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4-2

合集下载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第六单元第三节第1课时二氧化碳的循环一、选择题1.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使全球变暖。

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是()A.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B.植物的光合作用C.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遭到破坏D.淡水不断减少2.[2020·烟台]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

下列过程不能体现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的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海水吸收二氧化碳C.动植物的呼吸作用D.化石燃料的燃烧3.[2020·赤峰]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节约用电,随手关灯B.循环使用教科书C.不使用一次性木筷D.大量燃放鞭炮,增加节日气氛4.氧循环和碳循环密不可分,其中属于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变化的是()A.海水吸收二氧化碳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化石燃料的燃烧5.[2020·东营改编]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

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量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二、填空题6.“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

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循环主要是由的运动引起的。

(2)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复习回顾: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4℅ ),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 O2 ),
这是自然界中的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
CO2的含量是一直 不变的吗?
O2
CO2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131页图片,回答 下列相关问题:
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 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
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
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
首。
1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了解大自然中CO2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来具有积极作用。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 阅读教材134页【多识一点——低碳生活】,交 4. 流讨论生活中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减少CO2的排放 增加CO2的消耗
减 少 化 石 燃 料 的 利 用
随 手 关 灯
“ 绿 色 ” 出 行
双 面 用 纸
能开 等发 清利 洁用 能太 源阳
溶解。
作业
1.查阅所在地的历年气温,看看最近三十年 的平均气温是否升高。若升高,对环境有 什么影响? 2.预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
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陈毅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3.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X处表示的 过程不包括( C ) A.动植物的呼吸 B.煤的燃烧 C.使用氢气作燃料 D.生物遗体的腐烂

九年级化学上册 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复习 (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复习 (新版)鲁教版

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一、二氧化碳的循环二、二氧化碳的性质1.实验室制取2.二氧化碳的性质答案:一、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火灾光合作用海水吸收二、1.石灰石大理石稀盐酸固体液体加热上大澄清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燃着集气瓶口熄灭2.无无气大能红浑浊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化学性质时需注意的问题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固体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得二氧化碳,因而应选用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

2.制取二氧化碳时一般不用碳酸钠,因反应速率太快;不选用浓盐酸,是因浓盐酸有挥发性,使制得的CO2中含有HCl杂质;不选用硫酸,是因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性硫酸钙,沉淀后覆盖在石灰石表面使反应不能完全进行。

3.二氧化碳的不支持燃烧是有条件的,是不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有些物质如金属镁等活泼金属却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4.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但二氧化碳本身无毒。

5.气态、液态、固态的二氧化碳因其分子构成相同,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例题1】(2011·济宁中考)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1)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清洗仪器时,小颖发现变红的石蕊溶液又变为无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颖还发现,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形成这层白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她用少量稀盐酸将它清洗干净,原理是____________。

解析:(1)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C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CO3;石蕊溶液变为无色是由于H2CO3不稳定,分解为CO2与H2O的缘故。

(2)石灰水中的成分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CaCO3附着在瓶壁形成白膜,CaCO3不溶于水,但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aCl2、H2O、CO2而溶解。

空气排放co2标准

空气排放co2标准

空气排放co2标准室内co2标准一般在500到700PPM左右。

在大自然环境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正常含量是0.04%(400PPM),在大城市里有时候达到500PPM。

而室内没有人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一般在500到700PPM左右。

室内co2浓度有什么影响1、室内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在700ppm以下时属于清洁空气,人们会感觉很舒适。

当浓度在700ppm至1000ppm时也还算正常,属于普通空气,不过一些比较敏感的人会有不太好的感觉。

当二氧化碳浓度超1000ppm,但在1500ppm范围时空气处于临界阶段,很多人都会产生不适的感觉了。

2、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00ppm至2000ppm时,空气属于轻度污染,超过2000ppm 则属于严重污染了。

若人体长期吸入浓度过高的二氧化碳时,会造成人体生物钟紊乱,因为二氧化碳浓度高时能抑制呼吸中枢,浓度特别高时对呼吸中枢还有麻痹作用。

长此以往人们会有气血虚弱、低血脂等症状,且很容易感到大脑疲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例如上班族工作会感到力不从心,学生学习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3、当二氧化碳浓度处于3000ppm至4000ppm之间时,会导致人们呼吸加深,出现头疼、耳鸣、血压增加等症状。

当浓度高达8000ppm以上时就会出现死亡现象,所以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也是衡量室内空气是否清洁的标准之一。

室内co2含量高怎么办1、最简单的就是打开门窗多通风。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有限,但是人多了以后,将会呼出大量二氧化碳,导致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2、养一盆绿色植物。

10平方米的室内,若有两盆这类植物,如如凤梨,就能吸尽一个人在夜间排出的二氧化碳。

3、使用新风系统。

新风系统能够智能通风换气,人工调节最佳舒适度的风量大小,将室外空气经过过滤之后输入室内。

同时将室内污染空气排出,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空气中氧含量。

这样方法,需要定期更换过滤网,有一定的成本,但是始终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洁净,同时无安全隐患。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鲁教版(2021-2022学年)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鲁教版(2021-2022学年)

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的循环|知识点练|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循环1.二氧化碳的产生:人和动植物的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燃烧等。

2。

二氧化碳的消耗:绿色植物的____________、江河湖海对二氧化碳的溶解等。

3.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从而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圈受到影响。

[拓展]在大气温室效应这个问题上,存在不同意见。

例如,有些科学家认为百年升高0.3~0.6℃属于正常气候变化,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与气候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尽管如此,但对于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和全球温度正迅速上升,以及温室气体增加会造成全球变暖的原理,都是没有争论的事实。

|示例展示|应用二氧化碳的循环例如图6-3-1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简单示意图,请填空:(1)图中所示矿物包含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__和________;由煤焦化得到的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

因此,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首先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点拨] (1)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喷发等能够产生二氧化碳,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江河湖海对二氧化碳的溶解吸收是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

(2)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消耗.我们可以做到的减少或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径有:植树造林、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骑自行车出行等。

鲁教新版初三化学第六章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解析)

鲁教新版初三化学第六章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解析)

鲁教新版初三化学第六章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解析)中档难度提升题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1.“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节约用水、用电,做到人走灯灭、随手关闭水龙头 C.爱护本国林木,多从国外进口原木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2.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随手关灯B.双面使用纸张 C.电视长时刻待机 D.乘坐公交车出行3.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坚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固4.“水的天然循环、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对保持生态平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列对三种循环过程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三种循环过程中均相伴有能量的变化 B.三种循环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D.降雨,只是水的天然循环中的一个环节,天然淡水无需净化处理,可直截了当用于生活和生产中5.“超临界二氧化碳”是指当温度及压强达到一定值时,二氧化碳形成气态和液态交融在一起的流体,它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流体之一.下列关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其化学性质与一般二氧化碳相同B.其分子间隔比一般二氧化碳要大C.其分子不再运动D.该物质为混合物6.如图所示的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A. B. C. D .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A. B. C. D .8.下面是 O2 和 CO2 的自述,其中与其物理性质相关的是()A.A B.B C.C D.D9.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解水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 2:1B.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C.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大会使人中毒死亡 D.稀有气体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化学变化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成蓝色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黄色火焰,生成小水滴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D.将铁丝伸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三氧化二铁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12.美国首颗“嗅碳”卫星在 2009 年 2 月 24 日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因运载火箭出现故障坠毁,这颗卫星的要紧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图。

九年级化学上册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

九年级化学上册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b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实验室采用锌粒和 稀硫酸制取 氢气;②氢气是一种(yī zhǒnɡ)无色无味,密度远小于空气,且难溶于水 的气体。那么实验室制取氢气时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 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第六页,共三十页。
反应器内的导管稍露出橡皮塞即可,不宜太长,否则不利 于气体导出。
集气瓶(qì pínɡ)内的导管应伸入接近集气瓶(qì pínɡ)底部,以利于 排净空气。
第七页,共三十页。
第八页,共三十页。
第九页,共三十页。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压强增大,溶解的 量增大,因此二氧化碳通常不用排水法收集。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二氧化碳通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通常 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约为空气的1.5倍,所以转移二氧化碳可采用倾倒 法。CO2的化学性质
B.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
C.用第四代LED绿色光源代替白炽灯,节约电能
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
【思路点拨】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限制化工发展,
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在现阶段是不现实的;用第四代LED绿色光源代替(dàitì)白炽灯,能节约电能,从而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
知识 解读 (zhī shi)
第一页,共三十页。
第二页,共三十页。
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zhǔyào)是二氧化碳,还有甲烷、 臭氧等。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产生的途径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产生的途径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产生的途径
二氧化碳(简称CO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广泛存在于地球的大气中,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

CO2的产生来源主要分为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两种。

自然来源:
1. 呼吸作用:所有生物在进行呼吸时,都会释放CO2。

2. 死亡和腐烂:动植物死亡后,其身体逐渐分解和腐烂,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CO2。

3. 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时会释放大量CO2,它们是地球上CO2最主要的自然来源之一。

4. 大自然的化学反应:CO2还会通过大自然的化学反应产生。

例如,当海洋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就会产生碳酸,这个过程中也会释放CO2。

人为来源:
1. 工业活动:工业活动是CO2的主要人为来源之一。

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会产生大量CO2。

2. 交通运输: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运输工具的使用也会产生大量CO2。

3. 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变化: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变化(如建筑和农业)会破坏植被覆盖,减少了吸收CO2的能力,导致CO2浓度增加。

总之,二氧化碳是一种必需的气体,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而,人类活动对CO2的排放量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缓其对环境的影响。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复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复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
D. 要做铁丝燃烧实验,用④收集 O2时建议留部分水
2.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利用某些仪器和药品制取气体,下图所示
A~E装置可供实验室制取有关气体时选用。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BE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CaCO3+2HCl====CaCl2+H2O+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烧杯 。
(2)按图连接好装置,将注射器内简向外拉出一段距离,装置C(装有水)
中导管内立即形成一段水柱,片刻后观察到导管中的水柱不下降,这一操作
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 气密 性。
(3)向装置A中分别装入适量H2O2溶液和少量MnO2粉末,装置B中小试管装入
一小颗白磷,装置C中装入适量NaOH溶液,连接好装置,缓慢推送注射器,
A. 石油炼制
B. 太阳能发电
C. 燃煤脱硫
D. 酒精作燃料
2.(2022眉山)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
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
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C )
A. 教科书循环使用
B. B. 用自行车代替汽车上下班出行
比白磷高
D.图中小气球有密闭装置、缓冲气
压的作用
【关键点拨】
燃烧与灭火的关系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物质具有可燃性 → 1.隔离可燃物
2.与氧气充分接触 → 2.隔绝氧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 3.降温到该物质的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课时《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PPT课件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课时《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PPT课件

第9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4
气体的制取方法
固体+固体 反应物的状态固体+液体 气体发生装置 液体+液体 反应条件(是否需加热)
第9课时┃ 考点聚焦
固固加热型
气体发生 装置类型
固液不加热
第9课时┃ 考点聚焦
向上排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排空不与空气发生反应) 气体收 气法向下排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集方法 不与空气发生反应)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第9课时┃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 类型一 二氧化碳的循环 命题角度:根据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对环境的影响 考查社会热点问题。 例 1 [2012·淄博 ] 图 9 - 3 是 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 后回答。 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 (1)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吸等,合理即可) 任写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
第9课时┃ 考点聚焦 (2)实验装置 固体 和 ______ 液体 ,反应 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状态是 ______ 不需要 加热,可采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发 __________ 生装置。
第9课时┃ 考点聚焦
(3)收集方法 大 ,且______ 能 溶于水,一般采用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______ 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 _____________ (4)检验与验满 检验:将被检验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 ,证明是二氧化碳。 ________ 燃着 的木条放在集气瓶____ 口 ,若木条______ 熄灭 , 验满:把________ 证明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不燃烧 也不支持______ 燃烧 可燃性 一般情况下,既________

4074.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4074.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作用,知道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生产的作用。

2.了解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并能进行判别。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以及与水的反应。

2.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学习态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大气中CO2含量的多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使学生关注环境,逐步树立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课前准备仪器:软质矿泉水瓶、各种橡皮塞、导管、试管、酒精灯、锥形瓶、试管夹等。

药品:二氧化碳、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情景引入】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们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你们猜一猜这种物质是什么呢?答案要点:二氧化碳。

【教师引导】展示一幅幅绿水青山的图片。

二氧化碳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离开了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无法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充足的氧气。

那么,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循环的呢?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1.【过渡】二氧化碳气体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那它的含量会不会大幅度的变化?如果二氧化碳增多,会有什么危害?2.空气中CO2增多的原因及危害人口增多、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大量森林遭到破坏,导致大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引起温室效应。

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等。

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实验探究:观察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描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以气态存在,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co2正常值范围

co2正常值范围

co2正常值范围CO2正常值范围CO2,即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存在于大气中,并且也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

CO2的浓度对于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了解CO2的正常值范围对于维持健康非常重要。

一、CO2的功能和来源CO2在大自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之一,也是动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产物。

其次,CO2是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之一,对于地球的温度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此外,CO2也是饮料中的气泡形成的原因之一。

人体产生的CO2主要来自于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

细胞在进行能量代谢时产生CO2,并且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呼吸系统能够有效地调节CO2的排出量,维持CO2在正常范围内。

二、CO2的正常值范围CO2的正常值范围可以通过血液或呼气中的CO2浓度来测量。

一般来说,血液中的CO2浓度在正常范围内应该保持在35-45毫米汞柱(mmHg)之间。

呼气中的CO2浓度则通常在4-5%之间。

三、影响CO2浓度的因素CO2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呼吸功能、新陈代谢率、环境条件等。

1.呼吸功能: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CO2浓度的调节非常重要。

如果呼吸系统出现问题,如肺部疾病或呼吸困难,都可能导致CO2浓度的异常升高或降低。

2.新陈代谢率:新陈代谢率是指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能量消耗速率。

新陈代谢率高的人通常会产生更多的CO2,而新陈代谢率低的人则相对较少。

3.环境条件:环境中CO2的浓度也会对人体CO2浓度产生影响。

例如,在密闭的空间中,人体呼吸出的CO2很难被稀释,导致CO2浓度升高。

而在空气流通的户外环境中,CO2的浓度相对较低。

四、异常CO2浓度的影响异常的CO2浓度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1.高CO2浓度:如果血液中的CO2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头晕、疲劳、心跳加快等症状。

严重的情况下,高CO2浓度还可能引发昏迷或呼吸衰竭。

2.低CO2浓度:低CO2浓度可能是由于呼吸过度,也可能是由于新陈代谢异常导致。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练习 (2).doc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练习 (2).doc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基础达标】1.CO2占空气总体积的0.034%,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处不包含下列哪项()A.人和动物的呼吸B.植物的呼吸作用C.用氢气作燃料驱动火箭D.含碳燃料的燃烧【解析】选C。

由图可知,A处过程消耗氧气,产生CO2,而氢气燃烧后生成水,故选C。

2. “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解析】选A。

教科书循环使用可节约纸张,从而减少树木的砍伐和能源的浪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拓展延伸】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主要内容是生活要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

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它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A.供给呼吸B.作化工产品的原料C.用于灭火D.作气体肥料【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用途。

供给呼吸是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4.某班同学在对CO2进行功与过的讨论时,列举的以下事实既可以体现CO2的功,又可以体现CO2的过的是()A.CO2可以使人窒息B.CO2可以作气体肥料C.CO2可以产生温室效应D.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

CO2不支持呼吸,故可以使人窒息,体现了CO2的过;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作气体肥料,体现了CO2的功;而温室效应既可使全球变暖,使气候反常,这是过,也可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有利于大棚蔬菜的培育,这是功;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体现了CO2的功。

第二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二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毒性 去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 等含碳燃料取暖时,一定要保持室内通风,防止
及生命
CO 中毒
3.CO与CO2的鉴别与除杂方法 (1)物质的鉴别要依据物质性质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现象。
鉴别方法
①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 盛有气体的瓶内
现象与结论
木条 点燃
立即熄灭的是CO2,能被 的是CO
依据的原理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O能燃烧
状态 气体
密度 比空气的小
溶解性 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性质 可燃性
化学方程式或解释
2CO+O2
2CO2
用途或注意事项
作 燃料 (点燃前要验纯)
还原性
与氧化铜反应:CuO+CO Cu+CO2
与氧化铁反应: Fe2O3+3CO
2Fe+3CO2
冶金
CO 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之失 CO 有毒,在实验室中应特别注意尾气处理;用煤
第二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课标考点导航 碳循环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制取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实验探究题
考查内容
命题趋势
注重考查碳循环和碳中和以及 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中考中,注重考查碳循 环以及二氧化碳的制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取,一般以选择题和实
验题的形式出现,分值 二氧化碳制取的反应原理、发 在6分左右 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2KClO3
2KCl+3O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二氧化锰起
(3)实验室选用装置B、E连接可制取 H2 (填化学式)气体。
作用。催化
(4)小琳同学欲制取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除了使用上面的仪器外,还用到了如图F所示装置。

八年级化学全册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化学全册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
H2CO3 ==== H2O + CO2↑
(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设计方案: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现象 分析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钙 +二氧化碳
碳酸钙 + 水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二氧化碳的用途
(1)灭火;(2)工业原料:用来制纯碱、尿素、汽水饮料 等;(3)干冰用作致冷剂、进行人工降雨、制造云雾、食品 保鲜等;(4)温室大棚内作气态肥料。
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
【典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CO2能溶于水,可用于制汽水 B.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 C.CO2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很稳定,不易分解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作致冷剂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典例2】(2022·广安中考)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 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2)以上观点你支持哪一点?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 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②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 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节能减排: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低碳生活:把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 减低二氧低碳的排放量。
某同学采用反应A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C____,他不选择反应②制取CO2的理由是 _生__成__物__中__有__N_H_3_,__制__得__的__C_O_2不__纯____。
知识点三: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及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典例3】(2022·梧州中考)2022年上海世博会处处体 现“低碳”理念,“低碳”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排放或 少排放二氧化碳气体。下列能源的使用最符合“低碳”理 念的是( D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学习任务单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学习任务单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在大自然中的存在形式和循环过程。

2、认识二氧化碳对地球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

3、探讨人类活动如何改变了大自然中二氧化碳的平衡。

4、思考应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策略和个人在环保中的责任。

二、学习重点1、二氧化碳的自然循环机制,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海洋吸收等。

2、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的关系,以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3、人类活动(如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对二氧化碳排放的贡献。

三、学习难点1、理解复杂的碳循环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互作用。

2、分析和评估不同应对二氧化碳排放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学习方法1、阅读相关的科普书籍、文章和研究报告,获取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

2、观看纪录片、科普视频,直观地了解二氧化碳在大自然中的角色和其对环境的影响。

3、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共同探讨相关问题。

五、学习过程(一)知识储备1、阅读以下推荐书籍:《二氧化碳的自然之旅》《全球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2、观看以下纪录片:《大自然的碳平衡》《二氧化碳:隐形的气候杀手》(二)课堂学习1、老师讲解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介绍大自然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如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火山喷发、有机物的分解等。

阐述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重点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人类活动如何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探讨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生态系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例如对植物生长、动物栖息地的改变等。

(三)实验探究1、设计实验模拟二氧化碳的产生和吸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结果。

2、利用在线数据库或科学研究报告,收集有关不同地区二氧化碳浓度的数据,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四)实地考察1、组织到附近的森林或公园,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了解植物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的作用。

2、参观当地的工厂或能源设施,了解其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和采取的减排措施。

(五)项目作业1、个人作业撰写一篇关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短文。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课件(1)(粤教版化学)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课件(1)(粤教版化学)

确定产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 1、反应物的状态(如气态、固态) 2、反应条件(如加热,不加热)
固体--加热型
固液—常温型
思考: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2、确定气体产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些方法?确定收集装置 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收集气体:
1、排空气法(1)向上排空气法(2)向下排空气法 2、排水集气法
6.检验方法: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如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 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讨论:
1.怎样证明制得的是二氧化碳? 2.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如何验满? 3.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应怎样放置?
7.验满方法: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如火焰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 满。
讨论:
1.怎样证明制得的是二氧化碳? 2.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如何验满? 3.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应怎样放置?
练习:
1、下列方法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燃烧木炭
B、稀盐酸与大理石
C、煅烧石灰石 D、稀硫酸与石灰石
2、由A、温室效应
B、臭氧空泛
C、酸雨
D、白色污染
3、如何区分空气、二氧化碳、氧气的方 法?
视察与思考:
1、图中红色曲线反应出的同一年度内空气中二 氧化碳含量是如何变化的?是不是每一年都在重 复同样的变化规律?原因是什么?
2、在不同年度,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呈 现了怎样的趋势?
视察与思考:
1、自然界中产生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2、二氧化碳的循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 3、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升高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低 碳 生 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学案4—2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2.CO2的物理性质
①常温下C02是色味的体,(固体CO2称为,易升华)。

②密度比空气,(可以像倒液体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③溶于水。

3.CO2的化学性质
(1)CO
2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

实验:向装有两支阶梯状燃烧的蜡烛的烧杯中倾倒入CO2气
体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①,
②。

(2)C02供给呼吸,空气中C02含量过高会使人。

(3)C02能与水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色的石蕊试液中,液体变成色,加热液体,变
成色。

结论:H2CO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是一种弱酸,稳定,易。

化学方程式为 .
(4)CO2可以和石灰水反应生成和 , 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将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

说明:CaC03是一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因此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后,会
变,这个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5)光合作用
4.二氧化碳的用途
①C02常用来灭火,这是因为CO2。

②干冰可用作致冷剂,也能用于人工降雨,这是因为。

③C02在温室中可作气体肥料,帮助植物进行。

④C O2可用作化工原料。

三、看看谁作的快、作的好
5.下列气体中,通常不用排水法收集,而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A. H2
B. O2
C. CO2
D.上述都不是
6.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已收集满集气瓶的正确方法是下列的()
A.滴入澄清的石灰水
B.把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内
C.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
D.把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
7.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火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火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
8.地球大气中因二氧化碳等物质含量的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下列各项能直接缓解“温室效应”的是 ( )
A.加大石油开采量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填海造地
D.大量植树,退耕还林
9.“西气东输”就是将我国西部的天然气用管道输送到中、东部地区,这是我国政府提出的西部大开发经济建设战略的——项重要工程-下列关于天然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B.城市中的天然气输气管道倘若发生泄漏将很危险
C.天然气可用作化工原料和燃料
D.天然气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
10.下列气体等体积混合后,在点燃的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沼气和空气
B.液化石油气和空气
C.天然气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氧气
11.冬天在较密闭的房间里用煤炉取暖时,若烟囱排气不良,就很可能会发生煤气毒事件,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一旦发生事故,下列措施中,可以采取的是()
A.首先用水泼灭火炉,然后迅速就地抢救伤员
B.首先在室内洒下大量木炭,然后迅速就地抢救伤员
C.首先在室内泼洒大量石灰水,然后迅速转移、救护伤员
D.首先开窗通风,然后迅速转移、救护伤员
12.当通入二氧化碳时,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这是因为()
A.通常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二氧化碳分子可以直接与石蕊分子反应生成一种红色物质
D.二氧化碳具有浅红色
13.下列关于CO2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
C.二氧化碳能与水作用,该反应生成的物质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D.二氧化碳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4.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 ( )
A.二氧化碳能与燃烧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C.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可变成干冰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15.对二氧化碳有关问题的研究: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二氧化碳气体能象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
样。

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
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有人认为:全球变暖将可能导致两极的冰
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

农业减产等。

下面我们对二氧化碳有关问题进行探究。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不断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却基本保持不变,这是由于(填序号)
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化石燃料的燃烧③死亡动植物的腐烂。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物中必须有二氧化碳。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3)啤酒(或可乐、雪碧等)是生活中常见的饮料,其中含有二氧化碳、水等物质。

请你设计室验方法检验瓶装啤酒(或可乐、雪碧等)中的二氧化碳,方法是。

16.小明在实验室里学习制取CO
2 ,他首先检查了装置的气密
性后又进行了其他操作:
(1)他从稀H2SO4、稀HCl中选择了一种酸,与石灰石反应制
CO2。

想一想他不选另一种酸的理由:。

(2)小明想用如图装置来制取CO2,你认为是否理想?为什么?
(3)请你告诉他集满CO2的集气瓶,应该(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17.实验室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膜,此膜的成分是(写出化学式) 。

其形成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除去白膜的方法是加入,化学方程式为。

18.请结合生物课中所学的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或超过l%时,为何对人体有害?
(2)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枯的深井为何不可贸然进去?
(3)若欲进入上述地方,必须先做什么试验,才能保证人身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