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的研究

合集下载

农业总产值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农业总产值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农业总产值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影响农业总产值变动的因素,包括土地利用、劳动力投入、农业技术和市场需求等。

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具体的实证结果。

研究发现,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农业总产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是关键因素。

文章指出,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和有效开拓市场需求,将有助于提高农业总产值。

本研究对于更好地把握农业发展趋势,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文章总结了研究结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农业经济、农业发展、农业政策、农业生产、农业技术、农业投入、结论总结、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业总产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

农业总产值的变动不仅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农业总产值呈现出一定的波动,这种波动的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因素作用所致。

我国农业总产值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策、税收政策以及金融政策都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进而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变动。

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也是影响农业总产值变动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价格波动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日益凸显。

自然灾害、气候变化以及农业技术创新等因素也都会对农业总产值的变动产生重要影响。

深入研究农业总产值变动的影响因素,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农民调整生产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部分将在后续的章节中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影响农业总产值变动的因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具体而言,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因素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制,进一步解释和预测农业总产值的变动趋势。

通过深入分析农业总产值变动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促进农业生产的稳步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211010684_我国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分析

211010684_我国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分析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二○二三年第二期收稿日期:2022-11-08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L22AJY016)作者简介:刘春芝,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邵馨漾,女,辽宁丹东人,沈阳师范大学西方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东北振兴研究。

我国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分析刘春芝,邵馨漾(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摘要: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地位,支撑着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协调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有必要以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灌溉面积、农业化肥施用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等指标为考量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经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影响我国未来农业总产值的重要因素是农业化肥施用量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大力推进农业绿色转型,确保农业化肥科学施用;扩大农作物播种面积,推广智慧农机应用。

关键词:农业总产值;农业化肥;农作物播种面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50(2023)02-0040-07我国是一个耕地面积辽阔、土壤肥沃、农村人口众多、农作物种类繁多的国家,自古以来被誉为农业大国。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性地位,支撑着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协调发展。

作为三大产业的基础产业,农业具有其他行业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农业的发展程度与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息息相关。

因此,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1]。

在未来的几年中,如何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问题描述任何生产过程都是生产要素不断配合实现最终产出的过程。

农业总产值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农业总产值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农业总产值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作者:朱莹朱芮菁张宇来源:《商场现代化》2015年第19期摘要:本文利用1978年—2013年中国统计数据,建立线性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对农业总产值与其投入数据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农业经济增长除了受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从业人数影响外,还会受到农用机械、国家政策、以前年度农业产出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农业总产值;统计分析;计量模型一、文献综述许多学者对农业经济增长进行大量研究,表明农业经济增长受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

任亚珍(2014)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农业总播种面积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认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对农业总产值有显著影响。

袁磊(2013)利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及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化肥、农药使用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认为保持其它变量不变情况下,化肥、农药使用量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将分别增加0.5820%和0.1080%。

本文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将多个变量引入模型,从而找出截面数据中农业总产出的影响因素,来分析农业经济增长问题。

二、实证分析在农业生产当中,影响农业总产值Y变动的因素,大体上分为五大类:首先是农作物播种面积X1(资本要素K),其次是第一产业劳动力人数X3(劳动力要素L),这两个因素构成了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除了这两者之外,化肥农药施用量X2和农用机械总动力X4(技术要素A),则是影响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因素;最后,国家惠农政策D2也会对农业生产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引用以上五个解释变量,采用1978年-2013年的统计数据,用来解释其对农业总产值变动的影响。

1.理论模型设计根据变量相关关系,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农药施用情况和农用机械总动力与农业总产值均有较强线性关系;第一产业劳动力人数与农业总产值存在明显的分段线形关系,所以对X3混合引入虚变量来进行分析。

农业总产值也不可避免的收到上一年度Y(-1)的影响。

(1)其中,D1代表引入的虚变量,μ代表随机扰动项。

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作为第一产业,农业对于整体国民经济起着无可替代的基本作用和保障作用。

本文使用stata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回归分析研究农业总产值与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单位面积产量以及粮食产品的组成部分、水果产品的组成部分、油料作物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各个市的农产品产出特点,分析总也总产值与各主要农作物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农业总产值、STATA、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高,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均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趋势。

在这种大背景下对我国的农业进行研究,不论是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还是对于充分发挥农业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居民生活的作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数据(一)变量选择本文采用的数据为我国各省市2018年农产品的相关数据,数据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2018》。

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为回归分析,研究农业总产值与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单位面积产量以及粮食产品的组成部分、水果产品的组成部分、油料作物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各市的农产品产出特点,分析农业总产值与各主要农作物之间的关系。

1.数据整理本文共设置了13个变量,分别是城市、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麻类产量、甘蔗产量、甜菜产量、烟叶产量、茶叶产量、水果产量、受灾面积(千公顷)、成灾面积(千公顷),把这13个变量分别定义为V1~V13,并分别给这些变量加标签说明。

样本是我国分地区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的相关数据。

图1 录入完成后数据三、回归分析以农业总产值为因变量,以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麻类产量、甘蔗产量、甜菜产量、烟叶产量、茶叶产量、水果产量、受灾面积(千公顷)、成灾面积(千公顷)为自变量,进行最小二乘回归。

建立线性模型:Var2=a*Var3+b*Var4+c*Var5+d*Var6+e*Var7+f*Var8+g*Var9+h*Var10+i*Var11+u图2是使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以农业总产值为因变量,以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麻类产量、甘蔗产量、甜菜产量、烟叶产量、茶叶产量、水果产量为自变量,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结果。

中国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分析
董 小 菁: 中 国 农 业 总 产 值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资源 ・ 环 境
中国农业总产值 影响因素分析
董 小 菁 ( 石 河子 大 学 经 济 与 管理 学 院 , 新 疆 石 河 子 8 3 2 O 0 0 )
[ 摘 要】 根据 1 9 9 2 0 1 3年 中 国农 业 总 产 值及 相 关 指 标 , 主 要 运 用农 作 物 播 种 面积 、 耕 地 受 灾面 积 、 化肥使 用量、 机 械 用量的数据构建理论模型 , 通过 计 量 经 济 学 分 析 模 型 , 从 而 了解 影 响 中 国农 业 总产 值 的 主要 因素 , 并根 据 模 型 的 分 析
2 中国农 业 总产值 影 响 因素实 证分 析
2 . 1 数 据 收 集 与 整 理
农 业总产值 农 作物播种
农作物 受灾 化 肥施用 机械用 量
( 亿元 ) 面积 ( 千 ) 面积 ( 干h 如 2 ) 量 ( 万 t ) ( 台)
本文搜 集整理 了我 国从 1 9 9 5 2 0 1 3年 农 业 发 展 状 况 的 数
2 . 3 模 型 估 计 结 果 与 检 验 对模型进行初 步估计 , 运用 O L S估 计 法 对 模 型 中参 数 进 行
估计 :
= 一
7 9 4 3 . 9 1 7 0. + 0 2 0 7  ̄I 一 0 . 2 5 6 7 X 2 + 8 . 5 1 8 姣3 + 0 . 0 0 9 6 4
值就增 加 8 . 5 1 8 4亿 元 ; 在假定其他 变量不 变的情 况下 , 当机 械
资源 ・ 环 境
用量增加 1 台, 农 业 总产 值 就 增 加 O . 0 O 9 6 亿元 。

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与改进方法研究

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与改进方法研究

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与改进方法研究农业经济增长是指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农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基础,不仅是粮食生产、产品供应、城市环境的改善,也对环境、能源、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气候、肥料、种子、劳动力等因素。

因此,本文将探讨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改进方法。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温、降雨、湿度等,对农业生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然因素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但由于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土地资源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必要前提。

2.科技含量科技含量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需要尖端的科研成果做支撑,如生物工程、遗传改良等。

科技含量的提高需要有专业的人才支持,不断增加投入并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和协调。

3.市场需求在市场日益成为决定生产生存的重要因素的今天,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

当然,对市场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也是关键之一,只有产量和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均衡,才能够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二、改进农业生产的方法1. 提高现代化水平提高提高现代化水平是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途径,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包括现代农业技术、现代管理方式以及科技创新等。

在现代农业中,应加强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指导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推动现代耕种技术、现代畜牧技术、现代渔业技术和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应用,这是改进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

2. 技术创新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育种资料的更新和实用化有助于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农业技术创新是以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为主,以技术推进的方式为主,开展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农业效益,还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3. 建立市场体系建立市场体系是推进现代化、规范化的重要途径。

优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的农业供应链,在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农业产值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产值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产值影响因素分析【摘要L本文通过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分析,旨在得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探讨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产值影响因素模型检验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涉及农业发展问题,重农学派把农业的发展作为其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法国著名经济学家魁奈曾把农业看作是唯一具有生产价值的部门,并以著名的《经济表》分析作为纯产品的农产品在社会各生产部门间的流动和交换。

古典学派的伟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不朽的经典著作《国富论》中以相当的篇幅论述了农业的发展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之所以重视农业发展问题,一是因为如果农业本身不发展,农民和农村人口便无法摆脱贫困;二是因为农业的不发展将严重的妨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换言之,在经济发展屮,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的发展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把农业对发展屮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的增长依赖于农业的发展;2.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农业和农业人口作为工业品的市场的作用举足轻重;3.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经济构成屮的比例下降,农业部门构成其他部门的投资的主要来源;4.通过出口农产品和进行替代进口农产品的生产,国内农业可以为平衡国际收支起到重要作用;5.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将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乡村居民的福利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业产值对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对于农业产值的分析有着现实的意义,我们选取了以下因素进行分析:a农作物播种面积。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力落后,大部分地区仍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产值很大程度上受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

b农业机械总动力。

农业的发展贯穿着农业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土地通常对一定数量的资本和劳动的报酬率。

计量经济学论文(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因素分析)LT渐减少的局面,加上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比如西南地区的缺水危机和长江中下游的缺水危机,致使粮食危机也可能将要显现出来。

中国已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农业发展也深受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89年生产年鉴,我国全年谷物总产3.65亿吨,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若按人口平均,则我国平均每人谷物产量327公斤,低于年度世界人均的358公斤水平,更是远远低于美国1146公斤的人均水平。

如果我国的农业不发展,则会使我国的农民和农村人口无法摆脱贫困,也将会严重的妨碍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那么,在如今我国农业落后的情况下,该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农业?怎样发展才能更好的满足我国人口对于粮食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收集了从1995年至2009年中国农业生产总值,及各种农业投入,并加以数据分析及比较数据分析,讨论影响农业总产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及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

一、问题的提出(一)总论20世纪即将过去,在20世纪的后5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随之而来的各种矛盾也不断加剧,比如用地矛盾不断显现出来,工业抢占农业用地,城市发展不断占用耕地,从而使我国的农业用地不断减少,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渐渐凸显。

但是好在政府提出了确保十八亿亩耕地的红线,才不至于让中国真正面临粮食危机。

而且近年来我国粮食连续几年丰收,农业年产值也不断增加,从1995年11884.6亿元到2009的30661.1亿元,几乎增长了近三倍左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农业生产上的成就与我国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有关,而且还与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关,工业的发展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农用机械的增加,各种水利设施的建设,与化肥的用量都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这些因素中那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只有了解哪些是主要影响因素,就把大部分生产成本投入到这个方面上,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分析影响中国农业总产值的因素

分析影响中国农业总产值的因素

分析影响中国农业总产值的因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之一,农业总产值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影响中国农业总产值的因素却是一个复杂多样、综合性很强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一、气候因素中国的气候非常复杂,不同地区季节变化、降水量、温度等因素的巨大差异,直接影响着当地农业生产的总产值。

例如,长江流域、华南地区等地往往会受到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严重损害农作物的生长;而北方地区又可能会受到旱灾、冬季冰冻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

政策建议:加强气象预报技术支持,提高市场预警和应对措施的准确率。

同时,在长江流域、华南地区等常年遭受自然灾害的地方,应制定详实、科学的农业保险制度,以保障农民的生计。

二、农业技术农业技术是影响农业总产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而现代化、技术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

因此,提高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含量是必须要实施的措施。

政策建议:鼓励资金和技术投入到农业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中,推广智慧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此外,也应该加强研究和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提高农机的生产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尽可能降低成本。

三、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农业总产值是与土地利用面积、种植结构、土地质量密切相关的。

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土壤肥力差别很大,种植范围也各不相同,“百姓饭碗”安全性的保障和粮食供应的合理性非常关键。

政策建议:加强对土壤质量的监测和治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粮食生产区的专业化发展;加强土地利用权的管理,鼓励农民小组合作社、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和发展。

同时,应该注重保护农业土地、遏制“土地荒”现象,着力维护农民的种田权益。

四、市场需求中国的经济形态正在不断改变,对农业生产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而且随着社会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日益严格,因此,合理满足市场需求也是影响农业总产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吉林省农业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吉林省农业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区域经济市场诉求及人才架构,改善现阶段人力资源的引进、培育及储备模式。

全面落实“引智”工程,出台优越的人才政策,创建优良的人才环境;联合地级市共同建造研发基地,吸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第三,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

资源型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唯有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才可实现。

一是创建现代化企业体系,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

资源型县域经济的重点产业在于对资源的开采、初加工,企业大多是国有型企业,企业自主性相对较差,经济收益比较低,技术创新力量基础较弱,工艺相对滞后,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在企业研发上基本上无投入。

发展代替产业与接续产业的能力偏弱,无法满足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

因此,在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过程中,应当创建起现代化企业体系,从加快技术创新与经营管理制度改革两个层面出发,借此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

二是全面发挥政府部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从现阶段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市场并没有完全发育,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亟待提高。

在此环境下,政府部门非常有必要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指引与帮助。

即使是在市场经济制度较为成熟的国家,政府部门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依然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极其重要的。

所以,政府部门需要按照企业技术创新的具体情况及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需求,采用便于操作的方式,合理指引、支持企业创新。

参考文献[1]梁四宝,张新龙.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讨[J].理论探索,2007(02):113-115.[2]李艳,陈瑛,曹洪华等.基于发展极理论视角的西部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讨[J].生态经济(中文版),2009(6):68-71.[3]陈碧玉,张宝贵,刘敏.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以高平市为例[J].价值工程,2018(04):4-6.作者简介:赵静(1990-)女,汉族,河南义马人,硕士研究生,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作者单位:中共义马市委党校)摘要:本文选取5项影响吉林省农业生产总值的指标,采用2000—2017年共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影响吉林省农业生产总值的因素。

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研究作者:杨军鸽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09期[摘要]收集陕西省2007~2016年影响农业总产值的主要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并依据实证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总产值;陕西;时间序列[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1 国内外文献综述Lau和Youtopoulos(1989)研究了不同经济水平国家的农业劳动和土地生产率的差异来源,认为,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差异的25%是由于农业内在要素禀赋、现代技术投入和人力资本的影响。

张凤波(1987)假定技术外生,用农业总产值作为因变量,农业劳动力、机械总动力、总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作为自变量,用我国各省市横截面数据分析农业生产的要素贡献,结果表明:劳动力的产出弹性最大,土地的产出弹性最小。

吕银娥、刘俊清(2011)对我国1990~2009年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受灾面积、机械用量、耕地灌溉面积五个变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化肥施用量对农业产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耕地灌溉面积,且呈负相关关系,表明我国灌溉方式的低效率。

农作物播种面与受灾面积的相关性较小。

基于上述的研究,可以从中发现,对农业总产值产生影响的几个主要因素: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数量、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

陕西省特别是关中地区地势平坦,自古适合农业发展,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大省,基于此,本文根据搜集的大量数据,来研究该区域哪些因素影响了农业总产值的增加,这种研究无疑具有现实性。

2 模型构建由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我们知道,农业产出与这些影响因素并非线性关系,另外,由于各影响因素单位不统一、如果采取简单的线性回归,得出的回归系数值较大,使得最终各影响因素的可比性不强,从而无法深入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陕西省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大小。

综合考虑,本文建立下面对数线性模型:(1)其中:X1表示农业机械总动力、X2表示化肥施用量、X3表示农作物播种面积、X4表示农业从业人数、X5表示有效灌溉面积。

计量经济学实验《影响全国农业生产总值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实验《影响全国农业生产总值因素分析》

影响全国农业生产总值因素分析一、问题的提出农业发展显然是关系民生的大问题,国家也很着力于此。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农业形态,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全面实行现代经营管理为本质特征和主要标志的发达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总的要求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只有大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积极推进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才能突破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制约,提高农业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效益。

只有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加快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和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加工、储运、流通设施建设,才能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转化增值的能力。

只有加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力度,不断优化农产品结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畜牧和水产养殖业,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才能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

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依靠科技进步,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使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但我国又是一个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国家,只有研究农业产值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才能有对策的投入,将基础产业发展上去。

选此模型的目的就在于分析决定农业产值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各营下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从而对生产提出建设性意见。

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文章运用计量学方法分析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因素,即通过对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受灾面积;耕地的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和机械用量的实证分析,运用经济学原理,引入计量经济学模型,得出结论:我国的农业生产由21世纪前的10年到21世纪后的10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整体农业发展水平还很低。

关键词: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问题的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农业将不能发展,那么三农问题也就得不到解决,国民经济的发展将受到严重阻碍。

本文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影响农业发展因素的分析,来揭示我国农业现存的一些问题,力求针对问题,找到解决方法。

2模型的设定根据经济学原理,在模型中引入五个变量:①农作物播种面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产量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播种面积;②耕地受灾面积,干旱、洪涝、虫灾等都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③灌溉面积,农田灌溉面积的增加,会相应地增加产量;④化肥用量;⑤机械用量。

综合上述因素,我们设定模型的线性函数形式为:NYCZ=β0+β1BZMJ+β2SZMJ+β3GGMJ+β4HFYL+β5JXYL+μ3实证研究本文搜集整理了我国从1990-2009年共20年的有关农业发展状况的数据,见表1。

根据各因素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我们将方程形式设定为:NYCZ=β0+β1BZMJ+β2SZMJ+β3GGMJ+β4HFYL+β5JXYL+μ用Eviews对其进行分析,得最小二乘估计的结果如下:NYCZ=10 901.25+0.13BZMJ-0.11SZMJ-1.49GGMJ+(0.55)(0.75)(-2.12)(-2.98)17.53HFYL+0.01JXYL(10.54)(12. 45)R2=0.99 F=614.22 DW=2.353.1经济意义检验从回归结果可知,农业总产值各影响因素的参数值与经济学中的边际消费倾向意义基本相符。

影响四川农业总产值的因素分析

影响四川农业总产值的因素分析

发展研究邓茜1刘欣聪21.四川省农业宣传中心,四川成都2.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四川成都摘要:四川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农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研究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将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高质量农业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本文基于统计年鉴数据,运用通径分析,研究了2000~2018年四川省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揭示了城镇化率、耕地面积、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4个因素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路径,形成了如下结论。

城镇化率、耕地面积、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度分别为11.50%、7.04%、43.98%、36.35%,约有1.13%的误差不能被这4个因素解释。

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对农业总产值有直接正贡献;城镇化率的直接贡献为负,但是通过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的影响后,总贡献为正。

关键词:农业总产值;农村用电量;农机总动力;通径分析影响四川农业总产值的因素分析0引言我国第一产业分为农、林、渔、牧四大类,其中,农业占一半以上,依次是牧业、渔业、林业。

四川省第一产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盛产水稻、玉米、油菜籽、猪肉、鸡肉、兔肉等农副产品,第一产业不仅是四川省经济发展的基础,也对全国的粮食安全产生具有一定影响。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同时指明了“质量兴农”是未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道路[1]。

自21世纪以来,四川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从945.58亿元(2000年)增长至4426.66亿元(2018年),但第一产业占比却由24.1%(2000年)下降至10.9%(2018年)。

这一方面说明了四川省第一产业高速增长,另一方面说明四川省正面临第二、三产业崛起,四川省正处于第一产业占比逐渐降低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因此,根据2000~2018年的统计数据,研究四川省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将对产业结构优化、发展高质量农业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文献综述 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的研究

文献综述  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的研究

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的研究
文献综述
安帅张妍妍在《中国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计量分析与研究》一文中提出根据1996~201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及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和受灾面积的数据构建计量分析模型,运用计量经济软件对我国农业总产值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建立农业总产值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和受灾面积等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检验,从而得出结论和政策建议。

武金金、苏建兰、谢彦明、扈立家在《我国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文中提出基于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EVIEWS软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1978—2013年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对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建立了我国农业总产值生产函数并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弹性系数。

得出结论:我国农业总产值显著受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化肥施用量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农业支出的影响。

最后提出促进农业发展的建议。

辽宁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预测研究

辽宁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预测研究

第57卷 第6期 广 东 蚕 业 V ol.57,No.06 2023年6月 GUANGDONG CANYEJune . 2023·105·DOI :10.3969/j .issn .2095-1205.2023.06.34辽宁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预测研究邵馨漾(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摘 要 文章选取影响农业总产值的七个主要因素(包括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耕地灌溉面积、农作物受灾面积、农用化肥折纯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乡村从业人员和机耕面积),并查找了2006年—2020年辽宁省这些指标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建立关于辽宁省农业总产值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发现影响辽宁省未来农业总产值最重要的指标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折纯施用量和机耕面积。

研究发现:每增加1 000 hm 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辽宁省农业总产值就会增加2.115亿元;每增加10 000 t 农用化肥折纯施用量,辽宁省农业总产值就会减少22.549亿元;每增加10 000 hm 2机耕面积,辽宁省农业总产值就会增加3.078亿元。

并据此提出提高辽宁省农业总产值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总产值;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折纯施用量;机耕面积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205(2023)06-105-03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同时,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1]。

因此,在未来的几年中,如何促进各省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选取影响辽宁省农业总产值的主要因素,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辽宁省农业总产值进行预测,以期为辽宁省各有关部门制订政策时提供决策依据,保障农业生产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中国农业总产值与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论文

中国农业总产值与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论文

中国农业总产值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摘要:本文根据我国农业的现状,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来检验哪些因素对于农业总产值有显著的影响。

根据计量经济学原理,本文在模型中引入了三个变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并收集了中国31个省2003年的各项指标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其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最后对所得的分析结果进行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意见。

研究发现,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因素对于农业生产总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农业总产值;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 - 考试资料一、引言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更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

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我国的工业和城镇的快速发展;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使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但我国是一个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国家,只有研究农业总产值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才能投入相应的对策,将基础产业发展上去。

选此模型的目的就在于分析决定农业生产总值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其影响程度,从而对生产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二、文献综述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学术界历来重视对三农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如:林毅夫(1994)、黄少安(2005)等,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研究了我国农业问题,他们认为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农业总产出的增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郝利等(2010)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模型,对北京市1990-2007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得出的结论是北京市1990-2007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78.32%。

计量经济学论文(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因素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影响中国农业总产值的因素。

通过对1990年至2018年期间的数据进行分析,本文发现农业生产资料、农村劳动力、农业技术进步、政府投资和天气因素对农业总产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同时,通货膨胀对农业总产值有负向影响。

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政府决策者制定相应的政策,以促进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影响因素;农业总产值;计量经济学;中国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China's agricultural output value. By analyzing the data from 1990 to 2018, this paper finds tha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actors, rural labor, agricultural technological progress, government investment, and weather factors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agricultural output value. At the same time, inflation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agricultural output value.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paper can help government decision-makers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e.Keywords: influencing factors; agricultural output value; econometrics; China1.引言农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

关于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

关于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非常热门的“三农”中的农业问题,从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几个因素入手,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引入有效灌溉面积,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机械总动力、受灾面积五个变量,分析各个因素对农业总产值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意义检验和计量经济意义检验。

通过各种检验对模型进行修正和优化,找出对农业总产值影响较大的因素,便于对农业总产值进行预测,提出提高农业总产值的方法。

【关键词】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回归一、经济理论的阐述及问题的提出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统筹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惠农的政策,农业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保持整个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但是,我们仍清楚地看到,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仍处于十分艰难的爬坡阶段。

新生物技术(新农业技术)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农业基础建设仍然很脆弱;农村社会主义改革滞后;农产品的价格太低,它在市场上与工业产品的交换并不等价;农民收入仍然比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文盲半文盲充斥整个农村。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令人鼓舞。

由于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低而且也不全面,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因此,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上。

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所说:“要更加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关乎国民经济的命脉。

中国已“入世”,作为立国之本的农业,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自身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有提出研究的必要。

农业问题中如何提高农业总产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从这个问题的经济意义理解,我们选取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农作物种植总、、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受灾面积五个因素进行研究,以建立一个合适的模型找出对农业总产值影响较大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的研究
文献综述
安帅张妍妍在《中国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计量分析与研究》一文中提出根据1996~201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及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和受灾面积的数据构建计量分析模型,运用计量经济软件对我国农业总产值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建立农业总产值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和受灾面积等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检验,从而得出结论和政策建议。

武金金、苏建兰、谢彦明、扈立家在《我国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文中提出基于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EVIEWS软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1978—2013年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对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建立了我国农业总产值生产函数并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弹性系数。

得出结论:我国农业总产值显著受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化肥施用量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农业支出的影响。

最后提出促进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