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内容解读:

(1)简析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归纳其表现。

(2)认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变化的关系。

3.本课概述:

社会的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而生产方式的变化,最终导致人们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发生相应的变化。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课从两个方面描述了这一变化。第一目“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描了我国近代大城市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其在衣食住与风俗习惯的方面的变化。第二目“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则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人们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变化状况,特别强调了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表现和一些新风尚的涌现。

4.学情分析:

这一课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具有较浓厚的兴趣。大量的使用图片,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及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但学生往往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5.教学方法:

本课的内容贴近于学生生活实际,资料容易搜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因此在教学前应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资料,以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教材基本线索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课下找到的相关资料和教材中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比较、归纳,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注意把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讲课时应用启发式谈话法、情境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这既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又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结合材料掌握近代中国人们物质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2)通过阅读教材和收集课外资料,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

(3)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4)通过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

2.过程与方法:

(1)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法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2)通过整理和归纳材料,在对比分析中理解变化的原因,培养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自主学习的能力;

(3)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关注历史的发展,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增强历史的现实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我国人民近现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中看到这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认识到进步的文明取代落后的习俗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从而要树立崇尚科学,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2)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及与近代社会变动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播放近现代婚礼的视频。

问题:同学们从这段视频中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中国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生活习惯在改革开放前后发生了巨大变化。

师:是啊,自从中国步入近代,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及社会习俗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本单元的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来对比一下我们生活中变化。

2.前面我们学习了鸦片战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西方的工业文明猛烈地冲击看中国古老、传统的社会。它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那么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社会物质生活和习俗又有什么变化呢?

讲授新课:

一、服饰方面(三大阶段)

我国古代服饰的特点

1、样式变化不大,宽松肥大,遮盖了女性的曲线;反映了晚清时期,在封建伦理道德之下,人们的思想拘谨、保守、呆板。

2、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连,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但也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特色。

3、是手工产品,历代服饰既体现了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也反映我国的文明文化的历程。

1、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图片寻找)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

【合作探究】2:西装何时传入我国?为何流行?

1、西装的传入: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初流行

2、流行的原因:

(1)从穿的角度:适体、潇洒

(2)从社会转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

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衣着朴素,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绿军装女装:列宁装、布拉基、绿军装

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异彩纷呈;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现在的服装是色彩鲜艳、款式多样,什么牛仔服、休闲服、西装、T恤衫、晚礼服,真是不胜枚举。每年服装的流行色、流行款式不断改变,大街上的姑娘和小伙子永远领导着时装新潮流。模特表演、模特广告和模特大赛已成为人们穿着方面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饮食方面

1、中餐——八大菜系

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几大菜系吗?

四大:鲁、苏、粤、川

八大:鲁、苏、粤、川、闽、浙、湘、徽

十大:八大菜系加京、沪

走进历史:中国的传统饮食十分丰富,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本地的一些风味点心或特色菜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