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交友有道”教学设计
语文粤教版(论语)选读(交友之道)教案之课堂互动
语文粤教版(论语)选读(交友之道)教案之课堂互动1.师:读《学而》〔八〕,总结本章的中心。
生:本章中心是讲君子要自重。
生:全章分两部分:前章从反面讲不自重之害,后章讲自重之道。
具体条件有三:一是“主忠信”;二是“无友不如己者”;三是“过,那么勿惮改”。
师:君子的自我修养,首先要自尊。
“君子不重,那么不威”的“重”,是庄重,即自尊、自重。
自尊是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格,维护自己尊严的一种道德感情。
没有这种自尊的道德感情,只是装模作样,是难以取得真正威信的。
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庄重?生:首先是忠诚信用。
对人对事要以忠信为主,老实无伪,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和敬重。
其次要慎重交友。
“无友不如己者”,照字面讲,不交结不如自己的朋友。
但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办到的。
人与人相交,不能只与比自己好的人交朋友。
假如大伙都要找比自己好的人做朋友,那么,又有谁情愿来做自己的朋友呢?不交“不仁之人〔恶人〕”为友,可能符合孔子的原意。
朋友之间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师:最后,要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孔子认为,一个人对待错误的态度,实际上是关于真理的追求问题。
在他看来,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没有缺点的人,否那么,就不用“学而时习”了。
对待缺点、错误的正确态度应该是“过,那么勿惮改”。
生:孔子理念中的君子人格是崇高道德理想境界。
其德育导向意义是人人争做君子,人人争做道德高尚的人。
在两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上,君子人格作为一种理想人格形成一种风气,造就了一代代道德典范。
2.师:再读《颜渊》〔五〕并加以分析。
生:司马牛的哥哥要作乱,司马牛担心哥哥因此而丧命,因此忧伤自己将会失去兄弟,因此子夏才说了这番话。
孔子对人生中各种难以预料的情况常常以“命”来感叹。
“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大致是禀受于天而且不为任何力量改变的历史定数。
师:在孔子看来,个人的生死、祸福、贫富,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属于命的范围,人力无法改变。
国学《论语·交友篇——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公开课教学设计
国学公开课《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正确、流利地诵读文段;2.能够借助注释对诵读的主要内容进行理解;3.能够将诵读内容和实际相结合,学思行结合。
教学重点:1.通过多种形式能正确、流利地诵读文段;2.能够将诵读内容和实际相结合,学思行结合。
教学难点:1. 能够将诵读内容和实际相结合,学思行结合。
教学过程:一、引:看图猜句,激趣导入(出示图画,让学生猜句子)揭开谜底:四海之内皆兄弟提问:现在我们看来如此熟悉的一句豪言壮语,您知道它的出处吗?我们怎样才能四海之内皆兄弟呢?二、读、悟:书声琅琅,知行合一1.同学放声读,教师巡视聆听2.学生个别朗读,正音,集体朗读3.出示文段一:(1)假设情景,指导朗读(2)学生展示读(2)找出核心内容,理解意思。
板书:我:修身4.出示文段二:(1)明确择友原则,益者三友。
板书:他:益友(2)灵活运用形式让学生进行朗读5.出示文段三:(1)明确朋友之间相处方式。
板书:切切偲偲(2)灵活运用形式让学生进行朗读6.其实,《论语》中关于孔子交友的言论又何止这些呢?(课件出示)7.面对孔子的敦敦教导,他的弟子们显然是认真聆听并且内化成自己的交友准则的。
(课件出示弟子有关交友的言行)三、背:日积月累,腹有诗华1.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进行赛背2.出示引导词,学生一起背诵四、拓:外引内联,自我提升1.出示案例,小组讨论,帮助解决交友疑难:(1)小明在平时喜欢给同学起绰号,慢慢地,同学们不太喜欢他。
(2)小轩家来了一个新邻居,经常邀请他一起打暴力电脑游戏,渐渐地,小轩也迷上了这些游戏。
(3)小蝶发现她的朋友在抄别人作业的答案,朋友恳请她不要告诉别人,小蝶答应了,却很苦恼。
2.书签赠友人,名句鞭策你我他3.总结五、作业布置1.课后与同学分享自己收集的名言名句2.背诵本课内容给家长听板书: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修养他:益友切切偲偲。
语文选修粤教版《论语》选读《交友之道》教案
《交友之道》教案教学目的1 疏通课文,积累有关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练习二)2准确理解课文涉及的交友之道,评析其中“恭”“敬”“兄弟”等概念(练习一)3 继续训练文言文断句和翻译的能力(练习三练习四)第一课时内容课堂预习,尝试完成练习二练习三,收集学生预习中的质疑点。
步骤一、导入,由口头作文引入到“友情”的话题上来二、学生疏通课文,教师巡视,逐段展示原文与译文三、完成练习二,先让学生在课本上翻译习题中的例句,然后重点提示,并展示如下:思考·探究二文言文基础知识1 翻译下列各句,然后判断其句式①焉知来者不如今也?翻译:怎么知道后来的人不如现在的人呢?(疑问)②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翻译:普天下的人都是兄弟。
(判断句)③异乎吾所闻。
翻译:和我听说的不一样。
(倒装句)④人皆有兄弟,我独忘翻译:人家都有兄弟,只要我没有。
(省略句)⑤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翻译:办丧事不能不努力,不被酒所困扰。
(被动)2 辨别下列各句中虚词的用法(1)者仁者,其言也讱。
翻译:仁义的人,他说话很谨慎。
能使枉者直。
翻译:能够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
翻译:那求名声的,表面追求仁义行为上却总违背。
富而好礼者也。
翻译:是富贵而喜好礼仪的人。
士卒亡者过半矣。
翻译:逃跑的士卒超过了一半。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
翻译:君子所重视的道义有三个方面(2)则君子不重,则不威。
翻译:君子如果不庄重严肃,那么就不能树立威信子行三军,则谁与?翻译: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和谁在一起共事呢。
然则师愈与?翻译:既然这样,那么谁能与子张比呢?今则无。
翻译:现在却没有了。
德则不兢,寻盟何为?翻译:仁德如果不能坚持到底,那么结盟又有什么用呢?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翻译:如果没有固定不变的产业,就没有固定不变的心。
四、在作业本上完成练习三,学生快速(4分钟)完成后,教师提示并展示如下:思考·探究三把《颜渊五》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为君子有朋古文教学设计
为君子有朋古文教学设计标题:为君子有朋——古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古文《论语·雍也篇》中的“为君子有朋”的含义,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真诚的交友观。
2. 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为君子有朋”的内涵,并能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理解和分析古文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理解。
三、教学过程:引入:1. 板书:《论语·雍也篇》中的“为君子有朋”。
2. 利用图片、视频或者实物等多媒体展示方式,引发学生对“朋友”的思考和话题交流。
阅读与分析:1. 学生诵读古文《论语·雍也篇》中的“为君子有朋”,并进行理解。
注意帮助学生正确解读古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 引导学生分析“为君子有朋”的内涵,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思考和思维拓展。
3.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为君子有朋”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拓展与运用:1. 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为君子有朋”的内涵和现实意义进行深入探究和发散思考,并形成小结。
2. 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和观察,撰写一篇小议论文,探讨对于建立良好朋友关系的思考和建议,结合“为君子有朋”的核心思想。
3. 学生进行展示与分享,展示自己对于“为君子有朋”的理解和对于建立良好朋友关系的重要性的思考。
四、课堂作业:1. 完成小组探究的小结,并写出个人对于“为君子有朋”的内涵及现实价值的思考。
2. 完成一篇小议论文,探讨对于建立良好朋友关系的思考和建议,结合“为君子有朋”的核心思想。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古文中“为君子有朋”的内涵,并能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古文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论语 朋友 教学设计
论语朋友教学设计本篇教学设计主题为《论语》中关于“朋友”的思想教育,目标群体为中学生,适用年级为初中二年级至高中三年级,预计授课时长为两节课,每节课为45分钟。
一、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中有关“朋友”思想的课文原文及其注释;2.熟悉“朋友”的定义以及其特征;3.理解“以德报怨”、“以善去恶”、“以情释怨”等“朋友”观念及其价值;4.思考“朋友”的重要性、由此引发的行为准则以及产生类似行为的动因;5.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朋友”价值观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论语》中“朋友”的思想教育2.“以德报怨”、“以善去恶”、“以情释怨”等“朋友”观念及其价值三、教学步骤:第一节课:1.导入教师提问:什么是朋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理解作出回答。
2.呈现教师将《论语》中有关“朋友”的课文原文和注释分发给学生阅读,并引导其进行朗读及质疑。
3.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朋友”展开讨论,针对“有朋友,不如无‘过’之友”、“言必信,行必果”等经典句子进行深入探究。
4.导出教师总结前述讨论,从《论语》中的“朋友”观念中,讲述朋友之间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动因。
第二节课:1.导入教师请学生回想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问:“‘朋友’观念对于我们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2.小组分享老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讨论某一关于“朋友”的议题,例如:对于“朋友”,是否应该坦诚相待,替朋友隐瞒真相是不是一种背叛?学生讨论并做出自己的表述。
3.课堂演讲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对所讨论的议题进行课堂演讲,以讨论的主题、立论和角度,以及表述的连贯和生动感为评价标准。
4.导出教师总结课程,强调“朋友”观念教育对于学生人际交往及成长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注重培养良好朋友关系,以及做一个遵守“朋友”准则的好人。
四、教学方式1.导入:提问呈现教学手法2.讨论:小组讨论教学手法3.导出:总结归纳教学手法4.演讲:课堂演讲教学手法五、教学资源1.《论语》2.课文注释3.小组讨论指导书4.课堂演讲评估表六、作业1.课后复习《论语》有关“朋友”的思想观念2.以“我的朋友观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随笔。
10、交友之道-粤教版《论语》选读教案
10、交友之道-粤教版《论语》选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的交友观与人际关系哲学;2.理解《论语》中相关的交友箴言;3.能够运用《论语》中的智慧,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和人际关系;4.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和道德情操。
教学内容1.孔子的交友观在教学开始前,先通过教师的导语等形式,简要介绍一下孔子的交友观,让学生建立起和孔子的情感联系。
2.《论语》中的交友箴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第十一》)孔子在提倡学友交游的同时,倡导人们要在交友中互相提携、互相帮助,重视友情的外延和内涵。
–“朋友之交淡如水,亲戚之间甜如蜜。
”(《论语·里仁第十二》)孔子在此反复强调朋友之间的淡然,主张情谊之淡,而以亲情代替;并且在后面的讲述中,强调朋友之间“能与之并肩者,则可谓之友矣”。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卫灵公第二十四》)孔子在此警惕学生,不要为了交际而卖弄口才和装模作样,那样的所谓“交情”,本质上是虚假的;真正的仁、真正的情感,应该是真挚的、自然的。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述而第三》)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醒学生智、仁、勇的重要性,这三者可以相互促进,在交友中应该把这三者的精髓融为一体。
教学方法1.直观法:在教学内容的讲解中,通过蒙太奇、图片等方式直观展示孔子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2.互动法:以“谁是我的朋友”,“向好朋友表白”等交互式游戏,让学生体验交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3.体验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孔子提倡的“和而不同”的道理,将“交友之道”付诸操作。
教学评估1.对文本中相关内容进行提问,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2.设计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以日记、论述等形式,让学生自由表达对“交友之道”的理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思考能力。
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具体内容导入环节通过歌曲、视频、图片等方式建立起学生与《论语》之间的情感联系新旧知识渗透简要介绍孔子的交友观回忆与知识解释结合让学生回忆自己交友的经历,并解读《论语》中的相关箴言情境创设环节按照学生的交友情况,设计“谁是我的朋友”游戏;引导学生对好朋友说给他表白设计小组合作任务把学生分为小组,为孔子写一封信;为孔子设计一份交友宣言;共同谋划一种交友方式思维拓展与实践应用让学生互相交流小组作品,完善各自的创意;通过角色扮演和设计寿宴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和而不同”的交际和礼仪意识教学总结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总结本节所学知识教学反思选读粤教版《论语》作为教材,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孔子的思想和文化,同时又能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传达道德教育的内容,教师对学术性术语的巧妙科普、分类概括也让学生受益匪浅;另一方面,选择了具有生动图像和浅显语言的教学方法,比如运用图片和游戏来创设情境,以人教版对原文的注释来帮助学生理解古文,以互动或体验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深刻而亲切的体验。
高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论语中的人际关系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论语中的人际关系教育高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教案主题:论语中的人际关系教育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的背景和作者孔子的生平;2. 理解《论语》中表达的人际关系观点;3. 分析《论语》中的案例,并思考如何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4.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孔子的生平及《论语》的背景介绍;2. 《论语》中的人际关系观点;3. 《论语》中的案例分析;4. 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应用;5. 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个人经验。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同时简要介绍《论语》的背景和作者孔子的生平。
第二步:人际关系观点解读(15分钟)1. 教师选取《论语》中的几个有关人际关系的观点,进行解读和讲解,并与学生共同思考其意义和价值。
2. 学生与教师一起讨论,交流对这些观点的理解和看法。
第三步:案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选取《论语》中的一些人际关系案例,将其分发给学生。
2. 学生独立阅读案例并思考,然后和同桌一起讨论这些案例中所展示的人际关系特点和价值观。
3. 随机抽取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结果和讨论情况。
第四步:现实生活应用(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将《论语》中的人际关系观点和案例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进行联系。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人际关系问题,并思考如何运用论语中的观点解决这些问题。
第五步: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论语中的人际关系观点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这些观点融入到实际行动中去。
教学辅助工具:1. 《论语》文本;2. 人际关系案例分析材料;3. PPT幻灯片。
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2. 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观察学生对《论语》中案例的分析和理解;3. 学生对现实生活应用的能力:观察学生是否能将论语中的观点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并提出合理建议。
论语之“交友有道”教学设计
《论语》之“交友之道”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由名言警句和交友故事导入《狮子王》一直被是“动物界的《哈姆雷特》”,它除了复仇的主题外,也反映亲情、友情的主题。
《西游记》其实是中国式的成功学,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場“西游记”,需要在向理想高峰攀登的过程中除了练就超人功夫,意志坚定,听从师长教诲,还要广泛交接朋友,否则寸步难行。
教学目标:1、吟诵释义,感受思想大美(自主感悟)2、学以致道,聆听交友智慧(合作交流)3、切问近思,解决现实问题(推理思考)4、明辨笃行,传承儒家精义(省思评价)(二)吟咏选文,自主感悟子贡方人。
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亲爱的同学,先请你通整解释选文,选择一两则最打动你心灵的句子,然后思考下列导读题目,结合自己的交友经验谈一谈给你的人生的启迪。
(三)释文辨义,自主学习问题导引:(1)我们常说对待朋友要推心置腹,坦诚布公,可孔圣人为什么说”不可则止“,这是圆滑吗?请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则材料所蕴含的待友之道。
(2)孔子把有益、有害的朋友概括为几种?同学们怎样鉴别,择善而交友。
请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则材料所蕴含的待友之道,也请分享你自己交友的经验和方式。
(3)读过这则材料,你会不会有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温暖与感动呢?请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则材料所蕴含的待友之道。
(4)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文”是什么?为什么“以友”能够“辅仁”?(四)分组讨论,互助学习分组形式:先自主学习,然后分组讨论交流重点和难点问题,分组可以自由组合。
论语人际关系教育教案
论语人际关系教育教案教案:论语人际关系教育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论语中关于人际关系的箴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尊重他人、学会合作、提升自我。
二、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中关于人际关系的重要箴言;2.理解箴言背后的智慧和道德价值;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包括尊重他人、善于合作和自我提升;4.让学生应用论语的原则,改善和优化自己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重点1.理解论语中关于人际关系的箴言,并掌握其核心思想;2.分析箴言背后的智慧和道德价值;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内容(1)学习论语中关于人际关系的箴言,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2)分析箴言背后的智慧和道德价值,如尊重、合作、自我提升等。
2.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箴言的内涵;(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究箴言背后的智慧和道德价值;(3)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应用论语原则改善和优化自己的人际关系。
五、教学步骤1.引入介绍论语的背景和作者,强调论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讲解论语中关于人际关系的箴言(1)选取几个论语中关于人际关系的箴言进行讲解,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
(2)通过解读箴言,引导学生了解箴言背后的智慧和道德价值。
3.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箴言进行深入讨论。
(2)让学生思考箴言的含义,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4.案例分析(1)以真实案例为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其中存在的人际关系问题。
(2)引导学生将论语中的箴言应用到案例分析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5.总结与反思(1)总结学习到的论语箴言和智慧;(2)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表现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估(1)观察学生在讲解和讨论环节的参与度和表现;(2)评价学生对于箴言的理解以及分析能力。
论语中的人际关系教案
论语中的人际关系教案人际关系教学案导引: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方面。
《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人际关系的智慧。
本教学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论语》中的人际关系观念,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人际关系修养。
一、课程目标1. 了解《论语》中的人际关系观念;2.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倾听能力等;3. 提高学生的情商和人际关系修养;4.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论语》中与人际关系相关的经典语录;2. 探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概念,如尊重、理解、信任等;3. 实践社交技巧,包括倾听、表达、沟通技巧等;4. 分析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解决方法;5. 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经历;2. 提问:你认为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3. 引导学生思考人际关系在自己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步:学习《论语》中的人际关系观念1. 介绍《论语》的背景和作者;2. 学习《论语》中与人际关系相关的经典语录,并进行解读;3. 分组讨论:针对每一条语录,学生们思考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第三步:探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概念1. 引导学生讨论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概念,如尊重、理解、信任等;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概念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定义、实际案例分析等;3. 小组报告:每个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对所选择概念的研究成果。
第四步:实践社交技巧1. 学习倾听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倾听的重要性,演示正确的倾听技巧,并进行角色扮演练习;2. 学习表达技巧:介绍表达自己想法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3. 学习沟通技巧:讲解有效沟通的基本要素,如非语言表达、语言表达等,并进行实际练习。
第五步:分析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解决方法1. 引导学生分析人际关系中可能出现的冲突情况,并讨论其原因;2. 学习人际关系冲突解决的方法,包括妥协、沟通、寻求第三方帮助等;3. 小组活动:每个小组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模拟人际关系冲突的情景,并提出解决方案。
(精品)游论语碑苑读论语学交友导学案2
“游孔子文化园,诵《论语》,悟交友之道”导学案一.课程理念在本次研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曲阜特殊的地域资源-孔子文化园(原论语碑苑),和儒家经典《论语》,立足“游学曲阜,诵读论语,学会交友”这一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论语的兴趣,感悟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二.课程目标1.在论语碑苑孔子塑像前举行祭孔仪式,表达对伟大圣贤的敬仰之情。
2.参观论语碑苑,重点研学碑林,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3.通过研读《论语》中有关交友的句子,学习交友之道。
三.课程对象:3-6年级(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内容深度适度调整)四.实施地点:孔子文化园(孔子像-碑林-长廊-乐湖-仁山)五.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书法艺术知识和中国古代历史上交友的故事。
2.准备《论语》中有关交友的句子,打印成材料。
3.需一名主持人引导学生祭拜孔子。
4.反复提醒学生必须严格遵守纪律和安全事项。
六.教学资源1.书法鉴赏基本知识。
2.祭拜孔子相关知识。
3.杜肃的故事。
4.成语故事《管宁割席》。
5.寇准和张咏的故事。
七.教学过程(一).孔子文化园大门口:参与祭拜先师孔子仪式1.主持人讲解示范祭拜孔子礼节,学生了解传统祭拜礼节。
2.学生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正衣冠、祭拜先师孔子。
3.学生诵读誓词立志奋发读书。
4.仪式结束后,了解孔子行教像是谁创制?观察孔子像,交流了解的孔子。
5.学生诵读孔子像后论语名句,为后边研学活动打好基础。
(二).碑林:欣赏《论语》书法作品1.参观孔子文化园碑林,重点欣赏碑林内的书法作品。
2.教师向学生介绍孔子文化园碑林:孔子文化园以论语10卷20篇512条为基础,请国内外著名书法家书写刻成石碑镶嵌在墙上,仿照南方园林而建,山.水.亭榭.门坊.长廊.殿.堂.楼.阁样样齐全。
3.参观过程中,要学生从整体布局、局部的字法、笔法、墨法等欣赏书法作品,感受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这些书法作品是怎样排列布局的,有哪些形式?这些书法作品的字体有哪些,你能发现哪几种呢,看谁找的多?4.学生从书法的布局、字体等汇报交流总结。
(精品)读论语学交友说课
游孔子文化园,诵《论语》,悟交友之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22选手。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游孔子文化园,诵《论语》,悟交友之道。
我打算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课程理念,二、学生分析,三、课程内容,四、教学过程,五、活动反思。
一.课程理念在本次研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曲阜特殊的地域资源-孔子文化园和儒家经典《论语》,立足“游学曲阜,诵读论语,学会交友”这一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论语的兴趣,感悟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二.以学定教当前,随着国学热,越来越多的小学生迫切地希望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希望通过研学旅行这一方式,增长见识,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的小学生越来越渴望受尊重,渴望独立,他们听不进师长的正确意见,交友不分损友、益友,难免出现行为偏差,为此,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交友,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三.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一下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1.在论语碑苑孔子塑像前举行祭孔仪式,表达对伟大圣贤的敬仰之情。
2.参观论语碑苑,重点研学碑林,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3.通过研读《论语》中有关交友的句子,学习交友之道。
并做了相应的教学准备,收集了相应的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下面我具体谈一下教学流程,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1.参与祭拜仪式,2.碑林欣赏书法作品,3.论语碑刻,感悟交友之道,4.仁山乐湖,感悟朋友的和而不同5.总结交流。
第一个环节:参与祭拜先师孔子仪式现在的小学生对传统的祭拜礼仪比较陌生,所以学生到达孔子文化园后,先主持人引导下学习祭拜礼仪,正衣冠、祭拜先师孔子、诵读誓词立志发奋读书、表达对伟大圣贤的敬仰之情。
第二个环节,碑林欣赏论语书法作品,先让学生整体浏览欣赏碑林内的众多石刻,然后让学生找找这些作品的布局、字体有什么不同,你能发现多少种?最后引导学生从整体布局、局部的字法、笔法感受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第三个环节,参观论语碑刻,感悟交友之道。
《论语》中的“交友”智慧(教师版)
《论语》中的“交友”智慧郫都一中肖赤峰一、教学目标:1、品读经典,学习交友智慧。
2、学有所思,解决现实问题。
3、明辨笃行,传承儒家精义。
第1课时一、歌声传情,创设情境■听一首歌曲。
(课前播放《朋友》)刚才播放了歌曲《朋友》,让我们感受到了友谊给人们带来的温暖、力量和感动。
这些年一个人风也过雨也走有过泪有过错还记得坚持什么(风雨同舟)真爱过才会懂会寂寞会回首终有梦终有你在心中朋友一生一起走(志同道合)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信守承诺)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真情相依)二、故事激趣,启思入题■讲两个故事(文字、视频)。
1.小明交友的故事。
放学后,小明被两个高年级学生拦住抢钱,小刚打抱不平帮小明解了围,小明视其为恩人交为朋友。
小刚豪爽讲义气,坚信“拳头就是硬道理”。
小明受了欺负,小刚就帮他打架,小明觉得他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够哥们儿,尤其是小刚抽烟喝酒的时候更酷,小明也学会了抽烟喝酒并爱上了网吧,迷恋上了暴力游戏,后来……)2.播放视频——《背上的承诺》。
■谈一段感受。
设问:请同学们对比两段交友的故事,想想它们在交友方面/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善交益友、远离损友。
良师益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帮助,恶朋佞友,却会给我们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可能让我们误入歧途,走向人生的毁灭,罪恶的深渊。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朋友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朋友?什么是“坏”的朋友?怎样才能交上“好”朋友呢?《论语》作为一部儒家学经典著作,是吞吐人生智慧的汪洋大海。
本节课我们将从《论语》中,学习“交友”的智慧,感悟其对我们社会人生的启示。
三、品读经典,学有所思。
(先朗读、再分类,后品读。
)思考:孔子把有益、有害的朋友概括为哪几种?我们应该怎样鉴别,择善而交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下面材料所蕴含的待友之道。
交友的智慧教学设计
交友的智慧教学设计引言概述:交友是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教育中引入交友的智慧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有效地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发展友谊,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交友的智慧教学设计。
一、培养自信心和积极心态1.1 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并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
这样,学生在交友时会更加自信,给人留下积极的印象。
1.2 培养积极心态: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分享成功经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
积极的心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交友中的挑战和困难。
1.3 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教师可以在学生面临交友问题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交友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加自信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二、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2.1 倾听和尊重: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对话、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这样,学生在交友时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意见,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
2.2 提供有效的反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如何给予他人积极的反馈。
通过给予他人鼓励和支持,学生能够建立积极的交流氛围,增进彼此的友谊。
2.3 解决冲突和处理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解决冲突和处理问题。
通过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在交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困难。
三、培养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3.1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团队活动、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能够学会互相支持、协调合作,为友谊的建立奠定基础。
3.2 鼓励分享和互助: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互相帮助。
通过分享和互助,学生能够建立起互相信任和支持的友谊。
3.3 培养感恩之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并懂得在交友中表达感激之情。
感恩之心能够增进友谊的深度和稳固性,使交友关系更加持久。
论语中的人际交往
论语中的人际交往一、引言人际交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着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和沟通方式。
作为一位教师,我们也需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以便更好地教育和引导他们。
而《论语》这部古代经典著作中,有许多关于人际交往的智慧和教益。
本教案将以《论语》中的人际交往为主题,探讨如何运用其中的智慧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论语》中有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告诉我们,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智慧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1. 探索学生的兴趣爱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了解学生的兴趣,并在教学中尽量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倾听学生的声音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更重要的是要倾听学生的声音。
我们可以设立课堂提问环节,给予学生表达意见和发表观点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3.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仅是在学习上,也包括他们的性格、兴趣等方面。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在班级中创造一个积极、包容的学习氛围。
三、处理学生间的人际关系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是我们需要关注和引导的重点。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论语》中关于人际交往的智慧来处理学生间的关系问题。
1. 培养友善和合作的态度《论语》中有一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告诉我们要善待和欢迎他人。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和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友善和合作的态度,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理解和尊重他人。
2. 培养学生处理矛盾的能力在班级中,学生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分歧。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妥善处理矛盾,提醒他们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鼓励他们通过对话和沟通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语》中的人际关系与道德教育教学方案
《论语》中的人际关系与道德教育教学方案【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论语》中的人际关系与道德教育,并提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案。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际关系观和道德教育原则。
通过研究《论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的丰富智慧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塑造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即引言、论语中的人际关系、论语中的道德教育原则与方法、道德教育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步骤以及结论部分。
在论语中,我们将重点研究人与人之间尊重互助关系、师徒关系和父子、兄弟关系的道德教育意义。
接着我们将探讨《论语》所倡导的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包括从身边小事做起、行为榜样与言传身教相结合以及追求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
在教学方案部分,我们将提出明确的目标和核心价值观培养项目、科学合理的课程和活动计划以及问题导向和情境模拟的教学实践方法。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主要观点,并探讨《论语》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和应用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论语》中的人际关系与道德教育,提出一种可行的教学方案,以帮助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道德品质。
通过深入分析《论语》中所蕴含的智慧,我们可以发现儒家思想对于塑造良好社会关系和培养优秀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希望本文能够为道德教育教学领域提供有益参考,并促进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应用与发展。
2. 论语中的人际关系2.1 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互助关系《论语》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互助关系。
孔子在书中多次提到“仁”,即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始终保持仁心,对待他人要以尊重和善意对待。
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讲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这意味着一个君子应该通过文学交流来结交朋友,并通过这种友谊来相互促进修养和德行。
这种尊敬和互助关系是建立在理解、信任和良好沟通基础上的。
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教学设计:《论语》选读 第三单元 伦理篇 10、交友之道
粤教版《<论语>选读》交友之道教学目标:1、疏通课文,掌握有关的文言实词和特殊句式。
2、理解文中涉及的交友之道的具体内涵。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结交益友。
教学重点:文中重点实词、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教学难点:对交友之道具体内涵的理解。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话题(说一说)播放《孟母三迁》的动画。
师:这是“孟母三迁”的故事,既说明了一个人成长环境的重要性,也说明了交友的重要性。
古诗文中关于交友的句子有哪些?学生活动:展示名言(约1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赵策一》人生乐在相知心。
——宋·王安石教师活动: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
——《庄子·山木》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
——汉·扬雄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隋·王通。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汉·刘向教师活动:交友贵在淡如水,交友贵在心相知, 交友贵在去功利,交友贵在择善人。
那么,古人交朋友的标准和原则是什么呢?今天,让我们走进《<论语>选读》中的的《交友之道》。
二、倾情诵读,整体感知(读一读)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
2、读清节奏。
3、读出语气。
学生活动:(约2人) 1、指名朗读。
2、一生点评。
三、仔细翻译,深入理解(译一译)(约5人)提示:1、先读后译。
并点出2、指出关键点。
(一般指古今异义词、活用的词、一词多义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
)3、学生活动:生①第一则: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关键点:友:与……交朋友。
主:以……为主。
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交友之道》教案2
《交友之道》教案世恩中学王俊莲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字音和词义2、了解作者情况二、过程与方法1、疏通字词了解文意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结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朋友,在交友的过程中要学会宽容朋友,学会珍惜友谊。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潘益大,浙江东阳人,笔名:诸晓。
高级编辑,上海文汇报记者二、字词句积累1、注意下列加点字读音荀子鲍鱼华歆素昧2、词语理解芝兰之室鲍鱼之肆素昧平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风靡一时3、重点语句理解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与善人居,如入芝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谈论了交友的哪些原则和方法?体现在哪些段落?(慎交友、交好友、有宽容的胸怀)2、第一段有什么作用?(引出谈论的话题)3、结尾处有什么特点?(总结全文)四、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本文作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将交友之道阐述的很深刻,那么作者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作简要分析。
主要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
举例论证1、管宁与华歆绝交(要慎交友)2、孙少述与王安石交友不为权贵(要交志同道合之友)3、歌德与席勒的忘年交(交友要有宽广的胸怀)举例论证作用:用典型事例来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道理论证1、荀子的言论(怎样交友)2、苏浚的言论(交怎样的朋友)3、培根的言论(交友的重要性)道理论证作用:引用名人名言、古文名句使论证具有权威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五、联系实际,拓展链接学习本文后,你认为在今后的生活中交友应该注意什么?试谈谈你的看法。
六、积累运用搜集资料,写出两句关于交友方面的名言警句。
例1、人之相识。
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孟子2、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龚自珍分享到搜狐微博。
论语交友的智慧教案
论语交友的智慧教案教案标题:论语交友的智慧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中关于交友的智慧和原则;2. 掌握《论语》中的经典交友格言;3. 培养学生正确的交友观念和交往能力;4. 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际关系技巧。
教学内容:1. 学习《论语》中有关交友的经典篇章,如《学而篇》、《为政篇》等;2. 探讨《论语》中的交友智慧,如诚信、友善、忠诚等;3. 分析《论语》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如孔子、子路等;4. 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以加深对交友智慧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入《论语》中的交友智慧,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讲解:2. 分析《论语》中的经典篇章,解读其中的交友智慧和原则;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探讨《论语》中的交友格言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角色扮演:4.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学生扮演《论语》中的经典人物,通过对话展示交友智慧的应用;5. 角色扮演后,进行讨论和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小组讨论:6.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论语》中的交友智慧展开讨论,探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些智慧;7.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案例分析:8. 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运用《论语》中的交友智慧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9.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不良交友关系,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总结反思:10. 结合学生的讨论和案例分析,总结交友智慧的要点和原则;1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智慧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提升自身的交往能力。
教学评价:12. 设计交友智慧的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13. 通过观察学生的角色扮演、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活动,评估学生的交往能力和道德素养的提升情况。
拓展活动:14.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经典文化著作,如《大学》、《中庸》等,继续深化对交友智慧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资源:1. 《论语》相关篇章的教材或电子版;2. 视频、图片或故事等引入活动的资源;3.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问题和材料;4. 交友智慧的小测验。
《论语》中的礼仪教育与社交素养的教学方案
论语中的礼仪教育与社交素养的教学方案引言《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关于礼仪教育与社交素养的内容极为重要。
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良好礼仪和高尚品德、提升他们的社交素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研究《论语》中的相关章节,探讨如何制定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案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礼仪教育和社交素养。
1. 礼仪教育1.1 定义和意义•礼仪教育是指培养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社会规范和秩序,表现出尊重他人和维护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礼仪教育对于个人成长、职场发展和社会交往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学习目标与方法•学习目标:了解传统礼仪理念,学会应用恰当的礼仪方式。
•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实践各种礼仪行为。
1.3 教学活动和评估•活动:模拟场景,比如开展茶道、餐桌礼仪等实践活动;观看相关电影或纪录片,提取其中的礼仪教育要点。
•评估方式: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表现以及他们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进行评估。
2. 社交素养2.1 定义和重要性•社交素养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展现出恰当行为举止、良好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管理能力的能力。
•社交素养对个人人际发展、职业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2.2 学习目标与方法•学习目标:了解良好社交素养的重要性,掌握有效沟通和人际关系管理的技巧。
•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发展积极主动、尊重他人并能有效沟通的社交能力。
2.3 教学活动和评估•活动:开展团队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组织模拟面试,培养学生的自信与沟通能力。
•评估方式: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听取他们在讨论中的发言以及对于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的理解来评估。
3. 教学策略3.1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阅读原文、讨论、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全面理解和应用《论语》中的礼仪与社交素养内容。
3.2 培养积极参与和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之“交友之道”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由名言警句和交友故事导入
《狮子王》一直被是“动物界的《哈姆雷特》”,它除了复仇的主题外,也反映亲情、友情的主题。
《西游记》其实是中国式的成功学,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場“西游记”,需要在向理想高峰攀登的过程中除了练就超人功夫,意志坚定,听从师长教诲,还要广泛交接朋友,否则寸步难行。
教学目标:
1、吟诵释义,感受思想大美(自主感悟)
2、学以致道,聆听交友智慧(合作交流)
3、切问近思,解决现实问题(推理思考)
4、明辨笃行,传承儒家精义(省思评价)
(二)吟咏选文,自主感悟
子贡方人。
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
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亲爱的同学,先请你通整解释选文,选择一两则最打动你心灵的句子,然后思考下列导读题目,结合自己的交友经验谈一谈给你的人生的启迪。
(三)释文辨义,自主学习
问题导引:
(1)我们常说对待朋友要推心置腹,坦诚布公,可孔圣人为什么说”不可则止“,这是圆滑吗?请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则材料所蕴含的待友之道。
(2)孔子把有益、有害的朋友概括为几种?同学们怎样鉴别,择善而交友。
请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则材料所蕴含的待友之道,也请分享你自己交友的经验和方式。
(3)读过这则材料,你会不会有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温暖与感动呢?请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则材料所蕴含的待友之道。
(4)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文”是什么?为什么“以友”能够“辅仁”?
(四)分组讨论,互助学习
分组形式:
先自主学习,然后分组讨论交流重点和难点问题,分组可以自由组合。
学习任务:
组内互帮互助学习,共同选择一两则选文每组推举代表进行成果汇报和经验交流!也可以把疑难问题提交全班探究。
(五)成果汇报,展示交流
参考答案:
推心置腹,坦诚布公,智慧相处,注意分寸。
慎重交友,多交益友,见贤思齐,有道而正。
恭敬有礼,友善真诚,情同手足,四海皆友。
以文会友,相互滋养,辅益人格,以友辅仁。
开放包容,异中求同,欣赏异己,和谐相处。
(六)拓展运用,明辨笃行。
请你围绕《西游记》《三国演义》,或其他中外名著中的一个片段,谈谈交友之道。
(提示:三国演义》不是历史小说,而是历史纪事,“是一部史诗而非传奇”。
既是史诗,它所承载的文化重量,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就一定比一部小说要丰厚得多。
其中关于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交友之道,多有描述。
不妨以关羽为例,沐浴古风, 追念高谊)
(七)课下作业,延伸阅读
(1)有某些朋友,将会与自己见证共同经历的这个时代。
时空变换之后,自己与朋友之间,共同的回忆是什么呢?上一代人的回忆,给了我们极珍贵的提醒。
请阅读尉天骢着《回首我们的时代》(2)每个人性情不同,结交朋友的方式也不一样。
跟朋友相处,我们心中或许也会问:何谓友情、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朋友?请阅读余秋雨着《关于友情》(《霜冷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