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大厦投资失败分析
史玉柱案例解答答案
史玉柱案例的认识通过对史玉柱案例的学习,总结了史玉柱巨人集团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四点:1、投资的失误:一个企业最终走入困境很少是操作层面的原因,最大的失败或者说是对企业损害最大的,是它做了不该做的事。
做企业就要进行投资,这时,国外企业往往花总投资的百分之几进行可行性论证。
但巨人集团过去的投资过于草率,做了大量自己不该做的事,形成了巨大的“窟窿”,最终导致巨人因资金周转不灵而陷入停滞状态。
因此,今后再进行投资时,就重点把握这样几个原则:(1)投资领域是不是朝阳产业,不是不做。
(2)对投资行业熟悉不熟悉,不熟悉不做。
(3)在新项目中,自己干部队伍的特长能不能发挥出来,发挥不出来不做。
(4)一旦发现投资失误的苗头,当机立断,损失再大也要砍掉。
2、资金结构的失误:一方面是资金的流动性太差。
过去巨人的资金要么是办公楼、巨人大厦,要么就是债权。
这样,一旦出现问题,抗风险能力特别弱。
这启示我们,除了主营业务之外,还持有一些债券、上市公司的股权等,这样变现能力特别强。
另一方面是应收款或者说债权过大。
巨人没有停止,没有休克时,这部分是资产,一旦出现意外,这部分就变成零了。
3、管理的失误:巨人突出的问题,一是责、权、利不配套。
以前,史玉柱在大会小会上也经常讲这个,但实际商并没有做到,最终还是停留在口号上。
比如巨人集团的分公司经理开始权力很大,后来被缩得很小。
要请客都得发个传真到总部批准,但同时责任却很大,要做市场,要完成多少销售额。
责、权、利不协调,不配套,最终导致了管理失控。
二是贷款管理混乱。
由于一些企业的信用不好和管理混乱,烂账率比较高。
当巨人危机的时候,一度只差2000万元资金周转就能渡过一关,可当时未到的贷款竟高达3个亿。
三是抓管理面面俱到,没有重点。
巨人过去的规章制度很全,从营销、策划、质量管理到统计报表怎么做,无一遗漏,加起来能有一尺厚。
面面俱到的管理,理论上可以,实际上根本做不到,不过这一点,我当时没有意识到,最终导致巨人的管理流于形式。
巨人集团的衰败分析
巨人集团的衰败分析企业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
巨人集团最终因为资金链断链而破产,与这三类活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管理不善有关,要么是主业经营不佳,要么是投资巨额亏损,再要么是融资来源切断或者无法抵偿巨额债务,下面是巨人集团是如何一步步向这三种情况逼近的分析图:巨人大厦仅是巨人集团破产危机的导火索,而在巨人集团沉浮起落的背后,有一种内控分析的视角。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巨人集团当初能够从战略风险开始实施内部控制,情况或许就大不一样了考察现代企业会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并没有阻挡一些企业连续亏损,甚至破产。
究其原因,除了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之外,还有过分强调细节或流程的控制,内部控制硬化、不近人情,花很大力气设计的内部控制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执行等因素。
为此,目前的内部控制框架要求企业从重视细节和流程控制,转向重视企业战略风险控制,在设计、实施以及评价内部控制时,均从战略风险的角度考虑内部控制以及控制的效率。
内部控制转向从战略风险实施控制,并非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理念,而需要公司治理层和管理层指导思想和行为上的转变,需要公司治理机制的保障,需要企业明确战略目标,并能够组合所有支持战略目标实现的资源(人、财、物、市场与技术)。
这些条件和基础在不同的企业表现不同,不可能设定一个统一的模式,但其风险的关注点却基本相同。
我们结合巨人集团的案例,来探讨从战略风险实施控制中应当关注的问题。
“巨人”沉浮成立于1989年8月的巨人集团至1993年12月就已经发展到290人,在全国各地成立了38家全资子公司,推出中文手写电脑、中文笔记本电脑、巨人传真卡、巨人中文电子收款机、巨人钻石财务软件、巨人防病毒卡、巨人加密卡等产品,实现年销售额300亿元,年利税4600万元,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
1994年2月,巨人大厦动土,计划3年完工,史玉柱当选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1994年8月,史玉柱突然召开员工大会,提出了“巨人集团第二次创业的总体构想”,总目标是:跳出电脑产业,走向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以发展寻求解决矛盾的出路。
史玉柱失败决策
失败决策:巨人大厦建设的决策一.巨人大厦简介1992年史玉柱开始构想建造巨人大厦,但当时的概念只是一栋18层的自用办公楼。
由于当时全国正值房地产热,史玉柱此时欲在房地产行业大展宏图,在年轻人的固有的冲动下,巨人大厦计划一变再变。
后来的巨人大厦计划不再是一份合理的构思,由原来的18层增至38层,后来当地政府的一些领导建议巨人集团为珠海建一座标志性大厦,因此,巨人大厦又由原来的38层改至54层、64层,最后决定盖个70层的大厦,完全变成了一座空中楼阁。
预算也因此从2亿元增至12亿元。
1996年巨人由于管理不善,资金告急,巨人大厦终在1997年停工,“巨人”名存实亡。
该决策的失败可以说是导致巨人集团瓦解的最直接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个原因之一。
二.决策本身分析(一)决策类型史玉柱决定建设巨人大厦本身是一次非常规决策,且同时属于不确定型的决策。
史玉柱在做出该决策时,仅仅是因为当时国内正值房地产热,同时公司为了达到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的战略目的,史玉柱决定着手建设该大厦。
(二)决策科学性该决策在制定过程中,多为史玉柱通过自己的知识、才能和经验做出的决策,属于经验型决策,从决策科学性的角度来看,该决策的制定并没有很好的遵循科学的原则、规律、程序,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决策。
对该决策也缺乏科学的评估:即对该决策的目标、执行结果、成本、负面影响等方面评估。
三.决策失败原因分析众所周知,该决策最终成为了巨人集团倾倒的导火索,那么该决策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1)目标不明确巨人大厦决策开始制定时,计划是建造18层,投资也只有2亿左右,对于当时四处扩张的巨人集团来说,这个资金是能够轻松供应上的,如果按照该计划认真贯彻下去,相信该决策的结果应该也是可喜的。
但是随着一些外部因素的变化,以及史玉柱对集团内部和外部环境认识较为片面,导致该项决策本身一变在变,表现在巨人大厦楼层的一变在变,从最初的18层变到了70层,也导致该项决策投入资金从2亿资金增加到12亿之多。
巨人集团的失败
一、扩张战略的选择选择做一个混合式多样化发展的企业,但在对各个行业没有进行必要的研究,贸然扩张只会使风险更大。
1. 多角化战略与市场覆盖的矛盾巨人以电脑行业起家,后涉及保健品和房地产行业,发展显然想走混合型多样化的道路。
出发点是为了分散经营的风险,但巨人忽视了混合化经营的基本要求:资金充足。
这就与市场覆盖这一最初的想法相矛盾。
从生物工程的部分可以看出,尽管巨人在生物保健方面异军突起,但整个生物工程却是亏损的。
实行多角化战略并不意味着每个产业的细分市场都要进入,应该按照企业的特长和现有资源进行取舍。
它想做市场的全覆盖,但忽视了生物工程行业的特殊性:资金要求巨大。
该产业的亏损就是没有做到细分市场的取舍,没有做到每个细分市场达到行业平均利润。
2. 多角化战略与巨人大厦的矛盾与上面的矛盾相似,多角化战略需要强大、充裕的资金做后盾。
巨人大厦的巨额支出显然是与战略不相符的。
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要经过“问号-明星-金牛-瘦狗”的过程,建造巨人大厦的资金抽自生物保健业,显然在这个决策做出之前管理成没有理智的判定生物保健的所处阶段,导致了连锁效应。
3. 短期利润与长期稳定的矛盾没有明白战略的宗旨就是长期生存稳定发展,发展应建立在稳定的前提下。
巨人进入房地产行业,本身就是一种很偶然的行为,并不是出于战略的考虑,通过对房地产行业的研究而制定出的战略计划的一部分。
回顾巨人大厦的建设,从目的,到楼层都一改再改,然而就是在这种目标不清晰的情况下,投入的资金却越来越多,对于上亿元这么庞大的预算,巨人对资金的保障显得过分自信,不够谨慎。
进入生物工程领域时,也是同样的道理。
巨人以做电脑软件发家,后来又进入房地产,生物工程,每一次扩张的唯一理由都是短期的“高利润”,而忽视了高利润往往意味着高风险,并且一个产业的高利润不可能保持很长时间,只要该产业没有很高的壁垒,竞争者必然蜂拥而入,而巨人又缺乏在该产业的基本专业知识技能,没有长期的规划,产品研发;脑黄金的成功只是一个好主意加上成功营销的战术上的胜利,巨人对这一胜利明显感到无所适从,管理层,营销网络,生产系统都没有做好准备,就这样“脑黄金”的成功其实是替巨人揭开了疮疤。
巨人集团失败的四个原因
巨人集团失败的四个原因:史玉柱剖析了巨人集团失败的四个原因:1、投资的失误:一个企业最终走入困境很少是操作层面的原因,最大的失败或者说是对企业损害最大的,是它做了不该做的事。
做企业就要进行投资,这时,国外企业往往花总投资的百分之几进行可行性论证。
但巨人集团过去的投资过于草率,做了大量自己不该做的事,形成了巨大的“窟窿”,最终导致巨人因资金周转不灵而陷入停滞状态。
因此,今后再进行投资时,就重点把握这样几个原则:①投资领域是不是朝阳产业,不是不做。
②对投资行业熟悉不熟悉,不熟悉不做。
③在新项目中,自己干部队伍的特长能不能发挥出来,发挥不出来不做。
④一旦发现投资失误的苗头,当机立断,损失再大也要砍掉。
2、资金结构的失误:一方面是资金的流动性太差。
过去巨人的资金要么是办公楼、巨人大厦,要么就是债权。
这样,一旦出现问题,抗风险能力特别弱。
这启示我们,除了主营业务之外,还持有一些债券、上市公司的股权等,这样变现能力特别强。
另一方面是应收款或者说债权过大。
巨人没有停止,没有休克时,这部分是资产,一旦出现意外,这部分就变成零了。
3、管理的失误:巨人突出的问题,一是责、权、利不配套。
以前,史玉柱在大会小会上也经常讲这个,但实际商并没有做到,最终还是停留在口号上。
比如巨人集团的分公司经理开始权力很大,后来被缩得很小。
要请客都得发个传真到总部批准,但同时责任却很大,要做市场,要完成多少销售额。
责、权、利不协调,不配套,最终导致了管理失控。
二是贷款管理混乱。
由于一些企业的信用不好和管理混乱,烂账率比较高。
当巨人危机的时候,一度只差2000万元资金周转就能渡过一关,可当时未到的贷款竟高达3个亿。
三是抓管理面面俱到,没有重点。
巨人过去的规章制度很全,从营销、策划、质量管理到统计报表怎么做,无一遗漏,加起来能有一尺厚。
面面俱到的管理,理论上可以,实际上根本做不到,不过这一点,我当时没有意识到,最终导致巨人的管理流于形式。
4、企业文化的失误:企业文化应当是管理的组成部分,除了正常的制度管理,企业中存在的不良风气、氛围等等,要靠企业文化进行补充、约束和引导,以推动企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巨人集团的成与败
案例简介:巨人集团的成与败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后在深圳大学读软科学管理研究生,毕业后到安徽省统计局工作,因不安于机关平静的生活,1989年带着4000元钱及他耗费9个月心血研制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南下深圳,承包下了天津大学深圳科工贸发展公司电脑部,史玉柱的创业之路从此开始起点。
史玉柱的第一次成功在于他的第一次赌注,利用《计算机世界》先打广告、后收钱的时间差,用全部的4000元做一个8400元的广告“M-6401,历史性的突破”,13天后,史玉柱即获15820元,一个月后,4000元广告已换来10万元回报。
面对这第一笔利润,史玉柱索性把其全部变成广告,四个月后,M-6401为他赚回100万。
后来,史玉柱又潜心研究,研制出了M-6402文字处理软件系列产品。
这样史玉柱凭着这些资金和技术,创立了自己的公司--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
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史玉柱又下了其第二次赌注,以凡只要订购10块巨人汉卡就提供往返路费的优惠条件,邀来了全国各地200多名电脑销售商,参加全国电脑汉卡连锁销售会,为了这次会议史玉柱把能动用的几十万元全部投入进去,钱花光了却得到了一个全国性电脑连锁销售网络。
此后,巨人集团取得快速发展,创出了年发展速度500%的奇迹,成为珠海高科技产业的样板企业,史玉柱也一年成为百万富翁,两年成为千万富翁,三年成为亿万富翁。
商场如战场,曾经风光无限的巨人集团自1993年开始走下坡路。
随着西方国家向中国出口计算机禁令的失效,康拍、惠普、AST、IBM 等国际电脑公司开始围剿中国的电脑公司,电脑业于1993年走入低谷,史玉柱的老本行受到重创。
在这种情况下,巨人集团开始迈向多元化经营之路,决定进入房地产领域和生物工程领域。
但是进入这两个领域恰恰成为史玉柱的两个败笔,进入房地产领域主要是开发建造巨人大厦,起初,史玉柱是打算盖一个18层的自用办公楼,但是后来史玉柱认为巨人集团已具1亿元的资产规模,理应建个规模更大的大厦,于是由原来的18层增至38层,后来当地政府的一些领导建议巨人集团为珠海建一座标志性大厦,因此,巨人大厦又由原来的38层改至54层、64层,最后决定盖个70层的大厦,预算也因此增至12亿,应该说,这是一个个人狂热的典型之作,单凭巨人集团的实力,根本无法承接这项浩大的工程,而且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大厦从1994年2月动工到1996年7月,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银行贷款,全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支撑。
巨人集团成功与失败
巨人集团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及摆脱危机对策和建议巨人成功分析实际上,要说巨人的成功,是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说得严重点,可以说八分的市场环境,两分的企业能力(巨人的企业可以说是企业者的个人能力)。
如今,假如放到现在,两分的企业能力要想在信息平衡、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取得成功是可想而知,也是93年后巨人走向失败的原因之一。
如果用现在的8:2原则来说的话,20%的企业能力决定着80%的市场环境。
很明显,曾经辉煌的巨人在大好市场环境的,用2分的企业能力是完全能取得成功的,事实也是如此,毕竟顺着河水不用船桨,船照样可以前进,若在加以船夫的顺应的方向和使用全身的力,为何不能如此到达彼岸。
可是在93年后,温顺的市场环境来了180度大转弯,在用2分的企业能力的“手”如何能扭动粗如腰的市场环境这个“腿”呢?不失败也脱一层皮呀!之所以说巨人仅有2分的企业能力,是因为企业所有重要行为或关键行为都来自于史玉柱个人的独自能力,毕竟他的能力在于相应的专业领域才能体现,可缺乏经营企业、市场化、扩张非专业领域、多元化等等方面的能力,是相当不足,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会没有什么问题,可一到市场环境不良的时候,问题就会成堆的出现,随之是救火行为不断产生,导致一层一层的雪上加霜,这样就走向了失败。
企业能力,首当其冲的是市场能力,也就是提供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的能力,预测市场环境变动的能力,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明确方向,随之是管理能力,如何快速的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如何高效的管理企业/如何用有限的管理能力这个“嘴”吃下并消化吸收前景广阔的相关专业业务这个“食物”来强壮企业这个“身体”呢等等?随后规避风险和核心竞争的能力,如何实现专业核心领域的扩张实现合理多元化?如何建立保持企业持续成长符合市场的核心能力?如何保持企业“强壮的身躯”来顶住外部环境的不良“攻击”呢等等。
还有,企业这个能力,不应仅仅是企业家个人的能力,应汲取内部所有资源尤其人力资源的能力,还可吸取外部资源如咨询机构、合作伙伴等提供的资讯能力,这样的能力才是企业能力的全面反映。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 史玉柱
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分析报告——史玉柱,自负的冒险家巨人集团,曾经是一个红遍全国的知名企业,历经不到2年就成为销售额近4亿远,利税近5000万元,员工达2000多人的大企业,同样历经不到4年就如同泡沫式的破裂了。
有人说,“巨人”是个神话,而这个神话终因史玉柱不是神而最终破灭。
巨人集团的陨落是有着深刻的多重原因的。
比如国家政策的变化,企业内部的结构,财务管理的失控,以及企业策略和文化的偏差。
在此,我只对巨人集团出现财务危机的一个主观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
人们在说起巨人集团的时候就一定会说到史玉柱,在说到史玉柱的时候就一定会感叹曾经的巨人神话。
在史玉柱叱咤风云的时候,人们探讨的是他的成功秘术。
在史玉柱马失前蹄的时候,人们谈论的是他的受挫真由。
在史玉柱东山再起的时候,人们赞叹的是他的不屈精神。
性格决定命运。
史玉柱的个人因素在巨人集团的崛起和陨落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通过研究史玉柱个人,分析史玉柱在巨人集团的财务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他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来探究和剖析巨人集团出现财务危机的主观原因。
一、成功的冒险家1962年出生的史玉柱从小就敢想敢做,外号“史大胆”。
他聪明而执着,对于诸如《十万个为什么》的书籍很着迷,曾经照着书上所说的“一硝二硫三木炭”的方法,自己配置土炸药,并且趁着月黑风高的夜晚,检验了“自造炸药”的威力,完全不顾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在上大学的时候,为了和同学打赌,史玉柱竟然把一瓶湖南产的辣椒酱全都灌进了自己的肚子里。
当他赢得胜利的时候。
已经被辣得连庆祝的话都说不出来。
这就是史玉柱,一个胆大而执着的人,一旦确定自己的目标就一定会勇往直前。
这样大胆的他,自然是很不喜欢朝九晚五的平淡生活。
1984年,史玉柱从浙江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安徽省的统计局。
由于工作突出,他被保送到深圳大学读研究生。
当他学成回到单位后,却立即向领导递交了自己的辞职报告。
在家人和朋友的反对和惊叹下,他带着4000元的创业资本,来到深圳开始寻找他的梦想。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巨人集团的衰落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巨人集团的衰落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巨人集团的衰落问:归根到底,什么导致了巨人集团的衰落?巨人大厦本应是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的一个丰碑式的建筑,结果却成了一个拥有上亿资产的庞大企业集团衰落的开始。
纵观这个案例,巨人倒塌的原因不能浅显的归纳为投资的失误。
促成巨人失败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史玉柱本人主观上没有看清“巨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企业,“巨人”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
面对一个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资本规模迅速扩大,真正成长成一个“巨人”时,企业的战略规划开始显得越来越重要。
巨人的衰落,正是由于战略的严重失误导致的,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在没有有效的环境分析、稳健的资金保障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下,采取激进的扩张战略。
一、扩张战略的选择问:巨人的扩张战略到底错在那里?选择做一个混合式多样化发展的企业,出发点是为了分散经营的风险,但在对各个行业没有进行必要的研究,对整个产业环境缺乏预测和分析的情况下,贸然扩张只会使风险更大。
1. 多角化战略与市场覆盖的矛盾巨人的发展显然想走混合型多样化的道路,但它忽视了混合化经营的基本要求:资金充足并且每个事业达到行业的平均利润。
从生物工程的部分可以看出,尽管巨人在生物保健方面异军突起,但整个生物工程却是亏损的。
实行多角化战略并不意味着每个产业的细分市场都要进入,应该按照企业的特长和现有资源进行取舍。
它想做市场的全覆盖,但忽视了生物工程行业的特殊性:资金要求巨大。
该产业的亏损就是没有做到细分市场的取舍,没有做到每个细分市场达到行业平均利润。
2. 多角化战略与巨人大厦的矛盾与上面的矛盾相似,多角化战略需要强大、充裕的资金做后盾。
巨人大厦的巨额支出显然是与战略不相符的。
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要经过“问号-明星-金牛-瘦狗”的过程,建造巨人大厦的资金抽自生物保健业,显然在这个决策做出之前管理成没有理智的判定生物保健的所处阶段,导致了连锁效应。
巨人集团失败的原因
巨人集团失败所引发的思考课程:法商案例研讨(2)班别:周末A班学号:1001061049姓名:饶晖1989年8月,在深圳大学软件科学管理系硕士毕业的史玉柱和三个伙伴,用借来的4000元钱承包了天津大学深圳科技工贸发展公司电脑部,并用手头仅有的4000元钱在《计算机世界》利用先打广告后付款的方式做了8400元的广告,将其开发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推向市场。
广告打出后13天,史玉柱的银行账户第一次收到三笔汇款共15820元。
巨人事业由此起步。
到9月下旬,史玉柱将收到的款项全部再次投入广告。
4个月后,M-6401的销售额一举突破百万大关,从而奠定了巨人集团创业的基石。
1991年4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注册成立,公司共15人,注册资金200万元,史玉柱任总经理。
8月,史玉柱投资80万元,组织10多个专家开发出M-6401汉卡上市。
11月,公司员工增加到30人,M-6401汉卡销售量跃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获纯利达1000万元。
1992年7月,巨人公司实行战略转移,将管理机构和开发基地由深圳迁往珠海。
9月,巨人公司升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注册资金1.19亿元。
史玉柱任总裁,公司员工发展到100人、12月底。
巨人集团主推的 M一6401汉卡年销售量2.8万套,销售产值共1.6亿元,实现纯利3500万元。
年发展速度达500%。
1993年1月、巨人集团在北京、深圳、上海、成都、西安、武汉、沈阳、香港成立了8家全资子公司,员工增至190人。
12月,巨人集团发展到290人,在全国各地成立了38家全资子公司。
集团在一年之内推出中文手写电脑、中文笔记本电脑、巨人传真卡、巨人中文电子收款机、巨人钻石财务软件、巨人防病毒卡、巨人加密卡等产品。
同年,巨人实现销售额3百亿元,利税4600万元,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
由于国际电脑公司的进入,电脑业于1993年步入低谷,巨人集团也受到重创。
1993、1994年,全国兴起房地产和生物保健品热,为寻找新的产业支柱,巨人集团开始迈向多元化经营之路一计算机、生物工程和房地产。
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分析报告----战略决策
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分析——投资决策与风险分析摘要:巨人大厦本应是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的一个丰碑式的建筑,结果却成了一个拥有上亿资产的庞大企业集团衰落的开始。
纵观这个案例,巨人倒塌有很多原因,投资失误也是其中得一个方面。
正确的投资决策是企业生产、存在和发展壮大的直接动力,是企业调整产品方向和产品生产结构的物质保证力量,企业投资对宏观经济发展、社会政治稳定有积极的巨大的影响,但是在投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某些因素,企业家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使企业从此没落,巨人大厦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盲目的投资,盲目的跟随政策导向,讲真个巨人大厦拖垮。
了解清楚企业投资的发展方向,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保持投资产业的资金供应充足,这样不至于产业迅速瘫痪,是企业保持良好的竞争力,处于不败之地。
关键字:巨人大厦投资风险资金1.巨人集团的发展1989年,赚到自己第一桶金的史玉柱,注册建立了“巨人新技术公司”,以电脑软件为支柱产业,在当时由于中国的时代背景,公司发展迅速,到1991年,公司实施战略转移,将总部从深圳迁往上海,很快“巨人新技术公司”升为“巨人高科技有限公司”。
此时在巨人集团旗下已经涉足三大领域,电脑软件,房地产和生物工程。
在这一时期巨人发展很好,发展速度很快,公司迅速扩张,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并开发出更多的软件产品,销售额不断上升,巨人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
到了1993年,由于国际著名电脑公司大举进入中国,中国电脑也受到重创,巨人集团的依靠软件发展是有限的,加上正值当时房地产热,巨人集团也卷如何股热浪,进军房地产行业。
此举从建巨人大厦开始,然而整个巨人集团的危机也从此开始。
巨人大厦本应是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的一个丰碑式的建筑,结果却成了一个拥有上亿资产的庞大企业集团衰落的开始。
2.巨人集团的投资2.1关于投资2.1.1投资定义投资时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投资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
巨人集团失败的原因
巨人集团失败所引发的思考课程:法商案例研讨(2)班别:周末A班学号:1001061049姓名:饶晖1989年8月,在深圳大学软件科学管理系硕士毕业的史玉柱和三个伙伴,用借来的4000元钱承包了天津大学深圳科技工贸发展公司电脑部,并用手头仅有的4000元钱在《计算机世界》利用先打广告后付款的方式做了8400元的广告,将其开发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推向市场。
广告打出后13天,史玉柱的银行账户第一次收到三笔汇款共15820元。
巨人事业由此起步。
到9月下旬,史玉柱将收到的款项全部再次投入广告。
4个月后,M-6401的销售额一举突破百万大关,从而奠定了巨人集团创业的基石。
1991年4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注册成立,公司共15人,注册资金200万元,史玉柱任总经理。
8月,史玉柱投资80万元,组织10多个专家开发出M-6401汉卡上市。
11月,公司员工增加到30人,M-6401汉卡销售量跃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获纯利达1000万元。
1992年7月,巨人公司实行战略转移,将管理机构和开发基地由深圳迁往珠海。
9月,巨人公司升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注册资金1.19亿元。
史玉柱任总裁,公司员工发展到100人、12月底。
巨人集团主推的 M一6401汉卡年销售量2.8万套,销售产值共1.6亿元,实现纯利3500万元。
年发展速度达500%。
1993年1月、巨人集团在北京、深圳、上海、成都、西安、武汉、沈阳、香港成立了8家全资子公司,员工增至190人。
12月,巨人集团发展到290人,在全国各地成立了38家全资子公司。
集团在一年之内推出中文手写电脑、中文笔记本电脑、巨人传真卡、巨人中文电子收款机、巨人钻石财务软件、巨人防病毒卡、巨人加密卡等产品。
同年,巨人实现销售额3百亿元,利税4600万元,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
由于国际电脑公司的进入,电脑业于1993年步入低谷,巨人集团也受到重创。
1993、1994年,全国兴起房地产和生物保健品热,为寻找新的产业支柱,巨人集团开始迈向多元化经营之路一计算机、生物工程和房地产。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巨人集团的衰落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巨人集团的衰落问:归根到底,什么导致了巨人集团的衰落?巨人大厦本应是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的一个丰碑式的建筑,结果却成了一个拥有上亿资产的庞大企业集团衰落的开始。
纵观这个案例,巨人倒塌的原因不能浅显的归纳为投资的失误。
促成巨人失败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史玉柱本人主观上没有看清“巨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企业,“巨人〞应该朝什么方向开展。
面对一个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资本规模迅速扩大,真正成长成一个“巨人〞时,企业的战略规划开始显得越来越重要。
巨人的衰落,正是由于战略的严重失误导致的,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在没有有效的环境分析、稳健的资金保障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下,采取激进的扩张战略。
一、扩张战略的选择问:巨人的扩张战略到底错在那里?选择做一个混合式多样化开展的企业,出发点是为了分散经营的风险,但在对各个行业没有进行必要的研究,对整个产业环境缺乏预测和分析的情况下,贸然扩张只会使风险更大。
1. 多角化战略与市场覆盖的矛盾巨人的开展显然想走混合型多样化的道路,但它无视了混合化经营的根本要求:资金充足并且每个事业到达行业的平均利润。
从生物工程的局部可以看出,尽管巨人在生物保健方面异军突起,但整个生物工程却是亏损的。
实行多角化战略并不意味着每个产业的细分市场都要进入,应该按照企业的特长和现有资源进行取舍。
它想做市场的全覆盖,但无视了生物工程行业的特殊性:资金要求巨大。
该产业的亏损就是没有做到细分市场的取舍,没有做到每个细分市场到达行业平均利润。
2. 多角化战略与巨人大厦的矛盾与上面的矛盾相似,多角化战略需要强大、充裕的资金做后盾。
巨人大厦的巨额支出显然是与战略不相符的。
一个行业的开展往往要经过“问号-明星-金牛-瘦狗〞的过程,建造巨人大厦的资金抽自生物保健业,显然在这个决策做出之前管理成没有理智的判定生物保健的所处阶段,导致了连锁效应。
3. 短期利润与长期稳定的矛盾战略的宗旨就是长期生存稳定开展,开展应建立在稳定的前提下。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巨人集团的衰落
可见,本案例的关键就是资金的使用、资金的筹集,其中资金筹集尤为严重。许多民营企业都忽视了与银行建立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原因主要有:
3. 短期利润与长期稳定的矛盾
战略的宗旨就是长期生存稳定发展,发展应建立在稳定的前提下。
巨人进入房地产行业,本身就是一种很偶然的行为,并不是出于战略的考虑,通过对房地产行业的研究而制定出的战略计划的一部分。回顾巨人大厦的建设,从目的,到楼层都一改再改,然而就是在这种目标不清晰的情况下,投入的资金却越来越多,对于上亿元这么庞大的预算,巨人对资金的保障显得过分自信,不够谨慎。
没有长远的诉求,“过把瘾就死”,更难以协调各经营产业间的资源竞争,最终导致资源配置的失控。这种“什么赚就做什么”缺乏大局观的做法无疑是以企业的资本作为赌注的冒险行为。
二、外部环境分析
问:巨人失误的外部原因是什么?
巨人的失败,最根本的,可以说是没有一套为自己“量身订做”的战略。所谓“量身订做”就是战略选择没有适应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没有着眼于企业的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决策没有溶化在环境中,而是孤立于现实的。
进入生物工程领域也是同样的道理。巨人以做电脑软件发家,后来又进入房地产,生物工程,每一次扩张的唯一理由都是短期的“高利润”,而忽视了高利润往往意味着高风险,并且一个产业的高利润不可能保持很长时间,只要该产业没有很高的壁垒,竞争者必然蜂拥而入,而巨人又缺乏在该产业的基本专业知识技能,没有长期的规划,产品研发;脑黄金的成功只是一个好主意加上成功营销的战术上的胜利,巨人对这一胜利明显感到无所适从,管理层,营销网络,生产系统都没有做好准备,就这样“脑黄金”的成功其实是替巨人揭开了疮疤。“脑黄金”虽然火爆了一把,但究其根本,这只是一个很短期化的投资活动,不是一个在企业远景框架下,基于市场需求树立顾客心中位置的战略扩张。巨人在生物工程领域,把一切都寄托于一个产品,(与案例不符,案例中提到已开发系列产品)
论述巨人集团失败的原因
论述巨人集团失败的原因巨人大厦本应是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的一个丰碑式的建筑,结果却成了一个拥有上亿资产的庞大企业集团失败的开始。
纵观这三个案例,巨人倒塌的原因不能浅显的归纳为投资的失误。
促成巨人失败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史玉柱本人主观上没有看清“巨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企业,“巨人”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
面对一个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资本规模迅速扩大,真正成长成一个“巨人”时,企业的战略规划开始显得越来越重要。
巨人的衰落,正是由于战略的严重失误导致的,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在没有有效的环境分析、稳健的资金保障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下,采取激进的扩张战略。
一、扩张战略的选择选择做一个混合式多样化发展的企业,出发点是为了分散经营的风险,但在对各个行业没有进行必要的研究,对整个产业环境缺乏预测和分析的情况下,贸然扩张只会使风险更大。
1. 多角化战略与市场覆盖的矛盾巨人的发展显然想走混合型多样化的道路,但它忽视了混合化经营的基本要求:资金充足并且每个事业达到行业的平均利润。
从生物工程的部分可以看出,尽管巨人在生物保健方面异军突起,但整个生物工程却是亏损的。
实行多角化战略并不意味着每个产业的细分市场都要进入,应该按照企业的特长和现有资源进行取舍。
它想做市场的全覆盖,但忽视了生物工程行业的特殊性:资金要求巨大。
该产业的亏损就是没有做到细分市场的取舍,没有做到每个细分市场达到行业平均利润。
2. 多角化战略与巨人大厦的矛盾与上面的矛盾相似,多角化战略需要强大、充裕的资金做后盾。
巨人大厦的巨额支出显然是与战略不相符的。
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要经过“问号-明星-金牛-瘦狗”的过程,建造巨人大厦的资金抽自生物保健业,显然在这个决策做出之前管理成没有理智的判定生物保健的所处阶段,导致了连锁效应。
3. 短期利润与长期稳定的矛盾战略的宗旨就是长期生存稳定发展,发展应建立在稳定的前提下。
巨人进入房地产行业,本身就是一种很偶然的行为,并不是出于战略的考虑,通过对房地产行业的研究而制定出的战略计划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足迹 1989 承包天大深圳科工贸电脑部 4000元 元 1991 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 200万元 万元 1992 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 1.19亿元 亿元 1993 销售额 3.6亿元 亿元 1994 巨人大厦动工 (预算 亿元) 预算12亿元 1995 生物工程成功,全面营销,大批生产 生物工程成功,全面营销, 1996 五月辉煌,十一月财务危机,银行求贷 五月辉煌, 1997 工程延期,内地楼花退款,巨人集团面临破
目录
◆
集团简介
◆
投资方案背景
◆
投资方案
◆
投资方案分析
◆
我们的思考
集团简介
巨人集团奇迹般的成长和快速坍塌:
产品成功了,企业却失败了。同样的产品经营和财务策略, 产品成功了,企业却失败了。同样的产品经营和财务策略,在 创业阶段使巨人奇迹做大,但在转型阶段却带来了企业毁灭 使巨人奇迹做大 转型阶段却带来了企业毁灭。 创业阶段使巨人奇迹做大,但在转型阶段却带来了企业毁灭。
缺乏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的关系的认 真分析
高收益
承担
高风险
的
巨 人
投资
大 厦
投资 收
高收益 高 的 的 投资
资
缺
巨人大厦失败留给我们的思考
营运资金管理 — 巨人集团资产流动性极差;用生物工程和计 算机项目的盈利现金流投向巨人大厦。 巨人大厦投资预测误差太大; 资本预算决策 — 巨人大厦投资预测误差太大;缺乏科学决策 和资产构成的科学安排。 和资产构成的科学安排。 为什么要零负债?缺乏融资的制度安排; 长期融资决策 — 为什么要零负债?缺乏融资的制度安排;极 度忽略了最基本的财务道理。 度忽略了最基本的财务道理。 公司治理落后 — 产权结构单一影响了科学决策和资本来源 多样化。 多样化。 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 最高行政长官的一句话使得巨人大厦的 设计高度一增再增, 设计高度一增再增,本已脆弱的现金流一遇市场变化则无可奈何 花落去。 花落去。
没有及时足额的筹集资金以保证巨人 大厦的资金供应
巨人大厦的预算资金为 亿元人民币,而至巨人大厦动工时 亿元人民币 动工时, 巨人大厦的预算资金为12亿元人民币,而至巨人大厦动工时,巨 预算资金 人集团金仅筹集到2亿元投资资金。 亿元投资资金 人集团金仅筹集到 亿元投资资金。 随着巨人大厦的兴建,巨人集团妄图仅依靠集团的自有资金来 随着巨人大厦的兴建,巨人集团妄图仅依靠集团的自有资金来支 自有资金 庞大的巨人大厦工程,因而没有向银行提出贷款 没有向银行提出贷款。 撑庞大的巨人大厦工程,因而没有向银行提出贷款。 因为抽血过多导致对巨人大厦反哺的生物工程奄奄一息, 因为抽血过多导致对巨人大厦反哺的生物工程奄奄一息,巨人大 抽血过多导致对巨人大厦反哺的生物工程奄奄一息 厦的资金来源被切断 资金来源被切断。 厦的资金来源被切断。 受巨人大厦的拖累,巨人集团流动资金链断裂, 受巨人大厦的拖累,巨人集团流动资金链断裂,又逢宏观调控限 集团流动资金链断裂 此时再向银行为巨人大厦贷款,以无人伸出援手, 制,此时再向银行为巨人大厦贷款,以无人伸出援手,导致巨人大厦 的建设无资金支持 无资金支持。 的建设无资金支持。
产
2001 脑白金,史玉柱重出江湖来还债 脑白金, 2007 巨人网络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投资方案背景
1. 2. ——
计 划 : 支 柱 产 业 转
资 型
3. 4. 方
—— 地 产 业
投资方案
所投项目: 所投项目:巨人大厦 所投资金:预算: 亿元 所投资金:预算:2亿元 人民币 12亿元 亿元
项目规模: 层 项目规模:18层、38层、54层、64层、70层 层 层 层 层 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 计划: 贷款 计划:1/3贷款 1/3出售楼花 1/3自有资金 出售楼花 自有资金 实际: 仅靠售楼花和自有资金 实际: 0 贷款 仅靠售楼花和自有资金
赚利润反哺巨人大厦。
史玉柱的错误不在于发展生物工程反哺 巨人大厦,而在于一时冲动下的 一时冲动下的70层的 巨人大厦,而在于一时冲动下的 层的 计划以及抽调资金过多, 计划以及抽调资金过多,而不向银行贷 款。
缺乏科学的组织结构和每一次重大决策,都是史玉柱苦 巨人集团的每一次重大决策, 经过集团的决策程序 思冥想出来的,没有经过集团的决策程序进行 思冥想出来的,没有经过集团的决策程序进行 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尽管点子多、思路好, 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尽管点子多、思路好,但 个人的主观性不可避免地造成史玉柱决策失误 个人的主观性不可避免地造成史玉柱决策失误 执行难度大、风险大。 多,执行难度大、风险大。 巨人大厦项目就是在史玉柱一人决策的情 巨人大厦项目就是在史玉柱一人决策的情 项目就是在史玉柱一人决策 况下启动的投资项目。 启动的投资项目 况下启动的投资项目。
投资方案分析
1.从资金运作模式分析 2.从组织结构和决策体系分析 3.从资金的筹集分析 4.从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分析
分析: 分析: 模式: 模式:
因为巨人大厦几次加高,费用跟着大 因为巨人大厦几次加高,费用跟着大量 几次加高 跟着 用在香港和内地卖楼花所筹资金 增加。当卖楼花的钱用完以后,史玉柱从 增加。当卖楼花的钱用完以后,史玉柱从 生物工程方面抽调资金,由于抽调过度, 方面抽调资金 抽调过度 生物工程方面抽调资金,由于抽调过度, 的1.2亿元资金,发展一个新产 亿元资金, 亿元资金 导致新兴的生物工程出现萎缩,几近枯竭 枯竭。 导致新兴的生物工程出现萎缩)几近枯竭。 生物工程( 萎缩, 业——生物工程(脑黄金 ,所 生物工程 脑黄金) 巨人大厦工程资金缺口尚有三四个亿。 资金缺口尚有三四个亿 巨人大厦工程资金缺口尚有三四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