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名画鉴赏论文

合集下载

中西方人物画作品鉴赏对比——以《捣练图》与《纺织女》为例

中西方人物画作品鉴赏对比——以《捣练图》与《纺织女》为例

中西方人物画作品鉴赏对比——以《捣练图》

与《纺织女》为例

中西方人物画作品鉴赏对比之以《捣练图》与《纺织女》为例

《捣练图》是明宣宗苏轼的书法作品,《纺织女》是印度的油画

作品。从外观上而言,这两幅作品都有其各自独到且秀丽的特点。

《捣练图》采用横幅刑框体,两只飞鸟在框体中叠加交错,中间

空出宣笔,苏轼以彩笔书写“捣练”联句,字句状尤秀丽,构思智慧,字里行间明朗而透彻。

《纺织女》则是一幅古朴的印度油画,图中女子静坐于图框中央,右手则握住一针车正在纺织一方绣花,另一只手握着一把红颜料,全身披着褐色熨斗花色衣裳,神情自然自若,神态非凡,表情轻

松活泼,令人感受到印度文化象征性的古朴与宁静。

从上述对比看,中国书法作品『捣练图』与印度油画作品『纺织女』具有各自的特色,中国传统书法中有“书法之大为绝境,笔墨

之堪称神仙”的说法,也可见中国书法的精良,而印度油画作品则体现了印度古朴的文化特色,给人一种古朴的美感。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卷中,画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另一部分是市集。画中 有五百五十余人,牲畜五六十匹,船只二十余艘,房屋楼宇 30 多栋, 车 13 辆,轿 14 顶,桥 17 座,树木约 180 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 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 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这幅画描 绘的是北宋汴京市井生活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 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 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啊! 该图描绘 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 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 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 1000 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 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 笔墨章法都很巧妙。这些都体现了张择端的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才使 《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全画分为三个部分:
美术鉴赏(论文)
题目:由《清明上河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 姓名:李欣 学号:2013300999 学院:材料学院 导师:于凤丽
2015 年 5 月 23 日
由《清明上河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 摘要: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宽 24.8 厘米, 长 528.7 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属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 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自从问世,人们 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和鉴赏从没有中断过,可见其艺术价值之高以及 作者画技的高超。在不断的探索和评价过程中,我们对美术的鉴赏本 质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关键字: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的意义 正文 : 美术鉴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和欣赏。美术鉴赏是 一种审美活动,它是鉴赏者运用自己的感知能力,情感,审美经验和 知识修养,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理解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 享受和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过程。它也是鉴赏者面 对足以引起审美感情的作品,两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心物感应, 物我交融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一、作品基本情况介绍 下面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为例,先对作品进 行鉴赏,然后结合这幅作品来谈谈美术鉴赏的意义。 《清明上河图》 宽 24.8 厘米,长 528.7 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 见的一幅精品。《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 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以长卷形 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

浅谈绘画艺术赏析鉴赏论文

浅谈绘画艺术赏析鉴赏论文

浅谈绘画艺术赏析鉴赏论文

现代绘画艺术以其产生之时的狂热激情、原创的魅力给现代美术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对其后的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绘画艺术赏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绘画艺术赏析论文篇一:《浅谈中世纪宗教绘画艺术赏析》摘要:中世纪绘画没用继承希腊罗马客观写实、典雅肃穆的艺术创作风格,而是围绕格列高尼大主教所倡导的原则,即以宣传教义为第一原则,用艺术来表达对上帝的无限崇敬。本文从中世纪绘画特征入手,结合中世纪宗教背景,继而分析中世纪宗教绘画特征。以中世纪宗教绘画《善良的牧羊人》《面包和鱼的奇迹》《基督为使徒洗足》《圣马太像》为例,浅谈对中世纪绘画艺术的赏析。

关键词:宗教;希腊罗马风格;宣传教义;绘画作用

一、中世纪绘画特征

欧洲中世纪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时代,因此,其绘画艺术亦与宗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众所周知,欧洲____之神学观念对人本主义和现实生活采取一种否定的态度,从而使本应反映人和现实生活的一切艺术都成为了基督____神学的奴仆,因此,艺术为基督____是欧洲中世纪艺术的重要特征,绘画艺术亦然。其次,基督____是欧洲中世纪人民生活以及灵魂寄托的场所,从而使得教堂建筑成为了这个时期艺术发展的重心,在这个时代,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一般从属于建筑艺术,亦因此成为了建筑艺术的从属品。这个时期的绘画形式,多以壁画、镶嵌画和彩色玻璃窗画为主。

总之,其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也就是去反映____徒对教义和宗教故事的虔诚态度。可见,欧洲中世纪的绘画艺术特征多表现为不注重真实空间的描绘以及真实的色彩关系,而更多地强调色彩的象征性,喜欢运用寓意象征的手法来表现人们对宗教的虔诚。此特征也反映了其不同于由古希腊罗马奠定的西方绘画写实的传统,亦可以说,此写实传统于中世纪遭到了破坏,同时从中世纪绘画题材上讲,其题材十分单一,表现的主要为宗教题材之绘画。

我眼中的中西美术800字

我眼中的中西美术800字

我眼中的中西美术800字

西方绘画对色彩的运用很强调,典型的有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这也是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最本质的区别。

在致力于追求纯艺术的现代派画家看来,传统绘画搀杂太多的“非艺术的杂质”。实际上,西方传统绘画并不是不讲艺术,只不过是在讲究艺术性的同时,兼顾着诸多非艺术性的方面。这大概就是传统绘画区别于现代派绘画的重要标志。传统绘画在艺术上的这种不纯粹性,主要表现在功利性和描述性等方面。

杨凡爱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在美术史上堪称卓越超凡。不过,这样一件名作原本并不象我们许多人在试图给它下定义时认为的那样,是一幅肖像画,或者是一件风俗画之类的作品。

西方传统绘画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描述。长期以来画家们一直是把有效地表现故事和传说、描绘具体的情节,以表达某种寓意或象征,当作自己的任务。这种描述性在杨凡爱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上也得到了充分反映。

西方传统画与现代绘画差异,还反映在对于所谓再现的不同态度上。对于传统绘画来说,再现是其根本所在,也可以说是西方传统绘画的基本目标。虽然相对于现代绘画而言,西方传统绘画以“再现性”为其主要特征,但是这种再现绝非对自然一成不变的描摹,这种写实带有浓厚的风格特色:时代的、民族的,以及艺术家个人的风格特色。

古典与反古典,是西方传统能够绘画艺术的两大主流。古典的趣味偏重理性,在形式上的特点尤其表现在重视素描而轻视色彩之上;

反古典则热衷与情感,它不详古典主义那样追求庄严、静穆、单纯、和谐的古典意蕴,而是强调自由、放纵的精神和富丽、壮观的气势,动荡激越的精神,在巴洛克和浪漫主义艺术中充分表现出来,前者表现了对于文艺复兴古典趣味的反动,后者则体现出与新古典主义的格格不入。

中西方绘画对比论文

中西方绘画对比论文

1.介绍绘画

绘画是视觉艺术.绘画在艺术层面上,是一个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颜色的行为,那些表面的例子有纸张、油画布、木材、玻璃、漆器或混凝土等。在艺术用语的层面上,绘画

的意义亦包含利用此艺术行为再加上图形、构图及其他美学方

法去达到

表现出从事者希望表达的概念及意思。(painting is a

visual art.Painting is the practice of applying paint, pigment, color or

other medium[1] to a surface (support bas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dium is commonly applied to the base with a

brush but other objects may be used. In art the term describes both the act and the result which is called

a painting.

Paintings may have for their support such surfaces as walls, paper, canvas, wood, glass, lacquer, clay,

copper or

concrete, and may incorporate multiple other materials including sand, clay, paper, gold leaf as well as objects.)

西方经典美术作品赏析论文

西方经典美术作品赏析论文

西方经典美术作品赏析论文

我深信,只有高度的文化建设,才能造成现代强盛的民族和国家,对美和艺术的理解,

是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部分,而“美育”的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多接触艺术,包括了解一些艺

术史,经验证明:人们对于美的鉴赏和理解力,是要靠学习才能获得的————是知识之所

赐。

西方艺术往往让人觉得驳杂繁芜,高深莫测,让人不明就里,不知所措。对西方数千年艺术发展概况的解读,体验到西方艺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领略到西方艺术典雅精致的风

格和浓浓的人文情怀,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深入艺术的现场,感悟艺术之趣、历史之真,知

性之美。从这本书中,学有所获,常有所思,偶有所悟,其乐融融。

西方美术发展的精神基点,始于与自身的认识上。“美术”一词,在西方指非功利主义

的礼堂艺术,或主要指为纯审美而创作出的有形艺术。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表达思想感情

和审美理想的特殊方式。纵观整个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状态,由于不同的民族历史传

统和相异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使之呈现出丰富而又相对复杂的艺术景观。

西方美术的真正起点在希腊。尽览西方美术发展的线索,有过三次高峰时期。第一,古

希腊古罗马时期;第二次,文艺复兴时期;第三次,19世纪。

对于文艺复兴,在我学这门课以前的记忆里,留下足迹的仅仅是文学作品,远远不知道

美术作品的丰富、无限和逼真。到此刻才了解到艺术的无垠天地。

历史的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革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中世纪是基督教统

治西方的一千年,人们的思想,生活都受到基督教义的全面渗透和压抑。这个时期的人们缺

乏创造力,缺乏自主思想,只为了上天国而活着,而文艺复兴唤醒了西方人的创造力。文艺

中国画鉴赏论文(推荐五篇)

中国画鉴赏论文(推荐五篇)

中国画鉴赏论文(推荐五篇)

第一篇:中国画鉴赏论文

中国画赏析

中国画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渊源,同时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风格,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国宝,也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中国画第一特点是意境创作的追求,推陈出新是中国画进步的宗旨,中国画主张“缘物寄情”,“以景寓意”,“以神取形”,“笔不周而意周”,“笔不工而心恭”。在概括客观物象的同时,必须融进画家的主观感受,透过描绘对象创造形象的方式来借以体现画家的主观感受,使主观情感和客观的物象精神性格交融和转化使画家在作画前的主观感受得以充分的表达,而产生动人心魄的意境创作。

在中国画章法布局中状物立象,就是首先必须剪裁取舍分别主宾然后根据物象往来逆顺的运动之势部署画面。使之造成动人心魄的气象。而中国画在“置陈布势”中,如果要使画面章法获得灵动舒畅,富有变化,必须巧妙地处理空白,疏密,虚实之间的关系。所谓空白是无画处,是虚处,是疏处是与密实相对而言的是与疏密虚实有密切联系的,虚实对构图,笔墨有极大的概括性,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既是疏密有致,可以打破构图中的平均布置,“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空景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虚与实在意境中不仅相辅相成,而且相互转化,中国画用墨有干湿,浓淡之分,构图遵循计白当黑,知白守黑的艺术原则,有藏有露,有隐有显造成一种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美妙,而又带有几分迷蒙感的意境创作。

中国画在发展的早期就重视表情的描述,南朝的王微在《叙画》中提出山水并不是地图,应求“容势”,要表现大自然的生动变化,“望秋水,神飞扬,临春风,恩浩荡••••••此画之情也”。文人画家也旨在写意而不写实。欧阳修指出“古户画画意不画形”从“意”出发把追求形式看成是画工的事,真正的画家应是得意忘形。

从《中国画与西洋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

从《中国画与西洋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

从《中国画与西洋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

从《中国画与西洋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

摘要:《中国画与西洋画》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文章。选入北京中职教材。这是一篇介绍有关中西绘画知识的说明文,学生对绘画知识了解甚少,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国画;西洋画;中西文化

《中国画与西洋画》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丰子恺先生写作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介绍有关中西绘画知识的说明文,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拓展模块)的一篇课文,作者根据自己的观察体会,抓住中西绘画的不同特点,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五个不同之处。文章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质兼美,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下面就如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阅读欣赏本课文的同时看中西文化的不同展开讨论。

一、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

这篇文章作为北京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课中的一节阅读欣赏课。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用比较、举例等说明方法,从不同角度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在学生阅读欣赏本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统揽全篇课文,找出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手法,然后指导学生分析总结出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差异及表现出的五个不同之处。这部分教学比较容易进行,学生能够很熟练地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找出关键句和中心意思,并归纳总结出概要。中国画注重神韵,因而显得趣味高远;西洋画追求形似,因而显得趣味平易。主要体现在五个异点。

(1)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2)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中西方绘画对比论文

中西方绘画对比论文

1.介绍绘画

绘画是视觉艺术.绘画在艺术层面上,是一个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颜色的行为,那些表面的例子有纸张、油画布、木材、玻璃、漆器或混凝土等。在艺术用语的层面上,绘画

的意义亦包含利用此艺术行为再加上图形、构图及其他美学方

法去达到

表现出从事者希望表达的概念及意思。(painting is a

visual art.Painting is the practice of applying paint, pigment, color or

other medium[1] to a surface (support bas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dium is commonly applied to the base with a

brush but other objects may be used. In art the term describes both the act and the result which is called

a painting.

Paintings may have for their support such surfaces as walls, paper, canvas, wood, glass, lacquer, clay,

copper or

concrete, and may incorporate multiple other materials including sand, clay, paper, gold leaf as well as objects.)

名画鉴赏论文

名画鉴赏论文

文森特·梵高(VincentVan Gogh, 1853-1890)是西方后印象主义画家阵营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在

他孤独而充满焦虑的一生中,在与偏见、贫穷和疾病抗争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光辉的杰作。尤其在生

命的最后三、四年里,他在创作上进入了黄金时代。晚期作品如《向日葵》、《夜间咖啡店》、《星月夜》、《乌云笼罩的麦田》等都具有鲜明个人风格,撼动着许多人的心灵。那么,其绘画艺术的特色主要有哪

些?隔着一百余年的沧桑岁月,让我们主要通过重温梵高作品及其写给弟弟提奥(Theo Van Gogh,

1857-1891)的书信来走近梵高的世界,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题材的质朴:向日葵、麦田

在弟弟提奥的支持下,自27岁起梵高正式走上绘画道路,在其十年艺术生涯中,曾辗转于海牙、德

莱塞、纽南、安特卫普、巴黎、阿尔、圣雷米精神病院、奥维尔等地,绘画始终是他的精神支撑。虽然有时

不得不像流浪汉一样到处漂泊,但艰难的岁月里梵高不知疲倦地探索着大自然,思考着对象身上本质的东西,在画布上深情地倾诉着其独特的美。他对他眼中的文明人———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并把自

己看作农民画家,他还热衷于在野外写生。他喜欢平民的一切:向日葵、麦田、甚至还有那鸢尾花、豌豆

花、丝柏和橄榄树等。在画这些朴实、散发着泥土气息的题材时,他显得那么自如、得心应手。他多次画过向日葵,虽然花朵的数目不一,但这些静物无不洋溢着生命的热烈、饱满和劲头。他在给弟弟的信中评价自己的两幅《向日葵》时说:“这样的画能够改变人的眼睛,长时间地注视它的时候,它会自动地呈现出自身的丰富性来。你知道芥南的芍药,科斯特的蜀葵,那么,我的就是向日葵。”[1]272他还写道:“如果蒙特切利画

中外艺术大师的作品谈谈欣赏美术作品的体会

中外艺术大师的作品谈谈欣赏美术作品的体会

中外艺术大师的作品谈谈欣赏美术作品的体

欣赏美术作品是一种富有情感和审美意义的体验。每一位艺术大师都通过他们独特的视角和艺术手法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传达给观众。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中外艺术大师的作品为例,谈谈我个人对欣赏美术作品的体会。

中外艺术大师的作品展示了他们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独特审美观和表达方式。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以其壮丽的作品《达摩西斯》而闻名。这幅雕塑展示了人体的完美比例和真实细节,让观众仿佛能感受到雕塑中被封存的力量。这种完美的结合让我欣赏到艺术家对人体之美的深刻洞察。

同样,中国古代艺术也有许多令人赞叹的作品。例如,明朝画家唐寅的《秋江独钓图》以其独特的写意风格和精湛技巧而闻名。画作中,唐寅巧妙地使用墨色和水墨的渐变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让观众仿佛能感受到江水的流动和周围景色的宁静。这样的作品使我能够体会到艺术家对大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

欣赏美术作品不仅仅是对画作本身的欣赏,还包括对艺术家所传达的意图和情感的理解。例如,印象派艺术家克劳德·莫奈的《向日葵》系列作品传达了他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通过莫奈独特的色彩运用和光线效果,观众可以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和花朵的生命力。这种欣赏作品的方式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莫奈对自然表现的独特见解。

总的来说,欣赏中外艺术大师的作品是一种富有启发和震撼的体验。通过细致地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艺术家的创造力、情感和对美的追求。无论是欣赏雕塑、绘画还是其他艺术形式,我们都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和思考的乐趣。最重要的是,欣赏美术作品是一种跨越时间和文化的纽带,通过艺术家的作品,我们能够与他们的创造力和情感产生共鸣。

中外美术史及作品鉴赏论文—浅谈达利

中外美术史及作品鉴赏论文—浅谈达利

中外美术史及作品鉴赏论文—浅谈达利萨尔瓦多?达利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画家

在所有著名画家之中,达利无疑是最奇葩的一位。“我同疯子的唯一区别,在于我不是疯子”,“每天早晨醒来,我都在体验一次极度的快乐,那就是成为达利的快乐……”。不用看达利高高翘向天穹的胡子,不用观赏他充满奇思怪想的作品,单是这些不同凡响的妙语,就足使你想象得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除了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也许是最为知名的二十世纪画家。”这是道恩?艾兹在他所著的《达利》一书中的开场白。确实,在超现实主义画派中,达利比其他画家更加声名显赫,或者可以说“臭名昭著”——这不仅仅因为他的那些想象力丰富得令人震惊的画面,更因为他那古怪得让人侧目的形象和行为。我们不能不承认他是个天才,无论从艺术的角度还是从自我宣传的角度。他一本正经地宣称自己和疯子的区别在于他不发疯。他精心侍弄他的小胡子,使之成为其身体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他在画布上“做梦”,表现性、战争、死亡等非理性主题。他撰写《萨尔瓦多?达利的秘密生活》、装腔作势地进行各种活动……总之,这个西班牙人的言行举止连同他的艺术,已共同构成了超现实主义的特别景观

弗洛依德曾借着心理分析去观察达利的那双眼睛,他说,“这双西班牙人的眼睛既真诚又狂热”。他是一位具有卓越天才和想象力的画家。在把梦境的主观世界变成客观而令人激动的形象方面,他对超现实主义、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做出了严肃认真的贡献。达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除了他的绘画,他的文章、他的囗才、他的动作、他的相貌、他的胡须和他的宣传才能。他用所有这一切,在各种各样的语言中造就了超现实主义这一个专有名词,去表示一种无理性的、色情的、疯狂的而且是时髦的艺术。达利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十足的超现实主义者,以至其它

中外美术史及作品鉴赏论文—浅谈达利

中外美术史及作品鉴赏论文—浅谈达利

中外美术史及作品鉴赏论文—浅谈达利

达利是当今著名的艺术家,也是近年来世界上最著名的英雄和文化英雄之一,他对20世纪对于艺术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是巨大的。随着盖尔·达利,法国形象艺术大师的诞生,现在人们都在把他当成一位模仿者,也是催生了出纽约当地一些新兴特色艺术家之一。

盖尔·达利,1904年出生于法国加来德省的巴黎,他是绘画和雕塑艺术的大师,也是形象绘画的奠基者。达利的笔下所描绘的世界,大都是他围绕家庭和自然世界的柔美诗意,这也正是达利流融进当代艺术界,推出新花样、新术语、引领新运动的重要力量之一。

盖尔·达利几乎在每个重要的半世纪间都有他的新作品,是文化英雄的代表作品,在当今的历史中他的艺术成就,绝对可以说是全世界都仰视的。达利在艺术影响力上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他大胆的表达、新颖的观点,都曾引发了无数的审美和艺术浪潮,令世界可以看到新的思想及新的视觉体验。

达利的创作风格多变,从侃侃而谈的多米诺主题字画,到夸张又逼真的彩色画,它无处不体现激情朝气洋溢、富有生命力及情绪丰富的“真实幻想”世界。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把传统和吴兴派凝在图像表达和原创中,使其成为当代艺术家最受推崇的演绎形式。

达利的作品是新语言、新意识形态的结合。无论涉及雕塑、绘画、版画、陶瓷、建筑等,

示出奇妙的想象力。达利总是能够联系人类的情感与非物质的新概念,用简洁的语言,激发出观者的嗅觉和情绪,传达出理想和遗忘的故事。

达利也是二十世纪当代艺术家中最重要的创作家之一,也是当今时代绝对不能忽视的艺术家。他几乎在所有争议和思想家中,都有他的声音和价值出现,他的全部创造,每一件作品都在提出新的观念,新的想法,新的主流方向,以及把握本质艺术的方法和信念。他的作品将传统技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唯美风格,开创出新颖而有趣的多样化艺术表达。

中外美术作品赏析论文

中外美术作品赏析论文

我最喜爱的美术作品赏析

[摘要]古今中外存在许多著名的美术作品,这些美术杰作无不凝聚着画家们毕生的心血与执着。本文从画家简介、作品介绍及我的个人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分别对齐白石的《齐白石虾趣图轴》、毕加索的《梦》、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及梵高的《星夜》进行了简单的赏析讨论。

[关键词]虾趣、梦、蒙娜·丽莎、星夜

一、齐白石之《齐白石虾趣图轴》

这幅《齐白石虾趣图轴》是齐白石晚年的

虾系列作品之一。

(一)作者简介

齐白石是中国著名国画画家,19-20世纪中

国艺术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

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齐白石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

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其书工篆隶,取法

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

亦能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

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

山泉》、《墨虾》等。

(二)作品介绍

这幅画是齐白石的大虾图,齐白石画虾,通过毕生的观察,力求深入表现它们的形神特征。白石画虾已入化境,在简括的笔墨中表现了游弋水中的群虾。粗壮、浓厚的茨菇,与群虾的透明、轻灵纤细形成对比,体现出晚年的齐白石画艺的成熟。

齐白石表现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是因为掌握了虾的特征,所以画起来得心应手。寥寥几笔,用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出一种动感。一对浓墨眼睛,脑袋中间用一点焦墨,左右二笔淡墨,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硬壳透明,由深到浅。而虾的腰部,一笔一节,连续数笔,形成了虾腰节奏的由

粗渐细。齐白石笔的变化,使虾的腰部呈现各种异态,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荡的,也有弯腰爬行的。虾的尾部也是寥寥几笔,既有弹力,又有透明感。虾的一对前爪,由细而粗,数节之间直到两螯,形似钳子,有开有合。虾的触须用数条淡墨线画出。[1]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论文5000字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论文5000字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

—对清明上河图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进行鉴赏

【内容摘要】中西方绘画艺术是两个不同的话语系统,其审美意识、表现手法都有较大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历史、地理、文化背景的差异。《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风俗画,是我国人物画的杰出代表。它的杰出不仅在于画面人物的众多、景象的恢宏以及表现技巧的生动完美等所构成的独特艺术效果,还在于画面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北宋末年京都汴梁(开封)城市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的生活。这幅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古画,至今仍是举世瞩目的“国宝”。而在19世纪80年代初最出色的一幅批判现实主义油画杰作,就是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评论家斯塔索夫评价:“列宾是同果戈理一样的现实主义者,而且也同他一样具有深刻的民族性。他以勇敢,以我们无可比拟的勇敢一头扎进人民的生活、人民的利益、人民的伤心的现实的最深处……就画的布局和表现而论,列宾是出色的、强有力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这也是他的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最初艺术体现。本文以中西方绘画作为比较研究,包括这两幅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献价值,以及图中的情节画面艺术进行赏析。通过对二者各方面的分析,探讨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并分析展望中西绘画的发展趋势。寻找异同的规律性,这样有助于认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建立我们自己的审美标准,坚持“和而不同”的正确观点,并努力使其理论落实到艺术实践中。

【关键词】绘画;清明上河图;国宝;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纤夫;农奴制;审美;和而不同

一.《清明上河图》的介绍及赏析材料

⑴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此画画卷以全景式构图、严谨而精细的笔法,展现出汴梁汴河沿岸及东南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的社会生活风貌。画面的内容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画卷右端起,始为城郊的农村风光,寂静的原野,略显寒意,渐而有村落田畴,嫩柳初绿;有上坟回城的轿马人群,行走于稀疏的树石、潺潺的溪流之间,点出了清明时节的景象。渐而人物增多,房舍逐渐稠密,河道也渐显宽广,画面的气氛随之热烈。中段以“虹桥”为中心,形成了全画最为紧凑、最为热闹的场面。虹桥横跨在汴河之上,桥身全由巨木架成,有梁无柱,结构精巧,规模宏敞,形制优美,宛如长虹。桥两端连接街市,来往行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与桥下紧张的水运相为呼应。桥下河面狭窄,水深流急。槽船上,船工们正在与河水激烈搏斗,有的撑篙,有的掌舵,有的放桅杆,有的掷缆绳,有的呼喊指挥,十分纷繁紧张。过桥的行人也不由停足观看,情不自禁地指点提醒、呼号助力,一时间,多少人手忙脚乱,鼎沸一片。后段为城门内外的景象,城楼高耸巍峨,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茶坊、酒肆、脚店、寺观、公廨等应有尽有。街市中有专营沉檀楝香、罗锦匹帛、香火纸马的,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的,还有沿街叫卖零食及小百货的。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男女老幼、士农工商,无所不备。全卷总计绘制人物达587个、动物l3种、植物9种、牲畜5O余头,船只、车轿各2O余个。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

——洛神赋图与最后的晚餐

【内容摘要】美术即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从观赏性艺术来讲,它主要包括绘画和雕塑两大类。好的美术作品可以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带着人们去欣赏美,去感受美,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可以让人们暂时忘掉烦恼,可以让人们憧憬美好的未来。中国绘画艺术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的繁荣局面,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艰难历程,中西美术的融汇与论争是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绘画中体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系统地吸收西方的油画精华,将外来艺术融入中国绘画中,形成独特魅力的中国画艺术风采。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观念和表现上有着差异和趋同性,通过中西方绘画作品内容、形式的对比,以及中西方艺术观念差别的简单描述,最终认识到中西方在差异和区别之上的共同目标。

【关键词】中西;绘画;艺术;洛神赋图;最后的晚餐;达芬奇;顾恺之

【正文】

1、洛神赋图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虽然是人物画,但以大量的山水为故事展开的背景。由于顾恺之本人就是较早地涉及到山水画创作和理论的大家之一,故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洛神赋》图中山水部分的画法是具有那一时代代表性的艺术样式。图中树木、山石造型稚拙,比例关系较为混乱,确如张彦远为我们在《历代名画记》中所描述的那样:“魏晋已降,名迹在人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石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伸臂布指。”从而为我们在理论与实物考据上都提供了早期山水画面貌的特征。从线色本身来看,《洛神赋》图中线条细劲有力,如张彦远所言:“顾恺之之迹,紧劲连绵,循环超乎,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至2014学年第二学期

东西方名画欣赏课程

论国画形式的油画作品

——浅析《学贯江海图》

课程编码:______ G20351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学时/周学时: 32学时(11周)

开课时间: 2014年3月31日第五周至第十五周

学生姓名:__ 翟瑞星 __

学生学号:_ 1202170111____________

专业年级:_ 轮机工程2012-1_____________

摘要:

国画即中国画,是相对于西方画而言的。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尤以山水,花鸟为长。油画是西洋画绘画形式的一种方式,它不同于水墨画的方式。用油画的绘画方式来画国画,是东西方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哲学思想与美学价值,亦有崇高的道德情怀。本文仅对《学贯江海图》这一作品的哲学思想,美学价值,道德情怀进行简单赏析。

关键词:表现手法哲学思想美学价值道德情怀

论国画形式的油画作品

——浅析《学贯江海图》中国油画的产生来源于西学中用,当油画这个舶来品传入中国后,逐渐被众多国画艺术家接受并运用和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流派——中国油画。《学贯江海图》长4.5米,是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张仕春老师作为献给学校60周年校庆的作品,在视觉上气势磅礴,冷暖相接;在内容上意境优美,虚实结合。是一幅优秀的山水画。

此幅油画在视觉上采用由近及远的绘画手法,着眼于近处,高山之嶙峋,草木之繁茂,色彩之浓,清晰地跃然于人们的视线内,给人一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之感,仿佛置身于其中,沐浴着春风,其喜洋洋者也。每一个观摩此作品者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着橘子洲头,指点江山的气势,欣赏着虫鱼草木的生命气息,感受着流水浮云之自然灵气。此乃画之动也。远处以暗色描绘飘渺的山峰和山天相交的恢宏意境,亦是创作手法静的表现。作品的动静结合,表现出一种旷远,豁达,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这哲学思想下,亦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莘莘学子殷切盼望之情。

国画素来讲究意境须臾飘渺,给人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感觉。此作品亦不失传统国画之风格。纵观全图,由近及远,由真切到飘渺,使作品显得栩栩如生,看那瀑布,涓涓潺流,线条与线条得搭配得当,色彩与色彩的交相辉映,便使之有一种灵动感。观那远处的高山,所谓云锁山腰一半高,到底山有多高,作者没有具体描绘,而是云雾缭绕锁山腰,这就更能体现山之高不可测,和辛弃疾的“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这样一种虚实相接的表现手法,使画的意境表现地富有诗意一般的美妙。既有苏东坡大江东去的豪迈,又有王摩诘悠然自得的飘逸。画之美,美在意象,是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的一个意象世界,有着超越人们理性审美的精神活动。体现了中国传统之美学观念,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值此六十周年校庆之际,张仕春老师鼎力巨献该作品,更是表达了对学校

的衷心祝福之情。作品取名《学贯江海图》,意在表明学校会秉承着:“学贯江海,德润方厚”的校训蒸蒸日上,大展宏图。那涓涓潺流的瀑布象征着海大人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那挺拔险峻的高山亦是道德的象征,古人素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说法,在这种哲学思想的熏陶下,我海大学子必定会独树一帜,有所作为。总之,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意。

作者以油画的绘画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意境恢宏,富有深意的国画形

式的油画作品,在欣赏作品,大饱眼福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作者在哲学、文艺、道德方面的造诣,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位人民教师对母校的热爱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