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
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
龙源期刊网
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
作者:
来源:《作文通讯·高中版》2018年第11期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稀随稀,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无论嫁给年轻的还是年老的,都要与丈夫和谐相处。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是“裨将”的谐音。
“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口口相传,人们便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原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捕捉狼,就不要怕跑路,不要怕費鞋。
不过有些地方方言管“鞋子”叫“孩子”,于是在流传过程中变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王八蛋:这是民间一句骂人的话。
实际上,这句话本来是“忘八德”。
古代,“八德”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忘记了这“八德”也就是忘了做人的根本。
这一说法后来被讹传成“王八蛋”。
无奸不商:原是“无尖不商”。
古时候开粮行、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
如果真是“奸”,那岂不是世上做生意的就没一个好人了?。
误传的8句俗语
被误传的8句俗语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3,“不见棺材不落泪”,本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
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泪,那就有点太莫名其妙了。
4,“有眼不识金镶玉”,本是“有眼不识荆山玉”。
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5,“不到黄河心不死”,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
乌江,项羽他老人家自刎的地方。
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6,“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
不过这个我还能理解点,因为好像四川那边管鞋叫孩子。
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
7,“狗屁不通”,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
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
“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就将就吧!
8,“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
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
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变成“王八蛋”。
5句被误传的俗语
弓. 无娄不 丈夫
“ 小 非 君 子 , 毒不 丈夫 ” 句 话 有很 明显 的不 妥 之处 。 先 , 丈 夫 , 量 无 这 首 大 自然是 说 那 些 坦
坦荡荡 、 胸怀宽广 的男人 , 恶毒阴损 、 暗箭伤人这种前缀是不能形容大丈夫 的。 原来 , 这句来 自民间的谚语本来是“ 量小非君子 , 无度不丈夫” 是个很 好的句子 , , 充分运 用了对仗 , 出了一份I N有力 的气魄 , 显示  ̄ WJ l 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跃然纸上 。可是这么好 的句子怎么就误传了呢? 度” “ 为仄声字 , 念着别扭 , 很容易被读 为平声字“ 。 毒” 一些学者们便 自做主张, 将其改为“ 无毒不丈夫” 本来很完美 的一个句子 , 了。 经过上千年 的以讹传讹 , 就成
编辑 / 丁俊 玲
博 闻7
当然 , 庄子的这句话被人误解之后 , 并没有什么副作用 。 书是必须的 , 读 掌握一定 的知识
也 是 必 须 的 , 要 自己把 握 好 度 。 但
原句 :庄子 ・ 《 养生主》 “ :吾生也有涯 , 而知也无涯 , 以有涯随无 涯, 殆已。”
5. 湍 诛 相
“ 相濡 以沫” 的意思是 : 比喻在困难 的处境里 , 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 多用于形容夫妻 关系。而事实上 , 这句话也被断章取义 了。 其实 , 完整的意思是 : 有一天 , 眼泉水干了 , 一 两条
‘
毒
、
的 语 俗
鸯 l
f 德抱 怨 .
“ 以德抱怨” 是我们常 听到 的一句话 , 人们通常的理解是 : 别人欺 负你 了 , 你要 忍 , 要对他更好 , 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 , 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 。 事实上 , 我们 曲解 了孔子 的原 意。当时孔 子的一个弟子 问他说 :老师 , “ 别人打我 ◎ 嵩铭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被国人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3,“不见棺材不落泪”,本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
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泪,那就有点太莫名其妙了。
4,“有眼不识金镶玉”,本是“有眼不识荆山玉”。
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5,“不到黄河心不死”,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
乌江,项羽他老人家自刎的地方。
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6,“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
不过这个我还能理解点,因为好像四川那边管鞋叫孩子。
如果真的拿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7,“狗屁不通”,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
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
“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都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就将就吧!8,“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
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
古代是,“八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变成“王八蛋”。
被曲解的中国十大俗语
被曲解的中国十大俗语中国民间俗语众多,但在民间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很多俗语渐渐的被曲解了原意,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被曲解的中国十大俗语,欢迎大家阅读。
被曲解的中国十大俗语1、天下乌鸦一般黑天下乌鸦一般黑,主张一竹杆打死一船人,一个活口儿也不留。
在管理学上这叫“晕轮效应”例如:谈到东北人,马上就有人接话道:“我知道,东北人都豪爽。
”谈到河南人,马上就有人接话道:“我知道,河南人都爱骗。
”谈到曰本人,马上就有人接话道:“曰本人,没有一个好东西!”东北人都豪爽吗?不一定!河南人都爱欺骗别人吗?不一定!曰本人都坏吗?不一定。
这些都是受到“天下乌鸦一般黑”俗话的影响,是这句俗话的变异思维。
最惨的就是男人,有句俗话“是猫就爱偷腥吃。
”这句俗话实际是“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翻版。
主张把天下所有男人形容成“种牛”,如果你不是“种牛”,那一定得找“老军医”看看。
2、一个巴掌拍不响。
“一个巴掌拍不响”是中庸之道的产物,主张各打五十大板,谁都不能说吃亏,谁都不能说占便宜。
读大学那其间,学院规定:只要打架斗殴,一经核实,立即严肃处理,不管双方是哪一方的责任,都要受到处分。
这样的校规制定者,就是受到大俗话“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严重影响。
实际上,有些时候,一个巴掌是能拍响的,例如用这巴掌拍墙,拍桌子,拍马屁——不一定非要拍另外那只巴掌。
“一个巴掌拍不响”是仲裁方无能的表现,无法做到赏罚分明,只能和稀泥,做老好人,主张各退一步。
例如某某在街上行走遭受到抢劫,你还能用“一个巴掌拍不响”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吗?“一个巴掌拍不响”实际上就是保护“强盗”,打击“弱者”,向“恶势力”妥协。
3、苍蝇不叮无缝蛋。
苍蝇不叮无缝蛋是散播和加速散播谣言的有力“理论基础”。
据《西部商报》20xx年7月14曰报道,余某和把某是邻居,在今年农历三月份,村子里传称把某了杨某。
在谣言散播过程中,邻居余某相信“苍蝇不叮无缝蛋”,煽风点火,说把某一定是干了这件见不得人的事情,四处散播。
贵州人
贵州人,这些流传几千年的俗语,我们都传错了!"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古老的俗语得到不断的传承,可是在传承的过程中,渐渐发生了变化,让我们找不到本源了。
接下来,就来和大家认识几个一直被误传的千年俗语,你应该遇到过。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3.有眼不识金镶玉: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
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4.不到黄河心不死:原是“不到乌江心不死”。
乌江,项羽自刎的地方。
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5.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原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
不过这个还能理解,因为四川方言管“鞋子”叫“孩子”。
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6.狗屁不通:这个成语原是“狗皮不通”。
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时,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
“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将就吧!7.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
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
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传成“王八蛋”。
8.无毒不丈夫:原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而“无毒不丈夫”,与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要有度量,才可称为男人。
国人以讹传讹的功力真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9.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原句是“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
由于我们对“上”“下”的认识不全,常将它们误解。
《扬州晚报》总结出十个被误传几千年的俗语。
《扬州晚报》总结出十个被误传几千年的俗语。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3、有眼不识金镶玉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
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4、不到黄河心不死原是“不到乌江心不死”。
乌江,项羽自刎的地方。
流传时乌江讹变成黄河,可能是因为黄河名气更大吧。
5、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原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
不过这个还能理解,因为四川方言管“鞋子”叫“孩子”。
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6、狗屁不通这个成语原是“狗皮不通”。
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时,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
7、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
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
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的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传成“王八蛋”。
8、无毒不丈夫原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而“无毒不丈夫”,与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要有度量,才可称为男人。
国人以讹传讹的功力真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9、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原句是“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
由于我们对“上”“下”的认识不全,常将它们误解。
其实“上”“下”还有尊卑之意,原意应为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是平民,就将他们排除在文明社会之外。
10、无奸不商原是“无尖不商”,是说古时候开粮行、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卖谷米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
被中国人误传了数千年的七句话
转帖]被中国人误传了数千年的七句话虽然很长,但请您耐心看完,看完后,您就会恍然大悟在中国崇尚权威的文化氛围中,名人名言占的地位是很重的,很多名家说的话,往往被人民当成指导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不二准则,但这些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名言中,也有一些话被人刻意或无知地曲解,背离了话语者本身的意旨与初衷,迷惑了天下万千受众。
影不才,试举数例解析一二,以还世情真相与大众……好了我再文诌诌地说话大家估计要扔鸡蛋,虚荣心也满足了,下面开始举例开讲。
1、以德抱怨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以德抱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了,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
这就让人感觉很有点肃然了。
想想看,如果我一巴掌呼过去那个被打的人还笑笑说打得好啊,你越打我我就要对你越好……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感动到傻眼,这多好一孩子,多伟大的情操啊……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当初,也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 以德抱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
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拿起板砖飞他!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被误传的俗语:“王八蛋”原为“忘八端”
被误传的俗语:“王八蛋”原为“忘八端”2014年01月06日10:13来源:广州日报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3.有眼不识金镶玉: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
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4.不到黄河心不死:原是“不到乌江心不死”。
乌江,项羽自刎的地方。
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5.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原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
不过这个还能理解,因为四川方言管“鞋子”叫“孩子”。
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6.狗屁不通:这个成语原是“狗皮不通”。
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时,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
“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将就吧!7.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
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
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的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传成“王八蛋”。
8.无毒不丈夫:原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而“无毒不丈夫”,与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要有度量,才可称为男人。
国人以讹传讹的功力真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9.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原句是“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
由于我们对“上”“下”的认识不全,常将它们误解。
其实“上”“下”还有尊卑之意,原意应为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是平民,就将他们排除在文明社会之外。
被误解的十句老话
被误解的十句老话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句老话常常被误解为强调只有亲眼所见的才是真实可信的,而忽视了听到的信息的价值。
实际上,这句话的本意是要提醒人们在判断事物时,不仅要依靠眼睛所看到的,还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经验,才能得出更全面的结论。
二、“吃一堑,长一智”这句老话常被误解为遭遇失败或挫折后会变得更聪明。
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吃过一次亏之后,能够从中获得经验教训,以便在以后的生活或工作中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三、“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这句老话常被误解为婚姻地位的重要性高于一切,而忽视了庙宇的文化价值。
实际上,这句话的本意是指尽量避免破坏宗教信仰和文化遗产,但并不是说婚姻地位比庙宇更重要。
四、“女大十八变”这句老话常被误解为女性在18岁之后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女性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许多变化,包括外貌、性格和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并非特指18岁。
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老话常被误解为时间比金钱更宝贵,而忽视了金钱的重要性。
实际上,这句话是强调时间的珍贵,不可浪费,但并不是说金钱没有价值。
六、“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老话常被误解为外貌不重要,而忽视了内在的重要性。
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的内在素质和能力无法凭外表来评判,海水的深浅也无法用斗量来衡量。
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老话常被误解为只有学习而没有思考是没有用的,而忽视了学习和思考的相辅相成。
实际上,这句话的本意是指学习和思考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学习并思考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老话常被误解为只有了解自己和对手才能在战斗中取得胜利,而忽视了其他因素的重要性。
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了解自己和对手的优势和劣势,才能在战斗中做出正确的决策,但并不是说只有这一点就能保证胜利。
九、“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老话常被误解为早起就能成功,而忽视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实际上,这句话是强调早起的人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努力工作,但并不是说只要早起就能成功。
断章取义误传多年的成语及俗语
断章取义误传多年的成语及俗语:1、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出处是《佛说十善业道经》第二十四集:"人生为己,天经地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佛家的意思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才是“修为自己”。
不为自己制造新的恶果,不为自己造成新的灾祸,这才是“为己”。
只有这样才不会天诛地灭。
“为”乃修为之意。
2、无「奸」不商。
原为:无尖不商,是说古时候开粮行,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卖谷米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
也可解释为:商场如战场,必须有拔尖的智慧,才能成功。
如果是「奸」,那世上做生意的,没一个好人了。
3、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原为:无度不丈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有度量者,方能称为大丈夫。
「度」与毒,一字之误,谬以千里。
4、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应该是:唯汝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就你们这帮人和小人最难对付)。
古汉语「女」通汝,故有此误,纵观孔子的思想体系,并无歧视女性之意。
5、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由於我们对「上、下」两个认识不全。
常将它们做「及」解。
其实「上下」还有「尊卑」之意,该说原意应为「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是平民,就将他们排除於文明社会之外。
不作此解,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自相矛盾了。
更简单的判断是:自从汉代「独尊儒术」至有清一朝,刑及大夫的案例并不少。
6、“以德报怨”——孔子原话是这样的:“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报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拿起板砖飞他!”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道德经》要是以字面意思理解的话,还以为是老子在骂街,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
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
- 性
我 要提 出一个 全新 的科 研课题 : 会
议撒尿学 。
众 领袖 ” 代 表着 民心 向背 , , 想不 受奖赏
都难 了。
这 一 课题 的 首要 问 题 是撒 尿 的时 机 , 不可 以 什 会议撒尿学 出去撒 尿 、 么时 候 没 有 尿也 可 以
个 领导 干部受 不受欢 迎 , 群众 心里 是有
一
本账 的 , 要 自己夸夸 其 谈 , 觉 良 不 感
( 自《 摘 今晚 ̄ >o o 2月2 g> l 年 .2 5日) ( 编辑 雷 蕾】
好 。 这时候 , 就成 了该领导眼里 的“ ” 你 群
不 看 不 知 道 , 界 还 真 奇 妙 !原 来 世
身 出去 , , 汰 的 就是 他 了 ! 得 淘 如 此 “ 议 撒 尿 学 ” 你 说 “ ” 是 会 , 学 还
不 “ ” 学 ?
美
罅隙, 而你一个也 得罪不起 , 么他们任 那
何 一个讲 话时 你也绝 对不 能出去撒 尿 。
否则你 一出去 , 正在讲 话 的领 导就会 那 想 :你什么意思, “ 是不是对我不满。 ” 当然 , 时候 出于对某 一 位领 导拍 有 马屁 的考虑 , 可以将起 身撒 尿 当成一 也 种 表 态 。 比如 : 这 位 领 导 的 对 手 讲 话 当
转 音成 鸡 狗 了。
还能理 解点 , 因为好像 四川那 边“ 子” 鞋 发音似“ 孩子” 。如果真的拿活生生 的孩 子去套狼 , 也太恐怖 啦1
7“ 屁 不 通 ” 这 个 成 语 最 初 是 “ .狗 , 狗 皮不通 ” 狗 的表皮没 有汗腺 , 夏 , 。 酷 狗
2“ .三个 臭皮 匠 , 个诸 葛亮 ” “ 顶 , 皮
误传的俗语成语典故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不看不知道,世界还真奇妙!原来我们平时所讲的这些俗语,当初并不是现在的样子,只不过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使它们发生了变化,与原来的字词有着天壤之别。
•「无奸不商」原是“无尖不商”,是说古时候开粮行,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卖谷米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
也可解释为:商场如战场,必须有拔尖的智慧,才能成功。
如果是奸,那世上做生意的,不就没一个好人了。
•「床第之私」原为“床笫之私”。
大家请注意,不是“第”而是“笫(zǐ)”,是指垫在床上的竹席。
“床笫”也就是床铺,引申为夫妻之间的语言或房事。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原句: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
由于后人对上、下两个认识不全,常将它们做及解。
其实上下还有尊卑之意。
原句“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意为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是平民,就将他们排除于文明社会之外。
•「无毒不丈夫」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古人所崇尚男子为人处世「大丈夫」的价值观念,自然是说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要有度量,才可称为男人。
后人以讹传讹的功力真的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竟误传成“无毒不丈夫”了。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
“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不见棺材不落泪」本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
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
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泪,那就有点太莫名其妙了。
「有眼不识金镶玉」本是“有眼不识荆山玉”。
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其价值高贵。
春秋战国时期,价值连城的和氏壁,就出土在楚地荆山。
从10句误传千年俗语看传统文化被严重篡改
从10句误传千年俗语看传统文化被严重篡改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东西吗?越来越多的的事实证明,不仅24史一再被篡改,而且《道德经》(《老子》)、《南华真经》(《庄子》)、《四书五经》及唐诗宋词等,均被后人删改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这个《静夜思》名篇,日本版本是“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以前,大家均没注意,觉得小日本没文化,抄唐诗也抄错了。
可是,经考古发现了宋代版的《李太白文集》卷第六的《夜静思》,与日本版一字不差。
知真相的国人这才羞赧地承认,原来我们今天流行的《静夜思》才是山寨版。
还好,原版与山寨版只是稍有场景区别,对整个愿意与意境损害较小。
然而,有些篡改却是严重偏离原意,甚至是致命性的。
下面是10个例子:◆无毒不丈夫◆原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是最无耻的篡改了。
愿意是要让坦荡、大度,却变成了教人恶毒、道德败坏。
◆无奸不商◆原句是“无尖不商”——这是有意贬损商人的篡改。
原来是中国商人产生的一个朴素的经营之道,用来赢得市场与客户的。
古时候粮行卖谷米用升或斗称重,原本一升或一斗,必须刮平,但商家有意将上面堆出的尖尖,说是卖给你一升,实际给你1.1到1.2升的样子,即给你一点小便宜。
所有的商人都习惯了这样的销售方法,叫做无尖不商。
将“尖”字改成“奸”,就用来不分青红皂白辱骂商人了。
事实上,根本不存在无奸不商的社会现象。
哪怕如今这个迷失的时代,也仍然有一些商人坚持诚实守信。
在那些优秀的法治社会,多数商人是好商人,有许多是令人尊敬的企业家。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是相当无耻的误读。
在《礼记》原句是这样的,“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人下之;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兵车不式,武车绥旌,德车结旌。
”意思是国君与大夫遇见了,要相互行礼;大夫与士相见了,要相互行礼(古时贵族都有车,上级行抚车式礼,下级下车行礼);但国君、大夫、士与民众相见,民众没有当官食禄,则可以省去此礼节。
被误传的八句俗语
被误传的八句俗语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3,“不见棺材不落泪”,本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
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泪,那就有点太莫名其妙了。
4,“有眼不识金镶玉”,本是“有眼不识荆山玉”。
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5,“不到黄河心不死”,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
乌江,项羽他老人家自刎的地方。
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6,“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
不过这个我还能理解点,因为好像四川那边管鞋叫孩子。
如果真的拿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
7,“狗屁不通”,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
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
“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都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就将就吧!
8,“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
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
古代是,“八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变成“王八蛋”。
被国人误传千年的俗语
那边管鞋叫“ 孩子” 如果真 的拿活生生的孩子 。
去套 狼, 也太 残 忍啦 1
7“ . 狗屁不通” 这个成Fra bibliotek最初是 “ , 狗皮不
通” 狗 的表皮 没有汗 腺, 夏时 狗要借 助舌 头 。 酷 来散 发体 内的燥 热 。 狗皮 不通 ” 是指 狗 的身 “ 就 体这个 特 点 。 8“ . 王八 蛋” 这是 民间 的一句 骂人 话 。 际 实 上, 这句 话 的原 来面 目是 “ 八端 ” 忘 。古代 “ 八
誊
不让 人感 受到一 种催 人奋 发的 阳刚之 美 ,更让我 们 佩 服作 者对 课本 的深刻 理解 和独 到把握 。
四、 化用名言典故 , 改造素材 , 展现作者的才情
化 用是将 名 言 、典 故融入 或转 换成 作者 写作语 言 的一 部分 的一种 做法 , 既能灵 活地 使用 原有 素材 , 又 能体 现作者 的思维 , 展现 作者 的才情 。如 :
死” 乌江, 。 项羽他老人家 自刎的地方。乌江讹
变 成黄 河, 真是 让人 无从解 释 了 。 6 “ 不得孩子套 不住狼”本 是“ 不得鞋 .舍 , 舍 子 套不住 狼” 思是要 打到狼 , 要不 怕跑路 , 意 就 不 怕费鞋 。不 过这 个我还 能理 解 点, 因为 四川
这 些文 章灵活 地化 用 了课本 的素材 ,让人 看到 厚 重 的文学积 累和 飞扬 的文 采 ,不 仅准 确表达 了思
上是 “ 将” 裨 的谐音,裨 将” 古代 是指“ “ 在 副将 ” , 原意 是指三个 哥将 的智 慧合起来 能顶一个诸 葛 Ⅱ 亮 。流传 中, 人们 将“ 裨将 ” 说成 了“ 匠” 皮 。 3“ .不见棺材 不落泪 ”本是“ , 不见亲棺 不落
被误传的俗语
龙源期刊网
被误传的俗语
作者:
来源:《月读》2014年第12期
类似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种在流传中产生讹误的俗语还有很多。
例如,“无毒不丈夫”,现多用来表示决心采取毒辣的手段做成某件事。
然而,在古人眼中,“丈夫”往往指那些胸怀宽广、有所作为的男人,怎么会跟“毒”联系上呢?其实,这句话本应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意思是心胸狭窄的人不能称为君子,缺乏度量的人不能称为大丈夫。
后人出于音韵的考虑,将“度”读成了“毒”,结果以讹传讹,竟错成“无毒不丈夫”,就连句意本身也发生了改变。
又如,“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如果真用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岂不太残忍了吗?原来,这句话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
有些地方方言将“鞋子”读成“孩子”,后人根据读音逐渐将“鞋子”写成了“孩子”。
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王八蛋竟是褒义词
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王八蛋竟是褒义词长见识了当看到这些你一定吃惊不小,感觉自己被骗了好几千年。
平时所说的八句俗语,原来不是那个样子的。
骂人的王八蛋,原来叫忘八端,是十足的褒义词。
“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不知道被哪个缺德的给改成骂人的话了。
废话不多说全在文章里。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3、“不见棺材不落泪”,本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
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泪,那就有点太莫名其妙了。
4、“有眼不识金镶玉”,本是“有眼不识荆山玉”。
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5、“不到黄河心不死”,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
乌江,项羽他老人家自刎的地方。
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6、“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
不过这个我还能理解点,因为好像四川那边管鞋叫孩子。
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7、“狗屁不通”,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
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
“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就将就吧!8、“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
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
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变成“王八蛋”。
曝光不为人知的医院潜规则养着一个庞大神秘的职业•一、药品回扣药品回扣是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个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是传播者吗?
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三、有眼不识金镶玉
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
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四、不到黄河心不死
原是“不到乌江心不死”。
乌江,项羽自刎的地方。
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五、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原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
不过这个还能理解,因为四川方言管“鞋子”叫“孩子”。
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
六、狗屁不通
这个成语原是“狗皮不通”。
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时,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
“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将就吧!
七、王八蛋
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
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
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传成“王八蛋”。
八、无毒不丈夫
原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而“无毒不丈夫”,与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要有度量,才可称为男人。
国人以讹传讹的功力真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九、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原句是“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
由于我们对“上”“下”的认识不全,常将它们误解。
其实“上”“下”还有尊卑之意,原意应为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是平民,就将他们排除在文明社会之外。
十、无奸不商
原是“无尖不商”,是说古时候开粮行、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卖谷米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
如果是“奸”,那世上做生意的,没一个好人了。
不过现在道德下滑很严重,“无尖不成商”慢慢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无奸不商”或“奸商”了。
十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原句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
因为《论语》的这句话,有人就解读为孔子歧视女性,甚至被认为是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虽然很多人这么认为,特别是现代人更加这么认为,但还是有人在为孔子鸣不平。
众所周知在49年后的中国大陆自始至终给老夫子戴着一个意识形态的帽子,因此这些辩护的声音也就难以被世人所知了。
孔子一贯的思想是平等、仁爱,爱人如己,他怎么会歧视女人。
首先,提倡实践“为父母守三年之丧”,充分证明他是一位孝子,他孝敬的不仅只有父亲,而且也有母亲。
孔老夫子深为推崇《诗经》,他认为懂《诗》经是道德修养的第一步。
还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在《诗经》第一篇里,孔子就选的是《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当我们仔细翻翻这部经孔子修订整理后的著作时,就会发现里边很多篇幅都在歌颂女子的青春美丽、大方善良,歌颂了当时男女平等、自由恋爱的浪漫氛围,也批判了一些男子对女子始乱终弃的行为。
一个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的优美和浪漫的句子放在全书第一篇的孔子,一个对女性美着力夸赞、对爱情大加讴歌的孔子,会是歧视妇女的人吗?另外,从《诗经》中所反映的社会风貌,我们可以得知,从三代(夏、商、周)以来直至孔子所生活的那个时期,男女是相当平等的。
说孔子歧视女性,不仅和孔子的思想不符,更与当时的社会风气不符。
如果孔子把女人当成道德卑鄙的小人,他会这样描述人类美好的爱情?何况孔子从小就是母亲独自把他抚养大,他尊重母亲,能瞧不起女人?有人根据古文特定的语法,发现《论语》的句式多用对偶。
例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所以从语法来看,这里的“女子”和“小人”是意思相近相似的词。
按照“人之阳曰男,人之阴曰女”,这里的“女”其实是一个形容词“阴性的”,“女子”就是“内心阴险狡诈的人”,全句就成了:那些内心阴险狡诈、人格卑鄙龌龊的人是最难以相处的。
亲近他们,他们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又会怨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孔子批判的是被“养”起来的狡诈卑鄙小人。
想想什么人才能养小人?君主啊!所以这句话是指君王身边的小人。
这些人,亲近了会变得无礼傲慢,远离了又会心生怨恨。
还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说这句话时的背景。
孔子是在卫国之行后发现自己不仅被卫国君主欺骗了,还被卫国君主身边的小人仗势愚弄。
孔子于是指责卫国君主听信身边小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离开卫国之后,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
那这后面一句怎么解释呢?就是说你作为一个君主,对那些后宫没什么本事的拍马小人太亲近了,他们就会得意忘形,忘了自己的身份,开始用你的权力胡做非为,而你疏远她们吧,她们又要埋怨,是非常麻烦的事。
孔子之前,妲己误国,烽火戏诸侯。
孔子之后,宦官小人当道,皇后外戚乱政的桥段更是屡屡上演,不可枚数。
知道了这些历史背景和人生经历,再看看孔子的卫国之行,一切都明白了。
回头想想,孔老夫子这句话多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