农业科技的进步能够提高农作物种植和养殖的效率,增强产能。
合理利用生物技术、遗传改良等科技手段,培育高产优质的新品种。
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推进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五、市场因素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和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推动农业生产向着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对农产品价格和销售带来影响,进一步影响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意愿,从而对农业发展产生影响。
六、制度因素农业发展不仅受到生态环境和市场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政府政策和制度环境的影响。
政府在土地资源配置、农业支持政策、农业保护政策等方面的制定与实施都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
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也对农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农业发展趋势因素分析述评
农业发展趋势因素分析述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其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人口增长、科技进步、气候变化、市场需求和农业政策等方面对农业发展趋势因素进行分析和评述。
一、人口增长与农业发展人口增长是直接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需求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人口增长意味着对食品和农产品的需求量会随之增加,这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业发展应该与人口增长相适应,提高农产品产量,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
二、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科技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效的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创新、精准农业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品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升了农民的收入。
科技进步将继续为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气候变化与农业发展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不容忽视。
由于气候变暖等原因,农作物生长周期和产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暴风雨等也对农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农业发展需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适应气候变化的挑战,加强农业防灾减灾措施,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
四、市场需求与农业发展市场需求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方向和规模。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品质、安全、绿色等要求逐渐增加。
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这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农业发展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业的经济效益。
五、农业政策与农业发展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在农业生产、农产品贸易、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的发展。
政府应制定出有利于农民和农业发展的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六、农村经济与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农业投入和生产力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
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
⼟壤、⼟地、热量、⽔源、⾃然灾害、科技和农业基础都会对农作物的产量带来影响。
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既有⾃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我们在分析时要根据具体的地理信息进⾏剖析。
⽓温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温是最重要的农作物产量影响因素。
⽓温的⽇较差和光照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天⽓温⾼,⽇照强,有利于增强农作物的光合作⽤,能产⽣更多的营养物质;⽽夜间⽓温低,农作物的呼吸作⽤被削弱,减少了对能量的消耗,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所以在光照充⾜且昼夜温差⼤的地区,⽔果类的农作物甜且多汁,粮⾷作⽤等颗粒饱满。
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村地区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影响因素,如自然环境、技术水平、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等。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对策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自然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和土地质量等问题都对农业生产产生着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农作物生长季节的变化和灾害频发。
农民可以通过采用抗旱、抗寒、防暑等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品种来应对,并加强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在面对极端气候事件时,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救灾措施,减少农民的经济损失。
其次,水资源短缺对于农业发展影响较大。
为了解决水资源稀缺的问题,可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并优化农田布局,提高灌溉效率。
此外,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权分配和水资源保护,也是应对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
最后,土地质量对于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严禁违法占地和草地荒漠化现象,加强土壤治理和改良,提升耕地质量。
同时,农民应遵循科学的耕作方式,合理利用农药肥料,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
【技术水平的影响因素】技术水平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首先,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应成为农业发展的重点。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待遇和激励机制。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示范,为农民提供及时的科技服务和培训,推动农业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其次,加强农业机械化程度,提升农业生产力。
政府可以提供农机购置补贴,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
此外,推动农机合作社和农业机械服务站建设,为农民提供机械化生产所需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最后,发展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促进农业产销衔接。
农业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分析
农业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分析农业是一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则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在不涉及政治的前提下,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农业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并对其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科技进步是农业生产力提升的基石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力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一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在种植、养殖、灌溉等方面的应用。
例如,遗传改良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作物品种的产量和质量,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力。
二、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农业生产力提升的保障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是农业生产力提升的必要条件。
农机具的广泛使用可以代替人力劳动,提高作业效率。
例如,使用联合收割机可以大幅提高谷物的收割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进而提升农业生产力。
三、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发展对农业生产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发展对农业生产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农业学科的培养和发展可以提供专业性的支持,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此外,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升也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农业投资是确保农业生产力持续提升的重要保障农业投资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和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政府和企业等各方应加大对农业领域的投资力度,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以推动农业生产力的提升。
五、农业政策的改进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关键农业政策的改进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农业政策,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为农民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升。
六、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提升农业生产力的关键路径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提升农业生产力的关键路径。
推动农业生产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还可以提升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七、农业产业链的优化是提升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对于提升农业生产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整合农业上中下游各环节,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提高农业利润空间,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力的提升。
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影响因素分析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经济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与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本文旨在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影响因素,以期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自然资源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土地、水资源、气候等自然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和农村产业的发展。
充分利用并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农业科技农业科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引进现代化农业技术,培育高产、高效、耐病的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包括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流通速度。
同时,也为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五、金融支持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可以为农村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扩大规模。
农民也可以通过金融服务提升生产能力和增加收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人力资源农村的人力资源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提升农民的技能和素质,培育农村创业精神,可以激发农村经济的潜力,推动农村产业的多元发展。
此外,合理引导农民就业,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七、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制度。
健全的土地产权制度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土地流转制度,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发展。
八、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市场化机制,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业的附加值,可以刺激农民种植、养殖、加工等农业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
九、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为农民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金融扶持和技术指导等支持,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分析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分析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1.引言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之一,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难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2.资源因素农业的发展与资源密不可分。
土地、水资源和人力资源是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
因此,农业领域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适应气候水平,培养人才,为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农业技术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支持,农业技术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资投入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产量,并改善农产品的质量。
4.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因此,农民要及时了解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灵活运营农业生产。
5.政府支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对农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农业补贴、土地承包、贷款优惠等方式支持农民,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农业生产。
6.农业保护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冲击,保护农业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对进口农产品的严格管控、农产品市场规范等措施,可以维护国内农产品价格和市场的稳定。
7.农业教育加强农业教育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养农业人才,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素质和技能,可以推动农业向现代化、科技化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8.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加工和流通体系可以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增加附加值,并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9.环境保护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好水源、土地和空气质量,合理利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10.科研创新农业科研是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
通过对农作物、畜禽、水产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不断创新农业技术和方法,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总结: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资源因素、农业技术、市场需求、政府支持、农业保护、农业教育、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环境保护、科研创新等多方面。
农业产值统计的技巧有哪些
农业产值统计的技巧有哪些
统计农业产值的技巧包括:
1.选择合适的指标:农业产值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不同的指标,例如总产值、净产值、单位面积产量等。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指标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农业产值的情况。
2.明确统计范围:农业产值统计需要明确统计的范围,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不同部分。
同时,还需要确定统计的时间周期,例如年度、季度或月度等。
3.完整搜集数据:搜集农业产值的数据需要全面、准确,采集数据的方法可以包括实地调查、统计报表、问卷调查等。
对于小农户、农民合作社等较难以获得数据的农业经营主体,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等方法获取数据。
4.数据标准化:农业产值的统计要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即将各种农产品按照相应的重量、重要性等进行转换,以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5.分析数据差异:对农业产值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数据差异的原因。
比如,分析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农时的产值差异,找出影响产值的因素。
6.考虑价格因素: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会影响农业产值的统计结果,需要在统计时考虑价格因素,例如采用实际价格、可比价格等进行统计和分析。
7.与相关数据对比:农业产值统计结果需要与其他相关数据进行对比,例如农业用地、农民收入等,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农业经济的状况。
8.及时更新和发布:农业产值的统计结果需要及时更新和发布,以便政府、研究机构等各方及时了解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产值因素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是根据我国农业的现状,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化肥施
用量,农作物耕种面积,农业的财政支出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
根
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在模型中我们分别引入了以上三个变
量。
从我们所做的回归结果看,以上三个因素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
不一,我们根据模型的回归结果得到了一些结论,同时也发现了一
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总产值化肥施用量农作物耕种面积农业的财政支出
一.导论
1.农业的重要作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便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马克思早就说过:“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这主要是:首先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农业是最古老、最具有生命力的产业,早在数千年以前,人类就知道种植可以食用的作物和驯养可以役用的动物。
人类所需的基本食物,过去来源于农业,现在来源于农业,在可预知的将来仍然主要来源于农业。
当今世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离开农业,食品工业仍然制造不出人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即便象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3%,上述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变。
由此可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问题。
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思想。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曾经强调,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强,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有力地支撑着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
但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技术水平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农村投资环境不利等。
为了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有必要进一步正确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理论基础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提出,物质生产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农业生产又是基础的基础。
生产实践活动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矛盾又促进社会的发展。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劳动中的重
要因素。
因此我们考察农业总产值就着重的从经济的角度和生产实际(自然因素和生物因素)的角度选取了三个可能影响到总产值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
3.模型变量的选择
假定其他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可以忽略,假定投入只包括资本的投入,即土地资本的投入,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和农民自己对农业的投入。
这里:
①土地资本的投入可认为是农作物耕种面积;
②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用的是农业的财政支出;
③农民自己的投入,我们采用化肥施用量来代表。
在此,我们将“农业总产值”设为因变量,“农作物耕种面积”、“农业的财政支出”,及“化肥施用量”设为自变量,设定了以下经济学模型。
二.模型设定
Y=C+C1X1+C2X2+C3X3+U
其中: Y代表农业总产值(亿元) X1代表化肥施用量(万吨) X2代表农作物耕种面积(千公顷) X3代表农业的财政支出(亿元)
数据如下:
三.参数估计
Y=C+C1X1+C2X2+C3X3+U
Y=-45892.72+3.174736X1+0.292008X2+1.272765X3
t=(-3.521631) (8.402629) ( 3.215260) ( 1.349289)
R2=0.971843
四.检验及修正
1.经济意义检验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各指标符号与先验信息相符,所估计结果没有与经济原理相悖,说明具有经济意义。
2.统计推断检验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优度非常好(R2=0.971843),F统计量的值在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的情况下也较显著. 但是X3的t统计值不显著(X3的t统计量的值的绝对值均小于2),说明X3这个变量对Y的影响不显著,或
者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的影响使其t值不显著。
⒊计量经济学检验
(1)平稳性检验
,单位根的t t-1t-1
检验结果为(H0:r=1):T=-0.984312,根据表中的临界值,不能拒绝H0,表明农业总产值序列是非平稳的。
(2)多重共线性检验
①检验:由F=253.1072>F0.05(3,22)=8.65(显著性水平α=0.05)表明模型从整体
上看农业的总产出与解释变量间线形关系显著。
②修正:采用逐步回归法对其进行补救
根据以上分析,由于X1的t值最大,线形关系强,拟合程度最好,因此把X1作为基本变量。
然后将其余解释变量逐一代入X1的回归方程,重新回归。
Y=-5417.802+4.552267 X1
T=(-8.157061) (20.35133)
R2=0.945228 S.E=1304.055 F=414.1765
逐步回归。
将其余解释变量逐一代入,得如下几个模型
Y=-54630.50+3.492666X1+0.349449X2
T=(-4.746880) (11.61999) (4.280266)
R2=0.969512 S.E=993.8428 F=365.7031
Y=-45892.72+3.174736X1+0.292008X2+1.272765X3
t=(-3.521631) (8.402629)( 3.215260)( 1.349289)
R2=0.971843 S.E= 976.5746 F=253.1072
由于X3的t统计值不显著(X3的t统计量的值的绝对值均小于2),舍去。
得到如
(3)一阶自相关检验
①检验:从模型设定来看,没有违背D-W检验的假设条件,因此可以用D-W检验来检验模型是否存在一阶自相关。
根据上表中估计的结果,由DW=0.409857,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查Durbin-Watson表,n=26,k’=2得l d=1.224,u d=1.553。
因为DW统计量为DW=0.409857<l d,根据判定区域知,存在一阶自相关。
②修正:
Ⅰ用广义差分修正:
由DW=0.4098,根据ρ=1-DW/2计算出ρ=0.7951 GENR DY= Y-0.7951*Y(-1)
GENR DX1= X1-0.7951*X1(-1)
我们发现,经用此法后,DW值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自相关。
(4)异方差检验
R2=0.5064 ,(N-P)R2=20*0.5064=10.128,查x2分布表,得临界值x20.05(3)=7.81,因为(N-P)R2=10.128> x20.05(3)=7.81,所以存在异方差。
②用对数变换法修正。
GENR LY=LOG(Y)GENR L X1=LOG(X1)GENR L X3=LOG(X3)
(5)模型确定
LY=-81.37279+1.610892LX1+6.487655LX2
T=(-6.917962) (26.67834) (6.388969)
R2=0.988916 F=1026.009
由于该模型的回归结果、t值以及F统计值均显著,且不存在计量经济学问题,因此最后定型为此。
五.对模型的经济解释及存在的问题
从最后的模型结果我们不难看到以下几个方面:
1.化肥施用量与农业总产值成正比关系,但是线形系数不是很大。
二
者以一个比较稳定和接近的比例发展。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农业
生产离不开科技的扶持。
有效合理的利用科技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有
效途径。
2.农作物耕种面积与农业总产值成正比关系,农作物耕种面积的提高
对于农业总产量的提高是明显和高效的。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耕
地是农业生产的根本,是决定性的因素。
这为我们以下的政策建议
提供了来源。
六.政策建议
从对模型的分析及经济学解释,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个政策建议:
1.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扶持力度。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我过目前也在为建设农业现代化而努力。
因此我们建议国
家加大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扶持力度,从资金,人才培养,技术普及
等多方面进行扶持,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
积极促进科学技
术转化为生产力。
提高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的程度,促进农业总产
值的稳步增长。
2.切实解决好退耕还林和农业生产的矛盾问题。
进一部贯彻落实保护耕地的国策。
严格土地审批制度,加强对土地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
保证农业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的稳定及提高。
加强有关的法律法规制
订和执行。
为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制度和政治上的保障。
国商03级1班
刘路遥(40302029)刘丽娜(40302028)关迎寒(40302017)
朱珠(40302042)孙丽(40302007)林雅娟(403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