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鹬蚌相争》word教案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5.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5.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教案
2.互动交流。
四、研读课文,了解起因
1.默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鹬蚌相争”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2.互动交流。
3.品读语句,感受河蚌心情:“一只河蚌轻轻地张开两片壳……河蚌感到心旷神怡。”(理解“心旷神怡”)
4.指导学生读出河蚌的舒适惬意、心旷神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重点学习“争”的过程,从中感悟出道理。
3.补充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
教学创新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25.鹬蚌相争
心旷神怡越想越气
互不相让渔夫得利
口水直流无计可施
25.鹬蚌相争
教材简析
《鹬蚌相争》是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改变的白话文故事。这篇精读课文景物描写优美、语言描写生动、行为描写准确、心里描写细腻,作者在讲述中告诉我们一个哲理:生活中如果像鹬蚌那样争执不下,互不相让,只会落得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争”的过程,从中感悟出道理。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梗概。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领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引出课题
1.课件展示《守株待兔》、《狐假虎威》的图画,引出这两则寓言故事。
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大致了解“鹬蚌相争”的意思。
1.读课文3—8自然段,勾画出描写鹬鸟和河蚌心理活动和行为动作的语句,体会河蚌的生气和鹬鸟的后悔。

西师大小学语文五上《第25课鹬蚌相争》word教案(1)

西师大小学语文五上《第25课鹬蚌相争》word教案(1)

25 鹬蚌相争导学案教师:朱文锋学生:查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读会写9个生字,并能够组词2、基本能够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教学重难点:会读会写3个生字,并能够组词课前导入:鹬鸟飞翔在空中,河蚌生活在清澈的水里。

有一天,它们在河滩上不期而遇,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欣赏《鹬蚌相争》吧!一、自主学习:自读课文2遍,边读边拼读生字,生词1、在下面的横线上工整的书写:(第一行写拼音,第二行生字、第三行组词)————————————————————————————————————————————————————————————————————2、再读课文,找出描写鹬蚌神态的词语或句子(画上波浪线),尽可能读出感情。

3、学习了本课,我能理解下列的词语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怒目相视:心旷神怡:轻而易举:反唇相讥:无计可施:饥肠辘辘:二、问题交流1、通过以上学习,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和同学一起交流吧!2、通过以上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和同学一起分享吧!三、展现提升1、通过小组学习,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展现出来,大家一起交流吧!2、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什么收获,请和大家一起分享吧!四、巩固达标1、拼读和听写本课的生字、新词(包含课后第3题词语)—————————————————————————————————— 2、完成本课的优生乐园1-3题第2课时教学目标:1、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出感情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鹬蚌相争”给我们带来的启发。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说说“鹬蚌相争”给我们带来的启发。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表现了鹬蚌相争的过程,画出相关句子,多读几遍。

,并完成下面的习题(也是问题)1、读了1-2自然段,我知道这段写了优美的风景,衬托出河蚌和鹬鸟的心情十分().2、仔细读3-6自然段,河蚌正享受着阳光的温暖,微风的轻柔,觉得(),感到(),饥饿的鹬鸟看见了河蚌鲜嫩的肉,心想(),禁不住(),就一嘴(),在梦乡的河蚌痛得()一声,连忙用两片壳将鹬鸟的长嘴()。

课文《鹬蚌相争》教案

课文《鹬蚌相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鹬蚌相争》。

(2)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的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与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矛盾,学会化解矛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主题。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生字词。

(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鹬蚌相争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

(2)组内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讲解与示范:(1)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惑。

(2)示范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5. 练习与巩固:(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2)进行课文填空、问答等练习。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分析鹬蚌相争的故事情节,谈谈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课文理解评估:通过课堂问答、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生字词掌握评估:通过听写、默写等方式,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5、《鹬蚌相争》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5、《鹬蚌相争》

五年级上册25、《鹬蚌相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课文讲述了在阳光明媚的一天,河蚌爬到沙滩上张开蚌壳晒太阳睡着了。

一只鹬鸟乘机去啄食蚌肉,河蚌本能地合上蚌壳,紧紧地钳住了鹬鸟的嘴。

鹬鸟决定用激将法让河蚌松口,没想到激起了河蚌的逆反心理,不但不松口,反而钳得更紧。

当太阳下山时,双方仍相持不下,最终都被第三者——渔翁,轻而易举地擒走。

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哲理:生活中如果像鹬蚌那样互不相让、争执不下,只会落得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和课文内容的把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这为我们学习本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学会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更重要的还是通过品味文章优美的景物描写、生动的语言描写、准确的行为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来感悟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深刻的哲理。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9个生字和相关词语,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通过观察字形特点、联系上下文推想“涟漪”、“心旷神怡”、“无计可施”、“懊悔”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文中所蕴含的哲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中收到的启发。

【教学重难点】1.学习通过观察字形特点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推想“涟漪”、“心旷神怡”等词语意思。

2.领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和自己从鹬蚌相争中受到的启发。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9个生字和相关词语,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通过观察字形特点、联系上下文推想“涟漪”、“心旷神怡”、“无计可施”、“懊悔”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1.学习通过观察字形特点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推想“涟漪”、“心旷神怡”等词语意思。

课文《鹬蚌相争》教案

课文《鹬蚌相争》教案

《鹬蚌相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鹬蚌相争》的故事内容,把握鹬、蚌的角色特点。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2)学会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团结协作的精神。

(2)引导学生明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鹬蚌相争》的故事内容及其寓意。

(2)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 教学难点:(1)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将故事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鹬、蚌的形象。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吗?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鹬蚌相争》。

(2)回答问题: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鹬和蚌分别是什么角色?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鹬和蚌为什么相互争斗?(2)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寓意。

4. 知识拓展:(1)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举例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口语表达。

5. 课堂小结:(2)强调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个以鹬和蚌为主角的小故事。

2.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鹬蚌相争》的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3. 学生对故事寓意与人和谐相处的认识和体会。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采用提问、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选取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道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鹬蚌相争》教案

《鹬蚌相争》教案

《鹬蚌相争》教案教案一:《鹬蚌相争》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鹬蚌相争》的基本情节和寓意。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思维能力,能够从多角度看待和理解问题。

3.引导学生思考合作和互助的重要性,消除竞争心理。

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鹬蚌相争》的寓意和教育意义。

2.通过故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竞争与合作的不同结果。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份《鹬蚌相争》故事的阅读材料。

2.教师准备一些相关问题,以促进学生讨论和思考。

3.学生准备笔和纸,以便在课堂上记录关键信息和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先给学生出示一张关于自然界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于自然界中不同动物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2.引导学生回忆寓言故事的概念,并询问学生是否熟悉《鹬蚌相争》这个故事。

二、阅读故事(10分钟)1.教师给学生分发《鹬蚌相争》故事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自行阅读。

2.学生尽量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故事要传达的寓意。

三、讨论与思考(15分钟)1.教师提问学生《鹬蚌相争》中的鹬和蚌分别代表着什么,他们的行为背后所传达的寓意是什么?2.鼓励学生就这个寓言故事的主题:“长期竞争最终导致双输而合作则可获得双赢”进行深入探讨。

3.教师提出几个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鹬和蚌应该怎样才能达到双赢的局面?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景?4.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并进行互动交流。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列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2.鼓励学生彼此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并记录下小组内的讨论成果。

五、分享与总结(10分钟)1.请各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所讨论的解决方案,并与全班共同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整个故事和讨论的结论,强调合作与互助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总结《鹬蚌相争》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并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合作和互助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以多种方式展示自己对于寓言故事的理解和引申。

西师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西师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25、鹬蚌相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读懂寓言,正确理解寓意,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

教学重点:品析语言,比较词语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学难点:读懂寓言,正确理解寓意,读与想象相结合,并适当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启发。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动画激趣,了解鹬、蚌,导入新课1、看动画激趣。

导语:今天呀,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小动画,有兴趣吗?(播放动画)这段动画有趣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

(课件打出课题)2、了解鹬和蚌,出示“鹬”和“蚌”的图片,引导学生介绍鹬和蚌。

3、提出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或者说你想知道些什么?4、梳理问题.导语: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梳理了几个典型的、有价值的问题(课件出示)(二)初读课文【导语:好,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110页,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会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读,再接着往下读,并边读边想,读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好吗?(好)好,开始】1、检查字词【导语:⑴、刚才看到同学们读书非常的认真,老师感到十分的高兴(课件出示生字)那课文中的这些生字同学们都扫清了吗?(扫清了)谁想来试试?每个字读一遍,(指名读)读得真好,全班一起读读,每个字读两遍。

(师注意纠错)请同学们看这些字当中笔画又多又最不好记的是哪个字(出示“鹬”)⑵、这课的词语你们都会读了吗?(会)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每个词读一遍(课件出示词)】2、检查读书情况。

【导语:同学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扫清了拦路虎,非常棒。

哎,那你们读了课文你还有了哪些收获?你知道了些什么?(生回答)(“嗯,不错”、“嗯非常棒”、很好、好谢谢你的回答......)】(三)品读过程,探究相争原因1【导语过渡:和暖的阳光,柔柔的微风,使河蚌张开蚌壳进入梦乡,也因此使得鹬鸟有机可乘,一嘴朝河蚌的肉啄去。

课文《鹬蚌相争》教案

课文《鹬蚌相争》教案

《鹬蚌相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鹬蚌相争》。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鹬、蚌两种动物的特点及其相互争斗的后果。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以故事复述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记忆力。

(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明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鹬、蚌两种动物的特点及其相互争斗的后果。

(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鹬、蚌两种动物的相互争斗及其后果的意义。

(2)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角色扮演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课件展示鹬、蚌两种动物,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特点。

(2)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发音和语调。

(2)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理解鹬、蚌两种动物的相互争斗及其后果。

3.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2)结合课文语境,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3)让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记忆力。

(2)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2)运用生字词写一篇小短文。

(3)思考:如何与他人和谐共处,避免鹬蚌相争的情况发生?2. 拓展作业:(1)调查身边的鹬蚌种类,了解它们的生态环境。

(2)收集其他有关鹬蚌的故事或寓言,与同学交流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深度,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步。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鹬蚌相争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鹬蚌相争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鹬蚌相争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鹬蚌相争”这个寓言故事及其寓意;2.掌握叙事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西游记》中的寓言故事——鹬蚌相争。

寓言故事的讲述寓言故事是一种具有象征和寓意的文学体裁。

在本课中,我们要讲述著名的寓言故事——鹬蚌相争。

讲述中应当突出以下几个要点:1.故事的背景:东海之滨的一片浅滩;2.故事的人物:一只鹬和一只蚌;3.故事的情节:鹬飞到浅滩上觅食,发现有一只蚌。

于是,鹬来劝说蚌“你长这么大,一定很好吃,我把你带回去给大家分享吧。

”蚌知道自己要死了,就说:“我肚子里还有这么几颗大珍珠,如果你能放了我,我就请你吃掉它们。

”鹬贪心地采纳了蚌的意见,把蚌叼走。

但是,鹬在飞行的途中,被珍珠击中而摔落。

鹬觉得自己被蚌欺骗了,蚌觉得自己被鹬吃掉了。

故事寓意的分析了解故事寓意是学习本课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故事中的鹬和蚌都有什么特征,分别代表了什么?2.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寓意?3.你认为这个寓言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讲述故事时,老师可以适度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故事寓意。

具体步骤1.开篇引入:教师可采用轻松的方式引入故事,调动学生注意力。

2.讲述故事:教师讲述故事,突出寓言故事的特点和寓意。

3.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故事中的鹬和蚌都有什么特征,分别代表了什么?•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寓意?•你认为这个寓言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4.合班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形成汇报。

5.结课点拨:对于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或观点,及时进行点拨和提醒。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1.检验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能力;2.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3.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方面的表现。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西师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西师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教学分析:《鹬蚌相争》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获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化解矛盾冲突相互谦让。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节课的生字新词。

3.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寓言的内容,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教学构想:本课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具有的学习能力,独立阅读思考,并与同学一道研究探讨,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功。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读、议、说、演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文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学生学习过程:一、动画导入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看一段动画片。

(课件出示《鹬蚌相争》。

)2.思考: 看了这段动画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还想知道什么?3.板书课题:鹬蚌相争。

(1)板书“鹬”字,学生书空并数出笔画。

认识鹬。

你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2)请学生告诉老师“蚌”字的写法,板书。

认识蚌。

二、初读课文,练习概括1. 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读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 不会读或读不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1)生自己练习朗读。

(2)伙伴间互相读,帮忙指出错处。

2.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3.指名读:提出建议或表扬。

三、精读课文,理解寓意1. 学习课文1、2自然段。

文中鹬和蚌分别在想什么?也许会说什么?2. 指导有感情朗读3、4自然段。

重点指导:(1)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渴死你,看你松开不松开!”读出鹬“生气”的语气。

(2)蚌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就会饿死你,看你还啄不啄我!”: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

指名读,男女生对话读,师生分角色读。

3. 两人一组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指派代表表演。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鹬蚌相争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鹬蚌相争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鹬蚌相争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2.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及短语;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辨能力;4.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寓言故事的寓意;2.掌握故事中的重要词语和常用短语。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背后寓意;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尝试自己理解故事中的意义。

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引入故事中重要词汇、短语和寓意引起学生的兴趣;2.讲授法:对故事中的重要词汇、短语和寓意进行讲解;3.演讲法:让学生们将故事中的情节重点阐述一遍,以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4.讨论法:引导学生们对寓言故事进行思辨,让学生们自己尝试推敲故事的寓意,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首先,教师从前置知识开始,引导学生一起探究故事的背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只小动物(鹬和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讲授故事开始讲述两只小动物之间的争斗,讲到张口便要大吞大吃,但却因为目光短浅而一起被捕进了人们的笼子里。

接下来,故事叙述了两只小动物是如何联合起来,用各自擅长的特点将大蚌的壳劈开,顺利摆脱困境的过程。

最后,故事阐述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意,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了不同的力量结合起来会变得更加强大。

演讲在讲完后,教师让学生轮流重述故事内容,以检验学生对故事情节和寓意的理解。

讨论教师引导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并让学生自己思考这个故事的寓意,并通过言语表述和文字书写的方式呈现出来。

扩展练习生词和句子:1.两只:两只动物。

2.目光短浅:比喻眼界狭窄,看问题不全面。

3.大吞:指吞噬。

4.渔翁:指钓鱼的人。

5.得利:获得好处。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学生们逐渐明白了寓言故事的寓意,了解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自然规律,也明白了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让同学们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认真思考寓言故事背后的意义,更好地去理解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道理,培养出出色的语文阅读和思维能力。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25鹬蚌相争_西师大版-教学文档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25鹬蚌相争_西师大版-教学文档

25鹬蚌相争教材分析:本文是第七单元中的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了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被蚌壳钳住了嘴,双方都不肯相让。

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双方争执不下,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让别人从中获利。

文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写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从而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涟漪”、“舒适”“心旷神怡”“钳子”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条理。

3、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领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和自己从鹬蚌相争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破题质疑: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在课内、课外都读过哪些寓言故事呢?(生说)师:是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寓言故事不胜枚举。

这些故事虽短小精悍,却含义深刻,我们读了都受益无穷。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

(师板书课题)2、读题质疑(指导“鹬”“蚌”两字的读音和写法)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预设:鹬、蚌为什么争斗?鹬、蚌是怎样争斗的?鹬、蚌争斗的结果是什么?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启示?刚才大家提的问题都很好,其实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把课文读好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整体感知1、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标出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可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自己解决不了的可提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

2、读准字音。

(指名读)涟漪舒适心旷神怡钳子懊悔师:你是运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3、读通课文指名分节读,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及时纠错。

力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理清思路(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练的话说一说。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你按起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三、熟读课文1、把课文读通顺。

2、摘抄好的四字词语。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鹬蚌相争.doc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鹬蚌相争.doc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鹬蚌相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涟漪”“舒适”“心旷神怡”“踱步”“钳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4?领悟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领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和自己从鹬蚌相争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1~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几个谜语。

不过,这是几个画谜。

认真地看,从每一张图中都能猜出一个成语来呢!呀,都猜对了!瞧,电脑博士奖励我们一本书作为奖品。

认真看,你发现了什么?聪明的孩子们,这回,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了吧?指名说或齐答。

那你知道学习寓言要先学什么?再学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鹬蚌相争》这则寓言。

二、新授初读课文。

1?自由读这则寓言,读准字音。

2?同桌读,互相听一听,读得正确吗?3?读词记形:鹬:“鹬”是一个生字,而且非常不好记,不好写,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从这个字的字形我们就能知道——?“鹬”是一种鸟,瞧,,所以它是鸟字旁。

左边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是“矛”字,下面不是“同”,可要仔细观察了,是同字框里加“八”“口”。

认识了,也记住了。

能在作业本上端端正正地写一个吗?别着急,先观察一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的这个字。

相信你会比老师写得更好!蚌:从这个字形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图,这有一个蚌,你见过吗?啄:什么意思?能做个动作吗?啄一下。

钳:什么意思?做一做这个动作。

能用这四个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吗?别着急,先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下。

过渡: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鹬和蚌会怎么说,怎么做?结果怎样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表达的?读故事。

1?过渡:故事的发生都有时间、地点。

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2段。

分页标题#e#指名汇报。

指导朗读:这么美的地方,我们应该怎样朗读?指名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

西师大版《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鹬蚌相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涟漪”“舒适”“心旷神怡”“踱步”“钳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4领悟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领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和自己从鹬蚌相争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1~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几个谜语。

不过,这是几个画谜。

认真地看,从每一张图中都能猜出一个成语来呢!(课件出示图画:滴水穿石、藕断丝连、狐假虎威、守株待兔。

)呀,都猜对了!瞧,电脑博士奖励我们一本书作为奖品。

(课件出示一本书。

)认真看,你发现了什么?(“寓”字里面有“道理”,“言”字里面有“故事”。

)聪明的孩子们,这回,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了吧?指名说或齐答。

那你知道学习寓言要先学什么?再学什么?(先学故事,再学道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鹬蚌相争》这则寓言。

(板书课题,“鹬”“蚌”两个字写在田字格里,“相争”写在下面。

)二、新授(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这则寓言,读准字音。

2同桌读,互相听一听,读得正确吗?3读词记形:鹬:“鹬”是一个生字,而且非常不好记,不好写,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指名说)从这个字的字形我们就能知道——?“鹬”是一种鸟,瞧,(出示图),所以它是鸟字旁。

左边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是“矛”字,下面不是“同”,可要仔细观察了,是同字框里加“八”“口”。

认识了,也记住了。

能在作业本上端端正正地写一个吗?别着急,先观察一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的这个字。

相信你会比老师写得更好!蚌:从这个字形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图,这有一个蚌,你见过吗?啄:什么意思?能做个动作吗?啄一下。

钳:什么意思?做一做这个动作。

能用这四个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吗?别着急,先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下。

(鹬啄蚌,蚌钳鹬。

)(板书:啄钳)过渡: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鹬和蚌会怎么说,怎么做?结果怎样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表达的?(二)读故事。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25鹬蚌相争_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25鹬蚌相争_西师大版

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

以下是整理的关于纪录片《生命》观后感300字【四篇】,【篇1】纪录片《生命》观后感300字一套精美的系列纪录片,耗时10年拍摄而成,由著名的BBC拍摄,它就是《生命》。

它展现了地球上千奇百怪动物的生活世界,令人眼界开阔。

这篇文章里我要讲的就是《生命》系列的第四集:《鱼类》。

它主要从猎食、住所、繁殖等方面展现了各式各样的鱼类生活,为我们揭开了海面下面的一个个秘密。

团结力量大——凤尾鱼我们平时心安理得地吃着美味的凤尾鱼罐头,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在海洋里的野生凤尾鱼们却是具有团结精神来躲避天敌的。

除非是它们数量上占了劣势,以它们团结的配合和精确的闪避速度,逃脱掠食者的追捕倒是不算什么难事。

几只海豹前来,鱼群迅速地紧密组成一个极具变化性的巨大方阵,密集的鱼儿遮住了从海面上透下来的阳光。

不管海豹从哪个方向冲进方阵,结果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被搞懵的海豹们只好悻悻地离开。

鱼儿都有如此的团结精神来共同面对危险,更何况我们人类呢?勇者生存——小虾虎鱼小虾虎鱼为了生存,它们的祖先渐渐远离了海洋,来到了淡水。

在一座陡峭的垂直崖壁上流淌着一条迸溅出白色水花的大瀑布。

水从崖顶渐渐流下,崖壁终年经受着水的洗礼。

小虾虎鱼就要从崖壁的底端依靠自己如吸盘般的身体爬至崖顶。

这是它们命运的转变,它们只有放手一搏,才有可能成功。

它们有的在半路上需要爬进崖壁上的窟洞休息,而有的因为没有预先准备充足,体力不支而摔下了万丈崖壁。

生与死只是一瞬间。

这条勇者之路只有少数英雄才能走下来,崖顶的瀑布又连着一条美丽的溪流,它们就在那里生活,繁衍,结束余生。

它们的卵又会被冲回大海,他们的后代,又走上了一条循环之路。

那些成功的小虾虎鱼,无一不是勇敢而又做好了充足准备的。

这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大自然的万物生灵永远都是如此神奇。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25. 鹬蚌相争教材简析:《鹬蚌相争》是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寓言故事。

这篇课文景物优美、语言生动、行为描写准确、心理描写细腻。

作者在讲述中告诉我们一个哲理:生活中假设像鹬蚌那样争执不下,互不相让,只会落得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重点难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鹬蚌相争的过程。

2. 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领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法学法:情感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角色感悟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经过。

2.重点学习“争”的过程,从中感悟出道理。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的经过,重点学习“争”的过程。

2. 从这个故事中感悟出道理,并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检测词语,出示课件:阳光明媚心旷神怡口水直流无计可施饥肠辘辘暗自得意反唇相讥怒目相视轻而易举3.指名读词语,利用出示的词语复述故事。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课文是围绕题目中的哪个字展开故事的吗?(“争”)二、精读课文,品词析句(一)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1.出示句子,师范读:一条大河蜿蜒向东流去,清澈的河面像长长的镜子,蓝天白云倒映其中,微风轻轻吹来,河面上泛起阵阵涟漪。

阳光明媚,水鸟飞来飞去,河蚌们争先露出水面,爬到沙滩来享受阳光。

2.生自读,读完说说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3..学生反馈。

(景色优美,小动物自由自在)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二)理解争的原因1.自读课文,理解鹬蚌相争的原因。

2.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3.交流反馈,教师引导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并随机板书:鹬啄蚌肉。

4.师总结:鹬啄蚌肉,故事就此开始,争斗在所难免。

这也是鹬蚌相争的起因。

(二)体会争的过程1.同桌之间分段读课文6—8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河蚌以及鹬鸟心理活动的句子,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鹬蚌相争
教学目标
1
子”等词语。

2
3
到的启发。

4
教学重点
领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和自己从鹬蚌相争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几个谜语。

不过,这是几个画谜。

认真地看,从每一张图中都能猜出一个成语来呢!(课件出示图画:滴水穿石、藕断丝连、狐假虎威、守株待兔。

)呀,都猜对了!瞧,电脑博士奖励我们一本书作为奖品。

(课件出示一本书。

)认真看,你发现了什么?(“寓”字里面有“道理”,“言”字里面有“故事”。

)聪明的孩子们,这回,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了吧?指名说或齐答。

那你知道学习寓言要先学什么?再学什么?(先学故事,再学道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鹬蚌相争》这则寓言。

(板书课题,“鹬”“蚌”两个字写在田字格里,“相争”写在下面。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

1这则寓言,读准字音。

2
3
么好办法记住它吗?(指名说)从这个字的字形我们就能知道——?“鹬”是一种鸟,瞧,(出示图),所以它是鸟字旁。

左边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是“矛”字,下面不是“同”,可要仔细观察了,是同字框里加“八”“口”。

认识了,也记住了。

能在作业本上端端正正地写一个吗?别着急,先观察一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的这个字。

相信你会比老师写得更好!蚌:从这个字形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图,这有一个蚌,你见过吗?啄:什么意思?能做个动作吗?啄一下。

钳:什么意思?做一做这个动作。

能用这四个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吗?别着急,先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下。

(鹬啄蚌,蚌钳鹬。

)(板书:啄钳)过渡: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鹬和蚌会怎么说,怎么做?结果怎样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表达的?
(二)读故事。

1
(1)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2段。

(2)指名汇报。

(3)指导朗读:这么美的地方,我们应该怎样朗读?(引导学生带着一种欣赏陶醉的情感,用优美舒缓的语气来朗读,边读边想象这幅迷人的画面,想象
水鸟和河蚌们的自由自在。


(4)指名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

2
么呢?
(1)默读课文第3~5段,然后与周围同学交流在朗读中的发现。

(2)全班交流,了解:和暖的阳光、柔柔的微风,是河蚌张开蚌壳,在舒适惬意中进入梦乡的原因。

正因为河蚌张开了蚌壳,又睡着了,所以才没发现身边的危险,使得鹬鸟有机可乘,一嘴朝河蚌的肉啄去。

(3)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用一种享受的语气,读出河蚌的舒适惬意、心旷神怡,读出鹬鸟看到鲜嫩的河蚌肉时迫不及待的心情。

3讲读第6~12段。

(1)过渡:由此发生了鹬蚌相争的故事。

此时,它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怎样的呢?哪几段进行了描写?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读描写河蚌的语句,一组读描写鹬鸟的语句。

读后评议,是否读出了河蚌的生气和鹬鸟的后悔。

(2)它们相争的时间有多久呢?用“——”勾画句子(课件或小黑板出示):“时间慢慢地溜走了,太阳的唇已经吻住了山峰。

”学生读句子,结合课文插图,想象鹬蚌相持的画面,感受相持时间之久。

(3)此时,在你们头脑中产生了什么问题吗?指名说:鹬蚌为什么要一直相持下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小组合作找原因,再全班交流。

(4)指名读9~12段,男女生对读,师生分角色读,或两人一组,边读边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再指派代表上台表演。

课件(小黑板):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肉吃。

”河蚌反唇相讥:“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有只死鹬鸟留在沙滩上。

”让学生反复对读,感受它们的互不相让。

板书:互不相让引导学生从鹬蚌的心理和语言描写中了解相持的直接原因:它们都只想伤害对方,打败对方。

(5)猜一猜: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估计: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
413、14段,学生谈收获。

教师相机板书:渔夫得利5
(三)明道理。

1
这时的鹬和蚌垂头丧气,鹬心想:,蚌心想:。

2
3
腻的心理描写中告诉了我们一个哲理:生活中如果像鹬蚌那样互不相让、争执不下,只会落得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三、拓展延伸
1
件或小黑板出示原文。


2
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

你还知道哪些?
四、总结
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有兴趣的话,课下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你会懂得更多。

五、作业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续编故事)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附: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