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一起新型网银诈骗案的案例
反诈相关案例
反诈相关案例反诈骗是一种重要的社会问题,不断有新的骗术出现。
为了提醒大家提高警惕,下面列举了10个与反诈骗相关的案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防范诈骗。
1. 电信诈骗案例:张某接到了一个自称是公安局的电话,说他涉嫌洗钱,需要转账到指定账户。
经过调查,张某发现这是一起电信诈骗案,及时报警并保护了自己的财产安全。
2. 冒充亲友案例:李某接到了一个自称是亲戚的电话,说需要紧急借款。
李某怀疑是诈骗,通过与亲戚确认后发现确实是骗子冒充亲戚,成功避免了损失。
3. 网络购物诈骗案例:小明在网上购买了一款手机,但收到的货物与描述不符。
小明通过投诉和申请退款成功解决问题,避免了被骗的风险。
4. 银行卡盗刷案例:王某的银行卡被盗刷了大笔资金,王某立即联系银行冻结了账户,并报警处理,最终追回了被盗的资金。
5. 伪造投资案例:某公司通过伪造投资项目吸引投资者,许诺高额回报。
一些投资者上当受骗,损失惨重。
警方介入后,该公司被查封,投资者得到了相应的补偿。
6. 假冒公检法案例:骗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调查案件为名,要求被害人转账。
一些人上当受骗,损失了财产。
相关部门通过宣传和警示教育,提高了公众的警惕性。
7. 短信诈骗案例:小刚收到一条短信称自己中了大奖,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
小刚怀疑是诈骗,没有回复短信,并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成功避免了损失。
8. 上门推销诈骗案例:一些骗子以推销保险或其他产品为名,上门骚扰老年人。
老年人要求对方离开,并报警处理,成功防范了骗局。
9. 虚假求助案例:某人通过社交媒体发起虚假求助,骗取善心人士的捐款。
警方通过调查发现这是一起诈骗案,将该人抓获并追回了被骗的款项。
10. 假冒网站案例:一些骗子通过制作假冒的购物网站,引诱顾客购买假冒的商品。
一些顾客发现问题后报警,警方查封了该网站并追回了被骗的资金。
以上是10个与反诈骗相关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大家要保持警惕,提高自我防范能力,以免成为骗子的受害者。
我行成功堵截一起电信诈骗
防范金融诈骗,做好金融卫士——湖大支行成功堵截一起电信诈骗案例近日,湖大支行成功堵截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为客户挽回了4万多元的经济损失,获得客户称赞。
8月23日下午3点钟左右,一名大学生模样的年轻男子神色慌张,情绪激动的进入我行营业网点,直接奔向高柜窗口,告知工作人员自己接到了诈骗电话,并且卡内的4万元学费钱已经被莫名转走。
工作人员听到客户的陈述后,当即判断明显是一起诈骗事件,立马为客户办理了挂失手续,先将客户银行账户设为止付状态,以防更大的损失;随后,在系统中查询客户当天是有两笔金额合计4万元的转出交易,但是转入的账号并不是他人或者商户账号,而是430083538开头的内部账号,经与同事沟通工作人员发现这是一起省行前两天刚刚发文学习一起利用网银账户保证金诈骗的案例。
随后上报了我行委派营运主管,将学习的文件拿出比对,果然是我行的账户商品保证金内部账户。
确定了诈骗分子的途径之后,我们立即联系了网点经理将客户带至电子银行服务区,要客户登录网银,进入账户商品保证金查看,4万多元果然在保证金账号,当即为客户转回银行卡内。
再到柜台办理了解挂,关闭网银、销户转出等业务。
及时、高效的为客户挽回了损失。
不法分子借助电信、网络等手段实行诈骗犯罪的案件呈高发态势,诈骗手法不断翻新,给银行客户资金安全造成较大危害,各营业网点对当前案件防范形势应有充分的认识,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建设最安全银行活动,加强员工的案防教育,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发动全员积极参与电信诈骗防范工作,积极开展电信诈骗协防工作,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维护银行声誉,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做好电信诈骗协防工作:一是深刻认识协防电信诈骗犯罪的重要意义。
有效开展电信诈骗协防工作;二是做好宣传。
积极向客户进行宣讲,解释银行业务办理的常识、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等。
通过柜面宣传引导、张贴提示标语、大堂经理或客户经理温馨提示等方式告诫客户不要轻信各类中奖信息、不要轻信别人的投资误导等;提醒客户保护好自己的密码和存款介质;三是强化学习。
成功劝堵新型电信诈骗案件的案例
成功劝堵新型电信诈骗案件的案例一、案件经过支行营业部成功劝堵了一起新型电信诈骗案件。
从受骗客户所提供的通话记录内容来分析,不法分子已经瞄向电子密码器这一新产品,其中透露出电信诈骗的一些新特点和新套路。
一天,支行营业部接到一个自称为***的客户来电,称其兄今天下午接到一个电话后行为突然有些怪异,具体原因不明,想请银行配合暂时不要为其办卡。
放下电话后,工作人员起初也觉得新鲜奇怪,但本着对客户负责的精神,该网点立即关照所有柜员加以留意。
果然不久之后,一位满头大汗的客户急匆匆地来到柜台要求开卡并办理电子密码器,柜员接过身份证一看,姓名正是客户***其兄,便询问其办卡的原因,得到的回答是炒股,再询问则没有任何回答。
见此情景,柜员立即回拨了客户***的手机,得到的态度也是含糊其辞说不清,最后也甚至表示可以为其兄办卡。
但该网点柜员警惕性很高,立即将这一情况向网点主任汇报并将客户请到主任室详谈。
刚开始客户其兄还是一言不发,经过耐心的攀谈和开导,终于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当日中午,他接到一个自称是公安局陈警官打来的电话,称其在广东深圳涉及洗钱案件,其在金融系统工作的同伙已被抓,下午将开庭,原本要求他必须出庭,后因时间已来不及,遂要求其先配合公安办案。
接着陈警官自称办公室内声音嘈杂,转由另一个警官做电话录音。
接着对方就询问并记录了他在多家银行的卡号及密码,指名道姓要办理电子密码器,并不要开通短信提醒服务,卡密码必须统一设定。
最后,对方还一再告诫因案件侦办需要,要求他不要和任何人透露此事,否则影响案件办理要承担相关责任并严肃处理。
客户其兄接完电话后十分焦急,立即驱车赶到营业网点,并严格按照陈警官的指令到银行办卡,途中还因不停地接打电话导致两部手机相继断电,紧张得浑身上下衣服湿透。
快到关门时,经过长时间的沟通交流并经现场出警的公安110证实,客户其兄终于从这场精心设置的骗局中醒悟过来。
在沟通过程中,他还将自己随手记录的重点通话记录提供给该网点作分析研究,并称如果不是被银行劝阻,自己所有银行卡中的存款就可能被一步步地转到骗子的“安全账户”中,因此他对银行人的关心和劝阻行为一再表示感谢。
2023年最新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2023年最新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01案例一2023年10月3日,梅某收到一条可以办理贷款的短信,由于梅某正好资金紧张,于是点击短信里的网址,下载名为“还呗”的软件。
梅某在该软件上注册登录并完善个人信息后,客服又推荐其下载“酷聊”的软件。
这个软件上的业务员小陈让梅某把姓名、电话、银行卡发给他,随后对方告诉梅某账户被冻结,需要转钱到指定银行账户才能解冻。
梅某害怕征信出现问题,于是按照对方指示操作,向对方指定银行账户转账25000元,转账后对方还让其继续转账75000元,梅某才意识到被骗,遂报警,损失25000元。
02案例二2023年10月4日,刘某收到陌生快递,打开一看发现是“乡村振兴”的文件(骗子伪造的虚假文件),显示可以领取一笔高达147万元的扶贫资金,需要进行相关审核。
刘某扫描文件上的二维码,被拉入企业微信群,群内管理人员称只有3%的人可以获得扶贫名额,刘某恰好就是这3%。
随后管理员推荐下载名为“乡村振兴”的软件,让刘某联系软件上的王某进行相关审核,王某称申领扶贫资金,需要缴纳147万的2%作为手续费。
刘某转账29400元后,对方称刘某已经申领成功,但是由于收款账户填写错误,导致扶贫资金被冻结,需要缴纳解冻金才能提现。
刘某又转账73500元,对方却还要求转款解冻,刘某才发现被骗,损失102900元。
03案例三2023年10月6日,刘某接到陌生电话称可以退还“我主良缘”婚介所会费。
当即在手机应用商城内下载“泓德合办”APP,遂按照客服要求在APP内购买基金10006元,后客服要求其继续购买基金方可退费,才发现被骗,总计被骗10006元。
04案例四2023年10云7日,周某在“杏吧”APP上下载“夜潮”APP后,充值50元成为平台会员后,需完成4次下注任务即可“约炮”。
周某按照客服指引先后转账15元、65元、320元,以赌“大小”“单双”下注的方式,分别成功返现至微信零钱25元、85元和365元。
互联网上的网络诈骗案例解析
互联网上的网络诈骗案例解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诈骗案件也层出不穷。
网络诈骗以其隐蔽性和高效性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大隐患。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案例入手,分析网络诈骗的手法和防范措施,以帮助读者增强对网络安全的认识。
案例一:假冒银行网站李先生收到一封来自银行的电子邮件,称他的账户存在异常,需要进行验证。
邮件中附有一个链接,要求李先生点击进入银行的网站进行操作。
李先生并未怀疑邮件的真实性,点击链接后输入了自己的账户和密码。
然而,事后他发现自己的账户被盗,损失了大量资金。
这是一个典型的假冒银行网站案例。
骗子通过伪造银行网站,诱使用户输入个人敏感信息,从而实施盗窃。
为了防范此类诈骗,用户在收到类似邮件时,应该保持警惕,多个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同时,不要轻易点击邮件中的链接,最好手动输入银行的网址进行操作。
案例二:网络购物诈骗王女士在一个购物网站上看中了一款限量版手表,价格非常诱人。
她通过网站上提供的联系方式与卖家取得了联系,并支付了定金。
然而,手表却始终未能寄出,卖家也无法联系上。
这是一个典型的网络购物诈骗案例。
骗子通过发布虚假商品信息,引诱用户支付定金或全款后,将其拉黑或失去联系,从而实施诈骗。
为了避免受骗,用户在进行网购时应选择可信的平台和商家,尽量选择货到付款的方式,避免提前支付。
同时,可以通过查看其他用户的评价和评分来判断商家的信誉。
案例三:社交网络诈骗张先生在社交网络上认识了一个自称是海外留学生的女孩,两人聊得很投机。
不久后,女孩突然向张先生借钱,称自己遇到了紧急情况。
张先生出于好心借给了她一笔钱,但女孩却消失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社交网络诈骗案例。
骗子通过制造虚假身份和情感纠葛,获取他人的信任并借钱。
为了避免受骗,用户在社交网络上应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借款请求。
如果确实遇到需要帮助的朋友,最好通过其他渠道进行核实。
网络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但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来预防。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范措施:1.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和请求,避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
网络借款陷阱多 不慎落入难自拔 绍兴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网络套路贷”案
网络借款陷阱多不慎落入难自拔绍兴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网络套路贷”案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也日益火热,吸引了大量的借款者和投资者。
与此一些不法分子也借助互联网金融的便利性,设计了各种各样的网络借款陷阱,使不少人陷入了贷款的泥潭,难以自拔。
日前,绍兴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网络套路贷”案,打击了一批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分子,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保护广大民众的合法权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据了解,这起案件涉及的非法借贷团伙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布虚假借款广告,引诱民众贷款。
他们以低门槛、高额度、快速放款等为诱饵,吸引了大量的借款者。
一旦借款人落入陷阱,不仅要支付高额的利息,还要接受各种恐吓、威胁,甚至将个人隐私泄露给公众,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和经济损失。
经过警方的侦查和努力,最终成功将这个团伙捣毁,为受害者挽回了部分损失,也为社会打击了一次非法借贷犯罪。
这起案件的成功破获再次提醒了社会公众,面对网络借款,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贪图便利而陷入陷阱。
对于一些过分诱人的借款广告,一定要保持冷静理性,不要轻易相信。
要对借款平台的资质和信誉进行仔细的审查,选择正规、合法的平台进行借款。
在借款过程中,要了解清楚借款的利率、还款方式、借款用途等相关信息,不要盲目签订合同。
最重要的是,要保护好个人的隐私信息,不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等信息泄露给他人,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管理和监管,严格审查注册和经营资质,严厉打击非法借贷行为,保护广大民众的合法权益。
对于一些违法经营的借贷平台,要坚决予以取缔,打击其中的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帮助大家了解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机遇,做到明辨是非,理性借贷,有效防范各种借款陷阱,维护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绍兴警方成功破获的“网络套路贷”案件,为社会敲响了警钟,也给互联网金融行业敲响了警钟。
银行防诈骗案例
银行防诈骗案例9月27日下午,一位女士急匆匆地来到XXX营业部,表示自己未进行任何网上银行操作,但接连收到发来的登录提醒短信,且账户上的5万元资金不翼而飞。
此时,一名大堂经理迅速上前询问客户情况,并要求客户挂断与所谓“客服”的通话。
随后,网点负责人重置客户的网银登录密码,并通过查询客户当日账户交易明细发现,资金被划转至客户开立的保证金账户下。
客户误以为资金被盗取,不法分子则趁机索要支付介质验证码,但被网点工作人员及时制止。
这起电信诈骗事件被成功堵截,客户避免了损失,银行服务形象也得到提升。
该案例告诉我们,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银行工作人员需要认真细致、高度负责地处理客户投诉和报警信息,及时制止电信诈骗案件。
同时,客户也应该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相信以任何名义索要支付密码、验证码的电话或者短信。
银行应该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技术防范手段,提高客户风险意识,共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
首先,银行作为高风险行业,储户的资金安全涉及银行的声誉问题。
因此,银行工作人员应该深刻认识协防电信诈骗犯罪的重要意义。
近来,不法分子通过黑客系统窃取、借助电话、网络等手段实行诈骗犯罪的案件呈高发态势。
诈骗手法不断翻新,给银行客户资金安全造成较大危害。
因此,各营业网点应该充分认识当前案件防范形势,明白协防电信诈骗犯罪的重要意义。
其次,银行应该积极向客户进行宣传,解释银行业务办理的常识以及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
通过柜面宣传引导、张贴提示标语、大堂经理或客户经理温馨提示等方式告诫客户不要轻信各类中奖信息、密码器升级等。
提醒客户保护好自己的密码和存款介质,擦亮眼睛,从源头上防止电信诈骗事件发生。
此外,银行应该加强研究,把“电信诈骗协防工作”列入晨会、例会。
通过研究,提高员工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
积极加强对一线临柜、大堂经理和保安人员的防电诈骗的安全防范教育培训工作。
这样,银行工作人员才能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确保客户资金的安全。
成功防范新型诈骗案件的案例
成功防范新型诈骗案件的案例一、案例回顾一位八旬老人来到支行的营业大厅,大堂经理随即询问老人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客户称自己买了点东西,需要办理汇款业务把钱汇给对方。
这一情况引起了大堂经理的警觉,经过详细询问得知,客户并不认识收款人,因自己之前在信箱内收到某医疗保健产品的宣传资料,资料上声称该产品能治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且“疗效显著”,客户为其所动,拨打了资料上的客服电话,并得知药品总费用高达数万,起先老人也有顾虑,但经过多次沟通,对方为打消老人顾虑,声称可以先付部分购买进行尝试,如不见效果承诺全额退款,于是老人根据对方提供的信息前来办理汇款。
大堂经理根据老人所提供的情况,判断这是一起以购物为幌子的新型诈骗案件,并果断提示客户,告知所存在的风险及该诈骗手法中所存在的明显漏洞。
最后,客户终于恍然大悟过来,完全打消了心中的顾虑,从而又成功阻截了一起诈骗案件的发生。
二、案例分析近年来,各类诈骗案件时有发生,其手段更是呈现多样化、逼真化,对被害人员造成较大的影响,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
作为银行工作人员,我们应处处为客户着想,保护客户的银行资金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应该提高警惕,如果当时大堂经理由于一时疏忽,这位客户将会蒙受资金损失。
而案例中,银行员工应重点关注异常现象,当即向客户提示风险,告知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及漏洞,提升客户的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客户资金被骗风险。
三、案例启示(一)加强教育,提高客户防范意识。
对于办理汇款、网银注册、自助机具无卡存款等业务的客户,应当逐一告知客户相关风险,并在通过电子滚动屏、摆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客户普及风险防范知识。
(二)提高警惕,充分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银行,有责任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每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当遇到异常现象时,都应做到:多一点耐心、多一份细心、多看一眼、多问一声。
及时向客户提示风险,告知诈骗手法,提升客户防范意识,避免客户资金损失。
(三)杜绝隐患,妥善处置风险事件。
通州法院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关联案件典型案例
通州法院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关联案件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2.03.29•【分类】其他正文通州法院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关联案件典型案例案例一:王某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基本案情:2021年3月,被告人王某某经朋友康某某牵线搭桥,在北京市通州区与上家联系卖卡事项,按照上家要求使用本人身份信息办理银行卡3张及网银盾,并前往湖北省武汉市将上述物品及绑定银行账户的手机卡出售给他人,获取非法利益人民币3000元。
随后,被告人王某某出售的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账户分别收到转入钱款共计人民币150万余元、210余万元,其中,陈某、邓某等19名已报案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的钱款共计人民币50万余元于2021年4月10日转入上述中国建设银行账户。
裁判结果:通州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某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典型意义:该案是典型的“卡农”案件,该类型案件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中数量最多的案件,被告人通常在浏览贴吧、聊天群、网页中看到他人发布的广告信息,继而通过蝙蝠、微信、QQ等工具添加对方为好友,双方约定好价格、交易方式,被告人按照约定办理银行卡、手机卡后,联系对方进行交易,交易模式分为本地交易、邮寄交易和异地交易。
本案中,被告人采用的是本地办卡异地交易的方式,即上家承诺包吃包住包车费,被告人按照上家要求前往异地,到达约定地点后由专人接待,安排住宿,并且有专人看管,不得随意外出,过程中被告人将个人银行卡、手机卡、手机银行、身份证、微信、支付宝等提供给对方,对方将上述物品拿走进行操作,或是当面进行操作并在必要时要求被告人输入密码或刷脸识别,为对方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支付结算帮助,使用完毕后对方支付被告人好处费。
该类型案件数量多,社会危害性大。
案例二:田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基本案情:2020年9月至12月间,被告人田某在明知他人会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情况下,在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将其名下2张银行卡交给他人使用,后田某为继续谋取不正当利益,通过QQ发布收卡信息,雇佣张某某负责看管售卡人员,先后介绍杨某等6人办理银行卡并开通相关必要功能后交给他人使用,杨某等6人名下共计28张银行卡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报案被害人转入上述银行卡金额共计人民币900余万元,同期银行流水入账共计人民币2400余万元。
浙江省检察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典型案例发布
浙江省检察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典型案例发布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公布日期】2023.01.18•【分类】其他正文浙江省检察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典型案例发布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仍相对多发,呈现“产业化分布、集团化运作、精细化分工、跨境式布局”的特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最高检相关工作部署,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顺利实施,近日,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发布一批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典型案例。
刘某等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杀猪盘”式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关键词】“杀猪盘”检察一体化检警协同分层分类处理【基本案情】2019年至2020年期间,以夏某(在逃)、张某(在逃)等人为首的诈骗犯罪集团,在国内招募400余人赴境外实施诈骗。
诈骗集团内设大老板、团队老板、团队长、团队总监、团队经理、组长、业务员七个层级,刘某等12人分别任团队老板、团队长,指导下级开展诈骗,业务员使用集团统一发放的手机、微信,将微信号分类包装并组建微信群,由引流团队通过电话等方式以免费授课、推荐股票等虚假宣传诱骗被害人入群,业务团队通过控制多个微信号扮演“讲师”“群内助理”“普通股民”等角色,在微信群以及直播间内充当“水军”,按照规定脚本发言、发截图等鼓吹“讲师”炒股水平,诱导被害人至集团控制的虚假股票投资平台投资。
被害人入金后,集团通过后台控制涨跌,先让被害人误以为投资升值并可小额提现,诱导被害人加大入金金额,再通过限制提现出金、最后关闭平台等方式骗取被害人钱财共计1.5余亿元人民币。
2021年12月28日至2022年10月25日,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东阳市人民法院等法院以诈骗罪已判处刘某等人无期徒刑至有期徒刑三年至九个月,并处罚金。
【检察机关履职过程】本案系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
2020十大电信诈骗典型案例之八:网银升级诈骗
2020十大电信诈骗典型案例之八:网银升级诈骗
典型案例:2014年12月,事主刘某收到一条短信,显示手机银行
已满足兑换2000元现金礼包的条件,需要登陆网址领取,事主用手机登陆网址,并按照要求输入了身份证号码、取款密码及手机短信验证码.后手机接到银行的无卡取款短信提醒,随后发现其银行账户被无
卡取款10000元人民币.
金大志警官分析:此类案件是网银升级诈骗案件的最近话术版本,2014年占十大电信诈骗案件的0.53%,涉案金额占十大电信诈骗
案件的0.18%.在2012年初的时候大规模爆发,经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在2012年后期几乎在京未曾出现,在2014下半年开始重新出现,且
话术内容发生了变化.嫌疑人冒充银行客服电话或10086向事主发短信,要求事主登陆虚假网站,诱骗事主输入银行卡信息等内容后,通过异地无卡取现的方式骗走事主卡内现金.
金大志警官提示:遇到此类短信首先应观察网址,虚假网址与真实网址都有细微差别.同时也要注意,对银行发送的所有验证码,不要轻易泄露.。
银行存款诈骗案实例分析与解读
银行存款诈骗案实例分析与解读作者:张涛来源:《中国防伪报道》2015年第06期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市民需提高警惕,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避免财产损失。
如果市民遇到类似的情况,首先不要慌尽快挂失自己的银行卡,然后再查询卡内金额的流向,发现购买了基金后,先更改自己基金的帐户密码。
案例一:成功拦截诈骗客户存款某网点受理了一笔办理银行卡新开户的业务。
柜员在与客户沟通交流中得知,客户是今年刚考上大学的学生,从未到银行办理过业务,不了解银行自助机具功能等业务。
账户开立后,客户即刻要求大堂经理教其到自助柜员机上办理业务。
当大堂经理问办理什么业务时,客户称有人打电话说为恭喜她考上大学将退还部分学费,要求其立刻到银行开立一个银行账户并同时存入相应金额后再打电话给对方,对方会教她在柜员机上进行相应操作后方可得到退还的学费。
大堂经理听完她的描述后即刻告知客户这是一种贯用诈骗手段,专用于诱导对银行业务功能不了解的客户进行转账,从而达到骗走客户卡上资金的一种诈骗手段。
大堂经理对客户耐心的进行了解释,成功防止客户资金被骗。
案情分析这是一起典型的利用银行自助机具进行转账诈骗的事例。
犯罪团伙利用客户对银行自助机具功能的不了解,利用电话遥控方式诱导客户通过转账的方式把自己卡上的存款转到犯罪团伙人的于上。
这说明,目前犯罪团伙利用电讯手段诈骗非常猖獗,银行在防范电讯诈骗方面仍有宣传不到位的地方,必须在每个营业网点提升安全管理品质,全力打造“最安全银行”。
案例启示重视对广大公众宣传和提醒工作,是防止电信诈骗的有效方法。
当前社会中,许多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方式诈骗客户钱财,银行作为金融活动的监管执行部门,有责任做好防范电话诈骗、短信诈骗、虚假网络中奖信息等安全信息提示,增强客户辨假防骗能力,全力打造客户心中“最安全银行”的形象,从源头上有效防范案件的发生。
案例二:假客服利用网银“借道”基金转走钱今年5月,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刑侦六中队连续接到了以相同方式被“网络诈骗”的报案。
网络安全 案例
网络安全案例案例一:网银诈骗2019年某一天,小明收到一条短信,声称他的银行账户有异常,需要尽快处理。
短信里还附带了一个链接,让小明点击进行处理。
小明相信了这条短信的真实性,点击了链接。
链接打开后,是一个与真实银行网站非常相似的页面,要求小明输入账号和密码。
小明输入了信息,然后页面显示正在处理,请稍候。
但是,小明很快发现自己的账户被转走了一大笔钱,原来他刚才输入的账号密码被骗子盗取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网银诈骗案例。
犯罪分子以真实银行的名义发送短信或邮件,利用社交工程学手段引诱受害人点击链接,然后盗取其账号密码。
通过此案例可以看出,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如果小明在点击链接之前有警惕心理,并且检查了链接的可信度,就不会成为受害者。
案例二:个人信息泄露2020年,某互联网公司遭到黑客攻击,导致数百万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
黑客通过漏洞攻击入侵了该公司的服务器,并获取了包括用户姓名、手机号码、住址等个人敏感信息。
随后,这些个人信息被在黑市上公开出售,给受害者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许多用户的银行账户被盗用,身份被冒用申请贷款,造成了经济损失和信用危机。
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企业需要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及时修复漏洞,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另外,用户也要注意隐私保护,避免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定期更换密码,防止个人信息被滥用。
案例三:公共WiFi被黑客攻击某天,小王在一家咖啡馆使用免费的公共WiFi上网。
他很快连接上了WiFi,并登录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
然而,几天后,小王发现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被盗用了,发布了大量垃圾信息。
原来,咖啡馆的WiFi被黑客攻击,黑客在连接WiFi时截获了小王的账号密码。
这个案例显示了使用公共WiFi时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公共WiFi存在一定的风险,黑客可以通过中间人攻击截获用户的信息。
因此,在使用公共WiFi时,最好避免进行敏感操作,比如登录银行账户、邮箱、社交媒体等。
如果必须进行敏感操作,可以使用VPN等加密工具来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
网上银行风险的案例
网上银行风险的案例2002年10月,洪某在温州永嘉的一家银行办理了借记卡。
2005年2月,洪某发现借记卡被盗取了10.25万元,并向当地警方报案。
警方调查后发现,2004年11月22日,犯罪嫌疑人假冒洪某的名义用假身份证在该行温州分行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并获取了网上银行的客户证书和密码。
接着犯罪嫌疑人在2005年2月2日通过网上银行将孔某借记卡内的资金分两次转出。
2007年9月21日,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破获了一个特大网上银行诈骗案,在湖北省某酒店抓获犯罪嫌疑人谌某。
犯罪嫌疑人谌某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8月间,利用虚假网上银行盗取他人网上银行信息,先后窃取了6名受害者网上银行账户资金共计人民币30余万元,并通过网上购物再打折出售的方式套现。
2006年1月16日,市民余先生的手机突然接到某银行发来的消费服务提示,称他当天消费金额为5000元。
余先生当天并没有使用该银行卡消费,满腹疑惑的他赶到银行,查询得知储蓄卡当天被人透支了5000元。
经过调查,警方发现了该银行的两个网上银行网页,其中一个是假的。
余先生就是在这个假网上银行使用查询系统时,输入了自己的账号和密码。
藏在网后的黑手轻松窃取这一信息后,通过转账方式,窃取了5000元现金。
2007年3月10日,蔡先生发现自己银证通账户的两个账户共计16万余元被盗窃。
后来上海警方侦查发现,2007年1月,犯罪嫌疑人白某攻击了一些网站,植入了网页木马。
受害人蔡某在上网浏览了被鲍某攻击的网页后,其电脑被自动植入了灰鸽子黑客程序。
后来犯罪嫌疑人白某使用灰鸽子木马程序远程控制被害人的电脑,窃取了其网上银行的账号、密码、电子证书。
接着犯罪嫌疑人白某用虚假身份证开户,将网银账户中的钱款转入自己新开的账户中窃走。
2012年4月2日上午9时30分,一名50岁左右的男子在一名30岁左右的女士陪同下,到某支行网点办理电子银行注册业务。
该名男子出示的身份证是真实有效的,持有的银行卡也是正常卡,符合电子银行“本人办”的要求。
网银诈骗案例网银客户被诈骗的案例
几年来,银行陆续收到多起电子密码器、U盾客户被电信诈骗的风险事件报告,事件受害人员多为银行中高端客户,诈骗金额通常较大,对当事人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通过监控发现,部分网点在发放电子密码器或U盾时未要求客户签署“电子密码器、U盾领用须知”。一旦客户被骗,及易造成客户与银行的纠纷,甚至有可能将外部风险转嫁给银行。
三、案例启示
高度重视电子密码器及U盾的风险防范。对新申领电子密码器、U盾客户,要审核客户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银行卡并要求客户签署确认《电子密码器、U盾领用须知》方可为其办理,网点经办人员必须逐一告之客户电子密码器及U盾是办理对外支付的工具,不要将电子密码器的口令及U盾登陆密码告之他人。在业务办理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当日注册网银或手机银行,申领电子密码器或U盾,同时有大额资金存入或大额存单挂入注册银行卡的现象。如有以上现象,网点人员要当即向客户提示风险,告之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提升客户的风险防范意识,减少客户资金被盗风险。
对新申领电子密盾客户要审核客户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银行卡并要求客户签署确认电子密码器u盾领用须知方可为其办理网点经办人员必须逐一告之客户电子密码器及u办理对外支付的工具不要将电子密码器的口令及u盾登陆密码告之他人
网银诈骗案例网银客户被诈骗的案例
网银诈骗案例网银客户被诈骗的案例一、案例介绍
一客户不慎遭遇电信诈骗,客户应诈骗分子要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将网银支付密码告知诈骗分子,由其进行转账操作,导致客户资金损失数万元。由于客户开立网银时网点未按规定要求客户签署确认《U盾领用须知》,客户以银行未告知网银使用风险防范为由,要求银行赔偿其资金损失。
网络支付诈骗案例分析及法律对策
网络支付诈骗案例分析及法律对策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便利,网络支付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支付也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了新的风险,其中之一就是网络支付诈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几个网络支付诈骗案例,并介绍相关的法律对策。
一、个人账户被盗取案例分析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都选择使用数字钱包或其他在线支付平台进行购物和转账。
然而,黑客们经常利用各种手段获取个人账户的登录信息,进而盗取个人资金。
这类案例屡见不鲜。
案例一:某用户收到一封伪装成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用户点击链接进行账户验证。
用户点击链接后输入账号和密码,结果个人账户的余额被转移走。
案例二:某用户因使用弱密码,被黑客成功猜测到密码,并盗取其账户中的大量资金。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法律对策:1. 加强账户安全性: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开启双重验证,增加账户的安全性;定期检查账户的活动,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2. 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尤其是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信息等。
3. 及时报案:如果发现账户被盗,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向相应的支付平台报备。
二、虚假交易诈骗案例分析除了个人账户被盗取外,虚假交易也是网络支付诈骗的一种常见手段。
诈骗分子通过发布虚假商品信息或伪造收据来骗取消费者的资金。
案例三:某消费者在网络上购买了一款高档手机,但收到的却是一部低价的山寨机。
案例四:某消费者在网络二手交易平台上购买了一台二手电脑,付款后对方却销声匿迹。
对于这类虚假交易诈骗,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法律对策:1. 谨慎选择交易平台:选择知名的、有信誉的交易平台进行购物,尽量避免在不知名的平台上进行大额交易。
2. 核实卖家信息:在购买商品之前,尽量核实卖家的真实身份和联系方式。
3. 使用担保交易:如果交易涉及较大金额,可以使用担保交易服务,确保支付成功后再将资金释放给卖家。
总结:网络支付诈骗案例层出不穷,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诈骗长篇案例
诈骗长篇案例
某日,一位年老妇女赵女士来到银行网点办理业务,希望建立一个活期账户,并准备存入人民币14万元,同时要求开通网上银行。
银行柜员见客户是一位老年人,担心客户上当受骗,于是询问客户开通网银的用途,并不厌其烦地向客户讲解最近犯罪分子假借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的名义实施诈骗,切勿上当受骗。
赵女士听后露出了紧张的情绪,并承认有人以北京某法院的名义多次给她打电话称其信息被盗用、要求转款的情况。
柜员立即向公安机关报了案,成功阻止一起电信诈骗案件。
应对策略:
(1)不法分子可能冒充国家公检法机关、税务局、银监会、银行、电信公司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或冒充您的亲友,以种种理由给您打电话实施诈骗。
(2)犯罪分子在骗取您的信任后,便以“资金监管”、“安全账户”等为由骗取您开通网上银行并进一步引诱您把网上银行用户名、密码、动态口令告诉他。
(3)如遇上述情形,请保持冷静,切勿慌张,与家人亲友多商量。
向当地派出所、银行网点、电信营业网点工作人员当面询问。
(4)不向任何人透露您的网上银行用户名、密码和动态口令(E-Token)密码,不要向陌生人转账。
破解网银诈骗案的案例
破解网银诈骗案的案例一、案例经过电子银行部接到下属支行电话,该支行称其网银客户账户上的X余万元通过网上银行渠道“不翼而飞”,请求帮助查找该客户卡上存款的去向。
在外地出差的客户杨某突然接到短信通知,其借记卡账户通过网上银行渠道支取了X万元,账户余额为0。
他赶紧拨打银行客服,证实了这情况。
没过多长时间,客户接到一个来自XX省的电话,对方称其公司因系统升级,误将杨某账上的X万元钱“吞掉”了,现在公司准备退还给客户。
为证明不是骗子,他们公司先“汇”l万元到其账上,让客户确认一下。
客户一查果然账上有1万元的进账,由于担心账户的资金安全,他赴紧把钱都取了出来。
没过几分钟,骗子又打来电话,问他1万元是否收到,并提出再“汇”3030元到他的账上,让客户返还3000元到他指定的银行卡上,30元作为汇款的手续费,这样做的目的是该公司财务要确认客户资金“被吞”的真实性,以便该公司财务将剩下的余款返还给客户。
防范意识比较高的客户马上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遇到骗子了,为了少让自己受损失,他又将这3000元全部取出。
骗子发现3000元又被客户取走,非常生气地指责客户不讲信誉,声称剩下的钱不再退到客户的账上。
在客户的再三保证下,骗子又“汇”了1万元。
这次客户仍然机智地通立个人网银汇到了朋友银行的账户。
知道自己遇到了机敏的客户,骗子只好作罢。
但剩下的款项怎么追回来,客户一下没了主意,他赶紧到派出所报案。
得知事情的原委,电子银行部的工作人员感到事情十分蹊跷,从来没有听说过骗子会给受害人汇款的事。
通过前台交易查询也没查到收款方的信息,钱到底去了哪?该行工作人员通过客户的个人网银转账汇款查询、缴费站委托代扣等均未查到交易记录,最后在网上贵金属----账户贵金属双向交易----我的保证金账户里找到剩余的款项。
原来,骗子窃取了杨某的网上银行登录密码,开通了网上贵金属双向交易业务,将卡上的余额转入网上贵金属保证金账户,造成客户帐上“被盗”的假象,骗取不明真象客户的汇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解一起新型网银诈骗案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分行电子银行部接到下属支行电话,该支行称其网银客户杨某账户上的10余万元通过网上银行渠道“不翼而飞”,请求帮助查找该客户卡上存款的去向。
某天,在外地出差的客户杨某突然接到客服电话,其借记卡账户通过网上银行渠道支取了10万元,账户余额为0。
这可着实让他吓了一大跳,他赶紧拨打银行客服电话,证实了这情倪。
没过多长时间,杨某接到一个来自外地的电话,对方称其公司因系统升级,误将杨某账上的10万元钱“吞掉”了,现在公司准备退还给杨某,为证明自己不是骗子,他们公司先“汇”l万元到其账上,让客户确认一下。
客户一查果然账上有1万元的进账,由于担心账户的资金安全,他赴紧把钱都取了出来。
没过几分钟,骗子又打来电话,问他1万元是否收到,并提出再“汇”3030元到他的账上,让杨某返还3000元到他指定的银行卡上,30元作为汇款的手续费,这样做的目的是该公司财务要确认杨某资金“被吞”的真实性,以便该公司财务将剩下的余款返还给杨某。
由于经常看电视听广播,防范意识比较高的杨某马上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遇到骗子了,为了少让自己受损失,他又将这3000元全部取出。
骗子发现3000元又被杨某取走,非常生气地指责杨某不讲信誉,声称剩下的钱不再退到杨某的账上。
在杨某的再三保证下,骗子又“汇”了1万元。
这次客户杨某仍然机智地通立个人网银汇到了朋友工行的账户。
知道自己遇到了机敏的客户,骗子只好作罢。
但剩下的7.69万元怎么追回来,客户杨某一下没了主意,他赶紧到派出所报案。
得知事情的原委,分行电子银行部的工作人员感到事情十分蹊跷,从来没有听说过骗子会给受害人汇款的事。
通过前台交易查询也没查到收款方的信息,钱到底去了哪?工作人员通过杨某的个人网银转账汇款查询、缴费站委托代扣等均未查到交易记录,最后在网上贵金属----账户贵金属双向交易----我的保证金账户里找到剩余的7.69万元。
原来,骗子窃取了杨某的网上银行登录密码,开通了网上贵金属双向交易业务,将卡上的余额转入网上贵金属保证金账户,造成客户帐上“被盗”的假象,骗取不明真象客户的汇款。
二、案例分析
这是一起新型网银诈骗案,犯罪分子非常狡猾,也十分明白银行业务,他虽然盗取客户网银登录密码,但他没有U盾,款无法划走,只能以这种方式诱骗客户,而这位客户非常机灵,防范意识很高,能力很强,最终犯罪分子没有得逞。
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诈骗,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极大损失,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犯罪分子诈骗方式、方法越来越高明,手段十分恶劣,有的
中、老年人被骗痛哭流泪,倾家荡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严重扰乱了社会正常秩序。
三、案例启示
网上银行业务一直被人们认可,方便快捷,随着业务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应用十分广泛。
为此,我们在让客户办理网上银行时,一定做好宣传,增强客户防范意识,提高防风险能力,同时让客户保护好自己密码和个人信息,提醒客户设置密码时,不要简单容易破解,告知客户一旦密码被破解,立即到银行或找专业人士帮忙,要冷静,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