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学》大纲
果树学概论2013上(2学时)
其它分类:北方果树、南方果树
绪论
(三)栽培历史 中国是世界果树起源最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三千年以前就有桃、杏、李、梅、梨等的栽培。 苹果、葡萄、樱桃、石榴等果树已有2000年栽培 历史 1870年前后由国外传入现代栽培的西洋苹果、西 洋梨、欧洲甜樱桃等。
绪论
二、应用 (一)经济价值 1、果品营养丰富、风味适口、色泽美观、 并有医疗效果; 2、可以制成各种加工品; 3、耐旱、耐瘠薄、能充分利用土地; 4、美化环境,是重要的出口物资。
绪论
(二)用途 1、商品利用 2、观赏价值 3、庭院栽培绿化
(三)能力锻炼和提高
建立休闲、旅游、观赏、科普与鲜 食为一体的优质果品生产园 美化、绿 化城镇重 要树种
庭院 栽培
果树发展
盆栽果树 及盆景
三、果树生产概况
(一)存在问题 1、品种混杂、形不成规模; 2、适龄树不结果; 3、提前采收、重化肥、轻有机肥施入; 4、重产量、轻质量; 5、种类、品种单一、效益低; 6、贮藏加工能力差等
参考书:
《果树栽培学技术原理》 《果树栽培学》 《山东果树》,刘振岩和李震三主编 《落叶果树》、《烟台果树》、《中国果 树》、《山西果树》、《北方果树》等期 刊杂志
思考题
1、果树怎样合理开发其潜力? 2、果品在人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3、你期望从《果树栽培学》中学到什么?
果树学概论
绪论
一、果树学的含义 (一)果树学 果树栽培、果树育种、果树病虫害防治、 果品贮藏与加工、果树资源、果树运输与 销售等。
绪论
(二)分类 中国果树有59科、158属、670余种。 1、木本果树:苹果、梨、板栗、柿、枣、核
果树生物学
2
要求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具有较为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结构; 勤于思考,勇于实践。
任务与要求2
本章习题
世界果树生产有何发展特点和趋势?
果树学和果树栽培学的内涵是什么?
思考题
果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何作用? 其发展现状如何?
思考题
4
果品生产的优质化
5
果品生产的标准化
6
果品生产的无公害化
特点与趋势3
7
果树生产的机械化
果树短截修剪机
葡萄采收机
果 树 机 械 起 苗
特点与趋势7
8
贮运加工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
特点与趋势8
五 学习《果树学》的任务与要求
1 任务
掌握果树栽培的生物学原理和技术原 理并能恰当地应用于果树生产。
任务与要求1
概念及范畴5
(4)果树育种学
研究果树品种选育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主要根据果树的遗 传变异规律,研究果树现有品种和自然变异的合理选择利用, 以及通过人工杂交和诱发变异的方法来创造新品种。
概念与范畴6
(5)果树研究法
阐述果树的试(实)验设计、试(实)验研究、 试验统计、资料整理等方法的科学。
概念与范畴6
¹¹ 4.1%
¹¹ 36.6%
年总产量)
栽培面积
现状1
积分布图(1998年)
栽培面积居全国前6位 依次是河北、广东、 山东、广西、陕西和 福建。
我国的果树生 产集中在沿海 各省区和陕西、 河南。
现状2
图0-3 我国果树生产的产量分布图
产量居全国前6位的 省市区为山东、河 北、陕西、广东、 福建和广西。
作用3
4 医疗价值
许多果树具有重要的医疗价值。
果树培训教学计划与大纲
果树培训教学计划与大纲一、前言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果树的种植及养护成为农业领域的热门话题。
为了提高果树种植者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本培训教学计划将为果树种植者提供全面的培训。
通过本培训,果树种植者将学习到种植、养护和管理果树的各种技能,从而提高果树的产量和质量。
二、培训目标1. 了解果树的种类和特点;2. 掌握果树的种植、养护和管理技能;3. 提高果树的生长和发育水平;4. 最大限度地提高果树的产量和质量。
三、培训内容1. 果树种类及特点(1)苹果树(2)梨树(3)桃树(4)樱桃树(5)柑橘树(6)其他果树种类2. 果树的繁殖方法(1)种子繁殖(2)嫁接繁殖(3)播种繁殖(4)分根繁殖(5)其他繁殖方法3. 果树的栽培技术(1)土壤准备(2)施肥技术(3)灌溉技术(4)整枝修剪(5)病虫害防治(6)其他栽培技术4. 果树的养护管理(1)常规养护(2)生长调控(3)果实采摘(4)病虫害防治(5)其他养护管理技术四、培训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示范、讨论等教学方法,向学员介绍果树的种类、特点、种植技术、养护技术等知识。
2. 实践教学在实际果园进行现场教学,让学员亲自动手参与果树的种植、养护和管理工作。
3.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向学员介绍果树种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培训周期本培训为期三个月。
每周进行两次理论教学,每周一次实践教学。
六、培训考核1. 课堂考核每月进行一次课堂考核,考核内容为上个月所学的理论知识。
2. 实践考核每月进行一次实践考核,考核内容为上个月在果园中所学的实际操作技能。
3. 综合考核培训结束时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课堂知识、实践技能及案例分析。
七、培训教材1. 《果树种植技术手册》2. 《果树养护管理指南》3. 《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4. 其他相关教材八、培训师资1. 具有丰富果树种植经验的教学老师;2. 专业果树种植领域的专家学者;3. 定期邀请果树行业的成功种植者进行经验分享。
果树学概论教学大纲
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YUN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INFORMATION果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应用技术学部园艺系果树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堂讲授部分(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学时绪论(2学时)果树生产的意义,果树栽培的历史,果树栽培的现状和发展前途,课程的内容和主要任务。
第一章果树种类与分布(3学时)了解我国我省果树的科、属、种类与分布,掌握果树综合分类及生态适应分类,我国果树带划分。
第二章果树的生物学特征(6学时)果树栽培学的基本原理部分:一是果树器官(根、茎、芽、叶、花、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二是果树周期和物候期的变化规律;三是环境条件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三章果树育种及苗木培育(3学时)果树育种的任务、育种、选种、引种的原则和方法。
苗圃地的选择和苗圃地的规划。
实生苗、嫁接苗、自根苗的培育方法和特点。
苗木的分级标准;优质苗具备的条件;苗木贮运中注意的事项。
第四章果园建立(3学时)园地选择,果园规划和建立,果树栽植的配套技术。
第五章果园土、肥、水管理(3学时)果园土壤管理,果园施肥,果园水分管理。
第六章果树树体管理(3学时)果树修剪的目的意义、时间、方法,保花保果方法,疏花疏果的原则和方法,果园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第七章果树采收及采后处理(3学时)果树采收时期的依据,采收方法,采后处理,果品运输。
第八章苹果、桃、梨、芒果、香蕉、荔枝(21学时)各树种的栽培历史,意义;掌握各树种生物学特征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学习各树种的育苗栽培技术,果园土壤管理,树体管理技术。
(二)教材及参考书1、果树学概论农业出版社林铮主编2、果树栽培学总论农业出版社河北农业大学主编3、果树育种学上海科技出版社沈德绪主编二、实验部分(一)、实验名称、学时数1、主要果树树种,果实类型认识(3学时)2、果树树冠结构与枝芽特性观察(3学时)3、果树繁殖技术、嫁接(3学时)4、果树整形修剪(3学时)5、光合面积测定与产量计算(3学时)(二)内容提要通过上述实验使学生对树种、品种有一个明确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果树的种类,培育苗木的方法,栽植技术,地下、地上部分的管理工作。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果树栽培学》是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
该课程是一门运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研究园艺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果树栽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国内外果树发展动态及我国果树生产现状。
本课程主要以北方落叶果树苹果、梨、葡萄、桃、樱桃、板栗和草莓为例,讲授北方主要果树的生产概况、主要种类与品种、生物学特性、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和栽培管理技术,培养学生了解果树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和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掌握现代果树栽培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果树栽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国内外果树发展动态及我国果树生产现状和果树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和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2.能力目标:课堂教学重点突出果树栽培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果树栽培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应用于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有关问题,为将来从事果树专业的工作打下基础。
3.素质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果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果树高产、优质、高效生产,良种繁育,果品经营和管理,并能从事该领域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主要内容和要求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果树和果树栽培的含义。
2、了解我国果树栽培的概况和国外果树栽培的概况。
3、明确果树栽培学的任务和要求。
【教学设计建议】多媒体教学结合文献介绍我国果树栽培现状和最新发展动向。
【讲授内容】1、果树和果树栽培的含义。
2、我国果树栽培的概况和国外果树栽培的概况。
第一章我国果树种类和分布【目的要求】1、了解我国果树的种类和分布。
2、掌握果树栽培学的分类和果树生态适应性分类。
《果树学》实习大纲
果树学教学实习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在讲授园艺植物栽培学的基础上,分别介绍柑橘、荔枝、龙眼、香蕉、菠萝、草莓、火龙果等果树的种类、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花芽分化、果实性状、育苗、建园、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防治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部分。
除理论教学外,同时安排实验实习和教学实习,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和分析能力。
实习大纲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在园艺植物栽培学实验实习和果树学实验的基础上,巩固已有的生产技能技术,继续拓宽果树学生产实践的知识面,提高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
要求每个学生参加实习的全过程,并完成一定的工作量。
通过实习,每个学生应能识别广东省主要果树种类品种,懂得果树的生物学特性,熟悉果树生产的环节和基本技术,能指挥果树生产。
二、面向专业:
园艺
三、实习单位(选择):
本校实习基地,宝满村,大水桥农场。
四、实习内容:
果树嫁接,主要果树种类品种的识别和鉴定,果树修剪,香蕉采收和菜后处理,果树的保花保果。
五、实习形式:
操作,参观。
六、时间安排:
根据果树物候期分散安排。
七、考核方式:
考勤,实地操作,实习报告。
八、实习报告的要求:
实习目的要求,实习的原理,实习的操作步骤、技术要领,主要收获,存在问题。
九、成绩评定标准:
考勤:全到为优,缺一次为良好,缺两次为不及格;操作:技术熟练、准确为优。
十、纪律要求:
1 按时到,不早退。
2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损坏群众的庄稼。
3 按实习要求,完成工作量。
执笔:李润唐
审核:
批准人:
时间:。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果树栽培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目的与要求《果树栽培学》是一门以现代生物学为基础研究果树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和人工调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相关专业如观赏园艺、设施农业、植物科学、农学、植保等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果树栽培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果树分类、生长发育规律、苗木培育、适地适栽、栽培管理、品质、产量提高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技术措施和实践技能,为从事果树生产和经营管理打下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坚实基础。
二、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现场教学。
三、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及果树分类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果树生产发展概况、发展水平、存在的困难、发展的优势,发展方向等等;了解我国果树种类、分布和利用,掌握果树主要分类方法,掌握果树带的划分和果树带的特点。
本章计划2学时。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绪论了解果树、果树栽培、绿色果品的概念;果树栽培的意义及国内外果树业的栽培概况;学习果树栽培学的目的意义。
第二节我国果树资源与分布了解我国果树的种类及分布。
第三节果树分类掌握果树分类的依据及各类果树的特点。
第四节我国果树带划分掌握果树带的概念,了解我国八个果树带及各果树带的气候特点和主要果树种类。
四、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教学重点果树分类,果树带。
(二)教学难点果树分类,果树带。
(三)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和实验实习。
第二章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果树根、芽、枝、叶、花、果实等各器官的概念、形态结构特性。
掌握果树根、枝、叶、花、果实等各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其生长的因素。
掌握果树各器官间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
本章计划6学时。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根系了解根系主要类型、结构,掌握果树根系分布特点和年周期中生长的变化规律。
第二节芽、枝、叶的生长与发育了解果树芽、枝、叶的概念、类型。
理解果树生长与发育规律。
第三节花芽分化及调控途径掌握果树花芽分化的概念、花芽分化机理、影响花芽分化的环境因素。
果树学大纲
《果树学》教学大纲授课30学时,实习10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果树学》是讲述果树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同环境条件的关系、丰产栽培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的课程。
本课程是园艺专业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着重于果树的基本知识、果树生长发育的生物学原理及其在栽培技术和生产措施中的表现。
一方面,要能够并用这些知识和原理解释栽培中的问题,同时也要能够用这些知识和原理制定出栽培管理技术措施,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果树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发展动态,主要果树的分类、分布及主要产区,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果树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果树育苗、建园、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等。
学习本课程要求充分掌握这些内容中所包含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并能灵活地解释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和各种现象,有效地从事或指导果树生产。
三、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绪论(1学时)果树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一)果树和果树栽培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二)果树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果树生产与人民生活,果树生产与经济建设,果树生产与生态农业1.果树生产概况2.果树生产历史:我国及世界果树生产简史,我国果树生产和果树资源对世界的贡献3.果树生产现状:我国果树生产现状(成绩与差距),世界果树生产现状(赶超的目标)第一章:果树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3时)第一节:主要果树的种类及原产地一、按科属介绍主要果树的分类归属、原产地和主要产区。
二、主要果树的树性和主要特征第二节:果树常用的分类方法一、一般分类:落叶与否、树性、含水量、生态和果实构造等进行分类园艺学分类: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坚果类、柑果类、聚合果类等的划分依据及其特点。
第三节:果树的区域化1.果树带及其概念,划分果树带的主要指标2.我国的果树带划分,湖北省的果树区域化第二章:果树栽培的生物学原理(10学时)第一节:营养生长1.根系:果树根系的功能、类型、结构、分布,根颈与菌根,根系的生长动态,影响根系生长的因子。
果树栽培学大纲果树栽培学大纲doc
果树栽培学大纲果树栽培学大纲doc附件4: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含课内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果树栽培学英文名称Fruit Culture Pomology 课程编号:02600005z适用专业:园艺总学时数:64 理论学时:54 实验学时:10总学分:4大纲主撰人:高庆玉内容简介《果树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它是研究果树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同环境条件的关系、丰产栽培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应用科学。
本课程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果树的种分类与分布、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果树育苗,果树整形修剪,果树矮化密植栽培及土、地、肥、水管理及果园的规划设计,果树的越冬防寒等栽培技术。
学习本课程要求充分掌握这些内容中所包含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并能灵活地解释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和各种现象,有效地从事或指导果树生产。
教学大纲一、课堂讲授部分(一)分章节列出标题、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务必将要点写清楚)绪论(2学时)1、果树的特点2、果树栽培的历史及现状第一章果树种类及分布(2学时)第一节果树的分类第二节果树的区划第二章果树生长发育规律(8学时)第一节根系第二节芽与枝第三节叶片第四节花芽分化第五节果实生长第六节果树的年周期第三章果树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6学时)第一节果树生长发育与温度关系第二节果树生长发育与光照关系第三节果树生长发育与水分关系第四节果树生长发育与土壤关系第五节果树生长发育与其它环境关系第四章果树育苗(10学时)第一节苗圃地的选择第二节实生苗的培育第三节自根苗的培育第四节嫁接苗的培育第五章果树整形修剪(8学时)第一节整形修剪及其意义第二节主要树形第三节整形修剪的依据第四节树体结构及整形修剪过程第五节整形修剪技术的综合运用及其效应第六节不同年龄时期的修剪第六章果园的土肥水管理(6学时)第一节果园的土壤管理第二节果园的施肥第三节果园的水分管理第七章矮化密植栽培(6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矮化密植栽培的途径第三节矮化密植丰产的理论基础第四节矮化密植栽培的技术特点第八章果树的自然灾害(4学时)第一节冻害第二节日烧第三节抽条第九章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2学时)第一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第二节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第三节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注意事项(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材:(2000年后出版的书籍)《果树栽培学总论》(北方本)郗荣庭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2000年后出版的书籍)《果树栽培学》(寒地本)于泽源主编,东北农业大学,2004《果树栽培概论》李绍华、罗正荣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二、实验部分(一)实验课程简介(实验课程的特点,发展现状)果树栽培学实验是结合果实栽培学理论课开设的实验课程,实验内容主要包括果树种类及品种识别,果实分类与构造观察,种子层积处理及种子活力测定,果实品质测定,增强学生对果树栽培学的了解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农学课件】果树栽培学教学大纲.doc
《果树栽培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S1013202适用专业:园艺课程性质:专业课开课学期:6总学时:62教学时数:42、20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果树栽培》以果树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介绍果树繁殖、栽植、管理等一系列果树栽培管理基础知识;从栽培概况、种类和品种、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以及设施生产等角度出发,重点介绍儿种常见來树的生产栽培技术。
2、地位和任务:《果树栽培》是园艺学专业的专业课,它以北方果树栽培为主要内容,从果树生长发育的理论出发,讲解果树繁殖、果园建立、管理,重点介绍了苹果、梨、葡萄、桃、李、杏、枣、草莓、树莓等常见果树等的牛产概况、种类与品种、牛物学特性、整形修剪技术、栽培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3、总体要求:要求学习者掌握果树栽培和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具有进行果品生产(品种的选择、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的能力,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学习《果树栽培》一般应具冇植物学、生理学、土壤肥料学、遗传育种学、园艺植物病理学、园艺昆虫学、耕作学等课程的基础,了解植物分类、牛长发育基本理论及生长发育相关理论。
5、修订的依据一、教学大纲内容绪论1、教学目的:通过绪论的学习,明确《果树栽培学》的任务和学习要求,了解果树栽培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教学内容:果树生产的意义和特点我国果树栽培简史我国果树牛产现状我国果树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果树栽培的任务和学习要求3、本章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基本了解:果树生产的意义和特点、我国的果树栽培简史、我国果树生产发展建议、世界果树生产与科研发展趋势。
重点掌握:我国果树生产的现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教学重点与难点:我国果树生产现状我国果树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5、实验与实践内容:6、自学指导:第一章果树种类及其分布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果树的分类方法,了解全国和黑龙江省果树区划的情况。
《果树栽培学总论》教学大纲
《果树栽培学总论》教学大纲《果树栽培学总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果树学总论》课程类型:范围选修课学时:64学时4学分适应对象:园艺本科专业先修课称:植物学,植物生理学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要求《果树栽培学总论》是园艺专业本科生主要骨干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果树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器官发育知识;掌握果树生长发育规律;掌握果树分类及其年周期和生命周期的生物学特性及规律;掌握果树栽培技术理论。
为了能够系统扎实地掌握本课程知识,需要对《植物学》、《植物生理学》课程内容有较好的了解和掌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果树器官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调控途径;果树年周期和生命周期生物学特性;果树分类知识;果树栽培技术理论与实践结合。
难点:花芽分化理论;器官发育间的相互关系;栽培技术理论与实践结合。
三、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还与《土壤学》、《生物化学》、《植物营养学》等关系密切,同时是学好《现代果树栽培技术》、《果树生态》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绪论(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课程的内容体系、性质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重点:果树栽培学的研究现状及学习方法。
难点:果树栽培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
1、果树栽培学的内涵和果树生产特点2、果树栽培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3、学习果树栽培学的目的与要求第一章我国果树种类及地理分布(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果树资源的种类、分类方法及主要果树带和特点。
重点:主要果树种类及砧木的学名;果树分类的方法和类别。
难点:主要果树带的气候特点及果树分布。
第一节果树种质资源1、我国果树种类与分布2、果树的分类第二节我国果树带的划分1、热带常绿果树带2、亚热带常绿果树带3、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4、温带落叶果树带5、旱温落叶果树带6、干寒落叶果树带7、耐寒落叶果树带8、青藏高原落叶果树带第二章果树的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4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果树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的有关概念;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年生长周期的生物学特性及调控途径。
东北农大果树学
东北农大果树学果树学090201 果树学一、学科简介果树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值居我国种植业的第三位。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果树最古老、种类最多的国家,种质资源丰富,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居世界第一。
随着果树产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的确立,加强果树学科的建设,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对我国果树生产、促进农业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目标硕士研究生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品德优良。
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健康的体魄。
掌握果树学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果树科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和先进的实验技能,具有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教好地阅读专业外文书刊和撰写科研论文,能胜任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和科技管理工作。
三、研究方向1.果树栽培生理生化与化控技术2.果树逆境生理3.果树育种与生物技术四、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课程学习和科研论文并重。
硕士生应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一般不得延长。
在职研究生的学习期限可以延长1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所学课程设学位课和必修课两部分。
(一)学位课1、马列主义理论 90 学时 4 学分2、第一外国语 216 学时 6 学分3、高级植物生理学 54 学时 3 学分4、生化专题与实验技术 54 学时 3 学分5、细胞遗传学 54 学时 3 学分6、果树学专题 54 学时 3 学分7、研究生班讨论 36 学时 2 学分(二)必修课1、果树生理学 54 学时 3 学分2、计算机应用技术 72 学时 2 学分3、电镜技术 36 学时 2 学分4、植物显微技术 36 学时 2 学分5、分子遗传学 72 学时 3 学分6、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 72 学时 3 学分7、果树逆境生理 36 学时 2 学分8、果树种质资源 36 学时 2学分9、果实采后生理 36 学时 2学分10、细胞生物学 36学时 2学分11、数量遗传学 36学时 2学分12、现代仪器分析 88学时 2学分13、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果树生长发育 36学时 2学分14、果树育种学进展 36学时 2学分六、培养方式和方法1.政治思想工作在校、院党委统一安排领导下,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果树栽培学(植保)》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简介:果树栽培学是一门讲授果树栽培技术的应用技术课程。
本课程涉及的树种主要为南亚热带地区的主要大众型果树,分别从栽培历史、生产意义、起源与发展,主要生物学特性,主要种类和品种以及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介绍我国南方常见的荔枝、龙眼、芒果、香蕉、波萝、柑桔等六大果树,在介绍生产上的最新技术、最新品种和最新理论进展的同时,授课时以突出实践操作技能为主。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我校植物保护专业的选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事果树生产管理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果园管理的基本过程和特点,掌握南方常见果树的主要品种、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为更好地将植物保护知识科学地应用到果树栽培实践中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1、学习和掌握主要果树种类的识别与描述、以及果树生物学性状的观察和记载方法。
2、运用果树栽培的基本原理制定果树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措施;并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包括果树育苗,果园建立,果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以及化学调控技术等。
三、面向专业:植物保护专业。
四、先修课程:植物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基础,是更好地学习本课程、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促进植物保护专业相关课程学习。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绪论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简介(2学时)本部分主要介绍果树及果树栽培学的定义,果树栽培学的学习方法,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的种类,生产概况和经济价值,以及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另外,由于植保专业学生不具备果树栽培总论的相关知识,因此在以下各章节的授课过程中,将各种涉及的总论内容穿插其中,但要避免重复。
本大纲中列出的知识点均为需要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
作业:根据自己接触的果树的市场价格及查阅文献,进一步加深对南亚热带常见果树经济价值和栽培现状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DOU-B-11-213
《果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在讲授园艺植物栽培学的基础上,分别介绍柑橘、荔枝、龙眼、香蕉、菠萝、草莓、火龙果等果树的种类、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花芽分化、果实性状、育苗、建园、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防治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部分。
除理论教学外,同时安排实验实习和教学实习,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和分析能力。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果树栽培学》是一门以现代生物科学为基础,研究果树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及其内外因关系规律和调控技术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主要在讲授果树栽培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着重讲授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和技术以调控果树与环境、生物学性状与经济学性状、生长与结果、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使之符合人们生产栽培的需要,达到早果、高产、稳产、优质、高效,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果树生产与发展服务。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理论知识方面
1.掌握多年生果树的器官形成和结构、功能,一生中和一年中的变化规律,花
芽分化,营养物质合成和利用等生长发育规律;
2.掌握果树育苗、建园,树体和花果管理,土肥水壤管理,集约栽培和高品质化栽培等基本理论、原则和途径;
3.掌握主栽果树种类的生物学和栽培学上的特性和特殊规律;
4.了解果树栽培的历史概况、成就和发展方向;
5.掌握栽培果树的种类、分类和分布概况。
(二)能力和技能方面
1.掌握果树的育苗、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栽培中应用等主要常规和新技术的正确指导、应用与操作。
2.掌握果树的形态结构、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果实产量与品质等的调查和观测方法。
3.通过全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能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果树生产上的表现和问题进行初步的综合观察分析和提出解决的意见与建议。
三、面向专业:
园艺专业.
四、先修课程:
植物学, 植物生理学, 土壤学, 肥料学, 植物保护,园艺植物栽培学等。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园艺植物栽培学的具体深化,所有前修课程都是果树栽培学的基础。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柑橘(8学时)
第一节概说(1学时)
栽培意义栽培历史栽培分布情况(C)
第二节主要种类和品种(1学时)
主要种类主要品种(C)
第三节柑橘生物学特性及其适宜的环境条件(2学时)
生长发育特点外界环境条件对柑橘的影响(A)
第四节土壤管理(1学时)
土壤耕作施肥灌溉及排水(C)
第五节整形修剪(1学时)
整形修剪(A)
第六节保花保果保叶(2学时)
柑橘的落蕾、落花及落果现象落花、落果原因疏花疏果保叶(A)
作业1柑橘三属的区别和柑橘分类困难的原因 2柑橘枝梢的生物学特性和柑橘栽培的限制因子3柑橘的整形修剪的注意事项?4柑橘保花保果措施?
第二章香蕉(6学时)
第一节概说(0.5学时)
分布发展趋势(C)
第二节主要种类和品种(1.5学时)
香蕉类型大蕉类型粉蕉(包括龙牙蕉)类型(C)
第三节生物学特性(2学时)
生长发育特性及结果习性(A) 香蕉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A)
第四节栽培技术(2学时)
育苗(A) 建园和定植(A) 土壤管理(A) 树体管理(A) 吸芽的选留和刈除(A) 采收(A)
作业1香蕉、大蕉、粉蕉的区别?2香蕉的结果习性如何? 3香蕉的树体管理的技术?
第三章荔枝(6学时)
第一节概说(0.5学时)
栽培意义栽培历史和分布(C)
第二节主要种类和品种(1.5学时)
主要种类主要品种(C)
第三节生物学特性(2学时)
生长结果习性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A)
第四节栽培技术(2学时)
育苗定植幼树管理结果树管理(A)
作业1广东省主栽荔枝品种的特点?2 荔枝的开花结果习性?3 荔枝结果树管理的要点?
第四章菠萝(6学时)
第一节概说(0.5学时)
意义分布发展趋势(C)
第二节主要种类和品种(0.5学时)
主要种类主要品种(C)
第三节生物学特性(1学时)
生长和结果特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A)
第四节栽培管理技术(4学时)
选苗和育苗开园与种植施肥培土与土壤覆盖除芽与留芽植物激素的应用植株保护采收菠萝园的生产更新周期(A)
作业1菠萝的开花结果习性?2 菠萝的育苗方法? 3 控制菠萝花期的方法?
第五章龙眼(4学时)
第一节概说(0.5学时)
分布意义(C)
第二节主要种类和品种(0.5学时)
主要种类主要品种(C)
第三节生物学特性(1学时)
主要器官形态生长发育特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A)
第四节栽培技术(2学时)
育苗栽植土壤管理树体管理反季栽培(A)
作业1龙眼的开花结果习性?2 龙眼树体管理技术要点?
第六章草莓(4学时)
第一节概述(0.5学时)
分布意义种类品种(C)
第二节生物学特性(1.5学时)
主要器官形态生长发育特性(C)
第三节栽培技术(2学时)
园地准备育苗栽培要点(A)
作业1草莓的开花结果习性?2草莓的田间管理要点?
第七章火龙果(4学时)
第一节概述(0.5学时)
分布意义种类品种(C)
第二节生物学特性(1.5学时)
主要器官形态生长发育特性(C)
第三节栽培技术(2学时)
园地准备育苗栽培要点(A)
作业1火龙果的生长习性?2火龙果的树体管理要点?
七、实验名称与类别: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实验1 果实构造观察
实验目的:了解主要果实的形态,认识自花器发育为果实各部分的植物形态构造。
实验内容:观察果实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指出各部分的植物学名称。
实验要求:绘制果实剖面图,注明各部分名称
实验2 主要果树开花结果习性观察
实验目的:了解几种主要果树的开花结果习性,认识花器构造
实验内容:观察果枝上开花结果的部位,花芽类型,果枝或结果母枝类型;指出几
种不同果树的花器的植物学名
实验要求:绘制出几种果树的果枝开花结果部位的简图及几种果树花器简图。
实验3 柑橘修剪
实验目的:了解柑橘修剪的原则和方法。
实验内容:几个柑橘品种结果树的修剪
实验要求:掌握短剪、疏剪和缩剪三种方法的施用对象和作用。
实验4 果园土壤管理与施肥
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了解施肥方法与肥效的关系。
实验内容:田间进行土壤环状施肥法、放射状施肥法、条沟施肥法、穴施法、盘状施肥法等几种施肥方法。
实验要求:掌握几种土壤施肥方法的操作及适于什么样的果园。
九、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果树栽培学各论》。
华南农业大学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本课程推荐参考书:《热带亚热带果树栽培学》。
黄辉白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十、本课程理论课及实验课的考核方式:
理论课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实验课考试方式:实地操作占总成绩的10%,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10%。
考勤占总成绩的10%。
执笔:
审核:
批准人:
时间:。